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纳雍华康医院建设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24169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6.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纳雍华康医院建设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纳雍华康医院建设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纳雍华康医院建设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纳雍华康医院建设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纳雍华康医院建设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纳雍华康医院建设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纳雍华康医院建设环评报告.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国环评证乙字第3313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稿)项目名称:纳雍华康医院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纳雍华康医院(盖章)编制日期:2016年5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 投 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

2、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止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本项目东面现状本项目北面现状本项目西面现状本项目西南面现状本项目南面现状本项目东南面现状本项目周围环境现状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纳雍华康医院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纳雍华康医院法人代表罗志科联 系 人廖娟通讯地址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锅圈岩乡下田坝村联系电话 18744908648传真/邮政编码553

3、311建设地点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锅圈岩乡下田坝村立项审批部门纳雍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批准文号登记号32176063-352242617A1001建 设 性 质n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综合医院Q8511占地面积m2480绿化面积m2/总投资万元18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8.3%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已于2014年10月建成运营1. 项目建设背景贵州省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确保群众基本卫生服务需求,在全省范围内推进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各种医疗服务要素的准入制度,推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发展盈利性医疗机构和民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正是

4、在这一背景下,纳雍华康医院投资方根据纳雍县医疗条件发展状况,并结合纳雍县当前卫生医疗服务的需求情况,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决定在毕节市纳雍县锅圈岩乡下田坝村建设纳雍华康医院项目。纳雍华康医院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或“本项目”)于2015年10月16日经纳雍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文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准登记,准予执业,见附件5,本项目设置床位55张(见附件2),诊疗科目为预防保健科、急诊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项目于2014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本项目属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所,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版)(2015年3月19日修订)规定,本

5、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纳雍华康医院(以下简称“建设单位”)委托毕节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评价单位”)编制纳雍华康医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委托书见附件1,咨询服务合同见附件4),我公司在现场踏勘、资料收集等基础上,根据环评技术导则及其它有关文件,征求当地环保主管部门意见后,编制完成纳雍华康医院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稿),报请毕节市环境保护局审批,以期为本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向管理部门提供技术参考依据。2. 工程概况2.1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纳雍华康医院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纳雍华康医院。建设地点: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锅圈岩乡下田坝村

6、。建设性质:新建,已于2014年建成运营,属滞后环评。总 投 资:本工程总投资180万元。资金来源:建设单位自筹。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毕节市纳雍县锅圈岩乡下田坝村,下田坝村村主要沿维马公路两侧布置。项目用地租用现有已建两栋房屋作为办公、业务用房,租用协议见附件3。项目北侧紧邻维马公路(维新马摆)、佳缘餐馆、马摆家电维修等小型企业,西侧为下田坝村村民点1及山体,东侧为下田坝村村民点2及山体。项目交通地理位置详见附图一。服务对象:社会,主要为纳雍县。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总占地面积480m2,建筑面积2000m2,建设床位55张,设有预防保健科、急诊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医学检验科、医学

7、影像科、化验室、洗衣房、洗片室、发电机房(设置在楼梯间)、污水处理设施(主要为土地污水处理系统)、危废暂存间,不设中药熬制间和生活垃圾暂存间(生活垃圾采用垃圾桶收集)。项目日诊病人约为6人次,即年诊量为2190人次,日住院人数约为30人,即10950人/年。本项目业务综合楼共两栋,分别为业务楼、门诊部楼,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见下表,楼层功能布局示意图见附图二-附图十。表 1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工程名称建设内容备注项目楼层分布主体工程门诊部楼-2F主要设置男生宿舍,共4间新建,已建-1F财务室、女生宿舍、洗手间、会议室新建,已建1F妇科门诊、儿科门诊、外科门诊、内科门诊、抢救室、大厅、库房、中医

