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论文:行走教材实验.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88065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7.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化学论文:行走教材实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学化学论文:行走教材实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学化学论文:行走教材实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学化学论文:行走教材实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学化学论文:行走教材实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化学论文:行走教材实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化学论文:行走教材实验.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学化学论文:行走教材实验宋淑霞行走教材实验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材中的实验:蜡烛火焰各层温度比较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学生已有知识:对石蜡以及蜡烛燃烧学生都有常识性的了解,如蜡烛是可燃物,点燃蜡烛芯可以引燃蜡烛,蜡烛很容易被切开或断裂,蜡烛点燃时发出黄光等。提高点:1从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的角度系统的认识石蜡这种物质(同时进一步熟悉物理性质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2蜡烛燃烧火焰分三层,外焰最明亮且温度最高,内焰最暗且温度最低。3石蜡燃烧是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4蜡烛不完全燃烧会产生炭黑,是有些蜡烛点燃

2、时产生黑烟的原因。5刚刚熄灭的蜡烛产生的白烟是石蜡的颗粒,可以引燃。6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7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和规范、科学的语言表述的能力。8正确填写实验报告单的能力。教学片段:课前布置学生按教材要求,把“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实验做成DV作业,可以在家长帮助下完成,也可以同学之间互助完成。老师审阅了学生的作品后,选择实验较好的、表述较好的、实验有创意的进行展播。同学们互相学习、相互促进,老师适当点播和总结。最后选择成功的同学做“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的实验演示;请有创意的同学讲解她创意的产生和实验。鼓励学生积极动手,科学实验,大胆创新。实验教学中的典型问题:1.不重视实

3、验蜡烛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蜡烛燃烧也是常见的现象。老师因此很容易把物理性质的探究只做讲解,而忽略实验。但是,即便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以前作为生活对象去接触,如今作为科学研究对象来研究,在化学初学阶段都会给学生带来快乐。老师也应担当起从科学的视角看世界的世界观教育者的角色。2.不注重从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去观察实验的规律总结,割裂的处理实验。学习化学不仅要学习化学知识,也必须领会化学的学习方法,化学实验的观察方法就是其一。在接触化学实验之初就按正确方法去观察实验,理解变化,是实验教学重要的学科思想内容。虽然在实验过程中对重点的实验现象要重点的观察,但是实验前的交代和实验后的总结,都必须关注

4、实验前物质的颜色和状态、实验中发生的变化以及实验后物质的颜色和状态。把观察实验的方法当做重要的教学内容,这是学科教学阶段性初始阶段的必然要求,对最终形成学科思想起着重要作用。3.忽略学生观察到但是老师没想到的实验现象当学生兴奋的提出内层火焰不仅发暗而且呈蓝色时,老师不作解释一带而过。蜡烛不完全燃烧会产生炭黑,因此产生黑烟,如果用冷的白色蒸发皿坐在火焰上,更可以明显的看到这个现象。既然蜡烛不完全燃烧会产生炭黑,那么也会产生一氧化碳,那蓝色的火焰就是一氧化碳燃烧产生的现象,完全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实验教学中老师忽略这个现象,还忽略了学生已经观察到了这个现象,会导致学生不知道什么样的现象该讲,什么

5、样的现象不该讲,这种无谓的疑惑会扼杀学习的积极性,更扼杀了学生创新的欲望,有点摧残的意味。4.为防实验失败而作假“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实验会有点难度,甚至失败的可能性较大,有些老师索性把火柴的火焰离蜡芯近一点,就容易点着了。但是我们知道只要达到着火点蜡芯就能够燃烧,确实不一定把火焰接触蜡芯的,学生虽没有这样的知识,但也有这样的经验,所以老师的作假容易被学生看穿,使老师失去信任和威严。实际上,只要蜡烛的烛芯长一些,蜡烛燃烧的时间长一些,就是让蜡烛的火焰大一些,吹灭时产生的白烟也会多一些,点燃起来就很容易的。5.填写实验报告单的环节要加强批阅实验重要,实验报告单同样重要。按教材设计,这是第

