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网络现状与发展策略.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64804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联通网络现状与发展策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中国联通网络现状与发展策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中国联通网络现状与发展策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中国联通网络现状与发展策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中国联通网络现状与发展策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联通网络现状与发展策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联通网络现状与发展策略.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网络公司 网络建设部二零一零年十月,中国联通网络现状与发展策略,1,资源分类,网络,移动网,传输及同步网,IP及数据网,网络按照专业划分,主要包括移动语音、固定语音(含交换、智能、信令网)、IP及含数据网、传输及含同步网四大部分。每个专业包括省际、省内和本地网三个层面。移动网及固定语音网将共用网间关口局及国际局,固定语音网,网间关口及国际局,2,中国联通网络总况,支撑系统,光纤/WDM/,SDH/MSTP,BSS,OSS,WLAN,LMDS/MMDS,LAN,ADSL,智能网及增值业务平台,AP,互联网169/CNCnet,IPTV服务器,高性能IP承载网,FTTx,基础数

2、据网,PSTN固定软交换,ASON,2张覆盖全国的扁平化高性能承载网,分别承载固网、移动电信级业务,省际、省内软交换、TDM并存。省际软交换双平面。,169为国内第二大互联网,出省带宽1.4万G,国际出口300G,ADSL2+LAN+,以FTTX为主的宽带接入,4M及以上速率占75%。,2张覆盖全国的ATM网和覆盖北十省的朗讯ATM/DDN/X.25网,G网/W网基站,固定智能网省际省内2级结构,骨干智能网4台SCP。,光缆覆盖除西藏阿里外的所有地市,移动核心、软交换,窄带接入/IAD/AG,ISCP,软交换核心网、TDM核心网并存,软交换2级结构,TDM准2级结构,G网基站基本实现县级市全覆

3、盖,W网基站覆盖95%县城,3,一、移动网络二、固网语音网三、IP及数据四、传输网及同步,目录,4,移动网络结构,4,信令 over TDM,信令 over IP,TDM承载,IP媒体流,No.7信令网,TMG,HLR,关口局,SCP/SACP,H/LSTP,(G)MSC SVR,TMSC SVR,IP承载网,169,LAN/WAN,SGSN,CG,PE,Gn CE,GGSN,MSS,MGW,RNC,BSC/PCF,分组域,电路域,ATM承载,省内网采用2G/3G共核心网的方式,省内核心网电路域全网采用软交换设备,5,已经建成2G/3G共用的核心网络,统筹2G/3G业务需求,共建核心网络。完成

4、了全网软交换替换,实现2G/3G“一张网”;网络规模得到较大提升,网络利用率明显下降。,6,移动网络核心网长途话路网(1),6,网络结构图,现有TDM长途网采用准两级组网,设13个GSM一级汇接中心,采用网状连接,其他省分别连接至各核心节点;,7,移动网络软交换长途汇接网(2),7,网络结构图,在20个省设置40套TMSC Server设备,共设置了49套TMG设备,,8,移动网络信令网长途汇接网,8,9,基本上完成2009年预安排工程建设任务。,无线网:2G/3G网络均达到一定规模,在县城以上区域建设3G精品网络,加大室内覆盖建设力度;拓展GSM900网络覆盖,慎重进行GSM网容量建设,提升

5、GSM网数据业务支撑能力,平均每小区配置静态PDCH信道达到2.8个。,10,移动网络GSM无线网,10,11,移动网络WCDMA无线网,11,12,与竞争对手相比,公司移动网络广度、深度覆盖上存在一定差距,在县城以上区域,2G/3G网络覆盖水平相当;在农村地区、旅游景点和交通线路,2G网络为3G网络提供广度覆盖支撑。,根据2010年初的调查数据,全网需要建设室内分布系统的目标建筑物数量达到14.9万处,目前已经完成9万处,占比为60%。,13,13,控制各类核心网元新增节点和容量建设,提高MSC/VLR、HLR、GGSN、SGSN设备利用率。,继续完善核心网的网络结构,有步骤地推进网络IP化

6、进程。,保持网络厂家布局相对稳定,加大HLR等重要网元的容灾备份建设。,2G/3G共建、共用核心网络,控制容量建设、提升网络资源利用率,逐步提高网络安全性和稳定性。,移动核心网络发展策略,14,无线网协调发展策略1)继续推进3G精品网络建设,要严格控制一般交通干线的3G网络建设。,14,3G网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室内覆盖和广度覆盖不足,根目前网络能力对于业务支持还有很大的余量。,采取多种技术等措施,解决重点城区长期欠账基站的建设。,大力推进重点楼宇的3G网络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完成客流大的重要高铁、城际铁路和机场高速公路的覆盖。,根据市场、业务需求,适时进行HSPA升级。,15,15,从支撑3

