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kV马金输变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公示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20723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kV马金输变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公示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kV马金输变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公示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kV马金输变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公示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kV马金输变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公示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kV马金输变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公示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kV马金输变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公示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kV马金输变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公示环评报告.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浙辐监(YS)字2014第048号项目名称:110kV马金输变电工程建设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衢州供电公司编制单位: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编制日期:二一五年一月目 录表1 工程总体情况1表2 调查和监测范围、因子、敏感目标、重点2表3 验收执行标准4表4 工程概况6表5 环境影响评价回顾13表6 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16表7 电磁环境、声环境监测20表8 环境影响调查28表9 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33表10 验收调查公示35表11 竣工环保验收调查结论与建议37表1 工程总体情况工程名称110kV马金输变电工程建设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衢州供电公司法人代表李陟峰联系

2、人姜忠富通讯地址衢州市新河沿6号联系电话0570-3841811传真/邮政编码324002建设地点浙江省开化县马金镇工程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电力行业D44环境影响报告表名称衢州110kV马金等5项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初步设计单位衢州光明电力设计有限公司环境影响评价审批部门衢州市环境保护局文号衢环辐20087号时间2008年4月工程核准部 门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号浙发改能源2011298号时间2011年4月初步设计审批部门浙江省电力公司文号浙电基2012277号时间2012年3月环境保护设施设计单位衢州光明电力设计有限公司环境保护设施施工单位衢州光

3、明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衢州市泰达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环境保护设施监测单位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投资总概算(万元)7294环保投资(万元)34.9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47%实际总投资(万元)7188环保投资(万元)51.7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72%环评主体工程规模主变:本期150MVA;终期250MVA;线路:230km工程开工日期2012年6月实际主体工程规模主变:250MVA;线路:225.96km投入试运行日期2013年6月表2 调查和监测范围、因子、敏感目标、重点调查监测范围验收调查范围与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致。调查项目和调查范围见表2-1。表2-1 调查和监测范围调查对象调查项目调查和监

4、测范围变电所生态变电所站址100m范围内区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以变电所为中心半径500m的区域无线电干扰变电所围墙外2000m范围内区域,重点调查站址围墙外100m范围内区域声环境变电所围墙外100m范围内敏感区域水环境变电所废水输电线路生态输电线路边导线外100m范围内区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输电线路走廊两侧30m带状区域无线电干扰输电线路走廊两侧2000m带状区域,重点调查输电线边导线外100m范围内带状区域声环境输电线路走廊两侧30m带状区域调查监测因子生态:自然生态、农业生态、水土保持。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声环境:变电所厂界噪声,线路敏感目标噪声。环境敏感目标经资料

5、研阅、现场调查,本工程实际环境敏感目标与环评文件中的环境敏感目标见表2-2。表2-2 环评阶段和验收阶段环境敏感目标对照表行政区域环评阶段验收阶段备注环境敏感目标最近位置关系环境敏感目标最近位置关系建筑物特征杆塔110kV马金变电所开化县/注:报告中建筑物与工程距离、建筑物高度、线路高度数据仅供参考,后同。续表2 调查和监测范围、因子、敏感目标、重点环境敏感目标续表2-2 环评阶段和验收阶段环境敏感目标对照表行政区域环评阶段验收阶段备注环境敏感目标最近位置关系环境敏感目标最近位置关系建筑物特征杆塔110kV古田-马金输电线路开化县辛田埂村东南侧20m辛田埂村南侧100m3层尖顶线路优化调整新溪

6、村西侧10m新溪村东侧50m3层尖顶线路优化调整高坪村东侧50m高坪村72号东侧30m2层尖顶65#66#/高峰村西侧10m高峰村东侧30m1层尖顶64#65#废弃养牛房麻厂西侧20m腾辉建材有限公司西侧40m2层尖顶58#59#厂房调查监测重点(1)生态影响调查重点重点调查工程自然生态、农业生态影响情况和水土流失防治情况。重点调查工程占地面积、占地性质;调查植被损坏、恢复或补偿情况;调查土石方平衡情况;调查生态保护、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情况。(2)电磁环境影响调查和监测重点重点调查工程电磁环境敏感目标(见表2-2);调查电磁防护设施或措施落实情况;对变电所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进行监测;