6、一个比较完整的实验报告,应当要求学生规范的填写。老师也最好逐一批阅,提倡用规范的科学的语言表述化学问题,反对用过于生活化的语言填写实验报告,为学生学科语言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行走教材实验二吸入和呼出气体的不同教材中的实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中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部分图示如下,该探究实验设计思路清晰,操作简单,原理也不复杂,学生能独立完成。学生已有知识氧气能助燃,二氧化碳能灭火。人呼出的气体里有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上做过与之类似的实验,也感性的得到了结论。提高点:1观察实验和记录实验现象的方法2化

7、学仪器的名称和作用。3掌握排水收集气体的方法。4认识对比试验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方法。5体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提升生活中发现有价值的探究性问题的意识。教学片段:引入学生回忆小学自然(或科学)课,七、八年级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教师演示学生当助手:向一瓶氧气中伸入燃着的细木条向一瓶空气中伸入燃着的细木条向一瓶二氧化碳中伸入燃着的细木条向一瓶二氧化碳中倾倒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分析思考得出如下结论:A、氧气可以支持燃着的细木条燃烧,燃烧越旺,说明氧气相对含量越多。B、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C、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出现的白色浑浊越多,说明二氧化碳越多。问题质疑 “

8、呼吸”是生命现象的特征之一,在这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有什么科学的奥秘呢?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节选自:宜都市王畈中学 杨大华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实验教学中的典型问题:1.操作不当容易出现异常现象.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之一可能是使用了没有进行深呼吸而收集的气体。呼出的气体是指经过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后的气体,而不是含一口气又吹出来的空气。原因之二可能是滴入澄清石灰水后没有盖玻璃片就振荡,二氧化碳散到空气中了。对点燃的木条不是同时放入两集气瓶内,也同样进行实验现象的分析,可能得到相反的结论。2. 对实验学生有自己的设计。比如探究呼出的气体中水分比吸入的空气中多的实验,学生会想到冬天嘴中

9、冒出的白气、擦玻璃时有时需要向玻璃上哈气以湿润玻璃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按学生自己的方案实验,不能一概否定。 3. 老师直接演示排水法收集气体.这是最省时省力的方法,也是最容易形成死记硬背化学的方法,很不值得提倡。行走教材实验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教材中的实验: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上已经获得的知识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有一定的质量,但密度比水小得多;借助注射器或水杯等工具能证明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说明:压强知识在初二物理课上已经学过。提高点:1空气是一种物质,空集气瓶中装满空气而不是什么都没有。2要制造一个封闭体系,研究封闭体系中固定体积空气的成分。3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但不与有限空间内的其它物质反

10、应。4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就是集气瓶中原有氧气的体积。5空气是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教学片段1:引入图五图1 家庭小实验作业如图1所示的实验,把蜡烛粘在一块瓷片上,放置在水槽(家庭实验可用水盆代替)里。水槽中加入半槽水,点燃蜡烛,把试管(可用上下粗细均匀的透明玻璃瓶或饮料瓶代替)罩住蜡烛并使试管口进入液面,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并思考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把实验过程录下来,课前交给老师。展示选中的学生实验,让实验的主角讲述实验过程及产生现象原因。小议一下:学生能看到:蜡烛熄灭,试管内液面上升。但每次实验液体上升的高度都不同,有时水仅仅进入一点点,有时可以超过1/2。学生知

11、道热胀冷缩的道理,知道了试管罩住火焰的时候试管内的气体受热膨胀逸出,所以冷却后试管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水被压入试管。提出问题冷却后水进入试管,只是因为试管内的空气因热胀出去了吗?如果控制条件不让空气逃离需要哪些技术,又会是怎样的情形呢?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实验教学中的典型问题:1.实验结束后老师提出问题:“根据实验能得出哪些结论?”学生甲:氮气难溶于水学生乙:空气是混合物学生丙: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分析:似乎三位学生说的都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不知道氮气难溶于水,我们怎么能够把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视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呢?显然氮气难溶于水的知识点是探究这个实验前应该具备的知识,而不是

