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陶渊明与《桃花源诗并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陶渊明与《桃花源诗并记》.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论陶渊明与桃花源诗并记 摘要: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写著的桃花源诗并记作为其代表作,一千六百年来争论不休,从李白、苏轼到陈寅恪、唐长孺等人皆对此进行探索。桃花源问题因何不能定论?千古之谜在于:一、桃花源里的居民是什么人?来自何方?二、“桃花源”是否真实存在?在哪里?三、陶渊明创作此文的背景是什么?其受到哪些传闻影响?关键词: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武陵蛮人;传闻; 关于陶潜的桃花源诗并记1一文的真实性,千年来一直争论不休。近人陈寅恪1936年的桃花源记旁证2认定桃花源在北方的弘农或上洛,与坞堡类似,并给出详细的逻辑推理。唐长孺则在1956年的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3中反驳桃花源故事本为南方的传说,
2、是武陵蛮人的故事,与坞堡并无关系。 然而二者的论证也不过是两种可能性,论证多为推测,材料亦很不足。如陈先生认为桃花源虽本在北方之弘农或上洛,但以牵连刘驎之入衡山采药事之故,不得不移之于南方之武陵。和唐先生认为蛮人的故事“事先在荆、湘一带传播”,之后“又流入蜀地”,都不过是主观的设想。正因如此,后来的学者在这条桃花源路仍在争论不休。笔者认为桃花源之所以神秘,未解之疑在于:一、桃花源里的居民是什么人?来自何方?二、“桃花源”是否真实存在?在哪里?三、陶渊明创作此文的背景是什么?其受到哪些传闻影响? 在这几个问题中,桃花源居民的身份归属最为重要,故首先探讨。 唐长孺先生认为桃花源居民乃武陵蛮人,他们
3、因受徭役赋役压迫入山。笔者赞同此观点。原因是如果像陈先生所说桃花源人避的是前秦之乱,前秦与陶渊明所处的东晋时代(太元年间,即373-396年)不远,里面人不致如此惊异。另外,魏晋南北朝数百年一直处于动荡,若要避乱,何不早避呢?而在赋役方面,秦的暴政是极为苛重的,贾谊亦认为繁重的徭役是秦灭亡的主因。桃花源诗开头为“嬴氏乱天纪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不提战乱而多提徭役。又如陈先生所说,坞壁一般有首领率领入山,且坞主与成员是庇护者与被庇护者的关系,被庇护者需要缴租服役,存在一定剥削压迫。而桃花源诗并记中太古之风能如此长存,显然是一种无等级无压迫的氏族社会,成员皆为逃亡难民。“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4、”,桃花源里没有官吏,没有捐税,没有压迫和欺诈,一切只有淳朴安乐。由于蛮族此时大致处于氏族公社末期,内部阶级矛盾尚不尖锐。又因为避乱入山,面临山林未开垦、生产工具和土地条件不足等艰困条件,必然要求通力互助以保证生存,很可能又恢复公社组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句子表明桃花源里的土地经过统一规划,田地较为集中,大家一起劳动,这也就是桃花源人聚族而居的情形。 关于桃花源人是武陵蛮族的研究,彭伊立、覃武陵在<桃花源记>并非虚构论桃花源与武陵蛮4中给了更充分的证明,其主要论据有:(1)公元前3世纪秦灭巴后,巴人其中一支,流入五溪。成为武陵蛮的先
5、民之一。其具备了“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的人文背景。巴人是最早的稻作文化民族之一,其有着优良淳厚的风俗,文中“便要(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正是巴文化淳厚民风的写照。即桃花源居人是避秦时乱的巴人后裔。(2)自秦汉起,中原封建王朝在武陵山区均是“古所设县、并无其官”。长期实行“以蛮治蛮”的政策,对蛮酋,以抚为主,只求降服,纳贡。部落首领仅是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的头人,不脱离生产。桃花源记中的无阶级、无压迫、人人劳动、自由平等相处的社会环境正是当时“武陵蛮”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3)汉朝数次进攻武陵山区,终因武陵山区险恶的地形和气候环境原因失败告还,自此后武溪山区“蛮夷”
