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生态环境论述云南省植被的分布.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27722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合生态环境论述云南省植被的分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结合生态环境论述云南省植被的分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结合生态环境论述云南省植被的分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结合生态环境论述云南省植被的分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结合生态环境论述云南省植被的分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合生态环境论述云南省植被的分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合生态环境论述云南省植被的分布.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结合生态环境论述云南省植被的分布摘要:云南省所处纬度较低,其气候深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季节交替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南亚季风气候的特色,干、湿季分明而年温差较小,但东部也兼受东亚季风的一些影响,并且具有高原气候的太阳辐射强烈,日温差大等特点。由于地貌复杂,使得省内热、水、土等条件的空间差异十分突出,形成了云南植被发育的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关键词:云南 生态环环境 植被分布 On the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in Yunnan Province integrated with ecosystemAbstract: Yunnan is in relatively lo

2、w latitude, it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alternative function of southwest monsoon and west wind circulation season of Indian Ocean. Thereby it is featured with Southern-Asia traits: dry season and wet-season are clearly distinguished while the annual yea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s small, yet the

3、eastern part is impacted by eastern-Asia monsoon and with high mountain climate, the radiation is quite strong of the sun, also, the daily temperature range is wide.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physical landscape, the heat, water as well as earth condition within Yunnan province are distinct, forming t

4、he complex natural environment manifested by the indigenous vegetation.Keywords: Yunn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istribution of vegetation云南省就其整体而言是一个雄伟的高原,境内地势高耸,呈北高南低的倾斜。由于其内部山岳高耸,河谷深嵌,地貌结构十分复杂。云南省所处纬度较低,其气候深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季节交替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南亚季风气候的特色,干、湿季分明而年温差较小,但东部也兼受东亚季风的一些影响,并且具有高原气候的太阳辐射强烈,日温差大等特点。不同

5、的植物种、植物群落或植被类型所适宜的或可能适应的气候范围,即以植被类型作为气候类型或分区的标志。植物、植被、植物群落、土壤的类型以及它们的三度空间分布,都与气候因素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植物地理气候指标涉及 3方面:气候因素的性质,其量度及其在生物学上的重要性;各植物种在遗传本质上对气候的需求和反应;植被或生物群落与气候因素的特定关系,这不仅是个别种对气候反应的简单总和。1 云南省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类型1.1 云南的气候特点云南气候类型属于热带、亚热带高原型季风气候。温度带和湿度带与植物的地理分布范围常常是密切相关。许多植物种分布的垂直高度、纬度和大陆度的界限往往限于临界低温,地理界限与最

6、冷月平均温度的等温线通常是对应的。北半球寒温性针叶林带的北界或山地上限,通常与7月份平均温度为10的等温线一致;夏绿阔叶林带分布的北界或山地上限,则往往与1月均温0的等温线一致。但是由于植物和植被的分布不仅取决于气候,还取决于历史上的原因、生物或人为因素,植物或植被分布界限与等温线并非经常吻合。某种植物可能适应于某个气候区,但还来不及分布到那里,或由于生物竞争、地形障碍等原因而不存在于该地区,植物种的进化和植被的形成也常落后于气候变化。 云南省的气候特点既不同于南亚,也不同于东亚的气候。东亚地区的气候受东亚季风影响较大。冬季受蒙古高压的控制,盛行西北季风,而夏季由于太平洋上高压的影响改为东南季

7、风这两种风向为180夹角,两者一年完成一次循环。南亚地区受热带季风影响较大,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由于行星风带的南移,盛行西南风。而云南的季风气候则是冬季盛行西南偏西的风向,夏季则盛行西南偏南的风向,两种风向的夹角不到60(与季风定义有些出入)。故它与南亚、东亚的季风均有所不同。冬季干燥,夏季潮湿多雨。此特点与南亚季风相似。冬季温度偏高,夏季温度偏低1.2云南省的热量和水分条件 气温的地区差异。云南省内南北向的温度梯度极为明显,而这种热量水平的南北差异,产生于北高南低倾斜地势的基础之上,所以它们的大致范围受到地势的特点的影响。一般热带在东南、南、西南三个方向围绕云南高原的边缘分布;而高原寒温带则

