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叶县中医院搬迁扩建工程第十一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22075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叶县中医院搬迁扩建工程第十一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叶县中医院搬迁扩建工程第十一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叶县中医院搬迁扩建工程第十一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叶县中医院搬迁扩建工程第十一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叶县中医院搬迁扩建工程第十一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叶县中医院搬迁扩建工程第十一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叶县中医院搬迁扩建工程第十一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环评报告.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一章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环境管理是指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和教育等手段,调控人类的各种行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制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以维护区域正常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安全,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总体。环境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项目的建设施工、竣工验收、生产运营全过程。建立必要的环境管理制度有利于保证项目的正常生产,避免事故性排放的发生,保护环境。强化环境管理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切实可行的环境政策,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加强环境管理,促进建设单位预防和治理污染,同时与建设单位的管理相结合,调动广大职工防治污

2、染、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可以避免许多因管理不善而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和对人群健康造成的危害。加强环境管理是保证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和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转的必要手段,建设单位环境管理直接关系到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因此,必须落实建设单位环境保护机构和人员,加强环境管理工作,实行对环境污染的有效控制与管理。11.1 环境管理针对本项目特点,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应体现以下原则:(1)认真落实环境保护的各项措施,保证环境功效。(2)加强全体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专业管理和群众监护相结合。(3)控制污染要以预防为主,管治结合,综合治理,以取得最好的环境效益。11.1.1 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3、医院应设置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负责组织、落实、监督本医院的环保工作。评价建议全院应有一主管副院长分管医院内的环保工作,设立环保专门机构,配备12名专职人员负责具体工作,以保证各项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运行,并实施整个工作过程的环境管理工作;污水处理站按设计要求配备23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污水处理站的正常运行和日常监测。环保专职人员应进行环保知识岗位培训,对具体设备操作应进行学习,经考核合格后,方许上岗。11.1.2 环境管理机构的职责(1)贯彻、宣传国家的环保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2)制定本医院的环保管理制度、环保技术经济政策、环境保护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3)监督检查本项目执行“三同时”规定

4、的情况。(4)定期进行环保设备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确保环保设施长期、稳定、达标运转。(5)负责医院环保设施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制定事故防范措施,一旦发生事故,组织污染源调查及控制工作,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6)负责对医院环保人员和居民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不断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和环保人员的业务素质。(7)建立污染源档案,委托环境监测机构定期开展环境监测,对医院的各类环境监测资料和环境质量情况要及时进行整理并建立技术档案。11.1.3 环境管理制度(1)贯彻执行“三同时”制度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三同时”制度。设计单位必须将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项目建设单位必须保证防治污染的设

5、施与主体工程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工程竣工后,应提交有环保内容的竣工验收报告或专项竣工验收报告,经环保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在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有一名医院领导分管环保管理工作,确定一名技术人员参与项目建设的环保设施的“三同时”管理。(2)执行排污申报登记按照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规定,医院应及时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进行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登记的项目包括废水、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排放情况等。经环保部门批准后,方可按分配的指标排放。(3)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制度应建立环保设施定期检查制度和污染治理措施岗位责任制,实行污染治理岗位运行记录制度,以确保污

6、染治理设施稳定高效运行。当污染治理设施发生故障时,应及时组织抢修,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本医院应重点对污水处理站和医疗废物临时贮存区进行定期监控,确保污水处理站和医疗废物临时贮存库能正常稳定运行,不发生事故;如发生事故,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4)建立医院环保档案医院应对生产废水处理装置等进行定期监测,建立污染源档案,发现污染物非正常排放,应分析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控制污染影响的范围和程度。(5)奖惩制度医院应建立环保工作奖惩制度,对保护和改善院区环境成绩显著的科室、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环境保护条款规定并造成污染事故的科室或个人,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和

7、处罚。11.2 环境监测计划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监测掌握装置排放污染物含量、污染排放规律,评价净化设施性能,制定控制和治理污染的方案,为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政策、法律、法规、标准等情况提供依据。通过一系列监测数据和资料,对项目环境质量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11.2.1 环境监测机构的设置根据本次项目实际情况,评价建议该医院委托叶县环境监测站负责工程运行的日常监测工作。11.2.2 环境监测计划为了及时掌握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并对污染防治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应对项目外排污染物进行监测。环境监测计划见表11-1。表11-1 环境监测计划一览表类别监测项目监测位置监测频率备注废

8、水粪大肠菌群总排口1次/月按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 预处理标准要求肠道致病菌1次/季度pH、总余氯、SS2次/天COD、NH3-N在线监测污泥粪大肠菌群、蛔虫卵死亡率污泥淸淘前废气NH3、硫化氢污水处理站边界1次/年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3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标准噪声连续等效A声级边界四周1次/季度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1.2.3 监测技术文件管理技术文件的管理在环境监测和管理中,应建立如下文件档案:污染源的监测记录技术文件;污染控制、环境保护治理设施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文件;监测设备和仪器的校验文件;所有导致污染事件

9、的分析报告和监测数据资料。11.3 环保设施投资及竣工“三同时”验收内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本项目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三同时”一览表见表11-2。表11-2 建设项目环保投资及“三同时”验收一览表类别环保设施内容数量投资验收标准废气餐厅油烟经油烟净化处理装置处理后由专用排气筒由屋顶排出一套2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煎中药废气通风装置+楼顶高空排放1套1/汽车尾气地下车库强制通风装置1套1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离心风机抽排+加强绿化/1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3标准废水预处理后的医疗废水+生活污水设计处理能力50

10、0m3/d污水处理站,工艺采用一级强化处理+消毒工艺1座70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预处理标准要求含油废水餐厅废水设30m3隔油池1座3/实验、检验废水设置专用容器收集,预处理后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站1座5/总排口在线监测仪器1套2/噪声治理风机、水泵风机安装消声器、水泵设置减震垫,污水处理站设置设备间,配备隔声窗/15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4类标准绿化绿化面积7000m2/70/固废处置生活垃圾、中药渣垃圾箱分开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5/医疗固废设置医疗废物暂存间100 m2,交平顶山市保德利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处置1座10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污水站污泥设污泥处理间,污泥经生石灰消毒后,由离心脱水机脱水,袋装放置于污水处理站污泥储藏间,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25/环境风险风险废水二氧化氯发生器、水泵等处理站关键设备一备一用/48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