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笔记 妇产科重点——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75453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6.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笔记 妇产科重点——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妇产科笔记 妇产科重点——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妇产科笔记 妇产科重点——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妇产科笔记 妇产科重点——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妇产科笔记 妇产科重点——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产科笔记 妇产科重点——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笔记 妇产科重点——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九章,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第一节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STD,属严重的妊娠合并症 我国发病率1.06%居我国孕产妇死因顺位第二位,STD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以性行为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一组传染病近年发病率上升主要有8类病原体:细菌 病毒 螺旋体 衣原体 支原体 真菌 原虫 寄生虫我国重点监测8种:梅毒 淋病 艾滋病 尖锐湿疣 软下疳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生殖器疱疹 非淋菌性尿道炎,梅毒、淋病、艾滋病乙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城市2小时内,农村2小时内电话报告防疫站。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

2、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孕妇感染性传播疾病,通过垂直传播导致胎儿感染,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死产、或新生儿感染。,第一节 淋病gonorrhea,【概述】病原体:革兰氏染色阴性的淋病奈氏菌发病率居我国STD之首主要表现:泌尿生殖系化脓性感染孕妇发病率:1 8%,【传播途径】性交传播:经粘膜感染间接传播:公用物品垂直传播:经产妇软产道感染,淋病对妊娠、分娩及胎儿的影响,孕期任何阶段的感染对妊娠预后均有影响1.感染性流产与人工流产后感染2.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3.产妇产褥感染,重者播散性

3、淋病4.早产(17%)、胎儿宫内感染胎儿窘迫、FGR、死胎、死产,淋病对新生儿的影响,潜伏期114日新生儿淋菌结膜炎肺炎淋菌败血症,诊断及实验室检查,不良性接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检验方法,1.分泌物涂片:多核白细胞内多个G-双球菌2.分泌物培养诊断金标准 阳性率8090.5%怀疑播散性淋病者应行血培养3.核酸检测:PCR检测淋菌DNA片段 注意防止假阳性(卫生部限制其在临床应用),治 疗,原则:及时、足量、规范,首选三代头孢,同时治疗性伴侣 药物:头孢曲松钠0.25g(或头孢噻圬钠1g)单次肌注,过敏选用大观霉素4g 单次肌注 可加用阿奇霉素1g单次口服 或多西环素0.1g 2/日7日淋菌

4、性盆腔炎、播散性淋病可用 头孢曲松钠1g 肌注 1/日10日 或大观霉素2g 肌注 2/日10日 加用甲硝唑或多西环素口服10日,治 疗,孕妇:头孢曲松钠1g 单次肌注 加红霉素0.5g 4/日710日治愈标准:症状、体征消失 连续3次病原学检查阴性为治愈,预 防,1.产前常规筛查,及早确诊,彻底治疗2.新生儿应预防用药:1%硝酸银滴眼 头孢曲松钠2550mg/kg(125mg)单次肌注,第二节 梅毒syphilis,【概述】1.病原体:苍白密螺旋体2.早期表现:皮肤粘膜损害3.晚期表现:侵犯心血管、神经系统4.病原体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引起晚期流产、早产、死产或先天梅毒儿,【传播途径】性接触传

5、播:病程一年内传染性最大;病程四年后基本无传染性母婴垂直传播: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产道感染:分娩时其它:输血,【对胎儿及婴幼儿的影响】1.患III期传染性最强,100%传染胎儿 病原体在胎儿内脏和组织中繁殖,引起妊娠16周后的流产、死胎、死产 早期潜伏梅毒感染可能性 80%未治疗的晚期梅毒感染可能性 30%晚期潜伏梅毒感染可能性 10%,2.先天梅毒儿:早期表现:皮肤大疱、皮疹、鼻炎及鼻塞、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晚期表现:多出现在2岁以后,楔状齿、鞍鼻、间质性角膜炎、骨膜炎、神经性耳聋,【梅毒胎盘的病理】胎盘大而苍白,与胎儿比为1:4光镜下见有粗大、苍白“杵状”绒毛,间质增生,其中的血管呈内膜炎及周

6、围炎 血管周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形成“套袖”,【实验室检查】1.病原体检查:暗视野显微镜检查2.梅毒血清学检查:VDRL: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USR:血清不加热反应素玻片试验RPR: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FTA-ABS: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TPHA:梅毒密螺旋体血凝试验3.脑脊液检查:淋巴细胞10106/L,蛋白 50mg/dL,VDRL阳性,为神经梅毒,【治 疗】1.孕妇早期梅毒:普卡青霉素 80万U,1次/日,用 10-15天苄星青霉素 240万U,1次/周,3次青霉素过敏,红霉素0.5g q6h 15日,或多西环素100mg 2/日 15日,2.孕妇晚期梅毒:普卡青霉素 80万U,1次