8、科新建,已建业务楼-2F厨房、洗衣房、危废暂存间新建,已建-1F主要设置病房新建,已建1F放射室、化验室、洗片室、农合办公室、药房、大厅、B超室、门诊室新建,已建2F厕所、病房、护士配药室、卫生用具室、值班医生休息室、医生办公室新建,已建3F主要设置病房、洗手换衣间、消毒供应室、待产室、手术室新建,已建4F主要设置行政办公区新建,已建公用工程供水依托锅圈岩乡下田坝村供水系统供水新建,已建供电依托纳雍县锅圈岩乡下田坝村供电系统供电新建,已建排水采取雨污分流新建,未建环保工程废水治理土地污水处理系统一套(处理规模23m3/d)、事故池、化粪池(新建、已建)、隔油池环评要求新增,未建废气治理食堂油烟

9、安装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处理,医疗废物暂存间恶臭、污水处理系统恶臭采用活性炭等除臭环评要求新增,未建噪声治理临路侧安装双层玻璃隔音窗、加强内部管理、水泵等污水处理设施设置在地下环评要求新增,未建固体废物治理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的医疗废物暂存间环评要求新增,未建2.2项目主要设备本项目主要设备配置情况见下表:表 2 设备配置情况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备注1恒温箱A20-A新购2观片灯SHUANGIAN新购3电子石英定时计XB9B新购4离心机TL80-1新购5雾化器402AI新购6手术床3001.A新购7电动吸引器YB.DX-98-3新购8医用X光机500mA新购9彩色B超CHISONivis新购10超生经颅

10、多普勒BT1000新购1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YDA-240新购12尿液分析仪US-1200新购13全数字阴道镜分析仪RH-220新购14电解质分析仪URIT-970A新购15心电图ECG901A新购16医用显微镜XSP-C新购17高频电刀200B新购18消毒熏箱新购19血细胞分析仪WD-5000新购注:本项目不设置中央空调机组。3.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本项目劳动定员38人,其中医师7人,护士22人,其他人员9人,年运行时间365天,有17人在医院用餐,项目厨房设置业务楼负2层,共设置1个灶台,做饭使用燃气、电等清洁能源,一日供应2餐。4. 公用工程供水:本项目供水统一由锅圈岩乡下田坝村供水系统供

11、水。项目用水量按贵州省行业用水定额(DB 52/T 725-2011)计算,本项目用水量见下表,项目水平衡图见下图:表 3 项目用水量表序号用水项目用水量标准数量日用水量(m 3/d)日排水量(m 3/d)1门诊病人10L/(人次)7人次/d0.070.062医务人员120L/(人d)38人4.563.883职工食堂20L/(人餐)17人/d0.680.584职工宿舍120 L/(人d)4人0.480.415洗衣房60L/kg10kg/d0.60.516消毒器0.60.517清洁用水1L/m2d4800.480.418化验废水0.20.179住院病人240L/床d55床13.211.210手术

12、用水0.40.3411陪护人员80L/(人d)55人/d4.43.7412未预见用水(3+4)10%0.120.113消防用水室内15L/s、室外20L/s补充时间按2h算25214合计25.821.9注:本项目设置床位55张,员工食堂每天供应2餐。未预见用水量取生活用水量和的10%。图 1 本项目给排水平衡图(单位:m3/d)排水:项目采取雨污分流制,雨水经边沟收集排放,污水经收集进入项目业主自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排放。通过上述计算可知,本项目日总用水量为25.8m3/d,即年用水量为9417m3/a,污水产生系数以0.85计,则污废水产生量为21.9m3/d,即7993.5m3/a。其中

13、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09m3/d,即397.85m3/a,医疗废水排放量为20.8m3/d,即7592m3/a。本项目食堂含油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与其它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处理,定期清掏用作农肥;化验室产生的化验废水经专用容器单独收集后先经中和池中和预处理后经过业主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漂白精、漂白粉消毒处理后,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排放标准,回用于周边土地农灌。供电:项目用电由纳雍县锅圈岩乡下田坝村供电系统供电。5. 占地类型及拆迁情况 项目租用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锅圈岩乡下田坝村已建房屋,租用建筑面积为2000m2,不占用基本农田,项目不涉及拆迁。6. 产

