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鉴定.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62719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书画鉴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书画鉴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书画鉴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书画鉴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书画鉴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书画鉴定.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书画鉴定论文 学号:1111040111姓名:崔姗姗鉴定一件古代书画作品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书画的时代和个人风格鉴别 书画的时代和个人风格鉴别书画时代风格的形成,是和当时的政治经济、生活习惯、物质条件等有密切关联的,也就是说不能脱离它的时代背景。同一朝代的作品,尽管有个人和地区上的差别,如宋代书家苏、黄、米、蔡异体,山水郭熙、范宽殊观,但其间还是有某些个共同的风格特点,使人一看而知是宋人的字、宋人的画。前人临定书画看到同一时代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和不同时代作品的相异点,往往说什么朝代气象,实际上他们所感觉到的就是我们所说的时代风格。个人风格比时代风格还要具体,更容易捉摸。书画

2、家各人的思想不同,性格不同,审美观点不同,艺术风格各异,这是我们判别书画真伪的重要依据。以吴道子的画来说,他的笔墨技法上的特点主要有三:他描绘物象不是很工致的,所谓众皆密于盼际,我则离披其点画。人皆谨于象似,我则脱落其凡俗;他的作品的色彩不是绚烂的,所谓浅深晕成、敷粉简淡,而被称为吴装,甚至有不著色的白画。他在早年作画线纹较细,但后来所用的本条是莼菜条,可以表现高侧深斜,卷褶飘带之势,是以表现对象的细微的透视变化高、侧、深、斜为目的,带有立体感的线条。这种线条比铁线描能更敏锐地表现出客观事物的立体造型,和书汪中的草书更接近。吴道子用以组成形象的线纹一向以富于运动感和富于强烈的节奏感而引起评论家

3、的特别注意。他的线纹的表现或被描写为磊落逸势,笔迹遒劲,笔力劲怒。线纹是表现手段,而其本身所产生的效果也有助于形成一个画家所特有的风格。书画者执笔的高低、竖立、侧斜、悬臂、悬殊肘、悬腕以及下笔时的轻、重、缓、急等,写作者都有着不同的习惯。这些不同的习惯,必然在笔锋着纸时有着不同的表现,显出不同的特点。笔法形式的特点,大致有正中偏侧、圆转、方折、虚笔、实笔、顺锋、逆锋等。因此,依凭笔法的特点鉴别书画的真伪,是最为可靠的。笔法对于模仿的人来证明,又是最不容易学得像的东西。每个书画作家,不管技巧高低,经过几十年的操练而逐步形成凝定的笔法特点,换一个人要在一朝一夕间就把它完全接受过来变为已有,是不大可

4、能的。除了比较工整刻板、线点还容易摹得像外,稍为放纵流露作者个性的方法,刻意临摹,必然死板;取其大意,又不能和原作相像。同时,作伪者自己的一套笔法上的习惯特点,在临摹中极容易暴露出来。相反的方法特性-朴拙和精工、滞重和飘逸等等,也很不可能出自一人之手。作伪者如果勉强去临摹和自己的习惯笔法相反的书画,其失败是注定的。笔法对作伪者来说,是最难突破的一关,所以我们在鉴别书画时,把笔法放在首要的地位。 2. 印章鉴别 印章的时代特征与气息也是鉴别书画的佐证。印章的时代气息可从其形状、篆文、刻法、质地、印色等方面出来。宋代的书画作品,钤盖上书画家本人的印章为数很少,大多数书画家在作品上并不钤盖本人的印章

5、。宋代印章铜、玉居多,少量是其它质料的。印色有蜜印和水印之分(南宋未期出现了极少数油印),蜜印颜色红而厚,水印颜色淡而薄。元代印章的篆文、刻法都有变化,出现了圆朱文印。质料有木、象牙、铜、玉等,印色大都采用油印和水印。自元代王冕开始采用石料刻印以后,采用石料刻印的人逐渐多起来。明代初期,各种石料的印章已相当普遍,篆文刻法也有新的变化,篆文每个字的停笔处,都比原笔画略粗一点,但显得较淡,并略呈黄色,同元代的印色就有些不同了。明代中后期印章以石质居多,其它如水晶、玛瑙、铜、玉等均有。字体有古文篆体等到各种形式。这一时期印色大多是油制的,颜色也有浓淡之分,也还有少数画家使用水印。清初,书画家印章甩用

