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楼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43546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12#楼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5~12#楼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5~12#楼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5~12#楼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5~12#楼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12#楼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12#楼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5#12#楼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宿迁碧桂园一期A区(高层货量区),5#、6#、7#、8#、9#、10#、12#楼,该区域在苏宿工业园区内,南侧临近阳澄湖路,东侧临近通达大道,西侧临近石公山路。5#、6#、10#楼地上18层,7#、8#、9#、12#楼地上24层,地下一层,主楼基础采用大体积筏板基础,筏板基础厚度1.40M,主楼筏板基础加强带厚度2.20M。采用C30 P6混凝土,下部采用PRS-400400方桩,地下一层为框剪结构。建设单位:宿迁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广州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堪察单位:江苏新亚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广东国晟建设监理有限公司2、规范与

2、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1082001);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块体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YBJ22491); 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 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 (1)准备工作 1)熟悉图纸

3、,与设计沟通: 了解混凝土的类型、强度、抗渗等级和砼强度的龄期。 了解底板的平面尺寸、各部位厚度、设计预留的后浇带的位置、构造和技术要求。 了解消除或减少混凝土变形外约束所采取的措施。 了解使用条件对混凝土结构的特殊要求和采取的措施。 2)依据施工合同和施工条件与业主、监理沟通: 混凝土施工在交通管制方面提供连续施工可能性时,才能满足大方量一次浇筑的要求。(2)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与试配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遵循下列规程标准的技术规定: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粉煤灰混

4、凝土应用技术规程(GBJ146-90);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 (3)施工方案编制要点 1)技术要点 混凝土供应: a.大体积混凝土必须在设施完善严格管理的商品砼搅拌站拌制。 b.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必须具有相应资质,并应选择备用搅拌站。 c.对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所使用的外加剂,施工单位、工程监理或甲方应派驻专人监督其质量、数量和投料计量;最后复核掺入量应符合要求。 d.混凝土浇筑温度宜控制在25以内,依照运输情况计算混凝土的出厂温度和对原材料的温度要求。 底板混凝土施工的流水作业; 底板采用分块施工时,以后浇带为界分3段施工,确保每个施工段在24小时内完成。 混

5、凝土的场内运输和布料: a.预拌混凝土的卸料点至浇筑处应使用混凝土地泵输送混凝土和布料。 b.混凝土泵的位置应邻近浇筑地点且便于罐车行走、错车、喂料和退管施工。 c.混凝土泵管配置应最短,且少设弯头,混凝土出口端应装布料软管。 d. 沿基坑周边的底板浇筑可辅以溜槽输送混凝土,溜槽需设受料台(斗),留槽与边坡处垂线夹角不宜小于45。混凝土的浇筑方法: 本工程底板采用斜面分层浇筑,在每一浇筑层采用平推浇筑法。 混凝土硬化期的温度控制: a.温控方案选择:当前属于气温低于30C 以下常温环境施工,应优先采用保温法施工; b.100度水银温度计测温:每个测温点位由不少于三根间距各为100mm 呈三角形

6、布置,分别埋于距板底200mm,板中间距5001000mm 及距混凝土表面100mm 处的测温管构成。测温点位间距不大于15m,测温管可使用自来水管或铁皮卷焊管,下端封闭,上端开口,管口高于保温层50 100mm。 3.2 主要施工机具仪表 (1)机械设备、仪表 现场输送混凝土混凝土泵及钢、软泵管。 混凝土浇筑流动电箱、插入式、平板式振动器、抹平机具、小型水泵等。 专用空压机、测温仪和测温元件或温度计和测温埋管。 (2)工具 手推车、串筒、溜槽、吊斗、胶管、铁锹、钢钎、刮杠尺子等。 3.3 作业条件 (1)施工方案所确定的施工工艺流程,流水作业段的划分,浇筑程序与方法,混凝土运输与布料方式、方

