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花山生态新城排水实施方案专题研究.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31592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10.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市花山生态新城排水实施方案专题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武汉市花山生态新城排水实施方案专题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武汉市花山生态新城排水实施方案专题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武汉市花山生态新城排水实施方案专题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武汉市花山生态新城排水实施方案专题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市花山生态新城排水实施方案专题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市花山生态新城排水实施方案专题研究.doc(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武汉花山生态新城排水建设方案专题研究目 录第一章项目概况11.1.项目背景11.2.项目依据及研究资料41.3.工作内容及服务范围4第二章排水专项规划评价与建议62.1.花山生态新城总体规划62.1.1花山新城的生态城市战略62.1.2花山生态新城生态风险应对措施72.1.3产业与人口预测82.1.4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82.1.5生态城市的规划策略92.2.花山生态新城市政专项规划92.2.1.给水规划92.2.2.排水规划142.2.3.水系规划182.3.花山生态新城环境影响报告212.3.1.花山生态新城环境保护措施212.3.2.花山生态新城环境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42.4.排水篇评价与

2、建议252.4.1.雨水规划分析及评价252.4.2.污水规划评价与建议252.4.3.中水回用规划分析及评价27第三章排水设施建设方案建议293.1污水设施建设原则293.1.1污水干管走向布置原则293.1.2污水中途提升泵站布置、设计原则293.2污水量预测303.2.1污水量预测方法303.2.2地块开发时序303.2.3污水量预测313.3污水干管及泵站建设方案建议333.3.1道路现状333.3.2道路建设计划343.3.3道路竖向分析343.3.4污水干管及泵站建设方案建议373.4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案建议413.4.1小型污水处理站建设建议413.4.2污水处理厂实施方案建议5

3、8第四章排水系统生态化综合利用建议614.1雨水生态化排放建议614.1.1雨水收集614.1.2雨水输汇644.1.3雨水排放644.2中水回用建议654.2.1中水潜在用户654.2.2中水回用模式654.3人工湿地建设及利用建议664.3.1人工湿地原理和类型664.3.2人工湿地利用建议69第五章结论715.1排水专项规划建议715.2排水设施建设方案建议715.3生态化综合利用建议73第一章 项目概况1.1. 项目背景2005年7月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战略。2007年12月国家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4、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8年9月,武汉市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方案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湖北省、武汉市正在大力推进国家级“两型社会武汉城市圈试验区”的建设工作,提出“把两型社会建设落实到具体项目和工作措施上,按两型要求搞好发展规划和重大项目,要加快培育一批两型企业,着力发展一批两型园区,进一步加强国家级循环机构及试点区建设”的实施路线。花山生态新城处于“武汉新港、大东湖水网、循环经济区”三大项目在产业和空间上的耦合点,是武汉城市圈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焦点。在此背景下,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建议以这三大项目在产业和空间上重合、交际区域的腹地花山镇为核心,建设武汉花山新城,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

5、度重视。2009年6月武汉花山生态新城获湖北省发改委立项批复,成为“两型”社会先行先试示范区。花山生态新城地理位置见图1.1-1。图1.1-1 武汉花山生态新城区位图2008年9月,湖北省联发投公司会同武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了“武汉花山新城”的概念方案国际征集,新加坡CPG集团、上海新工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和华中科技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参与了此次活动。11月19-20日,来自国内外的10名专家对概念规划进行了评审和研讨,对方案征集进行了肯定,对方案中的优点进行了归纳,并建议吸纳各方案的优点,进一步研究宏观定位、加强生态适应性评价、合理确定规模、科学布局,建设生态新城。在此基础上,武汉城市规划设计

6、研究院开展了“花山生态新城总体规划”工作,经过多轮的方案比较,于2009年5月完成花山生态新城总体规划(20082030年)。为了进一步落实花山新城总体规划,利于项目启动,积极开展新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武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09年8月编制完成花山生态新城市政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在花山生态新城总体规划和市政专项规划的指引下,武汉花山生态新城建设已经启动,根据武汉花山生态新城三年建设计划(草案)(2009年9月2012年9月),计划期内完成第一还建点、市政道路(包含花山大道、花城大道、土吴公路改造、环山路、规划路等道路)及专项基础设施、启动区(包含酒店建设、outlets、碧桂园房地产、

