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连铁路电气化环境影响评价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连铁路电气化环境影响评价简本.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改建铁路陇海线徐州至连云港东段电气化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补充报告第二次公众参与信息公告【建设项目名称】: 建铁路陇海线徐州至连云港东段电气化改造工程【建 设 单 位】: 上海铁路局徐州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环 评 单 位】: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公 示 时 间】: 2012年4月1日 2012年4月18日【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本工程沿线因工程变化所涉及的村庄、城镇居民、社会团体等。【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本次公众参与主要征寻公众的一下意见:公众对徐连线电气化工程及其变化工程的了解情况及态度。公众对本项目的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公众对于本项目对于本工程在环境保护措施方面有何建议和要
2、求?【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联系人:王越 联系方式:021-63815073 传 真:021-51226117 电子邮箱:wangyue9630 联系地址:上海市闸北区天目中路291号 邮政编码:200070 受理方式:请在第二次公示期间以电话、电子邮件或信件的方式将您的建议和意见反馈给评价单位。 【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2012年4月 1 日 2012年 4月 18日以下为改建铁路陇海线徐州至连云港东段电气化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补充报告)简本 公众认为必要时可以信件的方式于公示时间内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索取补充信息。改建铁路陇海线徐州至连云港东段电气化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补
3、充报告简本) 建设单位:徐州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评价单位:中铁上海院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乙级 国环评证乙字第1810号2012年3 月 上海目 录1总论2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3工程沿线环境概况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5 声环境影响评价6 振动环境影响评价7 水环境影响评价8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9 电磁环境影响评价10空气环境影响评价11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12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分析13公众参与14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15环保措施及投资估算16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 概 述1.1 建设项目前期准备情况简介1.1.1 项目名称 陇海线徐州至连云港东段电气化改造工程1.1.2 项目地点陇海铁路徐州至连云港东段
4、,西起徐州市,经邳州、新沂、东海,东至连云港市,线路全长223.954km。1.1.3 项目设计过程2005年7月,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编制完成改建铁路陇海线徐州至连云港东段电气化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送审稿)。2005年12月,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改建铁路陇海线徐州至连云港东段电气化改造工程初步设计。2006年12月,中铁第三勘察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改建铁路陇海线徐州至连云港东段电气化改造工程施工图。2008年12月,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完成了改建铁路陇海线中云至连云港东段电气化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年6月,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完成了改建铁路陇海线中云至连云港东段电气化改造工程初步设计
