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04AVC自动调控系统解决方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43740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YC04AVC自动调控系统解决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YC04AVC自动调控系统解决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YC04AVC自动调控系统解决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YC04AVC自动调控系统解决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YC04AVC自动调控系统解决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YC04AVC自动调控系统解决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C04AVC自动调控系统解决方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YC-04 AVC自动调控系统解决方案 单位 _ _编制 _校对 _审核 _ 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二零零五年七月目录一、系统概述1 1.0 引言 1 1.1 安全性、可靠性 1 1.2 扩展性 1 1.3 总线式 1二、系统构成及拓扑 2 2.1 系统构成 2.1.1 远动层 2 2.1.2 站控层 2 2.1.3 间隔层 2 2.2 网络拓扑 2.2.1 终端标配 3 2.2.2 逻辑说明 3三、控制模型 4 3.1 在线方式 4 3.2 离线方式 4四、系统功能 5 4.1 系统组态 5 4.2 实时数据 5 4.3 实时曲线 5 4.4 历史数据 6 4.5 告警信息 6 4.6 运行工

2、况 6 4.7 运行日志 7 4.8 用户管理 7 4.9 系统试验 7 4.10 整定值管理 74.11 报表管理 8 4.12 数据库维护 8五、运行环境 8 5.1 硬件环境 8 5.2 软件环境 8六、技术参数 9七、组织结构 10八、项目组人员资料 10九、费用估算 15YC-04 AVC自动调控系统解决方案一、系统概述YC-04 AVC自动调控系统是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在YC-01、YC-02、YC-03系统的基础上自主研发的第四代AVC自动调控系统,系统遍布安徽省、经济效益显著、运行情况优良。系统的先进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安全性、可靠性基于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等各方面

3、的要求,系统采用了双机、双网、双电源且内部分别对立的结构,充分保证了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双机之间同时进行数据同步,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执行终端设备采用主备方式调控,保证了调控输出的可靠性。 扩展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具备在线组态功能,系统扩充时只需添加终端设备,即可投入运行。灵活的组态功能可方便配置系统网络,单/双机、单/双电源、单/双网、单/双终端可根据需要在线灵活配置,满足多方面的要求。通讯规约方面:系统具有可扩充的规约库,已配置标准的规约,如CDT、MODBUS、IEC-101、IEC-103、IEC-104等,可方便地与远动端实时通讯。 总线式设计终端设备采用RS-485总线组网,通

4、讯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节点故障不影响其它节点的正常运行。二、系统构成及拓扑1系统构成:远动层、站控层、间隔层三部分组成。1、远动层:远方RTU、通讯数据处理平台及调度中心 RTU负责将设备运行的实时数据和状态通过总线发送给监控主机和备机,处理平台负责接收调度端无功指令并通过总线转发给监控主机和备机。2、站控层:系统监控主机和备机 系统为双机冗余配置(可根据需要组态成单机或双机系统),主机和备机同时工作,负责指令接收和当前系统运行工况分析,并执行接收到的调节指令。当主机或备机任一端出现故障或退出时,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同时双机自动进行数据同步,保证运行数据的完整性,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站

5、控层是运行系统的核心层,也是人机交互层,用户在这一层完成所有功能,如数据采集、数据转发、系统分析、指令执行、参数设置等。3、间隔层:系统执行终端 系统调控执行机构,为双终端结构(可组态为单或双终端),任一终端故障均不影响发电机无功出力和母线电压的正常调控。终端标准配置为24路开关量输入、16路开关量输出;4路模拟量输入、1路模拟量输出。终端具有扩展模块,可根据需要扩充。2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如下:1、执行终端标准配置说明 4路模拟量输入:发电机有功、无功、定子电压、母线电压 1路模拟量输出:调度端下发的无功或电压指令值 24路开关量输入:分三组,分别为RTU组、DCS组、AVR组 RTU组:省调主

6、站远方投切信号 DCS组:就地投切信号 AVR组:AVR自动状态信号、AVR告警信号 16路开关量输出:分三组,分别为RTU组、DCS组、AVR组 RTU组:增闭锁、减闭锁、自检、运行、通讯状态信号 DCS组:增闭锁、减闭锁、自检、运行、通讯状态信号 AVR组:增磁、减磁2、信号输入输出逻辑说明系统 调度:系统通过通讯方式接收来自调度端的无功及电压指令,再与当前系统实际电压及无功相比较,根据调度下发的参数整定值实施调控。调控后的结果端省调可从RTU端获取系统 RTU :系统将内部状态信号诸如增闭锁、减闭锁、自检等状态信号通过开关量输出方式送至RTU端,并将无功指令数据等值以模拟量输出方式送至R

7、TU端,调度可从RTU端获取系统运行状态信息系统 AVR :系统控制AVR可直接通过开关量输出,也可通过DCS间接输出系统 DCS :系统将增闭锁、减闭锁、自检、运行、通讯状态等信号通过开关量输出方式输出至DCS三、控制模型控制方式分为在线和离线两种方式。1、在线方式:母线电压调控 总无功调控 指定机组无功调控2、离线方式:指定电压曲线(上、下限)两种方式需要在系统投入前或实验运行阶段进行设置,系统在通讯正常的情况下可进行远方投切。系统通讯故障时自动进行离线方式调控。四、系统功能1、系统组态: 终端设备组态、上下行通道组态、运行参数设置、数据库组态、规约配置、双机配置、投入/切除配置 终端设备

