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污染事故的现场应急监测方案及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化学污染事故的现场应急监测方案及报告.doc(1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环境化学污染事故的现场应急监测方案及报告 说明一:由于环境化学污染事故的类型、发生环节、污染成分及危害程度千差万别,要想制定一套固定的现场应急监测方案可能没有多大意义。但是,应急监测工作毕竟有其内在的科学性和规律性,为了规范环境监测系统对突发性环境化学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工作,为各级政府和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快速、及时、准确的技术支持,确定污染程度和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就现场应急监测方案制定过程中应该考虑的最普遍的方面(布点与采样、监测频次与跟踪监测、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数据处理与QA/QC、监测报告与上报程序等)做一简介,供大家在实施现场应急监测时参考。说明二:制定应急监测方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现场应急监测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应急监测的技术先进性和现实可行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快速与准确相结合,环境要素的优先顺序为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1点位布设、采样及样品的预处理1.1布点原则1.1.1环境化学污染事故一般类型:已知污染源及污染物,调查受污染的范围与程度;已知污染源,未知污染物,调查受污染的范围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已知污染物,未知污染源,调查污染来源和污染范围;未知污染源和污染物,调查污染来源、种类、范围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对于第一种情况,可直接测定该污染源或排放口所排污染物在空气、水环境中的浓度,工作最为简单;对于第二种情况,可以从了解原材料人手,列出可能产生的污染物,进行
3、监测分析;对干第三、第四种情况,最快捷的方法就是根据受污染空气、河流的地理环境和周围、沿岸社会环境、工矿企业布局全面布设点位进行排查和监测。1.1.2点位确定应考虑的因素:由于环境化学污染事故发生时,污染物的分布极不均匀,时空变化大,对各环境要素的污染程度各不相同,因此采样点位的选择对于准确判断污染物的浓度分布、污染范围与程度等极为重要。事故的类型(泄漏、爆炸、火灾等)、严重程度与影响范围;事故发生的地点(如是否为饮用水源地、水产养殖区等敏感水域)与人口分布情况(是否在市区等);事故发生时的天气情况,尤其是风向、风速及其变化情况。1.1.3应急监测的布点原则采样断面(点)的设置一般以突发性污染
4、事故发生地点及其附近为主,同时必须注重人群和生活环境,考虑对饮用水源地、居民住宅区空气、农田土壤等区域的影响,合理设置参照点,以掌握污染发生地点状况、反映事故发生区域环境的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为目的;对被突发性学污染事故所污染的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均应设置对照断面(点)、控制断面(点),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还应设置削减断面,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点)获取足够的有代表性的所需信息,同时需考虑采样的可行性和方便性。1.2布点采样方法1.2.1对于环境空气污染事故应尽可能在事故发生地就近采样(往往污染物浓度最大,该值对于采用模型预测污染范围和变化趋势极为有用),并以事故地点为中心,根据事故发生地的地理
5、特点、风向及其他自然条件,在事故发生地下风向(污染物漂移云团经过的路径)影响区域、掩体或低洼地等位置,按一定间隔的圆形布点采样,并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在不同高度采样,同时在事故点的上风向适当位置布设对照点。在距事故发生地最近的居民住宅区或其他敏感区域应布点采样。采样过程中应注意风向的变化,及时调整采样点位置。对于应急监测用采样器,应经常予以校正(流量计、温度计、气压表),以免情况紧急时没有时间进行校正。利用检气管快速监测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范围,现场确定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采样时,应同时记录气温、气压、风向和风速,采样总体积应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体积。1.2.2对于地表水环境污染事故监测点位以事故发生
