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doc(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美术教案二年级 上册鲁志刚2007.9教材计划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知识、线条的游戏、橡皮泥塑、绘画、手工制作、纸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
2、展方向。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
3、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具体措施: 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倡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做小老师的兴趣及自学水平,也有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发展;学生仍然按照上学期分好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合作与探究,合作作业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欣赏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如: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采访有经验的家长等。橡皮泥雕课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材料
4、,进行合作练习。而造型表现课、游戏式活动方式的课业一定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集体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情感体验。学科实践活动(每学期2次):1、在闪光的名字一课学习完毕后,将设计好的自己的名字做成一个可以站立的卡片,并尝试着用同样的手法将爸爸妈妈的名字也进行装饰,可以把全家人的名字创始在一个自制的立体小屋里面,进行展览。2、在纸偶剧院一课中,设计课后拓展作业为:以小组为单位,从语文书或课外阅读书中找一个简单的故事,依据书中的人物制作出与之相配的形象的纸偶,小组成员一起把这个故事用纸偶人表演出来。创造性的培养: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用美术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设计、制作能力
5、。采取巧妙的设计提问、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将自己通过花花衣一课学到的设计知识运用到为自己家的容器“穿上花衣裳”的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成果的能力。转变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把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
6、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教学进度: 周次 内 容 第一周闪光的名字 流动的颜色 第二周变化无穷的线条 第三周有趣的彩泥 第四周喂,你好 第五周国庆节休息 第六周花花衣金钥匙 第七周对印的花纹 第八周蜻蜓飞飞 第九周我也是艺术大师 第十周用画来写信有趣的瓶盖 第十一周回家的路上 第十二周今日的菜单 第十三周乘着大象 第十四周风来了 会转的玩具(一) 第十五周会转的玩具(一) 电脑美术 第十六周指偶剧院 第十七周形形色色的世界 第十八周期末测评第一课:流动的颜色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学会调匀水粉颜料。
7、2.通过实践,体验两种颜色调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变化过程。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教具准备: 水粉颜料、铅画纸、吸管、毛笔、调色盘。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 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游戏:老师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人各滴一种颜色在画纸上,再用吸管吹,让颜料混合、互相渗透。利用多媒体的投影仪,让全班同学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的变化过程,并且把看到的变化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 2.请两位同学上台,再做一次游戏,把看到的变化经小组讨论后,在班上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种流动的颜色在互相混合、渗透的过程中变幻无穷,今天
