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一级《氯气的性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87805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一级《氯气的性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高一级《氯气的性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高一级《氯气的性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高一级《氯气的性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高一级《氯气的性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一级《氯气的性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一级《氯气的性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苏教版高一年级氯气的性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活动应真正着眼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教师应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教,为学生的真正需求而教。同时应注意学生学习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落实,使学生真正地懂得化学是怎么学的,并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地体现学习的成就感。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的主动、合作的学,教师结合实际的情况精心点拨要点拨的内容而全面地落实新课改。在分析氯水的成分时,采用分组实验探究形式,学生首先根据氯气的性质等分析推测氯水中可能的成分,再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对比、交流讨论、归纳从而确定氯水的成分,通过成分再分析得出氯水的性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

2、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转换情景联想氯气的性质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上的应用知道氯气的用途,通过介绍新型来菌消毒剂-二氧化氯,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突出学好化学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活这一学习目标,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兴趣。二、教材分析“氯气的性质”选自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专题 2 ,是在学生已经学习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氯碱工业”, “氯气的生产原理”等知识之后,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具体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用学习 “氯气的性质”的“学习方法”指导后面硫、氮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也为必修2的“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奠定基础。这节课的内容在高中化学中具有

3、十分重要的作用。三、学情分析学生已学过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氯碱工业”,“氯气的生产原理”等知识,并已经把这些实践初步上升到理论高度,用所学的理论指导“氯气的性质”的学习,并对“氯气与水的反应”进行探究性学习,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从“导入新课”,学生演示,教师演示,学生探究,交流总结。学生从直观、生动的感性材料,逐步上升到理论高度总结“氯水的性质”等,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巩固氯气的化学性质。2初步掌握氯水的性质和Cl-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氯水的性质,学习科学家研究化学的科学态

4、度和研究方法。 2.过在氯水性质的学习中,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归纳等信息加工的方法;3.通过问题情景和反馈练习,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体验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2.养成关注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的习惯,培养创新能力;3.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4.结合实际事例讨论遵守实验安全守则的重要性。树立安全意识,进一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五、重点难点重点: Cl-的检验方法、氯水的性质难点: 氯水的性质六、教学策略与手段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考与交流,将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与

5、学科整合,力图使这堂课既有严谨规律的学习过程,又有生动活泼的主动探索和实践过程,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七、课前准备学生:1、班级学生分组。 2、学生完成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准备讲解。教师:收集资料,设计问题以课件形式展出。八、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知识回顾,复习氯气的性质。学生书写氯气与铁、氢气、石灰乳、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巩固所学内容引出课题推进新课:实验探究,氯水的成分问题情境:1。通过上节课的对比实验,我们发现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而在潮湿的环境中却能起到漂白作用,氯气在水中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氯水中含有哪

6、些溶质?实验探究:实验1分别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和稀盐酸,滴在pH试纸上,观察并比较现象。实验2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mL新制氯水,再向试管中加入两滴品红溶液,观察现象。实验3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mL新制氯水,再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和几滴稀硝酸,观察现象。观察总结: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并填写下表(见附一)通过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氯水的成分组织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解释符号“ ”,简要介绍可逆反应概念及初步知识。)学生经过实验探究,交流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如

7、下结果:氯气的水溶液称为氯水,氯水因溶有氯气而呈黄绿色。溶解在水中的部分氯气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盐酸和和次氯酸。氯水的性质问题情境:1.氯水为什么能使品红或有色布条等有色物质褪色?2.把氯水久置后性质会发生变化吗?如果会变化又将发生什么变化?学生由刚才的实验进行分析讨论。经过学生的研讨活动,教师多媒体演示相关的Flash动画课件,并进行归纳总结次氯酸的性质: 氯水中氯气跟水反应生成的HClO的氧化性很强,能杀死水中的病菌,也能使染料等有机色素褪色,可用于漂白。次氯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放出氧气,在阳光的照射下,次氯酸的分解速率加快。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讨论,让学生学会与人交流,体

