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管理》 .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76242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式管理》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中国式管理》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中国式管理》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中国式管理》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中国式管理》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式管理》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式管理》 .ppt(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 国 式 管 理,本课程是一门具有探索性、研究性、综合性的课程,与一般的管理学课程有所不同。学习本课程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了解现代管理理论在面对中国人时所存在的困境,二是了解必须通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中国人的特性,通过对中国管理实践的经验总结,可以提炼出有补于现代管理理论的中国式管理原理。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弥补学习管理学课程时所存在的知识狭窄、理论基础不足的问题,并对日后所从事的管理工作有所助益。课程的重点主要是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中国式管理,掌握中国式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人的性格特点与现代管理、中国人际关系特点与现代管理、中国人的崇拜信仰与现代管理、中国人的商业伦理财富

2、观念与现代管理、中国传统管理智慧与现代管理等方面。难点是课程需要一定的中国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基础,要求阅读面广,学生在知识拓展方面难以达到课程要求。教学上采用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纲:前言、管理学的理论出路、行为主义方法的研究意义、中国式管理的研究思路A篇 行为视野第一章、中国人的性格与素质第二章、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模式第三章、情、人情、面子B 篇 伦理视野第四章、中国人的家庭伦理与管理行为第五章、中国人的身体伦理第六章、中国人的商业伦理,C 篇 价值(信仰)视野第七章、中国人的社会取向第八章、中国人的财富观念第九章、传统中国人的经营理念D 篇 哲学与思想视野第十章

3、、和的思想传统:以和为贵的管理理念第十一章、变通的思想传统:以实用和弹性为核心的管理思维,重点阅读书目,马克思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S.G.雷丁:海外华人企业家的管理思想:文化背景与风格。上海三联出版社1993年版 期末考试或者论文要求:写论文,以重点阅读书目结合课堂内容撰写,前言 研究中国式管理的目的与意义,一、理论意义:不尽满意的研究现状“中国式管理”的概念出现于80年代,以曾仕强教授的影响最大。然而,由于曾教授走的是咨询路径,没有就“中国式管理”进行学科化和体系化的建设开展工作,知识点零散,缺乏理论创造。长此以往,“中国式管理”将不仅得不到国人的

4、认同,而且也不可能对现代管理理论有什么贡献。因此,笔者认为必须尽早开展“中国式管理”学科化和体系化的探讨,以严谨的学术态度、规范的学术方法将其知识结构和理论体系搭建起来,以严肃的研究成果来端正当前对“中国式管理”的错误认识,这是一个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很急迫的问题。,二、当前的几种研究路径,自70年代以来,海内外学者针对亚洲的经济与管理问题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在这个新的研究领域,主要有四种研究路径。第一种是以杜维明、成中英、余英时、许倬云等著名学者为代表,从哲学、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思考亚洲奇迹的文化根源。第二种是以萧新煌、李亦园、杨国枢等社会人类学者为代表,从中国人的心理、行为特性来思考管

5、理问题。第三种是以徐淑英为代表的学者为代表,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企业管理问题,带有一定的对策研究性质。第四种是以曾仕强和苏东水为代表的学者为代表,以发掘中国古代的管理智慧来启发现代管理。前三种是纯学院式的研究路径,后一种是咨询式的路径。,三、方法论的问题及应当走的路径,1、专业封闭、视野狭窄 开放、开阔研究领域,培养多学科综合的能力2、没有方法、不够严谨 接受现代学术训练,提高研究者的素质3、过于注重经验研究和个案研究 加强研究者的哲学素养和思辨能力4、过分推崇西方理论 走中西融合会通之路,四、当前中国式管理研究中的问题,1、苏氏“东方管理学”的主要内容研究对象:是研究古今中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及

6、其运行规律的现代管理学科的重要学派之一,是一门融合东西方管理思想精华的新学科。根植于东方管理文化,汇集了东西方各族人民的智慧,其研究的主要范围函盖着渊源于亚洲黄河、长江、印度恒河和两河流域,以及非洲尼罗河流域的一切人类管理活动的精华,它也是东方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并积累下来。,对管理的认识:对什么是管理的认识上与西方有本质的不同。认为管理就是因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合理地发挥人与其他物质资源的综合效率,以有效地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和谐统一,达到逐步提高人的生命存在质量这一目标的过程。一方面承认人的求利动机和欲望,一方面要求“以德为先”,以合理的道德规范来制

7、约人们的求利活动,加强人自身品德修养,达到“人为为人”的境界。指出西方管理学强调的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只是东方管理的初始目标东方管理的终极目标是:有效地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和谐统一,达到逐步提供人的生命存在质量的人生目标。,研究宗旨:提炼和总结东方管理文化中的精髓。促进东西方管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推进东方管理的教育普及和在实践中的应东方管理文化的精神:三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东方管理文化的特点人本精神集体主义道德软约束中和思想不变而变无为而治,2、曾氏“中国式管理”的主要内容,管理是一种历程,起点是修己,终点是安人。一个人在管理人之前先管理好自己。修己的要旨在自觉、自