12、实验中得到的结论。学生乙的结论应该更合理一点,既然有消耗的氧气,也有没消耗氮气,空气就应该是混合物。但是实验中我们把集气瓶体积5等分,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占集气瓶空间的1/5,这是实验的重点,本实验的名称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也就是实验目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此学生乙的说法显然与实验目的有偏颇之处。实验结论的取得一定应当对应于实验目的,但是在现今的很多参考书里,为迎合多元思维、发散思维的教育形式,盲目的发散,导致学生逻辑思维混乱,是很不可取的行为。因此本人以为老师提出的问题如果是“根据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就会减少一些误解。2.分析燃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时动作缓慢,后果将是什么?

13、燃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时,开始瓶塞没塞上,瓶子是敞口状态,这时如果动作缓慢,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瓶内气体膨胀。集气瓶中的部分空气就会逸出,这部分空间最后也要由水来补充,因此实验结果氧气的含量将大于1/5。3.装置气密性不好,后果是什么?装置气密性不好有多种情况。其一:燃着的红磷深入集气瓶放出大量的热,使瓶内气体膨胀,会有部分空气逸出,但是红磷熄灭集气瓶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气压减小,瓶塞回落,不再有空气从外界进入集气瓶,这样的实验结果氧气的含量将大于1/5。其二:瓶塞漏气装置气密性不好,致使气体自由进出集气瓶,冷却后烧杯中的水不进入集气瓶,测不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样的实验是失败的实验。其三是介于前

14、两者之间的一种情况,会导致实验结果氧气的含量将小于1/5。因此,装置气密性不好的结果是多样的,如许多参考书中的“装置气密性不好会导致实验测得氧气的含量将小于1/5”的结论是不完全的。4.实验结束老师问学生观察到什么现象?出现的现象包括:红磷在集气瓶外的空气中燃烧、在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和整个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后产生的现象三个方面,然而在这个阶段学生还没有学会把看到的现象分主次的表述出来,因此让学生叙述观察到的现象学生会一一列举,还可能为某个现象争论,冲淡主题。因此这部分的教学应分阶段进行,让学生体会从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三个阶段观察和描述一个化学反应的发生,逐渐形成正确的描述化学反应现象的能力。

15、行走教材实验四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教材中的实验:教材中过氧化氢分解实验中说明二氧化锰作用的实验装置如图2-1.图2-1过氧化氢分解中二氧化锰作用实验学生已有知识只有部分学生接触过作为消炎外用药的双氧水,但是学生刚刚学过氧气,对氧气的性质是比较熟悉。而且多数学生对生物课上讲的生物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多样性印象比较深。提高点:1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2催化剂的“一变二不变”。3对比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4依据实验现象的分析推理能力和敢于表达、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教学实录:本教学实录选自“资兴教育信息网” 师: 演示教材实验,实验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进行思考,投影打出实

16、验内容:(1) 在试管中加入 5 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是否复燃?(2) 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见课本P38图215 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3) 补充实验:微微加热装有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有什么现象发生?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生:学生观察、记录填表实验编号现象原因(1)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没有放出氧气。(2)带火星的木条能复燃常温下H2O2遇MnO2迅速放出O2。(3)带火星的木条能复燃过氧化氢溶液受热时能产生氧气.生:H2O2溶液与二氧化锰反应时, 二氧化锰是不是一种反应物?如果是,为什

