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系统设计供暖计算说明书.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32675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暖系统设计供暖计算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采暖系统设计供暖计算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采暖系统设计供暖计算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采暖系统设计供暖计算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采暖系统设计供暖计算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暖系统设计供暖计算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暖系统设计供暖计算说明书.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目 录目 录1第1章 设计概况4第2章 设计参数42.1 地点42.2 室外气象参数42.3 室内温度参数52.3 热媒参数5第3章 热负荷计算53.1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53.1.1基本要求53.1.2基本耗热量的计算53.1.3冬季室内计算温度tn63.1.4供暖室外计算温度tw63.1.5温差修正系数a值63.1.6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的确定73.1.7传热面积F的确定93.2 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耗热量93.2.1朝向修正耗热量93.2.2风力附加耗热量103.2.3房高附加耗热量103.3冷风渗透耗热量与冷风侵入耗热量103.3.1冷风渗透耗热量103.3.2 缝隙法计算冷风渗透

2、耗热量113.3.3冷风侵入耗热量123.3 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校核133.4 热负荷的计算过程及热负荷表15第4章热水供暖系统设计方案比较与确定164.1循环动力164.2供、回水方式164. 3系统敷设方式164. 4供、回水布置方式174.5工程方案确定17第5章 散热器的选择与计算175.1 散热器的选择与布置175.1.1散热器的选择175.1.1散热器的布置185.2散热器的计算方法及步骤185.2.1散热器面积的计算185.2.2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195.2.3散热器传热系数及其修正系数195.2.4散热器片数或长度的确定205.3计算过程及表格20第6章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管

3、材及附件216.1一般要求216.2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的基本公式226.2.1沿程阻力损失226.2.2局部阻力损失226.2.3管段流量226.2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及水力计算表236.3管材及附件23参考文献23第1章 设计概况 本次设计的任务是北京市紫金苑采暖系统设计。整栋楼共六层,三个单元,每单元2户,共36户。热源为独立锅炉房。第2章 设计参数2.1 地点 北京市2.2 室外气象参数冬季:室外温度:-9;冻土深:850mm大气压力:100150Pa2.3 室内温度参数卧室、客厅、阳光室、餐厅:18厨房:15卫生间(无淋浴):25楼梯间:122.3 热媒参数供水温度tg=80 回水温

4、度th=60 第3章 热负荷计算3.1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3.1.1基本要求 1.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应根据建筑物下列散失和获得的热量确定: (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 (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3)加热由门、空洞及相邻房间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4)水分蒸发的耗热量; (5)加热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的耗热量; (6)通风耗热量; (7)最小负荷班的工艺设备散热量; (8)热管道及其它热表面的散热量; (9)热物料的散热量; (10)通过其它途径散失或获得的热量。注:1 不经常的散热量,可不计算。 2 经常而不稳定的散热量,应采用小时平均值。2.围护结构的

5、耗热量,应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3.与相邻房间的温差大于等于5时,应计算通过隔墙或楼板等的传热量。与相邻房间温差小于5,且通过隔墙和楼板等的传热量大于该房间热负荷的10%时,尚应计算其传热量。3.1.2基本耗热量的计算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Q=KF(tn-tw)aK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F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m2tn冬季室内计算温度,tw供暖室外计算温度,a温差修正系数。3.1.3冬季室内计算温度tn设计采暖时,冬季室内计算温度应根据建筑物用途,按下列规定采用。1.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宜采用1624.2.工业建筑的工作地点,宜采用:轻作业 182 重作业 1416中作业 1618

6、 过重作业 1214注:1.作业种类的划分,应按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执行。 2.当每名工人占用较大面积(50100m2)时,轻作业时可低至10;中作业时可低至7;重作业时可低至5.3.辅助建筑物及辅助用室,不应低于下列数值:浴室 25更衣室 25办公室、休息室 18食堂 18盥洗室、厕所 12注:当工艺或使用条件有特殊要求时,各类建筑的室内温度可按照国家现行有关专业标准、规范执行。3.1.4供暖室外计算温度tw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本设计中哈尔滨室外设计温度经查表为-26。3.1.5温差修正系数a值 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按表3-1选取。 表3-1围

7、护结构温差修正系数3.1.6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的确定 1.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公式: 式中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 围护结构的总热阻,m2/W; , 围护结构内表面、外边面换热系数,W/(m2);, 围护结构内表面及外表面传热阻,m2/W; 各层材料层的热阻,m2/W。2.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系数按表3-2选取。表3-2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系数值 3.维护结构外表面换热系数值按表3-3选取。表3-3围护结构外表面换热系数值 4.地面传热系数的确定地面地带划分如图3-1。图3-1 地面传热地带的划分非保温地面各个地带的传热系数按表3-4选取。表3-4非保温地面的传热系数K地带RK()(.

