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理解4:说明文阅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阅读理解4:说明文阅读.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说明文阅读【知识网络】说明文是说明事物或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其作用是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者阐明事理。它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具有广泛的用途,理所当然地成为中考考查的重点之一。本专题主要就是帮助考生了解有关说明文的基本常识和考查角度,掌握说明文阅读理解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并通过适当的训练,提高阅读和理解说明文的能力。本专题的知识网络如下:说明文的种类按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按表达方式和语言特色分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说明文说明文的特点内容的科学性结构的条理性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的结构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说明的方法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
2、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考点解读】一、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所谓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说明白这一事物或事理的独特之处。二、说明的方法: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释明白,就要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如下8种。1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如中国石拱桥以古代的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对我国建设石拱桥历史的悠久、成就的杰出作了说明。2分类别: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逐一加以说明。如向沙漠进军一文将沙漠进攻的方式分
3、成“游击战”和“阵地战”两类。3列数据: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如死海不死一文用大量的数字说明死海浮力大的原因,非常清晰。4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如人类的语言一文将鹦鹉、猩猩的“语言”与“人类的语言”作比较,得出“只有人类才有真正的语言”的结论。5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或事理下定义。这是说明事物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的一种方法。如统筹方法一文,开头就给“统筹方法”下了定义。6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
4、中的比喻。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7画图表:有些事物的关系抽象而复杂,仅用文字说明还不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上示意图,或按比例精确绘制的图表,如产品设计图、军事行动路线图等。有时,被说明的事物项目较多,也可制定统计表,将有关数字分别填入表中,使人看了一目了然。8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这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如中国石拱桥中的“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样的说明显得十分生动、活泼。三、说明的顺序:有条有理地说明,才能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清楚。
5、常见的说明顺序有。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文是按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写的,活板一文是按活板制作的程序写的。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按照瞻仰的路线由远及近、由低到高,先四周后正中,先台阶后碑身、碑座等依次进行介绍。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
6、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等等。如死海不死一文,由现象到本质(成因)揭示了死海的特征,并介绍了死海的现状和未来,层层深入,逻辑条理十分清楚。四、说明文的语言: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几乎”对“到处都有”作了限制。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五、考查要求及趋向“新课标”
7、在说明文阅读方面的学习要求是: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文章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看,对说明文阅读的考查,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思路的梳理,对文章层次的划分;对文章整体或局部的大意的概括;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的把握;对关键词句的意义及其作用的体味和推敲。【金题解剖】一、(2004,哈尔滨市)阅读向沙漠进军选段,回答文后问题。向沙漠进军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断地斗争。但是
8、从古代的传说和史书的记载看来,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区反而为沙漠所并吞。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古代埃及、巴比伦和希腊的文明都是在这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是两三千年来,这个区域不断受到风沙的侵占,有些部分逐渐变成荒漠了。我国陕西榆林地区,雨量还充沛,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是个天然草原区,没有多少风沙。到了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和山西北部许多人移居到榆林以北关外去开垦。当时的政府根本不关心农业生产事业,生产技术又不高,垦荒伐木,致使原来的草地露出了泥土,日晒风吹,尘沙就到处飞扬。由于长城外的风沙侵入,榆林城也受袭击,到解放以前,榆林地区关外30公里都变成沙漠了。1.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9、选文的说明内容。答案说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概括说明文内容的能力。概括内容需要目有整体,如果能对文章的结构层次进行适当的分析就更好了。选文共有三段,第二、三两段是举例说明,主要信息集中在第一段中。“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一句,将沙漠比作人类的敌人,便表明它对人类具有危害性;“若干住人的地区反而为沙漠所并吞”说明人类难以彻底征服沙漠,同时也说明了沙漠危害人类的表现和程度。总之,选文都是围绕着“沙漠对人类的危害”进行说明的。概括内容时能具体的就不宜抽象。2.第3段文字可分为两个层次,请用“/”线在下面标出。答案/解析这段中的四句话,第句介绍了“榆林地区”的本来面貌,后三句说明