8、偏处于滇西北的一隅;另外,高原的大部分则属于亚热带。同时,云南地势起伏大,地貌复杂,气温的垂直差异十分显著。降水量的地区差异。云南年降水两的分布总趋势是南多北少。雨季开始时期的早迟,其分布与雨量多少的分布大致吻合,即雨量多的地区,雨季来临也比较早,雨量少的地区,雨季开始也比较晚。其间约有一个半月的参差。错综复杂的热量和水分配合状况。在云南植被的环境中,地貌的作用主要在于它在区域的大气候背景之下,对于热量和水分的配置起着支配性的影响。不仅对于地方气候、山地气候和小气候特点的形成,而且对于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土壤等等的水文地理特点的形成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而其中,地貌对于气温和水分条件的作用,以

9、及造成的结果又各自具有其不同的特点。云南错综复杂的地貌形态,使得气温以及雨量的分布,两者之间的配合状况都显得十分复杂多样。11.3 云南省的热区特点云南省以其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生物多样性而著称于世,而滇南热带地区( 云南热区) 更以其 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 在我国热区的研究与开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云南热区是热带北缘与南亚热带地区的统称。即热量条件满足于10年积温60000 ( 3以上,年平均气温18,最冷月平均气温 10的地区2。根据有关资料,云南热区总面积810k m2左右,约占全省面积的20,分布于全省15个州、市的99个县、市(区)。因此可以说,热区是云南大的自然地理系统的低热

10、层,是云南巨大的山地系统的组成部分,这是云南热区最为重要的特点。 1.4 云南地貌形态的基本特点云南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渐下降,最高处的是滇西北海拔6740米的怒山山脉主峰卡格博峰,终年白雪皑皑;最低端的是滇南与越南交界的河口县元江出境处,海拔仅764米,常年阳光明媚,青翠苍郁,两地直线距离约900公里,海拔高差竟达66636米。滇东高原上广泛分布的石灰岩地层,造就了林立的奇石,多姿的峰林,奇特的溶洞,壮观的叠水瀑布。滇西横断山脉系青藏高原南延部分,高黎贡山,云岭山脉,巍峨神奇,深邃陡峻,高耸入云,直刺苍穹。大山之间,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汹涌奔腾,形成了世界闻名的高山峡谷地貌。地势呈北高南低倾

11、斜,从南到北逐级作梯层式下降。云南地貌具有复杂的多层次的切割高原特点。按照高原面解体的进程及其表现特点,云南省内可以大致沿点苍山-哀牢山为界划分为两大部分。此界以东,地貌一丘陵状高原为主,地势起伏较为和缓,高原盆地较多,而高山深谷很少。这一范围内又可大致以沿昆明河口线铁路为界划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为石灰岩岩溶高原,西部为滇中的断陷湖盆高原。点苍山-哀牢山一线以西的西南部分是分割得较为破碎的山原地貌。1.5 河流与湖泊众多云南省境内,分布着大大小小600多条河流,它们有的源远流长,流经数省乃至数国,有的较为短小,仅在省内便汇入干流,它们分属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红河,南盘江,伊洛瓦底江等六大水系

12、,分别流入东海,南海,安达曼海。云南河流水系结构复杂,它们多数为山地型河流,河床陡窄,水流湍急,落差大,瀑布多。云南地貌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深嵌于高原面以下的纵横交错的河谷,对高原地貌具有显著的分割作用。这许多深切的河谷,一般都呈峡谷的形态。局部河段两侧开展为稍宽的盆地,可成为低盆地和新盆地。这些河谷的底部与高原面之间通常都有很大的高差。云南的湖泊多为断陷湖泊,主要因断层陷落而成,一般具有形状狭长,岸陡底部较平等特点。云南的湖泊,全部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原区,积水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蓄水量约2900亿立方米,多为淡水湖。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滇池,约300平方公里,最深的是抚仙湖,最深处达

13、155米,海拔最高的湖泊是德钦的那错海,海拔达4960米,湖水透明度最高的是泸沽湖,透明度达12米。1.6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发生在可溶性岩石地区的地貌。可溶性岩石主要是指碳酸盐类、硫酸盐类及卤盐类等岩石。凡是水对可溶性岩石以化学过程(溶解和沉淀)为主,机械过程(流水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和堆积)为辅的破坏和改造作用,称为喀斯特作用。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出露地区,面积超过124*104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共55*104km2,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喀斯特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以砂矿为突出;奇特的

14、地貌景观又是很好的旅游资源;地下洞穴中所埋藏的古生物和古人类化石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但是喀斯特地区经常发生地基破裂,水库漏水和地表缺水等现象,不论对生产和生活都带来许多弊端。1.7 冰川与冰缘在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气候寒冷,在年平均温度0以下地方,地表常被冰雪覆盖或埋藏着多年冻土。我国冰川、冰缘作用区的面积估计达225104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强。在第四纪最大冰期时,冰川、冰缘作用区的面积更为广泛。在这广大范围内,冰川冻融作用强烈地塑蚀着地表形态,引起了一系列的地质、地貌过程,产生了各种类型的冰川和冰缘地貌。滇西纵谷区,山高谷深,崖悬坡陡,梅里雪山,主峰海拔高达6740米,白马雪山,哈

