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市传染病医院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22583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市传染病医院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市传染病医院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市传染病医院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市传染病医院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市传染病医院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市传染病医院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市传染病医院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评报告.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平顶山市传染病医院病房综合楼扩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第五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间的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工程、设备安装等工序将产生噪声、扬尘、固体废物、少量污水和废气污染物,其排放量随工期和施工强度不同而有所变化。5.1.1 施工扬尘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施工期的大气污染主要为施工过程产生的扬尘,其次为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尾气。5.1.1.1施工扬尘施工扬尘产生环节为:建筑垃圾、建筑材料的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道路扬尘;土方挖掘、露天堆场及裸露地面等在风力作用下产生的风力扬尘等。扬尘量的大小与施工现场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以及天气诸多因素有关,

2、是一个复杂、难以定量的过程。扬尘使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剧增,并随风迁移到其它地方,致使空气中含尘浓度超标十倍至几十倍,严重影响下风向居民和过往行人的健康,也影响城市市容和景观。本扩建工程位于平顶山市传染病医院院内,施工扬尘会对施工场地北侧的住院楼内病人的健康及办公楼、门诊楼内医院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车辆行驶扬尘项目运输道路扬尘将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据有关调查显示,施工工地的扬尘主要是由运输车辆的行驶产生,约占扬尘总量的60%,在完全干燥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式中:Q汽车行驶的扬尘,kg/km辆; V汽车速度,km/h; W汽车载重量,t; 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

3、表5-1为一辆载重5t的卡车,通过一段长度为500m的路面时,不同路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产生的扬尘量。由此可见,在同样路面清洁情况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清洁度越差,则扬尘量越大。表5-1 不同车速和地面清洁程度时的汽车扬尘 单位:kg/辆km P(kg/m2)车速(km/h)0.10.20.30.40.51.050.02830.04760.06460.08010.09470.1593100.05660.09530.12910.16020.18940.3186150.08500.14290.19370.24030.28410.4778200.11330.19

4、050.25830.32040.37880.6371如果在施工期间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施工场地洒水抑尘的试验结果见表5-2,结果表明实施每天洒水45次进行抑尘,可有效地控制施工扬尘,可将TSP污染距离缩小到2050m范围。表5-2 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试验结果距离(m)52050100TSP小时平均浓度(mg/m3)不洒水10.142.891.150.86洒 水2.011.400.670.60因此,限速行驶及保持路面清洁,同时适当洒水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有效手段。风力扬尘施工期扬尘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由于施工的需要,一些建材

5、需露天堆放;一些施工点表层土壤需人工开挖、堆放,在气候干燥又有风的情况下,会产生扬尘,其扬尘可按堆场起尘的经验公式计算:式中:Q起尘量,kg/吨年;V50距地面50m处风速,m/s;V0起尘风速,m/s;W尘粒的含水率,%。由公式可以看出,堆场扬尘与风速和含水率有关,风速越大,含水率越小,扬尘量越大。因此,减少露天堆放和保证一定的含水率及减少裸露地面是减少风力起尘的有效手段。尘粒在空气中的传播扩散情况与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风速越大,尘粒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快,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越大。根据现场调查,扩建工程施工场地北侧为医院现有住院楼及办公楼、门诊楼,施工扬尘会对其环境空气产生不利影响,对医院

6、日常门诊工作带来不便,并对住院病人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为了减小施工扬尘对敏感点及周围环境的影响,须制定必要的防治措施。为了减少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评价要求施工单位采取以下控制措施:A、工程施工现场出入口的道路应当硬化,配置相应的冲洗设施,车辆冲洗干净后,方可驶离工地;对于易产生粉尘的散装物料运输车辆,视物料的具体性状采取密封或围护措施,防止散装物料在运输过程中洒落引起扬尘污染;B、施工场地进出口设置浅水池,池子的宽度5m,池水深度为10cm;C、尽量降低装卸物料高度以减少冲击扬尘污染,对散装物料应设置简易材料棚,以免露天堆放造成的风蚀扬尘;D、建立洒水清扫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洒水和清扫工