8、,我们一起动手试试,看看这种美妙的变化。 4.揭示课题:流动的颜色二.课堂教学: 1. 教师示范调颜色:用毛笔蘸水放在调色盘里,再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到毛笔蘸颜料时,水份饱满且不滴落。 2. 教师示范让颜色互相混合、互相渗透的方法:倾斜画面,直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等。 师问:除了老师的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颜色流动吗?(要求同学在小组里讨论,在作业时应用、尝试。) 3. 强调在作业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色彩融合、渗透时的美妙变化。 4. 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示范语句表达形式。 (师示范) 。三.布置课堂作业: 1. 学会调匀水粉颜料。 2. 用各种方法让颜色互相流动,
9、观察颜色融合时美妙的变化,且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3. 比一比,哪组的颜色流动方法多?说说观察到色彩有什么变化?四.学生练习: 学生以小组开展作业游戏,教师进行巡视指导。五.小结: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用的方法、讲一讲观察到的情况。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 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进行添画创作。 2.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 根据吹画的效果巧妙地添画。教具准备: 水粉颜料、水彩笔、油画棒、铅画纸、毛笔、调色盘、吸管教学过程:一. 导入阶段: 学生自主欣赏教材的作品,并讨论交流。 .小组讨论交流,这些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 (在吹画的基础上进行添画。)
10、 .这些画和以往的画有什么不一样? (比较抽象) 二.课堂教学: 1.让学生把上节课的作业拿出来和课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讨论:找找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要点,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 2.出示教学范图,用欣赏的方式复习构图知识: 要有主题,有情节。 画面要饱满、丰富。 三.布置作业: 1.根据上节课的吹画效果,展开想象,进行添画。 2.比一比,谁的画添得巧、添得妙。四.学生练习: 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五.小结: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添得巧妙的地方。第2课 变化无穷的线条教学目标: 认知:培养学生对身边线条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造型创造的兴趣。 情感:通过造型
11、活动,感受线条变化的美,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创造精神。 操作:在尝试各种材料的实践中发展学生动手实践及创造能力。教学重点: 在实践中进行造型创造。教学材料:各种线材教学过程:一、 激趣入题 引发创造 1、 师:小朋友们,大家跟老师一起做(拿起皮线,摸一摸),现在呢,我们一起来玩玩这根线,大家能把直直的线变成这个样子吗?(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弧线,学生动手一起做)把你们的作品举高,谁能说一说像什么呀?(生举例)你们还能把它变成什么样呀?动手试试看. 2、 学生动手创造 3、 揭示学习内容 停!请举起你们的作品给老师看看。哇,你们太棒了,皮线经过小朋友的巧手变成了各种各样的线条,真是变化无穷啊!有
12、趣吗?那么我们今天呢,就来学习变化无穷的线条(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一开始提出“玩”是给孩子形成一个宽阔的思想空间,使他们放开“玩”。教师以简单的变弧线的活动引导孩子玩,让他们有方向的玩。接下来放开手让他们自由创造,此时孩子的思维开始活跃,教师要鼓励。紧接着直接揭示课题,明确这堂课的目的。)二、 认线条 (师出示直线、曲线)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些线条吗?仔细瞧瞧,不同的线条有不同的感觉。直线(曲线)像什么?给了你们什么感觉?(教师引导,生回答)你们还认识哪些线条呀?(生举例) 原来你们认识这么多线条呀! (设计意图:通过认识和想象,让孩子们对线条的感觉进行观察、思考和表达,这是各种线条在