7、办公楼(欢迎中心)等项目的建设。武汉花山新城位于鄂东南丘陵经汉江平原东缘向大别山南麓低山丘陵过渡地区,以黄棕壤为主。城内以残丘性冲击平原和水面为主体,中北部和南部呈现两条低山丘陵及岗地组成的山带。花山新城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中间高四周低的特点,地形较复杂。排水设施(管道、泵站、污水厂等)的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与地形、地势密切相关;另外,生态是花山生态新城建设的立足点和基石,在排水设施的建设中需融入生态理念,这些因素决定了武汉花山生态新城排水设施建设的复杂性。受武汉花山生态新城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我院开展花山生态新城排水实施方案的专题研究,旨在对花山生态新城的排水设施建设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1.2.

8、 项目依据及研究资料1.花山生态新城总体规划(20062020),武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年5月2.花山生态新城市政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武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年8月3.武汉化工新城总体规划,武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7年4.花山生态新城环境影响报告书,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2009年8月5.武汉市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2009年4月6.花山生态新城1:2000地形图7.武汉花山生态新城三年建设计划(草案)(2009年9月2012年9月)1.3. 工作内容及服务范围本研究工作内容:1.花山生态新城市政专项规划中排水篇的初步评价及建议2.花山生态新城排水设施

9、实施方案3.排水系统生态化综合利用设想本研究服务范围:为花山生态新城规划范围,南以武九铁路线为界,北以青化路为界,西侧严西湖水体开阔,以其中心线为界,东侧严东湖以环湖生态的整体控制为着眼点,边界至左岭葛化西路。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66.4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50.41平方公里(含山体面积5.3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6平方公里。第二章 排水专项规划评价与建议2.1. 花山生态新城总体规划2.1.1 花山新城的生态城市战略规划提出花山地区的发展战略为:充分对接区域和周边地区发展,深入分析自身现状条件,协调生态、生产、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具有先导效应和示范效应的生态新城,实

10、现花山地区“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具有如下含义:充分对接区域和周边地区发展,深入分析自身现状条件:从武汉城市圈整体发展势态来认识花山地区所应有的格局和地位,通过与周边地区的发展对接,以及自身的现实优劣势,明确产业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走互补型、差异化发展之路。协调生态、生产、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生态保育是前提;生产就业是支撑;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美好生活是目标。建设两型社会武汉城市圈具有先导效应和示范效应的生态新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试点和探索,需要寻找具有典型特征的地区进行尝试和探索,简言之,试验区本身也需要进行相关的试验以形成具有先导和示范效应的经验和模式。依据这一思路,

11、探索中国中部欠发展地区富于滨水特色的城郊型城市化模式,建设国际理念指引下的生态新城,具有宏观和微观、实践和理论、个体和群体各个层面下的先导效应和示范效应。例如:以大东湖为特色的环境友好型城区在环境生态方面的示范意义,以产业服务、旅游休闲等资源节约型产业在经济方面的示范意义,以花山镇城乡统筹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示范意义,等等。实现花山地区“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可持续发展:花山生态新城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举措,是宏观格局下湖北、武汉跨越式发展必然的结果,是具有引擎和催化效应的发展合力聚焦点,其最高建设目标是“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可持续发展。2.1.2 花山生态新城生态风险应对措施(1

12、)加强对水体、林地和草地的保护和培育,提高花山生态新城的绿化覆盖率通过对花山生态新城内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可知林地、水体和草地的生态脆弱度、破碎化程度较高,生态系统受到人为干扰后易发生生态风险,造成生态服务功能降低,环境质量遭受破坏,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对这些生态脆弱度较高的景观类型给予保留和保护。同时提高生态新城内的绿地覆盖率,对山体丘陵地区的荒草地进行科学改造,形成乔灌草复合生态系统,提高应对干扰的能力。(2)在花山新城西部和北部建设一定宽度和湿地和林地缓冲带,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花山生态新城周边有武钢和化工新城等污染源,而林地和水体对大气污染物、N、P等污染物具有很好的吸收作用,而且能够释放氧气

