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65348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7.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泥鳅养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泥鳅养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泥鳅养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泥鳅养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泥鳅养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泥鳅养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泥鳅养殖.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泥鳅大规模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赵兴文大连海洋大学 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养殖系列讲座,一、鳅科常见种类和养殖对象,鳅科(Cobitidae)鳅亚科(花鳅亚科)(Cobitinae)泥鳅属 Misgurnus泥鳅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北方泥鳅 Misgurnus bipartitus Sauvage etDabry黑龙江泥鳅 MisgurnusmohoityDybowski副泥鳅属(Paramisgurnus)大鳞副泥鳅 Paramisgurnus dabryanus Sauvage条鳅亚科(Noemacheilinae)高原鳅属(Triplophys

2、a)拟鲶高原鳅 Triplophysa siluroides Herzenstein,泥鳅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大鳞副泥鳅 Paramisgurnus dabryanus Sauvage,拟鲶高原鳅 Triplophysa siluroides Herzenstein,北方泥鳅 Misgurnus bipartitus Sauvage etDabry,黑龙江泥鳅 MisgurnusmohoityDybowski,中华花鳅 Cobitis sinensis Sauvage et Dabfy,泥鳅属常见种类检索表,1(2)吻端至背鳍基部起点的距离为体

3、长的62%-65;腹鳍基部起点与背鳍基部起点相对(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水系)黑龙江泥鳅(MisgurnusmohoityDybowski)2(1)吻端至背鳍基部起点的距离为体长的53-61;腹鳍基部起点相对于背鳍的第24根分支鳍条基部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3(4)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1-1.9倍;臀鳍基部起点至尾鳍基部的距离为腹鳍基部至臀鳍基部起点距离的1.3-1.4倍;脊椎骨4+39-43(除青藏高原外,各地均有分。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4(3)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9-2.9倍;臀鳍基部起点至

4、尾鳍基部的距离为腹鳍基部至臀鳍基部起点距离的2.0-2.5倍;脊椎骨4+4447(分布于北方水系)北方泥鳅(Misgurnus bipartitus Sauvage etDabry),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简介1、外形特征体为长圆柱形,尾部侧扁,口下位,呈马蹄形。口须5对,上颌3对,较大,下颌2对,一大一小。尾鳍圆形,鳞片细小,埋于皮下。体背及背侧灰黑色,并有黑色小斑点。体侧下半部白色或浅黄色,尾柄基部上方有一黑色大斑。体表粘液较多,头部尖,吻部向前突出,眼和口较小。2、分布范围在中国除青藏高原除西藏林芝地区外,全国各地河川、沟渠、水田、池塘

5、、湖泊及水库等天然淡水水域中均有分布,3、生活习性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泥鳅不仅能用鳃和皮肤呼吸,还具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当天气闷热或池底淤泥、腐植质等物质腐烂,引起严重缺氧时,泥鳅也能跃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气,而由肠壁辅助呼吸,当它转头缓缓下潜时,废气则由肛门排出。每逢此时,整个水体中的泥鳅都上升至水面吸气,此起彼伏,故西欧人对它有“气候鱼”

6、之称。,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 Sauvage)简介,俗称大泥鳅、黄板鳅等 1、形态特征体近圆筒形,头较短。口下位,马蹄形。下唇中央有一小缺口。鼻孔靠近眼。眼下无刺。鳃孔小。头部无鳞,体鳞较泥鳅为大。侧线完全。须5对。眼被皮膜覆盖。尾柄处皮褶棱发达,与尾鳍相连。尾柄长与高约相等。尾鳍圆形。肛门近臀鳍起点。体背部及体侧上半部灰褐色,腹面白色。体侧具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褐色斑点。背鳍、尾鳍具黑色小点,其他各鳍灰白色。2、分布范围分布于四川省内见于长江,嘉陵江和岷江水系,浙江和台湾,辽宁辽河中下游,黄河,黑龙江3、生活习性 广泛栖息于各种水体,但以富植物碎屑与淤泥的