14、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鼓励类”中的“三十六、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服务业”中的“26、全科医疗服务”或“29、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7. 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项目选址位于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锅圈岩乡下田坝村,项目租用已有房屋做为医院办公、业务用房。本项目给排水、供电、通讯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备,能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为周边居民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项目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均采取了合理的防治、治理措施,能够实现达标排放。项目紧邻维新到马摆公路,交通方便,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周围无国家风景名胜区、古树

15、名木等环境敏感点。综上所述,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选址基本符合相关环保要求。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项目已于2014年10月建成投入运营,属补办环评,项目运营期主要存在医疗废水和食堂废水、恶臭和食堂油烟、医疗垃圾等环境问题。根据现场踏勘及业主提供资料,目前,本项目污染物产生情况及相关环境问题:1. 废水:项目主要为食堂含油废水和医疗废水,目前未建医疗废水处理设施。食堂含油废水未采取隔油预处理措施,产生量约为0.58m3/d;医疗废水未经消毒处理直接排入化粪池,产生量约为20.8 m3/d处理后排放,对当地地表水环境造成影响。环评要求新建土地出水处理系统处理

16、项目医疗废水,经处理达标后的废水回用于农灌。2. 废气:主要为恶臭及食堂油烟,恶臭来自于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未合理规范收集堆存处置,食堂油烟未安装油烟净化器处理直接排放。环评要求新增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处理食堂油烟,采取恶臭防治措施。3. 固体废物:医疗废物暂存间与洗衣房共用一间,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环评要求重新设置合格标准的医疗废物暂存间。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 地理位置纳雍县,地理位置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市南部,与大方县隔河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0455401053804,北纬263016270554,

17、因县南有一纳雍河,即以纳雍为县名(亦取纳民雍熙之意)。境内有吊水岩风景名胜区、雍熙风景区、大海坝景区、总溪河风景名胜区等景点。工业项目有240万KW电厂,位于纳雍阳场镇,还有毕节煤制油二期项目,离六盘水钟山区30km。本项目位于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锅圈岩乡下田坝村,行政区划隶属于锅圈岩乡管辖,距纳雍县县城80km。 2. 气候、气象项目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低纬度,高海拔高原山地气候特点。全县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根据纳雍县气象站(第57800号气象台)1980年2012年观测统计数据,纳雍县多年平均气温13.6,平均日照1179.9小时,年均降雨量1232.67毫米,年均蒸发量

18、1152.5mm,年均雨日217天,无霜期250天,多集中在4-9月,大于10的有效积温为4044.1。10年一遇最大1小时降雨量为61.20mm,20年一遇最大1小时降雨量69.60mm多年平均风速2.8m/s,春夏以南风为主,秋冬以北风为主。3. 地形地貌项目区位于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过渡的斜坡地带,为构造侵蚀、剥蚀中山地貌。山体呈北西-南东向延伸,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总的特征是中部低,四周高,纳雍县最高海拔2476.00m,最低海拔1052.00m,平均海拔1764.00m。4. 水文特征项目区属于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区内地表水不发育,主要地表水为项目南侧约250m处季节性冲沟,无常年流水。

19、根据地下水的含水类型、富水性及水动力特征,将拟建场区地下水类型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碳酸盐岩岩溶水。(1)松散层孔隙水:含水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层,一般为潜水,接受大气降水垂直入渗补给,富水性弱。(2)基岩裂隙水:含水层为三叠系中统关岭组(T2g)的地层,主要由大气降水通过岩石节理裂隙和构造裂隙渗入补给,多以岩石节理裂隙、孔隙形式赋存运移,富水性中等。(3)碳酸盐岩岩溶水:含水层位为三叠系中统关岭组(T2g)的地层。由于拟建场区地表水分布较大,该地层深部岩溶裂隙和岩溶管道发育,地下水资源丰富,为碳酸盐岩岩溶管道水和岩溶裂隙水,受大气降雨补给和地下水越流补给。5. 地震根据主体设计资