17、么没有二氧化锰加热过氧化氢同样也能产生氧气?师:这个问题问得真及时, 二氧化锰到底是不是一种反应物呢? 什么是反应物?生: 参加反应的物质。师: 一个化学反应发生的时候,一种反应物是不是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呢?生: 不,必须有。师: 任何一个化学反应发生的时候反应物必须存在。而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这个实验中,有二氧化锰不加热即可产生氧气,没有二氧化锰加热过氧化氢溶液也能产生氧气,可见二氧化锰不是一种必须有的物质,它也就不是一种反应物。生: 二氧化锰到底是一种什么物质?它在这里起什么作用?师:为了回答大家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进行探讨,大家注意观察现象并进行思考师:演示实验,待试管中没有

18、气泡时,重新加入H2O2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观察发生的现象。重复几次。生:观察记录。 试管内又迅速产生大量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带火星的木条能复燃,说明产生的气体还是氧气。师:这种现象说明什么?生:说明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可以重复使用,也就是说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生:在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有没有改变呢?师:科学家们经过精确的实验,得出了“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结论。生:他们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呢?师:引导学生看书后回答:在实验前用精密的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把二氧化锰洗净,干燥,再称量,比较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

19、,发现没有变化。师:既然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变化,那么它在这里到底起一个什么作用呢?谈谈你的看法。生:没有加入二氧化锰时,过氧化氢溶液需要加热才能产生氧气,而加入二氧化锰后,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氧气,可见二氧化锰起了一个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师 :回答得很好。化学上我们把像二氧化锰这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叫催化作用,而把能起催化作用的物质叫该反应的催化剂。如二氧化锰就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师:讲解并板书。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实验教学中的典型问题:1. 不重视催化剂的概念,因此不重视实验。催化剂的概念在课标里要求是“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

20、要作用”。这个知识点在中考中出题难度往往不高,作为容易题出现,而此实验又比较花费时间,因此很多老师就选择教师演示并讲解的方法处理。但是对比实验的方法以及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的能力的培养,这些学科重要的、反复呈现的内容就被忽略了。化学的学科思想的建立和实验能力培养是融化在每一个实验、每一堂课、每一份表达里,所以教学中我们重视知识内容传授的同时还要看到能力主线的东西。2. 先讲概念,再用实验验证 实验前先强调催化剂概念的“一变二不变”,然后进行实验,把探究性实验变成了验证性实验,无论从兴趣培养还是学科思想的建立都是不提倡的。3. 对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变化不作处理教材实验中拘泥于学生已有的知识

21、和实验能力,设计了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和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的实验,但是反应前和质量不变就是语言叙述。没有设计成实验不等于没法实验,有些老师把这部分简单的当成记忆性的内容处理,不仅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歪曲了学科知识。4.选择的催化剂种类过多,影响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特别是各种级别的公开课上,常见老师选择砖粉、土、三氧化二铁、硫酸铜等作催化剂。这样的教学可以帮助对催化剂的概念的理解,但是如果占用时间太长,势必分散概念的形成,试想概念还没有形成,就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一定是事倍功半的教学。行走教材实验五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教材中的实验:学生已有知识小学自然课上学生接触过高锰酸钾,知道高锰酸钾是一

22、种紫黑色固体,也见识了加热高锰酸钾能产生氧气,但是普遍印象不深。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具备了药品的取用、加热、简单仪器连接、装置气密性检查等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前一节课刚刚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提高点: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2自下而上、自左而右的仪器组装顺序及组装好的装置分成气体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两部分。3试管夹持的位置、药品平铺、先均匀受热后集中加热等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4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步骤。5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收集氧气的方法及原理。教学片段: 教师演示: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相关问题。1.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组装仪器(将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23、)后, 先将导管一端浸没在水中,再用双手紧握试管外壁,观察浸没在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或松开手后看导管中是否有一小段水柱。问题1.为什么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是什么?2.装入药品,塞紧塞子:用药匙或小纸槽将高锰酸钾加入试管中,并且在试管口塞上一小团棉花。(注意先将试管平放、再送入药品、最后慢慢将试管直立)。提示:在试管口塞上一小团棉花的作用在后面的实验中注意观察和思考。3.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铁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试管口要稍向下倾斜)问题2. 铁夹如果夹在试管的中下部对实验有何影响?试管口要稍向下倾斜,为什么?4.加热试管里的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平铺于试管底部,先来回

