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泥鳅不用泥.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12533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泥鳅不用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养泥鳅不用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养泥鳅不用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养泥鳅不用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养泥鳅不用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养泥鳅不用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泥鳅不用泥.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养泥鳅不用泥泥鳅泥鳅,一般认为泥鳅离开泥是很难养活的,况且现在是大冬天,要在以往泥鳅都该冬眠了,然而在河南省郑州市郊区的黄河滩上,有一处泥鳅养殖场,养泥鳅不仅不用泥,而且那里的泥鳅不冬眠,长的还蛮欢实的。 这个大棚从外面看不过是一个大棚,进去一瞧,大棚里种着蔬菜。哎,蔬菜种在水里边,这并不算新鲜;再仔细瞧,这水里边还有动静。原来里边藏着成群的泥鳅,这还不算新鲜,新鲜的是这些泥鳅生长在没有泥的池子里。 就这样的大棚,效益可不低。 河南省郑州市某生态科技示范园总经理王水章:一亩地能收入三万元,应该是没问题。 说这话的就是泥鳅养殖场的主人王水章。王水章的泥鳅养殖与众不同,不用泥却能养出好泥鳅。 我们

2、知道,泥鳅最喜欢钻泥了,这滑溜溜的泥鳅钻泥的本领真不小。专家说,在野生条件下,对于泥鳅来说,泥确实是必不可少。 河南省科学院博士周文宗:泥鳅在野生环境本身在自然界里面,它本身就是钻泥的,这个泥主要是提供一种稳定黑暗的,特别是温度的稳定。这样,有利于泥鳅越夏和越冬。 有了泥,泥鳅就可以抵御夏季的高温和冬季的寒冷。一般水温高于33以上,或者低于15以下,泥鳅就会钻进泥里,保存体力,准备夏眠和冬眠了。不仅如此,这泥也是泥鳅平时休息和躲避敌害的场所。另外,泥里边还有泥鳅所需要的一些活体饵料。 所以,在野生状态下,泥和泥鳅戚戚相关,这样说来,在泥塘里人工养殖泥鳅应该没什么问题。 一开始王水章就在泥塘里养

3、起了泥鳅。然而让他想不到的是,原本满心的期盼却落了空。 王水章:该收到的钱,现在要收到,可是没有收到。我心里非常苦恼。 王水章把河南省科学院的周文宗博士请来,请他给泥鳅把把脉。周博士分析了泥塘养殖泥鳅存在的问题。 周文宗:人工养殖环境,如果是有土养殖,它就带来有一个问题,因为这个养殖密度比较高,一般像我们目前池塘养殖的密度,一亩在一千斤以上。 这么高的养殖密度,势必是要加大饲料的投喂量的。 我们这个饲料目前主要是沉性饲料为主,淤泥非常脏,特别是中后期淤泥非常脏。 饲料常常被淤泥污染。另外,这泥鳅和一般鱼的习性有些不同,它们的活动空间非常小,一般采食的范围也就在1米左右。这么一个大池塘即便饲料撒

4、得再细心,也很难面面俱到,一些泥鳅吃不上饲料,生长速度慢。大量剩余的饲料在泥里边,这泥就起到了发酵罐的作用。这样以来,必然带来很多副作用,产生许多有毒、有害物质,影响水质,泥塘的水质一旦恶化,就很难恢复了。 周文宗:因为这个水体这么大,你就是换水那个泥很多这种腐败物、有机物、细菌都在泥里面,那么这些东西是没法用换水来处理的,所以这个水质到中后期以后很难调控,所以会引起产量下降。 在这种养殖环境里,好不容易活下来的泥鳅,没到冬季又早早钻到泥里了,和人们捉起了迷藏,泥鳅捕捞也成了问题。 周文宗:因为这个泥鳅低于15以后就开始钻泥了,那时候像这种池塘,一般都钻到泥里面,泥一般都20厘米,这样的话不大

5、好抓。 这样看来,池塘里的泥倒成了养殖泥鳅的一大障碍。周文宗博士几年前就开始研究不用泥来养泥鳅。 王水章:我想他们说养泥鳅,不加泥,我说泥鳅泥鳅,得需要加泥嘛,不在泥里怎么长。 不过,为了能养好泥鳅,王水章决定试一试,搞无土养殖泥鳅。 王水章:我这人性格就是比较想搞一些新生事物,新的做法,也是为中国的养泥鳅做点事情吧。 主持人)用无土的方法养殖泥鳅,新鲜是新鲜,可没有泥这泥鳅到底能不能长好呢?对于王水章来说,还是一个未知数。刚开始用无土养殖,这泥鳅长的也不像他预想的那样好。 这是专们用来养殖泥鳅的无土养殖池,池子底部铺着专用的薄膜,池子一般长5米、宽4米,深0.5米。和泥塘相比,没有泥的池子管