7、法以及质量标准,安全施工等已交底。 (2)施工道路,施工场地,水、电、照明已布设。 (3)施工脚手架、安全防护搭设完毕。 (4)输送泵及泵管已布设并试车。 (5)钢筋、模板、预埋件,伸缩缝、沉降缝,后浇带或加强带支挡,测温元件或测温埋管, 标高线等已检验合格。 (6)模内清理干净,前一天模板及垫层或防水保护层已喷水润湿并排除积水。 (7)保湿保温材料已备。 (8)工具备齐,振动器试运合格。 (9)现场调整坍落度的外加剂或水泥砂等原材已备齐,专业人员到位。 (10)防水混凝土的抗压、抗渗试模备齐。 (11)钢木侧模已涂隔离剂。 (12)联络,指挥,器具,已准备就绪。 (13)需持证上岗人员业经培

8、训,证件完备。 (14)与社区、城管、交通、环境监管部门已协调并已办理必要的手续。 4、材料和质量要点 4.1 材料的关键要求 (1)选用低热和低收缩水泥; (2)控制各种材料和外加剂的含碱量; (3)控制骨料含泥量。 4.2 技术的关键要求 (1)控制混凝土浇筑成型温度。 (2)掺入掺合料降低水泥单方用量。 (3)控制坍落度及坍落损失符合泵送要求。 (4)浇筑混凝土适时二次振捣、抹压消除混凝土早期塑性变形。 (5)尽可能延长脱模时间并及时保湿、保温测。 4.3 质量的关键要求 (1)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投料计量。 (2)监督外加剂加入量。 (3)控制混凝土的温差及降温速率。 4.4 职业健康的

9、关键要求 (1)动力、照明符合用电安全规定。 (2)马道,泵管支架牢固,安全防护达标。 (3)施工机械试运行合格,工况良好。 (4)劳动保护完备。 4.5 环境的关键要求 (1)采用低噪声设备防止扰民。 (2)定向低角度照明降低光污染。 (3)运料车遮盖防止飞尘。 (4)出厂车辆清洗以防玷污市政道路。 (5)施工污水经沉清后有组织排放。 5、施工工艺 5. 1 工艺流程 5.2 施工操作工艺 (1)混凝土的场外运输 1)预拌混凝土的远距离运输应使用滚筒式罐车。 2)运送混凝土的车辆应满足均匀、连续供应混凝土的需要。 3)必须有完善的调度系统和装备,根据施工情况指挥混凝上的搅拌与运送,减少停滞时

10、间。 4)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第一次装料时,应多加二袋水泥。运送过程中筒体应保持慢速转动:卸料前,筒体应加快运转2030s 后方可卸料。 5)送到现场混凝土的坍落度应随时检验,需调整或分次加入减水剂均应由搅拌站派驻现场的专业技术人员执行。 (2)混凝土的场内运输与布料 1)汽车泵场内运输与布料: 受料斗必须配备孔径为50mm50mm 的振动筛防止个别大颗粒骨料流入泵管,料斗内混凝土上表面距离上口宜为200mm 左右以防止泵入空气。 泵送混凝土前,先将储料斗内清水从管道泵出,以湿润和清洁管道,然后压入纯水泥浆或1112 水泥砂浆滑润管道后,再泵送混凝土。 开始压送混凝土时速度宜慢,待混凝土送出管子

11、端部时,速度可逐渐加快,并转入用正常速度进行连续泵送。遇到运转不正常时,可放慢泵送速度。进行抽吸往复推动数次,以防堵管。 泵送混凝土浇筑入模时,端部软管均匀移动,使每层布料均匀,不应成堆浇筑。 求。 泵送将结束时,计算混凝土需要量,并通知搅拌站,避免剩余混凝土过多。 混凝土泵送完毕,混凝土泵及管道可采用压缩空气推动清洗球清洗,压力不超过0.7MPa。方法是先安好专用清洗管,再启动空压机,渐渐加压。清洗过程中随时敲击输送管判断混凝土是否接近排空。管道拆卸后按不同规格分类堆放备用。 泵送中途停歇时间不应多于60min,如超过60min 则应清管。泵管混凝土出口处,管端距模板应大于500mm。 只允

12、许使用软管布料,不允许使用振动器推赶混凝土。在预留凹坛模板或预埋件处,应沿其四周均匀布料。加强对混凝土泵及管道巡回检查,发现声音异常或泵管跳动应及时停泵排除故障。 2)混凝土的自由落距不得大于2m。 3)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检查四次。混凝土的坍落度试验应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11)的有关规定。 混凝土实测的坍落度与要求坍落度之间的偏差应不大于20mm。 (3)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浇筑可根据面积大小和混凝土供应能力采取斜面分层连续浇筑即推移法浇筑,分层厚度300500mm,且不大于震动棒长1.25 倍,所以本次浇筑取500MM,需要

