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石材加工9293.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20496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68.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石材加工929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石材加工929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石材加工929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石材加工929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石材加工929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石材加工929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石材加工9293.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石材加工建设单位扬中市鼎盛石材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张玉荣联系人黄贤斌通讯地址扬中市油坊镇新材料工业园(长旺作业区)联系电话13952980800传 真-邮政编码212200建设地点扬中市油坊镇新材料工业园(长旺作业区)立项审批部门扬发改信行政备案-2015119号建设性质新 建行业类别及代码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31占地面积(平方米)18000绿化面积(平方米)200总投资(万元)969其中:环保投资(万元)3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评价经费(万元)3预期投产日期2015年6月1、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主要原辅材料:河卵石50万

2、吨/年。主 要 设 施:鄂破机2台、圆锥机2台、振动筛4台、洗砂机1台、输送带15条、装载机2台。水及能源消耗量名称消耗量名称消耗量水(吨/年)5400柴油(立方米/年)-电(万度/年)100燃气(标立方米/年)-白煤(吨/年)-其 他-废水(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工业用水5000吨,主要用于生产工艺中水喷淋降尘,不外排;黄沙堆场喷淋降尘用水约2000吨/年,用于湿润黄沙,不外排;装载机清洗水、作业区地面冲洗水总计2000吨/年,所产生污水全部经沉淀池沉淀处理达回用标准后用于生产工艺中喷淋降尘。来自于食堂、办公区和卫生间的生活污水,生活废水排放量约320吨/年,

3、废水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地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无2、工程内容及规模本项目拟建地位于扬中油坊镇新材料工业园(长旺作业区),拟投资969万元主要从事石材加工生产项目。主要产品为石子、瓜子片、沙子。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8000平方米,建设2层办公楼1幢,建筑面积约5014平方米;建设生产作业区一个,占地面积约5152平方米;建设原料堆场一个,占地面积约5340平方米。项目建成投产后拥有各类车辆、设备26台(套),其中包括:鄂破机2台、圆锥机2台、振动筛4台、洗砂机1台、输送带15条、装载机2台。项目建成投产后年生产石子30万吨、瓜子片14万吨、沙子5万吨,总产值约

4、2500万元人民币年。本项目总投资96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30万元,主要用于绿化、湿润喷洒设施建设、生产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建设、生活污水的处理、车间噪声的处理。本项目建设周期约1个月,预计2015年6月正式运营。公司建成投产后,拟招聘工作人员20人,采用三班工作制,每班工作8小时,全年工作日300天。建设项目主要产品内容见下表:表1-1 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序号工程名称产品名称设计能力年运行时数1生产作业区石子30万吨/年7200小时2生产作业区瓜子片14万吨/年7200小时3生产作业区沙子5万吨/年7200小时项目公用及辅助工程内容见下表:表1-2 公用及辅助工程建设名称设计能力备注贮

5、运工程运输100万吨/年存储堆场5340平方米公用工程给水5400吨/年市政供水管网排水320吨/年绿化灌溉供电100万度/年油坊变电所输电线路绿化200平方米占总占地面积1%环保工程废气处理湿润喷洒系统废水处理生活污水320吨/年污水处理设施生产废水5000吨/年沉淀处理后用于喷淋降尘固废处置生活垃圾约4吨/年由环卫定时清运水循环池沉淀下来的污泥约1万吨/年综合利用3、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无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扬中市是隶属于江苏省镇江市的县级市,位于镇江市东部扬子江之中

6、,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94211958,北纬323219,为长江下游冲积而成的沙洲江岛。全市呈西北东南走向,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平均宽约7千米,东北与泰兴市、江都市、扬州市邗江区隔江相望,西南与镇江市丹徒区、丹阳市、常州市武进区依水相邻;全境总面积332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228平方公里,水面104平方公里。全市下辖4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与兴隆街道办事处合署),总人口28.01万。其中新坝、油坊、八桥3个镇及三茅街道、兴隆街道(经济开发区)位于太平洲上,西来桥镇位于炮子洲上,而落成洲、小泡沙分别隶属市财政局、旅游局,为水产养殖场,无长住人口。2、地形地貌地质扬中市为长江三