7、/日20日,必要时2周后重复治疗一疗程苄星青霉素 240万U,1次/周 3次。若青霉素过敏予红霉素0.5g,每6小时一次,连服30日,3.先天梅毒:脑脊液VDRL阳性者:普卡青霉素5万U/(kg.d),10-15天脑脊液正常者:苄星青霉素5万U/(kg.d),1次 若青霉素过敏,予红霉素7.512.5mg/(kg.d),分4次口服,连服30日,治愈标准:,损害消退、症状消失临床治愈 梅毒血清学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血清学治愈充分治疗后,随访2至3年。治疗6个月内血清滴度未下降4倍,应视为治疗失败或再感染。,第三节 尖锐湿疣 condyloma acuminata,【概述】1.病原体:人乳头瘤病毒(

8、HPV)有200余种亚型,与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相关的约30余种,按致生殖道恶性肿瘤可能分:高、中、低危型 低危6、11亚型在本病中最常见 并有其它高危因素参与发病机制2.传播途径:性交、间接传播、产道3.发病率;仅次于淋病,常并存其它STD4.好发部位:外阴部,其次宫颈,【妊娠合并尖锐湿疣】孕妇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类固醇激素增加局部血运丰富易患尖锐湿疣且病灶增长快、体积大、多形态分娩期病灶易出血产后病灶缩小或自然消退,【对胎儿及婴幼儿的影响】软产道感染,垂直传播 可发生幼儿喉乳头瘤 宫内感染罕见,【处理】1.妊娠期:36周前可予局部药物、物理治疗去除病灶 妊娠近足月或足月可行冷冻或手术 同时治疗

9、患病配偶2.分娩期 若软产道病灶广泛或巨大,应择期行剖宫产,处理,妊娠期:36周前可予局部药物、物理治疗去除病灶 妊娠近足月或足月可行冷冻或手术 同时治疗患病配偶分娩期:软产道病灶广泛或巨大,应择期行剖宫产产后部分尖锐湿疣迅速缩小,甚至可能自然消退,治愈标准,疣体消失,预后好、治愈率高。反复复发者,应排除恶变。,第四节 巨细胞病毒感染cytomegalovirus CMV,【概述】病原体:巨细胞病毒(CMV)特征性病变:感染细胞核和细胞质内分别出现嗜酸性和嗜碱性包涵体潜伏感染,妊娠激活我国孕妇感染率8.82%,【传播途径】1.性传播2.母婴垂直传播:宫内感染:妊娠最初3个月感染率最高 妊娠后期

10、不太感染胎儿 产道感染:胎儿接触宫颈分泌物和血液 出生后感染:产妇唾液、乳汁、尿液,【临床表现】1.隐性感染者 无症状,但可排出巨细胞病毒2.有症状者 表现为低热、疲乏无力、头痛、咽痛、肌肉关节酸痛、白带增多、颈部淋巴结肿大、多发神经炎等,【对胎儿及新生儿影响】1.先天感染率0.42.4%可发生流产、死胎、死产。2.新生儿低体重、黄疸、紫癜、肝脾肿大、智力障碍、视网膜脉络膜炎、脑钙化、小头3.患病新生儿死亡率5080%幸存者:智力低下、听力丧失、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4.无症状者中515%生后2年后出现发育异常,【诊 断】1.检测血清巨细胞病毒IgG、IgM2.孕妇宫颈分泌物或尿液涂片 查巨大

11、细胞包涵体(猫头鹰眼细胞)3.检测巨细胞病毒DNA:分子杂交、PCR,诊 断,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依据病原学、血清学方法:1.检测血清巨细胞病毒IgG、IgM 2.孕妇宫颈分泌物或尿液涂片 查巨大细胞包涵体(猫头鹰眼细胞)3.检测巨细胞病毒DNA:分子杂交、PCR,诊 断,4.宫内感染者 新生儿尿液或脑脊液中查出病毒包涵体,脐血或新生儿血中检测巨细胞病毒IgM5.产道感染 生后2周从新生儿尿液中 检出巨细胞病毒包涵体 或新生儿体液沉渣涂片染色见巨大细胞包涵体,【处 理】1.妊娠早期 确诊孕妇感染者应终止妊娠,或等待至妊娠20周取羊水或脐血检查IgM,阳性有宫内感染者终止妊娠2.妊娠晚期 感染者