13、分四层。斜面分层浇灌每层厚3035cm,坡度一般取1617。 浇筑顺序为由东望西,由南望北,具体详见附图12)浇筑混凝土时间应按下表控制。掺外加剂时由试验确定,但最长不得大于初凝时间减90min。 混凝土搅拌至浇筑完的最大延续时间(min) 3)混凝土浇筑宜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推进,逐层上升。浇筑时,要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上一层混凝土,避免产生冷缝,并将表面泌水及时排走。 4)振捣混凝土应使用高频振动器,振动器的插点间距为1.5 倍振动器的作用半径,防止漏振。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边格形”的次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造成混乱而产生漏振。每一插点要撑握好振捣

14、时间,过短不易捣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5)混凝土的振捣:振捣时做到快插慢拨,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下面混凝土产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造成的空洞。在振捣过程中,应将振捣棒上下略作抽动,以便上下振动均匀,插点有序,振捣时间要掌握好,不要过长,也不要过短,一般控制在2030s之间,宜在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出现气泡为止。在振捣过程中,不得触及钢筋,模板,以免其发生移位,出现跑模、墙柱插筋移位现象。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约50mm,以消除上下层之间冷缝,确保混凝土质量。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的坡度,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中部布置三

15、道振捣器,这样通过混凝土的振动流淌达到均匀铺设要求。振捣完一段后,应随时拉线控制好标高,用铝合金刮尺刮平,第一遍用木抹子拍平拍实搓毛,第二遍收面压光。混凝土浇筑搭接时间不得超过45分钟6)浇筑流向与泌水处理浇筑流向:根据地泵的固定位置,混凝土浇筑由一端向前推进分层浇筑。泌水处理:预先在底板四周外模沿口留设泄水孔。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清理畅通,以使砼表面泌水排出。当混凝土浇筑到接近结束时,将混凝土泌水排集到模板边,使之缩小为水潭,然后用软轴泵将水抽出。7)混凝土浇筑终了以后34h 在混凝土接近初凝之前进行二次振捣然后按标高线用刮尺刮平并轻轻抹压。 8)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按施工方案控制,以低于25为宜,

16、最高不得超过28。 9)间断施工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应待先浇混凝土具有1.2Nmm2 以上的强度时才允许后续浇筑混凝土。 10)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混凝土接触面先行湿润。 (4)混凝土的表面处理 1)处理程序: 2)混凝土表面泌水应及时引导集中排除。 3)混凝土表面浮浆较厚时,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加粒径为24cm 的石子浆,均匀撤布在混凝土表面用抹子轻轻拍平。 4)四级以上风天或烈日下施工应有遮阳挡风措施。 5)当施工面积较大时可分段进行表面处理。 6)混凝土硬化后的表面塑性收缩裂缝可灌注水泥素浆刮平。 (5)混凝土的养护与温控 1)砖侧模部位在混凝土浇筑前宜回填完毕。 2)施工时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覆盖塑

17、料膜和浇水养护,并采用蓄水法进行温度控制,当混凝土实测内部温差或内外温差超过20C立即加深蓄水层,同时加大冷凝管冷却水的流动速度,带走热量,减少温差。 3)混凝土养护期间需进行其他作业时,应做好测温工作并尽快完成中途应加大测温频率,一旦有异常情况,立即加深蓄水层或提高冷凝管流水速度。 4)混凝土硬化期的实测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混凝土内部温差(中心与表面下100 或50mm 处)不大于25C; 混凝土表面温度(表面以下100 或50mm)与混凝土表面外50mm 处的温度差不大于20; 混凝土降温速度不大于2Cd; 撤除保温层时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大于20C。 当实测温度不符合上述规定时则应及

