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海口龙桥kV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23536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4.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海口龙桥kV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海口龙桥kV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海口龙桥kV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海口龙桥kV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海口龙桥kV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海口龙桥kV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海口龙桥kV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环评报告.doc(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写。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

2、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目 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二、工程内容及规模2三、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12四、环境质量状况16五、主要环境保护目标21六、评价适用标准22七、建设项目工程分析23八、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26九、环境影响分析27十、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36十一、环境管理及跟踪监测38十二、环保投资估算40十三、结论与建议41附件:*附件5 一期工程环境电磁场、噪声监测报告(验收监测);*附图: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附

3、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海口龙桥11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工程建设单位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海口市龙华区龙桥镇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D4420 电力供应行业占地面积(m2)原工程占地4659.6m2本次扩建于原场地地内进行无新增土地绿化面积(m2)原有绿化1200m2总投资(万元)1095.74环保投资(万元)2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28% 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6年5月二、工程内容及规模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根据2012年海口市“十二五”配电

4、网规划细化(审定稿)、海南电网“十二五”电力系统设计,为满足该区域的用电需求,提高110kV龙桥变电站的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满足“十二五”中后期激增的负荷发展需求,建设海口龙桥11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工程是十分必要的。海口龙桥110kV变电站一期工程于2013年12月建成投入试运行,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1主变,容量40MVA,具有110kV/10kV两个电压等级;本期扩建工程包括:扩建一台#2主变压器,容量为40MVA,户外布置;新增10个10kV间隔;新增三组电容器,容量2.4+4+2.4Mvar;其他配套设施;消防沙池一座,消防小室一间。2014年10月,海南海口供电设计公司完成海口

5、龙桥11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2014年10月27日,海南电网公司以海南电网计2014222号文件(见附件2)予以批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作为该工程环评工作的中标单位(见附件1),于2015年4月开展海口龙桥11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通过对该工程进行实地踏勘和调查,收集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有关工程资料,并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海口龙桥11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稿)。2015年10月31日,海南省辐射环境监测站在海口组织召开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审会。会后,我研究

6、所按专家评审意见对报告表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编制完成了海口龙桥11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2016年3月,一期工程获得了竣工环保验收批复文件(琼环函2016270号);至此,该报告表可进行上报审批。2、项目基本组成及性质海口龙桥110kV变电站#2主变扩建工程位于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龙桥镇挺丰村昌荣经济社与三角园村龙发经济社之间,距东线高速路约250m处。工程地理位置示意见附图1,工程基本组成及性质见表2-1,110kV龙桥变电站经济技术指标见表2-2。表2-1工程建设组成和性质一览表110kV龙桥变电站一期工程主体工程主变压器:主变1台,其中#1主变容量40MVA

7、;出线间隔:现有110kV出线间隔2个,出线2回;10kV出线间隔10个;配电装置:110kV配电装置采用AIS户外布置,10kV配电装置户内布置;无功补偿装置:配置3Mvar电容器组;主控楼一栋;辅助工程休息室、水泵房、生活水池、进站道路等。环保工程事故油池1座、消防砂池1座、消防小室1间、化粪池、绿化等。本期扩建工程主变压器:扩建一台#2主变压器,容量为40MVA,户外布置;出线间隔:本期新增10个10kV出线间隔;无功补偿装置:新增三组电容器,容量2.4+4+2.4Mvar;其他配套设施;公用工程:消防沙池一座,消防小室一间。扩建工程完成后主体工程主变压器:主变2台,主变容量240MVA

8、;出线间隔:110kV出线间隔2个,出线2回,10kV出线间隔20个;配电装置:110kV配电装置户外布置;10kV配电装置户内布置;无功补偿装置:共计4组电容器,容量(3+2.4+4+2.4)Mvar;主控楼一栋;辅助工程休息室、水泵房、生活水池、进站道路等。环保工程事故油池1座、消防砂池2座、消防小室2间、化粪池、绿化等。表2-2 110kV龙桥变电站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名称(单位)一期工程本期扩建工程本期扩建后备注占地面积(m2)4659.6-4659.6本期扩建工程均在原变电站围墙内进行,占地约200m2绿化面积(m2)1200-1200本次修复绿化约100m2主变容量(MVA)#1主变

