湘教版高中地理旅游地理选修3培训2(1).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19209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3.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高中地理旅游地理选修3培训2(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旅游地理选修3培训2(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旅游地理选修3培训2(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旅游地理选修3培训2(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旅游地理选修3培训2(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高中地理旅游地理选修3培训2(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高中地理旅游地理选修3培训2(1).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旅游地理(选修3),内容,一、新课程目标二、新课程基本理念三、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四、旅游地理课标、课标解读五、旅游地理教材框架结构六、思考与讨论,四、旅游地理课标、课标解读,旅游基础知识;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旅游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旅游鉴赏能力,学会分析所在区域的旅游景观;培养学生的野外工作能力,运用已学的地理知识和其他知识,胜任导游的基本工作。,(一)旅游地理课标,(一)旅游地理课标,(一)旅游地理课标,(一)旅游地理课标,(二)旅游地理课标解读,本模块在高

2、中地理选修课程的7个模块中,与“城乡规划”模块同属于人文地理分支课程。高中地理必修课程涉及经济地理、人口地理、聚落地理等人文地理分支内容,连同“城乡规划”选修模块,均侧重人类活动的物质侧面。本模块则侧重人类活动的精神侧面,与上述课程内容互补。,1、“旅游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活动日趋大众化。现代社会的旅游活动已不再是单纯的消费活动,而成为提高人们身心素质、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活动。旅游业作为“无烟产业”,在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社会生产生活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其重要性与日俱增。作为“朝阳产业”,旅游业自身的发展也存在各种新问题需要研究

3、。,1、“旅游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旅游业的作用,增加外汇收入回笼货币,加速资金周转提供就业机会加速第三产业发展,改善区域产业结构促进文化交流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我国将在2020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并在2050年左右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客源地国家。普及旅游教育已成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1、“旅游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1、“旅游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旅游是关联性极强的空间人文现象,“旅游地理”课程能很好地体现高中地理课程性质,尤其是其综合性和地域性两大特点。本模块在促进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正确认识人

4、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调查等方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实现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本模块融知能与情感、兴趣与审美于一炉,全面体现高中地理的课程目标,对于学生形成地理学习兴趣,养成旅游爱好,形成野外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养成健康的体魄,都有重要的作用。,本模块从高中地理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出发,精选当前旅游发展中的重要地理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旅游问题,并不求旅游地理之大全。本模块由旅游资源、旅游规划、旅游与区域发展等三大部分构成。本模块内部结构如图所示。,2、“旅游地理”的内部结构分析,旅 内涵 景观游 特点资 类型 评

5、价 源 开发 分布 条件,“旅游地理”的内部结构分析,旅 旅游 要素游 景区 规划规划 旅游 设计 活动 安全,“旅游地理”的内部结构分析,旅 旅游对社会的作用游与区 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域发展 旅游环境保护措施,“旅游地理”的内部结构分析,旅游资源部分是本模块的基础,先从地理的角度认识旅游资源的内涵、类型与分布,再对旅游资源进行有实用价值的评价,由基本知识转向技能和方法。旅游规划部分贴近社会实际,是学以致用的重要环节,侧重方法和技能,兼顾宏观的为社会服务的景区规划以及微观的可供学生自己出游用的旅游活动设计。旅游与区域发展部分是本模块学习提升部分,从人地关系和持续发展的理念的高度,在总结前面两部分

6、学习成果的基础上,对旅游中发生的人地关系及其协调深入加以认识,形成观念和行为准则。,“旅游地理”的内部结构分析,旅游资源部分是本模块的基础,先从地理的角度认识旅游资源的内涵、类型与分布,再对旅游资源进行有实用价值的评价,由基本知识转向技能和方法。旅游规划部分贴近社会实际,是学以致用的重要环节,侧重方法和技能,兼顾宏观的为社会服务的景区规划以及微观的可供学生自己出游用的旅游活动设计。旅游与区域发展部分是本模块学习提升部分,从人地关系和持续发展的理念的高度,在总结前面两部分学习成果的基础上,对旅游中发生的人地关系及其协调深入加以认识,形成观念和行为准则。,“旅游地理”的内部结构分析,(三)学习目标

7、及内容选择,(1)认识旅游资源及其多样性 从认识旅游资源内涵和多样性的学习目标出发,所选择的学习内容应当具体表明旅游资源是具有旅游吸引力、并能在旅游活动中加以开发利用的事物和现象。至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应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国家标准,选取若干常见而不同的旅游资源主要大类。,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2)区别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 此部分学习内容应从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国家标准出发,选取有代表性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能明显看出其间的区别。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天然的或人造的。一般地说,自然旅游资源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比人文旅游资源的大。,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3)了解“世界遗产”及其

8、价值“世界遗产”分为“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分别属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顶极品牌。“世界遗产”的价值不限于旅游方面,申报“世界遗产”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保护资源和环境。“世界遗产”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不同的世界遗产地保护不同的对象,其价值也不相同,例如保护世界级的地貌、水体、珍稀动物、历史文物等,各有其重要价值。,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1)了解旅游景观观赏方法 为贯彻高中地理课程理念,注重地理学习过程和方法,开展校外地理实践活动,懂得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很有必要。旅游景观观赏方法不只是旅游知识的堆砌,而是侧重实践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提高。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活动,游人

9、通过旅游景观的感知和体验,认同和求异,联想和创新,获得感官上、情绪上、心灵上的愉悦和满足。在编写教材或组织教学时应当选择多方体现景观美的学习内容。,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2)了解景观特点及其地理成因 从高中地理课程的地域性出发,了解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地理成因,很有必要。这一学习目标包含综合分析能力的养成,为深层次旅游审美和景区旅游规划的学习打基础。可以选取景观特点的主要表现和形成景观特点的主要地理因素作为学习内容。,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3)了解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内容 本项学习内容体现高中地理课程重视地理专题研究的实践活动。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内容包括旅游资源自身条件评价内容和旅游资

