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园”小区二期建设项目基坑监测方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43880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海园”小区二期建设项目基坑监测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静海园”小区二期建设项目基坑监测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静海园”小区二期建设项目基坑监测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静海园”小区二期建设项目基坑监测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静海园”小区二期建设项目基坑监测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海园”小区二期建设项目基坑监测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海园”小区二期建设项目基坑监测方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静海园”小区二期建设项目基坑支护工程监 测 方 案编制: 校核: 审核: 云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2013年05月03日目 录1 工程概况- 2 -2 建设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及支护设计- 3 -21工程地质条件- 3 -22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4 -2.2 基坑支护设计- 4 -3 监测时间、目的及方法- 4 -3.1 监测目的- 4 -3.2 监测方法及精度- 5 -4 编制依据- 5 -5 监测内容及项目- 5 -7 基准点、监测点布设与保护- 6 -7.1 监测基准点- 7 -7.2 仪器监测点的布设- 7 -在基坑周边土体表面埋入竖向位移监测点进行监测,共埋设18个监测点。- 8

2、 -7.3 监测点及基准点保护措施- 8 -8 监测方法、精度及仪器选用- 8 -8.1 水平位移监测- 8 -8.2 竖向位移监测- 8 -8.3 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8 -8.4 主要使用仪器设备及其技术指标- 8 -9 监测频率- 12 -10 监测报警及异常情况下监测措施- 13 -10.1 基坑水平位移监测- 13 -10.2 基坑竖向位移监测- 13 -11 监测成果及信息反馈- 14 -12 监测工作组织机构及参加人员- 14 -12.1 组织机构- 14 -12.2 协作- 15 -13 监测工作质量保证措施- 15 -13.1 组织机构- 15 -13.2 人员素质- 1

3、5 -13.3 仪器设备- 15 -14 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 15 -1 工程概况拟建工程场地位于昆明市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金家社区第四居民小组(小赵家村)盘龙江入湖口处,建设占地面积105570m2,地上总建筑面积214679.0m2,其中住宅面积198929.0m2,公建附属用房面积为15750.0m2,地下建筑总面积88533.0m2。项目整体下设一层地下室,分两期进行施工,一期(北侧)地下室及建筑已施工完并已交付使用,待施工二期基坑开挖深度为3.23.7m,支护周长约830.0m。2 建设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及支护设计21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勘察报告本场地地层从上至下分为:第四系人

4、工活动层(Qml),第四系冲(湖)积层(Qal+l),未揭露基岩。影响基坑开挖的土层主要有人工填土、耕土、粘土、泥炭质粘土和粉土,各土层的物理性质分别描述如下:1)第四系人工活动层(Qml)1层人工填土层(Qml):为杂色,由大量砖瓦碎石及黏土组成,成分不均匀,结构松散,为新近填土,稍湿,层厚0.50-3.20m,平均层厚1.54m,层底埋深0.50-3.20m,平均层厚1.53m,底层埋深标高为1883.87-1887.49m,平均为1886.19m,厚度薄。2层耕植土层(Qml):为褐黄色,由粘土及大量植物根茎组成,主要由回填的粘土构成,可塑-软塑,湿,层厚0.40-1.80m,平均层厚为

5、0.75m,层底埋深0.50-3.80m,平均为1.52m,底层埋深标高为1883.27-1887.72m,平均为1886.30m,厚度薄,全场均有分布。2)第四系冲(湖)积(Qal+l)层1层:粘土(Qal+L)灰色,浅灰绿色,湿,可塑,层厚0.50-10.20m,平均层厚为2.53m,层底埋深1.60-11.40m,平均为4.11m,顶板埋深标高为1876.49-1886.42m,平均为1883.71m,但层底埋深起伏变化大。2层:泥炭质土(Qal+L)为深灰色、灰黑色,含大量有机质,软塑,湿。层厚0.47.2m,平均层厚为1.28m,层底埋深2.50-12.00m,平均为5.39m,顶板

