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7.运用合作学习模式革新数学测验讲评课.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85405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47.运用合作学习模式革新数学测验讲评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847.运用合作学习模式革新数学测验讲评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847.运用合作学习模式革新数学测验讲评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847.运用合作学习模式革新数学测验讲评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847.运用合作学习模式革新数学测验讲评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47.运用合作学习模式革新数学测验讲评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47.运用合作学习模式革新数学测验讲评课.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运用合作学习模式革新数学测验讲评课内容摘要 测验讲评课是教育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数学单元测验是对学生数学学习阶段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种评估方法;而讲评课,可以让学生纠正错误,查漏补缺,完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传统的数学讲评课往往以老师批评式教授开始,“满堂灌”是定式,学生被动接受答案结束,缺乏主动思考探索的学习心态。本文以三角函数测验讲评课为例,探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授课 ,从而提高讲评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关键词小组合作 互动讲评 小组目标一、合作学习 1、合作学习的含义 合作学习( Cooperative Learning)被多方专业人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

2、要的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我国学者王坦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研究之后认为: “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依据。合作学习定义有七个要点:小组共同完成讨论、解决(如果可能)问题;小组成员面对面的交流;在每组中的合作、互助的气氛;个人责任感;混合编组;直接教授合作技巧;有组织且相互依赖。 2、把合作学习应用于测验讲评课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借助于他人(包括老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用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情景”、“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

3、四大要素。建构主义提倡在老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数学测验讲评课的合作学习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要求:课堂上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建构的层次。教师设定的任务为学生建构知识提供了“背景”,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就是“协作”,合作的过程和评价是建构的体现。二、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与预期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异质小组成员合作性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在数学测验讲评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破传统的讲评课模式,对提

4、高教学讲评质量和改善课堂气氛起到良好作用。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互相督促,互相帮助,实施并强化个体交流,更精细地找出个人存在问题和缺陷,明确个人及小组今后的努力方向。一般的分组原则要考虑规模不能太小(过少的小组成员有时难以合作完成学科任务),一般的小组规模是6人左右,便于形成讨论的格局(可一对一讲,一对二讲,一对三讲,也可自愿组合交流),组员组织能力各有差异便于形成互补。每节讲评课前提出小组及个人目标和要求,以达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预期目标。三、测验讲评课的教学原则。1、时效性原则考试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有很多解题的念头和想法,即使是试卷上做错了甚至没

5、有做的题,他们都曾有过思维的火花,若不及时交流这些火花就会熄灭。因此测试后应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讲评。2、鼓励性原则讲评课应保持和强化学生的好胜性和荣耀性等心理倾向。表扬激励应贯穿于整个讲评过程:对一直好的学生要激励他们找准差距、对进步大的学生要激励他们更上一层楼、对分数不好的学生要会捕捉其闪光点,激励他们的兴趣。3、针对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评,讲评审题、如何表达、出现非知识性错误的原因、解题方法的优劣等,根据学生的“常见病”、“多发病”对症下药。四、测验讲评课的课前准备与教学过程下面以职二“三角函数”单元测验讲评课为例说明。(一)课前准备1、 做好统计工作。(1)

6、 卷情统计。统计的内容包括:分数统计(最高分、班平均分、各人与前一次测验的对比分数、年级的平均分),出错率统计(例如;解答题3三角函数求值一题全班44人有18人做错或者不会做),错误答案的类型,错误原因等。主要统计出错的问题类型及出错的学生人数,把有代表性的错误统计出来,把有建设性的解法列举出来。试卷分析越精细准确,讲评的效果就越好。(2)学生分析。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数学基础以及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主要为分组服务),对学生中的错误进行分类,(比如是审题之错:由于审题出现失误,看错数字造成的);计算之错;表达之错:是指自己的答案正确但与题目要求的表达不一致,如角在象限的符号

7、一题:已知 有学生是这样表达的:。还是无为之错(由于不会,因而答错了或者猜的、或者根本没有答)。如前所述属于无为之错和是非之错的学生要特别注意安排分组。2、精心分组。小组分组原则:每个小组内成员能力各有差异,以46人一组,组内配置是1-2名高分学生,2名中上等分学生, 2名学困生。高分学生中必须有表达能力比较好的学生,在组内充当组长角色,也充当着“小老师”的角色。每组水平相当,配置基本相同,这样才有竞争,同时兼顾“自愿原则”与“好友原则”,这样小组才有团结和谐气氛,便于形成团队精神。按照这种分组原则,我将职二4班分成8个小组,各组设正、副组长各一名,课前召集组长征求意见并布置小组学习的要求,同

8、时先对组长作讲评分析及交代各小组的目标达成。 (二) 在测验讲评课的合作学习过程。1、 教师展示本次测验情况。将课前收集的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尤其展示各题目的得、失分情况,典型错误、知识模糊等情况并总结各小组的情况(包括小组平均分、小组最高分,这两个数据会使各小组形成激励竞争)。2、 明确小组的合作活动目标和任务(1)组内互助、自治。每个小组在认真看完试卷分析后,将试卷题目进行知识点归纳分类(按照职中学习要求,将三角函数分成:任意角的三函数、同角关系、诱导公式以及图象与性质。例如:填空题的第7小题:已知角a的终边上一点P(-3,4),则sina+cosa= ,此题归类于三角函数的定义)。组内