24、移动酒精灯进行预热,然后给有药品的地方集中加热。)问题3. 如果高锰酸钾集中在试管底部加热会有什么结果?预热的目的是什么?5收集氧气问题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插入集气瓶内的导管为什么尽量伸入瓶底?怎样确定氧气是否收集满了?问题5.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该怎样放置?问题6.排水法收集时注意当观察到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时再开始收集,为什么不是刚有气泡就收集?什么时候认为氧气已收集满?怎样从水槽里将集气瓶拿出来?6. 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熄灭酒精灯,明显看到水槽中的水进入导管,迅速夹住橡胶管。将导管移出水面。问题7.水为什么会进入导管?如果没有迅速夹住橡胶管后果会怎样?所以用排水法收集氧

25、气实验结束时的操作顺序是怎样的?问题讨论:讨论教师演示实验时的实验步骤和提出的问题。学生实验:每六人一组,每组各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一瓶氧气。教师在教师巡回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遇到操作上的错误,随时纠正。总结实验操作:把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一一再次呈现出来,让学生分析为什么是错误的?总结归纳: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基本操作要点。2、固体物质加热制气体时发生装置的选择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实验教学中的典型问题:1. 教学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气体制取的实验,内容是全新的,所以课上理应重点的讲授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为以后加热固体药品的实验做铺垫,也为固固加热制

26、取气体的实验装置模型打基础。但是很多老师觉得这样的讲法太陈旧,或者是很难更多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且课堂的思维含量明显不足,所以讲课要么先给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要么用较短的时间处理实验,更多的时间用来探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为了突出课改的“味道”,舍本求末,不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是一定要摒弃的。2. 讲实验,不动手做实验。“现在的学生做实验很麻烦的,他们不会划火柴,所以让他们做实验还要从划火柴开始教,太耽误时间”、“知道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也不定做成什么样子”,这是很多老师不让学生做实验的理由。岂不知这些正是化学基础教学应当完成的任务。“讲实验”时间是省了,但是这些该掌握

27、的基本技能跳过了。这样的做法不仅给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制造了一笔欠账,就是在最关心的中考中,题目问法稍有改变,学生也会因不适应而丢分。更何况那么激动人心的实验总是可望不可及,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 幻灯片打的过快。这部分内容需要规范的操作很多,一般情况老师都把它们转换成文字打到幻灯片上,在老师反复强调的同时学生会考虑把它们记在笔记本上,但是记笔记是需要时间的,很多时候会影响到听课,如果老师幻灯片闪的快一点,特别是那些更善于死记硬背的学生就只剩下记笔记了,至于为什么允许和不允许这样操作的原因没时间听,更没机会感悟了,造成课后死记硬背笔记的现象,影响学习效果。行走教材实验六实验室里制取二

28、氧化碳教材中的实验: 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学生已有知识熟悉常见化学仪器的用法和连接方法。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方法和实验装置选用、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原理方法和实验装置选用;一些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高点:1气体制备的一般思路和方法。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及制取步骤。3用仪器组装出多种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从对比中找出不同装置的优缺点。4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教学片段:师:打开雪碧、可乐等饮料的瓶盖时,总有大量气泡产生,这些逸出的气体是什么?怎样验证呢?生:它们叫碳酸饮料,我想应该是二氧化碳。师:那与你来检验。生:

29、用可乐饮料实验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师:二氧化碳是干旱炎热夏天进行人工降雨的物质(干冰固态CO2);同时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灭火武器。今天我们来研究它的实验室制法。板书: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师:在前面我们已经研究过氧气的实验室制备,我们先一起来回忆以下的相关知识,看看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示?请同学们完成下表项目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原理药品装置步骤收集方法师提出问题:1.通过复习思考根据什么可以进行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2你们觉得根据什么可以确定气体的收集装置?3.根据什么来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师:由此我们得出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看教材113页-114页。并思考