6、埋深标高为1875.89-1884.93m,平均为1882.42m,全场均有分布,分布较均匀。 3层:粉土(Qal+L)为灰色,稍密,湿。层厚0.50-21.70m,平均层厚为6.51m,层底埋深3.10-31.40m,平均为12.25m,层底埋深标高为1856.46-1883.92m,平均为1875.58m,该层层厚较大但层底埋深变化较大,全场均有分布,分布均匀。22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类型,地下水总体由北向南径流。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冲湖积层中。冲湖积层主要为粘土、粉土、泥炭质土等混杂堆积,其中粉土、泥炭质土透水性中等,富水性中等;粘性土透水性微弱,属相对隔水层,地

7、下水分布不均匀,各土层间地下水水力联系不甚密切。场地地下水位埋深0.231.50m,地下水位埋藏浅,水位稳定。2.2 基坑支护设计本基坑周边环境简单,周边空旷无相邻建构筑物,基坑深度3.23.7米。基坑南侧规划道路即将进行施工,不具备放坡条件。根据地勘报告描述,坑底2层泥炭质粘土力学性质较差,属典型的三高土,易产生深层滑移,故此基坑支护的重点即是防止坑壁产生滑移,保证基坑安全。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本基坑的安全等级按二级考虑,重要性系数取1.0。本基坑支护采用 “土钉墙+SMW工法”进行支护。基坑东侧和西侧采用放坡土钉墙支护,坑顶止水桩内插入14号工字钢加芯;基坑

8、南侧设置一排650三轴搅拌桩内插H型钢(HN5002001016),止水桩桩顶均设置砼冠梁将插芯连成整体,挂设钢筋网喷砼护壁。3 监测时间、目的及方法3.1 监测目的1)对基坑支护进行稳定性监测,为实施动态施工服务,确保安全、快速的施工。2)评价支护施工及其使用过程中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并作出有关预测预报,为业主、施工单位及监理提供预报数据,跟踪和控制施工过程,合理采用和调整有关施工工艺和步骤,取得最佳经济效益。3)预测和预报基坑支护的边界条件、规模移动方向、发生时间,便于及时采取措施。4)为基坑支护理论和设计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5)为基坑支护工程的维护提供依据。3.2 监测方法及精度3.2

9、.1 监测方法根据设计及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相关要求,采用仪器监测为主巡视检查为辅的方式对基坑及周边建(构)筑物进行监测。3.2.2 监测精度根据设计要求及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和本工程周围环境情况,本基坑的监测等级按二级进行。4 编制依据1) “静海园”小区二期建设项目基坑支护方案;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7)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1999;8)

10、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5 监测内容及项目5.1 仪器监测内容1)基坑顶部水平位移2)基坑顶部竖向位移3)土体深层水平位移4)基坑周边土体竖向位移5.2 巡视检查内容 基坑工程整个施工期内,每天均应有专人进行巡视检查,检查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 支护结构、冠梁、支撑、护壁等有无裂缝出现;、止水帷幕有无开裂、渗漏;、支撑、立柱有无较大变形;、基坑周边土体有无沉陷、裂缝及滑移;、基坑有无涌土、流砂、管涌。2)基坑周边环境、周边建(构)筑物有无裂缝出现;、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3)监测设施、基准点、测点完好状况;、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

11、情况。巡视检查的检查方法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6 监测流程监测程序流程图如下:接受委托调查确定监测方案现场监测计算分析和结果评价监测报告确认仪器、设备状况补充调查7 基准点、监测点布设与保护7.1 监测基准点监测基准点布设在3倍基坑深度范围以外的固定点上。根据现场位置实地布设,在基坑附近的空地上布置6个监测基准点,距离基坑不小于100m,具体位置见监测基准点布置图。由于施工干扰,监测点难免遭到破坏和隐蔽,解决方法是:经常巡视,发现监测点被破坏和隐蔽后,及时在原处重新布设,原处不能布设时,须换位置布设,并及时测定初次观测值,考虑到数据的连续性,其

12、点号须采用原先的点号,其观测值经换算后中采用原先点的观测值,并在监测报告中加以说明。7.2 仪器监测点的布设综前所述,监测点分别布设在监测对象上,并能够充分控制监测对象的变形状态;监测点的数目依据监测对象的变形特征确定。7.2.1 基顶(冠梁)水平位移及竖向位移监测 在边坡顶按设计要求均匀布设位移(沉降)监测点,共布置31个测点,编号为JD1JD42。在开始监测前,用全站仪对各测点反复测量多次,待数值稳定后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坐标值,以后每次测量时用全站仪强制对中测出各个观测点的即时坐标,记录在专用观测表内,与初始坐标相比,计算出累计位移量。前后两次累计位移量之差,即得前后两次的位移量。观测结果当