7、作;E、使用商品混凝土,禁止现场搅拌,禁止现场消化石灰、拌合成土或其他有严重粉尘污染的作业;F、由于本项目施工场地北侧紧邻医院现有2F住院楼,本项目新建病房楼为6F建筑,项目建筑施工外脚手架须一律采用密目网维护,同时严防灰渣垃圾直接从高处洒落现象出现;施工过程中各楼层产生的工程垃圾必须通过升降机运送至地面,禁止直接高空清扫、随意洒落;G、施工现场周边应设置符合要求的连续围档,围档高度最低不能低于1.8m,临主干道文档不得低于2.5m,且围档要坚固、稳定、整洁、规范、美观;H、当出现4级及以上风力天气情况时禁止进行土方施工,并做好遮掩工作;I、开挖的弃土要及时清理,避免在施工现场堆存时间过长;留

8、用的表层土,在堆存时应采取必要的覆盖措施和防流失措施(土石方堆周围设置一定的围堰)。为了更加有效控制施工扬尘造成的影响,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河南省蓝天工程行动计划(豫政(2014)32号)、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4年度平顶山市蓝天工程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平政办201428号)和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平政201456号)中的相关规定,评价要求:施工场地(包括拆迁施工)必须采取围挡措施,设置全封闭围挡墙,围挡高度应高于堆放物高度,严禁敞开式作业,使扬尘扩散受阻,减少扬尘对环境影响的污染;当风速为2.2m/s时,设置围挡可使影响距离缩短40%,使

9、施工扬尘对环境的影响范围缩小,进而减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施工扬尘量随管理手段的提高而降低,如果管理措施得当,扬尘量将降低50%-75%,大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该项目施工期间,通过对施工单位加强监理,及时清运多余土石方,对堆存土方采取表面夯实处理,对作业场地采取围挡,定期对施工场地洒水,运载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的车辆采取加盖蓬布等密闭措施;运输车辆为密闭槽车,防止沿途洒落,车辆驶出工地前应将轮子的泥土去除干净,防止沿程弃土满地,影响环境整洁;同时施工者应对工地门前的道路环境实行保洁制度,一旦有弃土、建材撒落应及时清扫。积极推行绿色施工。工地应使用散装水泥,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和配制

10、砂浆,普通砂浆应使用散装预拌砂浆。施工现场道路、作业区、生活区必须进行地面硬化,出口必须设置定型化自动冲洗设施,出入车辆必须冲洗干净;施工中产生的物料堆应采取遮盖、洒水、喷洒覆盖剂或其他防尘措施。施工工地渣土车和粉状物料运输车应采取密闭措施,施工工地主要扬尘产生点应安装视频监控装置,实行施工全过程监控。强化对土堆、沙堆、料堆、拆迁废物的监督管理。项目工地如设置大型料堆场时,应建设密闭料仓与传送装置,露天堆放的必须全覆盖或建设自动喷淋装置。对长期堆放的拆迁废弃物,要采取覆绿、铺装、硬化、定期喷洒抑尘剂等措施。施工单位应和主管部门签订控制扬尘污染责任书,并报送控制扬尘污染方案,达到防扬尘、防溢流标

11、准。本项目工地紧临医院内住院楼,施工必然会对其产生影响,因此施工单位需严格落实以上措施,一旦出现扰民现象,须立即停工,待问题解决后方可施工,尽量将施工扬尘的影响降到最低。根据现场勘查,项目用地面积较小,且紧临医院现有住院楼,为避免对住院楼内病人造成大的影响,评价要求项目工地不得设置大型料堆场。医院南侧区域现状空地较大,若本项目施工期间必须设置大型料堆场,评价建议医院与南侧地块使用者进行协商,向其租赁一块地块用作料堆场,并建设密闭料仓与传送装置,露天堆放的必须全覆盖或配备人工喷淋装置。根据医院现状布局,医院仅北门一个出入口,本项目施工期间,运输车辆、施工机械若从医院北门进出,将会对医院的门诊病人

12、、住院病人及日常办公带来噪声、扬尘废气等不利影响。由于医院西围墙外为一条道路,评价要求,在医院西南角围墙处临时开设一处出入口,用作本项目施工车辆的出入口。通过以上措施后,施工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将会大大降低,并且扬尘对环境的影响是短期的、局部的,将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5.1.1.2机械及运输车辆尾气本项目施工阶段装载机等燃油机械运行将产生一定量燃油废气,考虑其排放量不大,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范围及程度较小。只要建设单位做好施工现场的交通组织,避免因施工造成的交通阻塞,也可减少运输车辆怠速产生的废气排放。5.1.2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1)源强分析施工噪声主要可分为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施工车

