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5.N初中体育中考“平时成绩”评定实施策略探析.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90129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25.N初中体育中考“平时成绩”评定实施策略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025.N初中体育中考“平时成绩”评定实施策略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025.N初中体育中考“平时成绩”评定实施策略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025.N初中体育中考“平时成绩”评定实施策略探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025.N初中体育中考“平时成绩”评定实施策略探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25.N初中体育中考“平时成绩”评定实施策略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25.N初中体育中考“平时成绩”评定实施策略探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体育中考“平时成绩”评定实施策略探析摘要:初中体育中考把体育“平时成绩”首次列入考核内容, 这是体育中考改革一次飞跃。本文根据2008市区体育中考方案,结合学校实际,对体育“平时成绩”的评定办法、操作建议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与广大同仁商榷。关键词:体育中考 平时成绩 评定 实施策略前言 体育中考是国家教育部根据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采取的一项积极措施。2007年11月28日,绍兴市教育局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的有关精神向社会公布2008市区体育中考方案(简称新),并规定体育中考成绩以不低于总分的5的比例计入中考总分,这是日前体育中考的一次重大改革,引起了学校、社会、家长多方的关注。新方案的

2、出台,不光是对以前体育中考成绩计入中考总分的简单恢复,而是在于向学生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健康理念,让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生活化,同时新方案更注重学生体育锻炼的经常性、个性化,更注重学生基本身体素质的提高,以及体育中考的公平。当然,新方案和原先体育中考相比最大的变化之一是考试项目更加全面,把体育平时成绩首次列入过程性评价,即由原来单一的运动技能素质测试,改为由体育平时成绩(15分)、体质健康水平(5分)、运动技能素质(20分)三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和体质健康水平,均由学校为主负责测试评定。而对于平时成绩的考核,由于人数多,横跨三个年度,主客观因素较多,难度较大。因此,如何用更科学合理的方法去评

3、定学生的体育“平时成绩”,是学校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这方面出发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在此将它提出与同仁商榷。1 体育中考实施原则1.1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体育中考事关大局,必须做到组织严密,操作规范,体现公平,确保有序。1.2 坚持过程管理与目标效果测试相结合的评价原则。考试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学校体育工作要重平时、重经常。1.3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考试的内容、标准、办法要体现普及性,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培养兴趣,发展特长。2 体育中考“平时成绩” 分值设置 满分为15分,2008年毕业生体育平时成绩按初三学年评定,分值为15分;2009年毕业生体育平时成绩按初二

4、、初三两学年评定,分值分别为初二5分、初三10分;2010年起的初中毕业生体育平时成绩按初一、初二、初三学年评定,每一学年各5分。3 体育中考“平时成绩”评定实施策略3.1 体育“平时成绩” 评定的具体内容 新的体育中考方案把体育“平时成绩”首次列入考核内容, 是体育中考改革一次飞跃,其本质在于引导学生体育要重平时、重经常,热爱体育、崇尚运动,自觉养成参加体育锻炼习惯。但如何考评?许多学校在这方面作了勇敢地探索,但有些仅仅停留在字面浅层,没有确凿的数据。为此,根据新方案指导思想,我们认为体育中考“平时成绩”应从体育课,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这三方面来考评(见附表),其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参加体

5、育活动的态度和学生出勤率。3.1.1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态度的评定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态度的操作评定有一定的难度,但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因为“态度”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又具有深层次的。所以我们在考评时需要慎重,不能信口开河,拿来主义,用记录情况来说明问题,真正体现体育中考的公平、公正、公开性。一般评定学生参与运动态度的词汇是“积极”、“主动”、“有激情”、“投入”等等。因此,“参加体育活动态度” 评定内容包括是否主动自觉和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在活动中是否全身心投入,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为达到目标而反复练习,是否遵守课堂纪律和常规等等。具体操作方法分为:学生自评,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常规执行的

6、评定;相互评定,在自评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相互评定;教师综合评定,教师在自我评定、相互评定的基础上结合多方积累的第一手材料对学生进行评定。最后对照附表给予相应的结果。3.1.2出勤率的评定这项工作评定主要由教师或体育骨干学生来完成。我们把每节体育课、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统计,并作好记录,对学生点名时不必逐个读姓名,只要点清本班的实到人数与应到人数相对应,把未到者记录便可(见表3)。一学期后进行统计,对学年(学期)旷课、迟到、早退或请假超过一定次数的学生,按照附表给予相应的警示或扣分。事假、病假或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应出具家长、班主任或医院证明,以保证课堂的权威性。当

7、然,附表中的扣减分是一种手段而非全部,更不是来增加学生的负担,而是激励学生向自我挑战,起到鞭策作用,变成自觉行动,养成自觉运动的习惯。3.2 体育“平时成绩” 评定表格设计根据体育中考新方案评定的范围要求和可实施操作性原则,本人设计了以下表格,供大家参考。表1 学生体育“平时成绩”评定总记录表 年级班级年月日内容姓名体育活动出勤率本学年旷课次数着装不规范次数参加体育活动违规情况体育课大课间课外活动加分最后得分表2 学生体育活动情况记录表 班级日期星期天气应到人数实到人数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情 况 表3 学生点名表 年级 班 姓 名日 期注:活动情况一栏只要填活动表现突出的(积极、消极)做出记录

8、,起到一个触动作用。3.3 体育“平时成绩” 评定操作方法建议3.3.1采取“平时成绩” 加分奖励措施,真正发挥评定激励作用。因为合理的恰如其分的评价与考核制度能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引导其自觉锻炼和主动参与意识。因此教师在考核学生 “平时成绩”的同时要注重“人本化”,不能从单一的扣分数据来武断地评定学生的最后结果,应该给学生提供“跳一跳,够得到”的目标,采取一定分数的奖励措施(见附表),多从正面鼓励,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因为“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来的得好。”鼓励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可以鞭策先进,激励后进,肯定正确,否定错误,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使考核内容更具教育意