13、孩子心中形成的一个模糊概念的表达,到此时孩子的思维开始第二次活跃。)三、 找线条 师:变化无穷的线条在我们身边到处可见,小朋友们,仔细找找看,看谁找的多。 学生举例,教师引导 出示图片欣赏(身边的线条)让学生欣赏找出线条,教师引导 (设计意图:在找线条的过程中,孩子们又认识更多的线条,并且通过线条与实际事物的直观审视能够让孩子对不同线条的不同感觉有更深的感受。同时也为下一阶段用线条拼搭提供了素材。)四、 拼线条 1、 尝试拼摆(第一次拼摆) 师:我们身边的线条可真多呀!正是这些线条组成了各种美丽的画面。现在老师看看谁能开动脑筋,用线条随意地拼摆出美丽的图形来。 (可以合作) 学生尝试拼摆,师生
14、共同评价。 (设计意图:在欣赏完之后,让孩子用简单的皮线拼搭,让活跃起来的思维转移到创造活动上来,孩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教师的赞赏是最好的兴奋剂。) 2、 找线材 师:刚才大家都用了皮线进行拼搭,其实我们身边跟线条有关的材料可多了!想想,谁能说出几件来?(学生举例) (设计意图:孩子在第一次拼搭之后会感到材料的单一,在此时了解一些线材,拓广了孩子的想象、创造空间,孩子的思维会活跃。) 3、 第二次拼摆 师:用你们自己带来的材料拼摆图形一定更有趣,更有意思,想试试吗? 学生自由拼摆 个别展示,师指导分析 刚才呀,通过我们的巧手把这些看起来很简单的材料拼成了好多有趣的图形。那么大家想看看我们的
15、同龄人用各种线材做出的作品吗? 图片作品欣赏,教师引导(认识材料,制作方法)。 (设计意图:第二次拼摆在第一次经验的基础上,可利用的工具多了,孩子的兴趣更浓,创作更新颖,并且在欣赏的过程中孩子的心里会产生你行我也行的想法,竞争开始了。)五、 室外竞赛(第二次拼摆活动) 1、(出示图片)小朋友们,瞧,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呀?哇,好大,好漂亮哟!他们在什么地方玩的呀?(沙滩)我突然有个想法,让我们到室外去,展开我们想象的翅膀,把大地当画纸,把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材料当画笔,来个小组比赛作一幅更大的画,你们同意吗? 2、小组讨论,拼摆内容。 (出示奖项引发兴趣)听清楚比赛要求: 比一比,哪组拼摆的最新颖、
16、最有趣,我们要评出创意奖。 看哪一组合作的最好,评出合作奖。 看哪组纪律最好、速度最快,评出速度奖。 最后每小组派一个人介绍一下,看谁说的好,评出口才奖。 听清楚了吗?开始 3、学生活动,教师组织拼摆活动 (设计意图:引导孩子尝试合作,新颖、特别的活动形式,吸引人的奖项使孩子们兴奋不已,有了动力。第三次拼摆采用小组讨论,规划的形式,提倡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注重协作精神的培养,让孩子在分工合作的情况下完成作品。新颖、合作、速度、表达是孩子们在活动中要达到的目标,以奖励的形式激励他们,孩子们兴趣更浓了,想象空间更大了,思维更活跃了,创作欲望更强烈。) 4、集体评议、评奖 (设计意图:把评价的权利交
17、给学生,从孩子的眼中看作品,提高孩子的欣赏水平、评价能力,达到评价的多元化。)六、 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玩的开心吗?可是快乐的时间过的太快了,下课的时间到了。小朋友们,再见了。 第三课 闪光的名字 教学思路: 本课以美术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让学生根据自己姓名的汉字特点,通过想象设计,使自己的名字变成一件艺术品,体现美术的创造性和人文性,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教学中让学生体验为自己的名字加工设计的乐趣,感受文字与美术结合的无限魅力,探究文字的来源、名字设计的方法,注重学习的过程,通过综合性的学习来发挥学生最大的创造潜力,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下快
18、乐地学习。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美术字。 2. 能用综合材料绘画或书写名字。 3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审美情趣,并让学生在亲身体验汉字的奥妙中,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重点:通过欣赏感受色彩的装饰美,能构思新颖的名字造型。难点:能对名字的字形进行分析,巧妙地运用笔画特征进行想象设计。课前准备: 教师:范画作品、收集关于汉字的一些资料及名字图。 学生:对自己的名字来历、字形作一定的了解。纸、各式画笔、颜料等。教学过程:一、趣猜画谜,揭示课题 (猜谜,学生兴趣十足,以画作谜面学生更喜欢。) 1小朋友敢不敢猜老师出的谜?今天的谜面可不一般啊!你们瞧: (出示几幅画)请小朋友猜一猜这几幅画表示什么字?
19、(学生兴趣浓厚,都跃跃欲试,而且对图所表达的意思基本上都能理解,较准确地猜出谜底。) 2看来我们平时写的字可以用画来表示呢,比如说用画来表示你的名字,大家有没有兴趣画画自己的名字?(学生反应更强烈,还鼓掌表示非常愿意。) 3(出示课题)好吧,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闪光的名字”吧!(揭题自然贴切)二、人文涵养、探究方法 1简介像形字,教师对汉字的产生和发展进行生动的介绍,学生听得很认真,有的还轻轻前咕:原来字是这么来的,原来字还这么有趣!通过这一步教学,学生对我国的文字有了一个浅显的认识。虽然他们不懂什么叫像形字,但他们能体会到汉字文化的乐趣,渗透了美术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性。 2出示一个字“云”,让