7、静水域或缓流水域较多。具环境之适应力及耐污力颇强,具有肠壁呼吸的功能,能在水中溶氧不足时,直接吞吸空气。杂食性,以水生昆虫、小型无脊椎动物、植物碎屑、藻类等为时。,拟鲶高原鳅简介:1、外形特征体粗壮,前端宽阔,稍平扁,后端近圆形,尾柄细圆。头大,平扁,背面观呈三角形。口大,下位,弧形。唇无乳突,下颌匙状。须3对,吻须2对较短,口角须1对长。眼小。体无鳞,体表皮肤散布有短条状和乳突状的皮质突起。侧线平直。背鳍位于体中部,与腹鳍相对;胸鳍平展;尾鳍内凹,上叶稍长。体背侧黄褐色,腹部浅黄,体背及体侧具黑褐色的圈纹和云斑,各鳍均具斑点。2、分布范围分布于海拔较高的高原河流鱼类。附属湖泊上游的河口地区数

8、量较多。主要分布于甘肃省靖远到青海省贵德一带的黄河上游干支流及附属湖泊。3、生活环境一种生活于海拔较高的高原河流鱼类。附属湖泊上游的河口地区数量较多。常喜潜伏于干流、大支流等水深湍急的砾石底质的河段,也栖息于冲积淤泥、多水草的缓流和静水水体,营底栖生活.4、生长繁殖由于西北高原相对寒冷亲鱼在7-8月份产卵。为鳅科鱼类中最大的种,常见个体体长150-480毫米左右,最大个体体长482毫米,重1.5公斤。我只野采到过28厘米的个体。种群现状目前仅在人烟较稀少的高原地区,仍保持一定数量。属于极度濒危鱼种!,二、我国泥鳅养殖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泥鳅养殖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距今已有九十几年

9、的历史。但长期以来,泥鳅养殖发展较慢,其产量主要由天然水域提供。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对高档水产品需求量的增加,泥鳅的市场需求量增大,商品价格上涨,特别是国际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极大地刺激了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的江苏、安徽、湖南、湖北、四川、河南、山东、辽宁、广东、浙江、上海等省、市的外贸部门与养殖户配合,在捕捞野生泥鳅、蓄养出口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泥鳅的人工养殖。,目前,我国泥鳅的养殖方式有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网箱养殖和庭院养殖等,其中池塘饲养为主要养殖方式,即从天然水体采捕野生苗种放池塘中饲养,投喂颗粒饲料,亩产可达20004000公斤。据不完全统计,

10、全国泥鳅养殖面积达35余万亩,年产量超过25万吨,出口韩国、日本、香港的泥鳅数量超过了10万吨。如江苏赣榆县墩尚镇,已发展泥鳅养殖面积两万余亩,全镇18个行政村,村村发展泥鳅养殖从业人员超过1.6万人,户6000余家。目前墩尚镇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泥鳅养殖和集散基地,出口量占全国总出口量的80%以上。全镇泥鳅产业总收入突破三亿元,人均65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8.6%,养殖户平均收益超过六万元。出口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墩尚镇养殖泥鳅种苗来源,一种就是暂养,就是收购规格不是很小的野生泥鳅在水泥池里暂养,因为国内大多数野生泥鳅的颜色是不符合日韩消费者的习惯,所以暂养一方面是为了提升规

11、格另一方面是改变泥鳅的体色;还有一种就是在山东河南以及东北一带收购野生泥鳅苗高密度精养,现在墩尚镇泥鳅出口有两种报价,一种就是河南苗长成的成品鳅,另一种就是东北苗长成的成品鳅,前者的价格要比后者略高一些。据了解真正濮阳的泥鳅苗卖到墩尚养殖户价格最高被炒到了60元/斤。,主要养殖对象,东北泥鳅河南泥鳅,台湾泥鳅,目前被宣传最热的是大鳞副泥鳅(所谓的台湾泥鳅),个体大,常见的4-5条/斤,30元/斤。在广东、浙江推广的比较多,影响力比较大,尤其是下半年致富经栏目报道了该品种之后,前往广东、浙江考察台湾泥鳅的人源源不断,除了考察苗场,一些养殖台湾泥鳅比较早的养殖基地也经常接待外地前来考察的人,加深了

