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内科四大穿刺ppt.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68102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8.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内科四大穿刺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精]内科四大穿刺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精]内科四大穿刺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精]内科四大穿刺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精]内科四大穿刺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内科四大穿刺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内科四大穿刺ppt.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腹腔穿刺术胸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腰椎穿刺术,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呼吸科夏虎,内科四大穿刺,腹腔穿刺术(abdominocentesis)是借助穿刺针直接从腹前壁刺入腹膜腔的一项诊疗技术。目的:明确腹腔积液的性质,找出病原,协助诊断。适量的抽出腹水,缓解腹胀、呼吸困难等症状,减少静脉回流阻力,改善血液循环。向腹膜腔内注入药物。注入定量的空气以增加腹压,使膈肌上升,间接压迫两肺,促进肺空洞的愈合,在肺结核空洞大出血时,人工气腹可作为一项止血措施。,腹腔穿刺术,第 一 部 分,禁忌症:1、广泛腹膜粘连者。2、有肝性脑病先兆。3、大量腹水伴有严重电解质紊乱者禁忌大量放腹水。4、精神异常或不能配合者。5、

2、肠梗阻。6、非腹腔积液者。7、凝血机制障碍。8、穿刺部位皮肤软组织感染。9、妊娠。,禁忌症,操作步骤,1、部位选择(1)脐与耻骨联合上缘间连线的中点上方1cm、偏左或右12cm,此处无重要器官,穿刺较安全。此处无重要脏器且容易愈合(2)左下腹部穿刺点 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1/3与外1/3交界处,此处可避免损伤腹壁下动脉,肠管较游离不易损伤。(3)侧卧位穿刺点 脐平面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点处。此处穿刺多适于腹膜腔内少量积液的诊断性穿刺。2、体位参考根据病情和需要可取坐位、半卧位、平卧位,并尽量使病人舒服,以便能够耐受较长的操作时间。对疑为腹腔内出血或腹水量少者行实验性穿刺,取侧卧位为宜。,3、穿

3、刺术A 消毒、铺巾用碘伏在穿刺部位皮肤消毒,直径约15cm。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术前检查腹腔穿刺包物品是否齐全。B 局部麻醉术者核对麻药,术者取5ml注射器抽取麻药2ml,自皮肤至腹膜壁层以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C穿刺术者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腹壁,待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示针尖已穿过腹膜壁层,术者抽取腹水,并留样送检。可用8号或9号针头,并于针座接一橡皮管,以输液夹子调整速度,将腹水引入容器中记量并送检。,操作步骤,D术后处理抽液完毕,拔出穿刺针,穿刺点用碘伏消毒后,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穿刺部位数分钟,用胶布固定。如无异常情况,送病人回病房嘱患者卧床休息。观察术

4、后反应。书写穿刺记录。E 进针技术与失误防范 a对诊断性穿刺及腹膜腔内药物注射,穿刺针垂直刺入即可。腹水量多者的放液,穿刺针斜行方向刺入皮下,然后垂直方向刺入腹膜腔。b左下腹穿刺点不可偏内,避开腹壁下血管,但又不可过于偏外,以免伤及旋髂深血管。c进针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刺破肠,术前嘱病人排尿,以防损伤膀胱。d放腹水速度不宜过快,量不宜过大。初次放腹水者,一般不超过3000ml。e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脉搏及血压变化,必要时停止放液并处理。f术后卧床休息24小时,以免引起穿刺伤口腹水外渗。,注意事项,第 一 部 分,胸腔穿刺术,适应症1外伤性血气胸。2诊断性穿刺。3气胸、胸腔积液。禁忌症(相对