8、)第一地带2.150.17第二地带4.300.23第三地带8.600.12第四地带14.20.07严寒地区(C)区( 3800HDD185000 )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限值 表3-5围护结构部位传热系数K W/(m2K)14层建筑913层的建筑48层的建筑3层建筑屋面0.500.450.400.30外墙0.500.500.450.35架空或外挑楼板0.500.500.450.35非采暖地下室顶板0.700.650.550.50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隔墙1.201.201.201.20户门1.51.51.51.5阳台门下部门芯板1.21.21.21.2外窗 窗墙面积比20%2.52.52.02.0

9、20%窗墙面积比30%2.22.22.02.030%窗墙面积比40%2.02.01.81.640%窗墙面积比45%1.81.81.61.5围护结构部位保温材料层热阻 R (m2K) / W周边地面0.60.60.851.15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外墙)0.650.650.951.25表3-5为严寒地区的维护结构性能限值,位于北京的紫金苑7栋为6层建筑,即取表中“46层的建筑”此列数值计算。 表3-6简图作法窗墙面积比c厚度aRKpKmmmW/(mK)m2K/WW/(m2K)W/(m2K)粘土多孔砖容重:1400kg/m3孔型:多孔1.内抹混合砂浆200.871.00.0232.粘土多孔砖24

10、00.581.00.4143.水泥砂浆找平层200.931.00.0224.保温层a.聚苯板(EPS)c0.3750.0421.21.4880.4770.494850.0421.21.6870.4360.4501000.0421.21.9840.3860.3971200.0421.22.3810.3340.3431400.0421.22.7780.2950.3020.3c0.5750.0421.21.4880.4770.500900.0421.21.7860.4180.4361000.0421.21.9840.3860.4001200.0421.22.3810.3340.3461400.042

11、1.22.7780.2950.304b.挤塑型聚苯板(XPS)c0.3500.031.11.5150.4710.488550.031.11.6670.4390.450650.031.11.9700.3880.399800.031.12.4240.3300.338950.031.12.8790.2870.2930.3c0.5500.031.11.5150.4710.495600.031.11.8180.4120.430650.031.11.9700.3880.400800.031.12.4240.3300.341950.031.12.8790.2870.295c.1)聚氨酯硬泡喷涂(PU)2)外

12、抹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找平c0.3PU400.0251.21.3330.4530.469450.0251.21.5000.4210.435550.0251.21.8330.3700.380650.0251.22.1670.3290.337750.0251.22.5000.2970.3030.3c0.5PU400.0251.21.3330.4530.475450.0251.21.5000.4210.440550.0251.21.8330.3700.384650.0251.22.1670.3290.340800.0251.22.6670.2830.291找平200.071.00.2865.采用聚合物砂

13、浆复合耐碱玻纤网保护层加外饰面 表3-6为紫金苑围护结构施工简图,取1.内抹混合砂浆 R=0.023 m2K/W 2.粘土多孔砖 R=0.414 m2K/W 3.水泥砂浆找平层 R=0.022 m2K/W 4. 聚苯板(EPS) R=1.984 m2K/W 5. 采用聚合物砂浆复合耐碱玻纤网保护层加外饰面 表3-7简图作法厚度aRR0KmmmW/(mK)m2K/Wm2K/WW/(m2K)坡屋面1.瓦屋面1.防水层2.水泥砂浆找平层200.931.00.0224.保温层a.聚苯板(EPS)1250.0421.51.9842.2580.4431400.0421.52.2222.4960.40116