7、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为长江淤涨冲积而成,全境由太平洲、雷公岛、中心沙和小泡沙四个江中小岛组成。境内地势低平,地面高度一般在吴淞基面以上4-45米,相对高差1米左右。市域较狭长,呈西北东南走向,并向东南微倾,沿江地带地势略高,腹部地区地势略低。各沙洲四面江水环抱,江堤围绕,堤身高程86-94m,土壤肥沃,绿树成萌,良田成方,沟渠纵横,呈江南水乡之风貌。3、气候及气象扬中市地处北亚热带季风中部气候区,受季风影响明显,四季分明,具有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无霜期较长,雨、热同季的特点。东南风为全年主导风向。年平均气温151,最高年份为16,最低年份为143,平均最冷月为1月,平均最热月为7月

8、。极端最低高温为39.2,年平均降水量10637毫米左右,最多年份16955毫米(1991年),最少年份仅4692毫米(1978年)。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梅雨期,两旬雨量占全年的150,8月下旬至9月中旬多台风和秋雨,三旬雨量占全年的146%。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232小时,以8月份最多,达2384小时,以二月份最少,仅1357小时;年日照时数最多为24193小时(1962年),最少仅18446小时(1984年)。常年平均初霜期11月1日,终霜期3月30日,常年霜期139天,无霜期226天。全年以东南风为多,频率为11,年平均风速32米秒,2分钟平均最大风速16米秒(1961年10月5日)

9、,瞬时极大风速43米秒(1974年6月9日)。4、地表水特征扬中水资源极为丰富,境内河港密布,可容蓄水量达3285万m3;四周通江港河多,境外长江则似天然大水库,起着引排水量的调节作用,潮汐影响十分敏感,江潮水位涨落很快直达全市,汛期按灌溉潮型每天可引江水3240万m3。历来水盈无缺,易涝不怕旱。每年59月为汛期,长江高潮水位一般在5.06.5m,低潮水位一般在 4.05.0m,经常高出田面,有利于水稻的灌溉用水;10月至次年4月为非汛期,长江高潮水位一般在3.04.5m,低潮水位2.03.0m,大多低于田面,有利于三麦的排水降渍。但因四面环江,地势低洼,经常遭受长江洪水和台风暴雨的侵袭,极易

10、发生洪、涝灾害。由于市境地形狭长,上下洲长江水位一般相差2050cm,大江和夹江水位也有差别,一般夹江水位比大江水位高1020cm。每年最高潮水位出现在79月,历史最高潮水位为8.04m,发生在1996年8月1日;最低潮水位出现在12月至次年3月,最低潮水位为1.13m ,发生在1959年1月22日。据对周围站(镇江谏壁站、常州小河站、本市沙家港站)潮位的不完全统计:长江本区段多年平均高潮位4.24.9m,多年平均低高潮2.73.9m; 一天两次涨潮时间各约4小时左右,两次落潮时间各为8小时左右;多年平均潮差11.5m,最大潮差23m。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

11、综合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核算数据显示,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95.1亿元,可比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65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15.25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167.20亿元,增长11.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59万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比上年增长12.2%,按现行汇率折算为19010美元。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三次产业构成由2012年的3.1:56.3:40.6调整为2013年的3.2:54.5:42.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为6.9%。名列 2013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26位,最具投

12、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第28位,跻身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百强县(市)。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全年新办民营企业989家,新办个体工商户2054户,新增注册资本94.6亿元,吸纳民资98.55亿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实体经济稳增长压力较大,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质量与效益不高;项目建设步伐不快,产业高端和高科技含量项目增量不足;财税增收难度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和财政收支平衡矛盾仍较突出:民生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二、农业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98亿元,比上年增长9.09%。其中:种植业产值9.72亿元,增长9.28%;林业产值0.77亿元,增长8.29