20、料,建设区内未发现大的泥石流、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灾害。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得项目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查得纳雍县小于度设防。6. 土壤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区及附近区域土壤主要为黄壤,pH值为6.5。土层厚度约100cm,黄壤广泛的分布于建设区,黄壤中富含氧化铁、氧化铝,很容易发生水化作用,质地粘重,全剖面呈酸性,适于偏酸性速生树种的生长。纳雍县土壤主要为黄壤,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林草覆盖率约为35.56%;本项目所在区域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655t

21、/(km2a),属中度水土流失,容许土壤侵蚀量为500t/(km2a),处于中部湿润亚热带喀斯特脆弱生态区。本项目造成水土流失面积为1.43hm2,植被恢复面积为0.43 hm2。项目区位于国家级重点治理区乌江赤水河上中游治理区,同时也是原贵州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生态脆弱区和生态敏感区。同时属原省级重重点治理区。项目区属于西南土石山区,土壤侵蚀容许值为500t/(km2a)。项目区属亚热带常绿针、阔叶林带,项目区林草覆盖率约33.56%。7. 动植物建设区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原生植被已荡然无存,次生植被主要有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天然林以松类和栎类为主,有自然土

22、的无林地面,几乎全为次生草丛。项目附近植被不发育,乡土树种主要有杉木、柏木、马尾松、杨树、桦树、梓木等,大部分区域以荒草地为主,附近村寨中人工栽种有李、桃等树木,项目区林草覆盖率约为35.56%。8. 地质构造及地层项目区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出露的地层从老到新有: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二叠系上统龙潭组、长兴组、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永宁镇组及第四系。地层总体走向NW-SE向,倾向NE,倾角17-19度。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 行政区划及人口纳雍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地区南部。纳雍属多民族聚居区,全县共有苗、彝、白、布依、回

23、、侗、壮等22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3.66%。纳雍县辖2个街道办事处、8个镇、6个乡、10个民族乡:雍熙街道办事处、文昌街道办事处、居仁街道办事处、鬃岭镇、阳长镇、维新镇、龙场镇、乐治镇、百兴镇、张家湾镇、勺窝乡、新房彝族苗族乡、厍东关彝族苗族白族乡、董地苗族彝族乡、寨乐乡、化作苗族彝族乡、老凹坝乡、沙包乡、水东乡、曙光乡、姑开苗族彝族乡、羊场苗族彝族乡、锅圈岩苗族彝族乡、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左鶂嘎彝族苗族乡、猪场苗族彝族乡。2. 文化教育全县现有小学260所、教学点52年;在校生125127人;小学专任教师3794人,学历合格率99.1%,其中专科以上学历894人,占专任教师

24、比例23.8%;有学校面积279730平方米,小学生均校舍面积2.24平方米;图书582082册,生均4.65册。办学条件基本满足教学需求。但是全县总体师资力量不足,部分教师缺乏经验,教学水平不高、能力不强,无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工作效率低,教育教学水平不高。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6%,初中阶段入学率为99.74%;小学在校生年辍学率为0.98%,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为2.67%;学前三年毛入园(班)率为72.38%,“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为90.4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0.27%。3. 交通纳雍境内有

25、省道S307毕节纳雍三级柏油路,省道S213纳雍水城二级水泥路,纳雍至大方公路、纳雍至六枝公路、纳雍至织金公路、纳雍至赫章公路全部改造为三级油路以上等级,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992公里,实现了乡乡通公路。建成110千伏、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并入国家电网运行,开通了42套闭路电视节目,电信宽带、程控电话、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县25个乡(镇)。2014年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3522.217公里,其中省道144.1公里,县、乡、村道3378.117公里,高速公路里程18公里。4文物保护本评价区周围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等法定环境敏感区。5. 社会经济结构2014年全县地