18、时调整保温层或采取其他措施使其满足温度及温差的规定。 5)混凝土的养护期限:除满足上条规定外,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自混凝土浇筑开始计算,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少于14d,使用其他水泥不少于21d。 6)养护期内混凝土表面应始终保持温热潮湿状态(塑料膜内应有凝结水), 对掺有膨胀剂的混凝土尤应富水养护。 (6)测温 为了有效的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使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采取温控措施。本工程测温管采用直径20镀锌铁管制成,长度按测温埋设详图加工。测温管下端封口,上端露5cm,管内装入机油,塞紧管口密封,混凝土浇筑610h后开始测温,采用100水银温度计进行测温。1)测温安排混凝

19、土温度上升阶段:1次/2h混凝土温度下降阶段:1次/4h待混凝土内温度与大气温度温差降至25以下时,停止测温。测温必须派专人负责,测定的温度必须正确、真实、记录详细,每次测完后绘制温度时间曲线,并把数据及时反馈给技术负责人。测温时同时测量混凝土体内、体表、大气和混凝土的入模(浇筑)温度,砼的浇筑温度是指砼浇筑振捣后,在砼50-100mm深处的温度。当砼体内外温差大于250时应立即加强砼保温措施,加深蓄水层的高度,同时加快冷凝管内井水的流动速度,以加快混凝土内部温度的降低速度,确保内外温差不超过25度。2)指标控制A、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B、控制混凝土出罐和入模温度不大于203)测温孔布置测

20、温孔布置必须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沿浇筑结构的高度,应布置在底部、中部及表面,垂直测点的间距一般为500800MM。测点的平面布置应在边缘及中间,其测点间距一般为15M左右。以此进行砼内部不同深度和表面温度的测量。(测温孔平面布置及编号见附图),4)混凝土测温测温时,应将温度计与外界气温相隔离,用保温材料将测温管上口塞住。测温计停留在测温孔内要达35min,方可读数。读数时必须及时准确,测温计与视线相平;同时认真做好养护测温记录。(7)后浇带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除预留后浇带不设施工缝。 2)后浇带应用22220钢筋网片附加钢丝密目(15*15)网支挡,如支模时,在后浇混凝土之前应凿毛清洗。 3

21、)后浇带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杂物、润湿,水平缝刷净浆再铺1020mm 厚的1:1 水泥砂浆或涂刷界面剂并随即浇筑混凝土。 (8) 测温组织架构现场测温采取24小时跟踪制,设组长一名,副组长一名,测温员三名共5名控制人员。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将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果断措施,杜绝质量问题的产生。7、质量标准 6.1 主控项目 (1)大体积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计量措施和现场抽样试验报告。 (2)大体积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抗压、抗渗试验报告。 (3)大体积防水混凝土后浇带、埋设件等设置

22、和构造,均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压力与混凝土的膨胀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现场制作试块进行膨胀率测试。 (5)大体积混凝土的含碱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各种原材试验报告,配合比及总含碱量计算书。 6.2 一般项目 (1)大体积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窝等缺陷;埋设件位置应正确。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2)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 检验方法:用刻度放大镜检查。 (3)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其允许偏差为+15mm、-10mm;迎水

23、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其允许偏差为10mm。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底板结构允许偏差(mm): 轴线 15 标高 10 电梯井长宽对定位中心 +25,0 表面平整 82m 预埋件中心 10 预埋螺栓 5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6.3 检验数量 (1)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应采用标准条件下养护混凝土抗渗试件的试验结果评定。试件应在浇筑地点制作。 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m3 应留置一组抗渗试件(一组为6 个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采用预拌混凝土的抗渗试件,留置组数应视结构的规模和要求而定。抗渗性能试验应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24、GBJ82)的有关规定。 (2)用于检查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混凝土标养抗压试块每200m3留置一组;养护条件203,相对湿度90%以上,养护龄期不少于28天,同条件试块的组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3)底板混凝土外观质量检验数量,应按混凝土外露面积每100m2 抽查1 处,每处10m2, 且不得少于3 处;细部构造应按全数检查。 8、成品保护 7.1 跨越模板及钢筋应搭设马道。 7.2 泵管下应设置木枋,不准直接摆放在钢筋上。 7.3 混凝土浇筑振动棒不准触及钢筋、埋件和测温元件。 7.4 测温管应妥为维护,防止损坏。 7.5 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 之前不准踩

