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栎德置业有限公司凤洋一路东A地块房地产项目北仑凤阳一路西、庐山路以北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栎德置业有限公司宁波甬绿环境保护.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19754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1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栎德置业有限公司凤洋一路东A地块房地产项目北仑凤阳一路西、庐山路以北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栎德置业有限公司宁波甬绿环境保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栎德置业有限公司凤洋一路东A地块房地产项目北仑凤阳一路西、庐山路以北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栎德置业有限公司宁波甬绿环境保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栎德置业有限公司凤洋一路东A地块房地产项目北仑凤阳一路西、庐山路以北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栎德置业有限公司宁波甬绿环境保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栎德置业有限公司凤洋一路东A地块房地产项目北仑凤阳一路西、庐山路以北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栎德置业有限公司宁波甬绿环境保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栎德置业有限公司凤洋一路东A地块房地产项目北仑凤阳一路西、庐山路以北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栎德置业有限公司宁波甬绿环境保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栎德置业有限公司凤洋一路东A地块房地产项目北仑凤阳一路西、庐山路以北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栎德置业有限公司宁波甬绿环境保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栎德置业有限公司凤洋一路东A地块房地产项目北仑凤阳一路西、庐山路以北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栎德置业有限公司宁波甬绿环境保护.doc(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 凤洋一路东A地块房地产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栎德置业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4年4月环 境 影 响 评 价 资 格 证 书(彩色原件缩件1/3)评价单位: 宁波甬绿环境保护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公章)建设单位: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栎德置业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王继誉(环评工程师登记证编号B20240110500)评价人员情况姓 名从事专业职称上岗证号职责签 字王继誉环境评价工程师B20240021负责喻敏英环境评价工程师B20240018编写郎东锋环境评价高 工B20240002审核环评文件确认书建设单位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栎德置业有限公

2、司项目名称凤洋一路东A地块房地产项目项目地址北仑新碶凤洋一路东A地块投资额26000万元法定代表人杜雨阳联系电话刘晓辉,15657861935宁波市北仑区环保局:我单位委托宁波甬绿环境保护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编制的“凤洋一路东A地块房地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经我单位审核,同意该环评文件所述内容,并承诺做到如下环保措施:施工期:施工期间加强运输管理,落实防尘措施;确保施工厂界噪声达到国家GBl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施工场所设置临时厕所、化粪池,生活污水经处理达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三级标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纳入岩东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GB18918-2002

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后排放;施工工地周围设置施工围堰,建设隔油池、沉淀池,施工废水预先经隔油、沉淀处理后上清液回用;建筑垃圾不随意倾倒,堆放或填埋到指定位置;在运输过程中散落在路面上的垃圾及时清理,以免二次污染。营运期:1、废气:地下车库汽车尾气由机械排风方式通过排烟竖井高空排放;住户厨房油烟废气通过家庭油烟机净化处理后,经楼内专用排烟竖井引至楼顶以上高空排放;垃圾箱收集点垃圾由环卫每日清运处理,公厕配备保洁人员,定期清扫。2、废水:实行雨、污分流。雨水汇集后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管道。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岩东污水处理厂进管标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岩东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标排海

4、。另外,项目还应注意将空调冷凝水通过铺设的独立塑料落水管纳入雨水管网;小区地下车库地面积水和坡道雨水应经地沟汇集至集水坑、有压提升至室外污水管网系统;将阳台落水管纳入市政污水管道。3、噪声:水泵房噪声:水泵选购采用低振动,低噪声先进的环保型设备;水泵房采用实墙建造,内墙和墙顶铺设矿棉等吸音材料;水泵安装时设混凝土基础并且底部设减振器,泵机管道连接处采用软性连接头,穿墙处安装避振喉,条件允许情况下对泵机组加装隔声罩。变配电噪声:变电所墙体采用钢混结构现浇实墙,墙体作隔音降噪处理,隔音降噪材料可采用主流的型钢龙骨+吸声棉+吸声面板等组合结构,吸声棉板厚度为30mm,其后留有20mm的空腔以消除低频