26、区生产总值完成148.69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98亿元,比上年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79.25亿元,比上年增长16.7%;第三产业增加值47.46亿元,比上年增长17.7%。产业结构比为14.78:53.3:31.92。人均生产总值达22097元。6. 文化和卫生建立了12乡镇(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并向已建立公共电子阅览室的10个乡镇和2个社区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备了共78台电脑;完成6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完成2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完成4个农民体育健身路径工程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建设稳步推进,2014年“村村通”工程

27、建设任务为20933套,到目前完成了11860套的建设任务;认真组织实施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工程(2131工程),完成了全年电影放映任务数5700场。2014年末,全县卫生机构490个,床位2730张,卫生技术人员3851人,执业医生506人,执业(助理)299人;其中医院1个,医院床位299张,卫生技术人员211人,执业医生73人,执业助理10人。全县农村参合人数78.4034万人,剔除举家外出后参合率为97.19%,全县受益62.3995万人次,得到门诊或住院补偿31946.08万元;计划免疫四苗报告接种率均达95%以上;无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7. 旅游资源纳雍是喀斯特

28、地貌广泛发育地区,盲谷、伏流、峰林随处可见。主要旅游景点有小三峡之称的总溪河风光,雄奇壮观的吊水岩瀑布,碧波荡漾、杜鹃喷香的过狮河水库以及桃园洞、彭家洞、宣慰洞、白龙洞等离奇古怪的溶洞景观,还有万寿桥、奢香行宫、古战场猴儿关,红军路过枪杆岩等历史遗迹。 吊水岩风景名胜区:吊水岩景区位于勺窝乡与马骔岭镇的交界处,距纳雍县城17公里,吊水岩景区集吊水岩瀑布、云中小天池、十里杜鹃林为一体,这里的气候变化多端,夏天山脚气候凉爽宜人;山顶则热气腾腾;冬天山顶寒风凌冽,山脚则温暖如春,有“一山有四季,四季不同天”的说法。2014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5.27亿元,同比增长25%。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

29、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 环境空气质量本项目位于毕节市纳雍县锅圈岩乡下田坝村,属于农村环境,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可以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2. 地表水环境质量本项目附近地表水不发育,不发育,周围主要地表水为项目南侧约250m处季节性冲沟,无常年流水。评价范围内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体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区域水系图见附图十一。3. 声环境质量现状建设项目所在地属于农村地区,声环境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4.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拟建项目所

30、在地周边主要为旱地,农作物主要为玉米,土壤侵蚀大多数为轻度侵蚀,只有部分地区有中度侵蚀存在,根据现场踏勘,评价范围内,未发现古树名木、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点分布。总体来看,项目周边生态环境一般。5. 其他根据已有资料和现场踏勘情况分析,在本项目周边500m区域内未发现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选址于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锅圈岩乡下田坝村,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环保目标图见附图十二。表 4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保护目标方位、距离规模保护标准、级别地表水环境季节性冲沟南侧250m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1、)类标准大气环境下田坝村村民点1西侧 3m约8户28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下田坝村村民点2东侧 2m约3户11人医院职工、病人项目内约50人马摆家电维修北侧8m职工5人佳缘餐馆北侧7m职工3人声环境下田坝村村民点1西侧 3m约8户28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下田坝村村民点2东侧 2m约3户11人马摆家电维修北侧8m职工5人佳缘餐馆北侧7m职工3人医院职工、病人项目内约50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生态环境土壤、植被周围500m范围内不破坏植被,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社会环境维马公路北侧 紧邻乡村公路交通不受本项目影响评

32、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1、 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3、地下水环境: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4、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2类标准。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1、废气:运营期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标准、恶臭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无组织中二级的新改扩建限值标准、职工食堂油烟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小型”标准。2