7、根据监测结果分析工程电磁环境达标情况。(3)声环境影响调查和监测重点重点调查工程声环境敏感目标(见表2-2);调查噪声防治设施或措施落实情况;对变电所厂界和输电线路敏感点噪声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分析工程声环境达标情况。 表3 验收执行标准电磁环境标准电磁环境验收标准与环评标准一致,验收标准和达标考核标准见表3-1。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HJ/T394-2007),关于验收调查标准及指标,“原则上采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阶段经环境保护部门确认的环境保护标准与环境保护设施工艺指示进行验收,对已修订新颁布的环境保护标准应提出验收合格后按新标准进行达标考核的建议”。 表3-

8、1 电磁环境验收标准和达标考核标准监测因子验收标准考核标准标准值标准号及名称标准值标准号及名称工频电场居民区:4kV/m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公众曝露控制限值:4kV/m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工频磁场居民区:0.1mT公众曝露控制限值:0.1mT无线电干扰46dB(V/m)高压交流架空送电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续表3 验收执行标准声环境标准声环境验收标准与环评标准一致,验收标准和达标考核标准见表3-2。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HJ/T394-2007),关于验收调查标准及指标,

9、“原则上采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阶段经环境保护部门确认的环境保护标准与环境保护设施工艺指示进行验收,对已修订新颁布的环境保护标准应提出验收合格后按新标准进行达标考核的建议”。表3-2 验收标准和达标考核标准工程名称验收标准验收后考核标准标准号及名称执行类别标准值dB(A)标准号及名称执行类别标准值dB(A)变电所厂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类昼间60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昼间60夜间50夜间50类昼间704类昼间70夜间55夜间55线路敏感目标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类昼间55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10、)1类昼间55夜间45夜间45表4 工程概况工程地理位置110kV马金输变电工程位于衢州市开化县马金镇,其地理位置示意图见图4-1。110kV马金变电所图4-1 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续表4 工程概况主要工程内容及规模110kV马金输变电工程包括110kV马金变电所工程、110kV马金变电所二期扩建工程和110kV古田马金输电线路工程。110kV马金变电所工程:主变压器150MVA。110kV马金变电所二期扩建工程:主变压器150MVA;在原变电所内预留位置实施,未新增建设用地。110kV古田马金输电线路工程:线路全长225.96km,杆塔74基,线路运行编号为“110kV田马1708线”“110

11、kV马田1709线”。该工程环境影响按最终规模进行评价。110kV马金输变电工程环评与实际建成工程内容及规模对照见表4-1。表4-1 环评与实际建成工程内容及规模比较工程主要内容环评工程规模验收工程规模本期规模最终规模110kV马金变电所工程主变容量150MVA250MVA250MVA110kV进线2回2回2回占地面积(m2)3047.5/3554围墙内面积(m2)/3112110kV古田马金输电线路工程线路长度(km)全长230km/全长225.96km架设方式同塔双回/同塔双回导线型号LGJ-300/25钢芯铝绞线/LGJ-300/25钢芯铝绞线电缆型号YJLW03-64/110kV-16

12、30/JLB35-100型锌铝包钢纹线杆塔(基)/74杆塔占地面积(m2)/1480续表4 工程概况工程占地及总平面布置、输电线路路经(1)110kV马金变电所占地面积及总平面布置110kV马金变电所占地面积3554m2;为户外布置变电所,110kV 主变压器位于所区中间,110kV配电装置位于所区南侧,主控综合楼及35kV开关室位于所区北侧,事故油池位于所区西南侧;进所道路位于所区东侧。110kV马金变电所土建总平面布置见图4-2。(2)110kV古田马金输电线路占地面积及路经110kV古田马金输电线路全长225.96km,杆塔74基,占地面积1480m2。线路从220kV古田变出线后向西北

13、横穿越农场与十里铺之间右转,绕汶山与丰新西部山地向北,经后村、茂坞直至徐村。平行与35kV开马线南侧架设至高峰(团结村北),穿越新溪与下登云后,到达辛田埂村南侧右转进入110kV马金变线路构架。线路路经见图4-3。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明细工程投资总概算729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4.9万元,环保投资比例0.47%;实际总投资718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1.7万元,环保投资比例0.72%。工程实际环保投资明细见表4-2。表4-2 工程环保投资情况(万元)治理项目变电所输电线路备注废水治理主变油坑及事故油管12.0/废水处理设施6.5/噪声治理/2.0固体治理1.01.0绿化及生态场地恢复5.610水