10、了它遭受风沙侵害的原因及结果,前后构成对比,层次分明。分析句间关系,可以印证在第句后分层的正确性:后三个句子,“到了”“当时”(第和第句)一脉相承,不可割断,“由于”一句是在第句所说的人为原因之后,又说明另一方面的原因自然原因,所以第和第句也不可割开。3.选文中用到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请任选其中一种,结合文中具体语句,说说它的作用。答案恰当地举出例子并说明其作用例如:用摇篮和荒漠作比较,更加突出了沙漠对人类的危害解析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只要选取题目中所列说明方法中的一种结合具体语句作出解释即可。解释时既要考虑到这三种说明方法的“普遍”作用(所有的说明方法都是为了更好地介绍有关内
11、容),又要看到它们在选文中的“特殊性”。4.文中第3段加点词“还”不能去掉的原因是什么?答案限制说明了陕西榆林地区雨量比较充沛解析本题材主要考查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理解。“还”是一个副词,用在形容词谓语“充沛”之前,自然起到限制作用。“还”用在形容词之前,表示程度上勉强过得过,一般是往好的方面说的。句中说“雨量还充沛”显示了和“充沛”有一定的差别,如果去掉,表达就不够准确了。5.土地沙漠化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从选文中看,造成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良策?答案风沙的侵袭;乱砍滥伐植树种草,防止乱砍滥伐等解析“沙漠化的主要原因”集中在第三段中。其中第句说明了人为的原因,“垦荒伐木
12、”四字便是很好的概括;第句说明了自然的原因,“风沙侵入”四字便是很好的概括。防治措施要针对原因而定。二、(2004,湖北省黄冈市)阅读人类能移居火星么?,完成文后问题题。人类能移居火星么?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的科幻小说里,人类就开始在火星上散步了,然而直到今天这还只是个设想。但许多人都坚信,问题不是人类能不能登上火星,而是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到达那里。至今,仍然没有人确知怎样才能最方便最省力地到达火星。有人估算,人类登上火星需要600亿美元的资金,甚至更多。不过火星协会主席罗伯特祖布林认为这个数字应该是300到400亿美元,相当于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花费。祖布林出版了一本名为移民火星的书,书中勾勒
13、了人类定居火星的宏伟蓝图。为什么人类对火星始终充满向往?因为就目前的观测情况看,火星是最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二家园的地方。尽管火星上的温度是零下200,但在所有太阳系的行星中,火星的环境是与地球最相像的。火星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一半,那里还有相当于地球上三分之一的重力和百分之一的大气浓度。最主要的是,探测器已经发现了在火星冰冻的极点和地表下面有水存在。每两年,火星会靠近地球一次,今年夏天,火星来到了距离地球5576万公里的地方,这是6万年来它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次。祖布林说:“人们很想知道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火星也许是解开这个问题的关键。在火星上,即便是只能找到原始状态的微生物,那也意味着类似于人类
14、的生命不只存在于地球上。”行星协会主席路易斯弗雷德曼说,人类想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火星最吸引我们的地方在于它很可能帮助我们了解生命的缘起和归宿。”“并且,火星是我们目前知道的人类有机会移民的唯一地方,人类将以此证明自己不会永远呆在地球上;如果我们(A)能往火星上移民,那么地球可能(B)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将不得不再次审视人类和地球的关系。”1.阅读第二自然段,指出火星最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二家园的四个条件。(1)_(2)_(3)_(4)_答案(1)火星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一半(2)火星上有相当于地球上三分之一的重力(3)火星上有相当于地球百分之一的大气浓度(4)火星上有水
15、(5)火星距离地球近(答出其中四条即可)解析火星最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二家园的条件,也就是火星适合人类居住的因素,在这方面,“火星的环境是与地球最相像的”一句是总说,根据题中的数量限制可以确定,答题区间在分说部分,而且应该扣住“相像”二字组织答案。语段中只有“火星存在”两句话具体说明火星与地球的相像之处,而我们至少要答出四点,可见,对于其中包含的信息,能分解的就要分解。答题思路明确了,答案也就容易拟定了。另外,语段中最后一句话说明火星离地球近,这有利于人类登陆火星,可以作为条件列入答案。2.祖布林和弗雷德曼对探测火星的意义各有什么看法?简要回答。祖布林:_弗雷德曼:_答案祖布林: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
16、。弗雷德曼:了解生命的缘起和归宿。解析本题的答案当然要从祖布林和弗雷德曼二人的话语中寻找。祖布林的话只有两句,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意思的补充,答案当然要扣住第一句来归纳。弗雷德曼的话共有三句,我们不难断定,第一句是“引子”,第二句是核心,第三句是对生命的“归宿”这一意思的补充,答案的依据是容易确定的。当然本题没有对答案作出字数上的限制,按照答题的常规要求,概括“看法”,最好用表示肯定的陈述句。二人的看法也可以分别概括为:祖布林,火星也许是解开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的关键;弗雷德曼,火星很可能帮助我们了解生命的缘起和归宿。3.由于编者的疏忽,文中划线句子中漏掉了一个“不”字。有人认为这个“
17、不”字应放在(A)处,也有人认为应放在(B)处。你认为应该放在哪里?为什么?答:_答案应该放在A处。这样“我们将不得不再次审视人类和地球的关系”才有依据,正因为不能往火星上移民,地球才是我们唯一的家园,进一步强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文段的意思,并有相应的生活积累。“我们将不得不再次审视人类和地球的关系”,其言外之意是人类应当更好地保护地球。常言道:“物以稀为贵。”如果地球以外再也没有人类的可居之处,那么人类对地球就应该更加珍视。分析句间关系,也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作出回答。弗雷德曼的最后一句话,以分号为界构成正反两个方面,前面说的是人类能移居火星的情况,后一方面说的自然