7、G品牌形象的战略高度,继续完善2G网络广度覆盖。,从严控制GSM无线网络容量建设,2G无线资源语音业务利用率29%,综合利用率(含GPRS)约42%。要优先通过网络资源的优化调配,满足扩容需求,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无线网协调发展策略2)继续完善2G网络广度覆盖,着重提升2G网络交通干线、旅游景点覆盖水平。,坚持效益优先原则,进一步扩大2G的农村覆盖,满足2G市场的需要。,利用GSM网络资源优势,在3G未覆盖的交通线路、普通旅游景区升级EDGE,提升3G用户体验。,16,16,无线网协调发展策略3)统筹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在室内覆盖需求明确、进度要求紧急,而近期难以建设室内分布系统的小型场所,可

8、将FemtoCell作为临时解决方案进行室内覆盖建设,要进一步加快WLAN建设的力度,满足市场发展需求,施工难度很大,希望引起大家高度重视,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按重要性将建筑物分为A、B、C三类,要重点推进A类、B类建筑物室内覆盖建设。,统筹WLAN、FEMTO 和无线蜂窝等多种技术手段,有重点分步骤提升室内网络覆盖水平。,17,一、移动网络二、固网语音网三、IP及数据四、传输网及同步,目录,18,(一)固定语音网概况-网络架构的演变,DC2/LS,国际,长途,本地,语音网网络结构逐渐扁平化,随着IMS/软交换的进一步引入,在实现控制层与承载分离的同时,核心控制层与媒体接入层将进一步扁平。,19,

9、(一)语音网概况-总述,固定网络由国际、省际、省内网络(含省内长途及本地网)组成,每层均包括交换网、智能网、信令网。交换网TDM设备与软交换共存。,国际网,省内网,本地网,省际网,20,(二)国际语音网目标-语音网,在网使用的境内国际交换机分布于北京、上海和广州。境外在美国、香港、日本3处pop点。,21,(三)省际语音网现状-长途网,省际长途交换网现状图,省际长途电话网包括省际PSTN长途网及两张软交换长途网,共同分担长途语音业务。两张软交换网形成A、B双平面,分别采用上海贝尔和华为公司设备,网络规模平衡。A、B两平面承载30%的省际长途话务量。,22,其他运营商GW,国内长途,本 地,北方

10、各省DC1间网状相连。南方DC1采用大区汇接方式(广州、上海、成都、武汉、西安),五大区DC1间网状相连。,(三)省际语音网现状-PSTN长途网,23,23,固定网络发展策略,整合网络资源、降低运行成本、支撑业务发展1)长途话音网资源整合。2)综合关口局资源整合。3)结合光进铜退、设备更新改造,逐步对传统TDM端局进行IP化改造。,24,一、移动网络二、固网语音网三、IP及数据四、传输网及同步,目录,25,IP网包括IP骨干网、省网/城域网、宽带接入网三大层面。宽带互联网业务流量是IP网流量主体,软交换、VPN业务流量相对较小。,China169,IP承载A网,IP承载B网,CNCnet,骨干

11、网,省网,城域网,接入网,北方七省省网,IP城域网(直辖市、地市),南方部分地区大城域网,接入网,(一)IP网概况,26,26,(二)IP骨干网China169 网现状,国内规模最大的互联网骨干网之一业务定位互联网业务(公众和部分大客户)IDC业务互联结算业务网络结构骨干网由北京1、北京2、上海、广州的核心层(C)节点,和位于31省/市/自治区的接入层(A)节点以及海外POP组成全网分为四个大区:北方大区、华东大区、南方大区、西部大区。大区内各省的接入节点分别通过两条汇聚链路与相应的核心路由器相连为了疏导大省省间流量,在部分省间开通了直达电路。,27,(二)169骨干网发展策略,网络结构优化:

12、根据流量流向情况逐步优化网络结构,交互较大的省份之间设置直达电路,提高骨干网转发效率,全网向适度扁平化的结构发展。局址优化:逐步实现省内2台A路由器的异址备份,增加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省网扁平化:逐步完成其他北方7省的省网扁平化工作,形成“骨干网-城域网”两级结构。提升网络容量:根据业务需求适度超前扩容网络容量和互连带宽。部署大容量、可扩展、高性能的下一代新型路由器及路由器矩阵设备;从IPv4向IPv6演进,骨干网设备支持IPv4/v6双栈运行,开展IPv6技术实验并逐步推广。控制P2P流量过度占用带宽:通过部署P2P流量管控策略和粗颗粒QoS策略,限制骨干网链路中P2P流量比例,在带宽不足

