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站课程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45887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客运站课程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客运站课程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客运站课程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客运站课程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客运站课程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客运站课程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客运站课程设计.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 项目背景22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情况32.1.1区域社会经济及人口概况32.1.2西宁市人口发展状况2.1.3西宁市市区经济发展概况2.2 西宁市综合交通情况2.2.1公路及运输现状.2.2对外交通状况2.2.3公共交通概况2.2.4铁路运输状况2.2.5航空运输状况3 社会经济及运输量发展预测73.1 西宁市历年经济、人口、客运量分析73.2预测模型与方法93.2.1一元线性回归113.2.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11 3.3西宁公路客运量预测133.3.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133.3.2 二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144 客运站的工艺计算174.1设计生产能力确定和工艺流线图174.2建设规模需

2、求174.2.1旅客最高聚集人数D174.2.2发车位数M174.2.3日均发车班次N184.3建(构)筑物建设规模计算184.3.1站务用房面积的计算与确定184.3.2辅助设施204.3.4站前广场面积的确定204.3.5停车场面积的确定204.3.6发车位面积的确定214.3.7其它设施215 客运站平面布局设计11项目背景西宁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多民族聚集、多宗教并存。西宁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农业区与牧业区、汉文化与藏文化的三大结合部,是青藏高原人口唯一超过百万的中心城市,移民人口达100万之多,有汉、回、藏、土、蒙古、撒拉等34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4。36万人,占总人口255

3、5。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五大宗教并存,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影响尤为深远,塔尔寺是我国六大藏传佛教寺院之一,东关清真大寺是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各民族团结奋斗,相濡以沫,谱写了灿烂的发展史,创造了辉煌的成就,赋予了串富的人文精神,使西宁显现出包容,勤劳、开放。创新的城市文化特点 西宁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素有“海藏咽喉”之称。随着西部大开发和现代交通建设步伐的加快, 以西宁为中心辐射全省的交通网络已形成,315、109国道贯穿全境,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四通八达,铁路向四周延伸,总铺轨里程1300余公里。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使西宁成为青

4、藏高原铁路中心枢纽。 西宁机场以每年客运吞吐量以33的速度递增, 已通航全国各主要城市。“兰一西一拉”(兰州一西宁一拉萨)通讯光缆工程,使电话通讯联接全国各地及世界数十个国家。西宁经过近50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步入了崭新阶段。目前,西宁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各占全省的三分之一,财政收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各占50以上。全省90的调入商品和80的调出商品经西宁中转,对全省其它州、地、市、县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2 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情况2.1.1区域社会经济及人口概况西宁工业已形成以机械、轻纺、化工、建材、冶金、皮革皮毛、食品为支柱的工业体系。机械工业技术力量雄厚,机床

5、、工程机械及各种工具等产品的生产已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纺织工业从纺纱、织造、后整理到服装制品;轻工以灯泡、塑料制品等为主,品种不断增加;化学工业已形成以化肥、制药、氟化盐、硫酸、红矾钠、润滑油等为拳头产品的支柱行业;建材工业在充分开发利用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已形成水泥、沥青、保温材料、PVC低发泡板、舒乐舍板、石膏及其制品等系列产品;冶金工业拥有全国最大的电解铝厂青海铝厂和列入全国500强的西宁钢厂及生产硅铁出名的青海山川铁合金厂,成为冶金工业龙头;食品工业在坚持地方特色的同时,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乳制品系列、三刺系列、虫草系列等保健、营养食品,多数产品已蜚声国内外。 能源、电力充裕,有年产100

6、多万吨煤矿一座。黄河上游可建设13座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30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360亿千瓦时,现已建成龙羊峡水电站,装机容量128万千瓦,李家峡水电站已开工建设,装机容量为200万千瓦,加上市内已有的火电、水电等中小型电站,使西宁电网电力资源极为充沛。 西宁农村经济有一定基础,粮食产量18万吨,油料1.8万吨,蔬菜、肉、禽、蛋、奶自给有余。牲畜年存栏数51万头(只)。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生力军。 西宁对外贸易持续发展。外贸进口总值超过1.6亿美元,实现出口创汇1.2亿美元;主要出口商品有硅铁、机床、轴承、绵纱、骨胶、蚕豆、量刃具等十余种。三资企业不断壮大,已成为西宁经济的一个重要组