5、。2009年8月,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以关于陇海铁路中云至连云港东段电气化改造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09)1068号)对本段工程的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2010年9月,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改建铁路陇海线中云至连云港东段电气化改造工程施工图。1.1.4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环评单位及设计变化情况(1)建设单位的变化情况陇海铁路原建设单位为济南铁路局,2008年3月18日之后建设单位变更为上海铁路局。(2)设计单位的变化情况改建铁路陇海线徐州至连云港东段电气化改造工程预可研、可研、初步设计由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完成,徐州至中云段施工图设计由中铁第三勘察设计院设计完成。中云至连云港东
6、段施工图由中铁第四勘察院设计院完成。(3)环评单位 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由中铁第二勘察设计院于2005年完成。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补充报告由中铁上海设计院编制完成。(4)施工单位由中铁建电气化局、中铁十局、中铁第三设计院联合体工程总承包。1.2 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1.2.1 原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过程2005年9月,中铁第二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原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以改建铁路陇海线徐州至连云港东段电气化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依据,编制完成改建铁路陇海线徐州至连云港东段电气化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原环评报告”。2006年8月,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以苏环管2006134号文关于对改建
7、铁路陇海线徐州至连云港东段电气化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对项目环评进行了批复。1.2.2 环境影响评价补充报告的编制过程徐州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于2011年2月以徐建指工发201118号文关于陇海线徐州至连云港东段电气化改造工程环保设施开通试运行的请示申请开通试运行。2011年4月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以建设项目试生产(运行)环境保护核准通知,鉴于该项目大许牵引变电所、隔声屏障建设位置和规格发生了变更;沿线噪声敏感点降噪措施,邳州、新沂接触网工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未能建成(到位)。不同意投入试运行。必须对该项目变更内容进行补充评价并报批。本工程施工图阶段设计文件与原环评报告书所依据的可研阶段设计
8、相比较,部分设计发生变化,建设单位徐州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以及江苏省环保厅的要求,委托中我公司编制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补充报告。1.3 评价范围和评价时段1.3.1评价范围表1 本次补充报告与原环评报告评价范围比较表 环境因素评价范围原环评报告本次环评补充报告生态环境(1)改线地段(含隧道)外侧轨道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2)改扩建的站、段新征用地界外100m以内区域;(3)现状电化地段线路两侧各30m以内区域;(4)临时用地100m以内区域;(5)施工便道中心线两侧各30m以内区域。同原环评声环境铁路外轨中心线两侧各
9、200m以内区域。同原环评振动环境铁路外轨中心线两侧各60m以内区域。同原环评水环境对废水和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站、段进行重点评价,主要为徐州机务段、云台山机务折返段、中云客车整备所;对一般中间站进行简单评述。对于大湖、邳县、新沂、东海县、中云接触网工区,以及新建的连云港东机务折返段、改建徐州客车技术整备所新增污水排放量均小于200m3/d,因此仅进行污染源评价,对水环境影响做简要评述。对水环境影响进行简要说明。地下水环境/沿线各车站及本工程建设所涉及区域电磁环境铁路外轨中心线两侧各50m以内的电视用户,牵引变电所围墙外30m以内区域。同原环评空气环境评价工程设计范围内的固定及流动污染源。同原环