6、民族一直过着相对比较安定、和平的生活。魏晋时期武陵蛮聚居区亦有200多年没有战争,成了和平、宁静的“世外桃源”,与外界严重隔离。武陵山区腹地是桃花源的典型原型,这些和“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情景相一致。笔者认为桃花源人除了是武陵蛮族外,另外一种可能性是桃花源居民是北人南渡入山。魏晋时期北人南渡的两个方向为“东晋南朝政治中心和经济发达地区”以及“不发达地区,尤其是深入山区。”由于桃花源“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显现出的秩序井然,民风纯朴和表现出来的相当深厚的农耕文化渊源,与蛮族有一定差别,然而也不排除文章具有相当程度的夸张性。 第二个问题是:桃花源是否真实存在?如
7、果存在,在哪里? 南朝后期黄闵所著太平御览卷四十九引武陵记云:“武陵山中,有秦避世人居之,寻水号曰:桃花源,故陶潜有桃花源记”。又曰:“昔有临沅黄道真,在黄闻山侧钓鱼,因入桃花源。陶潜有桃花源记。今山下有潭,立名黄闻。此盖闻道真所说,遂为其名也。”5,即认为陶渊明是根据纪实而非一人虚构写著桃花源记。又郦道元水经沅水注云:“沅南县西有夷望山,孤耸中流,浮险四绝,昔有蛮民避冠居之,故谓之夷望也。南有夷望溪。”而桃花源记记载的时间是东晋太元年间,即公元376年至396年间的事,与陶渊明处于同一时代。其笔下的太守、武陵渔人、刘子骥均是同时代的真实人物。 关于桃花源是否真实存在这个问题,众家皆认为桃花源
8、是有确切地存在的,所争议的不过是该地的具体位置。陈寅恪先生认为桃花源在北方的弘农或上洛,唐长儒先生对此观点是否认的,其认为桃花源应在南方之武陵,并引用与陶渊明时代相当的刘敬叔异苑中武陵蛮人射鹿故事及神仙感遇传中庾冲关于武陵酉阳县孤山的描述证明。1969年,劳榦发表桃花源偶记6一文,亦反对陈寅恪先生的说法,认为北方干枯的黄土峡谷,与桃花源记“良田、美池、桑竹之胜”不相宜。桃花源地争论的最大难点其实是魏晋时期的特殊性造成的,魏晋时由于人口的流动带来文化的融合,桃花源里聚族群居式的生活不独为北方所有,桃花源的传说也可能在南北方同时流行。 但是不难看出,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更有可能是江南的环境
9、。这和作者陶渊明是南方人是吻合的。“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沿溪行”陶渊明的笔锋直指当时的武陵。武陵在南方,捕鱼业也更广泛的存在于鱼米之乡的南方。现今全国大约有三十几处自称是桃花源原址。其中典型说法有这样几种: 1、江苏连云港宿城西麓说。宿城地处云台余脉,三面高山,一面向海,与外界隔绝,形成天然坞壁。当年陶渊明为镇军刘牢之参军时到过宿城,并留下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等诗文,其地至今还保留着武陵的地名。 2、湖南新化的奉家山说。其根据是发现了奉姓人族谱中有先世避秦乱迁徙此地的相关记载,其后人认为奉姓即秦姓的演变。7 3、湖南常德桃花源说。这个“桃花源”面积约2.5平方公里,桃源山是文化的中心,从
10、西晋到晚明,以桃源山为主的名胜古迹,代有声名。 4、湖北十堰竹山县说。此地曾为古武陵县所在地,西汉置,东汉废;三国魏复置,南朝梁废;唐初又置,贞观十年又废;而湖南常德的武陵县隋代才设置,相隔千年。且该地与刘子骥所在的南阳较为接近。8 要弄清桃花源究竟实指何处,首先必须考证一下“武陵蛮”所处的地理环境。笔者较为认同的是当时武陵蛮存在于荆、湘一代的武陵山地区,即现今的湖南、湖北省西部。陶渊明本人对武陵蛮是十分了解的,其曾祖陶侃生于鄱阳,而鄱阳为当时奚蛮杂居区域。晋书卷六十六陶侃传记载:“吴平,徙家庐江之寻阳”。在本传末论曰:“士行(侃字)望非世族,俗异诸华”。世说新语更载有温峤骂陶侃为“奚狗”。9
11、陶侃在西晋时任荆州刺史,亲自督占过五溪蛮。陶渊明祖父陶茂亦曾做过武昌太守,其亲妹妹出嫁武昌程氏,405年病故后他还亲自到武昌奔丧,这些都是他进一步了解“武陵蛮”社会状况的有利条件。 清人蒋维光游桃花源写到:“此境何人辟?渊明记一篇。”,认为湖南的桃花源出现于文章之后。此地虽有美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田园风光,但它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统治的核心区域,战争频繁,很难有无阶级、无压迫、无纷争“世外桃源”的社会环境。而湖北的竹山县说也尚未成定论。真实的桃花源只有一个,也正因为该疑问无人能解。近年来,为旅游业的需要,全国争相申报桃花源原址的地区如雨后春笋,可谓壮观。最后一个问题:陶渊明创作此文的背景是什么?其受
