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安全经验分享.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69982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4.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电安全经验分享.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静电安全经验分享.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静电安全经验分享.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静电安全经验分享.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静电安全经验分享.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电安全经验分享.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电安全经验分享.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静电安全相关知识,安全经验分享,经验分享内容提要,一、静电的产生 二、静电事故主要原因 三、人体静电的防护 四、操作人员防静电着装 五、人体静电消除方式 六、事故案例分享 七、防止液化气静电危害的措施,一、静电的产生,1、物体的接触分离带电(a)接触产生的电荷移动(b)形成双层电荷(C)分离产生的静电,2、摩擦起电摩擦只不过是接触分离的一种特殊形式。摩擦的作用仅在于增加两种物质达到一个分子距离以下的接触面积,再把两物体分开时就各带有不同符号的静电。,实际工作中的摩擦、接触、分离带电过程,3、静电感应带电 电场作用在中性导体时,该导体的自由 电子受到电力的作用将逆着外电场的方向移向导体 的一端,

2、而另一端即显正电,这个现象叫静电感应。,二、静电事故主要原因,1、加气速度过快2、槽车未接静电接地线3、人体静电放电4、设备静电跨接线损坏,电阻过高,三、人体静电的防护,在从毛衣外面脱下合成纤维衣料的衣服时,或经头部脱下毛衣时,在衣服之间或衣服与人体之间,均可能发生放电。,1、人体带电方式(1)活动带电,人在地面上行走、人从椅子上站起、脱衣服(2)感应带电(3)吸附带电,2、人体放电的形式(1)带电人体与接地体的放电(2)带电介质与人体(3)人体与人体,四、操作人员防静电着装,1、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GB1334892第4.7.1条规定,当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等级属0区和1区时,作业人员应穿

3、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工作鞋、袜,且应配置导电地面。第4.7.2条规定,禁止在爆炸危险场所更换衣服、帽子或类似物。2、在进行检查检测时,首先要检查操作人员着装是否符合上述规定要求,并抽查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鞋是否符合防静电工作服GB120141989与防静电鞋、导电鞋技术要求GB43851995规定要求。3、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1990第5.2.4条规定,轻质油品装油时,油面电位应低于12kV。第5.2.5条规定,轻质油品安全静止电导率应大于50pS/m。4、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1990规定,橡胶地板的表面电阻率和体电阻率必须在108和106.m以下。,五、人体静电消

4、除方式,六、事故案例分享,2011年1月12日16时45分许,河北省廊坊市和平路一中石化加油站在一辆为加油站输油的油罐车注油完毕后,由于静电火花引起注油车尾部着火,火势蔓延造成加油站一部加油机烧毁及加油站顶棚设施损毁。,事故原因:油罐车常年在装油、运油、卸油过程中,由于油品与油罐壁、及装、卸油用的鹤管反复冲刷、接触、摩擦,而使电荷聚集产生静电。当带电体因电荷积累达到一定的静电电位时(一般大于300v),就会发生静电放电现象,加上周围空间又存在着爆炸性混合物,这时就可能发生燃爆事故。,防止液化气静电危害的措施,1、进入库区应更换防静电服、防静电工鞋及安全帽。2、操作设备前,应触摸静电释放柱。3、装卸车作业前,应检查静电报警器是否报警。4、装车控制仪静电接线和静电接地报警器同时与槽车相连。,只有了解静电产生的原因和危害,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才能避免静电事故的发生。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