8、律与自主。安人的诉求在己安人也安。以明哲保身为根本理念。采用合理的推、拖、拉来化解问题,大化小。小化了,轻松愉快。寓人治于法治,把人治和法治结合起来。做好人本身的价值不高,做人与做事兼顾,能够把好事做出来才有贡献,安人的方式:开心交心关心同心明哲保身的方式保护自己的表现是守法、守纪、守分。不认为中国人缺乏法纪精神和守法的习惯。在不妨害他人的大前提下,明哲保身。在安定中求进步,终必有进步。化解问题的方式以大太极拳的方式化解问题,是中国式管理的基本精神推、拖、拉本身只是一种做事的方式,无所谓好坏,完全看运用此法的人的动机身份良好、方式身份合理,才能决定效果是否理想。,3、对苏氏、曾氏学派的检省,(

9、1)对“中国式管理”本身缺乏明确的认识。以为中国式管理就是中国的管理,或者以为中国式管理就是以中国传统智慧为内容的管理,这显然是错误的。必须认识到中国式管理是一种现代管理理论,是用以指导现代企业的(也可以指导外国企业)。中国式管理理论是对现代世界管理理论的贡献,它的理论来自对中国企业管理经验的比较和总结。有学者说:“现代化管理是不能移植的,它在美国行得通,便是美国式管理;它在日本行得通,便是日本式的管理;它在中国行得通的话,便是中国式的管理。中国文化讲究人性与和谐,现代化管理与之结合便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境界。这就是我们所要讨论的中国式管理。”这就是对中国式管理缺乏认识的表现,中国式管理是以人

10、为本,难道西方式管理就不是以人为本、就不讲人性与和谐?显然没有抓住本质。,(2)大量运用中国哲学中的概念,而没有经过严谨的学术检验。因为要突出中国传统管理智慧的价值,于是未经澄清便大量使用,只能在中国语境下才能理解它的涵义,在其他语境下就不知所指。如曾仕强教授说:“中华文化,以孔孟为主流,参以老庄的自然思想,而对管理最具影响的,在其注重务实、中庸以及不执着的态度,这同时也是中国式企业管理的三大特征。”,“我认为安人之道、经权之道和忠恕之道,构成了中国式管理的三个向度”,认为中国式管理的三大观念支柱是太极思想、把二看成三、中庸(合理主义)。熟悉中国典籍的人基本能够明白其意思,但是不熟悉的人就不太

11、好理解了。,(3)多数研究者缺乏足够的素养,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文化缺乏足够的理解,于是出现了断章取义、人云亦云、曲解误解的现象。在讲解传统智慧时不够客观、严谨有的研究者投听众所好,有哗众取宠之嫌。曾仕强说:“管理者如果有仁爱之心,就应该把情扩展到所有的人,替大家着想。要利用他的情,利用他的喜怒哀乐来管理,这才是合乎人性的管理。”有仁爱之心并不等于有情。中国人重情历来为许多学者所批评,将“情”运用到管理中,其实是对现代企业管理本质缺乏认知的表现。情需建立在关系网络之上,强调情就是要建立更复杂的人际关系网,这显然是违背效率原则的。,(4)将古代社会治理的智慧运用于企业管理,夸大其现代价值。如曾

12、仕强说:“中国式管理的最大特色就是强调安人。一切管理措施,均以安人为衡量标准。由安己到安人,再促进整个团体的安。安人的历程,是由开心而交心,藉交心而共同关心,然后产生同心的一连串心与心的变化。安人之后,大家安分乐业。各自尽心尽力,求其变而能通;彼此将心比心,互助合作。管理措施,由有为而无为,中国式管理的终极,乃是无为而治自动化管理。”古代的政治思想强调治理,治理的理想境界就是“无为而治”。在企业中强调“有为”而后“交心”、“关心”,而后“人安”,看似一副理想境界,然而却是全然不可行的。安人是社会治理的目的,企业管理的目的是激励人,如果人人都“安心”了,企业内容没有了竞争,企业效率只会往下滑,最

13、后谁都不会“安心”了。这样的解说不仅不符合企业的基本原理,而且在内容上自相矛盾。,第一章 中国式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知识体系,一、什么是中国式管理?(1)一些有关中国式管理的解释 温元凯:“由于共同面向市场、企业改革以及国际化进程使得中西方企业在管理思想和实践上的差异缩小,国外先进管理模式会更加广泛地被中国借鉴。但是,由于中国的国情特性,决定了中国企业管理最终将是中国式的。中国式管理的核心导向是要形成融合中西方管理文化,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更加适合中国企业应用的管理体系。其客观结果就是要发展出一个相对独立,有别于美国或日本模式,并在国际管理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管理模式。中国式管理也是中国在国