5、噪声影响;采用隔声门、窗,隔声门采用双扇铰链对开隔声门(预计隔声量可达1520dBA),考虑配电房的通风及散热要求,采用通风消声百叶窗(窗厚800mm,平均消声量可达12dBA;对变压采取降噪措施,在变压器底座底座与地面之间安装阻尼弹簧减震器及橡胶隔声垫,变压器的输入、输出及接地线最好采用电缆线,避免采用铜片连接;采用高磁导率的屏蔽材料、合理增加屏蔽板的厚度、高度,控制屏蔽板间距等方法,以降低室内配电房对周围的磁污染,从而减小对电子设备的干扰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物业管理部门应定期检修和维护配电房内的设施,避免设备故障原因发生噪声扰民现象。地下车库风机噪声:选购低噪声环保型风机,安装时底部加装减震

6、垫;风机房墙体内部铺设隔声板、吸声棉等吸声材料;风机的进出风口及送风管、进风管等高噪声部位应根据其位置和对环境的影响情况,安装相应的消声器;通风管道与固定支架连接处应包覆隔音层,管道弯管长边大于500mm时加设导流叶片,以减少涡流声。电梯运行噪声:采购低噪声、低振动的电机设备,采取有效的减震措施,电梯井内墙铺设矿棉等吸音材料;电梯井布置在厨房、卫生间或阳台一侧,远离卧室布置。地下车库出入口噪声:车库入口段路面采用橡胶减振带,坡道两侧设吸声材料,上方加设隔声顶棚,同时周围进行绿化;车辆进入区内地下车库入口设置禁鸣标志,同时加强行驶道路两侧绿化;车辆在进出出入口时应限速进入,不超过5km/h。项目

7、内部居民住宅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声环境功能区噪声限值。项目公建用房达到GB22337-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声环境功能区噪声限值。4、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经小区垃圾收集桶避雨收集后临时存放,最终委托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建立分类收集制度,针对可回收垃圾、危险废物、不可回收垃圾设分类垃圾收集桶,并加强宣传和引导,提倡小区居民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收集、投放的习惯。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栎德置业有限公司(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 2014年 月 日备注目 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简况13三、环境质量状况18四、评价适用标准20五、建设项目

8、工程分析22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29七、环境影响分析30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51九、六项原则符合性分析53十、结论与建议54附图一 项目所在地理位置图附图二 项目周边环境图附图三 项目总平布置图附图四 项目地下室平面布置图附件一 项目立项文件附件二 营业执照附件三 土地拍卖合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附图附件四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批复附表1 环保审批登记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凤洋一路东A地块房地产项目建设单位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栎德置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杜雨阳联系人刘晓辉通讯地址开发区塘湾综合楼6楼联系电话15657861935传真邮编315800建设地

9、点北仑新碶凤洋一路东A地块立项审批部门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宁开发改备【2013】1151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K7010房地产开发经营占地面积21496.3m2绿化面积4009.45m2总投资(万元)26000环保投资(万元)20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77%评价经费建设期限2014.52017.12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栎德置业有限公司于2013年12月取得北仑新碶凤洋一路东A地块的使用权,现拟投资26000万元开发建设“凤洋一路东A地块房地产项目”,规划建设6栋高层住宅建筑,2栋1层附属建筑,总建筑面积56160.6m2。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发

10、展和改革局以“宁开发改备【2013】1151号”文件对该项目备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建设单位委托宁波甬绿环境保护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现由建设单位查阅核实后报送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2、主要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8日起施行。 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5)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11年12月

11、1日起施行。6)宁波市环境污染防治规定,2007年8月1日起施行。7)国家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8)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国家发改委第21号令,2013年5月1日起施行。3、项目概况1)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本项目位于北仑新碶凤洋一路东A地块。地块整体呈较为规则的梯形,东临岩河;南侧隔空地为泰山路;西临凤洋一路,隔路为东海敏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12、北侧为千丈老年公寓,距离项目用地红线约8m。项目具体位置详见附图1地理位置图、附图2周边环境图。2)建设内容和规模本项目总投资26000万元,总用地面积21496.3m2,规划建设6栋高层住宅建筑,2栋1层附属建筑,总建筑面积56160.6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2990.6m2,地下建筑面积13170m2)。项目建筑效果图见图1-1。项目预计2014年5月开工,2017年12月竣工(含桩基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下:表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数量备注总用地面积21496.3m2总建筑面积56160.6m2计算容积率面积42990.6m2地上建筑面积42990.6m2其中住宅42171.