5、)1病情垂危者。2有严重出血倾血,大咯血。3严重肺结核及肺气肿者。,第 一 部 分,操作步骤,方法步骤、患者反向坐于靠背椅上,双手臂平置于椅背上缘,头伏于前臂。重症患者可在病床上取斜坡卧位。、气胸穿刺部位一般取病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胸腔积液穿刺部位宜取胸部叩诊实音处,一般在肩胛下角线第79肋间,或腋中线第56肋间穿刺。包裹性积液,宜根据超声检查所见决定穿刺部位。、术者戴口罩和无菌手套,助手协助打开胸穿包,穿刺部位依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应逐层浸润达壁层胸膜。、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如无阻塞将针尾乳胶管用止血钳夹紧。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沿下位肋骨之上缘垂直缓慢刺入,当穿过壁

6、层胸膜时,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然后接注射器,放开钳子即可抽液(气)。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并随时夹闭乳胶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腔。、抽液完毕,拔出穿刺针,盖以无菌纱布,胶布固定,嘱患者卧床休息。,第 一 部 分,注意事项,、术前应向患者阐明穿刺的目的,以消除其顾虑,取得配合。、穿刺应沿肋骨上垂直进针,以免损伤肋骨下的神经和血管。、抽液量。抽液不可过多过快,严防负压性肺水肿发生。以诊断为目的者抽液50200ml,以减压为目的者,第一次不超过8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200mL。、穿刺中患者应避免咳嗽及转动,必要时可事先服用可待因。术中如发生连续咳嗽或出现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出汗,甚至昏厥等

7、胸膜反应,应即停止抽液,拔出穿刺针,让患者平卧,必要时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30.5ml。、需要向胸腔内注入药物时,抽液后接上备好盛有药液的注射器,将药液注入。、严重肺气肿、广泛肺大泡者,或病变邻近心脏、大血管者以及胸腔积液量甚少者,胸腔穿刺宜慎重,第 一 部 分,骨髓穿刺术,骨髓穿刺术(bone marrow puncture)是采取骨髓液的一种常用诊断技术,其检查内容包括细胞学、原虫和细菌学等几个方面。适应证1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和各类型的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瘤、骨髓发育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恶性组织细胞病等。2某些寄生虫病,如疟疾、黑热病等可检测寄生虫。

8、3长期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均可行骨髓穿刺检查,以明确诊断。4骨髓穿刺又可观察某些疾病的疗效。,第 一 部 分,操作步骤,1.穿刺部位选择 髂前上棘:常取髂前上棘后上方12cm处作为穿刺点,此处骨面较平,容易固定,操作方便安全;髂后上棘: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胸骨柄:此处骨髓含量丰富,当上述部位穿刺失败时,可作胸骨柄穿刺,但此处骨质较薄,其后有心房及大血管,严防穿透发生危险,较少选用;腰椎棘突: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极少选用。2.体位 胸骨及髂前上棘穿刺时取仰卧位。髂后上棘穿刺时应取侧卧位。腰椎棘突穿刺时取坐位或侧卧位。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

9、部浸润麻醉直至骨膜。,第 一 部 分,操作步骤,4.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cm,肥胖者可适当放长,胸骨柄穿刺约1.0cm),以左手拇、示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柄穿刺,穿刺针与骨面成3040角斜行刺入),当穿刺针接触到骨质后则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5.用干燥的20ml注射器,将内栓退出1cm,拔出针芯,接上注射器,用适当力度缓慢抽吸,可见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内,骨髓液抽吸量以0.10.2ml为宜,取下注射器,将骨髓液推于玻片上,由助手迅速制作涂片56张,送检细胞形态学及细胞

10、化学染色检查。,第 一 部 分,操作步骤,6.如需作骨髓培养,再接上注射器,抽吸骨髓液23ml注入培养液内。7.如未能抽得骨髓液,可能是针腔被皮肤、皮下组织或骨片填塞,也可能是进针太深或太浅,针尖未在髓腔内,此时应重新插上针芯,稍加旋转或再钻入少许或再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如见针芯上带有血迹,再行抽吸可望获得骨髓液。8.抽吸完毕,插入针芯,轻微转动拔出穿刺针,随将消毒纱布盖在针孔上,稍加按压,用胶布加压固定。,第 一 部 分,注意事项,1.穿刺针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免折断。2.胸骨柄穿刺不可垂直进针,不可用力过猛,以防穿透内侧骨板。3.抽吸骨髓液时,逐渐加大负压,作细胞形态学检查时,抽吸量