9、义和发展性,更科学地为学生的“平时成绩”做出评定。3.3.2在初一开学初向全体学生公布体育“平时成绩” 评定办法,让学生了解评定意义,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学年 (学期)结束后,教师根据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以及平时对学生的记录情况(表2)给出相应的分数或评语,然后填写在表1中,使学生准确获得自己学习过程的信息。3.3.3构建信息沟通平台,发挥家长桥梁作用。让家长多与学校老师沟通,了解子女在学校的表现,同时设立警示台和公示台,对有各种不良行为或违纪违规的学生及时在警示台予以警示,当学生将要达到扣分的次数时教师要及时警告学生并通知其家长,让家长起到督促作用。另一方面,引导家长从思想上不但重

10、视孩子的体育中考,更关心他们的健康,重视他们平时体育锻炼的思想和习惯。因为体育中考改革希望学生能够走向户外,除了学校的体育锻炼,在家里可以要求孩子做一些户外运动,现在小区都有很多健身设备,这样能更切实地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构建起了一座桥梁,学生锻炼的习惯也随之慢慢养成。4 结语新的体育中考方案把体育“平时成绩” 列入考核内容是这次中考改革的亮点,更是对体育教学的一次促进,所以我们在考核过程中应以育人为本,坚持“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教育理念,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评定办法,全面有效地评价学生的体育平时成绩,使实施办法真正在实践中得到落实,不断地完善。以上为本人结合本校实际

11、情况制定的平时成绩评定实施策略,希望各位同行专家指导,提出宝贵的经验。 主要参考文献:1.绍兴市区体育中考方案解读2. 施丽华等 对新课标下体育教学评价的探讨 体育教学 2005.43. 袁冲 新课标下体育教学评价探析 体育教学 2004.34. 吴振涛 试论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评价的改变 体育教学 2004.35. 张旺 对“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目标的评价尝试 体育教学 2007.3附表: 学生体育“平时成绩”评定办法类别评 定 内 容体育课凡能按时、自觉、积极参与体育课教学,没有违反课堂规定,出勤率在95以上学生均得满分。如有以下情况者原则上扣0.5-1分。1.学生参与体育课教学

12、,学年累计不到总课时1/3,且无理由,无各种请假手续的,体育课成绩原则上不及格,且学年考核成绩为1分。2.凡学年累计请假次数达到十次以上,虽有正常请假手续,(不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如见习等)原则上扣1分。(例假的学生允许在剧烈活动时见习,每月最多三课次,超过三课次算一次请假,同时需提供医务室证明)。3.学生无故缺席,学年累计次数达到五次以上者。4.上课迟到或早退累计次数达三次算缺席一次,着装不规范算缺席一次。5.凡不认真参加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学生。6.上课时,学习态度不端正。(指经过学生自评、相互评定、教师综合评定)7.计分办法:满分为9分,其中2008年毕业生按初三学年评定分值为9分,2

13、009年毕业生按初二、初三两学年评定,分值分别为初二3分、初三6分;2010年起初中毕业生每学年分值各为3分。大课间活动凡能认真参加每次大课间活动,且能根据练习内容带好活动器材,出勤率在95以上的学生均得满分。1.2010年起初中毕业生:共3分,每学年满分为1分,有以下情况的将扣0.5-1分: (1)无故缺席学年累计达到五次以上者或大课间活动出勤率低于95.(2)违反大课间活动要求或不认真参加活动、态度不端正的(指经过学生自评、相互评定、教师综合评定)。2.2009年初中毕业生: 共3分,分值分别为初二1分、初三2分,考核方法同2010年初中毕业生。3.2008年初中毕业生:以学年为单位,学年

14、满分为3分, 考核方法同上。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包括体育活动课和其它体育活动(体育竞赛、运动队训练等)、眼保健操等。凡能认真参加体育活动课、运动队训练、各类体育竞赛活动等,且出勤率在95以上学生均得满分。1.2010年起初中毕业生: 共3分,每学年满分为1分, 有以下情况的将扣0.51分:(1)出勤率低于95.(2)无故缺席学年累计次数达到五次以上者。(3)违反课外活动要求或不认真参加活动、态度不端正的(指经过学生自评、相互评定、教师综合评定)。(4)被学校选中试训的运动员出勤率低于95或无故缺席学年累计次数达到五次以上者。(5)眼保健操不符要求,学年累计次数达到五次以上者。2.2009年

15、初中毕业生: 共3分,分值分别为初二1分、初三2分,考核方同2010年初中毕业生。3.2008年初中毕业生:以学年为单位,学年满分为3分, 考核方法同上。加分1.如果被学校选中成为校运动队试训的学生,能认真训练,训练的出勤率不低于95的的情况下,学年体育平时成绩可记为满分。2.如果代表学校参加经教育局认可的市属级以上各类比赛的学生, 学年体育平时成绩可记为满分。3.学校组织的单项体育比赛个人获得第一名以及集体项目获得团体第一名的主力队员(按计划实施的比赛)或者是一学年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赛累计次数达三次以上的学生, 学年体育平时成绩可加1分.但不得超过该学年体育平时成绩的界限。4.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成绩达到优秀,或者是比上学年进步一个等级的学生, 学年体育平时成绩加1分.但不得超过该学年体育平时成绩的界限。5.体育课、大课间活动、课外活动期间,在学生面前被老师公开表扬的学生,一学年累计次数达到五次以上的学生, 学年体育平时成绩加1分.但不得超过学年体育平时成绩的界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