33、、废水:医疗废水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预处理排放标准;生活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3、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2类标准。表 5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时段昼间夜间标准限值dB(A)2类60501类55454、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2013年修改单。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医疗废水经土地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回用于农灌,不外排;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上清液

34、用于周边农灌,化粪池定期清掏用作农肥,不外排;项目使用电、然气等清洁能源。故不需要申请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污废水经业主自建土地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用于农灌,属于废水资源综合利用,且未直接排入周边地表水体,故本项目不需申请水污染物总量指标。综上所述,本项目运营期不需申请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一、工艺流程简述(图示)1、施工期本项目已于2014年10月建成运营,本环评属滞后。施工期已结束,未发现施工期遗留环境问题。本次环评主要针对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价。2、运营期项目运营期主要工艺流程图如图2所示:图 2 项目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本项目已于201

35、4年10月建成运营,本环评属滞后。施工期已结束,本次环评主要针对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价。二、运营期 废水:本项目污废水产生量为21.9m3/d,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09m3/d,医疗废水排放量为20.8m3/d,主要污染物为COD、SS、BOD5、NH3-N、粪大肠菌群等。 废气:本项目废气主要为医疗垃圾暂存间、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恶臭,职工食堂油烟。 噪声:本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是出入门诊、住院人员产生的社会生活噪声、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通风设备运行产生的机械设备噪声。噪声值在70dB(A)左右。 固体废物: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医疗垃圾、职工生活垃圾、除臭过程产生的废弃活性炭以及

36、土地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本项目运营期具体产污环节见图2。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 排放源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大气污染物营运期医疗垃圾暂存间恶臭少量,臭气浓度20无组织排放,少量,臭气浓度20职工食堂油烟16mg/m3,0.36t/a1.6mg/m3,0.036t/a水污染物营运期医疗废水废水量7592m3/a7592m m3/aCOD250mg/l,1.90t/a60mg/l,0.48t/aBOD5120mg/l,0.91t/a20mg/l,0.16t/aNH3-N30mg/l,0.23t/a15mg/l,0.12t/a粪大肠杆菌1.6108个/

37、L,1.31015个/a500个/L,2.1109个/a生活污水废水量397.85m3/a397.85m3/aCOD300mg/l,0.119t/a100mg/l,0.038t/aBOD5250mg/l,0.099t/a30mg/l,0.012t/aNH3-N30mg/l,0.012t/a15mg/l,0.006t/a固体废弃物运营期办公生活生活垃圾17.2t/a采用垃圾桶集中收集,定期清运至当地有关部门指定地点处置医疗过程、病房医疗废物20.33t/a集中收集后,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药房过期药品0.02t/a恶臭防治废活性炭0.9t/a属于危险废物,由业主收集后,委托具有

38、相应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理土地处理系统污泥9.8t/a噪声营运期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是各种机械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项目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全部置于室内,设备采取基础减振措施,通过减振、隔声等措施后,再经距离衰减,项目厂界噪声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项目已建成,目前没有基建活动,不造成新的生态影响。环境影响分析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属于滞后环评,施工期已结束,项目已于2014年10月建成运营,本次环评主要针对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价。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水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本项目废水主要分为病区废水和

39、生活污水,项目污废水产生量为21.9m3/d,即7993.5m3/a。其中病区废水主要是病房、化验室、手术室、门诊等处排出的医疗废水;主要为一般医疗废水和特殊医疗废水,其中:化验室废水属特殊医疗废水,主要有酸性废水,一般含汞、铬等重金属等重金属废水以及含氰废水,特殊医疗废水产生量虽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须经单独预处理后才能排入医院自建土地处理系统处理。除此之外的污水主要是医院行政办公和职工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特殊医疗废水预处理方式见下表。表 6 特殊医疗废水预处理凡是一览表废水类型产生单元来源物质处理方式酸性废水检验项目或制作化学清洗剂硝酸、盐酸、过氯酸、三氯乙酸等中和法,添加石灰中和至pH