9、:40#2主变:40#1主变:40#2主变:40-110kV间隔(个)2-2-10kV出线间隔(个)101020-无功补偿装置(Mvar)3Mvar2.4+(4+2.4)Mvar(3+2.4)+(4+2.4)Mvar-化粪池(个)1-1三级化粪池事故油池(个)1-1容积为20m33、工程概况3.1 110kV龙桥变电站现状3.1.1 变电站地理位置现有110kV龙桥变电站位于海口龙华区龙桥镇挺丰村昌荣经济社与三角园村龙发经济社之间,距东线高速路边250m处。现有110kV龙桥变电站进站道路由其东北侧引入,周边为乔灌木及杂草;其西北侧围墙外约190m处为冯小刚电影公社(厂房);其南侧围墙外约15

10、5m处有一户居民;其东侧约18m处为的中石化加油站;西南侧有一枯水塘,其它侧则为低矮乔灌木和杂草。变电站四至情况见图2-1,地理位置见附图1。图2-1 现有110kV龙桥变电站四至情况示意图3.1.2 变电站现有建设规模(1)变压器容量现有一台#1主变,容量40MVA。(2)电压等级及出线间隔数本变电站电压等级为110kV/10kV。各电压等级出线现状如下:110kV出线间隔2个,出线2回(分别为龙塔线、龙玉线),均为架空出线;10kV出线间隔10个,采用电缆出线方式出线。(3)无功补偿装置配置1组3Mvar电容器组。3.1.3现有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及合理性分析(1)现有变电站总平面布置现有11

11、0kV龙桥变电站采用户外布置形式,站内主要建筑为主控楼(含10kV配电室)、110kV配电装置区、办公室和工具室。进站大门设在变电站东北侧;主变布置在场地中部,户外布置,消防砂池位于#1主变东南侧,事故油池布置在#1主变东北侧,化粪池布置在#1主变西北侧;主控楼布置在场地西北侧,含厨卫间、10kV配电室;110kV配电装置区布置在站区东南侧,AIS户外布置,向东南架空出线;电容器组布置在站区西南侧;全站设有一条环形道路,道宽4m。站区空场地均进行了草地绿化或硬化。110kV龙桥变电站现状见图2-2。排水:变电站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做站内绿化,不外排;站区内雨水经站内管

12、道收集后排入站外雨水沟。站区道路:进站道路由变电站东北侧引入,交通便利,站内道路为混凝土路面,路宽4m。绿化:站内空场地均选择低矮根系浅的草类进行了绿化,绿化面积约1200m2;站区内主控楼、配电设施的空地不种花草,为砂砾石地面,以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2) 变电站现状总平面布置的合理性分析本变电站采用户外布置形式,主变布置在场地中部,增大了电气设备与站外环境保护目标的距离,且110kV线路由东南方向出线,避开了冯小刚电影公社、龙桥服务区,保证了安全距离,同时减小了噪声、工频电磁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站区配电装置分区合理、紧凑、清晰、直观、层次分明、进出线方便顺直,并充分考虑及利用地形、气象等条

13、件设计出节能的变电站总平面图,达到了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同时降低了对周边环境电磁、噪声影响。因此,110kV龙桥变电站的总平面布置合理。电容器组1#主变消防小屋消防砂池事故油池拟扩建2#主变位置110kV配电区化粪池主控楼、保安室、办公室图2-2 110kV龙桥变电站现状3.1.4现有变电站占地现有110kV龙桥变电站总占地面积4659.6m2,为永久占地,占地类型为村庄用地,不占用基本农田。变电站及其周边土地利用规划为村庄用地,不涉及基本农田;变电站周边土地利用现状为灌木林或荒草地。3.1.5现有变电站环评与竣工环保验收情况110kV龙桥变电站一期工程于2013年12月建成投产,主要建设内容

