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级上册《夏、商、西周的兴亡》公开课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级上册《夏、商、西周的兴亡》公开课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加强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效率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夏、商、西周的兴亡公开课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七年级新生对历史学习是完全陌生的,一开始总是一头雾水,不知该怎样学。作为教师要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历史课堂,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包括上课习惯、读书做笔记方法、识图读图方法、使用同步学案方法以及答题技巧等等,从而克服新生学习历史的心理障碍,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促使七年级历史教学顺利开展起来。以下以夏、商、西周的兴亡一课为例谈谈我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效率的。二、教材分析这是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根据往年教学体会,新生对这一课的学习普遍感到头绪太多,难以掌握。本课知识特点
2、即本课难点:1、朝代更替多(3个),时间、人物多,本课涉及的国君多达9位。2、知识点零散,疑难生僻的文字也多,不便于记忆、表述和书写。3、正文多达11个段落,阅读量大,学生难以确定知识重点,课堂时间非常紧,学习任务繁重。如果以常规模式教学,按部就班,亦步亦趋,蜻蜓点水,缺乏新意,重点知识不易突出。学习效果很是一般,知识的记忆、理解均不达标,基本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三、设计思路及成效综合教与学各方面因素,结合本课知识特点以及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感受,我对本课知识做了大幅度的调整,主要是打乱教材文字顺序和教学格局,以搜索夏商西周三代前后10位国君及其政绩为学习主线,将本课重要知识点提炼、归纳、分类、甚
3、至是深化。这样设计目的在于从比较简单的搜索历史人物这一学习活动入手,直接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教师的轻松点拨之下,学生们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自始至终贯穿于课堂。很好地实现了学为主,教为次,学中思,思中悟,学中练,练中记,练中用的高效课堂境界。事实证明本节公开课是成功的:首先是设计思路科学合理、新颖独特、富有新意,很好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是融合了趣味、技巧、知识、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展示等多方面的积极因素,完全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习效果非常好,整节课即轻松又高效。四、课堂实录课前5分钟组织学生预习,通读全文,做重点、疑难点的标记。情景导入:出示幻灯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提
4、问:今天的中国全称?国土面积位列世界第几?在这片国土上最早出现的国家叫“中国”吗?国土面积也是这么大吗?出示夏、商、西周的疆域图,直观感受国家产生时的地理状况,直观感受古今中国名称和地理的差异。由此导出本单元和本课课题。设计理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对国家产生的早期历史的探究兴趣。直观、形象、设疑、激趣。调动起积极地课堂学习氛围。探究新知:(一)自主探究,填充表格,分列夏商西周的10位国君。(导出人物主线,以线带面)1、出示表格,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快速浏览全文及30页导言框内容,分朝代回答。2、教师逐列展示表格内容,落实人名的读音及书写,进一步提问,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归纳:其中哪几位是开国