30、制取一种气体要思考哪几方面的问题?生:反应原理、制取装置、收集装置。师: 确定制备气体的反应原理,也就是确定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确定气体的制取装置确定气体的收集装置。接下来,我们就沿着这一思路来研究CO2气体的实验室制取。片:探究活动1:探究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师:我们学过哪些可反应生成CO2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生:1. C+O2点燃 CO22. C+2CuO高温 2Cu+CO23. 3C+2Fe2O3高温 4Fe+3CO24. CaCO3高温 CaO+CO25. CO+CuO Cu+CO2师:哪个反应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呢?生:1最简单,所以最好。生:1不行,反应物有气体,

31、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生:1、5都不行,反应物都有气体,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生:2、3、4不行,反应条件很难满足。师:全否定了,那么老师再向同学们介绍三个能够生成CO2的反应,让我们通过一组较为粗略的对比实验,看看哪些反应适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片:分组实验:提供碳酸钠粉末、块状碳酸钙、稀盐酸及稀硫酸、每组三只小试管,每组分别做下面的三个实验: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师:通过实验分析,哪个反应适用于实验室制取CO2?生:我组认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最快,最适用于实验室制取CO2。生:我觉得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太快,来不及收集反应就可

32、能结束了,不好。我组认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更合适。师:想象一下,让你制取2瓶二氧化碳,你用哪个反应?他们谁说的更合理?生:稀盐酸和石灰石的反应速率适中,适用于实验室制取CO2气体。师:由此可知,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制取的气体较纯;反应条件容易满足;反应速率适中等。由于石灰石和稀盐酸的反应符合上述几点要求,因此,我们将该反应确定为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反应板书:一、反应原理片:CaCO3+2HCl=CaCl2+H2CO3;H2CO3=H2O+CO2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师:正如上面实验用到石灰石,我们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

33、应物是石灰石和稀盐酸。师:探究活动2:探究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师:确定了实验室制取CO2的原理,接下来,我们该研究什么呢?生:制取装置。实验教学中的典型问题:1.新授课急于提高难度。制取二氧化碳、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都可以有很多变化,如上图所示,这里很多的装置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想处理透彻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的教学还会因为注意力的转移而冲淡教学目标,所以不妨把它们放到习题课上,有可能的话,用真实的实验演示代替讲解,会更真实可信,也便于理解。 2.把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放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之后。教材的设计是通过实验室用不同的方法制取氧气,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然后在这个一般思路

34、的指导下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并对这一般思路进行必要的补充。因此这两部分的教学不能颠倒。3.验满方法不正确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收集满了一集气瓶的二氧化碳。“放在集气瓶口”,是一个理论位置,学生往往把燃着的木条放的过高,根本不能熄灭。为了让火焰立即熄灭,于是他们试图用燃着的木条去顶盖集气瓶的玻璃片,或者把火柴搭在集气瓶上,待火焰着到集气瓶的玻璃瓶壁上时,自然熄灭。往往老师不容易观察到错误的过程,只看到熄灭的结果,从而肯定学生的实验。这样科学求真的品质会在学生一时的窃喜中流逝。行走教材实验七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教材中的实验:学生已有知识生活中学生对于分子运动的实例感知很多

35、。小学自然课上感知过分子的运动。物理课上学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这一点与化学学科存在分歧),分子很小肉眼难见,分子是在永不停息的运动着,分子之间有间隔。提高点:1微观粒子是客观存在的。2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浓氨水的挥发性就是分子运动的结果。3氨气遇水形成氨水。4酚酞是一种遇氨水变红的物质。5分子是肉眼难见的,但是大量分子的集合体是可见的;通过可见的现象可以推知不可见的事物的发生。6通过魔幻般的变化感受化学的神奇与魅力。教学片段:【活动与探究】在烧杯A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得到无色溶液。在烧杯B中装入10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几分钟后,观察到小烧杯A