6、地为主,根据水流方向、扩散速度(或流速)和现场具体情况(如地形地貌等)进行布点采样,同时应测定流量。采样器具应洁净并应避免交叉污染,现场可采集平行双样,一份供现场快速测定,另一份现场立刻加人保护剂,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若需要,可同时用专用采泥器(深水处)或塑料铲(浅水处)采集事故发生地的沉积物样品(密封入塑料广口瓶中)。对江、河的监测应在事故发生地、事故发生地的下游布设若干点位,同时在事故发生地的上游一定距离布设对照断面(点)。如江、河水流的流速很小或基本静止,可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在不同水层采样;在事故影响区域内饮用水和农灌区取水口必须设置采样断面(点)。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必要时,对水体应同
7、时布设沉积物采样断面(点)。当采样断面水宽10m时,在主流中心采样;当断面水宽10m时,在左、中、右三点采样后混合。对湖(库)的监测应在事故发生地、以事故发生地为中心的水流方向的出水口处,按一定间隔的扇形或圆形布点,并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在不同水层采样,多点样品可混合成一个样。同时根据水流流向,在其上游适当距离布设对照断面(点);必要时,在湖(库)出水口和饮用水取水口处设置采样断面(点)。在沿海和海上布设监测点位时,应考虑海域位置的特点、地形、水文条件和盛行风向及其他自然条件。多点采样后可混合成一个样。1.2.3对于地下水环境污染事故应以事故发生地为中心,根据本地区地下水流向采用网格法或辐射法在周
8、围xxkm内布设监测井采样,同时视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在垂直于地下水流的上方向,设置对照监测井采样;在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的取水处必须设置采样点。”采样应避开井壁,采样瓶以均匀的速度沉入水中,使整个垂直断面的各层水样进人采样瓶。若用泵或直接从取水管采集水样时,应先排尽管内的积水后采集水样。同时要在事故发生地的上游采集一个对照样品。1.2.4对于土壤污染事故应以事故地点为中心,在事故发生地及其周围一定距离内的区域按一定间隔圆形布点采样,并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在不同深度采样,同时采集未受污染区域的样品作为对照样品。必要时,还应采集在事故地附近的作物样品。在相对开阔的污染区域采取垂直深10cm的表层土。一
9、般在10m10m范围内,采用梅花形布点方法或根据地形采用蛇形布点方法(采样点不少于5个)。将多点采集的土壤样品除去石块、草根等杂物,现场混合后取12kg样品装在塑料袋内密封。1.2.5固定污染源和流动污染源对于固定污染源和流动污染源的监测布点,应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在产生污染物的不同工况(部位)下或不同容器内分别布设采样点。1.2.6化学品仓库火灾、爆炸对于化学品仓库火灾、爆炸以及有害废物非法丢弃等造成的环境化学污染事故,由于样品基体往往极其复杂,此时就需要采取合适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关的技术方法将在以后的章节讨论。1.2.7样品保存对于所有采集的样品,应分类保存,防止交叉污染。现场无法测定的
10、项目,应立即将样品送至实验室分析。样品必须保存到应急行动结束后,才能废弃。2监测频次的确定2.1确定频次的基本原则污染物进人周围环境后,随着稀释、扩散、降解和沉降等自然作用以及应急处理处置后,其浓度会逐渐降低。为了掌握事故发生后的污染程度、范围及变化趋势,常需要实时进行连续的跟踪监测,对于确认环境化学污染事故影响的结束,宣布应急响应行动的终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急监测全过程应在事发、事中和事后等不同阶段予以体现,但各阶段的监测频次不尽相同。原则上,采样频次主要根据现场污染状况确定。事故刚发生时,可适当加密采样频次,待摸清污染物变化规律后,可减少采样频次。2.2推荐监测频次参考表。另见表一3监
11、测项目的选择突发性环境化学污染事故由于其发生的突然性、形式的多样性、成分的复杂性,决定了应急监测项目往往一时难以确定。实际上,除非对污染事故的起因及污染成分有初步了解,否则要尽快确定应监测的污染物。首先,可根据事故的性质(爆炸、泄漏、火灾、非正常排放、非法丢弃等)、现场调查情况(危险源资料,现场人员提供的背景资料,污染物的气味、颜色、人员与动植物的中毒反应等)初步确定应监测的污染物。其次,可利用检测试纸、快速检测管、便携式检测仪等分析手段,确定应监测的污染物。最后,可快速采集样品,送至实验室分析确定应监测的污染物。有时,这几种方法可同时并用,结合平时工作积累的经验,经过对获得信息的系统综合分析
