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苏联外交政策.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61370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苏联外交政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苏联外交政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苏联外交政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苏联外交政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苏联外交政策.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苏联外交政策 论文关 键 词:集体安全莫斯科三国谈判苏德条约反法西斯同盟第二战场构建战后世界 论文内容提要:世纪年代中,苏联倡导集体安全政策,试图与英法共同遏制德国的对外扩张,但屡遭挫折。年,苏英法三国莫斯科谈判的失败迫使苏联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二战期间,苏联极力维护反法西斯同盟的团结,忠实履行自己的义务,在美英等国迟迟不开辟第二战场的情况下承担抗击德军的重任,并在构建战后世界格局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从维护利益的角度来看,苏联在二战中推行的外交是成功的。 证明,苏联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是无可置疑的,但对她在二战期间所推行的外交政策却至今仍议论纷纷,贬褒

2、不一。笔者在本文中简叙几点看法,供学界同仁参考和指正。 集体安全的倡导者 上世纪年代,苏联为摆脱内战结束后所面临的包围和封锁的困境,先后于年和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芬兰建交,翌年又和波兰、土耳其、波斯(伊朗)、阿富汁建立外交关系。年,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迎来了“外交承认年”,和英国、法国、意大利、中国、墨西哥等个遍布于欧、亚、美的国家建立起外交关系,为自身在国际舞台上争得了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此后苏联又加入“非战公约”,积极参加各种国际裁军会议,不断提高本国的国际地位。 然而,随着希特勒在年月的上台和纳粹德国的扩军备战,苏联的外交政策也就必须适应新形势,采取更灵活和更积极的姿态。年底,联共

3、(布)中央作出有关为集体安全而斗争的决议,主张用多国集体的力量去制止法西斯的侵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为此专门拟订出一项建立集体安全体系的具体计划,包括在一定条件下加入国联和签订反侵略的地区性共同防御协定。苏联外交政策的这一重大转折,正如英国著名史学家贝洛夫所评论的那样,旨在“防止出现由帝国主义国家结成的反苏大集团,扩大同苏联邻国所达成的安全体系,以增强阻止发生新干涉战争的力量。” 最初与苏联就集体安全进行谈判的是法国。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年月,法国便和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年月,法国外长保罗彭古尔又主动建议苏联方面:如果形势需要,可考虑使法苏互不侵犯条约发展为两国的互助条约。苏联对此立即作出

4、积极反应,于月日向法国政府递交了建立集体安全的具体计划。随后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又指出,有必要尽快建立东欧的“洛迦诺”,以应对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 年月,极力主张重现世纪末法俄同盟,以遏制希特勒扩张的巴尔都就任法国外长,他立即表示,愿意和苏联继续两国在年底已开始的对话,表明法方对苏联提出的有关集体安全的建议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月和月外交接触的基础上,年月日,苏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和法国外长巴尔都举行首次会晤,双方一致同意尽快订立“东方公约”,建立两国军事同盟,把“西方洛迦诺”延伸到东方去。后因德国、波兰的强烈反对,“东方公约”一时无法签署,于是苏联便接受了法国等国的邀请,于年月日正式加入国

5、联,并任该组织的常任理事国,以便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由于巴尔都于月日在马赛遇刺身亡,于是东方公约也只得告吹。尽管接替巴尔都就任法国新外长的赖伐尔对法苏同盟毫不感兴趣,但苏联仍和法国在年月签订了法苏互助条约,明确规定两国一旦遭受到任何一个欧洲国家的攻击时,均应立即相互给予帮助和支援。随后,苏联又和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内容相似的苏捷互助条约。 此后欧洲局势开始急剧动荡,无论是在德国吞并奥地利时,或苏台德危机爆发期间,苏联均一如既往,坚持集体安全的原则,呼吁欧洲各国团结起来,共同制止法西斯的侵略,但均遭英法的拒绝。 直到年月,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后,英法才大梦初醒,开始重新和苏联接触,

6、商讨共同对付法西斯侵略的问题。自月日起,开始了英法苏三国的莫斯科谈判。苏联自始至终以十分积极的姿态,建议三国首先签订一项为期年至年的互助公约,同时还建议应援助自波罗的海至黑海的与苏联接壤的国家。三国环绕着应向哪些国家提供援助,以及究竟什么是“间接侵略”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谈判无限期地向后拖延。月日,当欧洲局势因但泽危机而变得空前紧张时,三国遂将政治上的分歧暂搁一旁,转而进行军事谈判。苏方全权代表为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英方代表竟为退休海军上将德拉克斯,而法方代表则是一位兵团司令杜芒克。英法两名代表在军界均系无名之辈,德拉克斯甚至连一张全权委任状都没有,无权签订任何协议。三国在出动多少兵力