13、天处理,按规定格式报监理、业主和施工方,根据实测结果及时提供边坡顶时间水平位移曲线在开始监测前,用高精度水准仪配合铟瓦尺,对各测点反复测量多次,待数值稳定后取平均值作为初始高程值,以后每次测量时用高精度水准仪配合铟瓦尺用观测高程的方法测出各个观测点的高程,记录在专用观测表内,与初始高程相比,计算出累计沉降量。前后两次累计沉降量之差,即得前后两次的沉降量。观测结果当天处理,按规定格式报监理、业主和施工方,根据实测结果及时提供边坡顶时间沉降曲线7.2.2 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采用埋设测斜管的方式进行监测。测斜管采用PVC工程塑料管,直径为70mm,管内有两组相互垂直的纵向导槽,每根测斜管长为1.5

14、倍基坑深度。测斜孔采用钻孔的方式预埋,钻孔完成后,将测斜管的凹槽平行或垂直于基坑边缘,并将四周用粗沙填实。本工程埋设6个测斜管进行监测,编号TX1TX6。测斜管应在正式测读5天以前安装完毕,并在35天内重复测量3次,以连续三次无明显差异的测试结果平均值作为初始值。测斜结果稳定之后,开始正常测量工作。测试时,将测斜仪探头放入测斜管(探头高轮指向边坡变形方向),测试从孔底开始,自下而上沿测斜管导槽滑移,每1.0m在读数仪显示屏上读得相应数据一次,至管顶后将测斜仪探头绕轴线在水平面内旋转180(即探头高轮指向边坡变形的反方向),插入同一对导槽中再次从孔底开始测试,取相应深度处两次读数数值的平均值作为

15、该次监测值。观测频次与地表位移同步。7.2.3 基坑周边土体竖向位移监测 在基坑周边土体表面埋入竖向位移监测点进行监测,共埋设18个监测点。7.3 监测点及基准点保护措施在支护结构和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避免施工对监测点的破坏和隐蔽。监测过程中经常巡视,发现监测点被破坏和隐蔽后,及时在原处重新布设,原处不能布设时,须换位置布设,并及时测定初次观测值,考虑到数据的连续性,其点号须采用原来的点号,其观测值经换算后中采用原先点的观测值,并在监测报告中加以说明。8 监测方法、精度及仪器选用8.1 水平位移监测采用视准线法和小角法进行监测,仪器选用莱卡TCR1201+型全站仪,精度为1秒,监测点坐标

16、中误差1.5mm。 8.2 竖向位移监测采用水准高程测量方法进行,仪器采用Trimble的DiNi12T精密水准仪及铟钢尺,测量精度按二级水准要求,监测点坐标中误差0.3mm。8.3 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采用CX-806b型测斜仪进行监测,该仪器具有性能可靠、精度高、观测数据自动采集和处理等功能,可实现监测资料的及时反馈和安全监测快速预报。系统精度不低于0.10mm/m。8.4 主要使用仪器设备及其技术指标8.4.1 投入的主要仪器设备设备仪器清单名称测定项目数量型号全站仪水平位移1台徕卡TCR1201+水准仪竖向位移1台DiNi12T测斜仪土体深层水平位移1台CX-806b(1台备用)裂缝测

17、宽仪裂缝检测1台DJCK-3型8.4.2 仪器设备技术指标(1) 测斜仪 传感器灵敏度: 每500mm测管0.02mm 系统总精度: 每15m测管4mm 导轮间距基准: 500mm 测 头 范 围: 053 内 部 电 源: 12V 充 电 电 源: 220V 50Hz 数 字 显 示: 4 1/2位 发光二极管 重 量: 4Kg 温 度: -20+50 耐 水 压: 7.8451059.806105Pa(水深80100mm)。(2) 徕卡TCR1201+型全站仪主要技术指标望远镜镜筒长156mm成像正像物镜有效直径40mm放大倍率30视场120最短视距1.8m距离测量(良好天气条件)*1测程