13、6m2物业管理用房135m2物业经营用房187m2公变、专变266m2生活水泵房190m2门卫6m2消控监控室35m2地下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13170m2容积率1.99建筑占地面积3900m2建筑密度18%绿地率30%住宅总户数490户机动车停车位432辆(地面132辆,地下300辆)非机动车停车位800辆(地面230辆,地下570辆)6#楼,18F5#楼,18F4#楼,18F3#楼,18F2#楼,18F1#楼,17F图1-1 项目建筑效果图3)总平设计选定高层院落围合式方案,降低建筑密度,留出中心大中庭,满足活动、视线、景观等多方面需求。建筑朝向选择正南北向,与西北侧的老年公寓建筑错开

14、,在满足采光的前提下,适应场地边线,同时后退红线留出外围车道,最大极限的增加中庭绿化景观空间。入口设置在西北角上,建筑的后退带来较大的入口广场,同时地下车库出入口通过入口广场直接进入地下室,尽量减少较大车流给小区出入口带来的交通压力。后退形成入口大广场,满足居民集会活动需求和入口交通分流需要。4)交通设计本地块在凤洋一路侧设置一个入口,地块内部采用简洁的环形主干道,高效地解决了内部的交通流线,方便车辆到达各幢住宅。利用建筑红线和用地红线后退空间设置外环型交通,地块共布置两个双车道地下车库出入口,地下车库主出入口布置在地块出入口靠近物业经营用房附近,使小区住户车辆能就近进入地下车库,地下车库次出

15、入口布置在小区内部,靠近小区出入口位置,提高整个小区的车行与人行之间的安全和高效率。5)建筑设计地块内共设置6栋高层住宅建筑,2栋1层附属建筑,其中1#楼为单元式住宅,其5栋均为塔式住宅,1#楼为17层,2#、3#、4#、5#、6#楼为18层,所有楼均采用一梯四户,配置两部电梯。公变、专变、生活水泵房均设置于地面一层,与住宅之间的间距、日照均满足规范要求。建筑立面采用现代简洁的设计手法,表达场地的城市节点特性,以区别片区的其他住宅相对雷同的建筑形象。6)功能分区本地块共布置布置6幢住宅,建筑层数分别为1#楼17层、2#、3#、4#、5#楼18层, 6#楼18层,底层设置为架空层(设置为非机动车

16、停放)、门厅、物业经营用房、物业管理用房、消控、监控室。配电房单独设置,位于2#楼与4#楼之间。小区东北角结合6#楼设置一层的物业经营用房及物业管理用房,物业经营用房形态与出入口之间留出较大的广场空间,解决了小区出入口人流拥挤的问题,也为将来小区内的居民提供休闲、纳凉、集会的公共空间。块状商业布置有利于商业集中开发,方便住户的日常所需,设置在6#楼的一层,方便服务周边居民,减少对居民的影响,方便小区的使用。公变专变设置与4#楼南侧、生活水泵房设置与4#楼东侧,结合地下汽车库坡道设置。地下室布置为机动车库、非机动车库、广电机房、电信机房、排烟机房等。7)建筑朝向、体量分析充分考虑日照、通风、景观