20、生想象,这个字以前可能是怎样一幅画呢?(小组成员一起探究尝试由画猜字,再由字想画,很自然地进入对字的造型设计,这样更注重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学习,探寻学习的方法。) 3分小组展示作业,并介绍交流简单的创作方法。 4教师总结学生的答案。(1)仔细分析了字的形状,字所表达的含义和代表性的事物;(2)展开丰富想象。 5学生质疑。有些字比较难,不能简单地用一种事物造型来概括,那怎么办呢?(学生提出此问,其他学生也连连点头,此问提出了本堂课的一个难点,从而也从学生身上看到了他们在课堂中的积极思考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6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小结:可以把字拆开,使各部分设计成图案后再组成画面。(学生自己发现问
21、题,并通过讨论解决了问题,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三、启发思维,美化效果 1欣赏几幅民间艺人绘制的名字图及同龄学生作品。(特别是色彩的装饰效果,使学生对民间艺术有所了解,对我国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2你觉得你的名字可以想象成哪些事物,组成哪些漂亮的画面?(学生都闭上眼睛,好像都在认真地进行着一番思量。) 3你准备把你的名字如何设计一番?准备用什么材料制作?(出示作品进一步拓展思维) 4学生汇报。 5教师小结: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有把自己的名字设计成蓝天白云的,有想成大树小鸟的,有想成房屋花草的,也有想成兔子花蛇的,那就让我们把想象之窗打开,尽情地设计吧!四、学生设计,教师辅
22、导 1作业:每位学生完成一张设计作业,最后进行展评。 2要求:设计自己的名字;想象丰富,画面生动形象,色彩鲜艳。(明确的要求使学生的作业能够保证一定的质量,使学生有据可循,避免盲目设计。)五、评比小结,课后延伸 1作业展示,讲评。 由各小组自评,推荐好作品,互相欣赏同学的名字。(作业的评价方式尤为重要,不以简单的好坏作直接评价,评价要有利于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和他的创作成果,使他们的成绩得到大家的肯定,让每一位孩子体验成功的乐趣,一起推荐好作品,既有有利于培养同学之间的集体荣誉感,又可以使关的形象深入每位同学的心扉。) 在实物投影上展示作品,请其他学生猜出作者的名字。(回到猜画谜,学生热情又一次高
23、涨,圆满完成这一有趣的学习活动。) 2课后延伸:回家把自己的名字图贴在墙上,并为爸爸妈妈设计一张,组成一张“名字全家福”。(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热爱家庭的美好情操。) 第4课 有 趣 的 彩 泥【教材分析】 本课所学是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人教版)教材中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课型。学生们在一年级学习我做的文具、香甜的水果中已掌握了彩泥的捏、搓、团、压、堆塑等基本手法,并且尝试创作了文具、水果造型,本课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彩泥的基本手法:切挖。本课的学习要求:认识面具,用彩泥做面具。【教学思路】 本课的重点在于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前先让学生上本校的美术星空网查找面具资料,利用
24、网络资源认识面具艺术,了解面具的用途和面具艺术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了解;这节课设计了“预习反馈,导入课题;分析步骤,温故知新;自主学习,设计思路;学生制作,教师巡视;展示欣赏,作业点评;课堂小结,课后拓展”等六个教学环节。【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网络资源认识民间面具,学习设计方法。 2、学习彩泥新的制作手法,并应用彩泥制作手法进行面具创作,体验彩泥带来的美感和快乐。【教学重点】 自主学习,认识面具并制作出夸张、变形的面具,体验彩泥制作的乐趣。【教学难点】 如何用彩泥制作一个夸张、变形的面具。【
25、教学准备】 预习:学生上美术星空网查找面具资料,自主探究,利用网络资源认识面具艺术,了解面具的用途和面具艺术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选出自己喜欢的面具。 教具:“中国脸谱和民间面具”网页、课件、自制面具、面具书签、面具服装、面具挂盘、面具挂饰、彩泥、三角板、黑色卡纸。 学具:彩泥、尺子、垫板、黑色卡纸、毛线、彩色纸、剪刀、牙签等。【教学过程】 1、预习反馈,导入课题 (1)课前同学们已经上网认识了很多面具,那么,面具是做什么用的? (2)找出自己喜欢的面具,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面具?你知道面具有什么特点吗? (3)