12、大家对台湾泥鳅的认识,不少人信心就更加信心满满了。,墩尚泥鳅养殖经营模式,参观了解内容,欢迎来到全国最大泥鳅养殖基地江苏省赣榆县墩尚镇。目前赣榆县是泥鳅出口韩国基地,90%以上从这里出口到韩国。,泥鳅苗种放养情况:,泥鳅养殖成本、收获和利润分析:,每亩放养1000斤泥鳅苗种,消耗4000斤饲料;收获3500斤商品泥鳅。苗种成本:251000=25000元饲料成本:4500元/吨2吨=9000元租金水电人工成本:5000元总计39000元收入:18元/斤3500=63000元利润:63000-39000=24000元大多数养殖户,都在保本的边缘徘徊。,泥鳅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1、泥鳅的人工繁殖

13、和苗种培育技术尚不成熟人工培育苗种成本高,数量少,满足不了产业发展的需要。2、泥鳅的营养需要和饲养泥鳅饲料问题腐殖质、肠道微生物、饲料中的营养成分生长速度、食品规格和越冬问题3、泥鳅的生活习性和养殖方式问题钻泥、逃逸投喂、精养水质问题和肠呼吸,三、泥鳅的推广养殖对象:,泥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食品;稍加烹调即可食用,而且风味独特,一向是餐桌上的佳肴。泥鳅除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外,还具有很高的药用和滋补作用。大鳞副泥鳅,俗称黄板鳅,体型与泥鳅十分相似,生活和栖息习性也很相似。是花鳅亚科中个体最大,生长速度最快的种类,当年仔鱼饲养4-6个月,体重可达

14、40-60g,常见体重50-100g,最大个体达400g。,泥鳅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大鳞副泥鳅 Paramisgurnus dabryanus Sauvage,泥鳅的生物学特性,(1)栖息水域 泥鳅多栖息于静水、缓流、泥质底的浅水水体,其适应能力很强,当环境条件变为不利于时,可钻入泥中暂时躲避;一旦条件适宜,又可从泥中复出。(2)对pH值的适应 泥鳅对水的酸碱性适应范围广,摄食生长的适宜pH值为6.59.5。,1、栖息和生活习性,(3)对水温的适应 泥鳅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141,水温低于5和高于33潜入泥土层中“休眠”。摄食和生长适宜水温1

15、530,2527摄食量大、生长快。泥鳅繁殖水温为1830。(4)对溶氧的适应 泥鳅除用鳃呼吸外,还有肠呼吸的功能;当水中溶氧不足时,其头部可跃出水面,吞咽空气在肠内进行气体交换。所以,泥鳅对低溶氧有较强的耐受力,水中溶氧为0.16mg/L仍能存活。泥鳅摄食和生长的适宜溶氧量为4.0mg/L。,2、泥鳅的特殊行为特性,(1)肠呼吸 水体缺氧时,泥鳅可跃出水面,吞咽空气,用肠呼吸;泥鳅在短时间离水,也可存活较长时间。(2)气候鱼 英文名为Oriental weatherfish即“东方的气候鱼”。在夏季,天气闷热,气压低或大雨来临前,泥鳅在水中像“舞蹈”一样上下乱串,这正是大雨降临的前兆。(3)钻

16、泥 冬季来临前,水温下降,当水温低于5,有钻泥现象;在夏季,高于33也有钻泥现象;当水位下降等当生命受威胁时也钻泥。(4)易逃逸 当水位变化形成水流时,泥鳅具有从进、出水口逃逸的行为特点。注排水时或水位高时,可从进出水口的缝隙逃逸。,泥鳅为杂食性,偏好摄取动物性饵料,主要食物为水生昆虫、小型甲壳动物、浮游动物和硅藻、绿藻、植物碎屑、腐殖质等。泥鳅具有昼伏夜出(避强光)的习性,一般白天潜伏水底,傍晚后活动觅食;泥鳅昼夜摄食的高峰期在1820时,凌晨是摄食的低潮。,3、摄食和食性,4、生长特性,天然苗刚孵出0.4cm,1月后达3cm,半年后6-8cm,第二年年底13-18cm、体重15g左右。据记