7、进行相互支援的问题上又出现严重分歧,致使谈判又无法继续下去。 与此同时,久已和英国保持秘密接触的德国忽而向苏联伸出橄榄枝。月日,里宾特洛甫接见苏联代办阿斯塔霍夫,声称苏德之间没有不可解决的问题,两国之间完全可以建立起友好的关系,并表示虽然德国和英法都在秘密谈判,但却更希望能和苏联达成协议。次日,德驻苏大使舒伦堡求见莫洛托夫,告知德国准备一举解决两国间迄今存在的所有问题。月日,苏驻德代办阿斯塔霍夫也奉命向德方表示,苏联对两国过去所讨论过的所有问题都很感兴趣。月日,里宾特洛甫通过舒伦堡告知莫洛托夫,他本人愿意到莫斯科来作一次短暂的访问。月日,德方又迫不及待地告知苏方,里宾特洛甫打算在月日后的任何一

8、天前来莫斯科进行谈判。月日,舒伦堡奉命两次求见莫洛托夫,转达里宾特洛甫希望尽快来莫斯科的请求,最后苏方同意里宾特洛甫可于月日或日到达莫斯科。 月日,希特勒亲自致电斯大林,希望苏联能在月日,至迟则在月日安排好接待里宾特洛甫的事宜,并称:“德国外交部长将拥有拟定和签署互不侵犯条约的全权。”斯大林对此表示同意。里宾特洛甫匆匆赶到莫斯科,并于月日签订德苏两国为期年的互不侵犯条约,规定在此期间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任何攻击等”,并强调双方应通过和平协商来解决可能产生的分歧。 显然,苏联是在莫斯科三国谈判进入死胡同时,才被迫采取这一外交步骤的。对于当时处境

9、十分危险的苏联来说,要么和英法结盟,要么和德国妥协,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当和英法达成协议遥遥无期,而德国却朝前跨出一步时,苏联自然无法加以拒绝,否则便有爆发苏德冲突的危险,甚至可能形成英法德携手反对苏联的大联盟。所以,苏联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本身是无可非议的。正如当时英国工党领袖艾德礼所言:“英法外交家们对待苏联政府是那样的随便,以致于假若是这样对待我们工党,我们也会像斯大林那样签订年月日的条约”。 十月革命后,苏联长期被排斥在欧洲事务之外,受到极不公正的待遇,直到年才得以加入国联。自年起,苏联首创集体安全的构想,多次呼吁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制止纳粹的侵略扩张。然而它的种种努力却屡屡受挫,

10、尤其在苏台德危机期间更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一个斯拉夫兄弟国家遭到肢解,而自己再次被拒之于欧洲事务之外,倍感屈辱。年春天开始的莫斯科三国谈判为在欧洲建立集体安全体系提供了最后一个机会,但主要由于英法,尤其是英国的举棋不定,致使集体安全最终成为泡影,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反法西斯同盟的维护者 年月日,德国悍然发动侵苏战争,当晚丘吉尔即发表演说,表示支持苏联的抗战。月日,罗斯福也宣布将向苏联提供援助。月日,苏英两国签订对德作战采取联合行动的协定。月日,美国颁布租借法,扩及苏联。珍珠港事变后,美国参战,促使美英苏三国进一步联合起来。 年月日,美英苏中等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

11、言,庄严宣告将全力以赴,共同与德意日法西斯及其仆从国作战,直至最后的胜利,至此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遂正式形成。 苏联一开始便对这一同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支持,尽管制度不同,存在着巨大的意识形态的差异,但对美英两国于年月发表的大西洋宪章仍表示原则上的支持。 美英苏三大国如何协同作战,尽快击溃德国法西斯是摆在反西斯同盟面前的首要任务。苏德战场是欧洲的主要战场,苏联军民承担着抗击德军的重任,情势十分险恶。为此,苏联在年便要求开辟第二战场,地点在法国的北部。年春,莫洛托夫访问华盛顿和伦敦,和美英政府达成在该年开辟第二战场的具体协议。但不久,美英在丘吉尔的坚持下未与苏联磋商,便将登陆地点改在北非。而在北非战

12、役结束前后,丘吉尔忽又倡导地中海战略,认为,“既然能够朝地中海这个鳄鱼下腹部进攻,为什么要在布勒斯特把脑袋往鳄鱼嘴里送呢?”明确反对在法国的北部登陆。 如果说在年和年进军欧陆确有困难的话,那么到年美英和德国力量之间的对比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盟军有足够的力量可以对欧陆的任何一个地区发动攻击。年夏美国已拥有多达万人的一支庞大武装部队;北非战役结束后,美英在地中海地区集结了万人的军队和大批飞机及战舰,以致英国军备大臣李特尔顿在年月声称,盟军“已有攻击的一切手段和可靠的基地,可进行大规模的战役”。而德军此时虽有余万人,但部署在西欧的仅占其总兵力的,且多属从东线调来的疲惫不堪、伤亡惨重的师团,“实际上都是些空架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