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润昊宫威花园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23586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润昊宫威花园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润昊宫威花园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润昊宫威花园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润昊宫威花园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润昊宫威花园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润昊宫威花园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润昊宫威花园第四章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环评报告.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4.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位于叶县邱寨村刘疙瘩自然村叶鲁路西段南北两侧。4.1.1 现状监测(1)监测点位设置本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采用叶县环境监测自动站数据,空气质量常规监测点为叶县环保局,监测时间为2013年1月21至1月27日。表4-1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情况一览表编号监测点名称与本项目位置关系距离(m)监测项目功能1叶县环保局东南2.6kmPM10、SO2、NO2II类区(2)评价因子根据工程排污及周围环境特征,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因子确定为NO2、PM10、SO2三项。(3)监测时间及频率本次监测因子采用自动监测方法,监测时段为全天24小

2、时连续采样监测。(4)监测分析方法根据国家标准方法,环境空气各监测因子分析方法见表4-2。表4-2 环境空气监测分析方法一览表项目分析方法检出限NO2化学发光法0.005mg/Nm3PM10射线法-SO2紫外荧光法0.005 mg/Nm34.1.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方法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采用单项质量指数法,公式如下。Ii = Ci / C0i式中:Ii i物质的污染指数;Ci i物质的监测浓度,mg/Nm3;C0i i物质的评价标准,mg/Nm3。(2)评价标准根据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分,本次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评价标

3、准详见表4-3。表4-3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标准名称标准级别评价因子及标准值(g/Nm)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浓度限值SO2NO2PM10日均值年均值日均值年均值日均值年均值15060804015070(3)监测结果本次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统计结果见表4-4。表4-4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一览表 采样点采样时间监测项目PM10SO2NO2县环保局2013年1月21日日均值0.1110.05820.04052013年1月22日日均值0.1040.05830.03502013年1月23日日均值0.0930.04110.01862013年1月24日日均值0.0450.032

4、60.01532013年1月25日日均值0.0430.03640.02052013年1月26日日均值0.1160.04560.03122013年1月27日日均值0.1560.03620.0342(4)评价结果根据表4-3及表4-4评价标准及监测结果分析,主要结论如下:评价区域内SO2、NO2 、PM10日均浓度均可以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的要求。4.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4.2.1评价水体本项目污水经小区内化粪池处理后,通过自建部分污水管网连接县城污水管网进入叶县污水处理厂,处理完后排入灰河。按当地地表水功能区域要求,灰河定为类水体。4.2.2 监测

5、断面布设及监测时间、频次根据评价区内河流特点及工程污染物排放特征,本次环评参照叶县环境监测站于2013年1月24日1月28日进行对县高西新村桥断面和焦赞桥东断面的现场监测数据,监测连续进行5天,每天采样1次。4.2.3评价因子评价因子包括:pH、SS、CODcr、BOD5、NH3-N;同时测定断面的流量、流速、水温等水文参数。4.2.4评价方法根据监测结果,统计出各监测断面各污染因子的测值范围、平均值、超标率、均值超标倍数,并采用单项标准指数法进行现状评价。计算公式如下:(1)一般项目单项标准指数计算公式:式中: :标准指数;:评价因子i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mg/L; :评价因子i的评价标

6、准限值,mg/L。 (2)pH的标准指数为:当pHj7.0 当pHj7.0 式中: :j点的pH值;:地表水水质标准规定的pH的下限值;:地表水水质标准规定的pH的上限值。4.2.5评价标准根据灰河水质功能,本断面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V类水质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表4-5。表4-5 监测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级别及限值 单位:mg/L 序号监测项目单位标准限值1pH无量纲692CODCrmg/L403BOD5mg/L104氨氮mg/L2.05SSmg/L804.2.6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统计与评价灰河断面监测数据及评价结果见表4-6。表4-6 地表水现状监测与评价结果

7、单位:mg/L(除pH值)监测项目监测断面pHSSCODcrBOD5NH3-N县高西新村桥7.0513.6102.250.1948焦赞桥东7.0516.432.422.66.106注:焦赞桥东断面:流速 0.562m/s,流量 0.537m3/s;县高西新村断面:流速 0.382m/s,流量 0.317m3/s。由表4-6地表水评价结果可知道,县高西新村桥断面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在焦赞桥东监测点NH3-N出现超标现象。综上所述,灰河现状水质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NH3-N超标原因主要是焦赞桥东监测点上游污水管

8、网正在检修,生活污水未经处理便直接外排。4.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4.3.1地下水现状监测点位选取根据功能区划,本项目所在地地下水执行III类水标准,地下水水质数据采用2011年1月5日叶县环境监测站对东菜园井的水质监测数据,监测点位于项目北侧约1.2km。 由上表可知,东菜园井监测点位地下水各监测因子的浓度值均能够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标准要求,区域地下水水质整体较好。4.3.2监测因子监测因子:PH、氯化物、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4.3.3分析方法监测样品的采集及分析均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各监测因子分析方法详见表4-7。表4-7 地下水监测因子

9、分析方法项目分析方法检出限或最低检出浓度方法来源PH玻璃电极法GB6920-86氯化物离子色谱法0.02mg/LHJ/T84-2001总硬度EDTA滴定法5 mg/LGB5750-85溶解性总固体重量法4 mg/LGB5750-85硫酸盐离子色谱法0.09 mg/LHJ/T84-20014.3.4评价标准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标准,详见表4-8。表4-8 地下水水质评价标准 单位:mg/L监测项目pH氯化物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执行标准6.58.525045010002504.3.5评价方法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对照评价标准对地下水质量现状进行评价。计算公

10、式如下:Ii=Ci/Coi式中:Ii第i种污染物的单项污染指数,无量纲; Ci第i种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L);Coi第i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L)。4.3.6地下水监测结果与评价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见表4-9。表4-9 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mg/L监测项目pH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东菜园井7.306123420.50.16标准值(mg/L)6.58.510004503.00.2超标率%0010000备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由表4-9可知:评价区域地下水各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标准要求,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4.4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根据对项目区域范围内的现状调查,项目区域内及周边主要为居民聚居区,无工业企业,声环境质量影响因素主要为鲁平大道交通噪声。根据现场调查,区域声环境质量能够满足声环境功能区的要求。4.5生态现状经现场查看,项目用地现状为村民居住用地。评价区范围内无政府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保护的野生珍稀濒危动植物。4.6区域污染源调查本项目位于平顶山市邱寨村刘疙瘩自然村叶鲁路西段南北两侧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周边以居住、商业功能区为主,周边无大的污染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