13、的情况下,优先转发对时延丢包更敏感的应用流量。,28,业务定位固网软交换业务VPN业务其它需要较高质量保障的多媒体增值业务网络结构双平面结构组网核心层:分为七个大区大区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武汉、沈阳汇聚层:31个省会城市及绥化、通辽、吉林、大连、青岛、唐山、洛阳、宁波、深圳等40个城市。接入层:覆盖的C3节点达到334个。,(二)IP骨干网IP承载A网现状,29,业务定位:IP化2G和 3G移动业务网络结构根据长途传输网结构设计核心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成都、沈阳7个节点 汇聚层:包含除上述CR节点以外的24个省会节点接入层:覆盖上述31个省份的C3地市,共计330个城市

14、 骨干中继利用率目前承载业务较少,而且网络按照轻载设计,链路带宽利用率较低,(二)IP骨干网IP承载B网现状,30,网络定位2011年,CNCnet与IP承载A网融合,形成新的IP承载A网。IP承载A网将定位于满足固网软交换、视频监控、MPLS VPN、IPTV等业务需求的高品质、高ARPU值的精品网络。并为ATM/FR网提供替代网络。IP承载B网定位于满足移动软交换、2/3G、GPRS等移动业务需求的高品质精品网络网络发展策略完善网络拓扑结构,提高核心层可靠性以MPLS VPN和QoS技术区分承载各类移动语音、数据和视频业务提高网络可靠性满足北电ATM/FR网业务转网的需求,在部分节点增配A

15、TM接口板卡。根据业务承载需求,扩大C3覆盖范围,逐步与城域网实现VPN跨域互联。,(二)IP承载网发展策略,31,核心路由器,BAS/SR,BAS/SR,接入网,核心路由器,BAS/SR,接入网,类型一,类型二,类型三,汇聚路由器,核心路由器/交换机,BAS/SR,接入网,IP城域网采用三层结构,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哈尔滨等特大型/大型城域网采用。,IP城域网采用二层结构。全国绝大部分城域网采用。,IP城域网核心采用三层交换机,旁挂BRAS设备。个别业务量较少的地市采用。,(三)IP省网/城域网发展概况,除西藏(阿里和昌都)、青海(海南、海西、海北、玉树和果洛)7地市外,全国其他3

16、33个地市实现了IP城域网的覆盖。,32,其中北方用户3218万,占81%。南方用户738万,占19%。,南北划分,(四)宽带接入网现状,1.客户地域分布分析,宽带接入用户中家庭用户、中小企业用户和大客户用户的数量分别为3557万、280万和120万。家庭用户占总接入用户的比例为90%。,客户类型划分,2.客户类型分析,2010年6月,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用户(折算)4376万,实际接入用户3956万。,其中城市用户3280万,占83%。农村用户676万,占17%。,城乡划分,33,全国宽带接入端口中FTTx方式所占比例62,其中光纤到小区FTTC占比26,光纤到楼FTTB占比34,光纤到户FTT

17、H占比2。采用全程铜缆接入方式的占38。,3.光纤网络推进情况,北方FTTx方式占比59,光纤到楼FTTB的占比30%。南方多为新建网络,FTTX方式占比达到72,其中接近半数实现光纤到楼FTTB。,(四)宽带网接入网现状,4.接入速率分析,全国4M以上端口占比达到75.3%,20M以上的高速端口约占28%。,34,(五)宽带接入网发展策略,总体发展目标力争用3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各地级市城区光纤宽带接入网建设改造,地级市城区用户集中区域FTTB/H端口占比超过80%积极推进北方各省高带宽用户集中区域主干铜缆的退网。,总体发展思路紧密围绕公司战略,认真贯彻工信部等七部委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

18、意见要求,统筹考虑三网融合业务、宽带业务发展、网络发展演进等需求,以地级市城区商业、住宅楼宇覆盖为重点,以FTTX技术为主导,坚持“光进”与“铜退”并举,立足长远,统筹规划,大力推进光进铜退,全面提升中国联通宽带网络能力。,35,(五)宽带接入网发展策略,立足长远,以FTTB/H为目标,以地级市城区为重点,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以FTTx技术为主导,合理规划接入节点布局,适度超前建设光纤接入网,大力推进“光进铜退”。停止主干电缆建设和铜缆接入距离高于500米的DSLAM设备扩容,严格控制铜缆投资。既有主干铜缆更新改造,应使用光缆替代。城市新建区域原则上实现光纤到楼,优先采用FTTH方式。新建区域