26、这节课我们就是要用夸张、变形的方法制作彩泥面具。(出示课题彩泥面具) 【评析】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解决本课的重点之一:认识面具。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图像作为一种有效而生动的信息载体,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学生根据课前上网自主学习了解到的知识回答问题,并从自己喜欢的面具中发现面具设计的特点是夸张、变形。 2、分析步骤,温故新知 (1)一年级时我们用彩泥做过哪些东西? (2)出示彩泥面具1。问:这个彩泥面具是怎么做的? (3)示范讲解: A、脸型:颜色的选择;制作手法:团
27、、压、切;构图。 B、五官:色彩的搭配;制作手法:堆、挖。 【评析】通过回忆学过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找出制作步骤:先做脸型,然后做五官、花纹等;指出不同部位的制作手法,学习新知:切挖;懂得构图和色彩的搭配。 3、设计思路,自主学习 (1)如何设计一个夸张、变形的面具呢?请同学们进入“面具设计”这个网页自主学习,在自学过程中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同学互相讨论,如果还是不懂,老师可以和你们一起讨论学习。 (2)学生上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了解面具的设计思路。 【评析】学生上网自主学习,学习面具的设计,发现面具是从脸型、五官、花纹、色彩、头饰这五个部分进行夸张变形的。 4、学生制作,教师
28、巡视 (1)布置作业:通过刚才的自主学习,大家已经知道了怎样设计面具,我们的作业就是用彩泥制作一个夸张、变形的面具。 (2)教师巡视时注意学生的构图和色彩的搭配。 5、展示欣赏,作业点评 (1)学生参加作业展示,体验成功的喜悦。 (2)作业点评:面具设计是否夸张、变形 6、课堂小结,课后拓展 (1)小结:老师想知道通过这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 (2)拓展:我们可以把今天所学的面具制作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比如我们可以做面具书签,既漂亮又实用,让它成为我们学习的好帮手;还可以在做好的面具上串上绳子当作挂饰美化我们的生活,同学们回去可以试着做一做,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做得很漂亮的。 【评析】技术性
29、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而本课向学生提供了技术性活动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 第五课 喂 你好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利用彩泥、纸盒等材料设计、制作电话机或手机,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通过欣赏相关资料,启发学生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制作与众不同的电话机;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体验创造的乐趣。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制作与众不同的电话机。教学准备:彩泥、纸盒、彩纸、剪刀、胶水、牙签等材料。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导 师:同学们好!今天,来了很多客人,其中有个小客人要来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看,它来了!(老师戴上手套小兔) 师:(老师戴
30、上手套,摇动一下)小朋友们好!我是小兔“精精”。 生:小兔,你好! 师:我很想和你们交个朋友。今天带来了一份礼物,你们猜猜是什么? 生:(略) 师:(拿出做好的电话) 生:电话。 师:这是什么颜色的?漂亮吗?你们喜欢吗? 生:(略) 师:你们常打电话吗? 生:是的。 师:那么当你们家的电话响了,你拿起电话,第一句说什么? 生:喂,你好! 师:(出示课题)你们都是这么说吗? 生:是。二、教学发展 师:太好了,同学们很懂礼貌,那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电话?(略)是从哪儿见到的? 生:从家里、妈妈的、爸爸的、叔叔的、从电视里看到的 师:你们真棒,知道了这么多,我还知道一些,你们知道吗? (课件演示:1电
31、话的起源;2最早的电话;3电话广告。) 师:这个画面上是什么呢? 生:有个人好像在对着东西说话 师:这里有一行字,大家一起读一读。 生:1876年,苏格兰医生贝尔 师:哦,电话是贝尔发明的,多了不起。再看这个画面,这些人在干什么? 生:这些人在打电话,还有人在旁边等着 师:这是最早的电话,太不方便了,还有,这是什么? 生:(读旁边的一行字)最早的电话广告。 师:最早的电话广告是登在报纸上的。那么你见过现在的电话广告吗?给大家学一学。 生:(纷纷表演电视里的广告) 师:太精彩了,现在的电话机和手机的造型也越来越漂亮,那么等我们长大了,那时的电话或手机会是什么样子的? 生:(想象)(略) 师:你们