17、载,泥鳅最大个体可达20cm、体重100g左右。大鳞副泥鳅个体大(最大体重200g)、生长快,全长3cm的幼苗经4-5个月饲养可长到30g50g(10-15尾/500g)。,5、繁殖习性,泥鳅1冬龄达性成熟,属多次产卵类型,繁殖水温1830,最适2426;在辽宁中部地区,58月是泥鳅繁殖期。成熟卵圆球形,卵径0.81.0mm;绝对怀卵量随个体增大而增大,810cm怀卵量0.2-0.7万粒,12-15cm怀卵量1-1.5万粒;20cm怀卵量超2.4万粒。在繁殖季节,通常为雨后晴天的早晨产卵最多;数尾雌雄个体在浅水多水草(或其它附着物)处相互追逐,发情达高潮时,雌雄鱼扭曲一起时而浮出水面;产卵时,

18、雄鱼身体缠绕雌鱼腹部,肌肉收缩身体颤抖同时产卵和排精。泥鳅产出卵淡黄色、具粘性,吸水后卵径1.31.5mm;受精卵在水温2425下,3035h孵出仔鱼。,四、泥鳅大规模人工繁殖和育苗生产,1、亲鱼的来源(1)天然水体捕捞、市场购买(2)人工饲养2、亲鱼的选择雌雄鱼都应在2-3冬龄以上,雌鱼体长15-20cm,体重20-50克。怀卵量2-4万粒3、亲鱼培育最好是在催产前雌雄鱼分开饲养,精心培育一个月,(一)亲鱼的来源、选择和培育,(二)人工催产,1、催产季节和水温:春节、水温18 以上,最好是22-26 2、人工催产泥鳅人工催产使用的催产剂主要有:LHRH-A、DOM和HCG,采用一次注射,每千

19、克体重注射上述催产剂分别为5g/kg、5mg/kg和200-400IU/kg,雄鱼减半;采用肌肉注射,每尾亲鱼注射的适宜药液体积为0.10.2ml。3、自然产卵泥鳅自然产卵时,产卵池投放雌雄亲鱼比例一般为1:1.21.5。鱼巢、接卵框,泥鳅的人工授精,(三)人工孵化,泥鳅卵圆球形,直径0.8mm,受精后吸水膨胀卵径增大到1.3mm,半透明、具粘性(粘性不强)。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孵化:土池塘或设网箱静水孵化,卵的适宜密度4050万粒/667 或12万粒/;土池塘设网箱微流水孵化,卵的适宜密度35万粒/;水泥池充气和定期换水孵化,卵的适宜密度1015万粒/;孵化环道流水孵化,卵的适宜密度3050万粒

20、/m3。,(四)苗种培育,培养轮虫、发塘集中饲养和人工投喂注意几个要点:水深不能太深、但要有隐蔽物,防止温度过高和变化开口饵料、饲料转换;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水质变化、不能缺氧,可以使用增氧机,五、泥鳅养殖模式,1、池塘条件面积:25100水深:60cm防逃网:下埋60cm,露出水面配备机井、水泵、增氧机2、放养30尾/斤,600kg/亩;45尾/斤,500kg/亩;150尾/斤,400kg/亩;,泥鳅养殖池的修建和改造,3、泥鳅的饲养管理,(1)饵料及其投喂专用颗粒饲料诱食驯化后,日投喂3%4%(2)水环境调控加注新水及时增氧(3)泥鳅的越冬一般采用大棚专池方法,五、泥鳅的当年养成,(1)亲鱼的选择选择2冬龄的亲鱼,平均体重50g左右;早春进入大鹏培育(2)人工诱导产卵注射催产剂温度和水流、水位控制布置鱼巢(3)人工孵化集中孵化、池塘孵化,(4)快速育苗技术培养饵料生物和投喂及时拉网出塘(5)泥鳅的强化养殖技术饵料及其投喂微孔曝气增氧加注新水和换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