19、原则上应由光接入网同时提供宽带和语音业务。城市既有区域根据业务发展需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铜缆覆盖区域大力推进光进铜退。高带宽需求区域改造可采用FTTH方式。已实现FTTC的小区根据需求逐步向FTTB/H发展,竞争性区域加快改造实现光纤到楼。改造区域应考虑宽带和语音端口的同步下移,逐步腾空释放铜缆资源。,36,(五)宽带接入网发展策略,加强城市商业楼宇、校园光纤覆盖。制定重点商务楼宇覆盖计划,优先覆盖价值较高的商务楼宇。校园覆盖重点面向学生数量较大、电脑普及率高的的大学校园、大学城和高等职业学校等。统筹规划、稳步推进“铜退”工作。对既有铜缆网资源状况进行全面调查,结合光纤宽带网建设计划,制订既

20、有铜缆网的退网处置方案并积极推进。充分利用铜退,推进北方农村光缆网建设,提高行政村光缆覆盖率。光纤网络建设应统筹考虑固定宽带、移动通信基站/室分、大客户、WLAN接入光缆建设需求。充分利用基站、楼宇室内覆盖富余的光缆、传输、电源资源开展宽带接入建设。新建光缆应充分利用既有管道杆路资源。城市改造后富余的DSLAM可调配、利旧至农村使用。PSTN交换机富余用户板卡可在新建AG/MSAN设备利旧使用。退网电缆的回收和处置,按照财务相关规定执行。,37,一、移动网络二、固网语音网三、IP及数据四、传输网及同步,目录,38,分层建设:省际、省内、本地网每层面包括光缆、WDM、SDH设备,WDM:80/4

21、0 x10/40GSDH:10G环网/ASON,除西藏阿里外全部地市覆盖WDM(40/80 x10G)+SDH(10G)为主,传输网总体架构,39,39,2.省际传输网现状-光缆网,光缆总资源覆盖全国光缆基本形成网格结构,主干段落具备双路由;纤芯以G652为主,少量G655省会城市除拉萨外均具备3个以上物理出口方向;,40,2.省际传输网现状-WDM网络,10G WDM网络:省际WDM平台已覆盖31个省会城市,形成较完善的网状结构。主要段落均有2套以上的WDM系统系统制式以80/96x10G为主。10G WDM平台是主要业务承载平台,主干路由有多条10G系统,原联通和原网通WDM系统路由分离,

22、通过路由分担,可适度提升业务性能。,40G WDM网络 40G平台已覆盖北京、天津、沈阳、济南、青岛、石家庄、唐山、郑州、洛阳、上海、南京、无锡、太原、杭州、西安、成都、重庆、广州、武汉、长沙共32个169骨干节点。系统制式全部为80 x40G。,集团WDM网络由10G WDM和40GWDM系统组成,41,2.省际传输网现状-SDH网络,以2张SDH/ASON网络为主(大客户精品网、综合业务承载网);大客户精品网覆盖31个省会和5个非省会(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启用控制平面,按照单域来组织路由,路由协议采用支持GMPLS的扩展OSPF协议。2007年前建设的传统SDH环网为辅,目前可用

23、SDH环网绝大多数为10G系统,采用复用段环保护方式。,42,基本实现地市光缆覆盖(除西藏阿里)省内干线光缆以自建方式为主,以环网结构方式为主,山东、辽宁、江苏等发达省份初步形成格状网结构。省干光缆三路由地市数量达到240个。,3.省内传输网现状二干网络,光缆网,所有省份均建设有WDM系统,系统制式以40/80*10G为主,辽宁、河南、山东等省开始建设40G系统。发达省份WDM层面初步形成双平面网格结构,多数省份在具备条件的段落采用OLP保护方式。,WDM网,多采用复用段保护环结构,部分省还建设有智能ASON系统。系统速率以10G为主,早期建设的2.5G环网系统仍在承载业务。,SDH网,43,