25、踏。 7.6 拆模后应立即回填土。 7.7 混凝土表面裂缝处理: 裂缝宽0.2mm 非贯穿裂缝可将表面凿开3050mm 三角凹槽用掺有膨胀剂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修补。贯穿性或深裂缝宜用化学浆修补。7.8 混凝土养护及覆盖: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蓄水养护,同时,冷凝管应在浇筑后3小时立即开始冷却。 当混凝土实测内部温差或内外温差超过20C应立即加深蓄水层,且加快冷凝管循环水的流淌速度降温。9、防止砼裂纹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热产生的升温较高、降温幅度大、速度块,使混凝土产生较大的温度和收缩应力是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施工前应进行计算分析,采取措施控制温度裂缝。1 控制内约束温度裂缝的措施

26、(1) 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表面与外界温差,防止混凝土表面急剧冷却,采用混凝土表面保温措施或蓄水养护措施; (2) 加强混凝土养护,严格控制混凝土升温速度,使混凝土表面覆盖温差小于8-10C。2 控制外约束温度裂缝的措施 (1) 从采取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温升、减少温差等方面,以及改善施工操作工艺. (2) 采用低热水泥,如优先选择低热水泥;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掺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高效减水剂或缓凝剂以及抗裂纤维等; (3) 掺入膨胀剂,在最初14d潮湿养护中,使混凝土体积微膨胀,补偿混凝土早期失水收缩产生的收缩裂缝; (4) 改善骨料级配,如大体积基础混凝土可掺加15%块石; (5) 采用拌

27、和水掺冰降低水温度,对砂石骨料喷遮阳防晒或凉水冷却,散装水泥提前储备,避免新出厂水泥温度过高等措施,来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 (6)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进行薄层浇捣,均匀上升,以便于散热; (7) 大体积基础混凝土施工,可在基础内埋设冷却水管,使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25C; (8) 合理分缝分块施工,对比较长的结构应设置后浇带;对基岩或老混凝土垫层,在表面铺设50100mm砂垫层,以消除基岩约束和嵌固作用; (9) 适当配置温度钢筋,减少混凝土温度应力;在应力集中的底板边角,电梯井,楼梯间等边角,布置14温度抗裂网片二层 (10)加强混凝土的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和拆模时间,使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

28、具体措施如下:一、提前做好砼配合比的试配报告二、降低水泥水化热:运用“双掺技术”即掺入19%的I、II级粉煤灰代替15-20%的水泥,从而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掺入3%减水剂,增加和易性,减少用水量。也即减少水泥用量,提高可泵性,也达到降低水化热的目的。(1)、选用低水化热低热水泥来配制混凝土。(2)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减少每立方米砼中的水泥用量。(3)、使用粗骨料,尽量选取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骨料,掺加粉煤灰或掺中相应的减水剂、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以达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目的。(4)、在基础内部预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冷却水,强制降低砼内部水化温度。(5)、掺入防水抗裂

29、外加剂.三、合理设置施工缝,改善约束条件 该工程在底板已设置有多条后浇带,可不必另行设置。四、降低砼入模温度:(1)选择较为适宜的气温来浇筑大体积砼,尽量避免炎热天气浇筑。采用地下水井水来搅拌砼,砼石块、砂宜避免爆晒。(2)、掺入相应的缓凝外加剂。(3)在混凝土入模时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强入模的温度,浇筑前应对钢筋模板适当洒水,降低表面温度。五、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1)、在砼浇筑完后,应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缓缓降温,避免爆晒。(2)、采取长时间养护,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充分发挥砼的应力松驰效应。(3)合理地组织施工程序,采用斜面分层分段的浇筑顺序,避免砼堆积过高。(4)

30、通过设置测温孔来调整保温措施,采用“蓄水法”保温养护措施。(5)若通过测温,进行温差统计,决定是否需要加强冷凝水循环时间及次数。(6)测温期自砼浇捣完成6小时后开始进行,直至监测安全期止,一般需10天,入模初3天,每小时测一次,第3-7天每2小时测一次,7天后每4小时测一次,并及时预测温度变化状况,采取改变冷凝水循环速度等措施。测温人员应配备有专业测温技术, 有实践经验,并能及时做好测温记录分析,且最后完成温度变化曲线绘图,总结工作。六、提高砼的极限拉伸强度:(1)、选取良好级配的粗骨料,严格控制含泥量,加强砼的振捣,提高砼的密实度及抗拉强度,减小收缩变形,保证施工质量。(2)、采取二次投料法