10、源所处环境条件评价内容两方面。旅游资源评价类型有单体评价与景区资源评价。从高中地理课程性质和学习目标出发,应选取景区资源评价。,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1)了解旅游规划基本知识和方法 旅游景区规划主要考虑“旅游六要素”,即“食、宿、行、游、购、娱”。“食、宿”指旅游接待设施,主要是宾馆、饭店、既是旅游活动中的基础要求,又是重要的旅游收入来源。“行”指旅游交通,包括景区对外和内部交通设施,包括交通线路和交通工具,既是构成旅游的基本要素(旅游必须有“旅”),也是游览观光体验途径。“游”指对景点的观光和体验,除了景点建设之外,还要建设好导游队伍。“购”指旅游商业,包括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娱”指

11、娱乐,既有游览中的娱乐穿插,又有留宿时集中的娱乐活动。,3、旅游规划和旅游活动设计,(2)学会制订出游计划 高中学生应当学会制订自己的出游计划。一个完整的出游计划,从收集旅游信息开始,并在了解旅游资源基础上,确定旅游目的地,进而选定合理的旅游路线。要求出游计划具有可操作性,并有一定的创意。旅游信息可以从旅游社的介绍、网络、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中收集。可以运用旅游资源评价的学习成果,来选择感兴趣的旅游目的地。综合考虑旅游出游时间、经济预算、沿途景点等问题,选定最适合自己的旅游路线。选择上述学习内容,使学生能比较完整的形成地理考察能力。,3、旅游规划和旅游活动设计,(3)了解旅游安全的潜在问题及防范

12、措施 本内容也要求知识与能力相结合。要了解各种地形存在的危害游人的潜在因素,了解各种地质、气象和水文等灾害对旅游安全可能造成的威胁,进而了解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选择这些学习内容,也能使学生比较系统地形成减灾防灾的能力。,3、旅游规划和旅游活动设计,(1)理解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本学习内容侧重旅游业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应选取旅游业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等三方面的有关内容。旅游业关联性强,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发展旅游业,可以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资源消耗型经济增长模式;旅游业规模和收益大,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大。旅游可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加强文化交流;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旅游可带动文化事业

13、的建设、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文化产业带发展。旅游促进国际交往、世界和平和祖国统一,增加就业和脱贫致富机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社区建设。这些内容也具有形成学生综合分析和发散思维能力的价值。,4、旅游与区域发展,(2)了解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有重大影响,应选用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的内容。合理的旅游开发和建设有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等正面影响。不合理的旅游开发和建设有破坏生态环境、滥用土地、破坏文化遗产、破坏社区正常生活等负面影响。这些内容可促进学生辩正思维能力的提高。,4、旅游与区域发展,(3)了解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学习内容侧重方法、能力和

14、情感,应基于一般环境保护和旅游对环境的影响等学习成果,应选用旅游开发的环境保护立法、旅游开发中的环境规划、旅游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和文物的建设和保护、旅游开发的环境教育、旅游者环境保护习惯的养成等内容。,4、旅游与区域发展,(4)对课标和解读的理解与教材编写原则的确定,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有意无意用到的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 内容选择侧重基础性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奠定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删减无用的信息基础性原则 把地理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逐一分解,并落实到教材的相应部分,达到课程标准的基础标准。联系生活生产实际,选取生产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15、素材 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改变机械传授、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 教材设计有利于学生进行主动探究、主动学习 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探究性原则 寻求更多地展示学习地理的方法 强调探究式学习(基本的规律 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创新能力 让学生由“学会地理”到“会学地理”,趣味性原则 接近生活,密切联系实际 文字叙述符合学生语言习惯 图像设计符合学生审美情趣 版面设计不拘一格,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方位培养原则,统一性原则 体例统一 文字叙述风格统一 活动设计统一 图像设计统一,继承与创新的原则 汲取国内外教材成功的编写经验,为我所用。在前人的基础上,

16、大胆创新。对国内教材的继承 对国内旅游教材的知识结构梳理 继承国内教材的小栏目设计,发展成为活动设计 汲取国外教材的内容选择方式和活动设计方式 削枝强干、精简内容 以范例组织教材内容 突出旅游地理的实践性、强化活动的设计,五、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结构框架,教材内容的选择:把地理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进行组合,确定相应的区域或主题,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将这些内容组织起来。,教材的结构框架:旅游资源 旅游景观欣赏 旅游规划 文明旅游,教材的体例与内容表述,教材的体例:,教材的框架结构,前言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资源 第一节 旅游概述 第二节 旅游资源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教材的框架结构,第二章 旅游景

17、观的欣赏 第一节 旅游景观欣赏方法 第二节 中国名景欣赏 第三节 国外名景欣赏,教材的框架结构,第三章 旅游规划 第一节 旅游规划概述 第二节 旅游资源评价 第三节 旅游规划,教材的框架结构,第四章 文明旅游 第一节 做合格的旅游者 第二节 出游前的准备 第三节 旅游常识和导游基础知识 第四节 旅游安全,教材内容表述:,1.活动内容的比例增加。它的目的是打破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的传统,迫使教师回到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位置上,充分挖掘学校或社区学习资源、重新组织教材内容,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大胆探究,让学生养成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好习惯。,2.阅读材料的功能有了很大变化。它也突破了传统例证说明或补充说明的局限,和活动内容前后呼应,为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大量背景材料.,3.图的数量大幅增加。以第二章为例,地图4幅、照片43幅,总图量达到47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