7、成部分。 西宁是全省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商业贸易中心。市场建设成绩显著,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全市共有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网点近2万个,从业人员6万人。商业门类齐全,商品丰富,购销两旺,市场繁荣。国民经济总体保持较快增长。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2.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7%,较上年回落了0.6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19494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3%。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9.21亿元,增长5.0%,对GDP的贡献率为1.61%;第二产业增加值227.39亿元,增长19.2%,对GDP的贡献率为65.96%;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达到193.75亿元,增长2

8、2.92%,对GDP的贡献率为65.37%,对经济增长作用显著。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75.59亿元,增长10.6%,对GDP的贡献率为32.43%。经济结构继续保持“二三一”的格局。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4.4:51.6:44.0发展为4.5:53.9:41.6。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93.75亿元,比上年增长22.9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87.26亿元,增长23.62%。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1.31亿元,比上年增长23.69%。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9.99亿元,增长22.31%。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2854万美元,增长10.78%,其中:进口24502万美元,增

9、长16.08%;出口38352万美元,增长7.63%。全年实现一般预算收入58.86亿元,增长20.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3.45亿元, 增长27.3%。2008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29.10元,增长12.20%;农民人均纯收入3943.60元,增长16.07%。2.1.2 西宁市人口发展状况200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7.79万人,增加2.4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2.9万人, 较上年增加3.66万人;农村村人口84.89万人,减少1.23万人。城镇化率61.02%。在常住人口中,市区人口112.21万人,增加5.0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61。总人口(人)农业人口

10、(人)非农业人口(人)城镇化率(%)西宁市21778901027397115049361.02市区112210714726497484395.80城东区3407293157530915498.05城中区2520263717921484794.96城西区2652261834524688199.50城北区2641266016520396190.01三县105578388013317565024.05大通县45401135247610153532.12湟中县4620904185764351414.95湟源县1396821090813060128.192.1.3西宁市市区经济发展概况2008年全市实现

11、地区生产总值422.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7%,较上年回落了0.6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19494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9.21亿元,增长5.0%,对GDP的贡献率为1.61%;第二产业增加值227.39亿元,增长19.2%,对GDP的贡献率为65.96%;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达到193.75亿元,增长22.92%,对GDP的贡献率为65.37%,对经济增长作用显著。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75.59亿元,增长10.6%,对GDP的贡献率为32.43%。经济结构继续保持“二三一”的格局。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4.4:51.6:44.0发展

12、为4.5:53.9:41.6。2008年主要经济指标情况指标单位完成数GDP亿元422.19GDP增长%14.7三次产业比4.5:53.9:41.6地方财政收入亿元29.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1929农民人均纯收入元39442.2 西宁市综合交通情况2.2.1公路及运输现状城市道路网现状主城区路网仍采用方格网布置形式,城区道路系统由四条东西干路、十一条南北干路、一条环路,并辅以次干路和支路组成,路网骨架为“四横十一纵一环”。 规划“四横”是柴达木路-祁连路-互助路、八一路-东大街-西大街-五四大街、南绕城路和凤凰山路。规划“十一纵”是西城大街、茶卡路、海湖路、新宁路-小桥大街-宁大路、

13、同仁路-海南路、长江路-南川东路、建国路、湟中路、民和路、东民和路和团结路。规划“一环”由天峻路、西山一路、通海路、西山二路、南山二路、凤凰山路、部分西平高速公路组成。(第81条)执行情况:“四横十一纵一环”主城区路网建设中除凤凰山路、西城大街、南山二路、西山二路尚未建成,通海路、西山一路正在建设,其余道路均已建成,未形成“一环”。规划同仁路、天峻路、西山一路、通海路、凤凰山路为城市快速路,(第82条)执行情况:同仁路高架部分作为城市快速路已建成通车,天峻路、通海路、西山一路城市快速路正在建设;凤凰山路尚未建设。29规划五四大街、南绕城路、小桥大街、南川东路为城市生活性主干路,柴达木路-互助路