14、50.0421.52.6192.8930.3461900.0421.53.0163.2890.3042350.0421.53.7304.0040.250b.挤塑型聚苯板(XPS)700.031.21.9442.2180.450800.031.22.2222.4960.400950.031.22.6392.9120.3431100.031.23.0563.3290.3001350.031.23.7504.0230.249c.聚氨酯硬泡喷涂(PU)600.0251.22.0002.2730.440700.0251.22.3332.6070.384800.0251.22.6672.9400.3409

15、50.0251.23.1673.4400.2911150.0251.23.8334.1070.2435.隔气层26.水泥砂浆找平层200.931.00.0227.钢筋混凝土结构层1001.741.00.0578.内抹混合砂浆200.871.00.023表3-7为紫金苑7栋斜屋面做法简图,取1. 瓦屋面 2. 防水层 3. 水泥砂浆找平层 4. 聚苯板(EPS) R=1.984 m2K/W 5. 隔气层 6. 水泥砂浆找平层 R=0.022 m2K/W 7.钢筋混凝土结构层 R=0.057 m2K/W 8. 内抹混合砂浆 R=0.023 m2K/W3.1.7传热面积F的确定 围护结构传热面积F的

16、确定方法见图3-2。 图3-2围护结构传热面积尺寸丈量规则3.2 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耗热量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率确定。3.2.1朝向修正耗热量朝向修正率: 北、东北、西北 010% 东、西 5% 东南、西南 10%15% 南 15%30%注:1 应根据当地冬季日照率、辐射照度、建筑物使用和被遮挡等情况选用修正率。 2 冬季日照率小于35%的地区,东南、西南和南向的修正率,宜采用10%0,东、西向可不修正。3.2.2风力附加耗热量 风力附加率:建筑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旷野上的建筑物,以及城镇、厂区内特别高出的建筑物,垂直的外围护结构附加5%10%。 本设计位

17、于城市中,不考虑风力附加。3.2.3房高附加耗热量 民用建筑和工业企业辅助建筑(楼梯间除外)的高度附加率,房间高度大于4m时,每高出1m应附加2%,但总的附加率不应大于15%。 注:高度附加率,应附加于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和其它附加耗热量上。 综上所述,供暖房间通过围护结构的总传热耗热量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朝向修正率,%;风力附加率,%;房高附加率,%。3.3冷风渗透耗热量与冷风侵入耗热量3.3.1冷风渗透耗热量多层和高层民用建筑,加热由门窗缝隙深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0.28单位换算系,1kJ/h=0.28W; 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 冷空气的定压

18、比热容,=1kJ/(kg);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3; 渗透冷空气量,m3/h;采暖室内计算温度,;采暖室外计算温度,。3.3.2 缝隙法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 对于多层(六层及六层以下)的建筑物渗透冷空气量L可根据不同的朝向,按下列计算公式确定: n式中:0通过每米门窗缝隙进入室内的渗透冷空气量,m3/(mh),可按当地冬季室外平均风速,采用表3-6的数据确定; l外门窗缝隙的长度,m,应分别按各朝向可开启的门窗全部缝隙长度计算; n单纯风压作用下,渗透冷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它是考虑到整个冬季里,非朝向主导风向的那些缝的平均渗透对房间热负荷的作用而引进的修正系数。3.3.3冷

19、风侵入耗热量 采用门基本耗热量附加率的方法计算侵入冷风耗热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外门的冷风侵入附加率;外门的基本耗热量,W。外门的冷风侵入附加率按下表选取: 当建筑物的楼层数为n时: 一道门 65%n 两道门(有门斗) 80%n 三道门(有两个门斗) 60%n 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的主要入口 500%注:1 外门附加率,只适用于短时间开启的、无热空气幕的外门。 2 阳台不应计入外门附加。第4章热水供暖系统设计方案比较与确定热水采暖系统形式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条件,考虑功能可靠、经济,便于管理、维修等因素,采用适当的采暖形式。4.1循环动力本设计中热源为独立锅炉房(热水参数tg=95,t

20、h=70)。结合建筑实际情况选择机械循环系统。4.2供、回水方式供、回水方式可分为单管式和双管式。双管热水供暖系统:因供回水支管均可装调节阀,系统调节管理较为方便,故易被人们接受,但双管热水供暖系统由于自然循环压头作用,容易引起垂直失调现象,故多用于四层以下的建筑。按其供水干管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上供下回、中供下回、下供下回、上供上回等系统。单管热水供暖系统:构造简单,节省管材,造价低,而且可减轻垂直失调现象,故五到六层建筑中宜采用单管式采暖系统,不过一个垂直单管采暖系统所连接的层数不宜超过十二层。层数过多会使立管管径过大,下部水温过低,散热器面积过大不好布置,为了提高下层散热器的水温可设成带闭

