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优) 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85992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优) 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9.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优) 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9.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优) 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优) 教学设计与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优) 教学设计与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新人教版第十九章 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作者及工作单位朱精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第一课时,其探究的主要内容是“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以及“对角线互相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两种判定方法。它是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教学内容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情分析1、在探究判定定理的证明方法和运用判定定理时,都用到了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两两对应的互逆定理,本节课在引入新课时就是类比性质引入判定的。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是研究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基础;4、平行四边形性质

2、、判定的探究模式从方法上为研究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奠定了基础。5、本节内容还是学生运用化归思想、数学建模思想的良好素材,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6、通过对平行四边形两个判定方法的探究和运用,使学生感受数学思考过程中的合理性、数学证明的严谨性,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学会用辨证的观点分析事物。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1、运用类比的方法,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得出平行四边形的两个判定方法。2、理解平行四边形的这两种判定方法,并学会简单运用。(二)数学思考1、通过类比、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教学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情推理能力。2、在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解

3、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的表达能力。(三)解决问题1、使学生学会将平行四边形的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渗透化归意识。2、通过对平行四边形两个判定方法的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探究、运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2、教学难点: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证明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问题(多媒体展示问题)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2、平行四边形还有哪些性质?3、你能说出上述三条性质的逆命题吗?教师提出问题1、2,由学生独立思考,并

4、口答得出定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其他几条性质。并在此基础上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整理出上述各性质的逆命题的文字表达。逆命题A: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逆命题B: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逆命题C:对角线相互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参与思考问题的积极性;(2)学生能否准确、全面地地回答出平行四边形的全部性质;(3)学生能否准确地用文字表达出各条性质的逆命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学具动手操作、观察,完成探究活动1.然后教师演示flash动画,共同得到:(1)只有将两两相等的木条分别作为四边形的两组对边才能得

5、到平行四边形。(2)通过观察、实验、猜想到: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本节课采用复习引入的方式,以问题唤醒学生的回忆,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既是它的性质,又是它的判定,目前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只有定义。问题2为问题3做准备。问题3则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学会三个逆命题的准确的文字表达。板书设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1、对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

6、。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结合起来,实现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课堂中采用口答、课堂观察、实验、书面作业等评价方式,多层面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及时调控教学进程。教学反思1、本节课在引入的环节上,采用复习引入的方式。首先复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接着通过探究逆命题的真假直接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任务。同时,让学生初步感受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区别与联系,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作了铺垫。效果较好。2、本节课两种判定方法的得出都非常重视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让学生亲历了类比、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同时,通过游戏、拼图等寓教学于数学活动,使学生把所学知识灵活地加以运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3、数学的学习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本节课通过由浅入深的练习和灵活的变式,引导学生善于抓住图形的基本特征和题目的内在联系,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