14、际经济舞台发展的必然结果。”,一学者:“中国式管理,是指以中国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西方现代管理科学,并充分考虑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以及心理行为特性,以达成更为良好的管理效果。中国式管理以安人为最终目的,因而更具有包容性;以易经为理论基础,合理地看待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人事现象;主张从个人的修身做起,然后才有资格来从事管理,而管理只是修身、齐家、治国的实际演练。”“美国式管理的哲学基础是个人主义,日本是集体主义,而中国是交互主义。交互主义也就是一切看情况,因事而定,因人而异。”“中国式管理不等于中国古代典籍思想在现代商业社会的创新解读。也绝非西方管理的照搬。归根结底,中国式管理是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来

15、自于中国实践,反映中国人最根本的价值观,而且它应该是动态的、兼容并包的。”,一学者:“现代管理是不能移植的,它在美国行的通,便是美国式管理;在日本行的通,便是日本式管理;在中国行的通,便是中国式管理。中国文化讲究人性与和谐,现代化管理与之结合便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境界。这就是中国式管理。”某咨询专家:“西方管理是先理后情,用流程与制度管理企业。中国式管理是管先理后,管理流程与制度因人而异、因人而变、因人而僵、因人而亡。管先理后的观念导致管理变成了人管制、上管下、少管多、情管理。忽视了现代企业制定游戏规则在先、执行游戏规则在后的管理模式。流程与制度的含义解读建立在领导的意愿和需求之上,错误地认为

16、管理只是少数人的事情,员工只是被管理者;过于注重情,、讲面子,使得制度被扭曲、执行力大折扣。”,Fred Riggs:中国企业管理的特征是1、社会结构:推崇人本主义,社会组织立足于家族制度之上2、经济结构:重生产轻销售,超稳定、自满自足、封闭内向3、价值观念:泛道德主义,讲人情面子,以和为贵的价值取向鼓励建立一种和谐谦让、诚实隐忍的人际关系,不主张突破现有规范,不鼓励创新开拓4、沟通网络:行政权威在流程上形成单向指挥,忽视下级反馈5、权力结构:建立在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上的官僚差序结构,(2)概念:所谓中国式管理,是指在我国及海外华人企业中,在运用西方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的同时,为适应中国文化环境,结

17、合运用中国传统管理哲学,在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以及心理行为特性,通过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以达成更为良好的管理效果的管理模式。中国式管理研究的目的是发展管理理论的一种探索,一种融合中西管理哲学与管理文化的尝试。中国式管理以中西管理哲学为理论基础,有丰富的管理实践和经验,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供参考,是一种综合多学科成果的研究。,二、中国式管理的知识体系,笔者将中国式管理的知识面做了一个大致归纳:(1)管理哲学与管理伦理:这是中国式管理的理论根基,是以西方现代经济学原理和管理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和研究前提、注意管理理论的一般性与地方性知识的综合、尝试性会通中西管理思想。(2)思想信仰与管理文化

18、:这是中国式管理的表现形态,内容包括中国文化与西方现代管理文化融合的趋势、历史习俗和文化特征对现代管理的影响、传统商业精神与现代管理、来自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中管理智慧与贡献的现代评估。,(3)社会人际关系与中国式管理:管理对象是人和人群,而中国社会的人际构成与西方社会有巨大的差异,管理者必须注意这个问题。而中国人的一些行为习惯也与人际关系有关。(4)中国人的素质特点与中国式管理:中国人的特性褒贬不一,心理学和人类学对中国人的心理、行为方式、性格特点有大量的研究,对完善中国式管理的具体管理方法是有帮助的。(5)组织形态与中国式管理:传统组织的特点是权威主义,民众的特点是顺从,但是传统民间社会组织

19、也有复杂性,其对现代企业的影响不小。,A篇 行为视野,第二章、中国人的性格与素质第三章、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模式第四章、情、人情、面子,第二章 中国人的素质特点与中国式管理,本章参考书目:美明恩溥:中国人的素质林语堂:中国人(原名为吾土吾民)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沙莲香:中国民族性、中国人素质研究丁伟:中国民族性,一、中国人的性格特点,阅读材料一:中国人的处世方式阅读材料二: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作家龙应台,祖籍湖南衡山,1952年生于台湾高雄,1974年毕业于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深造,攻读英美文学,1982年获得堪萨斯州立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后,一度在纽约市立大学及梅西

20、大学外文系任副教授。1983年回台湾,先在中央大学外文系任副教授,后去淡江大学外国文学所任研究员。1984年出版龙应台评小说一上市即告罄,多次再版,余光中称之为“龙卷风”。1985年以来,她在台湾中国时报等报刊发表大量杂文,小说评论,掀起轩然大波,成为知名度极高的报纸专栏作家,以专栏文章结集的野火集,印行100版,销售20万册,风靡台湾,是80年代对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影响的一本书。,1986年至1988年龙应台因家庭因素旅居瑞士,专心育儿。1988年迁居德国,开始在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任教,开台湾文学课程,并每年导演学生戏剧。1988年底,作为第一个台湾女记者,应苏联政府邀请,赴莫斯科访问了十天。1