17、、隔噪及周边城市肌理,合理布置建筑朝向、朝向为正南北向。建筑形态及体量与周边建筑达到区域的高度统一。地块共布置5幢塔式住宅,1幢单元式住宅,建筑之间采用院落式错位布置,尽量拉开建筑之间的间距,留出较大的公共开放空间,建筑之间围合布置形成较为开阔的公共绿化空间,利于景观资源的共享,形成良好的景观视觉通廊,使最多的住户能享受自然环境资源。8)通风设计给排水水泵房:小区内给排水生活用水泵房、消防水泵房设置在地下一层时,水泵房换气次数取46次/h。变配电房设置在地上一层时,根据发热量的大小设置机械排风量,一般按照8-10次/h计算。专变设置在地下一层时,专变内设置气体灭火消防系统,同时设置气体灭火事故

18、后排风系统。卫生间、电梯机房:公共卫生间竖向设置排风系统,各卫生间的排风量按1015次/h换气量计算,每个卫生间设置排气扇。电梯机房采用机械排风,排风量按12次/h换气量计算,设置在机房墙上。电梯机房统一设置单体柜式空调机组。地下车库:汽车库通风系统选用双速风机,火灾时排烟量按照6次/h计算,平时通风根据地下室车库的空气品质可4次/h运行也可开启高速档6次/h运行。汽车尾气通过专用竖井排放到住宅的屋顶,高空排放。补风部分考虑采用自然补充的方式,即通过汽车坡道或地下室天窗补给。当汽车库战时为人防区域时,补风采用机械送风的方式。地下室非机动车库:地下室非机动车库设置平时排风,火灾时排风共用的的排风

19、排烟系统,火灾时排烟量按照量按照6次/hm3或60m3/hm2计算,平时通风可根据非机动车库的空气品质,间断性开启风机来通风。非机动车库的排风通过专用竖井排放到室外。补风部分考虑采用自然补充或机械补给的方式,即通过自行车坡道或机械式送风风机补给。9)电气设计电源等级:本工程II类地下汽车库及二类高层住宅楼内的消防电气、应急照明、电梯、生活泵、楼道照明、地下室照明等按二级负荷供电。高层住宅内部用电设备属三级负荷。本工程住宅拟设公用变电所一座,专用变电所一座;均采用二路10KV电源供电。负荷估算:负荷计算采用需用系数法,各负荷用电指标为:住宅:65W/m2(80m2以下6KW,80 150m2以下

20、8KW)。本工程住宅电源接自公用变,公用变负荷:计算有功功率=2197KW 计算视在功率=2441KVA 补偿后:COR0.9本地块设置公用变电所一座,变压器装机容量:3200KVA(变压器配置4X800KVA)住宅公共用电、地下室电源接自专用变,专用变负荷:计算有功功率=241KW 计算视在功率=261KVA 补偿后:COR0.92专用变变压器装机容量:400KVA(变压器配置2X200KVA)供电方案,设备选型:本区块共设公用变电所1座,专用变电所1座;公变高压环网柜选用SM6型;专变高压开关柜采用ZS-10型;型变压器选用SCB10型;低压配电柜选用GCS型。公用变由供电局统一规划并实施

21、。10)给排水设计给水:水源:本工程水源为城市自来水,从附近道路市政给水管网接两路DN200给水管,并在室外环状布置,供本工程生活及消防用水。市政给水管网的供水压力约为0.20Mpa。用水量:本项目最高日用水量422.2m3/d。用水量标准及用水量详见下表:表1-2 用水量估算序号用水类别用水定额用水单位用水时间(h)最高日用水量(m3/d)备注1住宅200L/人d4903.5人243432物业用房等5L/m2d322m2121.63地下停车库2L/m2d 13170m2626.34绿化用水2L/m2d6448m2412.95未预见水量按10%计38.46合计422.2供水方式:给水共分3个分

22、区。地下室及一至三层由市政给水管直接供给;411层低区给水设备供水;1218层高区给水设备供水。部分楼层采取减压措施,确保各用水点压力控制在0.20MPa以内。生活水泵房设置在地上一层,泵房内设置有效容积80立方,设2套变频供水设备。热水:本工程均为超过12层的住宅,逆六层的生活热水制取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集热器布置在屋面,系统辅助加热采用电加热。排水:采用室内污废水合流,室外雨污分流。污废水量按生活用水量90%计(扣除绿化用水),约为367m3/d。生活污废水经化粪池处理,达标后就近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雨水经管道汇集后排入附近市政雨水管网或河道。11)消防系统(1)消防水源及消防用水量消