14、、西城大街、通海路、天峻路、湟中路、民和东路为城市交通性主干路,它们的服务对象分别是城市公共交通和汽车交通。(第83条)执行情况:城市道路等级均按总体规划道路等级执行,未改变。规划老城的南、北大街和东、西大街为城市商业大街,滨河南路为城市林荫大道。(第84条) 执行情况:按照城市总体规划,道路性质按城市总体规划未改变。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为“十”字型,总长约60公里。东西向主要沿南绕城路、东西大街、五四大街、柴达木路布设;在南川主要沿新城大街、南川东路、长江路布设,在北川沿小桥大街向北并利用原有铁路部分线路布设。(第89条)执行情况:正在编制轨道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在城区的对外入口布置4处外来机动

15、车停车场,规划在城区八个片区设近100个市内机动车停车场。(第92条)执行情况:城区八个片区截至2008年共设置机动车停车场281个(包括地下停车场),停车场存放周转量按每个泊位每天6次计,共计每天可停车次7.2万次。对外入口处外来机动车停车场正在编制专项规划。.2.2对外交通状况西宁至塔尔寺、西宁至大通2条高速公路分别于2005、2006年建设完成通车,109国道已完成西宁至倒淌河一级公路建设,227国道二级公路已完成建设通车。101省道二级公路已完成建设通车。2.2.3、公共交通概况我市共有61条公交线路,1712辆公交车,公交线路网密度为5.05每KM/平方;万人公交车拥有量为16.67

16、标台,车均客运量为22.56万人次;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为153230辆。西宁市社会营业性停车场面积一览表指标计算单位总面积其中(地下停车场)城东区13842326038城中区318581335000城西区1043203675城北区1355450合计3564101647132.2.4铁路运输状况建设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全长1118公里,其中青海省境内564公里。(第73条)执行情况: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车,青藏铁路复线(西宁市格尔木市段)正在建设。21、宁大支线大通站向北延伸至张掖与兰新铁路接轨,宁大铁路城区 段局部向东推移至北川河以东。预留大通站站场改扩建铁路用地。(第74

17、条)执行情况:宁大铁路正线线位在城区段尚未改动至北川河以东。22、在兰青铁路北侧,规划预留复线用地,为兰青铁路电气化做准备。(第75条)执行情况:兰青铁路电气化复线已建成,于2009年4月1日投入使用。23、规划西宁编组站为一级三场,远期为二级四场。预留西宁编组站改扩建铁路用地。(第76条)执行情况: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和兰新二线的建设,西宁站将成为青藏高原铁路客运枢纽站,现西宁编组站的改扩建规划已完成编制,准备实施。24、青藏线西格段电气化改造,在西宁西站规划预留铁路站场改扩建用地60公顷。(第77条)执行情况:青藏线西格线段电气化改造未进行,在西宁西站规划铁路站场改扩建用地60公顷。已预

18、留。2.2.5航空运输状况西宁市今年来积极发展民用航空运输,为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增加国内、省内航线和航班,开辟国际航线,使西宁更好地与国内航空运输网络相衔接,西宁曹家堡机场已经完成了二期改扩建工程,并投入使用;三期改扩建工程正在实施中,机场服务水平得到提高,开通多条国内航线,开辟了西宁-香港国际航班。到2005年,完成西宁至大连、郑州、桂林、海口、厦门等地航线的通航任务,到2020年,达到与全国所有省会城市通航目标。(第78条)执行情况:到2008年末,西宁机场已开通了西宁至北京、上海、广州、拉萨、海口、西安、成都、青岛、杭州、重庆、乌鲁木齐等航线。26、开通西宁至格尔木、玉树等地的

19、省内支线航班。完成西宁机场航站区改造任务。团结路以东城市用地建设应满足机场净空要求,不宜建设学校、医院等对噪声影响敏感的单位。在西宁机场电磁环境保护区内,不允许建设任何影响机场电磁环境的设施、构筑物。(第79条)执行情况:西宁至格尔木省内支线已开通,2009年6月1日将开通西宁至玉树支线航班。团结路以东城市用地建设全部按机场净空要求严格控制。3 社会经济及运输量发展预测3.1 西宁市历年经济、人口、客运量分析年份日旅客发送量(人次)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居民人均收入(元)年末总人口(万人)200167801993558476200065001793384473199963101693159468