21、996年以后龙应台不断在欧洲报刊上发表作品,对欧洲读者呈现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见解,颇受注目。自1995年起,龙应台在上海文汇报“笔会”副刊写“龙应台专栏”。与大陆读者及文化人的接触,使她开始更认真地关心大陆的文化发展。在欧洲、大陆、台湾三个文化圈中,龙应台的文章成为一个罕见的档案。,明恩溥看中国人(潘光旦作了整理)(一)生理与心理1、活难死易中国人随遇而安,到处都能够适应中国人不讲卫生2、没有神经中国人镇静、不慌忙、睡觉的本领、不好运动、在扰乱的环境中泰然处之(麻木不仁),3、耐性太好耐性惊人、不抵抗、是可忍孰不可忍4、不求准确度量衡及其他单位漫无标准5、不重视光阴中国人时间的不经济与西方人时

22、间就是金钱恰成对照(二)经济与劳动1、勤劳的中国人2、节俭3、知足常乐,(三)社会交往1、有私无公私是我们民族的致命伤,使得民族散漫无力2、无恻隐之心对于有缺陷的人、遇难的人、陌生人、妇孺以及牲畜缺乏同情心3、言而无信,缺乏诚意中国民族善于撒谎,大都轻诺不践约,认错的本领和揩油的本领都厉害4、尔虞我诈中国人彼此猜疑、倾轧,5、爱面子“中国人心目中的脸皮,并不指头部前面的那一层薄皮,却是一个综合的名词。”“中国人和事佬最大的任务,便在研究出一个脸皮的均势的新局面来各不伤脸至于公平的处断是不可能的。饭碗可以不要,脸皮却不能不要至死也要救他的脸皮。”6、婉转“有天才的中国人有一种本领,使你挨骂了还不

23、晓得,使你吃亏了还以为他在恭维你。这是一种艺术。”,7、客气的艺术“东方人大都擅长一种艺术,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冲突日渐减少,和气日见其加多他们已经把客气的艺术推进到一种登峰造极的程度客气就等于生活,就是生活中国人客气的用意,似乎并不在要使人舒服愉快,而在表示他是一个懂规矩与守规矩的人。”“我们终究得承认,在社会交际方面中国民族毕竟是过来人,有许多地方值得西洋人效法。我们的客气固然很注重诚恳这一点,但有时也太老实,太不留情面,要是加上一些婉转而无碍与诚恳真挚的程度,岂不尽善尽美。”,林语堂看中国人中国的民族性大致有12个特点:稳健、单纯、酷爱自然、忍耐、消极避世、超脱老猾、多生多育、勤劳、节俭、

24、热爱家庭生活、和平主义、知足常乐、幽默滑稽、因循守旧、耽于声色中国人的性格:8个特点1、老成温厚 2、遇事忍耐3、消极避世 4、超脱老猾5、和平主义 6、知足常乐7、幽默滑稽 8、因循守旧,史密斯因缺乏时间观念而耐性太好顺而不从不求准确勤劳撙节无恻隐之心言而无信尔虞我诈爱脸皮婉转客气孝顺,老德残忍迟钝好色忍受不讲卫生软弱性功利主义不守纪律头脑怪异迷信和怀疑主义缺乏好奇心不精确,费正清看中国五伦为法个人顺从保守手脑分家农民色彩没有民族主义人治人文色彩天命极权主义修身安闲,古伯察看中国对宗教漠不关心易走极端重刑罚迷信软弱性商业性,孙中山评中国人讲忠孝讲仁爱讲信义爱和平重道德有智慧有发明能力勤劳、守

25、法没有排外精神,不敢行自大易走极端不尚自由凝滞不前 家族主义和宗族主义一盘散沙反政府的态度贪污忧愁尚鬼神,梁启超评中国人乏独立之德乏自由之德乏利己之德愚昧不知国家与天下之别,不知国家与朝廷之界限,不知国家与国民之关系好伪奴性,缺公德为我无动束身寡过主义恶性不知法治为何物,不知有对于公众之责任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笼统因袭虚伪怯弱,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批评势利卑怯自大自欺妒才难改变瞒和骗惰性调和、折中,破坏欲明黑白残虐眼光不远自利、揩油偏执歧视女性圆滑逆来顺受无羞耻心,潘光旦没有领袖人才染指省俭撙节自私自利科学能力薄弱组织能力差公私不分耐性吝啬安土重迁,温炖汤、牛皮糖自馁平等之哲学、消极之哲学财丁两旺

