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795钢制管道及储罐外腐蚀防护与调查.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59626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7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08795钢制管道及储罐外腐蚀防护与调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008795钢制管道及储罐外腐蚀防护与调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008795钢制管道及储罐外腐蚀防护与调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008795钢制管道及储罐外腐蚀防护与调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008795钢制管道及储罐外腐蚀防护与调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08795钢制管道及储罐外腐蚀防护与调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8795钢制管道及储罐外腐蚀防护与调查.doc(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综合分析评价3.7.1按本标准第6章的规定,先将下列单项进行评价,并填入表3.7.1中。 (1)土壤腐蚀性; (2)特殊环境条件的危险性(如直流干扰评价等); (3)自然电位状况; (4)防腐层技术状况; (5)阴极保护技术状况; (6)管体腐蚀状况。综 台 分 析 表3.71 项目评价等级调查点土壤腐蚀性特殊环境危险性自然电位状况防腐层 状况阴极保护状况管体腐蚀状况 备 注注:自然电位状况、阴极保护状况按本标准附录A中有关规定进行记3.7.2依据表3.7.1,结合管道及管道所处环境腐蚀与防护的实际状况作综合评价分析。3.7.3调查成果宜采取管道腐蚀与防护势态图表示,其表示方法见本标准附录A。

2、4 钢制储罐腐蚀与防护调查方法4.1 调查分类及内容4.1.1调查分类4.1.1.1日常调查:在不中断生产的情况下,为监控储罐腐蚀与防护状况而进行的日常检测。4.1.1.2全面调查:储罐停产时进行的罐内:外腐蚀与防护调查,包括对罐内发生特定腐蚀问题的附件或部位进行的调查。4.1.2调查内容4.1.2.1日常调查内容: (1)收集日常运行参数记录,应包括进出介质的名称、温度、压力、流量; (2)收集罐区大气环境腐蚀性资料,条件可能时,推荐采用测量电池法对大气及罐顶气体进行腐蚀性快速测量; (3)罐内介质腐蚀性监测:可包括取样快速测试及现场挂片试验; (4)罐外防腐、保温层及金属表面腐蚀状况的抽样

3、监测; (5)对有阴极保护系统或加缓蚀剂等化学药剂的储罐,应测量阴极保护参数和缓蚀剂等化学药剂效果; (6)其他与腐蚀有关的运行工况,如腐蚀穿孑乙及其维修记录; (7)罐内油、水介质化学成分分析。4.1.2.2全面调查内容: (1)罐外防护层、保温层状况的调查; (2)罐内、外壁金属表面腐蚀状况的测量(按圈板高度的统计测量); (3)罐内金属底板的腐蚀状况的测量; (4)罐顶板金属表面腐蚀状况的测量; (5)罐内特定部位及阴极保护系统,如加热盘管、进出口、焊缝区的腐蚀调查; (6)其他腐蚀问题的调查; (7)条件许可时,对罐底沥青砂基础取样调查; (8)罐内油、水介质化学成分的分析及介质腐蚀性

4、等。4.2调查周期4.2.1日常调查周期应按表4.2.1的规定执行。日常调查周期 表4.2.1 项 目 内容 调查周期 储罐运行参数 1次班 腐蚀事故、维修记录 发生时当班记录 阴极保护参数监测 1季(3个月) 气体环境腐蚀性调查 1年 罐内介质腐蚀性挂片试验 油罐:1年;水罐:半年罐外保温层、防腐层及罐壁腐蚀调查 13年 罐内油或水介质化学成分分析 同挂片试验周期4.2.2全面调查周期:全面调查应结合清罐周期,或根据日常调查结果确定。4.3调查前的准备4.3.1收集建罐时间、结构、容积、材质、罐基础、罐内、外防腐层、保温层种类等基础技术资料,填入本标准附录F的表F11中。4.3.2 收集历年

5、运行工况,填入本标准附录F的表Fll中。4.3.3收集历年清罐及泄漏事故和维修资料,填入本标准附录F的表F13中。4.3.4现场调查的仪器、设备可参照表4.3.4要求配备。罐区现场使用的设备及工具均应符合相应安全规定。现场调查的仪器 表4.3.4 序号 仪器名称 规格指标 备 注 1电阻探针腐蚀仪精度:0.1mm/a/l个月测气相腐蚀速度 2电池式气体腐蚀仪精度:10-6 mm/a/l小时测气相腐蚀速度 3快速腐蚀测量仪精度:0. 0025mm/a测水相腐蚀速度 4防腐层测厚仪量程:02,24,410mm测各类防腐层厚度 5千分表精度:0. Olmm测金属腐蚀坑深,防腐层厚度等 6超声测厚仪量