20、1998500014728964631997540011322054561996560087203044619955000691831445199446505814434401993450045132643419924002381177421背景资料:设定统计年度是2001年,2001年的日旅客发送人数由上述现场统计得出,其它统计年度的数据通过历史资料获得,见表1。 表1 案例客运站预测基础数据 3.2预测模型与方法适用于公路客运量预测的方法很多。根据本次项目的目的和要求,结合西宁市社会经济与道路旅客运输发展的特点,拟采用回归分析模型进行预测。3.2.1一元线性回归一元线性相关回归分析预测法,

21、是根据自变量X和因变量Y的相关关系,建立x与y的线性关系式,其关系式中求解参数的方法是统计回归分析法,所以X与Y的关系式就称回归方程。一元线性相关回归方程的一般式为:Y=a+bX其中,为被解释变量,为解释变量,a为常数,b为回归系数。利用最小二乘进行参数估计,已知一组样本观测值(),(i=1,2,n),要求样本回归函数尽可能好地拟合这组值,即样本回归线上的点与真实观测点的“总体误差”尽可能地小,或者说被解释变量的估计值与观测值应该在总体上最为接近,最小二乘法给出的判断标准是:二者之差的平方和最小。即在给定样本观测值之下,使Q最小。 = 根据微积分学的运算,当对a、b的一阶偏导数为0时,达到最小

22、。参数a、b确定后,有Y=a+bX3.2.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模型(多元线性)的形式是:如果仅考虑两个变量,模型形式为: 其中系数仍通过最小二乘法确定,即令随机误差ui的平方和为最小,令:根据极值原理,分别对求偏导数,并令其等于零(推导过程省略),可得到由m+1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式中: , 回归分析模型的检验方法有多种,主要有相关性检验、回归显著性检验,参数显著性检验等。相关性检验可通过计算全相关系数进行,计算公式为: 式中:R值接近1,回归模型的预测效果好。回归显著性检验、参数显著性检验是通过下列各式计算来进行的。参数显著性检验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回归显著性的计算公式为:具体检验过程可参

23、考有关资料。 3.3西宁公路客运量预测3.3.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数据表格如下:年份日旅客发送量(人次)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居民人均收入(元)年末总人口(万人)2001678019935584762000650017933844731999631016931594681998500014728964631997540011322054561996560087203044619955000691831445199446505814434401993450045132643419924002381177421合计19965537421104230094522平均值1996553

24、74.2110.42300.9452.2Lxx=82.5Lyy=31862.4Lyy=7096849Lyy=2923.6Lxy=1601Lxy=23892.5Lxy=486经计算得 : b=Lxy/Lxx=1601/82.5=19.4 a=-bx=110.4-19.4*1996.5=-38633.8 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y=-38633.8+19.4x r=Lxy/Lxx*Lyy=1601/82.5*31862.4=0.99为高度相关。同理得:年末总人口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y=-11327.15+5.9x r=0.99为高度相关 居民人居收入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y=-5758

25、85.5+289.6x r=0.99为高度相关由以上公式可预测出未来十年(20022011)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年末总人口的情况如下表所示:年份国内生产总值(亿)年末总人口(万)日旅客发送量(人次)2002205484.767122003224.4490.6698620042438496.572592005263.2502,475332006282.6508.378062007302514.280802008321.4520.183532009340.852686272010360.2531.989002011379.6537.89174 表3-13.3.2 二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以日旅客发送量Y与

26、总人口X1、国内生产总值X2存在相关关系,用二元线性回归预测分析数相关数据及计算如下表:日旅客发送量Y(人次)年末总人口X1(万)国内生产总值X2(亿)X1YX2YX1X2X1X2Y67804761993227280134922094724226576396014596840065004731793074500116350084667223729320414225000063104681692953080106639079092219024285613981610050004631472315000735000680612143692160925000000540045611324624006

27、102005152820793612769291600005600446872497600487200388021989167569313600005000445692225000345000307051980254761250000004650440582006400269700255201936003364216225004500434451953000202500195301883562025202500004002421381684842152076159981772411444160160045374245221104243991026380786508627204777215374