23、防标准:本工程为高层住宅小区,建筑高度大于50米,设置消火栓系统,设计火灾持续时间为2h;地下停车库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中危险级级设计,火灾持续时间为1h。消防水源:室外消防用水由市政自来水直接供给,从附近道路市政给水管网接两路DN200给水管,并在室外环状布置,保证消防水量;室内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源为消防水池,地下室设置一座有效容积为252m3的消防水池,满足室内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灭火用水量的要求;水池为钢筋混凝土水池,地下室水泵房内设置消火栓泵和喷淋泵;本工程最高楼屋顶设置一座有效容积18m3的消防水箱,并设置一套消火栓系统稳压设备。表1-3 消防用水量标准及一次

24、灭火用水量序号消防系统名称消防用水量标准火灾延续时间一次灭火用水量备注1室内消火栓系统20L/S2h144m3由消防水池供水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30L/S1h108m3由消防水池供水3室外消火栓系统15L/S2h108m3由市政管网供水合计360m3(2)消防给水系统设计室外消防系统:室外采用低压制消防系统,火灾时,由城市消防车到现场由室外消火栓取水并加压进行灭火;室外采用消防给水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合用的管道系统,管网上共设若干套地上式SS100/65-1.0型室外消火栓。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平时由屋顶水箱保证系统压力,发生火灾时由加压水泵从水池取水加压供水,消火栓泵一用一备,互为备用

25、;系统共设2套消防水泵接合器,供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取水向室内消火栓系统补水;室内消火栓箱内均配置DN65mm消火栓,DN65mm L25m麻质衬胶水带,DN6519mm水枪,消防启泵按钮,并按规范配置消防卷盘。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置部位为地下车库。地下车库按中危险级级设计,喷水强度为8 L/minm2,作用面积为160m2。设计用水量为30 L/S,火灾延续时间按1h计;每组报警阀控制的喷头数量不超过800个,最不利点喷头处设置末端试水装置,每个防火分区均设信号阀和水流指示器;系统设两台加压水泵,一用一备,互为备用;系统共设2套消防水泵接合器,供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取水向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补水

26、;系统平时由屋顶消防水箱保证系统压力,发生火灾时由加压水泵从水池取水加压供水。(3)移动式灭火装置:建筑物内均按规范配置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13)人防人防给水:人防水源为市政给水管网,每个防护单元单独设水表引进人防区,供战时人防用水;防护单元内设置饮用水箱和生活水箱,均采用不锈钢板水箱,战时拼装,饮用水由设置于水箱底部的水龙头供水,生活用水和洗消用水由手摇泵供水。人防排水:本工程防护单元为地下室,人防清洁区排水在隔绝防护时间内排入集水井,警报解除后,用手摇潜水泵提升后排至室外污水管道;人防出入口部的防毒通道、扩散室、进风竖井、滤毒室等设有防爆地漏排放洗消水。14)防雷接地系统本工程小按二类防雷

27、建筑要求设置防雷装置。接闪器采用暗装接闪带(-254镀锌扁钢)加接闪杆(c12镀锌圆钢)沿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等处敷设,凡突出屋面的建筑构筑物及金属管道和大型金属门窗均应与避雷系统作可靠连接。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10米10米或12米 8米的接闪网;引下线利用柱内二根大于16主钢筋对号焊接而成,并设置接地电阻测试点。本工程接地系统采用TN-C-S系统,电源进线处零线须重复接地。电度表箱、配电箱外壳及插座接地线应可靠接地,接地装置与防雷接地装置共用,建筑物内 PE线与N线严格分开。接地体采用防雷接地,电气安全接地及其它需要接地的设备均共用联合接地体,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接地装置采用基础主钢筋环

