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种植与抚育管理技术.ppt.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70320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6.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茶种植与抚育管理技术.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油茶种植与抚育管理技术.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油茶种植与抚育管理技术.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油茶种植与抚育管理技术.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油茶种植与抚育管理技术.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茶种植与抚育管理技术.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茶种植与抚育管理技术.ppt.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油茶种植与抚育管理技术,湖北省林业厅林木种苗管理总站,2011 年9 月,周必成 高级工程师13016467979 13667173268,提 纲,油茶生物学特性油茶品种栽植技术油茶幼林管理技术油茶成林管理技术,油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树种,为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树高一般为28m,树龄可达100年以上。,一、油茶生态学特性,油茶根系发达,是喜酸性的阳性树种。根系直立,在pH值4.06.0的酸性红壤上生长良好,寿命长达100年以上。油茶属两性虫媒花,花期1012月,果实次年10月成熟,经济收益期达5080年。油茶实生树一般34年开花结果,嫁接树提早12年;造林后4年开始挂果并有一定产量,78年后逐渐

2、进入盛果期。一般盛果期平均亩产茶果6001500公斤。,抱子怀胎,虫媒花,1.2 油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范围,低产林面积过大,总产量低;改造成效难持久 全国油茶年平产油56kg/亩。低改技术不持久,反复性大。经营意识淡薄,经营分散,管理粗放 经营以农户自发经营为主,科技含量低,没有形成产业化。缺乏系统的栽培技术 良种利用率10%,对油茶的栽培技术基础了解不够,机械化程度低,集约规模化经营水平低 季节性劳力不足,缺乏配套专用机具,油茶栽培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低产林面积大,经营管理粗放,二、油茶新品种栽植技术,立地选择 造林规划 造林整地 良种壮苗 栽植技术,立地选择,土层深厚,理想的林地,土壤:土

3、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砂质红壤、黄壤、黄红壤;pH值:4.06.5;水位、海拔:地下水位在地面1米以下,海拔500米以下;坡度、坡向:山地造林以坡度小于25的缓坡中下部的阳坡、半阳坡为宜。,造林规划,划分小区林道规划合理配置排灌设施造林密度设置:行距为2.53.0m,株距为2.03.0m。,林道规划,排灌设施规划,规划图,撩壕整地,全垦整地,整地,鱼鳞坑整地,整地时间以10-12月份为宜,整地提倡使用机械整地。林地坡度小于5,全垦;坡度大于10而小于25采用带状整地;在坡度较陡或岩石裸露地采用穴垦或鱼鳞坑整地方式。,回填待栽,施基肥,挖大穴,拌匀覆土,挖穴、施基肥,穴规格 70cm70c

4、m70cm壕沟 60cm70cm挖穴后应施基肥,每穴施农家肥1020kg或饼肥3kg、复合肥0.5kg或钙镁磷肥0.5kg,施在穴的底部,与底土拌匀,然后表土回填。,良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高产新品种两证一签适宜当地区域具有配套的栽培技术壮苗油茶苗木培育与质量分级(LY/T 1730.3 2008)级苗以上,良种壮苗,不好的根系,好的根系,适时栽植,造林季节:一般在12月至3月造林。在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容器杯苗造林季节可延长。,拌匀基肥覆表土、扶正幼苗,细土回填,分层压实。嫁接口与地面平,做到根舒、苗正、土实。,栽植要点,去掉容器后方可栽植,操作要细致,苗木要直立,位于坑中央。回填土要从容器

5、周边向容器方向四周压实,使土壤与容器紧密结合,切不可向下挤压容器。,档案管理,油茶新造林一定要建立健全档案制度,苗木质量档案苗木合同;苗木生产、经营许可证、良种苗木质量合格证等,造林规划档案造林规划图、地形图、道路、管线和排灌系统标识、密度和品种配置图等等,造林技术档案造林设计、造林施工验收、幼林生长调查等,抚育管理档案抚育管理时间、内容、农药、肥料的种类、用量等,油茶幼林期包括幼林早期和始果期。幼林早期: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树体快速生长,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始果期:促进树体养分积累,为进入盛果期打基础。主要技术措施:及时补植、抚育管理、施肥、合理间种、树形培育、病虫害防治等。,三、幼林管理,

6、及时补植及培蔸,抚育培蔸。对未栽正的或根系裸露的苗木要及时扶正及培土,根基20cm范围内培成龟背型。及时补植。发现缺株和病株,要以同龄壮苗补植,并加强管理,使补植苗与林地幼苗生长基本保持一致。,覆土培兜,谷壳覆盖,稻草覆盖,建议优先使用,地表覆盖,覆盖保墒。采用稻草、腐殖质、枯枝落叶、等苗蔸基部进行地表覆盖,保水保墒。,枯枝落叶覆盖,腐殖质覆盖,建议优先使用,地表覆盖,覆盖面:6060cm以上覆盖厚度:2cm以上,地膜覆盖要在苗基30cm范围内覆土,堆成龟背型,苗基周围覆土一定要严实,不得透气,以免灼伤苗木。苗基30cm范围以外要破地膜以降温透水。,地表覆盖,其他覆盖方式,覆盖后苗木长势,未覆