13、%;牧业产值2.97亿元,增长6.52%;渔业产值2.66亿元,增长12.61%。粮食种植面积13.84千公顷,比上年减播2.70%;粮食总产量10.52万吨,比上年减产2.38%,其中秋粮产量6.80万吨,减产4.09%。油料种植面积0.71千公顷,比上年增长5.63%,油料总产量 1693吨,增长12.72%。蔬菜面积3.33千公顷,比上年增加66公顷。在主要农产品中,肉类产量9751吨,比上年增长1.73 %;出栏家禽96.1万只,下降3.55;蛋类产量3274吨,增长2.50 %;水产品总产量6929吨,增长1.91%。全年完成绿化造林面积 416 公顷,新建围庄林 66.7 公顷,新

14、栽绿化苗木21万株,创成13个省级村庄绿化示范村,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18.75%。水利工程建设和水环境整治工作成效显著。全年投入建设资金 1.9 亿元,完成土方456.18 万方,石方11.85 万方,混凝土5.24万方;完成江堤加固2.83公里,港堤加固3.22公里;新建沿江沿港排涝泵站 2 座,翻建 5座,整治排水沟 24.92公里;新翻建涵洞 38座,维修加固 40座;新建固定提水灌溉泵站 58 座,新建砼防渗渠道 22.84公里。农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农用化肥施用量4081吨,下降5.72%;农膜使用量151吨,与上年持平;农药使用量281吨,下降6.95%;农用柴油使用量499吨,与

15、上年持平。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市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296.24亿元,比上年增长20.80%,其中定报工业实现产值1047.43亿元,增长20.18%;完成工业增加值354.59亿元,比上年增长20.19%,其中定报工业完成增加值244.14亿元,可比增长13.3%。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70.11亿元,比上年增长20.32%,其中定报工业实现销售收入996.73亿元,增长19.65%;实现利税135.22亿元,比上年增长21.62%,其中定报工业实现利税114.53亿元,增长21.23%。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4.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23%,其中工业用电量10.25

16、亿千瓦时,增长2.66%。主导产业支撑有力。工程电器、新能源、装备制造三大支柱产业规模达950亿元,占规模工业比重的90.7%。工程电器在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上又有新突破,产业规模达639亿元,比上年增长19.8%;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99亿元,其龙头企业新韩通船舶重工年销售27亿元;光伏行业作为我市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支柱,逐渐走出光伏寒冬。全年光伏产业实现产值186.9亿元,比上年增长25.8%,生产硅片15亿片。企业规模继续扩大。年末销售亿元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5家,10亿元以上企业20家,大全集团产值、销售达到168.8亿元、160.8亿元。全市“三十强”企业实现销售634.7亿元,占规模工业

17、的比重为63.7%。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达到764亿元,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73.0%,比重比上年上升1个百分点;全市科技孵化总面积已达22万平方米,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6%。建筑业实现平稳增长。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33家,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3.3亿元,比上年增长30.5。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4.9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31.1万平方米。四、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4.15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其中工业投资143.52亿元,增长22.9%;新兴产业投资137.69亿元,增长26.5%;文化产业投资

18、5.84亿元,增长88.2%;亿元以上项目投资145.52亿元,增长37.8%;房地产投资14.84亿元,增长8.8%。房地产增幅有所回升。全市有工作量的房地产企业33家,全年完成商品房施工面积 102.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0.5%;商品房竣工面积 19.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增长82.3%;商品房销售面积19.2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9.2%;其中:住宅面积 15.8万平方米,增长36.3%;商品房销售额16.4亿元,比上年增长52.6%;其中:住宅销售额11.1亿元,增长62.0%。五、国内贸易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随着雨润中央商场、菲尔斯金陵大酒店等一批重量级服务业项目投入运营,全市

