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八股文取士制不容忽视的一个历史作用.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85941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八股文取士制不容忽视的一个历史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八股文取士制不容忽视的一个历史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八股文取士制不容忽视的一个历史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八股文取士制不容忽视的一个历史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八股文取士制不容忽视的一个历史作用.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八股文取士制不容忽视的一个历史作用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在中国古代,通过八股文取士的科举制度,明代正式形成,一直沿用至清末。对这一制度的评价,今人几乎都持否定甚至全盘否定之见,认为在上它从来没有起过积极作用。如有的学者说:“八股的考试制度残酷地愚弄了和腐化了中国的聪明和智慧的学者至五个世纪的久长。”它“是专制君主愚民的政策”1。关于这一问题,笔者有着不同的看法,全面论述,容俟他日,本文仅就这一制度一个不容忽视而又并非小小的作用,略陈己见,作为献给尊敬的何兹全先生九十大寿的一份薄礼。我以为评价八股文取士之制,除着眼于立法意图、制度利弊、直接作用外,还不应忽略一个视角,即将这一制度与明清文明程度

2、的提高联系起来,加以考虑。毫无疑问,我国古代的平民,绝大多数是文盲、半文盲,为极少数贵族、官僚、地主及其子弟所垄断,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是十分低的。可是在明清几百年中,却出现、发展了一个突出现象,即广大平民中的一部分人拼命识字、读书,读四书、五经,逐渐摆脱了文盲、半文盲境地,转化成为士人。关于这一可喜的进步,远的不说,将宋金元的士人数目与明清的士人数目加以比较,便可了然。据文献通考卷三一选举四,北宋仁宗年间行“四年一贡举”之制,全国各地经府州解试,贡举至京师者“恒六七千人”;英宗改为三年一试,贡举名额减少,“四分取三”,当为四五千人2。同书载欧阳修“上言”,当时解试“东南州军百人取一人,西北州军

3、十人取一人”。由于东南文化发展,西北落后,如全国取人按高比例计算,平均八十取一,则可推知当时应举士人约40万3。金朝占领北方,士人数量大减。据金史卷五一选举志一,金朝中期最下级的乡试等于虚设,后且罢去;其上府试、会(省)试录取比例多为5:1,而每次会试中试者五六百人。由此可以算出:参与会试者每次2500人至3000人4;则参与府试者仅有1.5万人。当然,如考虑到北方经长期战乱,一些汉族士人隐居不仕,士人实际数量应多一些,但不会有很大变化,也是可以肯定的。南宋情况则不同。由于未经大的战乱,北人大量南下,文化又比较发达,士人数量显著增加。据文献通考卷三二选举五,南宋省试为17人取1人。每一次录取名

4、额据学者研究平均当为474人5,则参加省试者约8000人。府州试录取如全按北宋“东南州军”百人取一比例计算,全境应举士人当有80万6。也就是说,南宋与金之士人比北宋约增加一倍多一点。元朝士人数量回落。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四四选举考举士二:自元仁宗行科举至元亡50多年,开科16次,每科取士多者百人,少者35人;“旧例会试三分内取一分”,则取士百人,参加会试者只有300人。其乡试(等于宋之府州试)比例即使按百人取一计,全国投考士人总数也不过3万人。再看学校。同上书卷六学校考郡国乡党学:元世祖末年司农司上报全校2.13万余所。这或可被引作元重儒学之证。其实情况并非如此。一是所上学校绝大多数应是设于,属于

5、启蒙性质的“社学”,远非宋金以来培养、提高士人以应科举的府州县学,所以才由掌农桑等包括“立社”以劝农桑的“司农司”而非礼部上报7。二是即使就少数的府州县学包括书院言,实际生员人数也很少。如据一史料记载:元成宗大德年间在文化发达的建康路,除路学达64人外,涉及的明道书院、南轩书院、上元县学、江宁县学,其生员多者14人,少者7人,4学一共仅40人8。而且同一时期的郑介夫上奏更说“今内而京师,外而郡邑,非无学也,不过具虚名耳”。学校已为虚设9。其所以如此,是整个蒙古统治集团重吏轻儒政策所决定的10。所以虽元仁宗一度重儒,元朝后期社会风气依然是“时人翕然尚吏”11;“今学者仅能执笔,晓书数,其父兄已命