13、,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因此,可依大东湖水网在花山生态新城的西部和北部建立具有一定宽度的湿地和林地相结合的缓冲带,充分发挥水体和林地对环境的保护作用。加强对水体的治理,提高水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增强水体的生态服务功能,提高环境质量。(3)构建南北向的生态联系网络,增加东西向的生态关联度花山生态新城东西向有白羊山系、竹子湖和清潭湖水系等生态联系纽带,应进一步予以疏通和联系;花山生态新城南北向缺乏一定生态关联,增加联系打通廊道,从南北向方向将冬季的北风和东北风分解和消化。2.1.3 产业与人口预测1)产业花山生态新城主要发展以下六大产业:商务会展、国际会议(MICE)旅游产业高端滨水旅游度假产业武汉

14、新港高端服务产业生态有机农业及博览业生态环保教育科技、研发产业生态可持续发展住宅产业2)人口预测花山生态新城的可开发用地为16平方公里,根据地均产出分析法和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反算法,测算出花山生态新城容纳的人口为19万人。2.1.4 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花山生态新城的功能定位是:大东湖地区的生态建设区,东湖九峰都市绿肺的组成部分;武汉东部地区的产业支撑服务中心;武汉城市圈武鄂黄城市带的中央游憩区 (CRD);融居住(Residence)、游憩(Recreation)、研发(R&D)、商业(Commerce & Business)为一体的生态新城(Eco-city)。花山生态新城的城市发展目标是:环

15、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人民乐业安居的山水田园城市。2.1.5 生态城市的规划策略生态优先,环境友好;集约用地,构筑社区。突出特色,控制引导;绿色交通,节约资源。2.2. 花山生态新城市政专项规划2.2.1. 给水规划1.用水量预测方法依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用水量预测主要有三种方式,方法一:利用城市规划人口和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预测用水量,该方法由于只与人口相关,大多用于城市总用水量的估算及水厂规模的宏观预测;方法二:利用城市规划人口、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和单位面积工业用水定额指标预测用水量,该方法综合考虑城市综合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能一定程度反映城市的性质

16、、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程度。方法三:利用居民生活用水量和单位面积用地用水定额指标预测用水量,该方法结合城市各类用地性质计算用水量,一般用于用水量的校核。由于花山生态新城为区域性新城,用方法一预测用水量会明显偏大,因此此次用水量预测采用方法二预测,方法三校核的方式。2.用水量指标(1)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依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一区特大城市最高日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取300540升/人.天,为了节约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展示生态城市优势,规划区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取300升/人.天。(2)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指标依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一区

17、特大城市单位居住用地用水量为1.72.5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天,结合武汉市居住区容积率及户均人口,折算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指标为220升/人.天。(3)公建及其他用地用水量参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结合武汉市实际用水情况确定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指标。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指标序号用地类型单位用地用水量指标(立方米/天.公顷)1教育、医疗、酒店702行政、商贸、体育文化403一类工业404二类工业1205对外交通256绿地10注:以上指标均已含漏失水量。3.用水量预测(不含未预见水量)(1)方法二根据花山生态新城总体规划,花山规划人口为19万人,取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为300升

18、/人.天,考虑8的管网漏失率,则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为61560立方米,加之工业用水量(不含左岭工业区,下同)2922立方米,则花山生态新城最高日规划用水量为64482立方米。(2)方法三根据花山生态新城总体规划,花山规划人口为19万人,取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指标为220升/人.天,则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量为41800立方米,依据不同用地用水量标准计算其他用地最高日用水量为22413立方米,综合可得花山生态新城最高日规划用水量为64213立方米。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预测序号用地类型用地面积(公顷)单位用地用水量指标(立方米/天.公顷)最高日用水量(立方米/天)1教育、医疗、酒店77.65705436