28、4296443004合计5374.2452.2110.4平均值经计算得:L11=-24298.4 L12=L21=9398.2 LY1=96969.6 LY2=447669.2 LYY=7622747.6 代入方程组L11b1+L21b2=LY1 (1) L12b1+L22b2=LY2 (2)得b2=13.7 b1=1.3 a=Y-b1X1-b2X2=5374.2-1.3*452.2-13.7*110.4=3273.9所求的方程为Y=3273.9+1.3X1+13.7X2其线性相关度r=0.91 为高度相关。用该二元方程预测的十年(20022011)日旅客发送量见表314客运站的工艺计算根据客

29、运量的预测结果,运用工艺计算方法,得到客运站的主要生产规模指标。4.1设计生产能力确定设计年度是确定客运站项目主体工程建设规模的重要依据。根据交通部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与建设要求(JT/T200-2004)规定,设计年度是指客运站建成投入使用后的第十年。西宁市客运中心站设计年度确定为2011年。杭州市客运中心站设计生产能力即旅客日发送量确定维修停车场为:F日设=9174人/日,=7500/9174=0.821。所以西宁市长途客运站应为二级车站。其工艺流线图如下:出车检验检验人货上车清洗站车交接检票人、货下车车站交接分班存放候车行包存放行包托运购票行包提取问讯、小件寄存汽车进站旅客出站行包出站行包

30、进站汽车出站旅客进站图例: 人流 车流 行包流4.2建设规模需求4.2.1旅客最高聚集人数D旅客最高聚集人数,它是指一年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内,每天最大的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即高峰期人流量。它是决定候车厅的最大容量和服务设施面积的主要依据,其数量确定是按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计算的。相关标准见表5-1。其计算公式为:D = F日设 =9174*0.12=1100(人)其中:的取值按照表5-1选取。表5-1 计算百分比的选取设计年度日发送量计算百分比设计年度日发送量计算百分比150008%300200020%15%100001500010%8%10030030%20%50001000012%

31、10%10050%30%2000500015%12%4.2.2发车位数M发车位数是客运站设计的重要指标,它是表示车站同一时刻内能发客班车次的数量。按照发车位数的计算公式,本站发车位为:M = =1100*(1-0.1)*1.3/4*30*0.8=13(个)其中:发车位数;旅客最高聚集人数;过站车载乘率;这里取10%;增设系数,一般取1.3;营业时间内平均每小时每发车位发车次数;这里取4;客车平均定员;这里取30;始发车合理乘载率;这里取80%;另外考虑设置10个到达车位,所以,该站共需要车位23个。4.2.3日均发车班次N影响日均发车班次的主要因素有:旅客日发送量、客车定员人数、过站车辆换乘系

32、数以及始发车的合理座位利用率等。= 1.29174*(1-0.1)/30*0.8=413(班次)其中:日均发车班次;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过站车载乘率;这里取20%;客车平均定员;这里取30;始发车合理乘载率;这里取80%;不均衡系数,一般取1.2;4.3建(构)筑物建设规模计算客运中心建(构)筑物面积的计算与确定,本报告是依据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关于一级客运站设施配置的要求和规范性附表B关于建设规模的量化方法,结合本站功能定位,分别计算得出本客运中心站各组成部分的建设规模如表5-2所示。4.3.1站务用房面积的计算与确定(1)候车厅面积候车厅面积=1.0m2/人旅客最高聚集人数=1100

33、 (m2)(2)重点旅客候车室本客运中心站属于一级汽车客运站,按规范应配备重点旅客候车室,该部分面积一般不能大于候车厅的1/3。所以,本客运中心的重点候车室按候车厅面积的20%计算,即:重点旅客候车室=1100 m220%=220(m2)。(3)售票厅面积售票厅面积主要包括售票室与购票室两部分面积组成。其中购票室面积,按每窗口前20 m2计算;售票员每小时售票按100张车票计算(可考虑配备部分自动售票机)。售票室面积,按每个售票窗口6.0 m2来计算。并设总控室面积20 m2。即:售票窗口数E=D/每个窗口每小时售票数=1100/100=11(个)所以:购票室面积=20E=220( m2)售票

34、室面积=6E+15 m2=81( m2)故:售票厅面积=购票室面积+售票室面积+总控室= 321(m2)(4)行包托运处面积行包托运处面积主要包括托运厅、行包受理作业面积和行包库房面积。按照客运站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二级站托运单元为2个;考虑到该客运中心属于二级汽车站,所以,该车站的托运单元取2个。所以: 托运厅面积=25m2托运单元数=50( m2)行包受理作业室面积=20m2托运单元数=40(m2)行包库面积=0.1m2/人旅客最高聚集人数+15 m2= 125(m2)故行包托运处面积=托运厅面积+行包受理室面积+行包库面积 = 215(m2)(5)行包提取处面积行包提取处面积=行包托运处面