6、程:20mm;精度:0.1mm测金属厚度 7溶氧测定仪气氧O100%,精度:0.5%;溶氧020;精度:0.3mg/l测水相,介质相中的含氧量 8pH计量程:O14;精度:0.1测水相的pH 9电导率表量程:0.110-6 S/cm测水相的电导 10数字式点温计量程:0100;精度:1测介质温度 1 l 保温材料含水测定仪 量程:0100%测保温材料含水量 12电火花防腐层检漏仪 输出电压大于900V测防腐层的漏点4.4调查项目及方法4.4.1日常调查项目及方法4.4.1.1气体环境腐蚀性调查: (1)收集或测量罐区所在地的大气类型、月降雨量、月平均温度、湿度、降尘量及污染情况(以S02含量百

7、分数计); (2)监测现场大气的腐蚀性,记录不同季节下测量7d的平均值(以mm/a表示); (3)将气体腐蚀性探头放在罐内顶部气相部分,进行连续监测。每年测量一次,每次连续测量时间为3d,或一次进出介质周期时间,取平均值(以mm/a表示); (4)按本标准附录B的方法测量气体腐蚀性。4.4.1.2罐内介质腐蚀性挂片试验: (1)对常压储罐宜采用分层挂片法监测储罐内介质腐蚀性的分布状况,具体试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的要求; (2)对密闭及有压力的储罐,可按SY/T 5329-94中现场带压挂片装置的规定监测介质腐蚀性; (3)挂片时取罐内油或水介质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4.4.1.3罐外防腐层

8、、保温层及罐外壁腐蚀的测量: (1)测量部位: (a)罐外壁离地1m高度,沿圆周方向等距选点,对lOOOOm3以下的罐设4个测量区(相隔900);对大于lOOOOm3的罐,选68个测量区; (b)罐顶板按离圆心距离,选取48个测量区; (c)根据以往经验证明腐蚀严重的部位,如盘梯支架、积水区、罐壁靠顶板部位等,也可适当选为测量区。 (2)调查方法: (a)在指定的测量区检查防水层的外观(有无锈蚀、开裂、剥落等),记录其种类、结构等,仔细切开防水层,露出内部保温层; (b)记录保温层结构,并用电导仪或保温材料水分测量仪测量保温材料吸水情况,用针刺法测量保温层厚度,测测量区上、下、左、右4点,以最

9、薄点为准; (C)当保温层受潮或有破损时,应对其罐壁金属进行检查,方法如下:仔细切开保温层,露出其防腐层,记录防腐层种类,检查防腐层外观,用防腐层测厚仪测测量区上、下、左、右4点厚度,以最薄点为准;按不同防腐层技术标准,检查防腐层粘结力; (d)当防腐层破损、剥落或已有锈点出现时,应清除该测量区表面的防腐层,用目检法详细描述金属腐蚀的部位、分布,腐蚀产物的厚度,颜色,结构和紧实度,应对现场腐蚀状况进行彩色拍照; (e)按3.6.2.2款的要求进行腐蚀产物成分的现场初步鉴定,并按3.6.2.3款的要求进行腐蚀类型的判定及腐蚀面积的记录; (f)清除腐蚀产物后,观察罐壁金属的腐蚀状况,用超声测厚仪

10、测试壁厚;每个测量区等分为四块,每块沿罐周方向的边长不应小于罐周的千分之一;用探针测量每块上的最大腐蚀坑深(精确到0. 05mm); (g)保温层及防腐层完好无缺陷时,可不进行上述(c)至(f)项,但需记录说明,相应评定等级取“完好”。4.4.1.4阴极保护参数测量: (1)对有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的罐,保护电位稳定后,每季记录保护设备的输出电流、电压,并测量保护电位。 (2)对接有罐外测量装置的罐内牺牲阳极系统、保护电位稳定后,每季测量保护电位、保护电流、阳极输出电流、开路电位、闭路电位。 (3)调查中使用的仪表、设备应符合SYJ 23-86的规定,测试方法应按SYJ 47-91的规定进行。