14、土保持1.43.8其他环保投资8.4环评及验收环保投资总计51.7续表4 工程概况工程变更情况及变更原因通过查阅工程设计、施工资料和相关协议、文件,本工程变电所所址和线路路径与环评是基本一致,工程建设规模、建设方案与环评阶段方案基本一致。表5 环境影响评价回顾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环境影响预测及结论110kV马金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于2008年2月由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编制完成。环评主要结论如下:衢州110kV马金输变电工程是将电能送到用户端,本身就属于清洁生产,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该工程为110kV超高压输变电工程,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年12月2日发布的第40号令中的“第一类鼓励类

15、中的“城乡电网改造及建设的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10kV马金输变电工程建设是为了解决衢州地区的用电需要而建设的,可以保证电网的安全、正常运行,保证该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建设不仅符合当地发展规划的要求,同时也符合电网发展规划的要求。110kV马金变电所所址处的声环境现状均满足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110kV送电线路周围敏感目标处声环境背景值、工频电磁场、及无线电干扰背景值均满足相应的标准要求。110kV马金变电所工程按最终规模运行产生的厂界噪声昼、夜间均满足相应的标准要求。对变电所周围的敏感目标处的声环境基本无影响。输变电工程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及无线电干扰满足标准要

16、求。送电线路跨越民房时,导线与房顶之间的距离满足净空高度的要求,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及无线电干扰能够满足标准要求。110kV马金变电所的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所区绿化,没有废污水外排,满足总量控制的要求。本次输变电项目在实施了环评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后,项目运行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满足国家相应的法规和环境标准要求,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本次环评中的输变电工程是可行的。续表5 环境影响评价回顾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2008年4月24日,衢州市环境保护局以“衢环辐20087号”关于衢州110kV马金等5项输变电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查意见的函对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了批复。环评批复

17、主要意见如下:根据报告表基本结论、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评估会专家组评审意见,同意衢州电力局在拟建位置新建110kV马金输变电工程。本期新建主变150MVA,新建路230km。该报告表编制符合规范,内容较齐全,评价标准选用准确,评价等级、评价范围、保护目标基本合理,提出的污染防治对策、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基本可行。环评报告表的有关内容可作为该项目实施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的依据。项目工程设计、建设和运行必须认真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环保对策措施,并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建没前期1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设计,输变电线路和变电所尽可能的远离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目标及其他通信线路,禁止跨越居民住房。2建设

18、单位应做好建设前公众参与和环保公示工作,减少公众对该项目安全防护及电磁辐射的疑虑。(2)施工期1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进行建设,输电线路在建设时适当提高架线高度,以减少高压线下的电磁场强度。2控制夜间作业时间,确保施工期间排放噪声符合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3项目施工应按水保方案做好防止水土流失工作。弃土弃渣应合理堆放。施工过程保持原材物料运输车辆整洁,定时洒水抑尘。临时占用土地,要及时复耕还田,维持原有生态现状。4施工期间若发现文物应对文物进行保护,必须按规定报文物管理部门处理。续表5 环境影响评价回顾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3)运行期l对保护目标做好电磁辐射的防护,确

19、保项目周边居民区的工频电磁场均符合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披术规范(HJ/T241998)中的居民区标准;输电线对边导线投影20m处的无线电于扰值符合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2实施雨污分流。产生少量生活废水经处理达标后,用于变电所内部绿化,不外排,待污水管网建成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3设置事故油排放池必须有防渗漏措施。废矿物油属于危险废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危险废物处置手续。4新建主变压器应选用低噪声设备,变电所内合理布局,并采取隔音、消声措施,确保各变电所厂界噪声均符合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相应限值。表6 环境保护

20、措施执行情况阶段影响类别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审批文件中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未采取措施原因前期生态影响环评文件要求:在变电站内空地广泛种植草皮等绿化植物。已落实110kV马金输变电工程是按照国网公司“两型一化”和“两型三新”标准设计,由砂石代替绿化。污染影响环评文件要求:(1)架空输电线路在路经选择时,应对沿线周边住宅尽量避让。(2)变电站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变电所内合理布局,并采取隔音、消声措施,确保变电所厂界噪声达标。已落实(1)优化线路路径,尽量避开了电磁、声环境敏感目标。设计阶段,按环评电磁、噪声达标要求进行工程设计。(2)变电所采用户外布置,配电装置采用GIS设备,减小