14、为新建#1主变,容量40MVA,具有110kV/10kV两个电压等级。2013年3月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取得环评批复(琼土环资函【2013】527号),见附件3。该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工作由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承担,2016年3月获得了竣工环保验收批复(琼环函【2016】270号),见附件4。110kV龙桥变电站各建设阶段的建设内容及环保手续落实情况见表2-3。表2-3 110kV龙桥变电站各建设阶段的建设内容及环评与验收情况工程名称主要建设内容环评情况验收情况一期工程新建#1主变,容量40MVA,新建110kV出线间隔2个,10kV出线间隔10个已取得环评批复已取得验收批复本期#2主变扩建工程新建#

15、2主变,容量40MVA,新建10kV出线间隔10个本环评报告表本期工程投入试运行后,进行变电站竣工环保验收。3.2 本期#2主变扩建工程概况3.2.1 主变压器新增一台#2主变,容量为40MVA。3.2.2出线间隔新增10个出线间隔。3.2.3无功补偿装置本期10kV段母线新增1组电容器,容量为2.4Mvar。在原预留位置新增#2电容器组一套,容量为(4+2.4)Mvar。3.2.4新建其它配套设备基础新建配套综合自动化设备、相应设备基础等。3.2.5 公用工程新建消防沙池一座,消防小室一间。3.3扩建后变电站总平面布置本期工程全部在原预留场地内建设,扩建后维持原变电站总平面布置不变。3.4工

16、程占地及土石方量(1)工程占地本期扩建工程均在现有110kV龙桥变电站内进行,不另新增占地。(2)工程土石方量本期扩建工程在新建#2主变及室外电容器基础时会产生少量的土石方,约120m3,产生的弃方外运至政府指定地点妥善处理。3.5工程拆迁本扩建工程均在现有110kV龙桥变电站内进行,不涉及工程拆迁。4、工程概况小结现有110kV龙桥变电站为常规户外变电站,主变容量140MVA,110kV出线间隔2个,出线2回,10kV出线间隔10个,无功补偿装置为容量3Mvar电容器一组。站内已建有事故油池、三级化粪池、消防砂池及垃圾桶等环保设施,2016年3月获得了竣工环保验收批复。本扩建工程将新增#2主

17、变,容量为40MVA;扩建10kV出线间隔10个;新增容量为2.4+(4+2.4)Mvar的电容器组;于预留位置新建消防沙池一座,消防小室一间;新建配套综合自动化设备、相应设备基础等。其余设施维持不变。5、与产业政策、法律法规及规划的相符性(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属于电网改造及建设类,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的第一类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与规划的相符性分析本项目建设符合当地发展规划的要求,符合海南电力工业发展“十二五”及中长期规划研究和海口市“十二五”电网规划细化的要求。(3)与法律法规的相符性分析本项目用地不涉及居住区

18、、文教区、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不涉及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建设的区域,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6 、评价因子主要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见表2-4。表2-4 主要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汇总表评价阶段评价项目现状评价因子单位预测评价因子单位施工期声环境昼、夜间等效A声级、Leq(A)dB(A)昼、夜间等效A声级Leq(A)dB(A)水环境CODcr、BOD5、SSmg/m3CODcr、BOD5、SSmg/m3空气环境颗粒物mg/m3颗粒物mg/m3生态环境动物、植物资源/动物、植物资源/运行期电磁环境工频电场kV/m工频电场kV/m工频磁场T工频磁场T声环境昼、夜间等效A声级、Leq