36、中的溶液变成了红色。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请你用简单的实验证明自己的解释。【学生猜想】1.A烧杯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红,与B烧杯无关。2.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与烧杯A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3.烧杯B中的浓氨水散发出一种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慢慢溶解到烧杯A的溶液中,使A溶液变成红色。【设计方案,进行探究】1.用洁净烧杯C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静置,观察现象,将其单独罩在大烧杯里,观察现象。2.另取两只烧杯,重新配好A烧杯中的溶液,B溶液用蒸馏水代替浓氨水,用大烧杯罩住A、B烧杯,观察现象。3.小心闻B烧杯的浓氨水,嗅到刺激性气味。取出浓氨水少

37、量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剂,观察现象。节选实验教学中的典型问题:1. 对酚酞、氨水都不作交代,直接进行实验教学。酚酞、氨水都是学生初次接触到的物质,实验前应从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作简单介绍,以免学生因物质名称不熟悉而影响到思维。2. 把氨水上升到碱、把酚酞上升为酸碱指示剂的高度进行教学。学生接触到化学不久,认识的物质和化学变化也不多,而需要理解和掌握的概念却不少,又赶上从熟知的宏观世界到迷茫的微观世界的过渡,很多学生会明显的感到学习的困难,这时再给学生几个讲不透的概念,会无谓加重学习的负担。因此这里的教学,最好是基于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层面进行教学设计。3. 为节省时间,老师直接讲实验结果

38、。虽然学生有很多分子运动的生活经验,但是那大都是通过闻气味感知的,这个实验是要让学生短时间内直接看到分子运动的结果,是学生只有在魔术中才能见到的,因此会很感兴趣,进而对变化的原因进行大胆的想象,对分子的概念、分子运动这一性质的理解都有直接帮助。所以决不允许用老师讲实验结果然后让学生背记来进行教学。行走教材实验八电解水实验教材中的实验:学生已有知识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有了元素、原子和分子的知识,也知道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水通常情况下是液态,受热100以上会变成气体,冷却至0以下会凝成固体,水的三态变化学生熟知。物理课上还讲过水不导电。多数学生知道水的化学式。提高点:1

39、认识霍夫曼水电解器。2知道向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溶液的导电性。3通电条件下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氧气。4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1。5检验氢气的方法和检验氧气的方法。6化学变化中元素守恒的思想。7研究物质组成与分子构成的方法。教学实录:板块I 实验探究:水的组成内容1:猜测水的组成:师:给出水的化学式H2O,请学生猜测水的组成。生(可能作答):由H2和O组成,由H2O组成,不知道,师:介绍电解水简易装置,接通电源。生:看到两极产生气泡,正极慢,负极快。师:两极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水蒸气还是其它气体?内容2:(电解水的过程中)学习科学家研

40、究水的组成的思路。师:指导阅读P45-46页资料“水的组成揭秘”。生:阅读。师:我们一起推测一下拉瓦锡设计实验前的想法。生:讨论。师-生:既然“易燃空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那么水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得到“易燃空气”;如果能设计一个方案从水中得气体,并证明它是“易燃空气”,那么也就证明了水的组成了。师-生:从上述思路中我们可以整理出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提出假设设计方案探究实验现象论证结论推理师:我们的实验正是按拉瓦锡的思路进行验证。板块II 验证推导:水的组成内容3:现象论证分析产物师:(录相展示)氧气的检验方法;氢气的检验方法与验纯知识。生:欣赏、学习。师:引导学生观察水电解器两极实验结果。生:正

