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舌诊(2).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21154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54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诊断学:舌诊(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医诊断学:舌诊(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医诊断学:舌诊(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医诊断学:舌诊(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医诊断学:舌诊(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诊断学:舌诊(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断学:舌诊(2).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舌诊,(一)概念:舌诊是观察病人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是望诊的重要内容,是中医诊法的特色之一。,舌尖-上焦心肺;舌中-中焦脾胃;舌根-下焦肾;舌两侧-肝胆。伤寒指掌.察舌辨证法:“舌尖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下脘”。,(二).舌诊的原理,舌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有着密切联系;而且脏腑在舌面的分布又有一定规律。舌犹如内脏的一面镜子,凡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病位的浅深、预后的好坏,都能较客观地从舌象上反映出来,所以舌是观察内脏变化的窗口,作为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1).舌体与脏腑经络相连: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散舌下。舌为心之苗;足太阴脾经连舌本,舌为脾之外候;

2、足少阴肾经络舌本;足厥阴肝经络舌本;手太阴肺经上咽喉与舌本相连;足太阳膀胱经经筋结于舌本;其它脏腑组织,由经络沟通,也直接或间接与舌有联系,故有“无脉不通于舌”之说。所以观察舌象的变化,可以测知内在脏腑的病变。,(2).舌络与脏腑气血相通:舌为富含血脉的肌性器官,赖气血濡养,舌色、舌形与气血的盛衰和运行状态密切相关,所以能够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3).舌苔由胃气化生 曹炳章的辨舌指南:“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曰苔”舌苔由胃气蒸化谷气上承于舌面而生成。舌为脾之外候,胃为水谷气血之海,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因此舌苔的变化可以观察脾胃功能的盛衰。,(4).金津玉液上承于舌 舌下肉阜部即舌系带终

3、点两旁有一对穴,左称“金津”、右称“玉液”,为唾液腺体的开口,唾涎乃属五液,与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因此,通过观察舌体之润燥,可以判断体内津液的盈亏及病邪性质的寒热。,(三).舌诊注意事项,方式:伸舌的方式影响,避免 过分用力、时间过长。光线:以白天充足、柔和的自 然光线为佳。染苔:排除食物及药物对舌象 的影响。口腔:牙齿残缺、镶牙和张呼 吸等因素均可影响舌象。,(四).正常舌象,特征:舌体柔软灵活,淡红明润,舌苔薄白,均匀不湿不干。“淡红舌,薄白苔”正常舌象为五脏充足,胃气旺盛,气血安和之象。,生理变异:性别年龄、体质禀赋、气候环境、生活习惯。老年人-舌多暗红儿童-舌多淡润女性-经期舌偏红肥胖

4、-舌胖大质润形瘦-舌瘦偏红气候-夏季苔多色黄而厚,秋季苔多偏干偏薄;,(五)望舌质,舌质:即舌的本体,故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和脉络组织。望舌质包括望舌体的神色形态及舌下脉络。舌质正常形态:淡红荣润,柔软灵活,干湿适中,舌下脉络不粗胀,分枝无瘀点。,舌神:荣、枯,舌色:淡红、淡白、红、绛、紫,舌形: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舌态:萎软、强硬、歪斜、颤动、吐弄、短缩,望舌质的主要内容,特征:红活明润,运动灵敏荣;枯槁晦暗,运动呆板枯。意义:荣有神,正气盛,病轻,预后良;枯无神,正气衰,病重,预后差。,1、舌神,2、舌色(舌质颜色:淡红、淡白、红绛、青紫),淡红舌特征:淡红润泽,白里透红。意义:

5、健康人或病情轻浅,气血未伤。,淡白舌特征:舌色浅淡,白多红少淡舌;舌色枯白,全无血色枯白舌,意义:气血两虚,阳虚寒湿。(虚证、寒证)淡白瘦瘪气血两虚;淡白胖嫩阳虚寒湿;(脾肾阳虚)枯白舌脱血夺气。病理:贫血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新陈代谢偏低畏寒,末梢血管收缩,血液充盈减少、变慢。,红舌特征:较正常舌色红,甚至呈鲜红色。红舌可见于整个舌体,亦可只见于舌尖,舌两边。,意义:主实热、阴虚内热。实热证-舌鲜红、起芒剌兼黄厚苔 舌尖红-多属外感风热表证初起;心 火上炎;全舌红-邪热入里或内伤杂病 舌两边红-多为肝经有热。虚热证-舌鲜红少苔,或有裂纹,或光 红无苔。,特征:较红舌颜色更深,或略带暗红色。(

6、猪肝 色),绛舌,意义:主里热亢盛、阴虚火旺。舌绛苔焦黄或焦黑-多属内热炽盛,温热病为热入营血。绛色愈深,热邪愈甚。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多属久病阴虚火旺,或热病后期阴液耗损。,若舌色绛红,舌面光亮如镜-胃阴亡绝;舌色红绛干枯-肾阴枯涸 红舌与绛舌多见于基础代谢增高之疾病,如感染、甲亢、高血压、糖尿病。,青紫舌特征:比绛色更深,全舌呈现紫色,或局部现青紫斑点。舌淡而泛现青紫者,为淡紫舌;舌红而泛现紫色者,为紫红舌;舌绛而泛现紫色者,为紫绛舌;舌体局部出现青紫斑点、大小不等为斑点舌。,意义:主血行不畅。机理分析:紫舌多由淡白舌或红绛舌发展而成,故其主病即是在淡白舌或红绛舌的基础上出现气血运行