8、组态以发电机为组,一台发电机可配置一或两台(双终端,可选),发电机运行参数定义、终端设备模拟量、开关量参数定义等;上下行通道组态为上、下行通道端口、波特率及端口通讯时使用的通讯规约等设置;运行参数设置包括控制模型选择、闭锁条件设置、告警设置、实时数据刷新频率设置;数据库组态为创建和连接数据库,数据保存间隔设置;双机配置为主机、备机设置、自动切换条件等。 组态时系统自动处于切除状态,系统支持在线组态、在系统投入的条件下组态后的数据发布后立即生效。2、实时数据:模拟量数据、开关量状态的实时显示 集中显示设备组态中的模拟量参数实时值、开关量实时状态,刷新频率可设置,数据可打印。3、实时曲线:模拟量8

9、/16/24小时内变化曲线图 实时显示设备组态中的模拟量参数变化曲线,可用于数据分析,曲线参数可设置,曲线可保存、打印。4、历史数据:储存的模拟量数据 系统储存采集终端设备和接收RTU端的模拟量数据,储存间隔可设置。储存后的数据可以查询、打印、制作报表。5、告警信息:变位告警、越限告警、通讯故障告警、设备故障告警、输入输出故障告警 告警信息发生时系统可同时进行语音告警、指示灯闪烁、推告警窗口画面方式告警。变位告警为开关输入量的变化;越限告警为采集和接收到的模拟量值高于或低于设备组态时设置的上下限值;通讯故障告警为系统中节点通讯中断;设备故障为终端设备CPU及扩展模块工作异常;输入输出故障为终端

10、设备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异常;6、运行工况:上行和下行通道通信报文、通讯状况、节点设备可在线诊断 上行通道:与RTU或数据平台通信中的报文接收与解码显示;下行通道:与终端设备通信的报文发送、接收与解码显示,这两项主要方便通信调试和检查。通讯状况以示意图的形式反映系统中上下行通道中通讯节点状况;节点设备在线诊断为对系统设备进行通讯测试。7、运行日志:系统事件和操作事件。系统事件为系统运行中发生的事件,操作事件为操作员的操作记录 系统事件主要为接收和执行远动端指令的事件记录,以及系统内部发生如自动切换、闭锁记录等;操作事件为操作员登录系统后执行的操作记录,如增减磁、系统实验、查询、打印操作等。8、用户

11、管理:用户增删及相应权限设置 系统管理员根据需要设置操作员和分配操作员权限,已分配帐户的操作员登录系统后只能执行已分配权限的操作,未分配的权限将会被自动禁止。9、系统试验:系统投入、切除、增磁、减磁、闭锁等操作 主要为调试阶段的功能模块,用户可利用此项功能投入系统、切除系统、手动增磁、减磁以及闭锁终端出口操作。 使用此项功能时,系统自动处于切除状态,待退出后自动投入。10、整定值管理:上级部门下发的参数整定值 省调下发的参数整定值,如有功出力高闭锁值、有功处理低闭锁值、母线电压高闭锁值、母线电压低闭锁值等。 使用此项功能时系统自动处于切除状态,设置完成后自动投入。11、报表管理:日、月、年报表

12、查询及打印 发电机无功出力及母线电压运行报表,用户可自定义报表、设置报表自动打印。12、数据库维护:数据库备份、导入、导出、人工置数 可以设置日期和时间备份、导出数据库中的相应区间内的数据,恢复或导入外部文件中的数据至数据库中,有此项权限的用户可修改库中的数据。五、运行环境硬件环境 CPU主频: 733MHZ硬盘容量: 40G内存容量: 128M 显示器 :1024*768或更高分辨率,标准配置17液晶 网卡 :3COM905B/C,10/100M自适应 串行口 : 2个 并行口 : 1个 打印机 :激光(或喷墨、针式)打印机 其它 :PCI插槽,音箱等 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2000/WI

13、N2003/WINNT4.0,多任务视窗操作系统,32位系统具有占先式多任务和多线程处理能力,具有良好的实时性能,有效地保证了监控和管理系统的实时性。数据库 :系统采用标准的中文SQL SERVER/ACCESS 2000作为数据库的存取和处理,同时系统也使用基于内存的实时数据库管理系统来保证实时信息的快速响应。系统可提供开放的应用数据接口以保证用户不同的扩充需求。支持软件:EXCEL制表软件六、技术参数模拟量输入 4模拟量输出 1开关量输入 24开关量输出 16节点容量 32CPU平均负载 10%终端轮询周期 150ms 双机手动切换时间 1s双机自动切换时间 20s双终端自动切换时间 50