6、习为吏矣”。苏天爵以为这是“天下之通患”12。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无论是行科举,或是设学校、书院,都很难收到多大实效,元朝士人数量回落的大势是无法改变的。由此推定其总数应远少于南宋与金之和80万,当无大误。可是明清两代的情况就大不同了。顾炎武曾估计:明末“合天下之生员(秀才),县以三百计,不下五十万人”13。清朝秀才,据近人研究,太平天国前任何一个时期大体为52万余人14。比秀才数量多若干倍的士人,还有参加童试然未考中的童生。清朝太平天国起义前童生之数,据近人研究,一个县在1000至1500人,全国总数“可能达到近二百万”15。清末童生,康有为估计为300万人,“足以当荷兰、瑞典、丹麦、瑞士之民

7、数矣”16。梁启超也估计:“邑聚千数百童生二十行省童生数百万”17。早于清朝的明末童生,总数无考,但从其秀才数与清朝秀才数大略相等推测,童生数纵使略少,也不会相距甚远18。这样,明清两代任何一个时期的秀才加童生,亦即一般士人的总数,按保守估计,也有二三百万19。这是一个什么数字呢?我们知道,宋金元地方上科举考试,实际上只有一级,相当于明清的乡试,录取后即为举人,所以其应试者总数,本应与明清应乡试的秀才,以及为取得秀才资格而应童试的童生二者总数大体相当,或后者略高一些20。可是,如上所考,元代士人总数当远低于80万,而现在明清秀才加童生的总数竟有二三百万,后者增加了三四倍或五六倍。原因何在?我以

8、为主要当从八股文取士的科举制度中去探寻。众所周知,明清科举制度和宋金元相比,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地方上乡试前,增加了童试,以选拔进入府州县官学读书的秀才;而和乡试、会试一起,考试内容是八股文,则是另一大特点。这两个特点,共同构成八股文取士之制,影响巨大:第一,自宋以来,府州县官学一般多非考试入学21,直到明初,秀才依然“听于民间选补”22,实际上由官员决定,选补的多是官僚、绅士子弟,平民子弟对之不抱多大希望。大体从明英宗起,渐行“考选”之制23,后又发展为童试,通过考八股文,实行平等竞争。这一基本制度在与以下措施结合之后,就对平民子弟也企盼读书应试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这首先就是录取名额大增。

9、宋金元的第一级考试,如前所述,是选拔举人。全国每次录取总数,最多的如南宋,也只有8000人;而明清第一级考试童试,全国每次录取秀才总数,一般达到2万多人24。而且宋金元按制度这一考试是三年一次,而明清童试则是三年两次,曰岁试、科试25。这样,作为一个同样是参加第一级考试的士人,在明清,录取的可能性显然增加了好几倍。当然,秀才资格不如举人,特别是不能直接参加会试,但是仍享有若干特权:一是秀才需入府州县官学读书三年,由学官教授经史和八股文体。一般来说,只有秀才方能参加高一级的、选拔举人的乡试。换言之,凡获得会试资格,有可能中进士,飞黄腾达的举人,一般必须从秀才中选拔。这样必然提高秀才的社会地位。二是对秀才生活,国家给予补贴。明代“月廪,食米人六斗,有司给以鱼肉”;后有所增加,“廪馔月米一石”26。而且“生员之家除本身外,户内优免二丁差役”27。清代对秀才“免其丁粮,厚以廪膳。一应杂色差徭,均例应优免”28。秀才还享有免笞杖,见县官不下跪等特权。用顾炎武的话说就是:一为秀才“则免于编氓之役,不受侵于里胥,齿于衣冠,得以礼见官长,而无笞捶之辱”29。所有这些,也就必然有利于秀才发展成为地方绅士30。这样,一方面和过去的第一级考试相比,如参加明清童试,录取的可能性激增了数倍;另一方面如考中秀才,又可享有若干民间十分羡慕的特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