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说课教案 1.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87150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说课教案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说课教案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说课教案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说课教案 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说课教案 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说课教案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说课教案 1.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说课教案 课 题5.6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课 型新授课(1课时)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教材分析教材通过六、七两节内容来实现新课标的要求。因为研究一件事物总是先从表面的、定性的考察开始的,由于动能的问题比较复杂些,所以本节暂不直接涉及动能 ,而是先研究一个与动能密切相关的物理量速度与做功的关系。 本节的思路是第4、5节的继续,是用做功与能量的关系探索另一种能量及其表达式。探究活动沿习了以前的处理方法:即不规定具体的实验步骤而重在讲清思路、在操作技巧和数据处理方面给出适当的提示。教学

2、模式:自主探究发现模式(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学习和教学论)教法和学法:启发式教学和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探索发现为主、教师指导帮助为辅 三 维 培 养 目 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WV2图像的不完全归纳认识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2)会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能对纸带进行正确数据处理(3)学会利用图像研究物理量间关系的方法(4)掌握通过微机处理实验数据及作拟合曲线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目标:l 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认识实验对物理规律发现的重要意义l l 通过实验体会“实验控制思想”和“测量变换”的精妙之处l 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理的方法l 当实验数据与猜想出现较大偏差时,能尝试通过自己

3、的努力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处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l 养成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l 学会分享与交流,懂得欣赏他人l 体会物理规律探索历程的艰辛和喜悦l 通过W与V2的正比关系,体会自然规律的简洁之美 教学重点:学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方法,并会利用图象法处理数据。教学难点: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图象法。教学手段:实验演示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3分钟) 这堂课本来是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但研究一件事物总是先从表面的、定性的考察开始的,由于动能的问题比较复杂,所以本节暂不直接涉及动能,而是从一个较为简单的关系入手进行研究。从哪入手呢? 首先,复习两个问

4、题:(1)请概括说明在4、5节我们得到重力势能和弹簧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是根据什么指导思想?(2)动能的概念及由此可知动能与哪一物理量有关? 由此引出: 指导思想:做功与能量有关 感性认识:动能与速度有关 做功与速度变化有什么关系?二、新课教学:(8分钟)本节教学目标,重点突出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论证三个要素,但由于课前实验器材已准备就绪,且由于时间的关系,不宜将的设计实验环节作为学生自主探究的重点,为此:该部分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逐步引导学生完成实验设计。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探究的思路”“操作技巧”部分,学生阅读之后,边作演示边投影问题:(1) 橡皮筋在哪个阶段对小车

5、做功?它对小车的功能不能测量呢?(展示两根完全相同的橡皮筋,问:)(2) 探究过程中,我们是否需要测出橡皮筋做功的具体数值?(3) 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有什么要求?为什么?(4)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是合力功吗?有何办法使拉力功就是合力功呢?(5)小车在木板上做何运动?做功终止状态时小车速度如何测量?同样道理,是否需要测出各次小车速度的具体数值?可以怎么做?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后回答问题。教师活动:倾听学生回答,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点评:培养学生在实验探究前要养成思考的习惯。有了正确的探究思路,才会避免探究的盲目性。三、进行实验:(15分钟)

6、由于进行实验环节是本课题重点突出的探究要素, 所以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活动:分组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每两人一组,条件差的学校可以每四人一组)点 评: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教师活动:因本节课属定向探究的主题探究课,需要教师提供大量的指导和帮助, 根据新课标“科学探究教学的实施步骤与建议”,教师的指导策略如下:一、 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经历,事先准备一些提示卡,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惑处,不能继续完成探究时,利用提示卡,指明方向。二、对实验中出现大量的共性问题时,停下实验集中处理;对个别问题单独处理。三、 重点指导一两个组顺利完成实验,以

7、便后面实验数据的处理。四、数据处理:(10分钟)根据教育心理学:“猜测试错”模式鼓励学生利用直觉思维提出猜测性假说,大胆地试错教师活动:学生实验完毕后,发下坐标纸,指导学生进行数据处理。问 题:根据测出的数据,怎样预测功与速度的关系? 用图象法研究功与速度的关系时怎样使研究过程简便直观?学生活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在坐标纸上建立坐标系, 作出WV、Wv2曲线,寻找功与速度的关系。 点 评:教师要放开,让学生大胆猜想,独立完成探究过程。 学生可能会走弯路,甚至失败,探究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教师活动:最后,指导学生参考教材18页“做一做”栏目中的提示, 选出两人代表,利

8、用数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五、实验误差或错因分析:(5分钟)1若在WV图像中各对应点近似成线性分布,分析原因,关找出解决办法。2 实验失败的处理 根据新课标“物理实验实施步骤与建议”当实验失败时, 引导学生从失败中取得收获。1、面帮助学生分析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失败中培养坚忍不拔的坚强意志,让明白的规律的发现从来都是经历无数次的探索与失败才品尝到胜利的果实。3、 让学生分析原因,找到实验成功所需的条件。让他们在失败中重新扬起风帆, 从失败中培养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六:课堂总结、点评(4分钟)教师活动:让学生从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和分析评估三个角度谈认识、谈体会,在笔记本上总结,之后门交流心得体会。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点 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课余作业:预习5.7节的内容。板 书 设 计56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 目标 :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仪器及器材 : 长木板、橡皮筋(若干)、小车、打点计时器(带纸带、复写纸等)、橡皮筋、电源、导线、刻度尺、木板、坐标纸注意 事项: 1橡皮筋的选择2橡皮筋的条数 3实验装置的选取4 平衡摩擦力 5误差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