6、理方便多了。池子小投料方便、换水也容易,不仅省水,还可以避免泥带来的副作用,养殖环境大大改善。让王水章没有想到的是,一段时间以后泥鳅出现了问题。 王水章:夏天最热的时候,水温达到了4548,泥鳅没办法休息,没办法休息,有出现死亡的。 即便增加养殖池的水位,效果也不太理想,看来,得必须找到能够代替泥的东西? 王水章:我们要给它弄点草,铺上草温度也降下来了,泥鳅也有休息的地方了。 不仅如此,泥鳅躲在草根里,还可以吃点嫩芽、嫩根改善伙食。水草吸收水里多余的养分,又可以改善水质。泥鳅总算有了一个不错的新家。看来,这些水草对于无土养殖池里的泥鳅来说,是非常必要了。 然而,事情并不这么简单,随着水草的生长

7、,泥鳅却是不见长,而且死亡的现象越来越多。这让王水章很是纳闷。难道是泥鳅真的离不开泥吗? 王水章观察发现,由于池子里水草多,饲料常常洒落在水草上。 周文宗:这个泥鳅它不能爬到水草上面吃食,饲料浪费比较大。 到头来泥鳅还是吃不饱。后来发现,即便是投放足够的饲料,死泥鳅照样不断。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呢? 再仔细观察,王水章发现了一个秘密。 王水章:泥鳅早上9点、下午5点,这个时间它需要往上跳。 后来询问专家,才知道泥鳅不只是在这两个时间段跳跃,它们经常跳跃,只是这两个时间段比较活跃。泥鳅绝对是跳跃高手,不过,这不是为了运动,也不是为了捕食,那它们为什么这么忙活呢? 周文宗:这个泥鳅是跳出水面呼吸的

8、。 这点和鳝鱼就不同了,鳝鱼可以爬在水草上慢慢呼吸,而泥鳅是急性子,它要不断跳出水面吸进新鲜空气,在肠内进行气体交换,然后通过肛门把废气排出去。这是泥鳅在利用肠呼吸。它还可以像普通鱼一样用鳃呼吸,甚至利用自己的皮肤呼吸。所以,泥鳅对水里的溶氧要求并不高,但是,过多的水草确实影响了泥鳅的正常生长,得赶紧去除一部分水草。 王水章:这草用小竹竿一拦,绑在外边。泥鳅累得慌,天热了都卧在草里面,早起它出来吸收点新鲜空气,有玩的地方了,也有休息的地方。 经过试验,他们总结出,无土养殖泥鳅,水草的面积一般占水面的1/3,最多不超过2/3。为了方便泥鳅取食,节省饲料,专家还特意提醒,饲喂的时候需要注意。 周文

9、宗:撒饲料基本上就在竹子空间喂饲料,然后观察泥鳅的活动。 投放的饲料直接沉入水底。由于池底上铺着薄膜,比较干净。和泥塘相比,这里的泥鳅找吃的就方便多了。 泥鳅虽然没有锋利牙齿,不能咬碎块状饲料,但是泥鳅非常聪明。它们对这些块状的饲料发起了一轮轮攻击,先把饲料撞碎。颗粒变小的饲料很容易吸到嘴里,最后都变成了泥鳅的美餐。 由于饲喂泥鳅是是定时、定量,这样,不仅节省了饲料,水质也有保证,在这样的环境里,泥鳅生长迅速,而且很少得病。王水章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了下来。 随着天气转冷,泥鳅生长速度慢了下来,该是收获泥鳅的时候了。和池塘里的泥鳅相比,这水池里的泥鳅,捕捞变得非常容易,用网子一兜,就很少有漏网的

10、泥鳅了,再也不用和泥鳅捉迷藏了。 按往常秋天正是泥鳅收获的季节,可王水章却有了一个新想法,这泥鳅先不卖了,他要等到市场上断货的时候再出手,打一个时间差来提高效益。这想法不错,可天气冷了,没有泥的池子,这泥鳅怎们能过冬呢? 水池里没有泥,泥鳅不能像往常那样钻到泥里躲避寒冷,只好藏在水草里。到了冬季水草里的温度也不高,泥鳅很容易被冻死。 为了让泥鳅安全过冬,并且能够正常生长,就得增加水温,王水章想到了给泥鳅养殖池扣大棚。而在以前冬季池塘里很难养泥鳅。 周文宗:这么大的水面去搞大棚、搞温室,一个成本比较高,再一个也不现实,加温了也不好。 如今的养殖池变小了,扣棚就相对容易一些。棚高1.8米,宽10米

11、,正好罩上两排池子。 王水章:我们用这个小池子养泥鳅,扣棚方便,能提高它的温度,延长它的生长期。 要在过去,一般在10月下旬,郑州地区室外养殖的泥鳅生长就很慢了。早上的水温也就910,中午最高的温度也不到15。然而,在塑料大棚里,上面有薄膜罩着,池子下边铺着黑色薄膜有吸热的作用,和泥池子相比增温效果更加明显。 周文宗:目前我们观察,扣棚的温度,最低温度到19,上午如果温度高的话,可以到23,这个温度是差别很大的。 泥鳅在大棚里采食依然很活跃,生长迅速。这样,冬季养殖时间可以向后延长两个月,而早春又可以提前两个月,通过扣大棚一年当中总共增加了4个月的养殖时间。 王水章:养殖效益增加了3040%。