28、形焊接而成。防侧击雷:本工程30m及以上每层沿建筑物周边采用镀锌12圆钢设水平均压环,3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金属物均应与防雷装置可靠连接。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均应与防雷装置可靠连接。本工程各单体均设总等电位联结箱,把各进线配电箱的PE母排、公共设施的金属管道(上、下水、热力、煤气等管道)及建筑物金属结构等与总等电位联结箱作可靠电气连接。住宅各个卫生间及其它带浴室卫生间内均设局部等电位联结箱。局部等电位联结箱须用-25X4镀锌扁钢与卫生间内地面钢筋网可靠联结。防雷击电磁脉冲:本工程各住宅楼电源进线处设一级防雷击电磁脉冲浪涌保护装置;弱电系统电源进线处设二级防雷击电

29、磁脉冲浪涌保护装置。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所在地原为杂草地、荒地,未曾开发使用。项目地块及周边环境实景图如下:图1-2 地块现状图1-3 地块北侧千丈老年公寓图1-4 地块西侧凤洋一路项目周边主要工业企业污染源:经现场调查可知,项目西侧为大港工业城,工业企业集中,企业多达数百家,为客观反应工业区对本小区的影响,本环评重点调查了松花江路以东、泰山路以北、大港中路以南、凤洋一路以西区域的工业企业。本地块边界与上述调查区域的直线距离见图1-5。由图可知,本小区边界与调查区域的松花江路相距465m,大港中路515m,泰山路40m,隔凤洋一路至大港工业区边界为25m。工

30、业企业对本小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废气和噪声污染,调查区域周边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及与本小区地块的距离见表1-4,企业分布情况见图1-6。40m25m515m465m本项目图1-5 本地块调查区域图市政配套污染源:项目红线西侧有一条110KV埋地高压输电电缆,距地块红线约2m,距最近的2#住宅楼约7m;东侧沿河有一条10KV的埋地高压输电电缆,在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距地块最近的1#楼约18m,上述高压输电电缆的埋深约25.8m,主要影响为电磁辐射。另在地块东侧埋地敷设有两条蒸汽管线(一根DN450,一根DN500),埋深约12m,在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距项目最近的1#住宅楼约14m。见下图1-7

31、。本项目DN500DN45010kV110kV埋地电缆蒸汽管线图1-7 埋地高压电缆及蒸汽管线示意图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一、地形、地貌、地质 北仑地区地形呈狭长不规则三角形。西北为滨海水网平原,东南为低山丘陵区,即大矸、柴桥、郭巨一带,面积4.4万ha,山脉走向以最高峰为667m的太白山,向东南延伸到峙头山,境内丘陵起伏,山间台地和山下平原狭小,构成穿山半岛楔入东海,太白山向西北由育王岭与水网平原低山交界,山地面积为25.5万ha,其中海拔200m以上的为0.55万ha,滨海及河网平原高程均在吴淞标高6.3m以下

32、。区内地势平坦,河流池塘交错密布,地势向海岸方向略有倾斜,坡度小于0.1%,地面标高为1.9-3.8m,略低于高潮海水水面。本区大地构造隶属我国东部华夏一级隆起浙东沿海断裂带,上侏罗系落石山组为本地域的基底,第四纪地层直接覆于其上,地层厚度50-110m。区内出露基岩为一整套火山岩系。大部分土壤以浅海相沉积形成,平原区松散层主要为海相一冲海相沉积。本区处于浙东沿海断裂带,其地震活动特点是震级小、强度弱、频率低。根据地震部门对本区域基本裂度的鉴定值为度。二、气象、气候特征北仑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冬季少雨干冷,春末夏初为梅雨季节,7-8月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

33、,天气晴热少雨。由于地处沿海,受海陆风影响比较明显,夏秋季节受太平洋台风影响,伴有大风和暴雨。三、水文1、海域水文海域涨潮时主要受后股潮流的影响。由于舟山南侧众多岛屿、水道的影响,潮波传播速度明显变缓,并具有前进波与驻波的性质,或称为复合前进波的性质。海域的潮汐性质为非正规半日浅海潮。北仑山附近为M2分潮的退化无潮点,振幅线只有75cm。评价海区内M2分潮等振幅线以北仑山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外递增。海域受金塘水道的制约,潮流运动形式以往复流为主要特征,流向呈放射状,涨、落潮流路不完全一致,涨潮流偏北,落潮流偏南。潮流为非正规半日潮流。大潮平均落潮流速要大于平均涨潮流速,最大落潮流明显大于最大涨潮流