21、噪声影响。社会影响/已落实(1)本工程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2)开展了公众解释与宣传工作。验收调查公示期间未接到公众投诉。施工期生态影响环评文件要求: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为施工时的临时占地,应在施工结束后,及时对地表植被进行恢复。已落实。施工结束后,及时对施工场地进行了场地平整和复原。污染影响环评文件要求:(1)噪声治理:施工时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施工,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尤其夜间不使用高噪声设备。(2)废水治理:施工废水应设置沉淀池处理。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纳入临时卫生设施,定期清理。(3)固体废物治理:施工期间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应集中堆放,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运至城市垃圾处理中心处

22、理。已落实。(1)噪声治理:文明施工,施工时对施工时间、噪声进行控制,夜间不安排施工。因此施工期产生的噪声对周围无影响。(2)废水治理: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上清液用于洒水降尘。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纳入临时卫生设施,定期清理。(3)固体废物治理:施工期人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分类集中堆放,定期清运。社会影响环评批复要求:施工期间若发现文物应对文物进行保护,必须按照规定报文物管理部门处理。已落实。工程施工区未涉及具有保护价值的文物和遗迹。续表6 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阶段影响类别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审批文件中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未采取措施原因试运行期生态影响环评批复要求:项目建设必须严

23、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已落实。生态保护、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已落实并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使用。污染影响1、环评文件要求:竣工验收阶段对工程电磁、声环境进行监测。2、环评批复要求:(1)对保护目标做好电磁辐射的防护,确保项目周边居民区的工频电磁场均符合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披术规范(HJ/T24-1998)中的居民区标准;输电线对边导线投影20m处的无线电于扰值符合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2)新建主变压器应选用低噪声设备,变电所内合理布局,并采取隔音、消声措施,确保厂界噪声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相应限值

24、。1、环评文件要求:已落实。委托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对该工程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噪声进行了监测。2、环评批复要求:已落实。(1)监测结果表明,变电所厂界各监测点工频电场强度为4.4610-33.4210-1kV/m,磁感应强度为1.7710-43.0210-4mT。输电线路环境敏感目标工频电场强度为7.1210-3kV/m,磁感应强度为1.7110-4mT,均小于验收标准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推荐的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4kV/m)和磁感应强度评价标准(0.1mT);也小于考核标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

25、)中规定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电场强度4kV/m和磁感应强度100T(即0.1mT)。监测结果表明,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值为39.943.5dB(mV/m),监测结果均达标。(2)变电站主变采用户外布置;主变压器布置在所区中央。监测结果表明:变电所东侧厂界昼间噪声为54.6dB(A),夜间噪声为44.7dB(A),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标准要求,也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类标准要求;其余三侧厂界昼间噪声为43.846.8dB(A),夜间噪声为42.943.5dB(A),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标准要求,

26、也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续表6 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阶段影响类别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审批文件中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未采取措施原因试运行期污染影响(2)新建主变压器应选用低噪声设备,变电所内合理布局,并采取隔音、消声措施,确保厂界噪声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相应限值。(3)实施雨污分流。产生少量生活废水经处理达标后,用于变电所内部绿化,不外排。(4)事故油收集池必须有防渗漏措施。废矿物油、废电池属于危险废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和处置。(2)线路敏感目标昼间噪声为44.5dB(A),夜间噪声为42.4d

27、B(A),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类标准要求,也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要求。2、环评批复要求:已落实。(3)变电站雨、污分流。运行期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定期清运,不外排。(4)变电所内设置事故油池,并有油水分离措施。当变压器冷却油外泄时,油贮存在事故油池内,由回收资质的单位回收,不外排。试运行以来,变电所未发生漏油事故。社会影响环评批复要求: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已落实。()本工程开展了公众解释与宣传工作。验收调查公示期间未接到公众投诉。()项目电磁防护、噪声、废水防治设施和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使用。工程建设各阶段环保措施落

28、实情况见图6-1图6-5。图6-1 化粪池图6-2 事故贮油池图6-3 1号主变及主变下方事故油坑图6-4 2号主变及主变下方事故油坑图6-5 消防小室表7 电磁环境、声环境监测电磁环境监测电磁环境监测因子及频次电磁环境监测因子: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监测频次:在工程正常运行工况下测量一次。监测布点及测量方法监测布点及测量方法依据高压交流架空输电线路、变电所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DL/T988-2005)、高压架空输电线、变电所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GB/T7349-2002)。(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变电所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在110kV马金变电所四周围墙外5m处布点,测量