19、2行政、商贸、体育文化343.4540137383一类工业24.3512029224市政公用12.6925317合计458.1422413综合比较两种方法的预测值,方法三的预测值略微小于方法二,由于花山生态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尚未开展,用地布局还有待继续调整,按方法二确定花山生态新城总用水量。为了践行生态理念,鼓励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同时为分质供水和中水回用系统的建立奠定基础,规划绿地浇洒和道路保洁用水通过中水回用量进行调节,不计入最高日用水量。未预见用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5推算,则花山生态新城最高日用水量约为74154吨。4.用水量分区预测根据规划区用地布局和地形地势,将规划区划分为

20、6个供水子系统(不不含左岭工业组团),并根据用地性质分别预测用水量。图2.2.1-1分区供水图分区供水表序号供水子系统供水量(立方米/日)1AA11418A22836小计42542BB15155B23633B35895B47942小计226253CC17436C39114小计165504DD49945EE13471E21956E32481E44697E56376小计189816FF6750合计741542.2.2. 排水规划(一)雨水规划1.系统规划规划区排水属于北湖水系,该水系包括青山北湖、严东湖、严西湖、竹子湖、青潭湖等湖泊,总汇水面积约198平方公里。汇水范围内的雨水经各湖泊调蓄后非汛期

21、经北湖闸和武惠闸排入长江,汛期雨水经北湖大港由北湖泵站(现状规模:Q=64立方米/秒)排入长江。2.布局规划规划区有丰富的水网系统资源,为生态排水系统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规划从雨水的收集、汇流至排放全过程进行生态截留和处理,尽可能减小雨水面源污染对湖泊的影响。 雨水的收集生态小区系统为了充分利用天然土壤和绿地的含水性能,缓解市政排水系统的压力,可建设生态小区系统。雨水首先通过天然土壤渗入地下,当超过土壤的入渗能力时,则进入小区的滞留塘或洼地,滞留塘和洼地可根据绿地的耐淹水平设计,标准内降水径流可全部入渗,遇超标准降水,则通过溢流系统排入市政排水系统。 雨水的汇集局部植草沟排水系统由于规划区

22、地形起伏较大,利用明渠排除雨水更有优势。规划在东部地区主干道建设排水明渠,在其他路段设置生态植草沟,收集区域雨水的同时,利用植草沟里植物有效过滤和分解雨水中的面源污染物,一方面大大减小市政管网投资,丰富了规划区景观,另一方面能有效降低雨水的面源污染。规划在西部和中部地区根据地形敷设排水管道,集中收集,就近排放。 雨水的排放前置库技术在雨水集中排放处有针对性的设置生态湿地,成为雨水进入湖泊前的生态缓冲带和前置库,进一步减小雨水中的面源污染物对湖泊的污染。(二)污水规划由于花山生态新城相对独立且地形复杂,周边亦无现状污水处理厂能容纳其污水,结合地形地势及污水污水排放问题,规划在青化路以南新建污水处

23、理厂一座。1、污水量预测由于花山生态新城以公建和居住为主,污水主要由生活污水组成,依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污水排放系数取0.85。根据给水量预测,适当考虑渗入水量,预测花山地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为5万吨,控制用地50000平方米。2、布局规划为了维护花山生态环境的稳定,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应严格控制规划区污染物的排放量。规划根据产业结构和用地布局,本着“大分数、小集中”的原则构建该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依据生态布局,规划区分为重要生态区、生态服务区和生态控制区,根据不同的生态功能,将污水的收集和处理方式分为三个部分。中西部地区人口密集,产污量大,且包含原有老

24、镇区,新旧管网纵横交错,规划对中部老城区实施分流制改造,西部新城区新建污水收集系统。东部地区属重要生态区,污水经处理后由配比的生态用地消耗营养物质,规划该区域内污染物严禁入湖。为了从源头抑制规划区的面源污染,区内农业禁止使用化肥,避免营养物质随雨水流入湖泊。规划分东西两线收集规划区污水。东线为白羊山西北部地区,规划沿花山大道和绕城公路敷设一条污水主干管经相应污水提升泵站提升后排入规划花山污水处理厂。规划分别新建李家村污水泵站、大雪村污水泵站、花山污水泵站和常茅山污水泵站,提升地区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西线为武鄂高速以西地区,规划结合路网在沿湖低洼地区敷设污水收集干管,经赛山泵站提升后排入污水主管