10、评固体废物沿线各主要站段及旅客垃圾集中排放点。同原环评1.3.2 评价时段(1)施工期与工程建设期相同, 1年(2)运营期与工程运量预测年度一致,近期2015年,远期2025年,评价以近期为主。1.4 评价内容和评价重点 1.4.1 评价内容通过对本工程环境影响的识别与筛选,确定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为:(1)总论(2)既有铁路概况、工程变更情况及工程环境影响分析(3)工程沿线环境概况(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5)声环境影响评价(6)振动环境影响评价 (7)水环境影响评价(8)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9)电磁环境影响评价(10)环境空气影响评价(11)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12)社会经济环境
11、影响分析(13)公众参与(14)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5)环保措施及投资估算(16)环保措施及建议1.4.2 评价重点根据本次工程变化特点以及沿线环境特征,通过评价因子筛选,本次评价主要针对工程调整后工程建设方案的变化进行评价,以生态、声、振动、水、电磁环境影响评价为重点,对环境空气、固体废物等影响做简单对比分析。1.5 环境保护目标(1)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评价范围不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生态环境目标同主要为沿线基本农田、土壤、植被、农田等。(2) 声环境、振动保护目标工程调整后沿线需要进行补充分析评价的声环境敏感点9处,振动环境敏感点1处。调整后工程敏感点变化情况详见表2。(3
12、)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中云河特大桥跨越京杭大运河徐州邳州市清水通道维护区、蔷薇河大桥跨越连云港市蔷薇河准水源保护区。(4) 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工程不涉及地下水生活供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资源(矿泉水、温泉等)保护区等地下水敏感区,主要保护目标为沿线地下水环境。(5)电磁环境保护目标原环评的电磁环境保护目标为铁路沿线的居民区。以及变化后的牵引变电所周围居民。2、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2.1主要工程设计变化情况本工程施工图阶段与可研阶段的工程内容相比较,其线路的功能定位未发生变化(仍为客货共线),主要技术标准未发生变化(包括列车速度目标值、机车牵引定数等均未发生变化)、主要工程内容未发生重大变化(线路横向
13、位移未超过原正线长度的30%、正线改变累计长度未超过线路长度的30%、车站数量、位置或规模未发生重大变动)、未因项目变更出现新的重要生态敏感区,重要环境保护措施未发生重大变动。仅局部工程设计有所调整,具体变化有 :可研设计中对云台山隧道(现名为庙岭隧道)进行扩孔及病害整治,施工设计云台山隧道改为路基工程;施工图设计增建上跨公路立交桥2座;施工图设计中牵引变电所位置发生变化;施工图设计中将原可研阶段的连云港东机务折返段改建工程改为新建连云港东机务折返段;可研设计对平山客整所改建,平山客整所改建工程I类变更设计将既有平山客整所移至徐州客整所;环保措施:污水处理措施,对于接触网工区,原环评要求对生活
14、污水采用沼气化粪池处理,施工图设计改为化粪池+厌氧生物滤罐处理工艺。噪声防治措施,原环评要求设置2处吸声、2处隔声声屏障、7处隔声窗,施工图阶段改为3处吸声式声屏障,隔声窗未实施。以上设计变化,相对于整个电气化改造工程而言,变化数量和范围较小,属于局部工程设计调整,对照关于铁路建设项目变更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办201213号,2012年1月21日实施)中的有关规定,本项目不属于重大工程变更项目。2.2 工程污染源分析2.2.1 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变化前后主要环境影响变化情况 见表2。表2 本工程变化前后主要环境影响变化情况一览表项 目类 型环境影响变化情况生态环境城市规划未发生变化
15、交通运输未发生变化征地拆迁征地(永久)较原环评报告减少27.94 hm2、拆迁数量增加24187.6 m2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未发生变化沿线动植物的影响未发生变化占地数量新增用地(含临时)较原环评报告减少39.24 hm2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量较原环评报告减少21049 t声环境环保措施变化及庙岭隧道工程变动原环评报告采取噪声措施的敏感点10个。其中2个敏感点(大湖小学、大港职业中学)已搬迁,不在本项目影响范围内,由于庙岭隧道已炸开,增加庙岭隧道上方居民点1个,因此本次补充报告中进行补充分析的敏感点数量调整为9个振动环境庙岭隧道工程变动庙岭隧道炸开后,原隧道上方敏感点所处线路形式变为路