34、。从大潮到小潮,潮流以落潮流占优势向涨潮流占优势转变。小潮期间绝大多数垂向平均涨潮流速大于垂向平均落潮流速。2、河网水文北仑区内和属封闭型河流,河床浅、河面窄,水量较小,稀释自净能力较差,河网污染已经严重。全区河网纵横交错,区内水系主要有甬江、小狭江、岩泰河水系和芦江水系,除甬江、小狭江由外区流入外,其余多发源于当地山区,为独立入海的短小河流,这些河网不仅密度小,而且河流的水深随季节及灌溉用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北仑区区内水塘、水库较多,其中大小水库12座,除千亩岙水库(200万m3)外,其余规模均较小。由于全区集雨面积较小,水资源主要靠自然降水,而且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说明北仑区的水资源是比较缺

35、乏的。四、生态北仑区地处亚热带北缘,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亚地带,浙闽山丘甜槠木荷林区。原始植被几乎绝迹,取代者为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丛等次生植被及人工引种植被。北仑区农业以种植粮食作物、油炸作物、棉花、蔬菜瓜类等为主,全区现有林地(包括园地)面积31.04万亩,占区域总面积的35.4%。但全区山林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在林地面积中,柑桔、茶叶、板栗等经 济林约占四分之一。全区绝大部分山林为松杉竹、柑桔、茶叶、板栗等次生林和人工林,山林资源较丰富。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本项目位于北仑新碶。一、北仑区概况北仑位于宁波市东部,濒临东海,三面环海,北临杭州湾,南临

36、象山港。北仑区域陆域面积59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58平方公里,下辖6街道2镇1乡。 北仑境内设有北仑区一个行政区和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大榭开发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5个国家级开发区,是浙江省、宁波市对外开放时间最早、程度最高、国家级开发开放功能区最为集中的区域。其中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为全国首批14家国家级开发区之一,面积29.6平方公里,2002年底与北仑区合并,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管理模式。2013年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90.79亿元,同比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494.30亿元,同比增长12.2%;实际利用外资11

37、.05亿美元,同比增长12.1%。二、新碶街道概况新碶,是北仑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东、西、南三面与霞浦、大碶、戚家山3个街道接壤,北濒金塘江。全境面积46.3平方公里,中部为江河纵横之平原,西部有少量丘陵,并拥有被称为“黄金水道”的13公里深水岸线。现辖24个行政村,14个社区,常住人口约十三万。新碶境内已经拥有了被誉为“洋洋东方大港”的北仑港、总装机容量300万千瓦的北仑港发电厂和我国石化系统最大的15万吨级算山原油码头等大批现代化工业企业。设立在境内的宁波市开发区、宁波保税区的快速发展使新碶的城区面貌日新月异。新碶按照中央和省、市、区的决策,围绕“服务”大规模开发建设的目标,确立“

38、以港兴区”的宗旨,现已形成机械五金、针织服装、电子电器、建筑建材等相对优的特色产业,品种达227种,产品出口到美国、日本和东南亚各国,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呈现出生气勃发的可喜局面。 三、岩东污水处理厂概况位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太河北路68号,设计最终处理规模为24万m3/d,总占地面积14.01公顷。纳管范围为北仑区岩河以东全部及岩西部分区域范围内的生产、生活污水。目前已经完成投运一、二期工程合计处理能力12万m3/d,采用氧化沟处理工艺。尾水排入北仑山外侧海域,出水执行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四、所在地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宁波市人民政府2008年4月1