12、 不仅如此,由于增加了泥鳅的生长时间,对来年繁育泥鳅种苗也有好处。 周文宗:因为泥鳅繁殖主要是4月份到5月份,如果我们冬天能够让它加快生长,繁殖可以提前,并且还可以比较整齐,这样的话,有利于我们搞人工育苗,这也是一大优势。 可话说回来,扣棚毕竟增加了一些成本,为了进一步增加效益,王水章在专家的指导下,针对无土养殖池的特点,在泥鳅养殖技术上进行了调整。 首先是增加了养殖密度。他们把两个池子的泥鳅倒入一个池子里边,泥鳅的养殖密度增加了一倍。 专家说,没有泥的池子,泥鳅活动空间要大一些,况且冬季大棚里水温不是特别高,养殖密度适当大一些,可以节省空间。 不过,这养殖密度大了,日常的管理也要跟得上。 周

13、文宗:主要还是水质的管理,就是这个pH值,氨氮、硝酸盐、溶解氧,特别这四个指标,必须控制在我们设定的范围。 通常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观察水的颜色,通过水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水质的变化。 周文宗:看到黄绿色,就是带点黄色的、绿色的或者带点褐色的都可以,但是一旦发黑,说明水质不好。 颜色发黑,说明水太肥了。减肥的方法有多种,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换水。因为池子小,又没有泥,换水比较方便。不过,换水的时候需要注意。 周文宗:早晨起来,八点钟之前换水比较好。但是换的时候,每次一般温差不要超过3。换水可以采取每次换个1/21/3,不要全部换,这样的话,防止泥鳅产生一些应激反应,换水来得最快。 泥鳅还是喜欢相对比较肥的

14、水质,如果水太透明的话,说明水太瘦了,这就要增肥了。过去用化肥或者有机肥,很容易影响水质。王水章琢磨着用过滤的沼液来肥水。沼液里有大量的氨基酸,营养丰富,泥鳅吃了可以省下一大笔饲料钱。 想法很好,可开始由于没有把握不好,他反倒吃了亏。沼液用多了,水又太肥了,泥鳅照样吃不消。那沼液添加多少合适呢? 周文宗:一般来说,建议1%左右是比较好的。比如000斤水,然后1%的话,20斤沼液就可以了。像我们这一个池子,一般来说,3050斤沼液就可以了。 就这一项就为王水章节省了近30%的饲料。养殖成本低了效益就有了。一个一亩的塑料大棚,仅泥鳅的收入差不多就有2万多元。 那这无土养殖的泥鳅,消费者认可吗? 顾

15、客:好吃,没有土腥味。 没有土腥味的泥鳅很受消费者的欢迎。这和泥塘里养的泥鳅口感上有了明显变化。那过去泥鳅的土腥味是怎么来的呢? 周文宗:因为有土养殖泥鳅是钻到泥里边,因为泥的环境带有土腥味,主要是里面的微生物、藻类,我们吃泥鳅的时候有一种泥腥味。因为没有泥以后,它活动空间稍微大一些,活动性也比较强了,它的肉质要紧一些,口感要好一些。 泥鳅没有土腥味,对于王水章来说可以说是一个意外的惊喜。自从有了大棚,泥鳅不仅可以安全过冬,还给王水章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王水章没有满足,他们琢磨着能不能在大棚里再做点文章。 无土养殖泥鳅离不开水草。如果把水草换成能在水里生长的蔬菜,又可以增加一部分收入吗?那选

16、什么样的蔬菜好呢?专家给出了建议。 周文宗:有大棚以后,我们主要是以芹菜为主。 芹菜比较耐寒,适应水环境,那怎么把它们种在水里呢? 周文宗:这个芹菜,大家看到它容易倒伏,这样的话,我们所以用泡沫板打孔,让它固定的作用,起固定的作用,四周用竹子把它围住,防止风吹动。 要想让蔬菜长好,就需要大量的肥料。一般土壤里有营养,可池底没有土,即便有土,蔬菜的根系也够不着。沼液和泥鳅的粪便倒是很好的肥料。可沼液不能用的太多,泥鳅粪便蔬菜也很难利用。 周文宗:泥鳅拉出来的粪便,主要是含氨氮,但是这个植物根系吸附的主要是硝酸盐。 得想办法让氨氮转化为硝酸盐,专家找来了微生物来帮忙。 周文宗:一般种菜一定要注意每个月最好喷洒一次微生物制剂,这样的话就加快粪便里面的氨氮转化硝酸盐的过程,就是我们说的硝化过程。 这样,在不增加其它肥料的情况下,这样的塑料大棚冬季在收获泥鳅的同时,还可以收获蔬菜。而且这些蔬菜的品质非常好,又可以增加几千元的收入。 王水章:一棚多用,养泥鳅还可以种蔬菜,把这个模式试验出来以后,要带动农民致富。 王水章在水上做足了文章。他养泥鳅不用泥,扣上大棚,又是泥鳅又是菜,这种养殖模式让王水章如鱼得水。技术创新给他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让他的生态科技示范园又增添了新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