41、极气体多,负极气体少;V正:V负约为1:2师:用录相中展示的方法检验两极气体,要求学生观察现象。生:(观察)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负极气体能燃烧。(判断)两极产生的不是水蒸气,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通电师-生:在通电条件下,水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水 氢气+氧气(H2O) (H2) (O2)点燃师-生:普利斯特里和卡文迪许的实验结果现在可以表示为:氢气+氧气 水(H2) (O2) (H2O)师:从上述资料中我们还了解到科学家用哪一个词来描述物质的组成?生:用“元素”一词。师:你们还知道哪些化学概念?师生:师生互动,共同清理出元素、化合物、纯净物等概念,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水的

42、组成这一具体内容强化理解三条化学概念的基本意义。师:对比上述两个相反的反应过程,我们现在能否推侧水的组成是怎样的?生: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师:我们从以上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还发现了哪些问题?生:学生讨论的焦点是“一个反应很不容易发生,而另一个反应很容易发生”,不容易发生说明反应条件难以达到,而且成本很高。师:同学们分析思路有价值,如第一个反应很难实现,我们这个世界目前比较头痛的是能源短缺,千方百计地找替代石油等化石能源的物质,而最理想的清洁能源就是氢能源,我们今天才发现,制造这种能源的原理很简单,但反应条件太苛刻,我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今后在这一方面研究有所突破,为人类作出大的贡献。板块III

43、 反思评价内容4:挖掘实验结果师:反思1:我们通过分析水的组成的实验过程中,在实验方法上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反思2:我们对今天出现的几种化学新概念理解透彻了吗?反思3:“用通电的办法从水中得到氢气要消耗电能,现在大家在设想通过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将水分解得到氢气,如果这一设想得到实现,我们将得到大量兼价而又清洁的能源,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美好!”这段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作用?反思4:探究物质的组成或分子的构成需要探究哪些方面?师:上述四个反思问题不需要同学们立即作答,但我们要时时思考,不断地感悟出新体会。内容5:小结学习收获师-生:回忆学习过程,小结课题收获: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答)水是由

44、氢氧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水、氢气的符号 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方法?(学生答1)学习了科学家探究实验的思路: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论证,知道了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学生答2)探究物质的组成或分子的构成需要探究物质组成的元素种类和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师:最后请同学们整理出本节课我们探究的内容和方法,并将这些内容写在教材上。执教:湖北省当阳市两河中学 郑玉荣点评:湖北省当阳市教研室 朱吉杰实验教学中的典型问题:1忽略对仪器的认识,直接进行实验,直到课程结束学生还没看清用的玻璃管的0点在上还是在下。可以通过实验前学生观察仪器,停止通电后学生读取两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来解决。2因为实验所需时间较

45、长,所以用220v电压或用录像代替实验。用通常的学生电源实验时,要想得到足够的气体通常要10分钟以上,老师不可能用10分钟的时间等待实验结果,所以老师想出加大电压的方式,一方面这样做太危险,另一方面学生看到气泡急剧产生会很兴奋,从而忽略老师后来反复的关于使用电压的更正,为后面的学习埋下隐患。也有一些老师用录像代替实验,以期待节约时间,会使学生对实验失去兴趣,而引起对该部分内容的轻视。而这个实验是初中研究物质组成的很重要的实验,是中考必考的实验,也蕴含了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一种实验方法,必须重视。3检验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过早,因产生的气体量不足而导致现象不明显。4忘记了读取两管中产生气体的量就检验了两管内产生的气体,导致实验不完整。5不能从元素守恒的角度进行分析,而是死记硬背结论。給水通电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氢气中只含氢元素,氧气中只含氧元素,所以生成物中只含氢、氧两种元素,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如果做完实验不加分析就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结论,然后反复强调这两个结论,容易造成因记忆过于强化而丢弃因果关系,使实验和知识都孤立起来,时间一长,对实验的理解更加减弱。6忽视科学研究方法的渗透,不能从研究物质组成的高度进行教学设计。这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典型范例。研究物质的组成要做两方面的事情,一方面是研究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