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南辕北辙》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861011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南辕北辙》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三年级《南辕北辙》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三年级《南辕北辙》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三年级《南辕北辙》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三年级《南辕北辙》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南辕北辙》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南辕北辙》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三年级南辕北辙公开课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南辕北辙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词句,读懂故事,理解寓意,并理解成语“南辕北辙”的含义。2、学认13个生字词。3、通过多读,积累语言。4、会用“虽然,但。”说话。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词句,读懂故事,理解寓意,并理解成语“南辕北辙”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寓意,并理解成语“南辕北辙”的含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瞧,这几张图讲的是哪一个故事呢?真聪明,那你能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吗?真有意思的故事,那么

2、从这个小故事里你知道了什么?师:是呀,像这样子通过讲述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就把这样的故事称为寓言故事。寓言在我国已经有3千多年的发展史了。你们还听过或看过哪些寓言故事呢?同学们知道得可真多,那么我们今天就是要学习南辕北辙这个寓言故事。板书课题。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咱们今天的这个课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一双慧眼,发现了这对反义词。你真细心,那可见这两个字肯定和车有关系。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插图,想想什么是辕,什么是辙。看来,借助插图可以很好地帮我理解词语。下面,让咱们一起字正腔圆地读一读课题。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同学们,咱们昨天已经预习课文了,谁来说说我们的预习

3、三步曲。(课件出示)(检查:一:标自然,划生字新词,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认识它。二、把课文读三遍,争取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三、试着想想课文讲了什么?)掌声送给他,说得真完整。那下面黄老师是不是要来检验检验大家的预习情况呢?敢不敢接受检验。哦,看来信心百倍,好先说说课文总共几个自然段。下面咱们开火车,检查一下大家读课文的情况。哪一小组来接受挑战。其他同学当当小评委认真听听他们能否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指小组,开火车读课文)谁来评评看。(引导学生按以上要求评价)课文读得真不错,可见预习还挺充分的,那生字新词你都读准了吗?哪位同学先来接受检验。(指名读生字词,教师相机正音)咦,生字新

4、词也没能难倒大家。好用你们的火眼金睛好好观察一下咱们本课的生字新词,说说你又有什么发现,比比谁的发现更有价值,更能帮助同学记住他们。(指名交流,教师相机指导书写“越”字,注意提示书写的姿势,并反馈)恭喜大家顺利地接受了黄老师的检验,再次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那么黄老师相信预习得这么充分,课文肯定也能学得特别好。三、学习课文,感悟写法。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认真观察,看看你能发现课文是用什么方法来写的?2、那么课文有几次对话?(四次)咱们先来看看第一次对话。请男同学当当季梁,女同学当当季梁的朋友,分角色读读第一次对话。采访季梁,能说说你刚才是怎么说的吗?(好奇)采访朋友那这位朋友,你刚才回答季

5、梁的时候心情怎么样?(开心、兴奋)按照刚才这几位同学的提示,咱们再试着分角色读一读。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我们给句子加上的这几个词语叫什么吗?难倒大家了吧,不过没关系黄老师告诉大家这叫朗读提示语。出示金钥匙:朗读提示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把课文读得更有感情。3、那,你们能试着用我们刚才的这种方法,同桌分角色读读第二次对话,互相说说:季梁这回他是怎么说的,朋友又是怎么答的。(指同桌回答,并同桌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4、那么再看看第三次对话季梁又会怎么说,朋友又会怎么回答。(指小组分角色朗读)5、那你能找出第四次对话中的朗读提示语吗?诚恳地说究竟是怎样地说?对,像这样子真

6、心地说就是诚恳地说,还可以说诚恳地O,你现在就是季梁,你诚恳地对自己的朋友说说吧。面对季梁真心的劝告,朋友有没有采纳?像这样子不听别人的劝告,就是固执已见。同学们,你看联系上下文也是理解词语的好办法。现在你就是这位固执己见的好朋友,请你也来读读这句话。同学们像我们这样子用揣摩提示的方法,咱们一起分角色读读课文,老师读旁白,男女生分角色读文。四、同学们,为什么季梁的朋友离楚国越来越远了呢?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第二课时一、思考课后问题。1、学生讨论:为什么季梁的朋友离楚国越来越远了?2、出示最后一段话。齐读。故事学完了,这时你知道南辕北辙的意思了吗?你想对南辕北辙的人说什么呢?3、合上书

7、,看到黑板来。我读了这个故事,我感到很奇怪,难道这个人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是哪里吗?难道他准备的不够充分吗?生:他准备了很多盘缠生:他忘了准备地图,搞不清方向。师:准备很充分,目标很明确,原因就在于方向走错了。对了,这个成语就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准备再充满,目标再明确,搞不清方向也会成功。4、师请两名同学现场上台来表演,一人扮演坐车人,一人扮演朋友,教师帮助叙述。在两名同学读的过程中,教师对不同人物的语气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5、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全文。二、了解出处,与生活相结合。1 .早在2300年前,魏国的大臣季梁就用这个南辕北辙的故事劝说魏王打消了企图依靠武力攻占赵国的念头,想不想看看?2 .欣赏故事南辕北辙,了解整个故事的历史背景。3 .魏王是个聪明人,当他听了南辕北辙的故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立刻接受了季梁的劝告。其实,别说在2300年前,就是现在,我们身边还经常有人犯南辕北辙的错误,想想你见过吗?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见过的南辕北辙现象。(如:某食品质量不过关,却通过精美包装去吸引顾客,耗费人力、物力也没能提高购买率。)4 .师提出当前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南辕北辙现象,(如:考试抄袭以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并提出希望与建议。三、课外延伸,引导大量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