12、,得出正确的结论。3.1项目筛选原则对于已知污染物的突发性环境化学污染事故,可根据已知污染物来确定主要监测项目,同时应考虑该污染物在环境中可能产生的反应,衍生成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可能性。3.1.1固定源对固定源引发的突发性环境化学污染事故,通过对引发事故固定源单位的有关人员(如管理、技术人员和使用人员等)的调查询问,以及对事故的位置、所用设备、原辅材料、生产的产品等的调查,同时采集有代表性的污染源样品,确定和确认主要污染物和监测项目。3.1.2流动源对流动源引发的突发性环境化学污染事故,通过对有关人员(如货主、驾驶员、押运员等)的询问以及运送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物的外包装、准运证、押运证、上岗证
13、、驾驶证、车号或船号等信息,调查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名称、数量、来源、生产或使用单位,同时采集有代表性的污染源样品,鉴定和确认主要污染物和监测项目。3.1.3化学特征对于未知污染物的突发性环境化学污染事故,通过污染事故现场的一些特征,如气味、挥发性、遇水的反应性、颜色及对周围环境、作物的影响等,初步确定主要污染物和监测项目。3.1.4中毒症状如发生人员中毒或动物中毒事故,可根据中毒反应的特殊症状,初步确定主要污染物和监测项目。3.1.5排放特征通过事故现场周围可能产生污染的排放源的生产。环保、安全记录,初步确定主要污染物和监测项目。3.1.6历史资料利用空气自动监测站、水质自动监测站和污染源在线监
14、测系统等现有的仪器设备的监测,来确定主要污染物和监测项目。3.1.7现场监测通过现场采样,包括采集有代表性的污染源样品,利用试纸、快速检测管和便携式监测仪器等现场快速分析手段,来确定主要污染物和监测项目。3.1.8实验室分析通过采集样品,包括采集有代表性的污染源样品,送实验室分析后,来确定主要污染物和监测项目。3.2应急监测的优先项目选择原则由于有毒有害化学品种类繁多,一般地,应急监测的优先项目选择原则应是:3.2.1事故频率较高的化合物按历年来统计资料中发生事故或环境化学污染事故频率较高的化合物;3.2.2毒性物质毒性较大或毒性特殊、易燃易爆化合物;3.2.3常见化合物生产、运输、储存、使用
15、量较大的化合物;3.2.4 150个优先考虑物质根据最常见环境化学污染事故的化学污染成分(约150多种)及被污染的环境要素,建议优先考虑的易流失到环境中并造成环境污染的化合物及监测项目为以下几类。(1)环境空气污染事故如氯气、澳、氟、HBr、HCN、HCI、HF、H2S、NO2、NOx、SO2、CO、光气(COCl2)、NH3、pH。、AsH3、CS2、O3、Hg、Pb、氟化物、汽油、液化石油气、氯乙烯、氯丙烯、硝酸雾、硫酸雾、盐酸雾、高氨酸雾等。(2)地表水环境污染事故如DO、pH值、COD、氰离子、氨离子、硝酸根离子、亚硝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疏离子、氟离子、元素磷、余氯、肼、As
16、、Cu、Pb、Zn、Cd、Cr(VI)、Be、Hg、Ba、Co、Ni、三烃基锡、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苯胺、苯酚、硝基苯、丙烯睛及其他有机氰化物、二硫化碳、甲醛、丁醛、甲醇、氯乙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没甲烷、1,1,l一三氯乙烷、三氯乙烯、甲胺类(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氯乙酸、硫酸二甲酯、二异氰酸甲苯酯(TDI)、甲基异氰酸酯(C2H3NO)、有机氟及其化合物、倍硫磷、敌百虫、敌敌畏、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乐果、六六六、五氯酚、美去津、过氧乙酸、次氯酸钠、过氧化氢、二氧化氯,臭氧、环氧乙烷、甲基苯酚、戊二醛等。(3)土壤环境污染事故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有机磷农药(甲拌磷、乙
17、拌磷、对硫磷、内吸磷、特普、八甲磷、磷胺、敌敌畏、甲基内吸磷、二甲基硫磷、敌百虫、乐果、马拉硫磷、杀螟松、二溴磷)、有机氮农药(杀虫眯、杀虫双、巴丹)、氨基甲酸酯农药(呋哺丹、西维因)、有机氟农药(氟乙酸胺、氟乙酸钠)、拟除虫菊酯农药(戊氰菊酯、溴氰菊酯)、有机氯农药、杀鼠药(安妥、敌鼠钠)等。(4)有机污染物烷烃类如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己烷、庚烷、辛烷、环己烷、异戊烷、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石油类如汽油、石脑油、柴油、沥青烟等。烯快烃类如乙烯、丁烯、丙烯、丁二烯、氯乙烯、氯丁二烯、乙炔等。醇类如甲醇、乙醇、正丁醇、辛醇、异丁醇、巯基乙醇等。苯系物如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等。