12、无需特殊处理,可经阴道分娩3.乳汁检出病毒者新生儿人工喂养4.可用大剂量干扰素抑制病毒血症,处 理,1.妊娠早期 确诊孕妇感染者应终止妊娠,或等待至妊娠20周取羊水或脐血检查IgM,阳性有宫内感染者终止妊娠2.妊娠晚期 感染者无需特殊处理,可经阴道分娩。3.乳汁检出病毒者,停止母乳喂养。新生儿人工喂养。4.可用大剂量干扰素抑制病毒血症,缓解病情。,第五节 生殖器疱疹genital herpes,【概述】病原体:单纯疱疹病毒(HSV)1030%为型(口型或上半身型)极少感染胎儿 7090%为型(生殖器型)孕妇可垂直传播,【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1.妊娠20周前患病,感染胎儿致流产2.妊娠20周后

13、患本病感染胎儿,低体重儿居多,可发生早产3.经产道感染占80%:生后47日发病 新生儿表现发热、出血倾向、吮乳力差、黄疸、水疱疹、痉挛、肝肿大。病死率高达70%,1014日死亡,【诊 断】典型病史 体征,实验室依据1.水疱液中分离出单纯疱疹病毒2.水疱液、唾液接种培养:3.PCR技术检查单纯疱疹病毒DNA4.孕妇血清及新生儿脐血清中 特异IgG、IgM检测5.水疱底部刮片染色细胞学检查,【治疗】减轻症状,缩短病程1.药物治疗 局部用药:控制局部感染 全身用药:抑制单纯疱疹病毒增殖,2.分娩原则 剖宫产:软产道有疱疹病变、初次感染发病不足一月 阴道产:复发型发病一周以上,治疗: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14、,药物治疗 局部用药:控制局部感染 全身用药:抑制单纯疱疹病毒增殖原发型(初次感染发病不足一月)对胎儿危害大,妊娠早期应终止妊娠;妊娠晚期软产道有疱疹病变,剖宫产分娩。复发型 发病一周以上可以阴道产?,第六节 沙眼衣原体感染chlamydia trachomatis CT,【概述】病原体:沙眼衣原体 15种血清型,女性生殖系多见D E F感染部位:眼部 生殖道感染途径:性接触为主 极少为分泌物污染新生儿感染:宫内 产道 产后,【孕妇感染衣原体的形式及危险因素】1.感染形式:新近活动性感染、原有潜伏感染因妊娠而活化2.危险因素:低龄性生活、多性伴、低文化、无阻隔式避孕、沙眼 重度宫颈糜烂,【临床

15、表现】潜伏期712日 症状轻微,病程迁延 表现为宫颈管炎、阴道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以及尿道炎等 活动性感染早期易流产 晚期易胎膜早破,【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1.孕妇感染后子代可发生 宫内感染(少见)产道感染(多见)产褥期感染(少见)2.新生儿感染:全身感染性疾病 眼结膜炎:产后13周出现症状。肺炎:产后34个月内出现,【诊 断】1.细胞学检查:涂片染色见细胞内包涵体2.衣原体分离培养:鸡胚卵黄囊接种3.衣原体抗原检测法:免疫荧光/酶免法4.PCR检测衣原体DNA5.血清衣原体抗体检测:IgG IgM,【处 理】1.孕妇:红霉素0.5克,q6h 口服,连用7日 0.25克,q6h

16、 连用14日2.新生儿:高危儿应住院一周,明确有无感染 衣原体结膜炎:1%硝酸银液滴眼 预防衣原体肺炎:口服红霉素50mg/kg.d 分 4/日 用1014日3.非孕妇:多西环素 阿奇霉素 红霉素等,第七节 支原体感染,Mycoplasma:无细胞壁,居细菌和病毒 之间,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 感染人类的约1214种女性生殖道感染型别主要为:人型支原体 Mh 解脲支原体Uu 生殖支原体Mg 肺炎支原体Mp多与宿主共存,引起机会性感染常并存其它致病原,【传播途径】性接触 母儿垂直传播【对母儿影响】孕妇:绒毛膜炎 流产 早产 死产 产后盆腔炎 支原体血症新生儿:支原体肺炎 慢性肺炎 支原体血,【诊

