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植苗造林特点及技术分析.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34159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植苗造林特点及技术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析植苗造林特点及技术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植苗造林特点及技术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植苗造林特点及技术分析.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植苗造林特点及技术分析 摘 要:林业既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又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全面启动为标志,我国林业进入了一个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全面推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加强生态林业建设成为当前林业工作的主要任务,天然林资源受到严格保护,木材生产逐步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大规模的退耕还林渐次展开,那么,植树造林、增大森林覆盖面积很有必要。下面文章对植苗造林,栽植方法及技术做了明确介绍.关健词:植苗,造林,栽植方法,栽植技术一、植苗造林的特点植苗造林又称栽植造林或植树造林,是以苗木作材料进行的一种造林方法。其特点有:1应用广泛,适用于各种立地条件

2、。苗木是在条件较好的苗圃中培育的,具有完整的根系和生长健壮的地上部分。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强,故在气候干旱的风沙区、水土流失区、杂草丛生、鸟兽危害严重及冻拔害比较严重的造林地上都可采用植苗造林。“四旁”绿化采用大苗栽植,便于管护,见效又快。2植苗造林幼郁闭早,对林分的稳定和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3植苗造林比直接造林节省种子,在种源不足的情况下,应优先育苗再造林。 4植苗造林生产工序多,技术要求严,但这并不影响它的使用范围,随着育苗造林技术水平的提高,将为更广泛地使用植苗造林方法开创广阔的途径。如容器苗造林、吸水剂、浸水、草灌覆盖、接种菌根菌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使植苗造林方法获得显著的效果。二、

3、栽植方法的技术栽植方法按使用的工具分为手工栽植和机械栽植两种。按栽植穴的形状分为穴植、沟植等。栽植技术包括栽植深度、栽植位置、每穴株数及施工要求等。1穴植法:穴植是在整过地的造林地上挖穴栽苗。穴的规格视苗木大小而定。栽植深度:一般要求高于苗木根颈处原土印23厘米。栽植过浅,根系外露或处于较干旱的表土层,苗木容易受旱死亡;栽植过深,影响苗木根系呼吸,防碍地上部分同化器官的生理活动。大量科研成果和生产实践证明,在干旱地区深栽较好,使根系接近下部湿润的土层。确定栽植的适宜深度,关键要根据树种、气候和土壤及造林季节等灵活掌握。粘紧湿润的土壤,应浅栽些,沙土和轻壤宜深;秋季栽植宜稍深,雨季可略浅;有的树

4、种(如杨树)可栽到接近地下水的深度(11.5米)。栽植位置:手工栽植多把苗木栽于穴的中央(特别是大苗),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山西省群众多把苗木栽于穴壁的内侧,称靠壁栽植。靠壁栽植使苗木根系与未被破坏结构的土壤密接,毛管作用强,能及时吸收水分,适用于各种针叶树小苗。黄土高原造林整地一般为反坡梯田、水平阶、水平沟、鱼鳞坑等,苗木多栽于外侧,外侧土壤疏松,有利于蓄水保墒,由于外高内低,还可以防止苗木被雨水浸淹和泥土於理。每穴株数:阔叶树一般每穴1株,针叶树每穴13株或带土丛起丛植,每丛24株。丛植具有对外界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强,特别在对杂草竞争中能发挥群体作用。据各地试验,油松丛植比单株栽植成活率

5、高30%左右。施工要求:a. 栽植时暂时不用的苗木应假植在背阴的地方,随栽随取;正在栽的苗木应放在塑料袋或盛有水的小桶中,或用湿草覆盖。当天起的苗木最好当天栽完。b. 栽进要作到“苗端、根展、深栽、砸实”。c. 栽后整穴,留坑蓄水,并覆盖草灌或塑料薄膜,以保持土壤水分,提高造林成活率。2 缝植法:在事先整过地的造林地上,用植苗锹或镢头开缝栽植苗木的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是:先把植苗锹插入土中达到栽植深度后,把锹向前推,再往后拉,开出窄缝,把苗木放入缝中后取出植苗锹,深度同前,先推后拉,压实植苗缝隙土壤。缝植法工效较高,也能获得较高的成活率,但栽植时必须把土壤压紧,严防根系“悬空”。此法多用于土壤疏

6、松的采伐迹地、沙地上栽植针叶树或直根性树种的裸 根小苗。在冻拔害比较严重的高寒山地,用缝植法可以避免冻拔危害。目前大面积荒山造林很少用此法。3沟植法:在已经整过地的造林地上,用植树机或畜力按一定行距开沟,并将苗木按一定株距摆放在沟内,再以相反方向开沟翻土覆盖苗根,最后扶正苗木,踏实土壤。这种方法工效较高,但只能在地势较平坦、坡度较缓、土层深厚的地方应用。西北干旱地区在道路和村庄绿化中,也经常采用沟植法,即沿道路两侧挖宽1.0米、深0.60.8米深的沟,然后按一定的株距把苗木放入沟内,填土砸实。此法虽然费工,但栽植质量很高。三、栽植季节确定适宜的栽植季节,必须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当地的气候条件

7、进行综合考虑,我国地域辽阔,从南方到北方自然条件相差十分悬殊,因此必须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确定适宜的造林季节。主要在春秋两季造林。1春季栽植:春季是植树的黄金季节,目前,全国每年造林任务80%左右是在春季完成的。它的特点是气温较低,蒸发量小,土壤比较湿润,有利于根系提早愈合和萌发新根,苗木尚处于休眠状态,栽后易于成活,且生长良好。春季栽植关键在于“早”,地一解冻即可开始,阔叶树必须在发芽前,否则会因萌动而根系尚未愈合和萌发新根,不能及时吸收水分供应地上部分,造成苗木死亡。2秋季栽植:秋季也是造林的好季节,进入秋季后,气温逐渐降低,树木生长开始变慢,并先后进入休眠状态,而根系停止生长较晚。栽植后根系当年可恢复一部分,到翌春生根发芽都早,抵抗春旱的能力强。秋季造林适宜限较长,便于安排生产。秋季栽植的具体时间是:西北地区可在苗木落叶后至土壤冻结前进行,约为9月下旬至11月上旬。综上所述,人类离不开森林,森林更需要人类的保护。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使我国本来就不多的森林资源破坏非常严重,面对森林资源的严重不足,植树造林、营林工作必须广泛深入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