8、会团队精神及时巩固新知,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氯离子的检验问题情境:如何检验氯水(或溶液)中的Cl- ?学生由实验3进行讨论,从而得出Cl-的检验方法:Cl-的检验:试剂:AgNO3溶液和稀硝酸现象:产生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结论:溶液中有Cl-氯气的用途情境转换: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和已有的常识,请你举出几个氯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的例子。在学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概述“氯气的用途”:新型灭菌消毒剂 二氧化氯”拓展视野:介绍“新型灭菌消毒剂 二氧化氯”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沸点为11。在常温下,1L水中约能溶解2.9g二氧化氯。二氧化

9、氯的应用十分广泛,除用于一般的杀菌、消毒外,还广泛地用于环保、灭藻、漂白、保鲜、除臭等方面。二氧化氯现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I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由于其他含氯消毒剂易形成致癌物质,我国从2000年起就逐渐用二氧化氯取代氯气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开拓学生视野课时小结知识小结:1.氯水的成分:分子:H2O、Cl2、HClO离子:H+、Cl- ClO-、OH-2氯水性质:具有Cl2的性质,H+的性质,HClO 的性质,Cl-的性质等方法小结:探究物质的性质与成分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学会归纳总结随堂检测:.下列物质不具有漂白作用的是( )A. 氯水 B. Ca(ClO

10、)2溶液C. 活性炭D.盐酸.氯水可用来消毒、杀菌,又可作为漂白剂,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A.Cl2 B.HClO C.HCl D.H2O 3. 完成下列表格:物质类别状态组成微粒漂白性氯气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参考答案:1.D2.B 3物质类别状态组成微粒漂白性氯气纯净物气态Cl2无液氯纯净物液态Cl2无新制氯水混合物液态H2O、Cl2、HClO、Cl-、H+(ClO-、OH -)有久置氯水混合物液态H2O、 Cl-、 H+无九、板书设计:氯气的性质(第二课时)一、氯水的成分分子:H2O、Cl2、HClO 离子:H+、Cl-(还有ClO-、OH-)二、氯水的性质1. 酸性 2. 氧化性 3

11、. 漂白性 4. 不稳定性三、Cl-的检验:试剂:AgNO3溶液和稀硝酸现象:产生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结论:溶液中有Cl-四、次氯酸的性质1.酸性 2.氧化性 3.漂白性4.不稳定性: 五、氯气的用途 自来水的消毒、农药的生产、药物的合成等十、作业设计(一)化学1(苏教版)P 47 第5题(二)补充练习:1.下列关于氯水的说法正确的( ) A.新制的氯水只含有氯气分子和水分子 B.新制的氯水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主要是氯气 D.新制氯水久置后漂白性增强2.用自来水养鱼时,将氯水注入鱼缸前需在阳光下曝晒一段时间,主要目的是( ) A.起杀菌作用 B.使水

12、中的HClO分解 C.提高水温 D.增加水中O2的含量3.新制氯水呈 色,是因为有 存在。向氯水中滴入硝酸银溶液,有 生成,这说明氯水中有 存在。向石蕊试液中滴入氯水,石蕊先变红后褪色,变红说明有 存在,褪色说明有 存在。写出氯水中产生这些微粒的离子方程式 。附一:氯水的性质实验实验现象结论实验1氯水滴在pH试纸上,试纸先变红,然后慢慢褪色;稀盐酸滴在pH试纸上,试纸变红不褪色。氯水中含有H+ 和HClO 。实验2品红溶液由红色褪至无色。氯水中有HClO,HClO有强氧化性而使品红褪色。实验3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氯水中有Cl- 。问题研讨:1氯水中有哪些微粒?如何设计实验证明起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分子?2.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在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可能产生何种现象?并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参考文献:1 王磊等主编,高中新课程必修课教与学(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2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3 王祖浩主编,高中化学实验教材化学1,江苏教育出版社4 吴俊明,王祖浩著.化学学习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5刘知新,王祖浩著化学教学系统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