35、积=21550%=107.5(m2)(6)综合服务处面积综合服务处面积包括小件寄存、问讯、邮电通讯、失物招领、信息服务等的面积,即:综合服务处面积=0.02 m2旅客日发送量 =0.02 m29174=183.5( m2)(7)站务员室面积站务员室面积=2.0 m2/人当班站务人数+15 m2=2.0 m2/人30人+ 15m2=75( m2)(8)驾乘休息室面积驾乘休息室面积=3.0发车位数=3.013=39( m2)(9)调度室面积调度室面积一般按站级确定,一级站一般按20 m2-30m2选取。本站取30m2。(10)治安办公室面积治安办公室面积按按规范取30( m2);(11)广播室面积

36、广播室面积按规范取20( m2);(12)医疗救护室面积医疗救护室面积按规范取40( m2);(13)盥洗饮水处面积盥洗饮水处面积按规范取30( m2);(14)旅客厕所面积旅客男厕所面积=1.2m2/人5%旅客最高聚集人数+15 m2= 81( m2)旅客女厕所面积=1.5m2/人4%旅客最高聚集人数+15m2= 81( m2)(15)智能化系统用房面积按照规范,车站智能化系统用房面积按照汽车站智能化水平和实际需要,建设时按照300 m2考虑。(16)行政办公用房面积行政办公用房面积按照汽车站机构设置情况和实际需要,行政办公用房主要包括:计算机房、监控室、管理人员办公室、会议室等,建设时按1

37、000( m2)选取。4.3.2辅助设施(1)汽车安全检验台(沟、室)汽车检验台面积根据检测项目与检测方式,按每个台位100 m2计算,本客运中心设四个检测台位,所以,该部分面积取400 m2。(2)车辆清洁、清洗台车辆清洁、清洗台面积根据洗车方式和污水处理与回收系统的形式,按90.0-120.0 m2/个计算;本客运中心设四个清洗台,所以,该部分面积取400 m2。3司乘公寓司乘公寓按日均发车班次,每10班次按20 m2计算,即:司乘公寓面积=2.0 m2日发车班次=2.0413=826m24车辆维修车间维修车间面积主要包括维修车位面积、辅助工间面积和材料库面积三部分。即:维修车间面积=维修

38、车位面积+辅助工间面积+材料库面积= 700+300+200= 1200 ( m2)5其它辅助设施其它辅助设施按照本客运中心站的经营设想,应建设一定面积的购物、娱乐、餐饮等基础设施。本部分面积按3000m2考虑4.3.4站前广场面积的确定站前广场面积=2.0 m2/人旅客最高聚集人数=2200( m2)4.3.5停车场面积的确定停车场的最大容量按同期发车量的8倍考虑,每个车位占用面积按客车投影面积的3.5倍计算。即:停车场面积=28客车投影面积发车位数=284023=25760( m2)4.3.6发车位面积的确定发车位面积=客车投影面积4发车位数=40423=3680( m2)客运中心各组成部

39、分计算确定面积汇总见表5-2所示。4.3.7其它设施(1)站内道路,视实际需要确定其规模,暂定为6000 m2(2)美化绿化面积,暂定为4000 m2表5-2 西宁市客运中心站主要设施建设规模计算汇总表序号设施名称面积m21站前广场22002停车场257603发车位36804站房总面积3627候车厅1100重点旅客候车室220售票厅 321行包托运厅50行包提取处107.5综合服务处183.5站务员室75驾乘休息室39调度室30治安办公室30广播室20医疗救护室40饮水盥洗室 30男女旅客厕所81智能化系统用房300办公用房10005辅助设施总面积5426汽车安全检验台400车辆清洗台400司乘公寓826维修车间800其它辅助设施30006站内道路60007绿化面积40008车站占地总面积506935 客运站平面布局设计详见后面附图。参考文献:交通枢纽与港站 胡列格等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交通系统工程 冯树民编著 知识产权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