26、竞争力弱费孝通家理念私智人伦小圈子自我主义团体道德缺乏,文崇一关于中国人性格形成的历史审视1、传统权威政治层级权威认定三皇五帝是最好也是最理想的政治董仲舒之后儒家获得了法定的政治地位,政治上乏尧舜、法古;社会上推行尊卑贵贱等级制;伦理上遵循以孝为中心的社会规范选任制、科举制开放了官僚系统,突出强调了知识分子的个人修养和品格,以及个人的勤奋突出了家族的生活方式,家族成为贯彻伦理规范的主要场所权威结构(P46),2、重农与重功名的价值取向儒家的职业社会等级观念延续了两千年之久士虽受尊敬,但是仍旧居于皇帝、贵族、官吏之下职业等级社会的成就观念,追求社会地位是其主要的行为取向。获得某种进取的方式主要不

27、是因为个人的天分或者努力,而是忍耐和顺从。鼓励顺从、勤劳、节俭的性格,3、仁义等道德价值取向节制自己、遵从社会规范处处替别人着想用谦和的态度去建立人际关系要勇于实践家族主义道德规范地方主义形成一种集团主义的行为模式,也造成个人行为的压力。4、中国国民性:权威、保守、依赖、顺从、礼让、谨慎、勤俭、忍耐、安分,二、基于中国人性格特点的管理原则,1、由于中国人服从权威的传统习惯,因而习惯于权威式的管理,而不习惯于民主、协商式的管理。2、由于中国人勤俭、忍耐、保守、不喜欢争讼的性格,中国员工能够接受较低的工资待遇、甚至遭受盘剥也不善于抗争,缺乏现代平等的法律意识。,3、中国人对金钱的追求不是最主要的社

28、会追求,社会地位的追求更为要紧,包括面子、尊严,所以管理者必须注意中国人的面子问题,不可让中国员工“颜面尽失”。管理中除了关注那些有突出贡献的员工,也要关怀那些勤奋工作的员工。公开的、口头的表扬会使中国员工获得比奖金还要有用的激励。不过中国人对实利的喜爱使得他们也需要金钱这样的实惠,经常性的小恩小惠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方法。,4、中国人对于人际关系的重视与身俱来,企业中会自然形成一些非正式的小群体,管理者须注意的是与中国人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尤其是与企业中的重要人物保持一种私人关系,更有利于维持中国员工的忠诚。,5、中国人心中理想的管理者的形象是品德高尚、为人谦和、不怒自威、勤奋工作、关怀下

29、属的领导者。因此在领导中国人时,管理者的选任可以考虑以上几项标准。而其中领导者的道德形象和慈祥的态度尤为重要。6、针对中国人重视规则的习惯,管理者必须树立规则的权威地位,用严格的现代管理来使规则逐步内化形成人们的日常习惯。,7、西方管理者必须重视中国人的家庭观念,以及男权中心的事实状况。中国的多数男性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多数女性还是依附于男性和家庭。管理者应尊重这种传统。8、针对中国人公私不分的习惯,应以规则来确立公私界限,不可继续这种习惯。这个问题在外企有比较好的解决,在中国自己的企业中则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第四章 中国人的脸面与管理,1、脸面观念是支配中国人社会行为的重要社会观念。学术上第

30、一位对脸面进行研究的是华裔女学者胡先缙,将脸面分为脸与面子两个成分,对后来的学者影响较大。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受胡先缙的影响,研究认为面子不仅是中国人所独有。认为面子是一种跨文化的社会现象。,胡先缙:“就字面来看,两个词汇的意思都是指身体的脸部。其中之一是面子,代表中国广受重视的一种声誉:这是人生历程中步步高升,藉由成功和夸耀而获致的名声,也是藉着个人个人努力或可以经营而积累起来的声誉。要获得这种肯定,不论在任何时候自我都必须仰赖外在环境。另一个是脸的概念,美国人虽然略有所知,却为曾真正的了解它。这是团体对于道德良好者所持有的尊敬;这种人无论遭遇任何困难,都会履行应尽的义务,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

31、会表现出自己是个正直的人。它代表社会对于自我德性之完整的信任,一旦失去它,则个人便很难继续在社群中正常运作。”,台湾学者黄光国从权力游戏的角度研究面子,认为个人的面子是其“社会地位或声望的函数”,中国人通过面子功夫来进行权力游戏,并影响和改变资源的分配方式。“在中国社会中,做面子是个人炫耀其权力的一种手段,使其依照自己的意思改变资源分配方式,则是中国人常玩的一种权力游戏。”台湾学者陈之昭:“在自我和自我涉入的对象所具有且为自我所重视的属性上,当事人认知到重要他人对该属性之评价后,所形成之具有社会意义或人际意义的自我心像。”,香港学者金耀基与Myers合作研究面子问题。将脸面分为道德性的面和社会