15、巴雪山,玉龙雪山,海拔均在5000米以上。1.8 重力地貌云南是高原又是山地,坡地重力地貌对云南来说十分普遍,但又必须引起重视。因为块体运动经常突然发生,而且来势凶猛,云南的交通、厂矿、城镇、都会受到影响,人民的生命安全遭到威胁。我们在云南的这二十天的考察中,正巧是云南的雨季,是重力地貌引起的灾害的高发期,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了重力地貌对云南的影响。1.9 土壤类型的多样云南自然条件复杂,成土因素差异很大,土壤类型很多,分布错综,而不同的土壤条件具有相应的自然植被。云南的红壤系列包括云南的热带和亚热带广泛分布的各种红色和黄色的酸性土壤,主要由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紫色土、燥红土及石灰岩土等。

16、这些土类发育过程中,脱硅和富铝化过程明显,硅酸盐类矿物强烈分解,硅和盐基遭到淋失,钙、镁、钾残留量很微,粘粒和次生矿物不断形成,铁铝氧化物从风化壳到土体都有明显聚集。自然植被下的这些土壤中生物循环强烈,土壤表层覆盖着厚厚的一层枯枝落叶,这些大量的生物残体,通过分解吸收,使大量的营养元素重新回到土壤中。由于富铝化和生物富积这两个过程相互作用是这一类土壤形成的特点,所以随着热量、水分条件的不同,土壤也和植被一样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特点。2 云南植被的分布云南处于东亚植物区系与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的交汇地区,又为泛北极植物区系与古热带植物区系的交错地带,是世界上罕见的多种植物区系的荟萃之地。云南汇集了众多

17、的植物种类,形成了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有种子植物299科,2076属,约15000种,占全国种子植物种类总数的50%,是世界生物多样性重要地区之一,也是一些重要物种的原产地,其中许多为珍稀濒临物种。故云南素有“植物王国”、“药材宝库”、“竹类分布中心”等美称。 云南的气候因素与地势因素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使得云南的植被具有种类多、变化快、分布广的特点。云南的植被水平地带是由纬度和海拔相结合所形成的,称为“山原型水平地带”。云南总的地势是“北高南低”,纬度加上海拔的共同作用,从北至南形成的气候带从暖温带变化到热带,从而形成了相应的植被带。但云南地势从北到南并非顺势而下,中间山地相间、连绵

18、起伏。因此,往往会产生纬度高、海拔低的地区与纬度低、海拔高的地方具有同类植被的现象。如:位于昆明与金平之间的开远,北纬2350,位于回归线以北,由于海拔低、降水少、有焚风作用,使得开远的植被在物种上与西双版纳相近,有鸡蛋花、鱼尾葵、凤凰木、南洋杉、印度橡胶等热带植物。且由于云南有山地,植被除了具有水平变化外,还有垂直变化。它有热带的橡胶树,亚热带的竹林,温带的松树、草甸,还有寒带的苔原。而形成这一景观的基本因素是:云南热带季风的气候条件和多山的高原地貌。云南植被的地带性分布包括:经向地带性分布、水平地带性分布和非地带性植被分布。云南植被的地理分布包括两个方面:植被的水平分布和植被的垂直分布。2

19、.1 云南省植物的水平分布规律由于气候条件主要是热量和水分以及二者的配合状况,太阳辐射地球表面热量的主要来源,从南到北具有规律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使得植被沿纬度方向也有有规律地更替,这就是植被分布的纬度地带性。同时,植被因水分状况大体按经度方向成带状的依次更替,即为植被分布的经度地带性。它和纬度地带性统称为水平地带性。在云南,植被的经度地带性表现的较少,植被的水平地带性主要表现在纬度上。其植被的水平分布有以下规律。云南的植被水平地带是“山原型水平地带”,山原型水平地带的每一个带内,盆地的海拔高度不是整齐划一的,但处于一定的纬度和海拔范围之中,而且有属于群系组一级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和一定的山