6、的篆文变化并不大,但印章形状、字体字形都有多样化的趋势。清代中后期的印章,篆文刻法有各种各样的规格,如浙派、皖派和其它各种流派,大都以说文解字为主体。印色从为油质,水印已不见使用。3服用饰与生活用具鉴别因时代不同,各历史时期的服饰与生活用具都有自己的特点。宋代官服帽子,有两根较长的燕翅,分向左右两边。元代主要统治者是蒙族,他们衣冠服饰与宋代明显有异。明代人衣冠服饰又有变代,人们都是留发满头,衣服也没有领子。清代的衣冠服饰则为长袍短褂马蹄袖。4题跋鉴别 题跋可分三类:作者的题跋,同时人的题跋,后人的题跋。某件书画的题跋虽然也有对这件作品加以否定的,但是少数。最多的是为了说明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收

7、藏关系,又或考证它的真、表扬它的美,于是人所共知的。但书画既有伪作,题跋方面也同样有多种的作伪情况,因此书画鉴定不能不注意它的 张变幻。真古画而配以别人的伪跋,或伪古画而配以别人的真跋,都是常见之事。画上如有作者同时人的题跋,应当弄清楚他和作者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情况从书画本身并不见得能知道,而须从一些题跋中去探索。后人的题跋对书画鉴定能起多大作用,更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作伪在宋代已很盛行,米芾书史便记载他临写的王献之鹅群帖及虞世南书,被王晋卿染成古色,加上从别处移来的题跋,装在一起,还请当时的公卿来题这些字卷。如果传到现在,宋人题跋虽真,帖本身却是米芾临的。题跋对书画的鉴定是否可信还要

8、看题跋者的水平。弘历收藏至富,题跋也很多,但鉴别能力都差,往往弄假成真。黄子久的富春山居图,他先得了赝本,叹为旷世无双。后来对真本他反说是假的。文征明的题跋就较为可信,因他工书善画,鉴别能力高。鉴别的人除了眼力有高低之分,还须看他对作品的负责态度如何。董其昌经眼过很多书画明迹,但在评真上极不严肃,因此不能对他的题跋完全相信。总的说来,前代的鉴赏家去古较近,见到的东西多,有比我们占便宜的地方。他们的题跋虽不克尽信,还是值得我们研究思考的。5. 其它一些证据别字:历来把写别字看得很严重,书画作者等都不至于有此等错误。如书画上或题跋上,尤其是书画的题款等等出现了这种情况,都被认为是作伪者所露出的马脚

9、。避讳:在封建帝王时代,行文要避讳,就是当写到与本朝皇帝的名字相同的字,都要少写一笔,这就叫避讳,通称为缺笔。在书画上面,看到缺笔的字,是避的哪代皇帝的讳,就可以断定书画的创作时期,不能早于避讳的那代皇帝的时期,否则就是作伪的漏洞。这一问题,一向作为无可置疑的铁证。年月:书画上或题跋上所题的年月或作者的年龄、生卒不符,或与事实有出入,也将被认为是作伪的佐征。如张大千藏湘江风雨图与卷,曾影印于大风堂名迹第一集中。纸本,长幅。画墨笔水石风雨竹。自识;风林顾有终,志行昆季,求予写湘江风雨已三年矣,而予倥偬未能酬之。今年予上京师,与友携酒追而送别于鹿城之南,乘兴一挥而就,但愧用笔不精而情谊则蔼然也,时正统丙寅岁(十一年,1446年)秋七月望后一日,东吴夏昶仲昭识。钤朱文东吴夏昶仲照图书印、太常卿图书等印。另北京文物研究所存一卷,画法款题印记,和张氏藏本完全一样。画在生纸,而末尾题识处纸色拖浆煮熟。细看两卷画笔均欠沉着,款字略有文微明法派,完全是一手之作。再拿夏画真迹中题记印亲校勘,乃知正统十一年丙寅(1446年)夏氏还在吏部考功习,而他官太常卿,则要到天顺至成化五年已丑(约1457年-1469年)间,所以不可能正统中已用太常卿图书的印章,因此肯定这两卷多是明代中期人凭空仿造的伪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