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血小板.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67873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6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血小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认识血小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认识血小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认识血小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认识血小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血小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血小板.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认识血小板,一、血小板生理(数量、生理特性)二、血小板的功能三、血小板的临床用血现状四、输注血小板相关(指征,输注剂量,血小板输注无效、判断、原因及对策、注意事项),一、血小板生理 数量 正常成人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为(100-300)109/L,正常人血小板计数可有6-10的变动范围,通常午后清晨高,冬季较春季高,剧烈运动后及妊娠中、晚期升高,静脉血的血小板数量较毛细血管血的高。,生理特性 粘附: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粘着 释放:血小板受刺激后将储存在致密体、-颗粒或溶酶体内的物质排出的现象 聚集: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的相互粘着 收缩:血小板具有收缩能力,与血小板的收缩蛋白有关。吸附:血小板表面

2、可吸附血浆中多种凝血因子(凝血因子、XIII),二、血小板的功能=止血 血小板有助于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 粘附、聚集、释放形成血小板血栓止 血 促凝功能,三、血小板的临床用血现状供需矛盾突出、目前无可行的替代方法用量持续增加,增长趋势大于红细胞血小板制品品种单一,供给不足同时浪费巨大行业标准滞后,缺乏共识和恰当指南血小板输注评价指标(体系)有缺陷,需再评估血小板输注存在误区,需重新认识和观念更新,四、输注血小板相关血小板输注指征(一)治疗性输注 血小板计数20109/L,伴有严重出血倾向者 血小板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需手术治疗者(二)预防性输注血小板数50109/L,要作创伤性检查或腹部手术

3、血小板数100109/L,要作眼、脑等关键部位手术血小板数5109/L,要尽早输;15109/L要积极输20109/L,无严重出血,但有感染等并发症,应该输,治疗性血小板输注主要用于治疗活动性出血,大多数是出血情况WHO出血标准2级 WHO出血标准:0级:无出血1级:皮肤粘膜出血、排泄物/分泌物潜血阳性2级:有出血表现(鼻衄、血尿等)但不需输血3级:有出血表现,需输RBC1U/d4级:大量出血,血液动力学改变或重要脏器出血,绝大多数是预防性输注70%的医院报告血小板输血是预防性输注医院52%74%的血小板输血是预防性输注 70%的血小板用于血液病、肿瘤、移植对血液病、肿瘤、移植病人的血小板输血

4、 78%是预防性的目前对化疗、移植、血小板生成障碍等慢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预防性血小板输注,推荐临界值Plt10109/L,血小板输注剂量(没有统一的标准)1、治疗性输注:将血小板数提升到维持止血功能的最低水平(肉眼观察)临床出血状况改善或停止 小量、多次输注(34U,q48h)1个治疗量血小板是10U 需根据临床疾病状态、经验、个体差异、现有血小板制品质量等综合判断,预期血小板计数升高最大值 MPI预期血小板计数升高最大值(109/L)输入血小板绝对数(109/L)脾池系数血容量(L)【正常脾脏脾池系数为0.62,脾大者系数取0.23,无脾者系数取0.91;正常血容量按体重8计算】【例】脾脏大

5、小正常的60Kg体重患者,输入一袋单采血小板,预计其血小板计数升高的最大值是少?MPI2500.6260832.3(109/L)需注意:该公式是预期值,仅作输注血小板剂量的粗略估算。临床输注血小板的有效性较为复杂,影响因素诸多,输入血小板绝对数(109)=MPI(109/L)血容量(L)脾池系数【例】60Kg体重患者,脾脏大小正常,血小板30109/L,欲提升血小板至60109/L,至少输注多少个血小板?输注剂量30608%0.62232.3(109)2.5 1011(1个治疗量),2、预防性输注 标准剂量 3.06.0 1011个或510 109个/Kg 小剂量(标准剂量的25%)出血的发生

6、率与标准剂量无统计学差异,经济、有效;最佳剂量未达成共识,进一步的研究仍在进行,三个血小板输注多中心RCTs总结珠 江 医 院 陆 志 刚,PLADO研究结论预防性血小板输注对2级出血的发生率没有影响;第一次血小板输注后,3组的出血发生时间相同,红细胞输注量相似;低剂量组的血小板输注总量明显低于其他两组,但输注次数明显增加;不论输注的剂量大小,血小板减少性出血(2级)的累积发生率高达70%。,SToP研究结论,低剂量血小板输注对控制4级出血无显著疗效重现性事件分析提示低剂量组有出血增多的趋势在血小板输注剂量与次日出血发生率之间没有相关性低剂量输注没有益处:两组间血小板减少的时间没有差异;低剂量

7、组血小板输注次数增加,输注间隔缩短,对供者的暴露机会增多,血小板输注无效,RPT是指病人在输注合适剂量的浓缩血小板后没有产生“适当的反应”,输入的血小板在病人体内存活期很短,血小板输注的校正计数增加值(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CCI)很差的病理状态。非免疫因素为72%88%79.9%为HLA抗体,HLA抗体与血小板抗体共存占17.6%,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占2.7%免疫性RPT的预防和治疗对策最好的血小板制品、SDPs与WBDPs优劣之争(机采单人份血小板与全血制备血小板),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判断,血小板回收率 PPR:是通过检测患者输注血小板1小时或24小时后的血小板计

8、数来评价血小板输注后的实际效果。通常认为,输注1小时后的PPR30%或输注24小时后的PPR20%,应考虑血小板输注无效(RTP)。输注后血小板校正增加指数 CCI:输注1小时后的CCI7500或输注24小时后CCI4500,应考虑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没有将临床出血状况、血小板输注间隔时间等指标量化或定性;没有考虑出血与CCI的关联性 据报道,在反复接受输血的病人中,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率达19%100%;约有2050%白血病患者,80%再障患者在长期输注血小板后,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输注无效原因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储存、运输、输注、血小板寿命等。免疫因素:包括HLA抗体、血小板

9、特异性自身抗体、HPA抗体、ABO抗体、免疫性复合物等。非免疫因素:脾肿大、脾切除、骨髓移植、DIC、静注两性霉素B、抗菌素、出血、发热等。(为主),血小板输注无效对策 血小板输注无效涉及许多因素,临床因素和血小板质量数量因素、其它非免疫性因素的调查,对于判断免疫性输注无效,进一步制定良好的对策非常重要。周期性的评估抗体情况可能会改善部分患者血小板输注的疗效。美国输血医学(2005年版)对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处理步骤消除可能引起输注无效的临床因素;核对血小板的剂量、数量;试用(至少1次)储存时间不超过48小时的血小板;确保输注ABO同型的血小板;输注交叉配血相合或HLA相配的血小板(23次);继续用交叉配合或HLA相配的血小板直到取得疗效;检测病人的HLA或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使用23倍正常剂量的血小板。,血小板输注注意事项,输注前应检查血袋是否完好,是否有颜色异常和浑浊(提示有细菌污染)建议输注时间应在30分钟以上应当使用标准的血液或血小板输注装置,已经 用于输血的装置不能用来输血小板输血小板前,病人不应常规使用皮质激素及扑尔敏应当告知病人可能的并发症输血时评估病人情况最好的方法是对病人进行观察,建议输前先对病人做基本检查(P、T、BP),15分钟后和结束时应再测量如果怀疑病人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根据输血反应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行处理,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