16、堑形式,振动影响较原来隧道模式大,但仍能达标水环境车 站中云站污水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对水环境的影响减少。接触网工区原环评报告提出的5处接触网工区的污水处理设施由环评提出的沼气化粪池改为化粪池+厌氧滤灌的处理工艺。该污水处理工艺无动力消耗,其处理效果好于沼气化粪池。机务折返段连云港东机务折返段改建改为新建,污水经过处理后,实现达标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基本无变化。客车整备所平山客整所变迁至徐州客整所,平山客整所无污水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减少。徐州客整所污水排放量增加,能够实现达标排放,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对水环境的影响减少。空气环境 空气污染取消原设计的5处燃煤锅炉,采用清洁能源,污染物排放量较
17、原报告书中的预测量减少。电磁环境 电磁辐射5处牵引变电所的位置发生变化,附近有居民,监测结果表明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排放量因设计取消了5台新增的燃煤锅炉,采用电开水炉。因此将无新增的锅炉炉渣产生, 固体废物排放量较原报告书中的预测量减少。2.2.2 施工准备和施工期环境影响特征分析本工程徐州至中云段施工已经完成,在施工过程中未发生环境污染问题,中云至连云港东段目前正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阶段的环境影响主要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振动、污水、扬尘、废气、固体废物等,本次补充评价主要针对中云至连云港东段工程施工期污染源进行补充分析。3、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施工图新增永久用地21.26 hm2,较原方
18、案减少27.94 hm2,全线新增永久用地使项目吸引区人均用地减少约0.000022亩,不会对沿线区域土地利用构成较大影响。施工图永久占用耕地16.27 hm2、临时占用耕地22.48 hm2,较原方案分别减少12.83 hm2和10.72 hm2;占用基本农田17.6 hm2,较原方案减少10.7 hm2。本工程实际施工对沿线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原方案减少,用地较为分散、数量较小,不会对占用土地当地区域农业生产产生较大影响。(2)本项目为既有铁路电气化工程,绝大部分工程量在既有铁路用地界内完成,新增工程集中在既有车站和重要桥涵附近区域,不存在珍稀动植物、古树名木,工程实施会对用地范围及周边区域的
19、植被和动物产生一定程度扰动,但随着施工结束,这种扰动将消失,用地内的植被损失可以通过营运期路基和站场绿化等植被恢复措施加以补偿。(3)原方案工程土石方总量为1890858 m3,其中填方1615155 m3、挖方275703m3,实际施工土石方总量1524899 m,其中填方670571 m、挖方854328 m,实际施工产生的土石方总量较原方案土有一定程度减少。实际施工全线共设置8个取土场,主要为旱地、荒地,数量较少;弃方大部分用作连云港墟沟作业区的填海工程,其余部分就近埋入既有陇海线增建二线工程时遗留的取土坑并全部填平,全线未设置集中弃土(渣)场。(4)原方案预测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为4.1
20、9104 t,实际施工预测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为7650.9 t,实际施工阶段水土流失总量仅为原方案的18.3%,因工程产生的水土流失影响较原方案要小得多。实际施工中主体工程和临时工程均设置了各种水土保持工程和植物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因水土流失产生的不利影响。(5)既有庙岭隧道改造工程的实际施工量要远大于原方案,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比原方案要大。但考虑到该段工程是在城市建成区内施工,同时主体工程又对因开挖形成的边坡同步采取了有效的生态防护及恢复措施,工程不新增弃渣场,因此改造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较为有限的。中云站改造工程实际施工的用地数量和土石方总量均小于原方案,客运站实际建设过程中对土地资源的占
21、用和破坏要较原环评结论小,工程配套建设的路基防护工程、站场绿化工程和取土场植物防护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工程建设产生的对生态环境的短期不利影响。考虑到项目建设区域已为城市建设区域,因此工程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中运河特大桥改造工程中,实际施工仅对横向楣杆进行改造,不对进行整体换梁,全部工程均在既有桥梁桥面上完成,施工材料先由工厂预制再由工程列车运输至工点,不涉及影响航道通行和临时型工程修筑等问题,实际施工不会出现原方案可能产生的占地和植被破坏等生态影响,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极为有限。4、 声环境评价4.1 声环境现状本次补充报告中进行现状监测敏感点共7处。其中学校3处,医院1处,社会福利