19、消费市场需求进一步放大。园博会、黄金周、“双十一”、圣诞节等节庆消费持续升温,有力推动了全市物流商贸、住宿餐饮和旅游消费。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69.9亿元,GDP占比4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34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零售额41.69亿元,增幅16.8%;限额以下企业单位实现零售额59.65亿元,增长12.0%。六、开放型经济对外贸易稳步增长。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4.6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9%,其中出口3.77亿美元,增长2.95%;进口0.84亿美元,下降29.4%。在出口总额中,生产企业出口1.22亿美元,增长28.86%;三资企业出口2.41

20、亿美元,增长5.64%;外贸企业出口0.14亿美元,增长13%。实际利用外资2.66亿美元,增长59.81;服务外包合同额0.74万美元,增长49%。七、交通运输、邮电业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全年完成客运量2369万人,比上年增长8.7%,客运周转量146947万人公里,增长9.2%;货运量930万吨,增长15.2%,货运周转量51685万吨公里,增长15.6%;水运量36万吨,增长2.9%;水运周转量9870万吨公里,增长8.4%。年末全市公路里程超1000公里。邮电通信业继续发展。全年邮电业务实现收入4.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86%。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68亿元,增长9.7%;电信业务收

21、入3.61亿元,增长13.4%。年末拥有邮政局(所)13处,邮政线路总长度达2000公里;全市电话普及率达357部/百户,移动电话用户38.92万户,信息化发展水平85%。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62.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27.15 亿元,增长20.27%。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地税收入23.11亿元,增长20.50%。全年财政支出53.16亿元,增长23.7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1.50亿元,增长24.21%。城乡公共服务支出稳步提高,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70.62%。货币供给规模继续扩大。全年社会融资总量540.

22、29亿元,比年初增加100.22亿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10.85亿元,比年初增加60.06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0.45亿元,比年初增加31.15亿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94.24亿元,比年初增加52.8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7.32亿元。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拥有保险企业27家,全年保费收入8.04亿元,比上年增长9.3%。财产险收入1.68亿元,增长19.0%;人身险收入6.36亿元,增长7.0%。赔付额2.26亿元,比上年增长33.7%,其中财产险赔付0.77亿元,增长0.3%;人身险赔付1.49亿元,增长61.3%。九、科学技术和教育加强科学

23、谋划和扶持培育,全面推进创新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发展。全年申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80余项,获批30余项,其中省重大战略产品产学研合作项目1项,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1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73%。知识产权基础进一步夯实。申请专利4174件,其中发明专利1042件,专利授权108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68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0.51件,全省领先。载体建设强势推进。新增孵化面积5万平方米,新增孵化企业50家,申报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0家,获批准1家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研究生工作站。高层次人才引进取得新进展。全年获批国家“千人计划”6项,省“双创”1

24、2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继续实施免农村幼儿园小班保教费政策,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98%以上。成立扬中市早教指导中心,顺利通过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现场验收。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92.6%,高中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高中一本达线率列镇江市第一名。建成职业教育实训基地5个,学院培训、社区教育中心、居民学校三级培训网络逐步完善。现有小学12所,教学点2个,33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数13851人,教职工总数1071人,专任教师927人;现有中学10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高级中学2所,初级中学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教学班初中166个、高中93个;初中在校学

25、生数6086人,高中在校学生数3636人,教职工总数1432人,专任教师1150人。幼儿园44所,191个教学班,在园幼儿数6933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数111人,十、文化、卫生和体育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进展较快,公共服务体系更趋完善。奥体中心土建工程全部结束,广场建设提前竣工;市图书馆创成国家一级图书馆;建成中心文化广场2个,娱乐型文化广场39个;十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稳步推进。全市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2.7平方米。新增有线电视用户8700户,用户总数达10.4万户,入户率95.14%。大型文体活动精彩纷呈。成功举办省园博会系列活动、全国青少年曲

26、棍球锦标赛。全年共为基层义务演出56场,为村农家书屋捐赠图书4400册,免费为基层群众放映优秀影片617场次。多措并举强化文化市场监管。收缴盗版音像制品42393张(盘),收缴非法出版物1020册,查处违规网吧8家,取缔无证照电子游戏经营场所1家,取缔各类无证摊点11个,有力促进了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改善。创建“江苏省示范卫生室”,“江苏省示范乡镇卫生院”工作基本就绪等待验收。全市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9.1万份,建档率为86.8%;规范高血压病人3.6万人,规范管理率95.1%;完成65岁以上老人体