21、合管的单管垂直式采暖系统。本工程为住宅楼采用分户热计量,又总建筑为六层,由上述比较及分析可以确定本工程采用双管下供下回系统。4. 3系统敷设方式系统敷设方式可分为垂直式和水平式系统。水平式热水供暖系统:水平式采暖系统结构管路简单,节省管材,无穿过各层楼板的立管,施工方便,造价低,可按层调节供热量,当设置较多立管有困难的多层建筑式高层建筑时,可采用单管水平串联系统。但该系统的排气方式较为复杂,水平串联的散热器不宜过多,过多时除后面的水温过低而使散热器片数过多外,管道的膨胀问题处理不好易漏水。垂直式热水供暖系统:结构管路简单,节省管材,施工管理方便,造价低,但易造成垂直平失调。在无需考虑分区问题,

22、目前被广泛采用。根据上述比较与分析,结合本工程单层散热器较少,对分区的温度调节较高,采用水平单管串联式系统。4. 4供、回水布置方式供、回水管布置方式可分为同程序和异程序异程序系统布置简单、节省管材,但各立管的压力损失难以平衡,会出现严重的水力失调现象。而同程序系统可消除式减轻水力失调现象,故有条件时宜采用同程序系统。本设计采用同程序系统。根据建筑特点,本工程采用环状同程序系统,即在底层设一根总的回水同程管。4.5工程方案确定综合上述分析,本工程热水供暖系统采用机械循环、垂直双管、同程下供下回式系统。第5章 散热器的选择与计算5.1 散热器的选择与布置5.1.1散热器的选择 选择散热器时,应符

23、合下列规定: 1.散热器的工作压力,应满足系统的工作压力,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2.民用建筑宜采用外形美观、易于清扫的散热器; 3.放散粉尘或防尘要求较高的工业建筑,应采用易于清扫的散热器; 4.具有腐蚀性气体的工业建筑或相对湿度较大的房间,应采用耐腐蚀的散热器; 5.采用钢制散热器时,应采用闭式系统,并满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在非采暖季节采暖系统应充水保养;蒸汽采暖系统不应采用钢制柱型、板型和扁管的散热器; 6.采用铝制散热器时,应选用内防腐型铝制散热器,并满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 7.安装热量表和恒温阀的热水采暖系统不宜采用水流通道内含有粘砂的铸铁的散热器。 8.根据以上要求结合

24、工程实际,本设计采用四柱813型(带腿)铸铁散热器。5.1.1散热器的布置散热器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散热器宜安装在外墙窗台下,当安装或布置管道有困难时,也可靠内墙安装;2.两道外门之间的门斗内,不应设置散热器;3.楼梯间的散热器,宜分配在底层或按一定比例分配在下部各层;4.散热器宜明装。暗装时装饰罩应有合理的气流通道、足够的通道面积,并方便维修;5.幼儿园的散热器必须安装或家防护罩。5.2散热器的计算方法及步骤5.2.1散热器面积的计算 散热器的面积计算公式为: 式中散热器的散热面积,;散热器的散热量,W;散热器的传热系数,W/(m);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供暖室内计算温度,;散热器

25、组装片数修正系数;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5.2.2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 热水供暖系统中,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散热器的进水温度,; 散热器的出口温度,。 对于双管热水供暖系统,散热器的进出口温度可分别按系统的供回水温度确定。对于单管热水采暖系统,应逐一分别计算每组散热器的进出口温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流出第i组散热器的水温,;沿水流方向,在第i组(包括第i组)散热器前的全部散热器的散热量,W;立管上所有散热器热负荷之和,W;系统的供水温度,;系统的回水温度,。5.2.3散热器传热系数及其修正系数 散热器的传热系数公式为: 式中在实验条件下,散热器的传