25、。西部污水管网难以覆盖的地区,应根据实际开发情况,相对集中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后排入严西湖。3、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由于长江为武汉的主要水源地,在长江上游新增排污口必须格外慎重,根据化工新城环评要求,尾水应集中在北湖闸出江。北湖闸路距离花山污水处理厂较近,规划花山污水处理厂尾水亦由北湖闸出江,沿北湖闸路与东湖高新污水出江管并行敷设。(三)中水回用规划1、中水回用的意义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在长距离引水、海水淡化、雨水利用等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各种可能的途经中,中水利用由于具有保值率高、成本低、距离用户近等优势,成为城市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减轻水体污

26、染、促进水资源良性循环的有效途经之一。中水可替代优质水,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城市景观、市政绿化、生活杂用、地下水回灌和补充地表水等方面,应用先进的膜技术,甚至可达到饮用水标准。由于中水的水源是城市排放的各种污水,极易采集,加之它的加工技术简单,成本要远远低于自来水,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较强的经济性。在一些发达国家,厕所冲洗、园林和农田灌溉、道路保洁、洗车、城市喷泉、冷却设备补充用水等中水技术都得到了应用推广。总之,中水利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环境价值,目前正值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时期,花山生态新城建设为中水开发利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平台,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

27、推行中水利用技术,贯彻“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建设原则,进一步彰显新城的生态性。2、中水回用的可行性分析中水利用通常可分为建筑内再利用和外部再利用。依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污水排放系数取0.85,日变化系数取1.3,则估算花山新城日平均污水排放量为48485吨,考虑中水处理流程自用水量比率为10,污水收集率为90,则中水日产出量约为39273吨。根据北京市城市节水办公室和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2003年对北京市居民家庭用水状况的调查,北京市居民家庭用水构成基本以个人卫生、冲厕和衣物洗涤为主,中水在建筑内的再利用仅能用于冲厕用水,冲厕用水约占居民用水量的26。按每人

28、每天用水量为220升,人口19万人推算,花山生态新城每日冲厕需水量为12498吨。花山生态新城绿化用地总面积为32.43平方公里,依据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绿地单位用水量招标取0.2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天,绿化每日需水量约为64860吨。则花山新城中水日总需水量为77358吨(不包含道路保洁和景观等杂用水),约为中水产出量的2倍,中水应用前景广泛。规划在东部严东湖地区推行中水回用政策,结合组团式开发策略,配套建设中水回用管道系统。为了有效利用中水资源,应将中水利用与周边相关产业用水需求紧密结合,在解决污水排放,降低产业成本的同时,促进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设施的建设与运行,以用代

29、排,以需求促发展,实现中水回用与产业结构的有机结合。2.2.3. 水系规划(一)水系现状规划范围含北湖水系中的四个湖泊,分别为严西湖、严东湖、竹子湖和清潭湖,北湖水系雨水汛期经北湖大港由北湖泵站抽排出江,非汛期通过北湖闸港和武惠闸港自排出江。严西湖紧邻武东工业区和武钢白玉山生活区,属城郊型湖泊,现状主要功能为渔业养殖和雨水调蓄,并为周边农田提供农业用水水源,湖泊面积12.9平方公里(不含周边塘堰),总体水质在IIIIV类,紧邻武东工业区的水域水质较差。严东湖位于九峰山与白浒山之间,其东侧有左岭镇和葛店化工厂,属城郊型湖泊,现状主要功能为渔业养殖和雨水调蓄,湖泊面积7.0平方公里,总体水质为II