19、(A)dB(A)昼、夜间等效A声级、Leq(A)dB(A)7、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7.1 评价等级(1)电磁环境220kV龙桥变电站采用半户内布置形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 24-2014)中有关规定,变电站电磁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2)生态环境本次扩建工程全部在原变电站围墙内进行,不涉及站外生态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以下,本评价仅作简要分析。(3)声环境工程所在区域声环境功能区为1类;本项目远离居民点,对声环境敏感目标的噪声增加量在3分贝以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声

20、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4)水环境本期扩建工程无新增生活污水。本次环评仅进行简要分析,说明所排放污染物类型和数量、给排水状况、排水去向,定性分析排水对附近水体的影响。7.2 评价范围(1)工频电磁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要求,确定工频电磁场评价范围为变电站站界外30m范围内区域。(2)声环境:110kV变电站评价范围为变电站站界外100m内区域。(3)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仅限于变电站站区内。(4)水体环境:变电站施工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去向。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 现有110kV龙桥变电站变电站环境影响回顾分析110kV龙桥变

21、电站一期工程于2013年12月已经投入试运行,2016年3月获得了验收批复文件。根据调查,变电站已建的环保设施有:绿化隔离带、雨水排水系统、化粪池、事故集油池1座(20m3)、消防水池等,以上环保设施运行正常,变电站生态环境恢复良好。根据验收监测,变电站周边的电磁环境及声环境质量均能满足相关国家标准。通过走访项目周边单位、居民,未发生因电磁场、噪声扰民引起的纠纷及居民投诉情况。2. 现有110kV龙桥变电站环评及其批复中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110kV龙桥变电站一期工程于2013年12月建成投产,变电站对原环评报告及其批复中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见表2-5。表2-5 变电站原环评及其批复中各项

22、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序号原环评及其批复中要求的环保措施原有工程落实情况备注1合理布置站区建筑物,优化变电站平面布置及线路设计,避开环境敏感点已落实。变电站平面布局合理,变压器布置于站区中部。110kV于站区东南侧出线,避开了冯小刚电影公社、龙桥服务区,保证了安全距离,同时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对变电站的运行设备和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输变电系统电磁辐射和无线电干扰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已落实。建设单位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变电站四周及其周边环境调查点电磁辐射强度均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3重点做好变电站噪声防治工作。选用低噪音设备并配套消声吸声等防噪措施,保证噪声排放达

23、标已落实。项目选用低噪声风冷变压器,主变布置于主控楼中部,与周边敏感点之间设置隔音墙。经检测,声环境质量符合相应标准要求。4建设相应规模的事故油池,蓄电池及事故废油应交由有资质单位妥善处理。已落实。按照规定建设了20m3事故油池,满足标准要求,蓄电池及废油渣均交由指定单位处理。5加强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减少土地占用及对植被的破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废水和固废不得排入周围水体。已落实严格控制用地范围内,生态环境恢复良好。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做绿化不外排;固废交由指定单位统一处理。6建立、健全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设置高压标志或安全警示标志。已落实已建立事故应急制度,设置警示牌、有人值守及

24、来访登记等安保措施。7妥善处理与周边群众关系,加强解释与宣传,确保社会稳定。已落实。自变电站运行以来,未接到相关群众投诉。35三、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形、地貌、地质海口龙桥110kV变电站位于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龙桥镇。海口市地形略呈长心形,地势平缓。海南岛最长的河流-南渡江从海口市中部穿过。西北部和东南部较高,中部南渡江沿岸低平,北部多为沿海小平原。全市除石山镇境内的马鞍岭(海拔222.2m)、旧州镇境内的旧州岭(199.9m)、甲子镇境内的日晒岭(171m)、永兴镇境内的雷虎岭(168.3m)等38个

25、山丘较高外,绝大部分为海拔100m以下的台地和平原。马鞍岭为全市最高点。地表主要为第四纪基性火山岩和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呈较大面积分布,滨海以滨海台阶式地貌为主,西部以典型的火山地貌为主。全市地貌基本分为北部滨海平原区,中部沿江阶地区,东部、南部台地区,西部熔岩台地区。拟扩建项目位于抗震设防烈度6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场地土的类型为中软中硬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场地土壤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本工程位于原站区内,目前站内场地平整。变电站周边地形地貌及环境现状见图3-1。变电站东南面变电站东北面变电