20、地植被垂直带谱所表征。各带内部东西之间仍有变化,带与带之间在接触面的一定范围中植被互有交错或在少数地点还有植物种类混杂的现象。但作为群落的整体,不同水平带植被类型各具其本身的特征,类型之间的区别也是明显的。据此,云南植被的水平地带是:热带雨林、季雨林地带(北纬2330以南,盆地海拔900米以下。至滇西南至北纬25,盆地海拔960米);亚热带南部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北纬2330-25以北,盆地海拔1200-1400米上下),相当于我国东部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亚热带北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带(以滇中高原为主体,盆地海拔1600-1900米上下)相当于我国东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例如从高纬

21、度到低纬度几个个具有代表性的纬度带分别是:体现了云南植被的水平分布,它的变化之快、种类之多。丽江属于暖温带,在滇西北地区植被主要是云南松林以及一些高山松。它的植被主要是云南松林。大理在昆明的西面,属于北亚热带以云南松为主却没有高山松。昆明也属于北亚热带。这里的松林是云南松林和华山松林,这些松林与常绿阔叶林的主要树种混生,形成“松栎混交林”。路南属于中亚热带灌木增多,出现了云南松与灌丛的混交林。开远:由于海拔低、降水少、且有焚风作用,开远出现了热带植物,有凤凰木、南洋杉等。由于云南的植被水平地带是由纬度和海拔相结合所形成的“山原型水平地带”。这些应在西双版纳出现的植物在这里就出现了。个旧属于南亚

22、热带.从个旧向南,群山迭起,山上的植被浓密,出现了大片的竹林。林下有灌木层和草本层。勐拉属于热带。勐拉有不少热带植物,如:橡胶。2.2云南省植被的垂直分布云南植被的垂直分布可大致分为:亚热带山地植被垂直带,热带山地植被垂直带。亚热带山地植被垂直带。由海拔最低开始,植被垂直带的顺序是:半湿润常绿阔叶林(1900-2500米)湿性常绿阔叶林(2500-2900米)云南铁杉林及常绿针阔叶混交林(2900-3200米)云、冷杉林(3200-4100米)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4000-4700米)。热带山地植被垂直带。热带雨林、季雨林分布地区的山地植被分布有两个系列,我们接触的是位于滇东南(即湿润雨林分布

23、地区)的潮湿的热带山地植被垂直系列金平县的分水岭自然保护区。由海拔最低开始,植被垂直带的顺序是:热带湿润雨林(海拔300-500米以下)热带季节雨林(300-700米)山地雨林(700-1300米)山地季风常绿阔叶林(1300-1750米)苔藓常绿阔叶林(1750-2700米)山顶苔藓矮林(2700-2900米)。这一垂直系列的植被分布在高大的山体迎季风坡面及山前地区,地形雨极为丰富,气候潮湿,因而,垂直带上主要植被类型都表现为明显的潮湿的特征2。随着海拔升高,依次出现不同的植被带,它们在结构、外貌上均出现差异,并与整个环境条件。相关云南山地连绵起伏。由南而北,随着纬度与盆地海拔高度的上升,山

24、地的高度也相应增高。超过海拔5000米的高山集中于滇西北一角,其它大部分地区都为不超过3200米的中山。在山地一定高度范围内,都有标志山地垂直带的主要植被类型。云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西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区域的植被垂直分布特点如下:植被区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西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区域植被地带高原亚热带北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地带高原亚热带南部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植被垂直分布特点4 0004 700m , 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有高山松林, 落叶松林及硬叶常绿栎类林交错分布31004200m , 云、冷杉林27003000m , 云南铁杉常绿针阔叶混交林24002900m , 中山湿性常绿阔叶

25、林16002500m, 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和云南松林 3000m , 冷杉林28003000m, 苔藓常绿矮林23002900m, 云南铁杉, 常绿针阔混交林16002 500m , 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10001700m, 刺栲、木荷林, 思茅松林1100m,干热河谷落叶季雨林和稀树灌丛草地山体的植被垂直带,是反映山体所处的一定纬度和饿一定经度的水平地带性的特征,植被垂直地带性是从属于水平地带性的特征,在水平地带性和饿垂直地带性的相互关系中,水平地带性是基础,它决定着山地垂直地带的系统。某一山体植被垂直带分布,与山体所处的纬度开始到极地为止的水平植被带分布顺序相对应。山体植被垂直带的变化,与山体