30、III类,其东部水质由于接纳了左岭镇一部分污水,水质较差。竹子湖和清潭湖位于严东湖和严西湖之间,为郊区型湖泊,主要为渔业养殖和农田灌溉水源。竹子湖现状水质为IV类,清潭湖现状水质为V类。(二)水系规划1、水功能区划根据武汉市水务局编制的武汉市水功能区划,严西湖的水质管理目标为III类,严东湖的水质管理目标为II类,竹子湖和清潭湖的水质管理目标为IV类。2、水位控制决定湖泊调蓄水位的因素主要为水体功能、周边地形地势、周边地区土地用途、区域排涝系统组织等,针对各湖泊具体情况分别确定湖泊控制水位。北湖水系主要湖泊控制水位一览表湖泊名称常水位(米)最高控制水位(米)备注严西湖18.1519.15实测1

31、8.54米(2006.6.5)竹子湖17.518.5实测17.85米(2006.6.9)清潭湖17.518.5实测17.17米(2006.6.9)严东湖17.518.5实测17.87米(2006.6.9)3、水系连通由于多年来的建设,武汉市众多湖泊被分割成相对独立的水系或者孤立的湖泊,造成其水生生态系统简单脆弱,难以降解不断输入的污染物,从而造成水体水质日益下降。利用武汉市长江、汉江等河流有着丰富的水量、良好的水质以及健康的水生生物群落,合理布局水系网络。以现有湖泊水系为基础,对现有水系连通港渠进行优化调整,建立以长江、汉江、府河为基本构架的水网体系,实现水系内部、水系之间和江湖之间相互连通,

32、可以加强水体流动,更新内湖水质,引进优质生态系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最终使各水体恢复健康的生态系统。根据武昌“大东湖”地区生态水网控制规划中的连通要求,打通东湖与严西湖,严西湖和严东湖(南),严西湖竹子湖清潭湖严东湖(北)的连通走廊,实现严西湖和严东湖的水网连通,构建区域环状水网系统,并重新恢复东湖与长江及东部湖泊的生态联系。花山渠控制排水走廊为70米,青竹渠控制排水走廊40米。2.3. 花山生态新城环境影响报告2.3.1. 花山生态新城环境保护措施花山生态新城环境保护措施清单见表2.3.1-1。表2.3.1-1 花山生态新城污染防治措施清单分类污 染 防 治 措 施水污染防治措施地表水1)规

33、划区域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1) 中西部老城区。建议污水处理厂远期规模必须大于5.5104t/d,处理工艺可选择A/O、A2/O工艺,SBR系列及氧化沟系列等生物处理工艺,工艺选择时候应保证对N、P需有较高的去除率。尾水由北湖闸排放入江。污水处理厂同时应设计中水处理设施。2012年前必须完成花山生态新城排污管网铺设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区域污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污水处理厂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坚决杜绝非正常情况下污水外排。(2)西部部分地区和严东湖零排放区域。区域预留与污水管网建设空间,如零排放不能保证时,污水可接入市政管网由花山污水处理厂处理。(4)南部拆迁还建区。在规划区外的搬迁安置区需要规

34、划部门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当的污水处理方案。(5)左岭工业区,建议接入拟建的左岭污水处理厂处理,该污水处理厂设计能力为1105t/d,采用A2/O二级处理,处理后尾水送至上游北湖闸排放。2)污水收集系统:实行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建立污水管网系统。严西湖和严东湖片建设提升泵站或预留提升泵站位置。3)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4) 中水回用措施。污水处理后达到GB50335-2002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标准后方可回用,应采用喷灌或滴灌方式。5)重点工程建设,花山生态新城投资公司需积极配合武昌“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6) 其它水环境保护措施(1)旅游接待设施应尽量安排在近期内污水收集、处理设施

35、完善的花山镇区,不得建设规划以外的接待中心、休闲度假村等旅游设施。(2)使用清洁燃料动力船作为游船,船上配备生态厕所或游客排泄物暂收设施,码头、沿途景点配备生态环保厕所和垃圾收集点,防止污水和垃圾进入水体。同时应配备专业船只,负责湖面飘浮物打捞和船舶废弃物的转运,并送至污水处理厂或垃圾填埋场处理。(3)花山生态新城区域内应尽量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禁止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复合肥料,减轻面源污染。(4)加强环保宣传与教育。地下水新建、扩建的建设项目需要取用城市地下水的,建设单位在报送建设项目计划的任务前,取水许可预申请必须经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并签署意见后方可向水