32、说得太好了,我现在就想看一看,你们想不想现在就做出来? 生:想! 师:那用什么来做呢?小朋友们先讨论讨论。 生:(讨论) 师:你想用什么来做?拿出来,让大家看看你准备的东西? 生:(略) 师:大家想到一起了。我有几个朋友就这么做的,你们看,这是小鸡丫丫做的;这是小熊聪聪做的这些电话或手机有什么与众不同的? 生:有形状特别的;有用化妆品盒做的;有用橡皮泥和彩纸结合制作的 师:你们知道吗?这几个小朋友也刚刚读二年级,做得多好呀?你们想不想和他们比试比试? 生:想。 师:对,咱们可不服气,比就比,看谁做得新奇,做得好,做得快。 生:(进行创作) (教师在此时发现学生创作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33、)三、教学评价和延伸 师:你的电话机和手机做得真好,给大家介绍介绍。 生:(介绍自己做的电话机和手机。) 师:试试你的电话机或手机好不好使。你想给谁打个电话?(多找几名学生) 生:(做打电话的游戏) 师:大家都忙了一节课,现在轻松轻松。来,咱们一起听首歌谣,站起来唱一唱、跳一跳。 生:(参与律动) 师:(做接电话的姿势)现在举办小动物运动会好,我一定来参加。(转身对同学们说)现在我去参加小动物运动会,小朋友们想参加吗?欢迎你们一起参加,再见! 生:再见!第六课 花花衣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儿童不断地观察和想象,并能进行多方构思和尝试,从而提高 “因势造型”创造新形象的能力,以培养儿童对
34、艺术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审美情趣。 2、通过利用各种媒材对废瓶的塑造,提高儿童的立体塑造能力。 3、在人们不断创造生活垃圾和废物的今天,通过对废瓶的巧妙利用,鼓励儿童的生活中要用创造性的眼光去发现美和创造美,并大胆地进行“变废为宝”的艺术活动。 教学重点:通过提高立体塑造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多用创造性的眼光去发现 美和创造美。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想象,从而提高学生创造新形象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活垃圾录象,生活中的创意变废为宝作品教师范作等。 2、材料准备 :实物展示台、废旧瓶子、彩塑工具、制作完成的彩瓶等。 3、学生准备分组收集大小、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的废旧瓶子、彩塑工具。
35、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1、 出示未经装饰的废旧瓶子和教师装饰好的范作(分别摆放在两侧)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启发学生感受经过装饰的瓶子的美。2、顺势引导学生分组思考教师范作的瓶子装饰用了哪些材料、方法及装饰时应注意的问题。3、引导学生就:a、用报纸粘贴瓶子,再做装饰。(可绘画、可剪贴等方法) b、直接用彩泥包裹瓶身,再用之前学过的雕刻法或彩泥条纹镶嵌法或贴豆子等进行装饰。 c、毛线缠绕瓶身再进行装饰。 d、直接剪贴喜欢的图案进行粘贴装饰。 e、用油水分离法绘好图案再进行粘贴。等方法进行观察比较。4、引出课题,这样,瓶子经过装饰之后,好像穿上了花花衣。板书课题二、学生分别介绍自己准备的工具
36、并分组讨论、选择符合各组特色的装饰方法并和其他组同学分享。三、学生分组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1、提出作业要求2、提醒学生在装饰瓶子时应注意的要点。四、学生展示作品并相互评价,评价之后可轮流交换看别组学生作品,交流制作方法及体验。五、拓展延伸: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观看生活中人们利用废旧物品变废为宝的作品,鼓励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要用创造性的眼光去发现美和创造美,并大胆地进行“变废为宝”的艺术活动。第七课:金钥匙 教学目的: 1、通过对拼剪纸的方法剪出钥匙若干,并用剪好的钥匙拼贴在纸上并进行添画。 2、体验设计乐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钥匙的对折剪法,如何来设计、粘贴。教学
37、难点: 把各种各样的钥匙组成一份装饰画。教学学具:各种各样的钥匙,纸、剪刀、胶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谈话的形式)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份礼物,你们看:(各种各样的钥匙)二、引导学生欣赏,感受各种各样不同钥匙的艺术美。引起学生对设计的兴趣。三、讨论交流设计与制作方法。 (1)师:我这里一把锁缺了一把钥匙,老师请你们帮忙,来制造一把钥匙开这把锁,你们愿意帮老师这个忙吗? (2)四人小组讨论要运用什么样方法来制造钥匙。 (3)老师小结,对有道理的方法都给予肯定,引导学生说出把纸对折的方法来剪出各种钥匙的图。 (4)四人小组商量讨论我要设计什么钥匙(每个人设计要不同)再把钥匙组合成一份装饰