13、辆噪声。本项目使用的施工机械主要有如挖土机、振捣棒、升降机等,多为点声源;施工作业噪声主要指一些零星的敲打声、装卸车辆的撞击声、吆喝声、拆卸模板的撞击声等,多为瞬时噪声;施工车辆的噪声属于交通噪声。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强度较大,数量较多,且多位于室外,主要噪声源及其声级见表5-3。表5-3 主要施工机械的噪声源源强 单位:dB(A)施工阶段施工机械5米处测量声级(dB(A)土石方阶段推土机83挖掘机85自卸卡车80装载机83打桩阶段(人工灌孔桩)风镐95空压机90结构阶段振捣棒90电锯100空压机88升降机80装修阶段电钻100木工电刨90磨光机95(2)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要求根据建筑施工场

14、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规定,作业噪声限值见表5-4。表5-4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dB(A)昼间夜间7055(3)声环境现状根据项目周围环境特点,声环境现状监测在项目东、南、西、北及住院楼边界外1m处共设5个监测点,监测结果见表5-5。表5-5 项目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一览表 单位:dB(A)监测点位2015.01.302015.01.31昼间昼间昼间夜间1#东边界53.642.153.342.42#南边界53.242.553.542.33#西边界53.342.853.142.54#北边界54.843.254.543.75#医院住院楼楼48.240.74

15、8.740.1(4)噪声预测模式采用点源衰减模式,预测计算声源至受声点的几何发散衰减,计算中不考虑声屏障、空气吸收等衰减。预测公式噪声传播衰减模式为:LA( r ) = LA( r0 )20lg( r/ r0 )式中:LA( r ) 距声源r处的A声级,dB(A); LA( r0 ) 距声源r0处的A声级,dB(A); r 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 r0 距声源的参照距离,m,r0=1m;多个机械同时作业的总等效连续A声级计算公式为:式中:Leqi第i个声源对某预测点的等效声级。在预测某处的噪声值时,首先利用上式计算声源在该处的总等效连续A声级,然后叠加该处的背景值,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Lpt

16、=10 lg(100.1L+100.1L)式中:Lpt声场中某一点两个声源不同作用产生的总的声级; L1该点的背景噪声值; L2各声源叠加到该点的总等效声级值。(5)预测结果与评价根据以上预测方法,按不同施工阶段施工机械组合作业情况,在未采取任何降噪措施的情况下,得出不同施工阶段5m处设备噪声的叠加值。限于施工计划和施工设备等资料不够详尽,现将施工中使用较频繁的几种主要机械设备的噪声值分别代入前述预测模式进行计算,预测单台机械设备的噪声值。经现场查看并根据本项目的实际规模进行估算,现场施工时昼间约有5台高噪声设备同时使用,本次评价从土石方、打桩、结构、装修四个阶段分别考虑项目噪声贡献值。各设备

17、同时施工产生的噪声叠加后对周围环境的贡献值见5-6。表5-6 多台机械设备同时运转的噪声预测值 单位:dB(A)施工段5m处设备噪声叠加值排放方式治理措施治理后噪声备注土石方阶段90间隔减震、合理分配施工时间,避免多台高噪声设备同时运行75昼间打桩阶段100间隔禁止夜间施工,设隔声屏,选用低噪声设备85昼间,工期较短结构阶段92间隔减震,设隔声屏,合理安排施工段,避免高噪声设备夜间、正午施工70墙体隔声装修阶段101间隔减震、选用低噪声设备,避免多台高噪声设备同时运行70昼间,墙体隔声根据以上预测方法在采取降噪措施的情况下,得出施工阶段对厂界四周的噪声影响预测值见表5-7。根据施工工艺,除结构

18、阶段需要连续施工外,其他夜间均不施工。表5-7 施工阶段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单位:dB(A)名称距离项目工段土石方打桩结构装修东边界声源距东边界20m贡献值(昼间)48.958.938.938.9背景值昼53.5夜42.3叠加值昼55.160.253.753.7夜42.342.344.742.3南边界声源距南边界1m贡献值(昼间)75857070背景值昼53.4夜42.4叠加值昼75.285.070.370.3夜42.442.470.042.4西边界声源距西边界20m贡献值(昼间)48.958.938.938.9背景值昼53.2夜42.7叠加值昼55.160.253.753.7夜42.742