18、芳香烃类如酚类(苯酚)、苯胺类、氯苯类、硝基苯类、多环芳烃类等。醛酮类如甲醛、乙醛、丙醛、异丁醛、丙烯醛、丙酮、丁酮等。挥发性卤代烃三氯甲烷、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三溪甲烷、二澳一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乙烯、氯乙烯、三氯乙烯等。醚酯类如乙醚、甲基叔丁基醚、乙酸甲酯、乙酸乙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甲酯、磷酸三丁酯、过氧乙酸硝酸酯、酞酸酯等。氰类HCN、丙烯睛、乙睛、丙酮氰醇等。(11)有机农药类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马拉硫磷、倍硫磷、敌敌畏、敌百虫、乐果、杀虫螟、除草醚、五氯酚、毒杀芬、杀虫醚等。3.2.5参考资料1.根据上海市从7500余种化学毒物在10年中发生的化学事故概率和死亡人
19、数及储量统计分析,得出下列21种有毒气体或挥发性较强、气化率较高的有毒液体和3种危险性较大的化学危险品是重点毒物.有毒液体是氯、氨、CD、光气、硫化氢、SO3、HCNHCI、NOx、HF、氯乙烯、甲醇、苯、硫酸二甲酯、甲苯、丙烯精、甲醛、苯乙烯、溴甲烷、CS2、二异氰酸甲苯酯;化学危险品是液化石油气、汽油、原油。2.常用军用毒剂有:神经性毒剂,属有机磷酸酯类(又称含磷毒剂或有机磷毒剂)。沙林、梭曼和塌崩为G类毒剂,属速杀性毒剂。VX为V类毒剂,属持久性毒剂。糜烂性毒剂,芥子气(化学名为2,2-二氯二乙硫醚,又名硫芥子气、硫芥),路易斯剂(化学名为2一氯乙烯二氯砷)。全身中毒性毒剂,属氰类毒剂,
20、速杀性化学毒剂,如HCN、氯化氰(CICN)。失能性毒剂,毕兹(BZ,化学名为二苯羟乙酸-3-喹啉环酯),用爆炸法或热分散法形成气溶胶,呈白色烟雾,通过呼吸道中毒。窒息性毒剂,如光气、双光气(分子中的原子数是光气的两倍,分解时生成2个分子的光气)。3.3项目初步定性方法在突发性环境化学污染事故现场,可通过特征颜色和特征气味进行初步定性判断污染物的种类。3.3.1根据特征气味和颜色判定黄色可能是硝基化合物(分子无其他取代基时,有时仅显很淡的黄色);亚硝基化合物(固体物料通常为很淡的黄色,或无色,但也有一些为黄色、棕色或绿色的;液体物料或其溶液,有的为无色);偶氯化合物(也有红色、橙色、棕色或紫色
21、的);氧化偶氨化合物(也有橙黄色的);酿(有淡黄色、棕色或红色的);新蒸馏出来的苯胺(通常为棕色);酿亚胺类;邻二酮类;芳香族多羟酮类;某些含硫磷基(/卜S)的化合物。红色可能是某些偶氮化合物(也有黄色、橙色、棕色或紫色的);某些酿(例如邻位的醌);在空气中放置较久的苯酚。棕色可能是某些偶氮化合物(多为黄色,也有红色或紫色的);苯胺(新蒸馏出来的为淡黄色)。绿色或蓝色可能是液体的C-亚硝基化合物或其溶液;某些固体的亚硝基化合物(例如N,N-二甲基对亚硝基苯胺为深绿色)。紫色可能是某些偶氨化合物。醚香典型的化合物有乙酸乙酯,乙酸戊醇,乙醇,丙酮。芳香(苦杏仁香)典型的化合物有硝基苯,苯甲醛,苯甲
22、腈。芳香(樟脑香)典型的化合物有樟脑,百里香酚,黄樟素,丁(子)香酚,香芹酚。芳香(柠檬香)典型的化合物有柠檬醛,乙酸沉香酯。根香酯(花香)典型的化合物有邻氨基苯甲酸甲酯,萜品醇,香茅醇。香酯(百合香)典型的化合物有胡椒醛,肉桂醇。香酯(香草香)典型的化合物有香草醛,对甲氧基苯甲醛。席香典型的化合物有三硝基异丁基甲苯,磨香精,麝香酮。蒜臭典型的化合物有二硫醚。二甲脾臭典型的化合物有四甲二胂,三甲胺。焦臭典型的化合物有异丁醇,苯胺,枯胺,苯,甲酚,愈疮木酚。(17)腐臭典型的化合物有戊酸,己酸,甲基庚基甲酮,甲基壬基甲酮。(18)麻醉味典型的化合物有毗啶,蒲勒酮(胡薄荷酮)。(19)烟粪臭典型的
23、化合物有粪臭素(3-甲基吲哚),吲哚。3.3.2部分污染物的特征颜色或气味(1)F2淡黄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2)HF具有特殊刺激臭味。(3)Br2棕红色发烟液体,具有独特窒息感的臭味。(4)Cl2黄绿色、具有异臭的强烈刺激性气体。(5)光气无色气体或烟性液体,有烂干草或烂苹果气味,浓度较高时气味辛辣。(6)PCl3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在潮湿空气中可产生盐酸雾。(7)POCl3无色发烟液体。其蒸气属刺激性气体,在空气中被水蒸气分解成磷酸和氯化氢,呈烟雾状。(8)氯甲酸甲酯无色、易燃,具有腐蚀性的液体,可分解为光气、氯化氢和其他产物,对呼吸道、眼结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9)氮和HF氟是灰黄色