26、热系数,W/(m); 、b由实验确定的系数,取决于散热器的类型和安装方式; 散热器内热媒与室内空气的平均温差,。根据参考资料1附录2-5,四柱813型散热器的传热系数,每片散热器的面积0.28/片。 1.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 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按表5-1选取。 表5-1 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值 2.散热器的连接形式修正系数 散热器的连接形式修正系数按表5-2选取。表5-2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值 本设计中散热器连接形式为异侧下进下出,取1.239。 3.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 散热器的安装形式修正系数按参考资料1附录2-9选取。本设计中,散热器安装在窗台下,散热器顶部距窗台下边缘40m

27、m,取1.05。5.2.4散热器片数或长度的确定 所需散热器的总片数或总长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 n散热器的片数或长度,片或m;F散热器所需的散热面积,;f每片或每米散热器的散热面积,/片或/m。5.3计算过程及表格具体计算结果见附表第6章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管材及附件6.1一般要求1.采暖管道的材质,应根据采暖热媒的性质、管道敷设方式选用,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2.热水采暖系统,应在热力入口处的供水、回水总管上设置温度计、压力表及除污器。必要时,应设热量表。3热水采暖系统的各并联环路之间(不包括共同段)的计算压力损失相对差额,不应大于15%。4.采暖系统供水、供汽干管的末端和回水

28、干管始端的管径,不宜小于20mm,低压蒸汽的供汽干管可适当放大。5.采暖管道中的热媒流速,应根据热水或蒸汽的资用压力、系统形式、防噪声要求等因素确定,最大允许流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民用建筑 1.5m/s 辅助建筑物 2m/s 工业建筑 3m/s6.机械循环双管热水采暖系统和分层布置的水平单管热水采暖系统,对应水在散热器和管道中冷却而产生自然作用压力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7.采暖系统计算压力损失的附加值宜采用10%。8.采暖系统各并联环路,应设置关闭和调节装置。当有冻结危险时,立管或只管上的阀门至干管的距离,不应大于120mm。9.多层和高层建筑的热水采暖系统中,每根立管和分支管道的始末段均

29、应设置调节检修和泄水用的阀门。10.热水和蒸汽采暖系统,应根据不同情况,设置排气、泄水、排污和输水装置。11.采暖管道必须计算其热膨胀。当利用管段的自然补偿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补偿器。12.采暖管道的敷设,应有一定坡度。对于热水管、汽水同向流动的蒸汽管和凝结水管,坡度宜采用0.003,不得小于0.002;立管与散热器连接的支管,坡度不得小于0.01;对于汽水逆向流动的蒸汽管,坡度不得小于0.005。当售条件限制时,热水管道(包括水平单管串联系统的散热器连接管)可无坡度敷设,但管中的水流速度不得小于0.25m/s。13.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采暖管道应保温: (1)管道内输送的热媒必须保持一定参

30、数; (2)管道敷设在地沟、技术夹层、闷顶及管道井内或容易冻结的地方; (3)管道通过的房间或地点要求保温; (4)管道的无益热损失较大。6.2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的基本公式热水采暖系统中计算管段的总阻力损失公式: 式中计算管道的阻力损失,Pa;计算管段的沿程阻力损失,Pa;计算管段的局部阻力损失,Pa;单位长度摩擦阻力损失(比摩阻),Pa/m;管段长度,m。6.2.1沿程阻力损失计算公式 沿程阻力损失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计算管段的沿程阻力损失,Pa;摩擦阻力系数,无量纲量;管道内径,m;管道长度,m;热水在管道内流速,m/s;热水密度,kg/m3;单位长度摩擦阻力损失(比摩阻),Pa/m;6

31、.2.2局部阻力损失计算公式 局部阻力损失按下式计算: 式中 计算管段的局部阻力损失,Pa;热水在管道内流速,m/s;热水密度,kg/m3;计算管段中局部阻力系数之和。6.2.3管段流量计算公式 式中 G管段的热水流量,kg/h;Q管段的热负荷,W;c水的比热容,c=4.168kJ/(kg);tg、th供、回水温度。6.2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及水力计算表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结果见附表6-1。6.3管材及附件根据一般要求,结合本工程实际,本工程中,干管和立管采用焊接钢管,其余支管采用PPR热水压力管。采暖热力入口处阀门采用全闸阀。 参考文献1.冉春雨主编 . 供热工程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2.李岱森主编 . 简明供热设计手册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 北京:中国计划社,2003.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 GB/200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