12、到哪些传闻影响?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陶渊明的生平。 陶潜,字元亮,号渊明,又称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东南)人。生于公元365年,殁于公元427年,终年63岁。10其曾五次出仕,七次辞官,405年,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写出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418年(晋安帝义熙十四年)写作桃花源诗并记,此时,陶渊明已年届五十四,归隐田园达13年。陶渊明在此背景之下,写下了梦幻的千古名篇桃花源记,其用意何在?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这还要从其五次出仕,七次辞官说起。 1、393年(东晋太元十八年),29岁的陶渊明首次出仕,任江州祭酒。其深感大志难酬,不堪吏职,不久解职归田。后来州里召他做主簿,他辞
13、不受命。 2、399年(隆安三年),大约在35岁,其充任荆江二州刺史桓玄的幕僚。不久桓玄在江陵筹备篡位的阴谋败露,陶渊明觉得自己“投冠旋旧墟”看错了人,401年(隆安五年)冬,母孟氏卒,陶渊明还浔阳居丧。从而找藉口离开了桓玄。但这次在江陵生活的见闻,使他了解了“武陵蛮”的生活现实,为其晚年撰写桃花源记提供了写作题材。 3、404年(元兴三年),陶渊明在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不久亦看清了刘裕篡权的野心,失望之下辞官,结束第三次出仕。 4、405年(义熙元年),陶渊明再次到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处任建威参军。不久,刘敬宣上表辞职,陶渊明亦自然离职,第四次出仕的时间很短暂。 5、同样是405年,陶渊
14、明为了生计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浔阳郡派督邮至,其不愿意“束带迎之。”故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遂授印去职。 五次出仕未遂的曲折历程,使陶渊明终于认识到“世与我而相违”,写下了脍炙人口归去来兮辞,开始田园隐居生活。观其一生,陶渊明的性格具有两重性,这与他受到他外祖父孟嘉和曾祖父陶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陶侃是一位被后人推崇为“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的良臣,其早年当过武冈令,后又被荆州刺史刘宏辟为南蛮长史,负责荆州少数民族事务。亦亲任荆州刺史多年,死后葬于长沙。其一生和荆州、武陵蛮有着许多难解之缘。这或许成为陶渊明晚年写作桃花源记生活渠道之一。陶渊明一生的品德操守受
15、其曾祖父陶侃影响至深,少年时期就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11的大志。他关心人民疾苦,痛恨战乱,希望像曾祖父陶侃一样兼济天下,却目睹官场种种黑暗,其为了维护自身气节,最终辞官归隐。 另一方面,陶渊明自幼丧父,与母亲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12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时代,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拼。这种社会动
16、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全感。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又存在着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直至最后,陶渊明“爱丘山”的素愿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正是陶渊明退隐后的阅历、遭遇,对君权的不满和愤慨,促使他写著了千古名篇桃花源诗并记。其集毕生之见闻,特别是在江陵生活时对武陵山区武陵蛮的见闻,以武陵蛮的生活现实为原型,以极平淡质朴形象的笔调,描绘了一个这个与世隔绝、和平安定、民风淳朴的桃花源。 在第二个疑问中,我们确定了桃花源应处于荆、湘一代的武陵山地区,但是桃花源记的形成还融合了一定的传说。唐长孺先生认为桃花源记的故事经过了一个民间传说的过程,最终的作品有作者一定的想像和虚构。而胡
17、怀琛先生的探究支持此观点,他认为陶渊明之桃花源记与刘敬叔之异苑、任昉之述异记在故事结构上是完全相同的,所不同者是桃花源记“词彩更为丰美,篇幅更长,更接近于一篇独立的小说”。其根据它们的繁简程度,进而指出:“应该是简单的在前,繁复的在后。”13 另外,桃花源记深藏着至少是三个流传颇广的传说故事的精髓。即误入仙境、秦人古洞和烂柯山故事。14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化用了东汉时已在民间流传的“误入仙境”的故事。入桃花源被洞人盛情款待与“秦人古洞”的传说极其相似。而渔人出来后,寻向所志,不复得焉,隐晦地表达出了桃花源仙境早已茫然、无法问津。 关于陶渊明写作桃花源诗并记究竟受到了哪些“传闻”的启发?唐长孺先生