24、气体,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10)NH3为一种无色有强烈臭味的刺激性气体。氨燃烧时,火焰稍带绿色。(11)NO2在低温下为淡黄色,室温下为棕红色,对呼吸器官有刺激性,浓度达0.12L/L时,人会感到有臭味。(12)SO2具有强烈辛辣、特殊臭味的刺激性气体。(13)H2S无色具有臭鸡蛋的臭味,并刺激税膜。浓度达1.5mg/m3时就可以用嗅觉辨出;但当浓度为3000mg/m3时,由于嗅觉神经麻痹,反而嗅不出来。(14)HCN无色气体或液体,具有苦杏仁气味。(15)ASH3有大蒜臭味。(16)Ni(CO)4当浓度达3.5g/m3时,就会使人感到有如灯烟的臭味。(17)硫酸二甲酯无色、无臭或略带葱味的
25、油状液体。其蒸气对眼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18)CO在空气燃烧时,呈蓝色火焰。(19)二氧化氯红黄色气体,有刺鼻气味。(20)臭氧无色或淡蓝色气体,有特殊气味。(21)硝酸黄色至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22)盐酸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23)次氯酸钠清澈、浅黄色溶液,有氯气的刺激性气味。(24)过氧化氢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25)重铬酸钾橙红色三斜晶体。(26)汽油一种无色或淡黄色的易挥发的略带臭味的油状液体,颜色的改变或臭味的强弱往往取决于含硫量的多少。(27)三氯甲烷无色透明液体,具挥发性和强烈芳香味。(28)四氯化碳无色液体,有类似氯仿的微甜气味或醇样气
26、味。有刺激和麻醉作用。(29)氯乙烷无色气体,有乙醚样气味,具有刺激性。(30)氯乙烯无色液体或气体,微弱甜味。(31)二氯乙烷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易挥发,具有氯仿气味。(32)四氯乙烷无色液体,有似氯仿的气味。(33)三氯乙烯无色液体,有似氯仿的气味,易挥发。(34)丁二烯无色气体,略带有蒜味样刺激。(35)环氧乙烷无色液体,有醚样气味。(36)甲醇无色、易燃、极易挥发性液体,纯品略有酒精气味。(37)甲醛无色透明气体或液体,有刺激性气味。(38)乙醛无色、易挥发、具有刺激性气体。(39)丁醛无色透明液体,有窒息性气味。(40)戊二醛无色清澈部稠液体,味苦,有微弱的甲醛气味。(41)丙酮无
27、色透明液体,有特殊芳香气味,易燃、易挥发。(42)乙烯酮无色气体,有与乙醉或氯气类似的气味,或葱样臭味。(43)甲胺类一甲胺低于12.7mg/m3,二甲胺低于18.4mg/m3,三甲胺低于24.2mg/m3时仅有微臭,长期接触对人无刺激;浓度增高210倍时,气味加重,有浓烈的鱼腥味,尤以三甲胺为甚,片刻接触有眼、鼻、咽喉的刺激症状;浓度增加1050倍时,有难闻的氨气味。一甲胺的嗅觉阈为0.51mg/m3,刺激阈为10mg/m3;二甲胺的嗅觉阈为2.5mg/m3,刺激阈为50mg/m3。(44)过氧乙酸无色液体,有酸性刺激性气味。(45)醋酸乙酯无色、易挥发、易燃,带有芳香气味的液体。(46)丙
28、烯酸甲酯有明显酯类气味的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强烈的刺激和催泪作用,其味呛鼻如蒜臭。(47)甲苯二异氰酸酯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48)二硫化碳具有烂白菜味。(49)乙腈无色液体,有芳香气味,蒸气具有刺激性。(50)丙烯腈无色或淡黄色易燃液体,其蒸气具有苦杏仁或桃仁气味。(51)丙快腈 无色、挥发性液体,蒸气具有强烈的催泪性。(52)三聚氨酸氯白色结晶,有刺激气味,系一种催泪性毒物,对呼吸道的刺激作用与氯化氢相似。(53)苯是一种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无色、易挥发和易燃的油状液体。(54)甲苯、二甲苯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芳香气味。(65)金属及其化合物 钡、锌、镉、铅、钴、铬、钛、铁等的
29、化合物具有特殊的颜色而用作颜料。(66)AsH3 无色气体,具有大蒜样臭味。(67)有机磷杀虫剂 一般具有大蒜臭味,呈黄色或棕色油状的液体。(68)倍硫磷 纯品为无色液体,工业品为棕色油状液体,稍带蒜臭味。(69)敌百虫 纯品为白色晶体粉末,纯度低时呈膏状或蜂蜜状,具有令人愉快的芳香气味。(70)敌敌畏 纯品为无色,工业品为浅黄色至棕黄色油状液体,微带芳香味。(71)对硫磷 纯品为无色、无臭液体或晶体,工业品为棕色油状液体,具有具蒜臭味。(72)甲基对硫磷 纯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工业品为黄棕色结晶或油状液体,有臭味。(73)乐果 纯品为白色晶体,工业品为浅黄棕色乳剂,有樟脑气味。(74)六六六