19、.744.842.7北边界声源距北边界130m贡献值(昼间)32.742.727.727.7背景值昼54.7夜43.5叠加值昼54.754.754.754.7夜43.943.543.543.5住院楼声源距住院楼10m贡献值(昼间)55655050背景值昼48.5夜40.4叠加值昼56.565.352.452.4夜40.440.451.640.4注:由于本项目除结构过程外,其他工段只在白天施工,故夜间噪声贡献值为0。从表5-7中可见,施工期东、西、北边界噪声预测值均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限值要求,可以实现场界达标,南边界预测值超标;住院楼除打桩阶段昼间、

20、结构阶段夜间预测值超标外,其他时段预测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的要求。(6)施工噪声影响缓解措施为了更好的降低项目施工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使得项目南场界噪声实现达标排放,住院楼噪声值达标,评价要求施工方在施工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小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从声源上控制建设单位在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应要求其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为低振动机械设备,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设专人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并负责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规定,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除工程必需外,严禁在22:00次日6:00,12

21、:0014:00期间施工。采用距离防护措施在不影响施工情况下将强噪声设备安装在场地的中部,尽量远离北侧住院楼,同时对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备尽量入棚操作。在施工场地南、北边界处设置高度不低于5m的隔声屏;在施工的结构阶段和装修阶段,对建筑物的外部采用围挡,每个施工段对作业区设置围挡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设管理部门应加强施工工地的噪声管理,施工企业应对施工噪声进行自律,文明施工,避免因施工噪声产生纠纷。若因工艺或特殊需要必须连续夜间施工的,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三日内报环保部门,并向医院内就诊、住院病人和施工场地周围居民发布公告,以征得理解与支持。采取相应措施后,本项目施工期噪声不会

22、对周围环境造成大的影响。5.1.3 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的分析根据工程分析可知,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地基开挖废弃土方和及施工人员产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施工现场集中收集后,定期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未利用的土方,拉至市政部门指定位置,不得随意堆放造成二次污染。施工期的固体废物的产生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固体废弃物不会在场地内长期堆存,故施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不大。5.1.4 施工期废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阶段废污水主要为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和建筑废水。工作人员生活污水主要为洗漱用水,经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排放。施工期施工废水主要为项目地下室挖方过程中产生的地下渗水及施

23、工过程中设备清洗水,地下渗水部分用于施工现场水泥构件洒水及地面洒水抑尘,剩余部分直接排入医院现有雨水管网;施工设备清洗废水经简易沉淀池沉淀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故本项目施工期废水不会对周围环境及产生大的影响。5.1.5 交通的影响该工程施工期间运输建筑材料的车辆均为大型车,由于工程量较大,因此运输强度高,运输量的增加使得道路负荷增加,遇到高峰期将会使交通变得拥挤和混乱,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另外运输过程中遗漏的弃土等建筑垃圾使道路在雨天时泥泞不堪,影响道路的通畅。但这些影响都是暂时的,随着施工建设的结束,交通影响也随之消失。该工程将汽车主出入口设置在平宝大道上,为了防止项目施工车辆因运输

24、造成二次污染,评价要求,在车辆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及沉淀设施,车辆驶出装、卸场地前用水将车箱外和轮胎冲洗干净,对工地及进出口定期洒水抑尘、清扫,保持工地整齐干净。弃土及原材料的运输易在夜间22:0004:00进行,减少对城市交通造成的影响,夜间在装车及运输时不允许鸣喇叭,装卸过程中要文明施工,禁止随意乱丢建筑材料。5.1.6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根据现场查看,项目施工区域范围内并无原始植被生长和珍贵野生动物活动。项目施工过程中,涉及对项目区域内的平整。因此,该项目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影响。随着施工场地开挖、填方、平整、取土弃土等行为,均会造成土壤剥离、破坏原有硬化地面和地表