32、性的面。大陆学者佐斌的研究结论指出,中国人认定的丢失脸面的行为分为四类:违背道德的行为、隐私暴露的行为、能力缺陷的行为和不良习惯的行为,前两者与丢脸有关,后两种与丢面子有关。有学者对有关面子的研究做了归纳,认为面子是一种声望、尊重、价值、重要性或社会位置,总之强调面子是一种社会尊重或社会价值;认为面子为公众自我形象,或他人心目中所建立的形象,强调面子是个人在他人心目中所建立的形象,是他人用来认定个人的整体知觉。,2、面子与管理(1)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必须顾及中国人的脸与面子。晋升、分配与奖励时必须有十分明确的选拔标准,否则会引起不满。如果大多数人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奖励,则皆大欢喜。那些没有

33、得到奖励的员工,管理者可以私下进行安抚,包括口头表扬。惩罚与批评员工时需注意尽量为中国人保留面子上的尊严。在公众场合不宜公开批评某个人,在处罚某人时也应考虑其个人情绪,在事后进行安抚,并在有积极表现时及时表扬,以挽回他丢失的面子。对那些道德败坏无法挽救的员工,就不需顾及其面子。,(2)从员工个人来看,对面子的看重有积极意义,但也可能产生副作用积极表现可以获得更多的面子;好的人缘也会让员工觉得有面子;如果与上级有某种密切关系,或者有某种社会背景,也会使员工在人群中获得面子;有特长、专长也会有面子。有面子可以在资源分配中得到实惠;有面子可以换取自己需要的人际关系(与人结交);对面子看重会使员工产生

34、消极情绪,精神抑郁;面子的社会交换会形成更多的私人关系圈,不利于管理。,第三章 社会人际关系与中国式管理,一、差序格局与企业管理什么是差序格局?差序格局概念是1947年费孝通先生在其乡土中国中首先提出的。费孝通认为:“暂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杜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据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这个关系网络是以亲属为基础,而形成的,从生育与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一圈圈的推出去,越推越远,也越推越薄。,差序格局的社会影响家庭中的权力地位是

35、按差序格局模式进行配置家庭中的财产是按照差序格局的模式进行配置家庭成员的身份地位是按差序格局进行配置的婚姻关系也是按照差序格局的模式配置的当代社会中,血缘的关系逐渐松散,地缘关系的社会影响仍然存在当代社会中,利益成为影响人际关系亲疏的重要因素总之,差序格局实际上是一种对社会中的稀缺资源,包括权力、财产、身份地位、婚姻等进行配置的模式或格局。,差序格局对企业的影响及理论思考差序格局的人际模式比较适宜私营企业差序格局的人际模式不利于管理决策层的开放差序格局的人际模式也限制外部人才的进入,也限制了企业的内生与创新机制差序格局的人际模式虽然便于集中财富,但也限制企业的外部融资企业发展相对稳定,但是抵御

36、外部风险的能力有限,二、人情与企业管理,蒋经国的一段话我认为应酬对社会风气关系太大,影响所及,不止是单纯的社会风气问题,而已变成政治风气问题,我们每一位同志都应有所警惕。有些应酬已成了政治性的应酬,就是被请的人,不能不去。对有地位的人出面请客,不去,就不给主人面子,这种情形是很危险的事。,最近,我听说有几个帮会头目利用应酬来做当局关系,他们对什么时候和我们当局要人一起吃饭,当时请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点请客,那些人作陪等等,都作了记录,这是有目的的一种做法,也就是做好了圈套,设下了陷阱。参加这样的应酬,一不小心,就会上了圈套,会弄得不可收拾,我对此事很感痛心。今天,大家讲面子,谈应酬,对政治风气

37、实在影响太大了。(联合早报,1985年1月17日),1、人情之国差序格局背景之下的人情:传统中国以儒家伦理为基础,发展出了一套以“情”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个人必须和家人讲“亲情”,和家庭以外的熟人讲“人情”,至于和自己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则不在儒家伦理所约束的范围。其心理场是一个外扩的同心圆。对家人的关系法则是:亲情与需求法则对熟人的关系法则是:人情与人情法则对外人的关系法则是:冷漠与公平法则,2、人情的含义:人情就是“人之常情”,意思是个人在遭遇到某种生活情境时,可能产生的行为和情绪反应。基于儒家的圣贤理念,在中国社会中,一个“通情达理”的人,不仅要能够了解他人在生活上遭遇到的各种不同情境时可能

38、产生的反应,而且要能够喜其所喜,哀其所哀,进而投其所好,避其所恶,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人情就是指个人与他人进行社会交易时,可以用来馈赠对方的一种资源。,人情是指个人和关系网内的其他人应当如何相处的社会规范。在平常的时候,个人必须谨言慎行,谦和有礼,不突显自己,不开罪别人,尽量和别人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各种方式和关系网内的人时相往来,保持联系。平时对人际关系多下功夫,具有一种重要功能:个人在生活上万一遭到重大变故,平常和他关系良好的人便应当伸出援手,予以济助。懂这套规范是做人的基本条件。,人情潜含了对回报的预期。“报”:在和陌生人进行交易的场合,双方并不预期将来彼此再作进一步的交易,所以能够比