30、 纯品为白色晶体,工业品为白色或淡黄色无定形固体,有难闻的霉臭味。4 应急监测方法的选择4.1 选择方法的基本思路为迅速查明突发性环境化学污染事故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程度和范围以及污染发展趋势,在已有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场快速监测方法和实验室现有的分析方法进行鉴别、确认。在具体实施现场监测时,应选择最合适的分析方法,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简单的方法获取最有价值的监测数据。通常的思路有以下几点。4.1.1环境空气监测方法对于环境空气污染事故,应优先考虑采用气体检测管法、便携式气体检测仪、便携式气相色谱法、便携式红外光谱法和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器法等。同时,还可以现有的环境空气自动监
31、测站和污染源排气在线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获得相关监测信息。4.1.2水质土壤监测方法对于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和土壤环境污染事故,应优先考虑选用检测试纸法、水质检测管法、化学比色法、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便携式综合水质检测检测法、便携式电化学检测仪器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便携式红外光谱法和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器法等。同时,还可从现有的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和污染源排水在线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获得相关监测信息。4.1.3无机污染物对于无机污染物,应优先考虑选用检测试纸法、气体或水质检测管法、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化学比色法、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便携式综合检测仪器法、便携式离子选择电极法及便携式离子色谱法等。
32、4.1.4有机污染物对于有机污染物,应优先考虑选用气体或水质检测管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便携式红外光谱仪法、便携式质谱仪和便携式色谱、质谱联用仪法等。4.1.5实验室判断法对于现场不能分析的污染物,应快速采集样品,尽快送到至实验室采用国家标准方法、统一方法或推荐方法进行分析。必要时,可采用生物监测方法对样品的毒性进行综合测试。为了保证现场监测数据的准确,分析人员应充分了解所选用的分析技术方法,还应注意所用分析器材的有效使用期限,绝不能误用过期的检测器材。4.2 选择方法的基本原则进行简易分析技术方法的研究,其难度不亚于一些实验室的分析测定方法或仪器分析方法的研究。因为,简易分析方法要求操作简便
33、、快速、灵敏、结果可靠、干扰小。在选择具体的监测方法和器材时,主要遵循以下筛选原则:4.2.1操作简易分析方法的操作步骤要简便,具有易实施性和可操作性,无需特殊的专门知识,一般人不经训练或稍经训练就能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均能使用);4.2.2快速分析方法要快速,分析结果直观、易判断;4.2.3轻便检测器材要轻便,易于携带,采样与分析方法均应满足现场监测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如泵吸式传感器,具有反应快,可实时监测的特点。4.2.4准确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再现性要好,检测范围宽,尽量结合现状与水平,力求做到在应用的普适性,分析仪具有数据采集、存储和传输等功能;4.2.5干扰少有害
34、物质和杂质对分析方法的干扰要小;4.2.6试剂用量少试剂用量少,稳定性好;4.2.7方法简单采样的方法要简便,采样器具要简单;4.2.8实用不采用特殊的取样和分析测量仪器,最好不使用电源;4.2.9易处理检测器具最好是一次性使用,避免用后进行洗刷、晾干、收存等处理工作。4.2.10投入少投入要最小化,方法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简易检测器材的价格要便宜,易于推广;4.2.11实际可行对于不得不采用实验室方法分析的项目,应选择现有最简单快速的分析方法。4.3 常见污染物应急分析方法的选择4.3.1一般原则对快速测试方法的选择主要依赖于准确的需要,一般应基于“尽量准确”的原则,选择范围包括简单的试纸