25、植被。如果施工过程中大量的土石方随意堆放,无防洪措施,遇有暴雨冲刷,易产生雨水冲蚀流失。因此,评价建议施工单位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合理存放土石方,制定有效的防洪措施,减少发生水土流失。随着施工期结束,建设场地被水泥、建筑及植被覆盖,有利于消除水土流失的不利影响,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通过分析,项目施工期只是暂时的,项目施工完成后,项目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即得到缓解和改善。5.1.7施工期对现有工程的影响平顶山市传染病医院现有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1栋2F门诊楼,1栋2F行政楼,1栋3F行政楼,1栋2F餐厅,1栋2F住院楼及配套辅助设施。根据现场调查,现有工程建(构)筑

26、物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因此,本项目施工期病房综合楼的施工建设将会对院内病人就诊、入住、医务人员办公产生一定的影响。评价要求:病房综合楼施工时,施工场地四周设置连续、稳固、整齐、美观的围挡(墙),围挡(墙)间无缝隙,底部设置防渗座以防止粉尘流失;由于综合楼施工场地北侧为医院住院楼,在施工场地与住院楼相接处应增设高度不低于5m的隔声屏;四级以上大风天气时,严禁进行土方开挖,回填时可能产生扬尘的施工,同时覆网防尘,水泥、石灰粉等建筑材料应存放在库房内或者严密遮盖;综合楼框架结构施工时,框架外侧设置满足施工要求的防护网,防止高空坠物;沙、石、土方等散体材料应集中堆放且覆盖,避免二次扬尘产生;选用低噪声

27、施工设备及施工工艺;严禁在22:00次日6:00,12:0014:00期间施工。采取上述措施后,可将本项目病房综合楼施工对医院现有工程的影响降至最低。5.2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5.2.1水环境影响分析(1)废水排放情况项目投入使用后,全院废水产生量约为96.7m3/d(35395.5m3/a)。医院产生废水中生活废水所占比例较大,其主要成分为有机物、悬浮物、油脂都与常见的生活污水相似,但其成分更为复杂,病房排水因沾染病人的血液、尿液、粪便等而具有传染性,有些污水还含有某些有毒化学物质和多种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它们在环境中具有一定的适应力,有的甚至在污水中存活时间较长,必须经消毒灭菌后方可排

28、放。医院污水的排放特点是水质的复杂性和水质、水量的不均衡性。在全年中,夏季排水量最大,而冬季排水较小;在一天当中则通常集中在上午79时和下午1820时出现排水最高峰。本项目废水经医院内污水站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1中标准限值要求后,排入湛河暗涵最终入平顶山市污水处理厂。(2)废水处理可行性分析本项目建成投运后,全院污水产生量为96.7m3/d。医院污水处理站的设计处理能力为360 m3/d,能够满足本项目完成后全院的污水处理需求。根据医院污水处理站的验收监测资料,该站的处理效果能够满足需求,经其处理后,医院污水中污染物排放浓度均能够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

29、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1排放限值的要求,使全院污水实现达标排放。本项目施工周期为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湛河治理工程截污工程施工周期为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截污工程完工后,乌江河沿岸污水按规划全部排入湛河暗涵入平顶山市污水处理厂。从时空衔接角度出发,本项目污水可以排入湛河暗涵。综上述,项目废水处理措施可行。(3)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废水经医院内污水站处理后,能够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1排放限值要求。湛河治理工程截污工程目前正在施工并规划于2015年12月竣工投运,本项目施工周期为2015年9月至1016年4月,目前尚未施工

30、;截污工程完工后,乌江河沿岸污水按规划全部排入湛河暗涵入平顶山市污水处理厂,不得排入乌江河。故本项目完成后,产生的污水处理后可全部排入湛河暗涵。污水排入湛河暗涵后最终进入平顶山市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厂深度处理后最终排入湛河。根据项目现有工程处理后污水监测报告,经现有工程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的污水中各项污染物均能够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1排放限值的要求,说明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效果较好。同时,现有污水处理站水泵、二氧化氯发生器等关键设备已实现两套设备交替使用,且由于医院污水产生量小而规模较大,其排水方式为间歇排放,可有效确保污水稳定达标排放,杜绝事故性排放,将医