31、,二次振捣法,浇筑后及时排除表面积水,加强砼早期养护,提高早期强度。(3)、必要时改变温度钢筋配筋,在截面突变和转折处,底、顶板与墙转拆处,孔洞转角及周边,增加斜向构造配筋,以改善应力集中,防止裂缝出现。七、布设冷凝循环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配设循环贯通的冷凝水管,同外界加入地下水(井水)循环,把混凝土内部热量带出,以达到降低混凝土内部与外部温度温差效果。冷凝管为单层布置,采用蛇形走线,确保降温效率,同时采用大功率高压水泵,加快井水流速进一步提高降温速度。冷凝管的架设正好可以利用连系支撑钢筋的钢筋网片(该钢筋网片也可作为承担温度抗裂钢筋的作用)进行布置。冷凝管在使用之前应做好闭水实验,确保使用

32、过程中不滴,不漏,不流,不淌,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具体图示附后)9、安全环保措施 9.1 安全措施 (1)一般规定 1)所有机械设备均需设漏电保护。 2)所有机电设备均需按规定进行试运转,正常后投入使用。 3)基坑周围设围护拦杆。 4)现场应有足够的照明,动力、照明线需埋地或设专用电杆架空敷设。 5)马道应牢固,稳定具有足够承载力。 6)振动器操作人员应着绝缘靴和手套。 (2)使用泵车浇筑混凝土 1)泵车外伸支腿底部应设木板或钢板支垫,泵车离未护壁基坑的安全距离应为基坑深再加lm;布料杆伸长时,其端头到高压电缆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应不小于8m。 2)泵车布料杆采取侧向伸出布料时,应进行稳定

33、性验算,使倾覆力矩小于稳定力矩。严禁利用布料杆作起重使用。 3)泵送混凝土作业过程中,软管末端出口与浇筑面应保持0.5lm,防止埋入混凝土内, 造成管内瞬时压力增高爆管伤人。 4)泵车应避免经常处于高压下工作,泵车停歇后再启动时,要注意表压是否正常;预防堵管和爆管。 (3)使用地泵浇筑混凝土 1)泵管应敷设在牢固的专用支架上,转弯处设有支撑的井式架固定。 2)泵受料斗的高度应保证混凝土压力,防止吸入空气发生气锤现象。 3)发生堵管现象应将泵机反转使混凝土退回料斗后再正转小行程泵送。无效时需拆管排堵。 4)检修设备时必须先行卸压。 5)拆除管道接头应先行多次反抽卸除管内压力。 6)清洗管道不准压

34、力水与压缩空气同时使用,水洗中可改气洗,但气洗中途严禁改用水洗,在最后10m 应缓慢减压。 7)清管时,管端应设安全挡板并严禁管端前方站人,以防射伤。 9.2 环保措施 (1)禁止混凝土罐车高速运行,停车待卸料时应熄火。 (2)混凝土泵应设于隔音棚内。 (3)使用低噪音振动器。 (4)夜间使用聚光灯照射施工点以防对环境造成光污染。 (5)汽车出场需经冲洗,冲洗水沉清再用或排除。 10、质量记录 10.1 测温记录 测温记录表见江苏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DBJ14-023-2004中相关表格。 10.2 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试块强度、抗渗和工程质量验收均按当地工程管理机构的规定格式填报。

35、蓄水法温度控制计算书设计单位:广州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堪察单位:江苏新亚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广东国晟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宿迁碧桂园一期A区(高层货量区512#楼工程;工程建设地点:苏宿工业园区内;属于框剪结构;地上18层、24层; 地下一层;建筑高度:54.30、72.30m:总工期548天。本工程由宿迁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广州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江苏新亚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地质勘察,广东国晟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中太建设集团华东局组织施工;石锋德担任项目经理,王长宝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工程说明:本工程施工管辖范围为宿迁碧桂园一期A区(高层货量区512#楼工程,该区域西侧