29、距地面1.5m高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输电线路敏感目标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选择在敏感目标建筑物靠近输变电工程的一侧,且距离建筑物不小于1m处布置监测点。(2)无线电干扰监测在变电所四周围墙外20m处、输电线路边导线投影外20m处布点,测量距地面高1.5m处、频率为0.5MHz时的无线电干扰值。监测布点见图7-1图7-。续表7 电磁环境、声环境监测电磁环境监测监测单位、监测时间、监测环境条件验收监测单位: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监测时间:2014年3月18日。监测报告见附件4。验收监测期间环境条件:验收监测期间气象条件见表7-1。由表7-1可知,监测期间气象条件符合监测规范及仪器使

30、用要求。表7-1 监测期间气象条件验收监测时间天气温度湿度2014年3月18日晴13185363%监测仪器及工况(1)监测仪器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仪器见表7-2、无线电干扰监测仪器见表7-3。表7-2 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监测仪器仪器名称低频电磁场分析仪型号规格EFA-300内部编号JC-3-10-2008测量范围工频电场强度:0.7V/m200kV/m,磁感应强度:4nT87mT 仪器校准校准单位: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校准证书编号:2013F33-10-002923校准有效期限:2013年7月2日2014年7月1日表7-3 无线电干扰监测仪器仪器名称无线电干扰测量仪仪器型号PMM9010

31、内部编号JC-2-11-2007频率范围10Hz30MHz天线类型杆状(型号:RA-01)仪器校准校准单位: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校准证书: 2013F33-10-000694校准有效期限:2013年7月2日2014年7月1日续表7 电磁环境、声环境监测电磁环境监测(2)监测期间工程运行工况验收监测期间,本工程按设计电压等级正常运行,运行工况见表7-4和附件5。表7-4 验收监测期间工程运行工况工程名称电压(kV)电流(A)有功(MVA)无功(Mvar)110kV马金变电所主变1#110.7113.58.2448.00.885.07-0.731.14主变2#110.8113.37.13100

32、.8-10.83.59-0.280.63110kV古田马金线路田马1708110.5113.3000马田1709110.7113.514.850.4-3.589.81-1720.61监测结果本工程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监测结果见表7-5,无线电干扰监测结果见表7-6。表7-5 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监测结果点位编号监测点位描述工频电场强度(kV/m)磁感应强度(mT)备注110kV马金变电所1变电站东墙外5m1.5910-21.7710-4/2变电站南墙外5m3.4210-13.0210-4110kV进线侧3变电站西墙外5m6.2710-21.8010-4/4变电站北墙外5m4.4610-

33、31.8210-4/110kV古田马金输电线路5高坪72号7.1210-31.7110-4线路东侧30m续表7 电磁环境、声环境监测电磁环境监测声环境监测监测结果表7-6 无线电干扰监测结果点位编号监测点位描述频率MHz无线电干扰场强dB(V/m)备注110kV马金变电所1变电所东墙外20m0.541.7/2变电所南墙外20m0.543.5110kV进线侧3变电所西墙外20m0.542.7/4变电所北墙外20m0.540.7/110kV古田马金输电线路5高坪72号0.539.9/监测结果表明,变电所围墙外5m处工频电场强度为4.4610-33.4210-1kV/m,磁感应强度为1.7710-4

34、3.0210-4mT。输电线路环境敏感目标工频电场强度为7.1210-3kV/m,磁感应强度为1.7110-4mT,均小于验收标准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推荐的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4kV/m)和磁感应强度评价标准(0.1mT);也小于考核标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电场强度4kV/m和磁感应强度100T(即0.1mT)。无线电干扰监测结果表明,频率为0.5MHz时,变电所和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场强为39.943.5dB(V/m),符合高压交流架空送电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

35、规定的110kV电压等级的无线电干扰限值标准要求(46dB(V/m))。续表7 电磁环境、声环境监测声环境监测声环境监测频次监测频次:2次/天,昼间和夜间各1次,监测时间一天。监测布点及监测方法变电所厂界噪声监测布点、监测方法依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变电所和输电线路环境敏感目标噪声监测布点、监测方法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监测单位、监测时间、监测环境条件监测单位、监测时间、监测期间环境条件同电磁环境监测。监测仪器及工况(1)监测仪器噪声监测仪器见表7-7。表7-7 噪声监测仪器仪器名称声级计型号规格BSWA805内部编号JC-27-