14、0ms数据存储时间 10年 无功调节精度 2Mvar 母线电压调节精度 500V 输出正确动作率 99.9 % 七、组织结构八、项目组人员资料姓名陈继武年龄60性别男职称高级工程师岗位学历本科专业发配电毕业院校合肥工业大学技术特长电网运行及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作履历电气运行开关、变压器、电机检修励磁、保护、谐波研究发表文章、论文1、对半导体励磁调节器主通道两种方式可靠性评估 (电力技术 1988年6月5日第6期) 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2、淮北电厂200MW发电机励磁系统电网暂态过程中的行为及其对稳定的影响 (电力技术 1992年元月5日第3期)3、600MW汽轮发电机进相运行的实践 (华东电力

15、1995年第12期)4、发电机负序保护动作的分析 (华东电力 1997年第10期)5、运用658电能质量分析仪准确查找差动保护误动原因 (电力自动化设备 1998 第4期)6、调节器中的调差问题 (华东电力2002年第10期)7、平圩600MW机组自动减负荷装置介绍 (华东电力 1990 第2期)8、厂用电切换引起厂变过流保护误动作的分析 (继电器 2002年5月第5期) 9、安徽电网谐波测试情况 (安徽电力 1992年第2期)曾获奖项1、 安徽首台300MW机组进相运行试验研究 (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 大型发电机安全监视与无刷励磁检测系统 (国家教委二等奖)3、 厂用电切换成功率研究

16、(安徽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4、 利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进行发电机励磁系统参数的传真研究 (安徽省电力公司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一等奖)5、 发电厂无功功率与母线电压自动调节装置 (安徽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6、 运用数字模型分析方法解决励磁控制系统稳定问题 (安徽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姓名殷骏年龄38性别男职称高级工程师岗位电网分析学历本科专业工业配电毕业院校合肥工业大学技术特长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作履历PA4400 电能分析仪 Windows 9X 应用程序电网电压及无功在线优化调节可行性分析PQA-01 谐波在线监测仪发表文章、论文DFZ-01 事件顺序记录装置Y

17、C 系列电压无功自动调控装置曾获奖项曾获华东公司和安徽省公司科技进步奖数项姓名常厚喜年龄29性别男职称工程师岗位软件开发学历本科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毕业院校东北电力学院技术特长Delphi + SqlServer电力系统通信规约、通信接口工作履历远程集中抄表系统热网监控系统变电站/厂用电自动化监控系统发表文章、论文曾获奖项省级科技成果奖姓名史永盛年龄33性别男职称工程师岗位软件开发学历专业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毕业院校中国科技大学技术特长Delphi + Sql Server MapX 通用电子地图组件平台开发电力系统通信接口工作履历安徽省高速公路图层绘制软件安徽省公司交通事故黑点排查系统GPS卫星信号

18、接收图层软件发表文章、论文曾获奖项姓名方进年龄27性别男职称程序员岗位软件开发学历大专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院校合肥学院技术特长语言类 :JAVA、JSP数据库 :Oracle、Sql Server、MySQL软件工具 :UML设计工具 :Rose、Visio、PowerDesigner应用服务器:WebLogic、WebSphere、JBoss、TomCat、IIS其它方面 :掌握设计模式、了解分析模式、架构模式工作履历合肥联大校园网站建设及开发上海某社区网站建设及开发古井集团OA系统开发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协同办公系统浙江美特思邦威协同办公系统合肥华泰OA系统计算机资源管理模块滁州市政府机构

19、的OA协同办公系统发表文章、论文曾获奖项姓名陈超年龄23性别男职称助理工程师岗位技术支持学历本科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毕业院校湖北襄樊学院技术特长熟悉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工作履历 AVC系统调试发表文章、论文曾获奖项姓名陈必虎年龄27性别男职称助理工程师岗位技术支持学历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毕业院校炮兵学院技术特长 应用电子电路设计、数字通信工作履历 电连接器、继电器、PIC单片机控制电路设计 AVC系统调试发表文章、论文曾获奖项姓名干业风年龄26性别男职称助理工程师岗位技术支持学历大专专业应用电子技术毕业院校合肥联大技术特长电路设计、仪器仪表使用工作履历 AVC 系统调试发表文章、论文曾获奖项姓

20、名梁晶年龄26性别女职称工程师岗位工艺设计学历大专专业工业电气自动化毕业院校淮南联合大学技术特长工作履历质量、计量管理与控制工艺设计、资料管理发表文章、论文曾获奖项姓名黄海燕年龄26性别女职称助理工程师岗位质量控制学历本科专业财政学毕业院校东北财经大学技术特长计算机操作客户资源管理工作履历 行政主管销售助理发表文章、论文曾获奖项九、研发费用估算项目研发分两阶段:第一阶段:实现单机、单网、单终端功能,研发周期为两个月,时间为:2005.07.15 2005.09.15;第二阶段:实现双机、双网、双终端功能,研发周期为四个月,时间为:2005.09.152006.01.15费用估算:序号费用名称金额(万元)1调研费1.502差旅费2.003材料费5.004外协费3.005测试鉴定费5.006安装调试3.007技术联络费4.008资料费用1.009不可预见费用2.00合计贰拾陆万伍仟元整(¥26500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