11、必要时用失重试片检查其保护度。4.4.1.5日常运行参数以及腐蚀事故、维修记录可按本标准附录F表F12和表F13的格式进行汇总填写。4.4.1.6按本标准第6章要求进行评价。4.4.2全面调查项目及方法4.4.2.1罐外防腐层、保温层状况及罐外壁腐蚀状况的普查。 (1)测量部位: (a)罐壁离地1m(或一层圈板)及离顶1m(或一层圈板)处各设一个调查部位,中间层按每23m(或圈板层)设一个调查部位,每个调查部位按本标准4.4.1.3(1)1项规定设定若干个测量区; (b)罐顶板外壁的测量区按本标准4.4.1.3(1)项的规定设立; (c)其他腐蚀严重的部位,至少应包括4.4.1.3(1)项的测

12、量区。 (2)调查内容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4.4.1.3(2)项的规定。 (3)调查数据填人本标准附录F表F16中。4.4.2.2罐内防腐层及金属表面腐蚀状况的测量。 (1)测量部位: (a)罐底:按离圆心的距离分为若干同心圆环,环间距宜为12m,每环按均匀间隔选取48个测量区; (b)罐壁、罐顶抽样方法按4.4.2.1(1)项的规定设立。 (2)调查内容和方法: (a)防腐层及金属表面腐蚀的调查内容及方法应按4.4.1.3 (2)项的规定进行; (b)罐底调查中应按缩小的比例图记录罐底腐蚀的概貌,包括腐蚀类型、发生位置、形状,并注明钢板焊缝的位置、进出口、加热盘管等附件的位置,记录罐底板形变的

13、情况,并拍照存档。 (3)调查数据采用本标准附录F中表F17的形式记录。4.4.2.3罐内附件及阴极保护系统的调查。 (1)应对罐内加热盘管、支座、进出口、焊缝、阴极保护系统等进行调查。 (2)调查内容和方法: (a)在罐内支架、盘管等附件调查中,应根据目检结果确定该附件的整体状况,可分为:“完好”、“腐蚀”、“严重腐蚀”和“失效”4个等级。条件许可时,对已发生裂纹、断裂部位割样送实验室作腐蚀原因分析; (b)对焊缝区应记录是否腐蚀,以及腐蚀部位;开裂处如怀疑有晶间腐蚀应割样(连同热影响区母材)送实验室作原因分析; (c)对有阴极保护系统的罐,应检查通电点或牺牲阳极与罐壁电连接点以及阳极、参比

14、电极等装置的机械可靠性能,测量其有效电极电位的偏移。4.4.2.4其他调查: (1)对污水系统储罐,当现场检测介质溶解氧超过0.05mg/l,并发现棕黄色氧化铁锈存在时,应考虑进行氧腐蚀调查; (2)对污水系统储罐,现场检测计算得到的二氧化碳气体分压超过0.05MPa,并发现钢材表面被严重点蚀,且无明显腐蚀产物时,应考虑进行二氧化碳腐蚀调查; (3)当介质中检出硫化氢浓度超过lOOPa(分压)并有SCC,HIC等腐蚀迹象存在时,应考虑进行硫化氢腐蚀调查; (4)应按SY/T 0532-93及有关标准进行细菌导致腐蚀的调查。4.4.2.5按表4.4.2 -1规定的内容对罐内油、水介质及罐底污泥进

15、行化学成分分析。4.4.2.6当现场调查发现有异常问题时,可对防腐层、保温层、腐蚀产物等取样按有关标准作室内分析,分析项目和方法见表4.4.2- 20室内试验分析项目和方法 表4.4. 2-1介质名测试项目方法标准气样氧含量SY/T 7503硫化氢含量SY 2995二氧化碳含量SY/T 7506二氧化硫含量SY 2996水含量(或测露点)SY/T 7507水样溶解氧含量SY/T 5329二氧化碳含量SY/T 5329硫化物含量SY/T 5329腐生菌(TGB)含量SY/T 0532硫酸盐还原菌(SRB)含量SY/T 0532悬浮固体含量SY/T 0531铁离子总铁含量SY/T 5329氯离子含