5、之君?哪几位是亡国之君?3、教师适时点拨学生重点记忆西周的开国和亡国之君。(二)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完成连线题:1、识记开国之君及其政绩、建国时间2、识记亡国之君及其劣绩、亡国时间3、识记其他4位国君的主要政绩学习步骤:1、教师先后出示前两道连线题,要求学生同桌之间交流问题,统一观点,以抢答形式完成连线。2、其间重要知识点由教师做简要点拨,引导学生加深对重要国君及其政绩的认识、理解、记忆。3、教师指导学生结合阅读课本21页2、3段文字和23页文字,分小组讨论23页动脑筋问题:商汤灭夏、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鼓励小组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做简要归纳,出示: 夏桀、商纣统治残暴暴君失去民心失天
6、下商汤、武王勤政爱民明君顺应民心得天下由此引导学生从众多感性知识中总结形成理性认识,即:“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引导学生学会历史思维,做到论从史出)4、值此时机,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发展目标,提问:10年或者20年之后,同学们有可能从政,也走上了领导岗位,你会怎样治理地方?要想做好人民的父母官,深得民心,应该做哪些努力?需要借鉴前人的哪些成功经验和教训?教师根据课堂反映,直接提问或组织小组讨论。(引领学生感悟历史,古为今用)5、学习识记其他4位国君的政绩时,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认识夏启:教师出示幻灯片,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以下文字图示的含义,理解夏启以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意义。尧舜
7、禹时期 夏启时 禅让 王位世袭 (民主推选) (父死子继) 天下为公 天下为家 公天下 家天下接着提出问题:夏朝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地位,建立了哪些国家机构?(结合课本第20页第2段正文回答)学生自主学习回答。理解国家机构出现的意义,从而认识奴隶社会的特征:确立了私有制;确立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是高于原始社会的发展阶段。6、教师出示第3道连线题,以抢答形式完成连线,加深对4位国君政绩的识记。(三)知识分类,阶段练习巩固教师出示幻灯片:“各找各家” 禹 启 桀 汤 盘庚 纣 周文王 周武王 周厉王 周幽王 开国之君: 贤明之君: 亡国之君: 暴君:组织学生抢答。 (归纳知识,提升认识,省时高效
8、,气氛活跃)(四)深化知识,突破重点,以练促学1、教师过渡:西周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对后世的影响极大,这都缘于周天子实行了特殊的政治制度。2、教师出示西周等级示意图,请学生口头回答各等级名称,识别统治阶层和被统治阶层的划分。教师过渡说明:西周等级制度的形成又缘于周天子实行的分封制。3、教师出示幻灯片,要求学生阅读24页第1段正文,思考: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内容、作用。组织同桌之间交流学习成果,讨论疑难点。教师适当时机引导学生理解“分”“封”的含义,总结快速记忆分封制内容的方法。4、指导学生快速记忆,并完成达标检测一(填空题),巩固重点知识。周天子 把( ) 分给( ), 封他们为( )。诸侯
9、必须做到:(4点)A、服从命令 B、交纳贡品 C、镇守疆土 D、带兵作战(适当点拨,化解难点,学法指导,快速巩固)整合知识,总结提高根据本课的教学实际情况和效果,本课不需要安排知识总结环节。达标检测,验证效果1、填表,默写六位国君 (加强书写规范练习) 朝代名称 建 立时 间建立者都城亡国者灭 亡 时 间 夏12商34西 周562、选择: (考查学生综合知识、灵活迁移知识的能力)1、下列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开始于夏朝(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2、下列帝王中能任用贤能之人并使国家强大起来的有( ) 启 商汤 周文王 周厉王 A. B. C. D.3、从夏商西周灭亡得到的历史教训
10、是国君首先应该( ) A.重视教育B.勤政爱民C.发展经济D.增强军事力量4、“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反映的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五、学法指导例说1、课前5分钟预习,结合教师出示的知识要点,快速通读全文。预习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标记重点知识的好习惯。2、针对本课知识点多、历史人物多、内容零散的特点,我们设计了表格,分类或分时期归纳知识点,便于梳理知识线索,理清历史发展脉络。在做好知识线索的铺垫之后,再变换问题形式进一步深化认识,深入学习。如:本课要识记三个朝代的10位国君,文字叙述散乱,用平常的学法难以清晰快速掌握,这是本课一大难点。设