7、盖后苗木长势,幼林每年除草2次,56月份和89月,将铲下的草皮覆盖于树蔸周围的地表,给树基培蔸,以减轻地表高温的灼伤和旱害。培兜做到不伤根、不伤皮、不伤枝、蔸边浅、冠外深,逐年加深。,培兜除草,施肥时间:3月份春梢萌动前可追施复合肥 0.1-0.2kg/株。5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越冬肥于11月上旬施入,以有机肥、土杂肥、粪肥为主,每株35kg或专用有机肥12公斤。肥料主要以氮肥为主,再配合适量的磷肥、钾肥。随树体的增长,施肥量逐年递增。,科学施肥,在施足基肥条件下,第一年可以不施肥,第二年少量追肥,第三年开始每年追肥两至三次。,油茶定植后,在距接口3050cm上定干,适当保留主干。第一年在2

8、030cm处选留34个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为主枝;次年再在每个主枝上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在继续培养正副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并使三者之间比例合理,均匀分布。,整形定干 第一年冬剪 第二年冬剪 油茶树冠结构树体培育方法示意图,树体培育,树体培育,幼树前3年需摘掉花蕾,不让挂果,维持树体营养生长,加快树冠成形。,造林后第三年的幼树,除花苞,农林复合经营,1、应选耐干旱瘠薄、生长快、长势旺、适合酸性土壤生长的作物。2、作物要求植株矮小、枝叶稀疏、地下根幅小、对培肥地力有利。如一年生矮杆豆科作物:花生、黄豆等;绿肥作物:苜蓿等;农作物:马铃薯等。3、注意选择和油

9、茶没有共同病害、虫害的作物,不得间种高杆作物(如玉米、花木)和藤蔓作物(如西瓜、红薯等)。,间作物应距油茶植株60cm以上。,间种花生每年可获纯收益370元/亩,科学间作示范,科学间种黄豆,科学间种黑麦草等绿肥,不合理的间作,误区一:距离太近,误区二:缺乏管理,误区三:间种藤蔓性植物(瓜藤类等),误区四:不间作,不合理的间作,不好的抚育管理,好的抚育管理,四、成林管理,油茶良种进入盛果期一般为78年。管理特点:加强林地土、肥、水管理,恢复树势,防治病虫害。管理目标:保持树形,确保高产稳产,深挖垦复,意义:深挖垦复可以疏松土壤、提高肥力、蓄积水分、减少病虫害、促根舒展、增加产量。垦复原则 荒山宜

10、深,熟山宜浅;平坡深,陡坡浅;大树老树深,幼树浅;树冠外深,树冠内浅。冬季垦复宜深,一般挖2025cm深。垦复方法:(1)全垦(2)带垦(3)穴垦。,一般每年1-2次每年1次施速效肥,2-4月份,以复混肥为主,每株施复合肥0.31千克;隔年1次冬肥,11-12月份,施土杂肥或农家肥,每株10千克或饼肥2kg/株;叶面喷施,以微量元素、磷酸二氢钾、尿素和各种生长调节剂为主,宜于早晨或傍晚进行。,科学施肥,七月干球,八月干油,合理增加灌水可提高产量。在春天雨季时要注意水涝。,水分管理,合理修剪,修剪时间:一般在油茶采收后到春梢萌发前,修剪较好。历年冻害严重的地区,则适宜早春进行修剪。,修剪步骤:先

11、剪下部,后剪中上部;先修冠内,后修冠外;要求小空,内饱外满,左右不重,枝叶繁茂,通风透光,增大结果体积。修剪要因地制宜,一般向阳宜轻剪,阴坡可酌情多剪;密林适当重剪,稀林轻剪;冠下适当重剪,中上部轻剪或不剪;幼林轻剪,老树重剪;生长旺的宜轻,长势弱的宜重。,冬剪大枝夏摘梢,春秋两季整侧边。,根据已有的基本树形,通过人工抹芽、修枝和整形,圆头形、开心形等几种丰产树形;以自然圆头形为主,控制树体长高,便于果实采摘。,自然圆头形,自然开心形,树体培育,引蜂授粉,一般在油茶的花期(每年1012月份),可选择合适的蜂群,在油茶林进行人工放蜂辅助授粉,在放蜂前后,应定期给蜜蜂喂食“解毒灵”或“油茶蜂乐”,

12、病虫害防治,以幼虫咀食叶片危害,时间:4月上旬-5月下旬 6月下旬-7月下旬 8月下旬-9月下旬,茶毛虫,铜绿金龟子,以成虫危害叶片。时间:4月-6月,天牛,以幼虫蛀食枝条。时间:7月-8月 为盛期,病虫害防治,(1)炭疽病,病虫害防治,(2)软腐病,病虫害防治,(3)根腐病,限定采收时间,一般在节气的“前三后七”为宜果实大多黄红或黄绿色果顶有少量果皮开裂,适时采收,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转变油茶“粗放经营”、“人种天养”的旧观念 充分认识油茶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能实现产业化的经济作物,小 结,科学规划,提高经营水平,油茶培育需要高起点,尽可能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良种良法”经营逐步实现良种化、标准化、机械化、基地化和规模化,小 结,欢迎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