16、量SY 5523碳酸盐含量SY 5523pH值SY 2980电导率GB/T 6908钙、镁离子含量SY 5523硫酸根离子含量SY 5523总矿化度GB1576油样水含量GB/T 260硫离子含量GB/T 387盐含量GB/T 6532酸值GB/T 264污泥腐生菌(TGB)含量SY/T 5329硫酸盐还原菌(SRB)含量SY/T 5329电导率GB/T 6908pH值SY 29804.4.2.7必要时,对金属开裂的断口或腐蚀的焊缝作材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扫描电镜检查,以及焊缝与热影响区的电极电位差异测试等。4.4.2.8按本标准第6章要求进行评价。防腐层,保温层,腐蚀产物室内分析项目和

17、方法 样品名称 取样部位 分析项目 测试方法 保温层外壁含水率机械强度1抗压(硬质材料);2抗拉(软质材料)GB/T 8810GB/T 8813 防腐层外壁和内壁按有关防腐层应用技术标准进行性能测试腐蚀产物罐底、罐顶内壁以及焊缝附件等特定部位产物成分和产物结构电子探针:离子色谱;X-射线衍射仪等4.5腐蚀数据处理及评价4.5.1所有的测试数据应经过一般数理统计方法的分析整理后,按本标准第6章的规定对调查点进行分项评价。4.5.2极值统计及寿命估测:4.5.2.1推荐采用本标准附录D的极值统计法,用各测量区的测量数据推测所在调查部位上的最大腐蚀坑深。4.5.2.2按本标准第6章中规定指标对罐内壁

18、、罐外壁、罐顶、罐底等部位进行评价。 4.5.2.3推荐按本标准附录D的方法进行使用寿命的估测。4.5.3将上述数据填入表4.5.3中。 项目 评价等级调查点介质腐蚀性外防腐层内防腐层罐外壁罐内壁罐内顶罐内 底备注5 钢质管道内壁腐蚀与防护调查方法5.1 调查分类5.1.1根据调查内容及目的分为以下三类。5.1.1.1日常调查:在不中断生产的情况下,为监控管道内壁腐蚀与防护状况而进行的日常检测及评价。5.1.1.2重点调查:在管道泄漏、停输等情况下对管道内壁进行的腐蚀与防护调查,包括对管道特殊部位调查及评价。5.1.1.3全面调查:为了解和掌握某条管道系统或油田某一区块内管道内壁腐蚀与防护状况

19、而进行的系统性检测及评价。5.2 调查内容与周期5.2.1日常调查的内容与周期应符合表5.2.1的要求。日常调查内容及周期 表5.21序号 调查内容 词查周期 1收集日常运行参数,应包括温度、压力、流速等半年 2管道内输送介质成分分析半年 3化学药剂性能及配伍性半年如新购进一批药剂或更换药剂必须测一次 4介质腐蚀性半年 5管道腐蚀穿孔及维修等记录发生时记录 6管道内防腐层及内壁监测1年5.2.2重点调查的内容与周期应符合表5.2.2的要求。5.2.3全面调查应对管道及油田地面生产的整个系统(包括集油、注水,回水干、支线及联合站内管线)进行系统地调查,其调查内容应包括日常调查及重点调查内容并进行

20、管道壁厚的测试。调查周期应符合如下要求:5.2.3.1新建管道投产一年内完成第一次全面调查。5.2.3.2油田管道根据管道内介质腐蚀性24年进行一次。重点调查内容及周期 表5.2.2 序号 调查内容 调查周期 1管道内防腐层保护状况调查(1)发生泄漏事故或停输时宜进行;(2)根据日常调查结果确定 2管道内壁金属腐蚀状况调查3管道特殊部位调查 4管道内介质成分分析 5其他调查5.3调查前的准备5.3.1收集管道的材质、管径、壁厚、成管类别、变径处、盲端处、连接法等资料,填入本标准附录F表F20中。5.3.2管道投产日期、走向、分支管线等资料,填入本标准附录F表F20中。5.3.3管道输送介质及其

21、温度、流速、压力等资料,填入本标准附录F表F20中。5.3.4管道内防腐层种类、结构、厚度、补口、补伤及施工工艺等资料,填人本标准附录F表F20中。5.3.5使用的化学药剂种类、名称、投加位置、投加方式等资料,填入本标准附录F表F21中。5.3.6管线投产以后历次泄漏事故的资料,如事故原因、地点、次数、修补等,填人本标准附录F表F2表F5中。5.3.7现场调查的仪器应符合表5.3.7的要求序号仪器名称规格指标备注1快速腐蚀测量仪精度:0.0025mm/a测水介质腐蚀速度2防腐层测厚仪量程:02,24,410m;精度:0.01mm测各种防腐层厚度3超声波测厚仪测量范围:1.520mm;精度:0.