27、检2.81万人,体检率71.3%;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1505人,累计补助金额75.25万元;开展适龄妇女“两癌”筛查2.93万人。顺利通过国家慢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省级考核,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进展顺利。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 78个,卫生机构床位数970张。卫生技术人员1437人,其中医生694人,注册护士577人。全年医疗机构完成业务收入3.67亿元、门急诊180.16万人次、住院28万床日,分别比上年增长4.6%、7.7%和18.8%。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重点工程扎实推进。高标准完成园博园配套工程扬中大道改造工程、迎宾大道拓宽工程:扬中三桥完成投资5.24亿元;奥体中心主体结

28、构封顶;兴隆自来水增压站搬迁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老城区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基本结束。城乡面积焕然一新。市政道路全面出新,部分道路设施有序改造,城市绿化层次全面提升。园博会的成功举办,向八方宾朋展示扬中“现代宜居,赏心悦目”的城市形象。村庄整治成效明显。全年整治村庄550个,其中规划布点村庄44个,非规划布点村庄506个,创建8个三星级“康居乡村”。环境质量继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通过国家级考核验收;完成扬中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经济开发区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六家省级生态村通过镇江市级验收。PM2.5空气自动检测站运行正常,长江河段水质始终稳定在二级以上,三类以

29、上地表水比例达到80,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94。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人口总量继续增加。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81787人,比上年末增加917人,其中:男性人口138276人,女性人口143511人。全年人口出生率9.83,比上年上升0.15个千分点;死亡率8.32,比上年下降0.6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51。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对城镇住户的抽样调查显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99元,比上年增长9.4%;人均消费性支出20187元,增长12.1%,其中食品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30.8%,文化娱乐教育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19.9%。城镇居民

30、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2.7平方米。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电脑131台,电话368部,小汽车40辆。对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8644元,比上年增长 12.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381 元,增长 12.04 %,其中食品支出占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 35.1 %。旅游休闲和健身娱乐活动消费已成为居民生活新时尚。文化娱乐教育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18.6 %,比上年提高0.1 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64平方米。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电脑78 台,电话344部,小汽车21 辆。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67581元,比上年增加8929元。社会保障更趋完善。

31、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4万人,覆盖面98.9%,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7万人,覆盖面100%,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0.9万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99万人,覆盖面99%,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58万人,覆盖面99%;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万人,覆盖面100%;生育保险参保人数5.22万人,覆盖面98.9%。社会救助工作稳步实施。调整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城乡低保标准并轨,7月起统一调整至520元。全年发放低保金886.02万元,低保对象3417人;发放重残救助金1351.08万元,重残救助对象2227人。全市拥有社会福利院1个,福利院床位数150张,供养139人;敬

32、老院6个,敬老院床位数915张,供养373人,集中供养率80%;民办养老机构16个,床位数790张,入住老人474人。全市城镇社区居委会、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均达到100%。十三、文物保护现状项目所在区域内无文物保护目标。三、环境质量状况1、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1)大气环境扬中市环境监测站在该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如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的日均浓度分别为60g/Nm3、40g/Nm3、35g/Nm3,对照国标,该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良好,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33、(2)水环境评价区内地表水为长江,水质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 II类标准。根据扬中市2015年监测资料显示:长江扬中段水质各单项因子的标准指数均小于1,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地表水水质II类标准的要求。(3)声环境区域声环境质量调查采取现场实测的方法进行,共布设四个监测点,1#-东厂界、2#-南厂界、3# -西厂界、4# -北厂界,监测点位置见附图2。扬中市环境监测站2015年5月份在当地的监测结果表明:工程所在区域声环境噪声东、南、西、北四面厂界噪声本底值范围:昼间52.554.2dB(A)之间,夜间46.548.3dB(A)之间,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