36、4-2008测量范围20143dB 仪器校准校准单位: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校准证书编号: 2013D50-20-000417校准有效期限:2013年6月28日2014年6月27日(2)监测期间工程运行工况验收监测期间本工程运行工况见表7-4和见附件5。监测结果本工程变电所厂界噪声监测结果见表7-8。监测布点位见图7-1图7-2。续表7 电磁环境、声环境监测声环境监测监测结果表7-8 噪声监测结果点位编号监测点位描述监测结果,dB(A)验收标准备注昼间夜间110kV马金变电所1变电所东厂界54.644.7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类标准(昼间70dB(A),夜间55dB(A

37、)/2变电所南厂界43.842.9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3变电所西厂界46.843.5/4变电所北厂界44.143.2/110kV古田马金输电线路5高坪72号44.542.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类标准(昼间55dB(A),夜间45dB(A)/噪声监测结果表明,变电所东侧厂界昼间噪声为54.6dB(A),夜间噪声为44.7dB(A),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标准要求,也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类标准要求;其余三侧厂界昼间噪声为43.846.8

38、dB(A),夜间噪声为42.943.5dB(A),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标准要求,也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线路敏感目标昼间噪声为44.5dB(A),夜间噪声为42.4dB(A),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类标准要求,也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要求。表8 环境影响调查施工期生态影响(1)自然生态影响本工程所在地为农业生态环境,调查范围内无生态敏感目标,不涉及珍稀野生、需要特殊保护的动、植物和水生生物。工程建设未改变当地地形地貌和自然植被。变电所按照国网“两型一化”“两型三新

39、”标准设计,所区内采用石子铺设以取代绿化。因此工程建设自然生态影响较小。(2)农业生态影响经调查,本工程本次110kV马金变电所占地面积3554m2,输电线路塔基共74基,永久占地1480m2;工程占地为耕地,但不属于基本农田。工程占地不可避免改变了土地利用性质,但建设单位按规定交纳了土地征用补偿金。工程施工对周围农作物造成影响;对受损的青苗,建设单位按政策规定进行了经济补偿。工程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对牵张场、施工道路等临时占地进行了平整、清理、恢复。现场调查未发现工程建设波坏当地农业灌溉系统等现象。在采取补偿措施后,工程建设对农业生态影响较小。(3)水土流失影响调查本工程对水土流失影响主要集

40、中在施工期。由于土方开挖扰动原地形地貌,损坏原有土地,使工程区土壤可蚀性指数升高,表层土抗蚀能力减弱。变电所施工挖方2487m3,填方468m3。输电线路塔基施工土方就地回填。因此,本工程无施工弃土。调查结果表明,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现象基本恢复到施工前水平。(4)生态保护措施有效性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本工程选址避开了生态敏感目标。建设单位对工程占用耕地采取了补偿措施;工程施工临时占地已按原有的土地功能进行了恢复。所采取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管理措施等有效防治了水土流失。因此,工程建设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本工程周围生态现状见图8-1图8-12。图8-1 东侧围墙外生态现状

41、图8-2 南侧围墙外生态现状图8-3 西侧围墙外生态现状图8-4 北侧围墙外生态现状图8-5 山地塔基绿化恢复图8-6 塔基绿化恢复图8-7 山地塔基绿化恢复图8-8 塔基绿化恢复图8-9 绿化恢复图8-10 山地塔基续表8 环境影响调查施工期污染影响(1)声环境影响工程施工期采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合理按排施工作业时间。打桩和混凝土浇注等高噪声施工作业安排在白天进行。验收调查期间,未接到有关施工期噪声扰民投诉。(2)水环境影响变电所施工时,临时用水及排水设施全面规划,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的污水沉淀池处理施工废水。施工废水经沉淀后,上清液用于施工场地降尘。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纳入临时卫生设施,定期清理。输电线路施工时施工人员较少,租用附近农民房居住,无集中生活区,生活污水利用当地化粪池。验收调查期间,未接到有关施工期废水造成水环境影响投诉。(3)固体废物影响本工程施工期土方全部回填无弃土。施工建筑垃圾及时清理,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因此本工程施工期无固体废物影响。社会影响本工程未涉及到拆迁安置问题。工程施工区未涉及具有保护价值的文物和遗迹。试运行期生态影响本工程临时占地已恢复,工程运行对生态无影响。污染影响(1)电磁环境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