22、2mm测金属厚度4千分表精度:0.01mm测金属腐蚀坑深5溶解氧测定仪精度:0.02mg/1测水介质中氧含量6电导率表0.110-6s/cm测水介质导电7电火花检漏仪输出电压大于900V测防腐层漏点8PH计量程:014;精度:0.1测水介质ph5.4调查点、调查项目及方法5.4.1调查点处理的一般原则 。5.4.1.1调查点为原有测试装置时,应首先检查其完好程度。必要时予以维修。只有确认测试装置的可靠性后,才可使用。5.4.1.2新增加的调查点宜安装永久性测试装置。5.4.1.3现场采集的样品均应按有关规定采集、封存、保管。5.4.2日常调查项目及方法5.4.2.1 应记录管道日常运行参数(如

23、温度、压力、流量等)、腐蚀事故及维修情况,并填入本标准附录F表F21及表F2表F5中。5.4.2.2日常调查项目、方法及调查点应符合表5.4.2中的要求。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介质中各项化学成分与介质腐蚀速度沿管线或流程的变化规律,绘制变化曲线图;分析介质腐蚀因素及缓蚀剂的现场应用效果及配伍性。日常调盎项目、方法及调查点 表5.4.2序号调查内容调查项目调查方法调查点1管道输送介质成分分析水介质溶解氧含量SY/T 53291)联合站内不同污水的来源处2)过滤后3)注水泵前4)配水间出口管线处或注水井口二氧化碳含量SY/T 5329硫化物含量SY/T 5329悬浮固体含量SY/T 0531腐生菌(TG

24、B)含量SY/T 0532硫酸盐还原菌(SRB)含量SY/T 0532铁离子含量SY/T 5329氯离子含量SY 5523碳酸盐含量硫酸根离子含量钙、镁离子含量SY 5523pH值SY 2980总矿化度GB 1576油介质水含量GB/T 2601)油井口2)计量站出口3)联合站出口硫离子含量GB/T 387盐含量GB/T 6532酸值GB/T 264续表序号调查内容 调查项目 调查方法 调查点 2化学药剂性能及配伍性测试缓蚀剂性能及配伍性 SY 5273杀菌剂性能及配伍性 SY/T 5890阻垢剂性能及配伍性 SY/T 5673除氧剂性能及配伍性 SY/T 5889 3 介质腐蚀性 挂片法测介

25、质腐蚀性 SY 5273挂片点与相应的介质取样点一致瞬时腐蚀速度线性极化或电阻法等快速方法4现场运行参数温度 温度计等压力 在介质取样点处流速内防腐层检漏本标准附录E内防腐层测厚管道内防腐层及内壁腐蚀状况监测内防腐层粘结性5管道内壁腐蚀状况外观管道内壁腐蚀深度等腐蚀产物分析6管道腐蚀、穿孔及维修等记录5.4.2.3管道内介质腐蚀性挂片试验,污水介质中的最短挂片试验周期为12个月,原油介质中的最短挂片试验周期为46个月。管道内介质取样分析点与介质腐蚀性调查挂片点应一致,并应在挂片或取片时进行介质化学成分分析。5.4.2.4必要时,可将介质取样作室内介质腐蚀性更深入的分析。5.4.2.5可按本标准

26、附录E的方法进行管道内防腐层及内壁金属腐蚀状况的监测。5.4.2.6日常调查按本标准第6章的规定每半年进行一次评价。5.4.3重点调查项目及方法5.4.3.1管道内防腐层状况及管道内壁腐蚀状况调查: (1)调查部位应选择管道的首端、末端、中间段及腐蚀严重的管段等; (2)按本标准第3.6.2条、第3.6.4条中规定的方法进行管道内防腐层及管道内壁腐蚀与防护状况的调查,并应进行彩色拍照。必要时应对管道材质、腐蚀产物、防腐层等按有关标准进行室内分析。 5.4.3.2 应对腐蚀严重的焊缝、弯头、三通、阀门、法兰、盲端等部位进行调查。5.4.3.3其他调查: (1)当系统中明显存在着02, C02,H