38、画四、学生动手剪制作钥匙 老师鼓励学生发挥自己想像,设计出与他人不一样的钥匙。老师巡视并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五、交流欣赏。 (1) 全班互相欣赏每组的作品。 (2) 请学生来说说你最欣赏哪一组的作品,为什么?第八课 对印的花纹 教学目的:1、能说出5-10件左右对称的物体。 2、能够用印的方法表现2-3幅作品。 3、了解对称图形带给人们的一般感受。教学重点:对称图形的特点。教学难点:如何正确使用水彩颜料。教学准备:8种对称的实物:衣服、锁、花瓶等,投影仪、电视机等,水粉颜料、调色盘、笔、水罐、抹布、范例4张、作业纸若干等。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 1、让同学议一议、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什么东西是对
39、称的,对称就是以一条中心线为准、左右对称或上下对称、对角对称,出示准备的实物、结合教材范例让学生看一看、议一议对称的美(平衡、均衡、整齐、稳定)。 2、组织让学生观察教材的制作过程:把作业纸对折,在对称轴的一边画、合起来,印一印,打开看象什么?让大家来试一试制作一幅对称图,再谈谈制作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对称的颜色不明、画面糊了)。讨论怎样才印的清晰。(颜料浓淡要适当)3、小组讨论:哪些物体适合用对称方法表现。构图(一半图形的设计)、色彩的搭配?二、发展阶段: 1、教师示范(1)构思要印什么,先想好,纸对折、在中心线的一边,画出一半的内容。(2)调色(注意颜料少调些水,色彩要鲜艳,不要几种颜色混
40、在一起,弄脏了画面。(3)对印,展开,根据印出来的图案看看,想一想印出的东西像什么?(4)添画,对构图缺陷的可添画补救、形象不清用添画使其具体清晰,色彩不丰富的可添画装饰美化。 2、学生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巡视辅导,注意提醒学生注意保持画面的整洁,手脏了不要用抹布擦干净。引导小组同学互相学习。三、展示作品: 小组进行评议,让同学谈谈其他同学的作品、及教材的作品,你看了会什么感受,个别同学对全班小结。四、收拾与整理: 将毛笔、调色盘、水罐清洗干净,用抹布将桌子擦干净。 课题 蜻蜓飞飞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有重点的观察蜻蜓,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2.创作一副以蜻蜓为主体的作品。教学重、难点:1
41、.能否有重点的观察蜻蜓。2.能否将观察到的蜻蜓特征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3.是否能够运用与众不同的表现方法。课前准备(1)实物投影仪、教室准备蜻蜓标本,图片,有关作品。(2)学生准备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教学活动过程:第一节活动一:通过实物投影观察蜻蜓标本。城市里的学生对于蜻蜓的记忆往往是模糊的、概念化的,农村的孩子虽然常看到蜻蜓但仔细观察的不多。因此,通过不同的手段让学生仔细的观察显得非常重要。蜻蜓的色彩、姿态、样子,玲珑剔透的翅膀,都能引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活动二:描述蜻蜓的外形特点,说说这些特点与它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在交流中,了解对称对飞翔的重要性。欣赏书上绘画蜻蜓的作业,谈谈哪些画
42、的精细、写实、哪些写意但又抓住了蜻蜓的特点。说说自己喜欢哪种画法。谈谈自己认为绘画的蜻蜓周围可以添加哪些背景。活动三:运用线条来描绘蜻蜓的身体和翅膀的细部。以组为单位将画好的蜻蜓剪下来,贴到一张大纸上,共同添画背景。 第二节活动一:出示折纸的蜻蜓,引起学生兴趣。每一组发两只折好的蜻蜓请学生们拆拆看,自己研究一下该怎样折,同以前学过的“千纸鹤”的折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学生起来交流自己研究的折法。学生随老师的演示学折蜻蜓。活动二:教师在教师的展板上布置一朵油菜卡纸画好的荷花,制作一只立体的蜻蜓停在上面。蜻蜓翅膀上花纹用彩色笔描述出来。告诉大家这只蜻蜓希望有更多的朋友来陪她玩,鼓励学生制作各种不同的蜻蜓铁道展板上。蜻蜓可以用对折剪,再装饰的方法。鼓励学生制作与众不同的样式。提醒孩子选择制作蜻蜓,需要强调它的翅膀的对称性。给学生多一点时间思考,并完成作业。活动三:用学生们的纸折蜻蜓布置展板,鼓励做得快的学生再制作莲蓬和蝌蚪,充实池塘中的景色。最后教师为展板题词:荷塘秋色。 师生共同体会创造的快乐。收拾与整理 课题 我也是艺术大师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组织学生欣赏艺术大师作品,要求学生会解读大师作品的创作特点以及富有创意的表现形式。指导学生模仿大师们的表现方法以及形式,结合学生生活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