34、6-2008)中2类标准限值。 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东靠堤顶公路,南靠会龙码头,西靠长江,北靠金大地水泥公司。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表3-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名称方位距离(m)规模环境功能空气环境周围300米无居民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水环境下游5公里范围内无饮用取水口-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标准声环境周围300米无居民居-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四、评价适用标准及总量控制指标环 境 质 量 标 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II类标准,详见表4-1。 表4-1 GB38

35、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除外)污染物pHCODMnBOD5总磷NH3-N标准限值691530.10.5环境空气质量执行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见表4-2。表4-2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标准来源SO2年平均60GB3095-2012二级标准日平均1501小时平均500NO2年平均40日平均801小时平均200颗粒物(粒径)10m年平均70日平均150颗粒物(粒径)2.5m年平均35日平均75东、南、西、北四面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表4-3 声环境质量标

36、准(GB3096-2008) 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26050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1、废水须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后排放;详见表4-4。表4-4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mg/L项目pH值CODCrBOD5 SS 氨氮石油类硫化物一级标准6910020701551.02、运行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详见表4-5。表4-5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单位:dB(A)类别昼间夜间260503、建筑施工执行GB12523-2011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

37、标准中表1标准,即昼间不超过70dB(A),夜间不超过55 dB(A)。4、生产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周界外浓度最高点颗粒物1.0mg/m3。总 量 控 制建议总量控制指标为:化学需氧量0.032t/a。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本项目主要从事石材加工项目,年产产品石子30万吨、瓜子片14万吨、沙子5万吨。项目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外购河卵石运送至工地水喷淋降尘输送至鄂破机粉碎输送至圆锥机二次粉碎振动筛分选产品沙子产品瓜子片产品石子2、主要污染工序1.施工期本项目施工过程可分为:土石方工程、公用工程及结构工程三部分。

38、a、主要污染因素分析:土石工程:污染源影响程度受影响对象备注扬尘轻微周围民居及运输道路水土流失中等长江雨天噪声轻微周围民居公用工程:污染源影响程度受影响对象备注扬尘轻微周围民居及运输道路噪声轻微周围民居 结构工程:污染源影响程度受影响对象备注噪声严重周围民居扬尘中等周围民居大风天气固体废物轻微建材运输道路b、建设过程环境管理要求(1)本项目土石方可在建设地址内平衡。对土石方工程,本环评提出要求如下: 填方场地及时压实; 填方场地须杜绝雨天产生大量废土流失;大风天气杜绝产生较大扬尘。建设过程主要污染因子为结构构筑施工中产生的噪声,其次为因砂石料堆置产生的大风扬尘,为此提出下列管理要求:施工机械噪

39、声对周围待拆迁住户有影响。要求施工单位按GB12523-90标准执行,并按扬中市环保局相关规定实施。(2)为减少工地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本环评提出以下要求: 利用施工用水源对裸露地表间隙性洒水; 细砂料堆置于背风位置,并洒水使之保持湿润;(3)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建材、废弃包装物品不仅影响景观,而且为新的污染源,本环评提出如下要求: 废弃砂浆、水泥浆等物质及时外运处置;竹木制品、各类包装物品及时外运进垃圾填埋场。 要求本项目业主及施工单位按本环评提出的环境管理要求实施,将施工过程产生的不利影响减少至最低程度。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的影响,雨天会产生的水土流失。因此,施工过程中必

40、须按有关规定要求,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2.营运期本项目营运期的主要污染因子有: 废水:生产中降尘用水、装载车辆清洗水、作业区地面冲洗水。 废气:粉尘,来源有运输车辆动力起尘、粉碎、振动输送过程中产生粉尘以及沙堆扬尘。 噪声:鄂破机、运输车辆、圆锥机、物料传输装置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噪声。 固废物:各类废水产生的沉淀物以及职工生活垃圾等。(1)水污染因素分析:本项目主要废水来源有生产中降尘用水、运输车辆清洗水、作业区地面冲洗水和生活污水。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工业用水5000吨,主要用于生产工艺中水喷淋降尘,不外排;黄沙堆场喷淋降尘用水约2000吨/年,用于湿润黄沙,不外排;装载机清洗水、作业区地面冲洗