39、较客观地计算彼此的利害得失。而家族内的人际关系也包含了“报”的内容。如“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在中国文化中,施人恩惠者不图回报,受恩惠者应知恩图报。此乃圣贤之理。不过现实中施人恩惠者往往带有回报的预期。受恩惠者若不回报,则被指责为忘恩负义,而难以做人。,3、搞关系的艺术当个人需要某些特殊资源时,人情可以转变为为个人争取资源的一种工具。往往采取“搞关系、走后门”的手段来争取资源支配着的同情。搞关系的方法是把自己变为某个人的自己人。对自己人一般要“照顾”、“法外开恩”。对一般人则“一视同仁”,“公事公办”,含有刁难、找麻烦的意思。公正的法律秩序往往被这样破坏。,搞关

40、系的手法很多。第一步先要认识对方。第二步才开始攀关系、拉交情。之后需要加强关系,重要方法是走后门,走后门的目的是送礼请托。礼被收下说明事情有眉目,没有收说明事情有难度。如果个人的影响力还不够,可以请关系网内的有力之士出面“关说”。不看僧面看拂面,用更大的面子来做交情。,请客的艺术这也是加强关系的重要方法。请客需注意环境,视对象而选择不同的环境。如果能请到有头脸的人物作陪,那么请客效果将大大增强。一旦被请吃,则陷入了人情交易的圈子里。饮宴在中国社会中的作用十分巨大,故而有所谓饮食文化之说。此饮食文化其实亦包含请吃的艺术。,4、人情关系的社会后果传统中国农业社会的生活形态是孕育“人情文化”的温床,

41、发展出了“拉关系、讲人情”的文化形态。人情泛滥的社会,往往是没有是非的社会。在人情的压力之下,许多人考虑的是对方“面子”的大小,以及自身利害的关系,而不是是非曲直。都市化和工业化虽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是隐藏在中国语言系统中的“人情和面子”的设计之却没有消失,它不仅具有规范作用,约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且经常被人们用作为一种工具,来争取个人想要获取的某种社会资源。一个社会种资源愈缺乏,愈是为少数人所控制,个人与可能用“拉关系、走后门”的方法来打通关节。假如资源丰富,则不必诉诸人情的方式。人情争夺的方式会使得资源更为紧张、分配更不公平。,5、人情与企业管理一方面,人情关系使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企

42、业与外部的社会关系带有感情色彩,相互之间不再显得那么冷漠,处理得好可以达到互帮互助、互惠互利的效果。另一方面,人情关系会破坏企业的既定规则,非正式规则(潜规则)破坏甚至取代正式规则。人情关系会破坏公平规则,一些人可以通过拉关系获得更多的资源分配,而多数人则得不到公平分配。,而且人情关系对正式规则的破坏会使得企业乃至整个社会都无法确立真正的是非标准。理性的制度长期不能建立起来,不利于理性社会的成长,也不利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人治大于法治。,讨论:“和”与企业管理,阅读和合学概论及相关资料讨论主题:1、“和”的含义2、“和”的状态3、“和”的实现方式4、“和”与现代社会、现代企业管理,第五章 中国

43、人的崇拜信仰与现代管理,一、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民间信仰与管理1、中国人的信仰世界宗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民间信仰:祖先、妈祖、关公、财神、灶王爷图腾崇拜:少数民族的图腾、鬼神崇拜,2、当前中国人的信仰状况无神论为主体民间信仰抬头、西方宗教影响加大非理性信仰渗透于民间:占卜、风水、星相、烧香、练功少数民族图腾崇拜受现代文明影响,3、中国人信仰的本质与特征何谓宗教的意义?近代人在精神生活方面超升的时候,是因为他不满意于现实世界,不满意于物质世界,不满意于他目前所处的心灵世界,不满意人类所存在的社会形态的结果,就在那个地方以幻想式的方式超升,超升之后便永远不下来。因为下层世界对他根本没有意义

44、。就像飞机一飞冲天入于无何有之天。燃料用完之后,便化为乌有。哲学家、宗教学家方东美,我国传统的宗教与西洋宗教最大的差异是超自然信仰体系与道德体系的分开:西洋的宗教,尤其是基督教与天主教,都是道德伦理体系完全混合于超自然信仰体系之中,而我国却因文化社会发展的情形不同,所以道德伦理规范已有儒家完整的体系作为中心,而超自然或宗教信仰就自成一家,即使教义中含有涉及伦理道德者,也只是片段或部分而已,并不把道德系统全部融合于其中。李亦园,民间信仰的本质民间信仰是一种扩散性的宗教,没有固定的教义,没有特定的神职人员,也没有明确的组织。它与人们生活的每一个层面都有密切的关联。它有很强的扩散力,渗入到人们生活的