22、院1处,居民住宅2处,现状监测值昼间为55.266.0dBA,夜间为53.463.7dBA。(2)2个居民区现状监测值昼间为62.766.0dBA,夜间为60.163.7dBA。(3)本次补充报告中沿线的特殊敏感点有炮车中学、社会福利院、康复医院、院前小学(原新海高中东方分校)、新港实验小学和淮海工学院(连云港金山桥学校)共5处。其现状监测值昼间为55.261.2dBA,夜间为53.459.8dBA。社会福利院、康复医院、院前小学(原新海高中东方分校)3处超过标准要求,超标量昼间为0.51.2dBA,夜间为8.28.4dBA。其他炮车中学、新港实验小学和淮海工学院(连云港金山桥学校)2处能满足
23、标准要求。4.2 声环境预测(1)工程运营后,敏感点近期铁路噪声昼夜间分别为37.272.7dB、36.171.4dB,叠加背景后,昼夜间分别为48.272.7dB、46.171.4dB;(部分敏感目标)昼夜间预测值较现状增加量分别为0.26.7dB,0.97.7dB;对照相应标准,28个预测点中,昼间4个预测点超标0.61.2dB,夜间9个预测点超标3.410.3dB。(2)铁路边界处近期预测值昼间为57.267.7dB,夜间为56.166.4dB;远期预测值昼间为57.267.9dB,夜间为57.566.5dB。对照铁路边界噪声限值“昼间70dB,夜间70dB”,铁路边界处预测点均可达标。
24、(3)铁路边界内2个预测点表明,近期昼间69.472.7dB,夜间为68.171.4dB,较现状增加6.7dB、7.7dB;远期预测值昼间为69.672.9dB,夜间为68.271.5dB,较现状增加6.9dB、7.8dB。(4)5处学校、医院特殊敏感点,近期预测值昼、夜间分别为54.867.6dB和52.566.4dB,远期预测值昼、夜间分别为54.867.8dB和52.766.5dB。对照环发【2003】94号文,5处敏感点近期有2处超标,分别为社会福利院和康复医院,其余3处炮车中学、院前小学(原新海高中东方分校)、新港实验小学和淮海工学院(原连云港金山桥学校)能达标。2处超标敏感点昼间超
25、标1.2dB,夜间环境噪声均超标8.810.3dB。(5)本次补充报告涉及沿线居民区(点)4个。除庙岭隧道上方居民区能够达标,其他3个居民区均超标,昼间超标0.6 dB,夜间3.49.3dB。本次补充环评噪声防治工程设3m高吸声式声屏障1420延米,原环评要求设置的声屏障应增设。由于部分敏感点搬迁出本项目噪声影响范围,因此按本补充报告设置通风式隔声窗2处,计1000m25、 振动环境评价5.1 振动环境现状工程调整后评价范围内涉及1处振动敏感目标,即庙岭隧道(原名云台山隧道)上方居民。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环境振动现状值类比原环评报告中云台山隧道进口处居民区振动监测值(77.3dB),可满足城市区
26、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之“铁路干线两侧”标准。5.2振动环境预测庙岭隧道炸开后,上方居民建筑近期振动预测值为66.8dB,昼、夜均满足“铁路干线两侧”标准要求。运营单位要加强轮轨的维护、保养,定期旋轮和打磨钢轨,对小半径曲线段涂油防护,以保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减少附加振动。6、水环境影响评价(1)连云港东站生活性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后能够满足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之三级标准的要求。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后进入连云港市墟沟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不会对水环境造成影响。(2)本工程沿线接触网工区生活性污水经过化粪池+厌氧生物滤罐处理后,水质能够满足GB8978-1996污水综合
27、排放标准之二级标准的要求。设计的污水处理工艺可行。(3)连云港东机务折返段污水经过处理后,水质能够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之二级标准的要求。排入附近站场沟涵,后进入黄海,不会对海水水质造成不良影响。(4)徐州客车整备所含油污水进入徐州南机务折返段(原徐州机务段)南口污水处理场处理后,排水水质能够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之三级标准的要求。污水进入市政管网后,进入黄河截污管道,进入姚庄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不会对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7、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1)本工程沿线地下水除硝酸盐(氮)、总大肠菌群超标外,其他标均满足GB/T14848-93之III类水的标准