7、不畅的病理改变。全舌青紫者,其病多是全身性血行瘀滞;舌有紫色斑点者,瘀血阻滞于某局部,或是局部血络损伤所致-血瘀证淡紫舌而湿润-阴寒内盛或阳气虚衰绛紫舌而干枯晦暗少津-热毒炽盛青紫舌还可见食物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可伴面唇爪甲发青,3、舌形:指舌质的形状,包括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等方面的特征。,(1)老、嫩舌,嫩舌特征:纹理细腻,浮胖娇嫩。,临床意义:多虚证(气、血、阳虚);水湿内盛亦可见。,苍老舌纹理粗糙,坚敛苍老;,临床意义:多实证;阴虚亦可见之。,(2)胖、瘦舌,特点:舌体比正常舌瘦小而薄,称为瘦薄舌。,临床意义:淡白瘦薄-气血两虚;红绛瘦薄-阴虚火旺。,胖舌的特征:舌体比正常舌大而

8、厚,伸舌满口,称为胖大舌。舌体肿大满嘴,甚至不能闭口,不能缩回,称为肿胀舌,临床意义:水湿内停、痰湿热毒上泛 淡白胖大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舌红胖大多属脾胃湿热,痰热内蕴,或湿热酒毒上泛;红绛肿胀多见于心脾热盛,热毒上壅;诸病源候论:“心脾有热,故令舌肿”青紫肿胀中毒或局部血络瘀阻(舌血 管瘤)。生川草乌中毒,胖大舌,(3)点、刺舌 特征:点,指突起于舌面的红色或紫红色星点(蕈状乳头体积增大)。大者为星,称红星舌;小者为点,称红点舌。,刺:指舌乳头突起如刺,摸之棘手的红色或黄黑色点刺,称为芒刺舌。点和刺相似,时常并见,故可合称点刺舌。点刺多见于舌尖部。,意义:脏腑热极,或血分热盛。如伴见 舌红苔

9、黄-脏腑热极,舌绛紫少苔-血分热甚。舌红生芒剌-气分热盛根据点刺出现的部位,一般可区分热在何脏,如舌尖点刺,多为心火亢盛;舌边点刺,多属肝胆火盛;舌中点刺,多为胃肠热盛。,(4)裂纹舌【特征】:舌面出现的各种形状的裂纹、裂沟,深浅不一,大小不等。沟裂中无舌苔覆盖。可见于全舌,亦可见于舌前部或舌尖、舌边等处,裂纹的形状不一。,注意与先天裂纹以及人字沟区分,【意义】多由邪热炽盛、阴液亏虚、血 虚不润、脾虚湿侵所致。【机理】舌红绛燥裂热盛伤津,或阴虚火旺。(因邪热内盛,阴液大伤,或阴虚液损,使舌体失于濡润,舌面萎缩所致)。舌淡白而有裂纹血虚不润。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兼见裂纹脾虚湿侵。先天性舌裂,约

10、占人口的百分之0.5。裂纹中有苔覆盖。,(5)齿痕舌【特征】舌体边缘有牙齿压迫的痕迹。,【意义】主脾虚、水湿内盛证舌淡胖大而润,舌边有齿痕寒湿壅盛,阳虚水湿内停;舌质淡红有齿痕脾虚或气虚;舌红肿胀有齿痕湿热痰浊壅滞。舌淡红而嫩,舌体不大而边有轻微齿痕者-可为先天性齿痕舌,病中见之示病情较轻,多见于小儿或气血不足者。,4、舌态:指舌体的动态。舌体伸缩自如,运动灵活,为正常舌态。提示脏腑机能旺盛,气血充足,经脉调匀。常见的病理舌态包括:萎软 强硬 歪斜 颤动 吐弄 短缩,5、舌下络脉【概述】正常人舌下位于舌系带两侧各有一条纵行的大络脉,称为舌下络脉。其管径不超过2.7mm,长度不超过舌尖至舌下肉阜

11、连线的五分之三,颜色暗红。脉络无怒张、紧束、弯曲、增生,排列有序。绝大多数为单支,极少有双支出现。,【望舌下络脉的方法是】让病人张口,将舌体向上腾方向翘起,舌尖轻抵上腭,勿用力太过,使舌体自然放松,舌下络脉充分显露。首先观察舌系带两侧大络脉的长短、粗细、颜色,有无怒张、弯曲等异常改变,然后观察周围细小络脉的颜色、形态有无异常。,舌下络脉异常及其临床意义:舌下络脉短而细,周围小络脉不明显,舌色偏淡者-属气血不足,脉络不充。舌下络脉粗胀,或呈青紫、绛、绛紫、紫黑色,或舌下细小络脉呈暗红色或紫色网络,或舌下络脉曲张如紫色珠子状大小不等的结节等改变-血瘀的征象。舌下络脉的变化,有时会早于舌色变化,因此,舌下络脉是分析气血运行情况的重要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