35、、测试条(棒)、显色比色法、滴定法、光度法等。一般方法选择方案主要针对的是空气和/或水体污染物的快速监测方法。对于土壤污染,当发生的是挥发性污染物的污染事故时,挥发物的检测可借鉴气体污染物的快速监测方法;当发生的是半挥发或难挥发性污染的污染事故时,则污染物的检测可借鉴水体快速监测方法。4.3.2常见污染物现场快速应急分析方法(不含实验室标准分析方法)。4.3.2.1环境空气(1)氯气:检测试纸法;气体检测管法(0.1-10mg/m3或1-30mg/m3);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法(0-5mg/m3);便携式分光光度法。(2)CO:检测试纸法;气体检测管法(0.1-10mg/m3或1-1000mg/
36、m3);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法(0-1000mg/m3);便携光学式(非分散红外吸收)检测器法。(3)HCl:检测试纸法;气体检测管法(0.1-10mg/m3);便携式传感器法(0-20mg/m3);便携式分光光度法。(4)HF和氟化物:检测试纸法;气体检测管法(0.1-10mg/m3,无动力,或1-20mg/m3);化学测试组件法(茜素磺酸锆指示液)。(5)NH3:检测试纸法;气体检测管法(0.1-10mg/m3或0.5ppm-15%);便携光学式检测器法(-500mg/m3)。(6)NOx:检测试纸法;气体检测管法;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法(0-30ppm);便携光学式检测器法(0-500mg/
37、m3)。(7)H2S:检测试纸法;气体检测管法;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法(0.1-10mg/m3或0.2mg/m3-20%);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法(0-200mg/m3);便携光学式检测器法;便携式分光光度法;便携式离子色谱法。(8)SO2:检测试纸法;气体检测管法;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法(020ppm);便携光学式检测器法。(9)O3:气体检测管法(0.110mg/m3);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法(05mg/m3);便携光学式检测器法。(10)ASH3:检测试纸法(氯化汞指示剂);气体检测管法(0.110mg/m3或 5160ppm);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法(0200mg/m)。(11)pH3:检测试纸
38、法;气体检测管法;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法(0200mg/m3);便携式气相色谱法。(12)HCN:检测试纸法;气体检测管法(0.15mg/m3或 5100ppm);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法(0200mg/m3);便携式分光光度法。(13)光气:检测试纸法(二甲苯胺指示剂);气体检测管法(0.110mg/m3或 0.120ppm);便携式仪器法(05mg/m3);便携式分光光度法。(14)总烃:气体检测管法;目视比色法;便携式VOC检测仪法。(15)可燃气:气体检测管法;便携式LEL传感器法(0100);便携式VOC检测仪法。(16)沥青烟:气体检测管法(0.110mg/m3);便携式VOC检测仪法;
39、便携式气相色谱法。(17)硫酸雾/硝酸雾:检测试纸法QH试纸);气体检测管法(15mg/m3或120ppm);便携式仪器法(酸度计)。(18)铅(气态)气体检测管法(0.110mg/m3);便携式离子计法;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4.3.2.2水、土壤(19)酸度:检测试纸法;化学测试组件法(滴定法,0.27mmol/L或5mg/L CaCO3)。(20)碱度:检测试纸法;化学测试组件法(滴定法,0.27mmol/L)。(21)色度(水):简易器具法(2100度);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50500度或0.5500mg/L Pt);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501000度)。(22)硬度(水):检测
40、试纸法(定量,320od或 50450mg/L CaCO3);化学测试组件法(滴定法,0.0520V或 0.013.6mmol/L或5mg/L CaCO3)。(23)浊度(水):便携式比色计法(1100TE/F);便携式浊度计法。(24)透光率(水):简易器具法(030度)。(25)pH值(水、土壤):检测试纸法(定性;定量,pH值014);水质检测管法;化学测试组件法(测试液法,pH值014;组件法,pH值5.09.5或pH值5.88.0或批pH值3.66.2);便携式pH计法 pH值2.012);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pH值4.25.2或pH值5.26.6或pH值6.67.6或pH值7.28.