31、院污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为保证污水处理站的正常运转,评价建议定期向其添加适量碳源,确保生化处理所需细菌正常存活。综上,项目对周围地表水环境不会产生大的影响。(4)结论通过分析,项目产生废水经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可排入湛河暗涵入平顶山市污水处理厂;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废水排放能够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1排放限值的要求,项目产生废水对地表水体影响较小。5.2.2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项目营运期产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污水处理站恶臭、汽车尾气及食堂油烟废气。5.2.2.1 污水处理站恶臭(1)废气排放源强本项目场址周围地形条件属简单地形。根据现场勘查,平顶山市传

32、染病医院医院地埋式污水处理站已于2013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其选用的通风机为离心式风机,处理站运行产生的恶臭气体排放方式为:系统内部废气汇集到一起,经吸附塔活性炭吸附除臭后,通过吸附塔高度约6m的排气口排放。其主要排放污染物为NH3和H2S,源强为NH3为0.0003402kg/h,H2S为0.0000176kg/h。评价标准采用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的一次浓度值(H2S 0.01mg/m3、NH3 0.20mg/m3)。根据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中对污水处理站废气处理的要求:“医院污水处理工程废气应进行适当的处理(如臭氧活性炭吸附等方法)后排放,不

33、宜直接排放,同时通风机选用离心式,排气高度应不小于15m。”现有污水处理站吸附塔排气高度为6m,不符合规范要求,故评价要求将吸附塔排气口高度加高至15m,实现恶臭气体有组织排放。(2)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T2.2-2008)的评价级别判别方法,采用估算模式计算本项目大气污染物占标率。结果见表5-9,从表5-9计算结果判定本项目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表5-9 大气评价等级划分表项目指标评价等级污水站恶臭NH3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Pi=0.01725%三级H2S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Pi=0.018%三级根据HJ2.2-2008的导则补充规定,

34、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则该项目最终评价范围确定以污水处理站为中心,边长为5km的正方形。(3)评价因子本项目大气影响评价预测因子为H2S和NH3,点源排放参数见表5-10。表5-10 工程点源排放参数取值污染物评价标准(mg/m3)排气筒高度(m)排气筒内径(m)年排放小时数(h)烟气排放速率(m/s)烟温(K)排放速率(kg/h)NH30.20150.287600.22730.0003402H2S0.01150.287600.22730.0000176(4)预测模式的选择本次大气影响评价为三级评价,根据导则要求,采用HJ2.2-2008推荐模式清单中的估算模式作为本次评价的

35、预测模式。(5)预测分析根据导则要求,评价采用HJ2.2-2008推荐模式清单中的估算模式对本项目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详见表5-11。表5-11 污水处理站恶臭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D/mH2SNH3下风向预测浓度Ci1(mg/m3)浓度占标率Pi1/%下风向预测浓度Ci2(mg/m3)浓度占标率Pi2/%101.20E-060.0122.40E-050.0121004.00E-070.0047.20E-060.00362006.00E-070.0061.10E-050.00553005.00E-070.0051.06E-050.00534005.00E-070.

36、0059.20E-060.00465004.00E-070.0047.90E-060.003956004.00E-070.0046.80E-060.00347003.00E-070.0035.90E-060.002958003.00E-070.0035.20E-060.00269002.00E-070.0024.60E-060.002310002.00E-070.0024.10E-060.0020511002.00E-070.0023.60E-060.001812002.00E-070.0023.30E-060.0016513002.00E-070.0023.00E-060.001514001

37、.00E-070.0012.70E-060.0013515001.00E-070.0012.50E-060.0012516001.00E-070.0012.30E-060.0011517001.00E-070.0012.20E-060.001118001.00E-070.0012.00E-060.00119001.00E-070.0011.90E-060.0009520001.00E-070.0011.80E-060.000921001.00E-070.0011.70E-060.0008522001.00E-070.0011.60E-060.000823001.00E-070.0011.50E

38、-060.0007524001.00E-070.0011.40E-060.000725001.00E-070.0011.30E-060.00065下风向最大浓度1.8E-06(16m处)0.0183.45E-05(16m处)0.01725根据预测结果显示,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中NH3最大落地浓度为3.4510-5mg/m3,占标率0.01725%,距离排放源16m;H2S最大落地浓度1.810-6mg/m3,占标率0.018%,距离排放源16m。(6)结论通过上述估算模式预测可知,污水处理站产生恶臭气体贡献值均远小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的一次浓度值要求(H2S 0.01mg/m