18、单棱镜2200m三棱镜2600m精度(2+210-6D)mm测量时间标准/跟踪1.5/0.7 ,初始:3s测距最小读数精密测量模式0.1mm跟踪测量模式10mm温度设定范围-40 +60 步长 1大气压改正600hPa-1500hPa 步长 1hPa棱镜常数改正-99.9mm +99.9mm角度测量读数系统光电增量编码系统最小读数(Degree) 1/ 5(Gon) 0.3mgon/ 1.5 mgon精度*225长水准气泡管型气泡精度30/2mm圆型气泡精度8/2mm补偿器范围3光学对点器精度1/2000/1/2000/成像正像正像放大倍率33视场44调焦范围0.5m 0.5m 激光对点器(可

19、选)调焦范围/0.5m /0.5m 工作距离0.5 80 m0.5 80 m精度1/20001/2000显示类型两侧点阵液晶显示照明液晶屏液晶背光分划板有电源电池工作电压7.2VDC(可充 Ni- MH 电池)工作时间约8小时 (连续测距/角度测量)约12小时 (角度测量)充电器FDJ6 110/220 V 充电时间约3.5小时其他内存容量8000点主机重量(带电池)4.5kg体积(WDH) 约160155360 mm温度范围-20 +50I/O 上传/下载RS232c数据输出数据下载及格式转换软件 com600(3) DiNi12T精密水准仪主要技术指标每公里往返测高程精度0.7mm (取决

20、于水准尺,测量技术),0.3mm (带测微计)放大倍率标准32x,FOK73 目镜(可选) 40x,FOK117 目镜(可选) 25x补偿器设置精度0.3补偿器工作范围30工作温度-20到 +50贮藏温度-40到 +70(4) DJCK-3全自动裂缝测宽仪DJCK-3全自动裂缝测宽仪主要由手持式液晶屏主机、放大探头(带USB连接缆)构成,测量时程序自动扫描捕获裂缝并实时显示裂缝的宽度数值,用户可从显示屏上直接读取裂缝宽度数据,也可以对裂缝进行拍照并存储裂缝图片到主机,以便用户进一步的图像分析或打印存档,可广泛用于桥梁、隧道、墙体、混凝土路面等裂缝宽度的定量检测。技术指标:测量范围:04mm;测

21、量精度:0.02mm;分辨率:0.01;放大倍数:18倍; 可存储5000幅图象 ;可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对图象进行整理,生成检测报告。8.5 监测仪器设备校准检验该项观测的接收仪器包括测斜仪、水准仪和全站仪等,这些仪器依据使用说明及有关规范要求,我站定期送有关部门校准或自校(出具合格证)。9 监测频率在基坑开挖施工前做好周围各环境监测点的设置并取得原始数据,基坑开挖前埋设好所需的监测设备及仪器,并取得原始数据;地下室施工至0.000m时结束现场监测工作。根据施工进度,在基坑开挖前将建筑物和道路的沉降监测点布设完毕并进行初始数据的观测,并进行调查和记录。进行位移监测点的布设并进行位移初始数据的

22、观测。监测频率应综合考虑基坑类别、基坑周边环境和当地经验而确定,在正常情况下,监测频率可参照下表执行:基坑类别施工进程监测频率二级开挖深度(m)51次/2d预计总监测次数30次在实际观测工程中,应根据基坑变形情况、基坑开挖及地下工程施工进度、施工工况及其他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适时调整,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加强监测,提高监测频率。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监测数据变化量较大或者速率加快;存在勘察中未发现的不良地质条件;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未按设计施工;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支护结构出现开裂;周边地面出现突然较大沉降或严重

23、开裂;邻近的建(构)筑物出现突然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开裂;基坑底部、坡体或支护结构出现管涌、渗漏或流砂等现象;基坑工程发生事故后重新组织施工;出现其他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实时跟踪监测。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10 监测报警及异常情况下监测措施10.1 基坑水平位移监测基坑方位剖面水平位移累计值/mm变化速率/mm d-1东侧、西侧1-1、2-2、6-6、7-7306南侧3-3、4-4、5-520510.2 基坑竖向位移监测基坑方位剖面竖向位移累计值/mm变化速率/mm d-1东侧、西侧1-1、2-2、6-6、7-7305南侧3-3、4-