11、不宜过多,否则使骨髓液稀释,但也不宜过少。4.骨髓液抽取后应立即涂片。5.多次干抽时应进行骨髓活检。,第 一 部 分,腰椎穿刺术,腰椎穿刺术(lumbar puncture)是神经科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简便易行,亦比较安全。适应证1诊断性穿刺:有以测定脑脊液压力(必要时进行脑脊液的动力学检查)。进行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免疫学和细菌学等检查,并可向蛛网膜下腔注入造影剂,进行空气或碘水脊髓造影等。2治疗性穿刺:有以引流血性脑脊液、炎性分泌物或造影剂等,或向蛛网膜下腔注入各种药物。在某些脑膜炎、脑蛛网膜炎、正压性脑积水和脑炎时,也可放取适量脑脊液以降低

12、颅内压和改善临床症状。,第 一 部 分,操作步骤,1嘱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部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助手在术者对面用一手抱住患者头部,另一手挽住双下肢国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昼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2确定穿刺点,以骼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刺点,一般取第34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3常规消毒皮肤后戴无菌手套与盖洞贴,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作局部麻醉。4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北部的方向缓慢刺入,成人进针深度约为4-6cm,儿童则为2-4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有

13、落空感。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即可见脑脊液流出。,第 一 部 分,并发症,1低颅压综合症:指侧卧位脑脊液压力在0.58-0.78kPa(60-80mm水柱)以下,较为常见。多因穿刺针过粗,穿刺技术不熟练或术后起床过早,使脑脊液自脊膜穿刺孔不断外流所致患者于坐起后头痛明显加剧,严重者伴有恶心呕吐或眩晕、昏厥、平卧或头低位时头痛等即可减轻或缓解。少数尚可出现意识障碍、精神症状、脑膜刺激征等,约持续一至数日。故应使用细针穿刺,术后去枕平卧(最好俯卧)4-6小时,并多饮开水(忌饮浓茶、糖水)常可预防之,如已发生,除嘱病员继续平卧和多饮开水外,还可酌情静注蒸馏水10-15

14、ml或静滴5%葡萄盐水500-1000ml,1-2次/d,数日,常可治愈。2脑疝形成:在颅内压增高(特别是后颅凹和颞叶占位性病变)时,当腰穿放液过多过快时,可在穿刺当时或术后数小时内发生脑疝,故应严加注意和预防。必要时,可在术前先快速静脉输入20%甘露醇液250ml等脱水剂后,以细针穿刺,缓慢滴出数滴脑脊液进行化验检查。如不幸一旦出现,应立即采取相应抢救措施,如静脉注射20%甘露醇200-400ml和高渗利尿脱水剂等,必要时还可自脑室穿刺放液和自椎管内快速推注生理盐水40-80ml,但一般较难奏效。,第 一 部 分,并发症,3原有脊髓、脊神经根症状的突然加重:多见于脊髓压迫症,因腰穿放液后由于

15、压力的改变,导致椎管内脊髓、神经根、脑脊液和病变之间的压力平衡改变所致。可使根性疼痛、截瘫、大小便障碍等症状加重,在高颈段脊髓压迫症则可发生呼吸困难与骤停,上述症状不严重者,可先向椎管注入生理盐水30-50ml:疗效不佳时应急请外科考虑手术处理。此外,并发症中,还可因穿刺不当发生颅内感染和马尾部的神经根损伤等,较少见。,第 一 部 分,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禁忌证,凡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先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禁忌穿刺。凡患者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以及局部皮肤有炎症、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者均禁忌穿刺。2穿刺时患者如出现呼吸、脉搏、面色异常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作相应处理。3鞘内给药时,应先放出等量脑脊液,然后再等量转换性注入药液。,第 一 部 分,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