18、认为是来源于南方蛮族传说。陈寅恪先生怀疑,陶渊明间接或直接得知了东晋义熙十三年(417)春夏间,戴延之等进入函谷关途中的所见所闻,桃花源记的纪实成分可能取材于这里。 笔者认为桃花源记的另一个疑点是刘子骥。唐代编修的晋书•隐逸传15中记载:“刘驎之,字子骥,南阳人,光禄大夫耽之族也。驎之少尚质素,虚退寡欲,不修仪操,人莫之知。”刘子骥根本就无意于奔走仕途,他远离尘世,过着隐逸的生活。“好游山泽,志存遁逸。”“车骑将军桓冲闻其名,请为长史,驎之固辞不受。”他不追求功名利禄,并偏爱灵山异水。从这个方面来说,他与陶渊明是志趣相投的,也无怪乎陶渊明在文中称其为“高尚士”也。晋书•
19、隐逸传中有一段对其传奇经历的记述“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一囷闭,一囷开,水深广不得过。欲还,失道,遇伐弓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灵方药诸杂物,驎之欲更寻索,终不复知处也。” 桃花源记全文为何会出现一个有真名真姓的人物?这个与陶渊明同时代并且有相同志趣的人是否与陶渊明接触交谈过?陶渊明是否从这个爱好山水的人身上听闻了一些传说?如今都不得而知。 陶诗以田园诗最为著名,其田园诗的艺术魅力,与其说在于它是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如说在于其中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田园是他在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陶渊明心目中有自己的理想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就是他在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
20、世外桃源,是一个与世隔绝、不受外界干扰的地方。在那里生活着着普普通通的人,他们自给自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违农时。他们不交苛捐杂税,生活宁静而幸福。但诗人知道在一个充满着阴谋、屠杀、战争的社会中,他的“世外桃源”只能是一种奢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陶渊明的归隐之路,实际是其理想与当时的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桃花源记亦是黑暗的社会现实与其崇尚自然的本性发生冲突的产物。参考:1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P165;2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P168-178;3唐长儒,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P163-174;4 彭伊立、覃武陵,
21、<桃花源记>并非虚构论桃花源与武陵蛮,民族论坛,2004年05期;5太平御览,卷四十九,中华书局,1998;6 劳榦,桃花源偶记,转引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P141;7粟海、粟利宇,古“桃花源”新考陶潜<桃花源记>摩尔“乌托邦”来源:世界论文网();8 潘世东、饶燕,<桃花源记>与东南西北桃花源求真,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9见晋书卷六十六,列传第三十六“刘弘陶侃”条;另世说新语容止“石头事故朝廷倾覆”条记庾亮畏见陶侃,而温峤劝庾亮前往之言云:“溪狗我所悉,卿但见之,必无忧也。”10按照宋书及晋书本传来计算,尚有清人吴汝纶考定为52岁,及近人梁启超考定为56岁等。11 袁行霈,杂诗十二首,陶渊明集笺注,卷四,中华书局,2003,P347;12 逯钦立校注,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并赞,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P169;13胡怀琛,中国小说的起源及其演变,南京正中书局,1934,P7375;14巫瑞书,<桃花源记>与民间故事,寻根,2004年第4期,P42-44;15见晋书卷九十四,列传第六十四,“隐逸”“刘驎之”条;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