27、2S,细菌腐蚀时,可按本标准中第4.4.2.4款中的规定进行调查。对缓蚀剂等化学药剂也应进行调查。 (2)当系统中有结垢或沉积物时,可对下述内容进行分析: (a)成分分析; (b)介质的温度、流速、压力与结垢或沉积物的关系; (c)介质02, C02、pH值、悬浮物固体含量等与结垢或沉积物的关系。5.4.3.4按表5.4.4中油、水介质测定项目的要求,进行介质化学成分分析。5.4.3.5按本标准第6章的规定进行评价。5.4.4全面调查项目及方法5.4.4.1全面调查项目、方法及调查点应符合表5.4.4的要求。介质化学成分及介质腐蚀性应调查时测试,其他项目的测试数据可采用近半年内调查数据。绘制介

28、质各种离子含量沿工艺流程变化曲线及介质腐蚀速率沿流程变化曲线。全面调查项目、方法及调查点 表5.4.4序号调查内容 调查项目 调查方法 调查点1 管 道 内 输 送 介 质 成 分 分 析 水 介 质油介质 溶解氧含量 SY/T 53291)联合站内不同污水来源处2)过滤后3)站内不同储罐进或出口管线处4)加药点前后5)配水间出口管线处6)注水井口7)条件允许时在注水干、支线,回水干、支线管线处,宜500m至lkm设一处8)注水外输泵前9)供水管线可适当布设二氧化碳含量 SY/T 5329硫化物含量 SY/T 5329悬浮固体含量 SY/T 0531腐生菌(TGB) SY/T 0532硫酸盐还

29、原菌( SRB)含量 SY/T 0532铁离子含量 SY/T 5329氯离子含量碳酸盐含量 SY 5523硫酸根离子含量钙、镁离子含量 SY 5523pH值 SY 2980介质结垢倾向判断 饱和指数法电导率 GB/T 6908总矿化度 GB 1576水含量 GB/T 2601)油井口2)计量站出口3)联合站进出口硫离子含量 GB/T 387盐含量 GB/T 6532酸值 GB/T 264续表序号调查内容 调查项目 调查方法 调查点 2化学药剂性能及配伍性缓蚀性能及配伍性 SY 5273杀菌剂性能及配伍性 SY/T 5890阻垢剂性能及配伍性 SY/T 5673除氧剂性能及配伍性 SY/T 58

30、89 3介质腐 蚀性挂片法测介质腐蚀性 SY 5273挂片点与介质取样点尽可能一致瞬时腐蚀速度线性极化或电阻法等快速方法与介质取样点一致 4测量并记录现场运行参数温度 温度计等与介质取样点一致 压力流速 5管道内防腐层保护状况调查 外观按本标准第3.6.4条的规定1)管道泄漏处2)刚停输管线的腐蚀严重处3)管道的首端、末端、中间及腐蚀严重处4)管道低洼处5)管道特殊部位(如焊缝、弯头等)6)在生产条件允许时,截取有代表性的管段(如不同内防腐层管段,回水干、支线注水干、支线,集油干、支线)7)按本标准附录E设立的监测管段 检漏测厚粘结性 6 目检及腐蚀类型判断按本标准第3.6.2条的规定管道内壁

31、金属腐蚀状况调查 腐蚀产物现场分析腐蚀坑深、腐蚀面积等续表序号调查内容 调查项目 调查方法 调查点 7管道壁厚测量壁厚超声波测厚仪沿流程进行测量,其测量间距宜为300m,可与管道外腐蚀调查的探坑相结合测试 8 其他管道特殊部件调查管道其他调查管道腐蚀、穿孔情况统计与分析5.4.4.2必要时应对下列项目作实验室分析: (1)介质的腐蚀性; (2)管道内防腐层性能分析; (3)腐蚀产物、垢或管道内沉积物分析; (4)管道材质。5.4.4.3可采用检测管道内腐蚀的其他检测设备进行检测。5.4.4.4按本标准第6章的要求,定期对油田地面生产系统进行腐蚀与防护状况的全面评价。5.5 综合分析及评价5.5