26、所处纬度开始自南向北植被的纬度地带性变化规律相对应。云南省植被垂直带谱的一般分布规律如下图:图片来自:4.潮湿的热带山地植被垂直系列存在于滇东南的湿润雨林分布地区。由海拔最低开始,植被垂直带的顺序是:热带湿润雨林(海拔300500米以下)热带季节雨林(300700米)山地雨林(7001300米)季风常绿阔叶林(1300一1750米)苔鲜常绿阔叶林(17502900米)山顶苔鲜矮林(27002900米)。这一垂直系列的植被分布在高大山体迎东南季风坡面及山前地区 ,地形雨极为丰富,气候潮湿。因而,垂直带上主要植被类型都表现为明显的潮湿的特征。在水平地带性代表类型偏湿性的季节雨林以上 ,以滇木花木为

27、主的山地雨林占据了一个较宽的海拔范围。在云南,山地雨林是热带雨林在海拔高度和纬度达到极限的类型,它紧接着季节雨林的上缘,由于海拔升高、气沮下降不多,而地形雨充沛,为山地雨林的发育创造了条件。由于它具有热带雨林向山地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林过渡的特点,过去曾称之为“过渡性南亚热带雨林”或“准热带雨林”。这一类型上层以热带性树种为主,也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树种少量混生,群落的层次分化不够明显,乔木有一层,但群落高度只有2530米,不及季节雨林为高 ,上层林冠比较连续,下层乔木却较为稀琉,林下棕桐类植物很少,藤本、附生、板状根和茎花等均较常见。53 云南植被的演替在云南省这个群落中,优势种是半湿润常绿阔

28、叶林,这个群落就是原生演替所形成的。在群落达到稳定后发生的演替,主要是由于常绿阔叶林被砍伐后,新种的侵入和人为引种而发生的。云南省侵入的新种有:紫茎泽兰等,紫茎泽兰是一种对地方植物多样性有破坏作用的植物。它的叶子比较大,茎呈紫色。由于它极易生长,而且它生长的地方别的植物就不能再长,因此称它对植物的多样性有破坏作用。如今西山上到处都有这种植物,如不能被根除,那么对西山植物群落就存在巨大的隐患。被引入的新种有:蓝桉。蓝桉是桉树的一种,是喜阳常绿大乔木,因叶子微呈蓝色,所以得名蓝桉。蓝桉能够生长在瘠薄的土地上,它的叶子在幼时较大,呈灰绿色;成年后,变成细长的镰刀状。因此蓝桉上会有两种树叶。蓝桉的纤维

29、是扭曲上升的。4 云南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布格局云南不同地区植物区系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构成依地理和环境而变化,其多度分布格局显示,热带成分(合计)占地区植物区系属的29.6%94.1%,其最小值是在云南西北部,最大值出现在云南南部;温带成分合计占所统计的地区植物区系属的6%70.4%,其多度分布恰与热带成分相反。在热带成分中,全热带分布属占13.64%46% ,居热带成分之首, 其最大值出现在云南怒江和元江的干热河谷; 热带亚洲分布属占3.33%42.26%,最大值出现在云南南部。在温带成分中,北温带分布属占所统计的地区植物区系的2%30.39%,居温带成分之首,最大值出现在云南西北部山地,

30、其次是东亚分布属,占2%14.57%,最大值出现在滇西北横断山区。在与云南植被的关系上,热带亚洲分布属、旧世界热带分布属和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属是云南热带森林的主要成分;全热带分布属和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属是干热河谷植被的主要成分,北温带分布属主要出现在冷湿山地森林植被中,而东亚分布属、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属及旧世界温带分布属与温凉气候地区的森林植被联系相对密切。6由于地貌复杂,使得省内热、水、土等条件的空间差异十分突出,形成了云南植被发育的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多山的高原地貌与热带季风的影响,是云南景观形成的两个基本因素,也是决定云南植被的不同类型及其分布的两个基本因素。云南各主要植被类

31、型的特点及其组合状况,与我国东部同纬度地区既有区别,又相互对应;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既有联系,又有一定的差异。再加以和青藏高原东南部的连接,情况更为复杂和多样。这样,即在云南复杂的自然条件下,植被主要类型的性质及其分布特点所反映植被分布的具有自己特殊的规律性。参考文献:1林进能.天然食品香料生产与应用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91. 2赵俊丽,骆志成.八角茴香挥发油抗念珠菌活性的体外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8):475477.3云南地区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指导书.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系.4姜汉侨.云南植被分布的特点及其地带规律性J.云南大学地理植物学研究.云南植物研究2卷 .2期.1980年5月.第143页.5吴征锚, 朱彦承主编.云南植被.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3一77.云南省植被区划图.6朱华.云南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布格局及其意义J.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地球科学进展第23卷.第8期.2008年8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