24、4、5-515310.3土体深层位移监测深层位移累计值:30mm; 变化速率:5 mm d-110.4 应急措施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并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当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的累计值;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突然明显增长或基坑出现流砂、管涌、隆起、陷落或较严重的渗漏等;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锚索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压屈、断裂、松弛或拔出的迹象;周边建筑的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较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裂缝、泄漏等;当监测项目的变化速率达到连续3天超过表中规定值的70%。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时,应提

25、高监测频率,必要时实时跟踪监测。当监测结果在报警值内时,应按照方案进行监测,并在第二天9点半前提供中间报告,对基坑的安全性提出建议;当监测结果达到报警值时,应进行每天监测,并于当天提交监测成果,出具工程联系函书面通知甲方、监理方、施工方;当基坑出现危险情况时,实行跟踪监测,监测数据现场计算后向甲方、监理方、施工方汇报。11 监测成果及信息反馈11.1 中间成果资料中间成果资料应包含以下内容 当日的天气情况和施工现场的工况; 仪器监测项目各监测点的本次测试值、单次变化值、变化速率以及累计值等,必要时绘制有关曲线图; 巡视检查的记录; 对监测项目应有正常或异常的判断性结论; 对达到或超过监测报警值

26、的监测点应有报警标示,并有原因分析及建议; 对巡视检查发现的异常情况应有详细描述,危险情况应有报警标示,并有原因分析及建议; 其他相关说明。11.2 最终成果资料 监测工作全部结束后20个工作日内提交最终监测报告,报告中除有上述必要的内容外,要有综合分析,对整个基坑支护工程有总体的评价。12 监测工作组织机构及参加人员12.1 组织机构本监测项目将设置管理、技术和质量负责人岗位,并设立“监测管理组”和监测信息整理分析组。监测管理组负责监测工作进行日常安排,组织和协调管理。监测信息整理分析组负责整个监测数据汇总分析处理工作。为保证监测工作的有序进行,我单位对该监测项目成立项目部,组织5人参加工作

27、,其中:2名工程师、1名助理工程师、2名技术员,项目经理由成艳飞担任,全面负责监测项目部的组织、管理。监测过程中加强与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等联系,及时完成监测任务。监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遵纪守法,服从业主、监理管理。 12.2 协作 考虑到本次监测的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又必须十分熟悉基坑周边环境各种情况。我们明确承诺将与业主,设计方以及施工方紧密协作,共同圆满完成监测任务。业主与施工单位应提供的配合要求:(1) 工地现场必须做到三通一平;(2) 配合监测点的埋设;(3) 协调各监测点的保护,尽量避免监测点破坏。13 监测工作质量保证措施为确保深基坑监测的工作质量及时准确地为有关方面提供监测数据

28、与信息,保证基坑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在组织机构的设置,监测技术管理队伍的人员素质,监测工作中涉及到的仪器设备,元器件材料的先进性和适用性,执行采纳技术标准规范的有效性以及监测工作的后勤保障五个方面来落实质量保证措施。13.1 组织机构在本监测项目将设置技术和质量负责人岗位,详见第10部分。技术负责人对全面的技术问题负责,质量负责人对涉及监测工作质量的人员,仪器设备,技术标准等问题负责。13.2 人员素质考虑到该基坑的重要性,本项目部组织了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监测技术管理人员(岩土工程、工程测量专业)开展监测工作。13.3 仪器设备本次监测计划投入各种先进的设备,完全能满足各测试项目的要求。14 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我站的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2)强调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穿防护鞋。(3)时刻注意空中、脚下,不得在天吊、塔吊的吊物下通过,注意脚下安全。(4)在基坑边缘行走时,如无防护栏则应配戴安全带,确保监测人员的安全。(5)仪器设备进入工地后,监测人员不得离开仪器,确保仪器的安全。(6)服从甲方、施工单位的安全要求。(7)项目负责人定期对安全进行检查,安全部不定期对安全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安全隐患,责令立即整改,整改不合格不得进行监测工作。云南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2013-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