32、.1 测试数据分析整理后,按本标准第6章中规定的指标进行不同调查点分项评价,并将结果填入表5.5.1中。5.5.2全面调查的结果按本标准附录F有关表格的要求进行填写。项目评价等级调查点介质腐蚀性管道内壁腐蚀内防腐层保护状况缓蚀剂作用备注6 评价指标6.1 环境腐蚀性评价6.1.1 土壤腐蚀性评价:推荐采用原位极化法及试片失重法测定土壤腐蚀性,并按表6.1.1进行评价;也可采用行业级以上标准所规定的其他土壤腐蚀性测试方法及相应的评价指标;但不推荐采用土壤电阻率评价土壤腐蚀性的方法。土壤腐蚀性评价指标 表6.1.1 级别指标 极轻 较轻 轻 中 强 电流密度( A/ m2) (原位极化法) 9平均

33、腐蚀速度(g/dm2a) (试片失重法) 76.1.2交、直流干扰腐蚀评价:6.1.2.1直流干扰程度判断:用土壤电位梯度按表6.1.2 -1中的指标进行埋地管道直流杂散电流严重性的评价。直流杂散电流干扰程度指标 表6.1. 2-1 杂散电流程度 小 中 大 地电位梯度(mV/m) 5.06.1.2.2交流干扰程度判断:用交流干扰电位按表6.1.2 -2中的指标进行埋地管道交流干扰程度严重性的评价。埋地钢质管道交流干扰判断指标 表6.1. 2-2 级别土壤类别 严重性程度 弱 中 强 碱性土壤(V) 20 中性土壤(V) 15 酸性土壤(V) l0 6.1.3 按表6.1.3中的指标进行土壤细

34、菌腐蚀评价。土壤细菌腐蚀评价指标 表6.1.3 腐蚀级别 强 较强 中 小 氧化还原电位(mV) 4006.1.4按表6,1.4中的指标进行管道、储罐内介质腐蚀性评价。管道及储罐内介质及环境腐蚀性评价指标 表6.1.4 级别项目 低 中 高 严重 平均腐速( mm/a)0.254 点蚀腐蚀( mm/a)2. 438注:以两项指标中以最严重的结果为准。6.1.5 按表6.1.5中的指标进行大气腐蚀性评价。大气腐蚀性评价 表6.1.5 等 级 弱 中 较强 强第一年的腐蚀速率( Vm/a) 1.2825 2551 5183 836.2 金属腐蚀性评价6.2.1金属腐蚀性评价:管道或储罐壁腐蚀程度的

35、评价应符合表6.2.1-1的要求。金属腐蚀速度的评价应符合表6.2.12的要求。管壁或储罐壁腐蚀程度评价 表6.2. 1-1 级别 轻 中 重 严重 穿孔最大蚀深(mm)50%壁厚 80%壁厚金属腐蚀性评价指标 表6.2. 1-2 级别项目 轻 中 重 严重 最大点蚀速度 ( mm/a)2. 438 穿孔年限(a) 10 510 35 13注:以两项指标中评价最严重的结果为准。 6.3防腐层保护效果评价6.3.1变频选频法测试埋地管道石油沥青外防腐层绝缘电阻的评价应符合表6.3.1的要求。管道外防腐层绝缘电阻值的评价指标 表6.3.1 等级 优 良 可 差 劣 绝缘电阻 (m2) 100005

36、0010000300050001003000 1ooo6.3.2埋地管道外防腐层地面检漏的评价应符合表6,3.2的要求。防腐层地面检漏评价指标 表6.3.2 等 级 优 良 可 破损缺陷(处/10 km) 2 4 86.3.3防腐层状况评价应符合表6.3.3的要求。防腐层状况评价指标 表6.3.3 级别项目 优 中 差 外观 颜色、光泽无变化 颜色、光泽有变化出现麻点、鼓泡、裂纹 厚度 无变化 稍有改变 严重改变 粘结力 无变化 减小 剥落 针孔(个/m2) 无针孔 R注:对油介质,n=2;对土壤、水介质,n=l。 评价时,宜主要考虑粘结力、针孔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6.4 阴极保护效果评价6.4.1外加电流阴极保护评价: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应符合表6.4.1中的规定。外加电流阴极保护评价指标 表6. 4.1 参 数 指 标 保护电位 (V) 一般壤 -0.85或更负(CuCuSO4)电极 含细菌土壤 -0.95或更负(Cu/CuS04)电极 保护率(%) 100 保护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