36、临石公山路,东侧临近通达大道,南侧临近阳澄湖路。该施工区域由3幢18层、4幢24层、地下一层组成,总建筑面积为125166.48.该7栋单体均为剪力墙结构,地下室为1层,车库、人防部位层高4.10m. 依据 朱伯芳著,王铁梦著1、混凝土拌合温度:Tc=CiTiWi/CiWi Ci - 混凝土组成材料比热(kJ/(kgK)),C水=4.2,C水泥=C砂=C石=0.84; Ti - 混凝土组成材料温度(C),T水=20,T水泥=20,T砂=20,T石=20; Wi - 混凝土组成材料重量(kg),W水=172,W水泥=370,W砂=670,W石=1100;Tc=CiTiWi/CiWi=(4.220

37、172+0.8420370+0.8420670+0.84201100)/(4.2172+0.84370+0.84670+0.841100)=20C;2、混凝土入模温度:Ti=Tc+(Tq-Tc)(A1+A2+A3) Tc - 混凝土拌合温度(C),Tc=20; Tq - 混凝土运输和浇筑时的室外平均温度(C),Tq=22; A1 - 混凝土装、卸、运转温度损失系数,A1=0.5; A2 - 混凝土运输时温度损失系数A2=t,t为运输时间(min),查表,=0.0042,t1= 15; A3 - 浇筑过程中温度损失系数A3=0.002t,t为浇筑时间(min),t2=10;Ti=Tc+(Tq-T

38、c)(A1+A2+A3)=Tc+(Tq-Tc)(A1+t1+0.002t2)= 20+(22-20)(0.5+0.004215+0.00210)=21.166C;3、混凝土绝热升温:T(t)=mcQ(1-e-mt)/C mc - 每立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mc=300; Q - 每千克水泥水化热量(J/kg),Q=377; C - 混凝土的比热(kJ/(kgK)),C=0.96; - 混凝土质量密度(kg/m3),=2400; m - 与水泥品种、浇筑时与温度有关的经验系数,m=0.384; t - 混凝土浇筑后计算时的天数(天),t=10;T(t)=mcQ(1-e-mt)/C=3003

39、77(1-e-0.38410)/(0.962400)=48.033C;4、混凝土中心温度:Tmax=Ti+T(t) Ti - 混凝土浇筑时的入模温度(C),Ti=21.17; T(t) - 在t龄期时混凝土的绝热温升(C),T(t)=48.033; - 不同的浇筑块厚度、不同龄期时的降温系数,=1;Tmax=Ti+T(t)=21.17+48.0331=69.203C;5、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保温层厚度混凝土的导热系数0W/(mK)2.3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W/(mK)0.1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厚度h(m)1.4Tb-Tq(C)16Tmax-Tb(C)22传热系数修正值Kb1.6 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保温层厚

40、度: =0.5h(Tb-Tq)Kb/(0(Tmax-Tb)=0.51.40.1161.6/(2.322)=0.04m=4cm 6、保温层总热阻、放热系数及虚拟厚度 计算依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混凝土维持到预定温度的延续时间t(d)10混凝土结构长a(m)62.9混凝土结构宽b(m)19.2混凝土结构厚h(m)1.4Tmax-Tb(C)30传热系数修正值K1.3混凝土开始养护时的温度T0(C)25大气平均温度Ta(C)25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mc(kg/m3)300在规定龄期内水泥的水化热Q(t)(kJ/kg)188 混凝土维持到预定温度的延续时间: X=24t=2

41、410=240h 混凝土结构物的表面系数: M=(2ah+2bh+ab)/(abh)=(2(62.91.4)+2(19.21.4)+62.919.2)/(62.919.21.4)=0.85(1/m) 混凝土表面的热阻系数: R=XM(Tmax-Tb)K/(700T0+0.28mcQ(t)=2400.85301.3/(70025+0.28300188)=0.24kW 混凝土的表面蓄水深度: hw=Rw=0.240.58=0.14m=13.9cm 调整后的蓄水深度: hw=hwTb/Ta= hw(T0-20)/Ta=14(25-20)/25=2.8cm 调整后的蓄水深度为3cm。所以,现场组织混凝土表面蓄水在10CM满足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