41、8)。(26)电导率(水):便携式电导率仪法(019.9mS/cm)。(27)DO(水):水质检测管法(115mg/L);目视比色法;化学测试组件法(0.210mg/L);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0.512.0mg/L或1.020.0mg/L);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0.515.0mg/L);便携式DO仪法(0.0120mg从或l12mg/L)。(28)O3(水):检测试纸法(气样定性);检测管法;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0.052.0mg/L);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29)AOX(水)化学测试组件法;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0.013.0mg/L)。(29)COD(水):水质检测管法(0150
42、0mg/L);快速回流法;化学测试组件法(0100mg/L或010000mg/L或010mg/L);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215000mg/L);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30)碳氢化合物(油)(水、土壤):检测试纸法(定性);水质检测管法(目视比色法)(085ms/L);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0.55.6ms/L HC或30300ms/kgHC);便携式红外光谱仪器法;现场革取一实验室分析法。(31)阴离子洗涤剂(水):水质检测管法(00.3mg/L);化学测试组件法(0.15mg/L);比色计/光度计法(0.013.0mg/L或0.021.0mg/L);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0.020.85
43、mg/L)。(32)阳离子洗涤剂(水):化学测试组件法(120mg/L TAB);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0,055.0mg/L TAB);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33)有机络合剂(水):化学测试组件法;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0.510Cg/L IBIC);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34)As(AsH3)(环境空气、水、土壤):检测试纸法(定性,0.5gAs);砷检测管法(自制或商品检测管,00.2mg/L);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法。(35)Cd(水、土壤):水质检测管法(00.1mg/L);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0.0022.0mg/L);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便携式X射线
44、荧光光谱仪法。(36)Co(水、土壤):检测试纸法(Co2+定性,25mg/L;Co定性,0.5;定量,101000mg/L);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0.0020.7mg/L);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法。(37)Cr(水、土壤):检测试纸法Cr(III)定性,2mg/L;Cr定性,0.1%;水质检测管法(01.5mg/L);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0.0530mg/L Cr或 0.011.0mg/LCr或5.0100mg/L Cr2+);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0.021.0mg/L Cr);便携式 X射线荧光光谱仪法。(38)Cu(水、土壤):检测试纸法(定性,20mg/L
45、;定量,10300mg/L或20200mg/L或250mg/L);水质检测管法(05.g/L);化学测试组件法(0.043mg/L或0510mg/L);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0.01100mg/L或025.0mg/L或0054.0mg/L);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0.15.0mg/L);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法。(39)Hg(环境空气、水、土壤):气体检测管法(0.110mg/m3);水质检测管法(自制或商品检测管。00.05mg/L);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40)余氯(水):检测试纸法(l100mg/L或125mg/L或25500mg/L);水质检测管法;化学测试组件法(0.022.0mg/
46、L或0.15mg/L);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0.0210.0mg/L或0.0210mg/L);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法。(41)ClO2(水):水质检测管法;化学测试组件法;便携式比色计法(0.045.0mg/L);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法。(42)氯化物(水、土壤):检测试纸法(5003000mg/L或1503000mg/L);水质检测管法(0250mg/L);化学测试组件法(滴定法,5500mg/L);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0.220mg/L或0.514mg/L);便携式离子计法;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0.6300mg/L);便携式离子色谱法。(43)氟化物(环境空气、水、土壤):检测试纸法(定性,)20mg/L;定量,2100mg/L);水质检测管法(02mg/L);化学测试组件法(0.55mg/L);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0.052.0mg/L);便携式离子计法;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0.10.6mg/L);便携式离子色谱法。(44)氰化物(水、土壤):检测试纸法(定性,0.2mg儿;定量,130mg/L);水质检测管法(自制或商品检测管,00.5mg/L);化学测试组件法(0.0021mg/L或20500mg几或0.220mg/L或0.022mg/L);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0.0010.5mg/L);便携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