40、至7-8后排入土地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含氰废水血液、血清、细菌和化学检查氰化钾、氰化钠、铁氰化钾采用单独收集处理,采取碱式氯化法,含氰废水处理槽必须容纳不低于半年的废水含汞、铬废水病理、血液检查和化验重铬酸钾、三氧化铬、铬酸钾单独收集处理,采用化学还原沉淀法,处理后六价铬浓度小于0.5mg/L时可排入土地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注:为医院污水处理技术规范(HJ2029-2013)推荐工艺,*为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医疗废水:本项目医疗废水产生量为20.8m3/d,即7592m3/a。医疗废水主要来源于病房、门诊、治疗室、检验室等,化验废水经单独收集后,经中和池预处理,与其

41、他医疗废水经自建土地污水处理系统+漂白精、漂白粉消毒处理达标后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排放标准后,回用于周边土地农灌。漂白精、漂白粉消毒工艺介绍:漂白精、漂白粉消毒工艺适用于规模小于300床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污水处理消毒系统。漂白粉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Ca(ClO)2CO2H2OCaCO32HClO次氯酸有氧化性,有杀菌作用。次氯酸钙溶于水后产生次氯酸,次氯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它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使细菌的细胞膜通透性增强。此时,次氯酸迅速扩散,进入细菌体内,与细菌蛋白、核酸、酶等发生氧化反应,从而杀死细菌。氯离子也能改变细胞的

42、渗透压,使细胞失活而死亡。氧化性强的物质会很快的破坏有机色素的结构,使之褪色。当这种氧化性强的物质对棉布、合成医疗等织物不会造成太大伤害,就可以用它来做漂白剂。漂白精就是这一类漂白剂。所以漂白精既可以杀菌消毒又具有漂白功能。本项目医疗废水处理工艺比选方案分析如下:方案一:土地处理系统处理本项目产生的废水土地处理系统是利用土地及其中微生物和植物根系对污水(废水)进行处理,同时又利用其中水分和肥分促进农作物、牧草或树木生长的工程设施。土地处理系统处理生活污水与其他生物处理技术相比,具有投资省、能耗低、运行费用低、管理简单等优点。该工艺流程图如下:图 3 土地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图医疗废水通过污水收集管

43、进入人工格栅井,格栅井可以去除原水中细小漂浮物及杂物,保证后续处理流程的通畅,污水经过拦污格栅拦截较大颗粒物和垃圾之后,进入沉砂池,沉砂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主要用于分离颗粒较细的污泥,沉砂池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粒径大于0.2mm,密度大于2.65t/m3的砂粒,以保护管道、阀门等设施免受磨损和阻塞,同时具有调节水质水量的作用。沉砂池的工作原理是以重力分离为基础,故应控制沉砂池的进水流速,使得比重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能够随水流带走。污水经沉砂池淀池预处理后进入依次进入氧化塘、表流湿地、集水池,污水投入湿地后,在流动过程中,与土壤、植物,特别是与植物根茎部生长的生

44、物膜接触,通过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物的反应过程降解污染物。另外,污水在湿地流动过程中,污染物一部分被植物的生长所吸收,另一部分被微生物“吃”掉分解吸收转化,从而使污水得以净化。根据类比和查阅相关资料,土地处理系统处理废水的效果见下表:表 7 土地处理系统处理废水效果一览表 (单位:mg/l)序号污染物名称进口浓度出口浓度(GB18466-2005)表2排放标准去除率(%)1SS140720952COD2905060823BOD5230820974NH3-N36415885粪大肠菌群(个/升)300040050086方案二: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的“5.6 综合医疗机构污水执行排放标准时,宜采用二级处理+消毒工艺或深度处理+消毒工艺”,即:“格栅+调节+水解+生化反应+二沉池+消毒池”处理工艺。该工艺流程图如下:图 4 医疗废水二级处理+消毒工艺流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