24、省内干线传输网发展策略,光缆网优化完善光缆网结构,逐步实现省干重要节点光缆具有三个物理出口方向,光缆网结构向格状网演进。加强省内光缆资源的融合和共享,实现原联通、网通省内干线光缆资源互补使用,统一管理和调度。新建光缆中继段以80公里以内为宜优选G.652光纤,光缆纤芯容量应不小于48芯。,44,省内干线传输网发展策略,传输系统重视现有资源挖潜和网络优化工作,提升网络资源利用效率。新建WDM系统应以C波段40/80/96 x 10Gb/s为主,原则上不新建基础速率为2.5Gb/s 的WDM系统。在没有明确的40Gb/s速率业务需求的情况下,各省公司不得以试验网等名义建设40Gb/s WDM/OT

25、N系统,新建WDM系统可选用支持OTN功能的传输设备。对高光缆故障段落可适当考虑采用WDM层面保护、负荷分担,提升网络安全性。新建SDH系统应以10G SDH系统为主,西部业务量需求小的个别省区可考虑建设2.5G SDH系统,加强资源优化利用,控制新建SDH系统。,45,3.省内传输网现状本地传输网,本地传输网,接入网,固定宽带FTTx,固定宽带xDSL,大客户专线,2G基站,3G基站,本地光缆乡镇光缆覆盖率92.6%,行政村光缆覆盖率73.7%。本地核心汇聚层传输网以MSTP设备为基础组成;部分建设了ASON、WDM系统;边缘层以155M/622M MSTP通道保护环为主,支持基站FE接口接

26、入;3G FE接口以2级汇聚透传方式传送;接入技术手段和实现方案多种多样,包括PON为主要手段的FTTx、ADSL、SDH、PDH等,46,46,本地传送、承载网络现状移动回传网络采用MSTP设备组网,宽带承载网络采用路由器/交换机设备组网问题与挑战MSTP网络能力无法满足3G网络演进的需求(不支持分组与三层交换)三网融合逐步深入,移动回传、互联网宽带、IPTV、大客户租线等业务在本地层面的综合传送和承载为未来网络演进趋势分组传送已成为本地传送网络的发展方向,需进行规模组网验证,其它固网节点,宽带业务,核心层,汇聚层,边缘层,本地网核心路由器,骨干网路由器,汇聚层路由器,本地传输网,IP城域网

27、,WDM 平台,接入网,宽带接入设备,MSTP/ASON,MSTP/ASON,MSTP/ASON,MSTP,MSTP,MSTP,MSTP,MSTP,PON/XDSL,传输网的网络结构,47,本地传输网发展策略,光缆网本地光缆网原则上分层建设,核心汇聚层光缆应和边缘层、接入网光缆物理分离。新建光缆应综合考虑各种业务的承载需要,适当采用大容量光缆,省会及经济发达城市加强边缘层主干光缆建设。管道、杆路资源应遵循资源共享要求,统筹规划、使用、管理,重点保证基础资源的融合和业务接入,适度考虑战略储备管道建设,提高现有管道和杆路的连通度,逐步形成完善的网络结构。,48,本地传输网发展策略,传输系统加强网络

28、融合,逐步优化本地网网络结构,提升资源利用率和网络安全性。新建系统应满足移动和固网业务综合承载需求。加强核心汇聚层网络优化调整和互联系统建设,GE以上颗粒的业务可由WDM/OTN系统承载或光纤直驱,GE以下颗粒的业务应采用大容量SDH/MSTP设备组建环网、ASON网承载。优化边缘层系统结构,有效提升基站成环率,新建边缘层应统筹考虑基站、宽带、大客户业务的接入需要。边缘层以622M MSTP环为主,考虑今后技术发展,适当控制建设规模。在密集城区及热点地区,系统容量扩容应以裂环改造为主,在光纤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具有升级到2.5Gb/s速率的设备。乡镇宽带接入上联带宽需求量较大的情况下,

29、可综合考虑采用光纤直驱或WDM方式承载。,49,省际网包括:全国基准钟PRC;铯钟+BITS区域基准钟LPR;铷钟+BITS省会枢纽楼BITS。GPS+信号分配,省内网包括:带卫星接收机的二级BITS;不带卫星接收机的二级BITS;三级BITS;本地网简易BITS。,4.同步网概况,网络组织:主用各节点的GPS信号,备用铯钟、铷钟地面传送的信号;地面传送一般采用SDH方式,50,4.同步网发展策略,1、PRC层面的整合和建设:将原有的7个PRC和3个PRC整合为5个PRC(北京、武汉、上海、广州、西安),铯钟成对设置。2、整合和完善集团、省两级网管:集团网管负责管理集团投资的设备,省级网管除管