17、断】支原体培养:阴道/尿道分泌物,诊断金标准血清学检查:特异性IgM IgGPCR检测:敏感 快速【治疗】孕妇:红霉素 0.25 4/日 共14日非孕妇:克林霉素新生儿:红霉素 2540mg/kg.d 分4/日 静滴或口服 共714日,第八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nmodeficiency syndromeAIDS(艾滋病),AIDS由HIV(human immunodeficiecy virus)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HIV属反转录RNA病毒,分HIV-1:目前世界流行 HIV-2,感染引起T淋巴细胞损害,导致-持续性免疫缺陷 多器官机会性感染 罕见恶性肿瘤 最终死亡,传

18、播途径,1、与HIV感染者有性关系2、污染的血制品应用3、共用污染的注射器4、母婴传播(胎盘、产道、母乳),诊断:临床表现+实验室,HIV抗体检测 无症状HIV感染:HIV(+),CD4总数正常,CD4/CD81 血清p24抗原阴性 AIDS:HIV(+)并确证,CD4总数200/mm3或200500/mm3,CD4/CD81 合并机会性感染病原学或肿瘤病理依据,【妊娠合并HIV感染】1、18%HIV感染者为妇女,近年有上升2、受染途径性接触为主,其次吸毒3、HIV感染本身对妊娠无直接影响 妊娠时免疫受抑制,影响感染者病程4、宫内感染为HIV垂直传播主要方式,妊娠合并HIV感染,18%HIV感

19、染者为妇女,近年有上升受染途径性接触为主,其次吸毒 HIV感染本身对妊娠无直接影响 妊娠时免疫受抑制,影响感染者病程宫内感染为HIV垂直传播主要方式,HIV感染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1.宫内感染为HIV垂直传播的主要方式2.不论分娩方式,新生儿2533%受感染3.母乳风险不详,建议不哺乳4.对HIV感染合并妊娠者建议终止妊娠,HIV感染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宫内感染为HIV垂直传播的主要方式不论分娩方式,新生儿2533%受感染母乳风险不详,建议不哺乳对HIV感染合并妊娠者建议终止妊娠,【治疗】:目前不能治愈1、抗病毒药物: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 蛋白酶抑制剂 PI 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

20、-NRTI 联合用药(鸡尾酒疗法):2种NRTI+1种 PI或N-NRTI2、其他:免疫调节剂,中药,营养支持,治疗肿瘤和并发感染3、孕产妇:奇多夫定治疗 产前500mg/日 1434周或分娩 产时静滴用药,产后用药6周,治疗:目前不能治愈,抗病毒药物: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 联合用药(鸡尾酒疗法):2种NRTI+1种 PI或N-NRTI其他:免疫调节剂,中药,孕产妇:奇多夫定治疗 产前500mg/日 1434周或分娩 产时静滴用药,产后用药6周,预防,宣传教育,让大众了解HIV/AIDS高危人群检测HIV抗体,控制HIV(+)者播散打击性乱和吸毒血源控制,防止医源性感染提倡使用安全套及

21、时治疗HIV感染的孕产妇,减少新生儿HIV感染,【附】弓 形 虫 病toxoplasmosis,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刚地弓形虫 人体内有两种形态 滋养体(急性感染)、包囊(慢性期),【分类】1.先天感染:隐性型:即潜伏型,于出生后第27个月出现症状显性型:即激症型,表现为典型的先天性弓形虫病2.后天感染:分局限型和全身型,【临床表现】1.孕妇患病多无症状,妊娠并发症发病率增高:流产、早产、死胎、妊高征、胎膜早破、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等,2.发生垂直传播:引起胎儿先天性弓形虫病 三大表现:视网膜脉络膜炎、脑内钙化、脑积水 分2型 全身型:4周内发病,发热、呕吐腹泻 淋巴结炎,以及三大表现等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型:脑炎、脑膜炎,【诊断】1.孕妇血清及新生儿血清 弓形虫IgG、IgM检测2.PCR检测母儿血清弓形虫DNA3.眼底检查:视网膜脉络膜炎 新生儿头部X线摄片 见脑内钙化,【治疗】越早越好1.确诊 乙酰螺旋霉素,0.5克,4次/日,连服2周.间歇2周可再重复一疗程2.患病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 乙酰螺旋霉素,30毫克,4/日,连服一周,复习思考题,1.试述梅毒对胎儿及婴幼儿的影响2.试述尖锐湿疣的病原体及其病灶特征3.巨细胞病毒先天感染对胎儿及新生儿有哪些影响?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4.名词解释:新生儿淋菌结膜炎 STD AIDS 母婴垂直传播 先天性弓形虫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