41、水总计2000吨/年,所产生污水全部经沉淀池沉淀处理达回用标准后用于生产工艺中喷淋降尘;来自于食堂、办公区和卫生间的生活污水,生活废水排放量约320吨/年,废水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2)大气污污染源分析本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为粉尘,来源有运输车辆动力起尘、粉碎、振动输送过程中产生粉尘以及沙堆风力起尘。a、汽车动力起尘量: 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在道路完全干燥的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Q=0.123(V/5)(W/6.8)0.85(P/0.5)0.75 式中:Q:汽车行驶时的扬尘,kg/km.辆; V:汽车速度,km/h; W:汽车载重量,吨; 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3

42、.本项目车辆在厂区行驶距离按200米计,平均每天发车空、重载各336辆次;空车重约10.0t,重车重约30.0t。以速度20km/h行驶,在定期路面湿润喷洒的前提下,本项目汽车动力起尘量总计约116.8吨/年。b、粉碎、振动输送过程中产生粉尘鄂破机、圆锥机粉碎工艺中产生粉尘;振动输送过程中产生粉尘,业主拟采用喷淋降尘设备,较大程度上减少了粉尘的排放。c、沙堆场风力起尘源强根据有关调研资料分析,沙堆场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是粒径较小的沙粒、灰渣在风力作用下起动输送,会对下风向大气环境造成污染。计算模式采用修正后的秦皇岛沙石料装卸中对起尘机理扩散规律的研究推荐的起尘公式:Qi=2.1G(Vi-Vo)

43、3*e-0.556W*fi*aQ=Qi式中:Qii类风速条件下的起尘量,kg/a Q沙场年起尘量,kg/a G沙场储沙量,Vi35米上空的风速,m/s Vo沙粒起动风速,取4.4m/s(扬中市西江边常年平均风速)W沙含水量,% fii类风速的年频率 a 大气降雨修正系数通过公式可以看出,沙的含水率对沙堆的起尘量影响极大,当含水率从4%增加到10%,起尘量下降了数十倍。本项目在采用湿润喷洒系统对沙堆定期进行喷洒,保持沙堆的含水率在10%以上。(3)噪声污染因素分析本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鄂破机、圆锥机、运输车辆、物料传输装置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噪声。鄂破机机型较大,产生的噪声较大;皮带输送机、水泵噪声相

44、对较小;螺旋输送机正常运行时的噪声较小,但如因堵料等原因运行不畅时,噪声较大。所用设备噪声级如下。表 各整体声源的平均噪声级设备名称数量LAeq 鄂破机27590振动筛46570圆锥机27590运输车辆47085本项目运输车辆均为大吨位载重车,噪声级数值较大。声波特点为以低频声能为主,故传播距离较大。(4)固废污染因素分析本项目固废物主要来源有各类废水产生的沉淀物以及职工生活垃圾等。废水产生的沉淀物:水循环池沉淀下来的污泥约1万吨/年。可用于铺设次要路面及围墙。职工生活垃圾以每人每天0.5kg计,年产生量约4t左右。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表6-

45、1 建设项目施工期污染物排放量汇总 内 容类 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产生量(t)排放量(t)排放去向大 气 污 染 物扬尘粉尘0.15大气水 污 染 物施工废水泥浆污水较少农田灌溉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0.1440.072悬浮物0.0720.05氨氮0.01440.011固 体 废 物建筑垃圾建筑垃圾2020综合处理生活垃圾生活垃圾44送垃圾处理场噪 声序号设备名称噪声声级范围(距离声源10 m)噪声声级范围(距离声源30 m)1推土机768867792挖掘机809671873装载机687459654打桩机93112841035搅拌机748765886振捣机758866977吊车76846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