30、理省内设备外,同时收集处理本省域的同步设备骨干网设备的维护信息。3、按全国同步网三级网络结构逐步理顺节点关系。根据各省枢纽机房、一二干传输传输核心节点情况,确定今后LPR位置,逐步实现每省1至2个LPR。4、各省逐步统一厂家:要求每省仅确定一个厂家,其他厂家设备随设备老化、整合逐步退网。,51,一、规范工程建设管理二、强化全成本意识,控制建设成本三、加强共建共享,用好政策环境四、稳步推进网络发展演进,建设管理思路汇报,52,52,1、规范工程建设管理,注重网络安全,保持设备厂家布局的相对稳定性。如因特殊原因需要进行调整的,需以正式文件形式报请总部审批。,严格现网设备替换、退服管理。需要在建设项

31、目中替换现网设备,或将部分设备退出现网服务的,应征得运维部门、财务部门审核同意并履行相应审批手续。,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加强项目全过程管理。用好项目管理系统(PMS),保证项目过程信息完备、准确。在做好新开工项目的启动的同时,进一步清理续建项目。完善资本性支出月度对帐制度,提高CAPEX入账的规范性和及时性。,53,53,2.强化全成本意识,控制建设成本,建立工程建设成本基础数据库,分析投资成本结构,努力降低工程造价。各省要收集整理各专业基础数据,逐步建立各专业工程建设成本数据库,分析研究降低建设成本措施,分析FTTB、FTTH等投资及运营成本,建立宽带接入网成本模型。针对不同的资源现状和市场

32、需求,分析各种建设模式下的宽带升级提速、新增宽带端口的成本模型,细化建设方案,降低建设成本。,加强建设成本对标分析。总部将对比分析各省分公司建设成本并定期进行通报。各省分公司应进行各地市成本对标分析,54,WCDMA网主体工程成本分析,以2009年WCDMA一期工程财务决算为基础,开展WCDMA工程造价分析及对标工作。,基站主设备,基站电源系统,基站配套设备,制定标准化的基站建设造价分析模版,要求各省公司按照固定资产目录梳理各类交付使用资产单位造价。在各类单位资产造价基础上组合典型基站(室内楼顶抱杆站、室内杆塔站、郊区铁塔站)进行基站建设成本分析和比对。,55,WCDMA工程平均单站造价(不计

33、交换投资)约为25.4万元,其中无线约16.7万元,电源约2.9万元,配套约5.8万元。,3G一期工程配套造价对标分析,56,3G一期工程和预安排造价结构对标分析,57,3G一期工程和预安排单站造价对标分析,58,GSM网主体工程成本分析,近年来,基站电源及配套设施的投资比重逐年上升,目前约占移动网络主体工程投资的60%,有效控制配套投资,是提高移动网络建设投资效率的关键。,基站配套设备,在工程造价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各类塔站的基础建设成本进行深入剖析。,59,China169骨干网分省单位带宽收入比较,注:1)分省收入来自于财务部发布的09年12月集团月报中的分省宽带年度累计收入。2)分省带

34、宽是各省2009年底的设计目标带宽。,60,60,3加强共建共享,用好政策环境,建立健全共建共享管理制度,理顺工作流程。将共建共享环节纳入公司网络建设、运行维护等管理流程。,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确保完成共建共享考核指标。确保完成工信部、国资委考核指标,杜绝违规行为。,大力推进铁路、地铁、高速公路、机场、景区、大型场馆共建共享,推进省际干线光缆共建共享,提高重点领域覆盖水平,降低网络覆盖投资。,61,61,全面推进技术、网络、业务研究与融合,提高网络全业务竞争能力,确保网络可持续发展,4.稳步推进网络发展演进,中国联通全业务,=,传送网,无线,光纤接入,+,+,IP,+,1.积极采用IP技术,持续推动核心、接入、业务等网络IP化,降低成本,保持网络优势2.选择本地传输、城域网条件较好的省进行语音IP化、IMS、DT试点,IP,1.以无线接入为主,充分发挥优势2.开展HSPA+双载波3.研究无线资源利用率,提升网络效率4.按需进行WLAN热点布署5.灵活部署Femto,无线,1.研究传送网技术发展,选择部分城市进行PTN试验2.研究三网融合对网络影响,研究全业务接入方案3.开展大容量WDM及OTN演进以及试点,传送网,1.从战略高度重视光纤网络规划与部署2.充分利用现有光缆资源,研究基带池光纤组网方案3.研究10G pon技术,光纤接入,定位,发展思路,62,62,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