36、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重点是加强管理,形成监测、评价、开发利用保护、监督管理相对协调的综合管理体系。配合武汉市建立完善的地下水动态和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工业噪声综合治理 (1)合理布局;(2)控制噪声源;(3)加强管理2)公路交通噪声综合治理 (1)完善道路两侧绿化隔离带; (2)调整路边建筑布局3)铁路交通噪声综合治理4)施工噪声综合治理 (1)限制施工设备和施工时间;(2)采取隔声降噪措施; 5)社会生活噪声治理6)振动防范措施及建议固废及危废污染防治措施(1)管理机制。完善收费制度。建立以垃圾处理、利用的良性运行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1)区域内生活垃圾运往阳逻陈家冲生活垃圾

37、卫生填埋场处理。(2)垃圾转运站应及时清洗和消毒。(3)在垃圾的收集、集中、运输过程应保证垃圾不散落于地面。(4)花山生态新城内部应投资建立足够的垃圾箱等硬件措施,以便于垃圾的收集。(5)实施垃圾分类收集,有用部分(包括各类厨余)回收利用,实现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做到工业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需进一步促进废物在企业内部的循环使用和综合利用。3)危险废物,应有暂存设施,统一送往固废处理中心或其他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4)建筑垃圾,用于区域内填方,或分拣后进行综合利用。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工业大气污染源控制措施(1)调整能源结构,提倡清洁能源2)生活大气污染源控制花山

38、生态新城区域内严禁建设严重污染环境空气的燃煤锅炉等供热设备,应建立以天然气为主,其它燃气为补充的燃气供应系统。采用清洁燃料(轻柴油、天然气、电)作为能源。3)交通和地面扬尘污染控制(1)加强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治理;(2)加强机动车尾气综合治理;(3)合理布置绿化区域,扩大绿化面积生态保护措施1)开发建设期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设施占地尽量少占生态价值高的耕地和有林地,施工期间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能利用的天然植被尽量作为景观保留,必须清除的树木特别是区域内保护植物,要尽量就地移栽;对占用的林地、耕地要明确界限,严禁越界占用和砍伐。对施工区内的表土临时集中堆集保护,等施工完毕后再利用表土进行植被恢复;

39、规划区内绿化和观赏树种应种植本地树种,以免引起外来物种入侵,对规划区生态系统产生危害;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森林火灾,应加强防护,在施工区、居民区及周围山上竖立防火警示牌,划出可使用明火的范围,巡回检查,以杜绝森林火灾发生。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严禁捕猎野生动物。在进场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有关国家法律和法规,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严禁在施工区及其周围捕猎野生动物。林业公安对故意捕获野生动物的个人和组织要建大打击力度,确保野生动物的保护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在施工期要防治施工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根据动物的生物节律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方式,野生鸟类和兽类大多是

40、晨、昏(早晨、黄昏)或夜间外出觅食,正午是鸟类休息时间此时应避免高噪声设备的施工,避免对相邻区域的野生动物产生影响。2)污染源控制。需重点防治面源污染,应选择易降解、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最大程度减轻农药对规划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肥料应使用高效、低污染的绿色肥料和有机肥料;另外绿化植物选择抗病强的类型也可有效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与旅游观光配套的生态农业、渔业项目要名副其实,建议采用有机农业的标准。3)园内部绿化与生态修复(1)武鄂铁路两侧应建设50100m生态隔离带,城市中环、土吴路、吴徐路等和规划主干道要建设50m的生态隔离带。(2)园区的干道网两侧要栽种一些既能吸收有害气体又能兼顾景

41、观结构的树种,绿化带宽度在1220m才能起到净化污染的作用。(3)园区各公共设备用地、工业用地以及仓储用地内均应搞好普遍绿化,企业用地内绿地率应达到30%以上。(4)公共绿地重点建设严西湖、严东湖、竹子湖和清潭湖绿地。(5)从严控制外来物种入侵。4)生态隔离带与园区周边生态建设。在变电站、污水处理厂外围设置绿化隔离带。工业区可以根据工业类型形成各种工业小(园)区;工业区内部根据污染状况分片,片区之间设置绿化隔离带,特别是污染性工业区周边均设置绿化隔离带。主干道两侧形成以绿化为主的景观,避免集中人流对快速交通的影响。5)生态廊道建设。6)监测管理体系。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花山生态新城投资公司应设置