26、站西南面变电站西北面图3-1 变电站周边地形地貌及周围环境2、水文海南岛最长的河流南渡江穿过海口市中部而入海。南渡江主流在市区长75km,流域面积1300km2,年径流量60.99亿立方米。南渡江流经市区的支流水系有鸭程溪、昌旺溪、三十六曲溪、铁炉溪。境内还有演州河、演丰河、白石溪、罗雅河、美舍河、五源河、芙蓉河等小河流。有凤谭、铁炉、东湖、风圮、云龙、丁荣、岭北、玉凤、沙坡等水库,总库容量15000多万立方米。海口市地处南渡江下游河口河网地带和休眠火山口地带,潜水、承压水分布广泛。潜水含水层以南渡江三角洲潜水和玄武岩孔隙裂隙潜水为主,分布范围分别约800、400km,水位单位涌水量分别可达1

27、4.6L/s、30L/s。地下承压水处于雷琼盆地,含水总厚度达200米m350m,老海口、秀英两段可采量共27万立方米/昼夜。地下热矿泉水处于琼北自流水盆地东北部新生代厚层,分布面积约200km2。海口龙桥110kV龙桥变电站位于海口市龙华区龙桥镇,距观澜湖旅游度假区最近直线距离约3.5km。3、气象海口市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属于热带海洋气候。春季温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湿凉多台风暴雨,冬季干旱时有冷气流侵袭带有阵寒。全年日照时间长,辐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上,太阳辐射量可达1112万卡;年平均气温23.8,最高平均气温28.6,最低平均气温17.7;极端气温最新数据(

28、2000年以后的):最高40.5,最低2.8。年平均降水量1684mm,平均日降雨量在0.1mm以上雨日150天左右;主要集中在夏季,多以午后的热雷雨天气为主,偶尔有台风靠近或登陆时带来暴雨天气。年平均蒸发量1834mm,平均相对湿度85%。常年以东北风和东南风为主,初夏和盛夏季节多刮南风和西南风,年平均风速3.4m/s。区域气象特征值见表3-1。表3-1 项目区域气象特征值表项目单位气象特征值年平均气温23.8平均相对湿度%85年平均风速m/s3.4多年平均降水量Mm1684年平均蒸发量Mm1834平均雨天日数D150年无霜期D3464、植被、生物多样性工程位于海口市龙华区龙桥龙桥镇,变电站

29、四周植被主要为乔灌木或杂草。总体上,区域植被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较好。经现场调查本工程变电站不穿越自然保护区,调查期间未发现珍稀、重点保护动植物。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本工程位于海南海口市龙华区龙桥镇。海口简称“椰城”,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处于热带滨海,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富于海滨自然特色风光景观。海口于1926年建市,目前建成区面积68km2,是一座独具热带风光的美丽滨海城市。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海口市成为海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交通邮电枢纽。2002年,海口、琼山合并,海口市规模明显扩大,下辖4个区23个镇18个街道办

30、事处137个社区居委会250个村民委员会。陆地面积2304.84km2,海域面积830km2,海岸线长131km,滩涂面积130km2,耕地面积4.8万hm2。2014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0.07万人,常住出生人口2.76万人。海口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省的省会,是海南省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处于华南经济开发带的前沿位置,毗邻港澳台、东南亚、是连接大陆和东南亚的枢纽,发展华南经济圈的区域合作和外向型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自1992年以来,海口跨入“中国城市综合环境实力50强”、“中国城市投资硬环境40优”行列,被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卫生部确定为全国唯一的世界健康城市试点,并荣获“

31、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十佳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未来海口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努力建成环北部湾的重要经济城市,华南地区的花园城市,国内外理想的第二居住地,世界上著名的热带风光滨海特色的绿色国际性城市。2014年,海口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05.51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58亿元,下降2.4%;第二产业增加值215.67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735.26亿元,增长11.3%。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6.2:22.9:7

