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公司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25478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公司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气公司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气公司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电气公司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电气公司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公司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公司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编 制: 审 核: 批 准:日 期:2013-2-1文件状态: 发放号:未 经 批 准 不 准 翻 印文件修订记录章节号修改条款修改原因修改人审核人批准人批准日期1 目的为充分、有效地识别和评价公司各部门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能够控制和(或)可能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确保重要环境因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有关部门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3 职责3.1 在各部门的配合下,办公室组织推进小组统一识别公司所属范围内的环境因素,填写环境因素登记/评价表环境因素登记栏,并报公司办公室。3.2 办

2、公室负责环境因素的确认、汇总,提交推进小组对环境因素进行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推进小组由各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组成,归办公室管理。3.3 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 工作程序4.1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时机4.1.1公司进行初始环境评价;4.1.2每年管理评审前;4.1.3在制定第二年度目标和指标前;4.1.4在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变更时;4.1.5在相关方的要求发生变化时;4.1.6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生产和服务实施前。4.2环境因素识别4.2.1推进小组应根据各有关部门自身环境行为特点或活动特点,最大限度地排查出各部门、单位的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3、,填写环境因素登记/评价表环境因素登记栏,并报送公司办公室。4.2.2在识别环境因素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确定每一个独立的活动单元,全面识别其环境因素。4.2.3识别环境因素的范围必须覆盖公司活动、生产和服务管理中所有方面。4.2.4识别生产活动的环境因素时,应考虑同一环境因素在不同生产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环境影响特征,包括如下全过程环境因素的识别:原料入库 配料 塑炼 混炼 热炼 成型 硫化 检验入库应重点考虑:生产噪声和粉尘、有害气体排放、固体废弃物、能源资源消耗等。4.2.5识别办公区的环境因素时,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环境因素:烟尘、固体废弃物、废水、能源消耗和火灾爆炸等。4.2.6识别环境因素

4、还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及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并对涉及下列七个方面的影响和六个过程或活动予以考虑:七个方面的影响a.向大气的排放;b.向水体的排放;c.土地的污染;d.噪声污染;e.原材料、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使用;f废物管理g.当地环境问题和社区性问题。六个过程或活动a生产过程;b.包装;c.外包方(产品运输过程)和供方的环境表现(行为)及其做法;d.废物管理;e.原材料、自然资源的获取和利用;f.产品的销售、交付、使用和服务。对相关方的评价及施加的影响详见对相关方施加影响控制程序。4.2.8公司环境因素识别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物料测算、问卷调查、现场观察、

5、专家咨询、水平对比、纵向对比、查阅文件、记录和测量等。4.2.9环境因素的识别不仅局限于生产和服务活动排放的污染,还包括能源资源使用等问题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相关方所产生环境污染,应尽可能细致全面,不要遗漏。4.3环境因素的评价4.3.1评价环境因素的主要目的是从众多环境因素里评价出对环境有重要影响或潜在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即重要环境因素。确定解决组织环境问题的优先顺序,并以此为目标对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进行策划。4.3.2办公室(推进小组)应对识别的环境因素进行汇总、分类,并将环境因素逐一填入环境因素登记/评价表中,然后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推进小组)进行环境因素评价。4.3.3重要环境因素评价的依据

6、:a环境影响的规模;b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c发生的频率;d环境影响的持续时间;e环境法律法规遵循情况;f社区关注度等。4.3.3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方法:评价步骤:办公室应组织成立环境因素评审小组,对识别出的环境因素,采用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打分法,对公司的环境因素若出现影响范围较大、社区强烈关注、相关方的合理抱怨、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等任一方面时,要把它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填写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具体步骤如下:a对污染物(粉尘、物体、气体、废弃物、废水、化学品等)及噪声排放的评价方法: 环境影响的规模和范围,即判断公司的活动、生产或服务所造成的环境影响是否超出社区、周围社区

7、、场界内。凡是造成较大范围环境影响,且后果严重,可被定为重要环境因素,以a表示:超出社区 a=5;周围社区 a=3;场界内 a=1。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特别是容易对员工及社区居民产生较大伤害,甚至危及人类健康及生命的,以b表示:严重 b=5;一般 b=3;轻微 b=1。环境影响发生的频率,以c表示:持续发生 c=5;间歇发生 c=3;偶然发生 c=1;法律法规遵循情况,主要是公司的活动、生产或服务中排放的污染物与国家、地区或行业的现行污染物排放标准比较,以判断是否超标或未超标,以d表示:超标 d=5;接近标准 d=3;未超标准d=1。环境影响的社区关注度,主要对相关方的影响、抱怨程度及合理要求

8、,以e表示:严重e=5;中等 e=3;轻微 e=1.当(ae)14则评价为重要环境因素。当a或b或d=5时,也评价为重要环境因素。b能源、资源消耗评价方法:人均产值(年)消耗量,以f表示(仅供参考)大 f=5;中 f=3;小 f=1;可节约程度,以g表示:加强管理可明显见效g=5改造工艺可明显见效g=3较难节约 g=1当f=5或g=5或= f +g7时,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4.3.4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以直接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a.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b.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c.曾经发生过环境污染事故,至今未采取防范、控制措施的;d.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其无适当控制措施

9、的。4.4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重要环境因素按下列的三种方式进行管理。对因经济状况、技术条件等原因暂时无法实施的,要制定具体的控制计划。a.制定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b.制定运行控制程序,并按程序要求组织实施;c.对于潜在的紧急情况(如火灾、触电等),应制定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并按程序要求组织实施。4.5重要环境因素的更新4.5.1发生下列情况时,应重新进行重要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a.管理评审要求;b.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发生变化;c.在相关方的要求发生变化时;d.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生产和服务实施前。4.5.2各有关科室应在每年年底确认是否更新环境因素,并以书面形式上报办公室。4.5.3公司办公室应在每年年初确认是否更新重要环境因素,若更新,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将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下发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5. 相关文件5.1 管理手册6. 相关记录6.1 环境因素登记/评价表6.2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