28、,水质情况总体较好。徐州市云龙区长山村硝酸盐超标,该水井周围为农田,农田施氮肥是地下水硝酸盐(氮)超标的主要原因。工程沿线地下水总大肠菌群均超标,由于监测点所在位置均为村镇,受生活污水的影响,造成总大肠菌群超标。(2)各站段污水经过处理后均能够实现达标排放。不会对地下水水质造成影响。工程建成后地下水中各项指标将保持稳定,基本能维持水质现状,不会影响地下水水质。(3)施工废水严格采取沉淀防渗等措施后,能有效阻隔污染物进入地下含水层,防止地下水水质污染。(4)庙岭隧道改为路基工程所在区域为前震旦系片麻岩,岩体完整,渗透系数较小,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补给途径为大气降水的短途补给;水量较小,工程的建设
29、不会造成工程所在区域的地下水流场的变化及地下水水位的降低,不会产生塌陷、不均匀沉降等水文地质问题。8、电磁环境评价大许家牵引变电所各测点工频电场强度为10.3V/m501V/m,远低于HJ/T24-1998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中工频电场强度4kV/m的推荐值要求。工频磁场强度为5.410-5mT2.9510-4mT,远小于HJ/T24-1998中 0.1mT 的推荐值要求。因此,牵引变电所的工频磁场对变电所围墙外居民不会产生有害影响。9、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根据原环评报告书,本工程全线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旅客垃圾、职工生活垃圾、锅炉炉渣,新增固体废物排放量
30、分别为1525t/a、28t/a、11t/a。由于施工图阶段,采纳原环评报告书的建议,取消了5台新增的燃煤锅炉,采用空调供热。因此将无新增的锅炉炉渣产生, 固体废物排放量较原报告书中的预测量减少,减少量为11t/a。10、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本次补充评价主要针对中云至连云港东段工程施工期污染源进行补充分析。噪声源主要来自于隧道爆破前期的穿孔、爆破以及弃渣运输设备运行产生的。爆破噪声是瞬间的,可以通过控制单孔药量和一次起爆药量,控制每个爆破脉冲噪声在120dB一下。振动源主要来源于隧道爆破过程,对周边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严格控制最大一段齐爆药量,能够有效降低爆破震动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确保其安全。
31、施工期的水污染源主要来源于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机械车辆冲洗水以及庙岭隧道拆除渣土在雨水冲刷下产生的污水。庙岭隧道(原名为云台山隧道)改为路基工程所在区域的岩性为前震旦系片麻岩,岩体完整,渗透系数较小,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补给途径为大气降水的短途补给,水量较小,工程的建设不会造成工程所在区域的地下水流场的变化及地下水水位的降低。施工期主要大气污染源是在爆破前期的穿孔、爆破过程中、以及爆破结束后的铲装、运输渣土产生粉尘以及在弃渣运输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扬尘,施工扬尘将会对景观和环境卫生造成一定影响,但其影响范围是局部的,影响时间是短暂的,本工程施工期庙岭隧道产生的弃渣除用于路基工程填方外,多余土石方
32、运往旗台山作业区填海。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11、 环保措施11.1 施工环境污染控制措施施工准备阶段环保措施及施工期环保措施维持原环评报告。本次环评补充因工程变化,庙岭隧道工程施工期的环保措施。11.1.1噪声防治措施(1)铲装、运输车辆均选择低噪声、符合国家标准的机型,降低因设备原因造成的噪声污染。(2)爆破网络设计与施工禁止使用导烛爆索网络,以免产生大噪声和飞石。(3)施工(爆破)单位按照连云港庙岭铁路隧道及庙岭山体拆除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相关环保措施实施到位。项目施工过程中未收到任何关于噪声方面的投诉。11.1.2 振动污染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最大一段齐爆药量,降低爆破震动对周
33、围建筑物的影响,确保其安全。(2)大块岩石解小应首选机械解小方法,尽量减少或不用爆破法解小访求,需采用浅眼爆破法破碎大块碎石时,严禁使用裸露药包,以免造成空气冲击波超标,对施工人员和周围设施造成危害。(3)合理选择掏槽形式、爆破参数、分段延期时间等,既满足该隧道施工要求的爆破参数,同时将拟定的保护建筑物处的振动速度,完全控制在爆破安全规程允许的标准以内。11.1.3 水污染防治措施建议在庙岭隧道施工场地设置临时沉淀池,经沉淀池处理后后方可排放。预计对施工场地排水口增加临时沉淀池约2个。11.1.4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1) 严格落实本工程沿线各站、段、所等水污染源的控制措施,同时做好化粪池、厌