45、每一个层面,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几乎很难排除它的影响。中国人的信仰多半不是去寻求精神的救赎、解脱或涅磐。民间信仰只帮助人们去适应现实生活的状况,而忽视精神伦理方面的提升。有求于神灵的人都是为自己的生理、心理及物质需要的满足而来,要求的都是特定问题的解决而不是零星的追求。以功利的心理去诉诸超自然的解决方式。,民间信仰的特征(1)功利主义(2)实用主义(3)心理暗示与心理慰藉社会整体的功利性越强,民间信仰本身也极富功利色彩,两者相容而不相斥。社会愈发展,民间信仰的发展势头也愈强劲。信仰与否与受教育程度没有太大的关联,在城市里,信仰的仪式没有在农村和民间社会那么繁琐,心态也较之更为功利。尽管现代社会

46、有发达的科技和繁荣的经济,但是人们可能面临的适应问题只会比以前多而不会少,不确定性也比以往多,因此也极可能激发对宗教和信仰的依赖。,4、信仰与管理(1)铺张浪费(2)心理暗示影响企业管理者的正常管理(3)助长了非理性行为,强化人们宿命论的生活与工作方式,无法提升积极主动的工作伦理,对社会整体文化品质的蜕变产生负面影响(4)反智、反超越精神:不崇尚知识、不追求终极价值、不渴望彼岸世界,第六章 中国人的财富观念与现代管理,一、伦理型财富观1、以儒家伦理为主体的财富观义利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现义后利重农观藏富不露富,均贫观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安无倾。论语

47、.季氏绝对平均主义大同理想君子人格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以义为上少私寡欲,2、等级观念与财富儒家的伦理型财富观,主张将社会等级贵贱原则凌驾于贫富原则之上,有财富并不能够获得社会尊敬。故而,财富被利用为培养后代读书进仕、买官鬻爵之资,以换取家族的社会地位。追求个人与社会的内在和谐二、近代中国财富观的功利化救亡图存的民族危机富国强兵的现实选择通商、练兵、组建现代化军队、巩固海防追求财富增长、民族强盛,三、中国人的典型财富观1、勤俭持家勤奋工作、节俭、储蓄、购置不动产2、祖荫说为后代积累财富为后代积德行善3、命运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4、读书进仕、光宗耀祖(因果论)寒窗苦读、

48、磨穿铁砚、书中自有黄金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5、贫穷可耻、没有地位,四、家庭财产均分的传统家庭财产平均分配给儿子儿子又均分给孙子与西方财富传与长子的传统不同五、财富观与企业管理1、有利于家庭财富的积累,但不利于家族企业的壮大2、有投资的传统与商业头脑3、财富的最后目的是后代命运的改变4、均平心理与仇富心理,第七章 中国传统商业伦理与现代管理,一、古代商业伦理体系1、基本理念义为利本和厚生财2、道德规范诚实守信公平交易,3、职业素质要求执著敬业、自尊自强艰苦创业、勤俭为本艺贵专精、业防贪滥谦虚谨慎、和气生财冷静镇定、得失安然宽宏大量、机智灵巧4、价值诉求:“义”与“和”投身公益事业,达到个人价值与

49、社会价值的统一,“达则兼善天下”,二、中西商业伦理的比较三、中国商业传统与现代管理值得弘扬的传统商业伦理价值1、义的传统:注重取财有道2、和的传统:注重社会责任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也强调社会相对平等,做义举,不主张过度竞争,并且可以约束个别商人的不义和害群行为3、诚的传统:注重商业信用4、敬的传统:注重个人的职业操守5、俭的传统:注重个人生活的节制(但不是新教中的严格禁欲),第八章 中国的家族制度与现代管理,一、家族制度的特质家可以指称以某种特定范围的亲属团体为核心所构成的生活团体,共同拥有“家产”而成为一生产单位,并同局共食而为一消费单位。这个团体是一个家计经济单位,称为“家户”、“家庭”。

50、中国人的家族制度是以系谱理念为中心的,而家户功能团体的构成和持续完全要建立在系谱理念的基础上。这是中国家族制度一项很重要的特色,是西方或日本所没有的。,传统中国人的观念都是以宗族、家族或房的延续为重,这些观念具体表现在姓氏的传承、祖先的崇拜、财产的继承和孝道的德行上。一个男子一出生就在其父亲的家族中具有“房”的地位,自动成为家族财产的拥有者之一,死后得祀于家族的祠堂。女儿则无法拥有这种这种财产基础权,她的系谱身份只能通过婚姻关系附属于夫家的家族和房。传统中国人最担心是绝后、绝嗣或绝房。无后的男人必须想办法来延续其“香火”。如招赘、过继、收养等。说明中国人只重系谱观念上的宗祧延续,而忽略了延续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