11、计简单的表格就可轻松解决难题。第一关:出示空白表格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列以下各朝代的国君: 夏朝 商朝 西周 1 4 7 2 5 8 3 6 9 10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搜索人名将表格填充完整,且能轻松进行朝代分类、时间先后排序。也能快速纠正自己的读音。学生普遍获得较强的成功感。第一关轻松又紧张地通过。 夏朝 商朝 西周 禹 汤 周文王 启 盘庚 pan geng 周武王 桀jie 纣 zhou 周厉王 周幽王 接下来利用完成的表格深入学习。第二关:教师提问:哪几位是国家的建立者?(即开国之君)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逐一出示: 夏朝 商朝 西周 禹 汤 周文王 启 盘庚 周武王 桀 纣 周厉王 周幽王
12、学生对于西周的建立者很容易得出错误结论,认为是周文王。一旦发生这个错误,其他学生自动会做出反应。问题自然就明了了,不需多言。第三关:教师再提问:哪几位是亡国之君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逐一出示。此环节只存在读音问题。 夏朝 商朝 西周 禹 汤 周文王 启 盘庚 周武王 桀 纣 周厉王 周幽王至此,教师为帮助学生识别6位国君的政绩,出示设计的连线题加强记忆,加深认识。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做到练中学,学中思,思中悟。第四关:教师提问:其他4位国君又有哪些政绩?你对哪位国君最感兴趣? 夏朝 商朝 西周 禹 汤 周文王 启 盘庚 周武王 桀 纣 周厉王 周幽王教师根据教材要求,依据人物表格,变换形式提出
13、相应问题深入学习夏启的政绩,引导学生加深对夏启实现“家天下”和创建国家机构的认识和了解。再出示设计的连线题强化学生对4位国君政绩的记忆和理解。设计理念:设计表格归纳同类知识点,理清人物和历史发展的线索,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变难为易,层层深入,深入浅出。引导学生在学中思悟,不断体验、总结、运用简易高效的学习方法,变困难学习为轻松学习,轻松突破重难点问题。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关键是:要根据每节课知识的不同特点选择、设计恰当的学习方法:或者是列表格归纳零散知识,或者是结合地图方位快速记忆理解知识,或者是标画示意图加强方位记忆,再或者是编写设计口诀快速记忆,结合自身感受展开联想、穿越时空形象理解历史情境
14、之后再记忆等等。以科学的方式展示问题有助于快速理解、记忆知识,轻松达到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的学习目的。3、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学会提炼文字,将重要字句简化,便于快速记忆和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身先示范。对七年级新生尤其有效。以本课的两个教学环节为例说明:第一例:学习本课重点问题:商汤灭夏、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鼓励小组竞答。但是学生的回答总是零零散散,不全面,缺乏条理,说明学生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也说明学生的文字提炼概括能力不强。这是学生遇到的一个学习难点。需要教师借助这一时机进行一定的学法指导,帮助学生特别是七年级新生学会解决类似问题。课本相关文字多达三四百
15、字,怎样化繁为简来说明问题本质呢?教师指导学生将同类同性质的知识归在一起,去掉细枝末节的次要文句,提炼出主干知识的字句,逐一出示如下: 夏桀、商纣统治残暴暴君失去民心失天下商汤、武王勤政爱民明君顺应民心得天下由此引导学生从众多感性知识中总结形成理性认识,即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认识 。 学生因此体会到历史学科思维的特点,悟出“论从史出”的方法和道理。第二例:识记西周分封制的内容是本课的目标要求。要记忆先要理解,以理解促记忆。常态下,学生自己能够找到分封制的内容,但是如果简单的按照书本文字记忆理解,大多数学生即使背下来也将是一知半解,一半糊涂一半明白,记忆速度慢并且不会牢固。教师如何改进这一步教学呢?首先,引导学生结合分封制的内容从字面剖析“分”“封”的含义,提出一系列问题,层层剖析:谁来分?分什么?分给谁?谁受封?受封的诸侯要尽哪些义务?先做到理解分封制的内容。其次,指导学生从周天子和受封者两个角度记忆内容。教师和学生一起提炼文字,出示:周天子 把( 土地、奴隶、平民 ) 分给( 亲属、功臣 ), 封他们为( 诸侯 )。将诸侯所尽义务归纳成4字一句,如下:服从命令、交纳贡品、镇守疆土、带兵作战理解+方法记忆,即快速又牢固,真正实现了高效学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