34、氧生物滤罐等污水处理设施及污水管道的防渗漏措施。(2)施工污水中的少量石油类成份主要来自于施工机械的跑冒滴漏,因此为减少污水污染物的影响,应从石油类的源头抓起,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养护维修及废油的收集,最大限度的减小排污量,以免渗透浸入地下水含水层。(3)做好庙岭隧道改为路基工程左侧高路堑边坡的防护工程,以防止产生塌陷、水土流失、不均匀沉降等水文地质问题。11.1.5空气污染防治措施(1)在爆破前期的穿孔施工中,钻孔设备采用环保型的钻孔设备,捕尘器经常清理,有效降低粉尘污染,保证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可避免因粉尘过大影响施工人员和周围人员的身体健康。(2)爆破所用炸药首选爆破后低毒、消烟快、刺激性
35、小的炸药,禁止使用过期失效或不合格炸药。(3)爆破器材采用合格产品,每次爆破后及铲装作业时,及时对爆堆和作业平台洒水,减少扬尘、净化空气。(4)对于运输渣土的道路进行采取喷洒水措施,以防止道路运输而引起的二次扬尘。11.1.6 固体废物治理措施本工程施工期庙岭隧道产生的弃渣除用于路基工程填方外,多余土石方用于连云港港连云港区墟沟作业区55至57号通用泊位工程的填海工程(项目已由江苏省发改委核准立项)。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11.2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11.2.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既有陇海铁路徐州至中云段电气化改造已经完毕并通车,中云至连云港段电气化改造工程也基本完成,据调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未发生
36、重大的生态环境影响,因此本次补充报告生态保护措施维持原环评报告的生态保护措施,不再针对工程施工提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仅建议在环保竣工验收阶段加强对重要工程和取弃土场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的监督。11.2.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本次环评噪声防治工程设3m高吸声式声屏障1420延米,设置通风式隔声窗2处,计1000m2。11.2.3振动污染防治措施运营单位要加强轮轨的维护、保养,定期旋轮和打磨钢轨,对小半径曲线段涂油防护,以保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减少附加振动。11.2.4污水处理措施本次补充环评与原环评污水处理措施变化情况见表3。表3 本次补充环评与原环评污水处理措施一览表站名原环评(可
37、研设计)补充环评(施工图设计)设计污水处理工艺评价污水处理工艺施工图设计污水处理工艺评价污水处理工艺连云港东站(原中云站)化粪池处理后排入车站附近农灌沟,流经2.5km进入排淡河沼气化粪池,预留城市排水管网的接管条件。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后进入墟沟城市污水处理厂。能够达标排放,设计方案可行。大湖、邳县、新沂、东海、中云5个接触网工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排入附近农灌沟渠。采用沼气化粪池处理,排入附近农灌沟渠。采用化粪池+ 厌氧生物滤罐处理排入附近农灌沟渠。设计方案 可行新建连云港东机务折返段既有未评价既有未评价生活污水经过高效生物化粪池处理。含油污水经过隔油池+焦炭滤池处理。排入附近
38、站场排水沟涵后进入黄海。设计方案 可行徐州客车整备所含油污水经过徐州南机务折返段(原徐州机务段)南口污水处理场处理,隔油池+气浮池处理.,污水经过处理后进入徐州市津浦东路市政排水管网,流入黄河故道。未有该工程,原环评未对此评价含油污水经过徐州南机务折返段(原徐州机务段)南口污水处理场处理,隔油池+气浮池处理.,进入市政管网后,进入黄河截污管道,进入姚庄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设计方案可行12、初步结论本工程施工图阶段(补充环评)与可研阶段(原环评报告)的工程内容相比较,其线路的功能定位未、主要技术标准、主要变化工程内容等均未发生重大变化,未因项目变更出现新的重要生态敏感区,重要环境保护措施未发生重大变动。仅局部工程设计有所调整,方案局部调整后的工程占地、土石方等数量较原工可阶段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均降低。本工程符合国家能源结构政策,对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实现铁路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虽然声环境、振动、水、电磁环境等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在采取了原环评报告及其批复和本报告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后,工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减缓。工程建设具有环境合理性和环境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