32、0.9调整为5.5:21.4:73.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6000元,比上年增长7.7%,按年均汇率折算为7418美元。四、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电磁环境现状一期工程建成投运后,进行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监测单位为青海省辐射环境管理站。对变电站围墙四周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进行了监测。(1) 监测环境条件监测时间:2014年11月18日。监测气象条件:多云,温度:24,湿度:64%。(2)监测项目:地面以上1.5m高度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3)监测方法及仪器表4-1 环境质量监测方法及仪器检

33、测项目检测方法方法标准号仪器名称及型号灵敏度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工频电磁场强度测试仪EFA-300;检定单位: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有效期:2015.05.110.7V/m100kV/m0.4nT31.6mT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DL/T988-2005(4)监测变电站的运行工况在进行现状监测时,110kV龙桥变电站的#1主变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表4-2 110kV龙桥变电站监测期间主变运行工况项目电压(kV)电流(A)有功功率(MW)无功功率(MVar)1#主变(40MVA)111.6718.63.291.

34、7(5)点位布设及合理性分析本次监测共设置9个监测点,1个监测断面。监测点位分别布置于变电站四周围墙外5米处及变电站外中石化加油站等5个环境调查点;同时由于东南、西南、西北三侧围墙外条件不允许设置监测断面,因此监测断面设置于变电站东北侧围墙外(详见附图3),断面距围墙约50米处有10kV地缆线路经过。监测布点具体见表4-2。表4-2 电磁环境现状监测布点序号监测点及地理坐标点位数变电站1变电站东北面厂界围墙外5m(N195517E1102114)12变电站东南面厂界围墙外5m(N195515E1102114)13变电站西南面厂界围墙外5m(N195518E1102055)14变电站西北面厂界围

35、墙外5m(N195527E1102113)1环境调查点5变电站东北面龙桥服务区中石化加油站16变电站东南侧145m处2层尖顶临时板房17变电站东南侧155m处抚善村民房(1层尖顶)18变电站东南侧125m处海南健康长寿养老产业有限公司19变电站西北侧196m处冯小刚电影公社摄影棚 1监测布点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的要求。监测单位严格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HJ681-2013)的要求进行监测,客观反映了变电站运行后的电磁环境实际,因此监测布点方案合理。(6)监测结果环境现状监测点工频电场和工频磁感应强度监测结果见表4-3、表4-4。表4-3 工频电场、

36、工频磁感应强度现状监测结果序号检测点/位置工频电场(kV/m)工频磁感应强度(T)1变电站东北面厂界围墙外5m0.0480.0942变电站东南面厂界围墙外5m0.2150.1563变电站西南面厂界围墙外5m0.0610.0854变电站西北面厂界围墙外5m0.0140.0385变电站东北面龙桥服务区中石化加油站0.0630.0916变电站东南侧145m处2层尖顶临时板房0.0140.0357变电站东南侧155m处抚善村民房(1层尖顶)0.0130.0358变电站东南侧125m处海南健康长寿养老产业有限公司0.0150.0339变电站西北侧196m处冯小刚电影公社摄影棚0.0180.044注:5号

37、监测点紧邻1条10kV线路表4-4 110kV龙桥变电站衰减断面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现状监测结果序号检测点/位置(与变电站东北面围墙距离)工频电场(kV/m)工频磁感应强度(T)11m0.0240.04522m0.0370.06834m0.0480.08945m0.0480.09456m0.0420.08768m0.0390.085710m0.0370.082812m0.0330.071914m0.0270.0591015m0.0240.0471116m0.0210.0421218m0.0170.0361320m0.0130.0271425m0.0090.0231530m0.0070.02

