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语文《兰亭集序》教学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87292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中语文《兰亭集序》教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标高中语文《兰亭集序》教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标高中语文《兰亭集序》教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课标高中语文《兰亭集序》教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课标高中语文《兰亭集序》教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中语文《兰亭集序》教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中语文《兰亭集序》教学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标高中语文兰亭集序教学案教学目标:1在梳理、掌握重要的文言知识过程中,学习翻译文言文的基本方法。2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理解、体味文章所表达的人生哲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体味文章所表达的人生哲理。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一幅与王羲之有关的对联导入,引入学生对作者的介绍,进而引入本文学习。二、回顾一二段的内容(记会)和感情(乐),师生带着快乐的心情齐读前二段。引入三四段学习。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三四段,初步感知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学生概括两段内容(作者情感),找出两段中标志作者情感的关键词:痛、悲提出疑问:刚刚还“信可乐也”,怎么突然又痛、又悲了呢?我们通过对

2、文字的解析一步步走向兰亭深处。三、再读文本,正音明句读,读懂句意。两名同学分别读三、四段,其他同学在文中标记有问题的句读、字音,划出不会翻译的文言词句。学生交流、订正。师生交流、讨论。(渗透:文言词辨析方法)四、三读文本,感悟鉴赏一二段用快乐的心情来读,那三四段应该用怎样的心情来读呢?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品读课文,在读中认真揣摩第三段中作者的情感。学生读第三段。问:为什么用这样的语气读呢?学生阐述原因,重点句再读,其他同学补充。明确:“当其欣于所遇”句应该用快乐的心情来读,而“向之所欣”后则转入沉痛,“岂不痛哉”达到痛之极致。(此段反复诵读重点字句,指导诵读方法,体味作者情感)问:作者

3、是如何由乐而转痛的呢?明确:由快乐的时光想至快乐短暂,进而想至人生短暂。问:此段中哪些句子你有过类似的感悟?或者在哪里见过类似的句子?(预设:曹操龟虽寿,柳永浣溪沙,春晚小沈阳,曹操短歌行,学生自己的体悟)由此可知很多人的情感都是相通的,大家都对人生短暂有着深重的感慨,王羲之有没有发现这个问题?(有)哪些句子体现?(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可见同学对第四段的内容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还有没有内涵不明白的句子?重点分析:“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从而引出作者的人生观(人生短暂,因而要珍惜人生,活得有价值

4、有意义。)问:你认为怎样活才算有价值有意义?学生交流。教师补充、小结。五、美读文本,梳理升华1请学生在感情鉴赏的基础上,用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来诵读文章。2作者于文末写道:“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有人在网上建了一个“斯文有感论坛”,请你试在后面跟贴,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感悟。示例一:因为短暂,人生中一切欢乐和美好的东西更显得珍贵。示例二:我们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生命的宽度。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六、布置作业:背诵全文。教学反思: 感悟之一:诵读作用至大 这是一次同课异构的比赛课,要求讲兰亭集序,一二段由学生提前自学,课堂讲授三、四段(人教版教材)。兰亭集序在高中篇目中也是难篇(且三四段向

5、来是教学难点),而此次课堂设计的困难尤甚,尤其讲授对象又是初二学生。这之间的巨大反差是本课面对的最大难题。思忖再三不得要领,周老师指点我用诵读贯串课堂,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味文字大意,体味文字内涵,进而体味作者情感和人生观。事实证明这样做是多么正确,学生对课文非常生疏,理解力亦单薄。而在反复的诵读体味中,这节课完成得比较顺利。在自由诵读中初通文意,在学生范读和评析、质疑中进一步理解文句。尤其课文难点第三段的理解,我没有直接引领学生分析而是要求他们先自己试读,努力体味情感,而后学生试着范读并阐述自己对为什么用这样的语气读,其他学生补充,重点字句再三诵读,在读中已经悟到此段情感的变化。而这个问题解

6、决了,作者由乐转痛的原因就已经浮出水面了。学生触摸到了作者的情感,便可以试着去感悟了,此环节略难,好在课前布置了预习,学生学小沈阳的语言惟妙惟肖,爆笑全场。极难的课文,初二的学生,二者之间的巨大反差在反复的诵读中渐渐消融。在读中理解和感悟的教学思路是本课能够顺利进行的最主要原因。 感悟之二:让情感目标落到实处本来学生能答出“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就等于已经领悟作者的人生观,本课的情感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但我总觉得这句话有些虚浮,离学生的生活还有些距离,因此我又要求学生讲讲“怎样活才有价值有意义”,学生回答多侧重“付出”,我又补充了“珍惜”,提醒他们珍惜生命中一点一滴的美好,因为“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7、已为陈迹”,因为人生短暂,我感觉这一环节的实施把学生的情感目标落实到了实处。让兰亭集序真正触及到他们的心灵,进而融入他们的生活。 感悟之三:课堂评价的重要性假期中的初二学生学一篇非常难的高中课文,且又是比赛现场,其心情之惶惑可想而知,于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非常注意与他们交流,并不断地鼓励他们。表扬最先读课文的两名同学声音洪亮,表扬学生找关键字找得准。课临近结束时不小心叫到一名口吃的学生,我耐心地听他讲完,且平和地化解了他的尴尬。学生渐渐不那么紧张,也愿意多表现多发言了。多关注学生,课堂才会和谐这是我在本课中的另一大收获。 课堂不足:1、分析课文占用的时间略多了些,诵读的展开依然不够,结束时看得出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真正消化了这篇课文。2、在课文的品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线”“面”的知识品味较多,对“点”的细节则关注较少,深入文本不够。3、课堂上教师说得依旧多了些,若预习更充分,教师完全可以少说一些,把课堂更多地还给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