42、专门的生态保护部门,与专业机构合作建立环境质量(侧重于大气、水体和土壤)、自然景观(侧重于山水与动植物种的组合)、动植物群落(侧重于生物多样性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监测、评价和预测系统,监测生境的变化,植被的变化,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以及生态系统整体性变化。每年旅游旺季以后提出评价预测报告和恢复改进措施。7)宣传教育水保措施1)科学规划旅游项目总体布局,充分利用现有植被和设施等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尽量减少开挖面积;2)尽量做到挖填平衡,临时堆放回填的弃渣应用雨布遮盖;3)对不可再利用的建筑垃圾应及时清理外运,不可在施工区随意堆放;4)临时取弃土场应选择地势平坦处,压实后有序堆放,并采取必要的护

43、坡措施防止水土流失;5)道路建设要做好挖填平衡,道路两侧要做好护坡及修复工作;6)施工完毕,要按绿化规划进行植被恢复,做到乔灌草相结合,尽量减少裸露地面;环境风险管理措施1)建立环境风险管理体系2)形成花山生态新城环境风险管理模式征地拆迁1)武鄂高速以北不布置居民区,塞山村居民后撤至武鄂高速以南安置。2)成立专门的拆迁工作指挥部,落实责任做好拆迁工作,制定统一的搬迁补助标准和宅基地安排办法。对有拆迁和退耕还林的居民要有适当的补偿,并引导就业。2.3.2. 花山生态新城环境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花山生态新城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生态新城选址是合理的,开发区布局基本合理。建设规划实施后,可以进一步完善

44、开发区供水、供电、供气及排水设施,完善交通与绿化,以及其它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武汉市经济发展,有利于武汉市城市结构和功能调整,对洪山区及武汉市的经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贡献作用。但是规划的实施也会带来一些环境问题:如废气排放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有一定不利影响,污水排放加重周边水体负荷,交通噪声对道路沿线区域产生影响等等。对规划及布局进行适时调整,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并进行跟踪评价和跟踪监测,适时地采取改进措施,规划实施的不利环境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减轻或避免。综上所述,对于花山生态新城,由于受到水资源和水环境容量的限制,受到周边化工园区的影响,需要对开发区发展目标作出调整,并对针对这一限制因素采

45、取一些列措施,削减水污染物排放量,调整用地布局。开发区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规划方案,切实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对本环评中的规划调整建议措施进行积极有效的施行,使花山生态新城成为生态良好、交通便利的生态开发区,使花山生态新城保持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在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规划调整措施和环保基础工程得到落实后,花山生态新城在选定的地址上进行建设是可行的。2.4. 排水篇评价与建议2.4.1. 雨水规划分析及评价武汉花山生态新城现状交通图规划范围内水面面积率高,湖泊水系众多,为雨水的自排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为生态排水系统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市政专项规划雨水篇能够以花

46、山生态新城总体规划(20062020)为依据,与总体规划相协调,利用规划区地形起伏较大及东部、中部、西部等区域不同的定位及特点,采用不同的雨水收集输送方式。如在东部地区主干道建设排水明渠,在其他路段设置生态植草沟,而在西部和中部地区根据地形敷设排水管道,集中收集,就近排放。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排水明渠,能够大大节约投资,在适当路段建设生态植草沟,能够节约投资、丰富景观、削减污染,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市政专项规划同时围绕“生态”理念,提出了生态小区系统及前置库技术,这些技术可结合小区及公园、绿化的建设来实施,进一步体现花山生态新城“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目标。值得注意的是,新城建设用地之外,存在有约5.35平方公里的山体,随着新城开发,地面覆盖有较大变化,因此需考虑这部分山体的地表径流,规划中应增加相应的排洪通道。2.4.2. 污水规划评价与建议相对雨水系统,污水系统更加复杂。污水需要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