9、的高分学生基本能明确且快速分类,中等生能在高分同学指导下完成,学困生则在同组同学的合作交流下完成,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是学困生的“老师”,对高分学生而言,又能整理自己的思维,提升自己的知识,中等生又能边做边学。例如:。此题用到同角关系式,也用到三角函数在象限的符号。对于中等生来说,可能会应用同角关系式,但却忽略了三角函数在象限的符号,只要组长给以提点就会明白其道理;但对学困生来说,则要每个知识点详细辅导才可。(2) 同时互动,人人尽责。体现为“自主地为同伴的学习提供积极的、促进性的影响”。组内表现出可见的学习方式,如:“说”、“写”等。要求每个组内成员必须在互相学习后对这部分知识理解会应用,特别是

10、基础题(填空、选择和部分解答题),能用语言表达出来,25分钟的小组学习后,以抽查形式上黑板讲解给大家听,要求将归类、应用知识和思维方法讲明,如果讲解清晰,则小组每成员课堂表现加5分。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有可能被叫上台做“小老师”进行讲解,责任到人,自然增加小组内互动 的气氛,教师会根据各个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提问。若组内感觉解决不了的困难,教师及时到该组一同讨论。(3) 教师的引导。教师应有一个教学目标体系,包括班级目标、小组目标、优等生目标和学困生目标等,面向全体学生,使各层次的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节测验讲评课的目标是学生掌握理解本次测验的内容的基础上,能对三角函数这章有全面的了解,抓住

11、重难点,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在各小组对本次测验进行合作性学习讨论过程中,教师注意在小组间巡查,掌握各小组的进展及学生状态,并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做好激励学生走上讲台的工作。(4)学生的发言和教师的点评。25分钟的小组讨论后,进入学生发言时间,在抽查学生上台做“小老师”时,根据每组学生情况,布置不同的题目,例如:抽到第一小组时,我叫了一个高分高能学生,他的讲解题目是:。其用意是:(1)学生流利的讲解为后面的学生带好头,树立榜样作用;(2)讲解完后,老师加以肯定,并对讲解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加以点评补充。而抽到学困生上台讲解时,学困生本身的自卑感就强,有些读书11年来还从未有过在

12、数学课上回答问题的经历,所以他们更加渴望这“第一次”能得到同学老师的肯定。此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呵护,一个全班数学成绩最低的学生上来,我给他的题目是最简单的第一大题:。他在小组合作学习后的回答是:”。他刚讲完,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该学生露出开心的笑容,很激动地说:“谢谢,谢谢!”,有了赏识和自信,相信为他开始喜欢数学迈出了成功的一步。基本每个小组被抽到的学生都能大胆讲,我再加以点评,解决学生中常犯的“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美”的毛病,这样个人的付出得到认可的同时,又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在学生与教师的教学互动中,出错率相对低的抽组长讲评;知识点运用复杂、出错率高的题目,象上面提到的三角函数求值这

13、题,必须由教师讲评,充分发挥老师在合作学习、有效讲评中的指导作用。(三)题型变化,进行二次练习变式是指改变原题的条件、结论或方法来加强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这样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就更深刻了,学习数学更有效了。对测验过的习题,适时变式,使旧问题变成新问题,但与原问题又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将变式的题目通过小测,来检查学生对测验讲评课的学习效果。具体变式例如:五、效果与思考。1、 本节课的效果:下课铃声响了,但各小组仍在讨论着,我看到前所未有的学习气氛。小组长们俨然老师一个,有个别学生想放松下,都给组长叫回:“等会,很快就学会了,先把这题再熟练些”。有些学生在

14、课后对我说:“老师,我觉得这样的讲评好,我比以前更明白了,也更加喜欢上数学课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了,真正达到了人人互动、各有提高的效果。正如皮亚杰所说:“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从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有了兴趣,数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会更有效,成绩自然会上来的。2、 课后思考:刚开始这项活动时,我会将测验卷的知识点进行分类,让学生将题目分类对号入座,后来几次的测验讲评时,学生们熟悉了,要求他们自己将测验卷的知识归纳分类,再将题目归类,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对知识的学习更系统化、更完整了。将数学测验讲评与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结合,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又用上激励手段,对各种优点的表扬因人而

15、异,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中下生的提高更有效,每完成一次这样的测验讲评课,到下一阶段的考核,总有5%10%的学生成绩有所提高。二(4)班的数学成绩在年级的排名也在不断提高。见附表;测验项目三角函数直线圆模拟期末在年级名次(共12个班)1210986对其中的三个学困生跟踪调查发现,发现其学习的兴趣和成绩都在提高:测验项目三角函数直线圆模拟期末做题情况只做选择题,其中大部分是猜的会作5道选择和3道填空题不等会做8道选择题和4道填空题不等会做8道选择题、5道填空题和1道解答题不等会做9道选择题、6道填空题和3道解答题不等测验总分12分15分18分18分24分33分33分36分45分36分42分52分55分62分77分对合作学习形式应用在数学讲评课中的感觉是:(1)讲评过程中消耗的课时数得到压缩,一般模式中有些课时的无谓重复明显减少。(2)从学生的跟踪调查可见合作学习讲评模式转化学习后进生效果明显。(3)无论优秀的、还是中、下游的,学生在合作过程中都体现出了自身的价值,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体验,尤其阶段性学习后进生收获明显。(4)提高数学讲评课的质量,开展有效讲评一直是我思考、探讨和努力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教育研究2、 广州市教研室中学数学课型与教学模式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