39、8日发布了宁波市区生态环境功能规划。该规划的规划范围包括: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北仑区、镇海区和鄞州区等6个行政区,总面积为2560km2,其中海域面积469.6km2。本项目所在地块属于生态规划的重点准入区,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名称为“新碶、大碶和宁波保税区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功能区编号为“V1-10206D02”。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街道城区发展居住区、商贸、餐饮和休闲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工业园区根据规划,加强产业集聚,提高资源效率、环境效益,发展循环经济。本区海域水质控制目标为四类,地表水水质控制目标为III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CODCr总量控制目标

40、为1348175kg,氨氮总量控制目标为225370kg。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为:调整和优化城镇区的产业结构及其空间格局,主要企业(尤其是二三类企业)应就近入园,撤出街道城区,控制城区内工业发展规模。工业园区按照功能定位:禁止审批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本)中规定的限制类和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发展目录(第一批)中规定的禁止类和限制类建设项目。重点发展计算机、集成电路等高科技产业以及国际贸易、仓储物流产业。五、宁波市北仑区凤洋一路东侧用地规划(调整后)规划调整前,本项目地块用地性质原为生产防护绿地,属北仑区中-8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一部分。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变化,北仑区

41、中-8地块部分区域的用地情况发生变化,调整后项目地块规划为宁波市北仑区凤洋一路东E地块,根据该地块的规划设计方案(宁波市北仑区凤洋一路东侧用地规划,宁波中鼎建设设计研究院 2009年5月),该地块位于北仑中心城区,介于大港工业区和中心商住区之间,西起凤洋一路,东到岩河,南至泰山路,北临岩河支流(临近明州西路)。地块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宽130150米,总占地面积约31.3公顷,实际可供开发面积约350亩。地块具体位置详见图2-1。规划将该地块分成A、B、C、D、E、F、G、H、I、J、K共11个地块,具体见图2-2,根据地块周边的用地性质由南至北规划如下:A、B、C地块靠近高架桥,住宅受其

42、交通影响较大,定位为中低档住宅,小区围合式布置;D、E地块位于所有中适中地段,定位为中档住宅,以岛式区内布置并以街区节点,适当打开临街缺口,使小区和街道的边界淡化、融合;F地块为建材市场,G地块为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目前均已建成;H地块占地宽裕,景观良好,南临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北接I地块,住宅环境较好,定位为中高档住宅,小区以开发的形式,临街展开布置。I、K地块虽然景观较好,但地块形状小而狭长,定位为中档住宅,以板式排列达到地块的最大使用率。J地块较小,规划功能为小学。用地规划见图2-2,由图可见,A地块即为本项目地块。综上,本项目用地性质现为二类居住用地、其他居住用地,符合规划。项目所

43、处位置图2-1 北仑区凤洋一路东E地块位置图(图中红色地块)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项目采用北仑区环境保护监测站提供的自动监测站常规监测资料。监测时间是2013年1月6日2013年1月12日,监测项目为SO2、NO2和PM10,监测数据具体见下表:表3-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统计结果 监测项目时间NO2SO2PM10监测值(mg/m3)0.0500.0940.0230.0810.0650.148GB3095-2012标准值(g/m3)80150150根据监测结果,2013年1月6日201

44、3年1月12日监测期间,城区站监测点位环境空气中的SO2和PM10的日均值均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类区标准,NO2日均值超标率为57.1%,最大超标倍数为0.18。2、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最终纳污水体为北仑北侧海域。根据宁波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12年度),近二年水质监测具体数据如下表:表3-2 近二年镇海-北仑-大榭海域水质监测和评价结果监测年份2011年2012年2011年评价结果pH测值范围7.848.007.867.98一类平均值CODMn(mg/L)测值范围0.613.000.581.91一类平均值1.801.16石油类(mg/L)测值范围0.0020.0070.0010.014一类平均值.0.004.0.008Hg(g/L)测值范围0.0070.010.0070.008一类平均值0.0070.007Cu(g/L)测值范围0.891.450.471.60一类平均值1.140.95Pb(g/L)测值范围0.020.290.020.73一类平均值0.100.13Cd(g/L)测值范围0.0460.0680.0220.051一类平均值0.0570.038无机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