39、3、NH3 0.20mg/m3)及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3“污水处理站周边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标准值的要求,可以实现达标排放。根据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的要求,评价要求将吸附塔排气口高度加高至15m,实现有组织达标排放。本项目建成后,由于废水增加量较小,项目对现有污水处理站废气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的贡献量较小,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经吸附脱臭处理后有组织排放,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5.2.2.2汽车尾气根据项目设计,项目设置地上机动车位共计18个。在项目建成运行后,停车场污染物的总排放量NOx为0.37kg/a、CO为12.61kg/a、HC为5.44kg/a

40、。地上停车位,考虑到医院周围环境相对开阔,道路空气流动性好,通风条件良好,产生的汽车尾气通过大气扩散,对环境影响不大。同时环评建议,建设单位在选用绿化品种时,注意选用部分对汽车尾气均由吸附作用的植被和树种,既能吸附废气,又能减缓交通噪声影响。5.2.2.3 餐厅油烟废气本项目食堂日可供应200人的伙食,油烟产生量约为0.04t/a,项目拟设计灶头数为2个,每个灶头设计排风量为3000m3/h计,每个灶头每天工作6小时,则排气量为1314万m3/a,厨房油烟浓度值为3.0mg/m3,拟采用经环保部门认证的油烟净化装置1套进行处理,油烟去除率按60%计,外排油烟浓度为1.2mg/m3,处理后经引至

41、楼顶排放,可以满足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表2要求,食堂油烟的排放量为0.02t/a。综上所诉,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在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均符合相关排放标准规定要求,不会改变区域大气环境功能区域化,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5.2.3 营运期声环境影响分析5.2.3.1 预测范围及预测内容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及评价等级要求,本次声环境质量预测为项目正常运营状况下医院四周场界的声环境质量状况。5.2.3.2 高噪声设备源强本项目噪声主要为医院使用的各类机械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主要噪声源有油烟净化处理装置风机、污水处理站水泵、风机等。另外还有医院内汽车交通、人群活动噪声。

42、本项目各噪声源排放特征及处置措施详见表5-11。表5-11 工程噪声排放情况及治理措施 单位:dB(A)序号排放点噪声源名称数量噪声源强治理后源强降噪措施1污水处理站(项目区西北角)水泵18555减震、隔声、设置于设备间内风机18055减震、隔声罩2餐厅油烟净化装置18560消声器3医院西北角配电柜17555减震、位于密闭箱内4地下室备用发电机18555减震、隔声、置于地下室独立房间5.2.3.3 预测模式 噪声预测模式采用点源衰减模式 LA( r ) = LA( r0 )20lg( r/ r0 )多声源合成模式:式中:LA( r ) 距声源r处的A声级,dB(A); LA( r0 ) 距声源

43、r0处的A声级,dB(A); r 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 r0 距声源的参照距离,m,r0=1m; Leqi第i个声源对某预测点的等效声级。5.2.3.4 噪声预测结果及影响分析根据本工程声源源强及所在位置,经消声、隔声、减振及距离衰减后预测场界四周噪声,本次声环境评价主要考虑污水处理站水泵、风机、配电柜和餐厅油烟净化装置对四周场界影响,以四周场界的昼夜监测值为背景进行预测。由于本项目进行声环境现状监测时,现有工程正处于运营状态,同时项目扩建工程仅为在现有工程基础上增加一栋6层病房综合楼,且根据病房综合楼布局可知,综合楼内无高噪声声源,其对医院整体对周围声环境影响的贡献量较小,故本次评价不再

44、对本项目运营期噪声进行预测,仅根据项目现状声环境监测报告来进行分析评价。根据监测结果,项目四周边界的昼、夜间噪声值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故本项目营运期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同时,医院各主要噪声源中,污水处理站风机、水泵均设置在污水泵房内,且泵房设置门窗,正常情况下均为关闭状态,对医院住院楼、门诊楼及新建综合楼等影响较小;食堂由于与住院楼等构筑物分别位于院内不同区域,且由绿化带隔开,食堂抽净化装置在烹饪过程中不会对医院内部的住院楼等的影响较小。通过分析,各噪声源对医院内各构筑物产生的影响不大,不会对医院内部的正常运营产生大的影响。综上所述,本项目建成营运后,项目噪声对四周厂界能够实现达标排放,不会改变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