38、11635m0.0040.0161740m0.0020.0131845m0.0010.0121950m0.0010.009根据电磁现状监测结果,现有110kV龙桥变电站四周的工频电场强度在14215V/m之间,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0380.156T之间;现有110kV龙桥变电站东北侧监测断面工频电场强度在1.048V/m之间,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0090.094T之间,监测断面的电场强度呈现明显的随距离增大而衰减的趋势;环境调查点的工频电场强度为0.0130.018k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330.091T。由此看出,所有监测点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

39、702-2014)规定的4000V/m、100T的标准限值要求,工程区域的电磁环境现状良好。2、噪声环境现状青海省辐射环境管理站对变电站围墙四周的声环境进行了验收监测。监测有关情况如下:(1)监测环境条件监测时间:2014年11月18日监测气象条件(昼间):多云,温度:24,湿度:64%。监测气象条件(夜间):多云,温度:20,湿度:70%。(2)监测内容地面以上1.5m高度处的等效连续A声级。昼、夜各监测一次。(3)监测方法及仪器表4-4 环境质量监测方法及仪器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方法标准号仪器名称及型号灵敏度噪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测量仪器:多功能声级计AWA5610;检定单位

40、: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有效期:2015.05.1135130dB(4)监测布点本次噪声监测共设置9个监测点位,分别位于变电站四周围墙外1m处、及中石化加油站等5个环境保护目标(详见附图3)。(5)监测结果噪声监测结果见表4-5。表4-5 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表单位:dB(A)监测点号检测点/位置昼间夜间(1)110kV龙桥变电站1变电站东北面厂界围墙外1m44.741.42变电站东南面厂界围墙外1m45.141.83变电站西南面厂界围墙外1m43.942.54变电站西北面厂界围墙外1m43.240.9(2)环境调查点5龙桥服务区中石化加油站45.442.16东南侧145m处2层尖顶临时板房43.9

41、40.47东南侧155m处抚善村民房(1层尖顶)43.840.38东南侧125m处海南健康长寿养老产业有限公司43.540.29西北侧196m处冯小刚电影公社摄影棚47.842.7根据上表可知,拟扩建110kV龙桥变电站四周的昼间噪声监测值在43.245.1dB(A)之间,夜间监测值在40.942.5dB(A)之间,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本工程环境调查点处的昼间噪声监测值为43.547.8dB(A),夜间监测值为40.242.7dB(A),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要求。3、空气环境质量现状根据海口市2015年4月

42、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15年4月海口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优良水平,2015年4月海口市城市月监测有效天数29天,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一级标准22天,二级标准7天。全市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4g/m3、14g/m3、40g/m3和22g/m3。一氧化碳(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是0.9mg/m3;臭氧(O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是91g/m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100%。4、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2015年4月海口市环境质量状况,国家控制的水质监测断面中,南渡江儒房

43、断面、后黎村断面和龙塘断面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海口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5、生态环境110kV龙桥变电站处于海口市龙华区龙桥镇,其四周植被主要有低矮乔灌木或杂草。总体上,工程区域植被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良好。工程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见图4-1。东北侧围墙外西南侧围墙外东南侧围墙外西北侧围墙外图4-1 工程区域生态环境现状五、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有关规定,结合本工程变电站运行期间产生的噪声、电磁场及工程施工期影响,确定评价范围内无环境保护目标。把石化加油加气站、冯小刚电影公社摄影棚等列为环境调查点,见表5-1。表5-1 环境调查点一览表序号环境保护目标特征(常住人口)与工程位置关系可能影响因素1中石化加油加气站工作人员6人东侧18m施工期噪声、扬尘;运行期噪声、电磁场22层尖顶临时板房2人 东南侧145m处施工期噪声、扬尘;运行期噪声3抚善村民房(1层尖顶)3人东南侧155m处施工期噪声、扬尘;运行期噪声4海南健康长寿养老产业有限公司12人东南侧125m处施工期噪声、扬尘;运行期噪声5冯小刚电影公社摄影棚 (在建)约20人西北侧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