18、是人类不能移居炎星的情况了。4假如有一天火星人来到地球做客,请以导游的身份向客人介绍你知晓的一处旅游景点及特征。_答案略。解析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我们不难看出,试题本身也作了一定的限制:一是应该写成一段说明性的文字,要重视说明的顺序和说明的方法等;二是说明的对象是“一处旅游景点”,不能是多处,也不能是其他事物;三是要以说明旅游景点的特征为重点。三、(2004,资阳市)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目前世界上第一台光脑已由欧共体研制成功,这是一台全光数字计算机,其运算速度比电脑快一千倍。光脑和电脑的工作原理基本一样,所不同的是光子代替了电子;光互连代替了电子导线互连;光开关、
19、光三极管、光存储器、反馈装置和集成光路等部件,代替了电脑中的电子硬件;用光运算代替了电运算;用非冯诺伊曼结构代替了冯诺伊曼结构;从而使光脑中的功能为电脑所望尘莫及。光脑具有超并行性。目前最新的并行处理电子计算机常具有NXI的并行性,其结构和运行极为复杂,速度和精度也相当低。光脑则不同,它具有NXI的并行性,具有并进通信和并行处理能力强,可用简单的运算去处理大阵列的特点。光脑可在接近室温条件下具有超运算速度。电子的传播速度每秒只能达到593公里,而光子的速度每秒30万公里,因此利用光在光缆中互连通信要比利用电子在互连的导线中通信减少大量的时间,提高了运算速度。同时超高速电脑的计算器件只能在极低的
20、温度下工作,而光脑则可以在接近室温下进行超高运算也在于光的频带远大于无线电波和微波,具有极大的信息存储量,存储量可达108位。光脑抗干扰能力强。光脑靠光子传播信息,光电子没有带电荷,对其它邻近的光子和电子毫无影响。所以光信号不仅不相互干扰,而且可以与电子控制信号交叉,此外光脑容错性能好,具有与人脑类似的容错性,系统中某一元件损坏或出差错时,并不影响到最后结果。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_。答案光脑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对象的认定,认定说明对象是概括说明内容的形式之一。本题难度不大,除了文章内容之外,从后面的题目中也可以看出来。答题时要注意题目和题目之间的联系。2简略回答光脑同电脑相比具有哪些优势。答案
21、不拟标准答案。扣住“具有超并行性,在接近室温条件下,具有超运算速度,抗干扰能力强”即给分。解析选文共有五段,答题依据集中在后三段的首括句中。组织答案时应该注意用语简明,重复出现的词语该删除的要删除,该合并的要合并。3这则短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答案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答对其中任何两个即给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说明方法的把握。文中在说明光脑的工作原理、并行性、在接近室温条件下的运算速度以及抗干扰能力时,将光脑和电脑两类事物进行比较,包含了作比较和分类别两种说明方法;在说明光脑在接近室温条件下的运算速度时,还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4第自然段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光脑在接近室温条件下具有超运算
22、速度的?一方面从光脑的_另一方面从光脑的_答案光子传播速度块,通讯耗时短光的频带大,具有极大的信息存储量(答对个方面给1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自然段共有三句话,首句是概括句,后两句分别对首句作出了具体说明,“同时”二字是一个明显的标志。我们抓住后两句中的关键性词语进行概括就可以了。5“光脑和电脑的工作原理基本样,所不同的是光子代替了电子”一句中,“基本”用得准确是因为_答案“基本”说明大部分工作原理相同,也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表明说话留有一定的余地。(言之有理即给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理解。“基本”在这里的含义是“大体上”,用来修饰“一样”,说明所谓“一样”
23、只是从大处而言的,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差别。实际上,根据文章内容和常识也不难断定,如果光脑和电脑的工作原理完全样,那么光脑的优越性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6根据你平时的积累,说出两个高科技产品的名称。答案如数码电视、数码相机、电子计算机、神舟五号宇宙飞船等。(说出的产品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即可)解析本题具有很大的开放性,考生只要平时关注生活,关注媒体报道,不难回答。【技法解析】一、明确说明对象。阅读说明文,首先要从整体入手,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如何认定说明对象呢?一是要看题目,不少题目有表示说明对象的作用,如中国石拱桥;二是要抓住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二
24、、抓住被说明事物或事理的特征。一般来说,说明文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形态、性质、成因、功用等方面。除说明的重点外,还要弄清作者介绍的是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的。三、仔细阅读,归纳说明方法。阅读说明文时,要学会边读边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然后归纳主要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进一步分析这些说明方法对准确说明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四、逐段概括要点,理清说明顺序。概括要点时,要重视首括句、尾结句以及提问式语句的作用,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作解说的语句的作用。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勾画出来。概括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简明扼要。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
25、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连缀起来,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的说明顺序了。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还要看说明的对象。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五、整体感知,把握中心。在理清说明顺序的基础上,分析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就容易看出文章的基本结构了。如果是总分式的结构,还要着重分析“分”的部分是按什么原则组合的,是并列,是递进,还是包含有总分关系;如果是递进式的结构,就要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还是由个别到一般,或
26、是从结果到原因等等。把握结构以后,最好能画出结构示意图。归纳说明中心就是要归纳出一篇说明文说明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征,或阐释了怎样的事理。在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再归纳说明中心也就不难了。【拓展创新】(2004,锦州市)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鸟中诸葛乌鸦的名声不好,有人厌恶它,视其为不祥之物,认为“乌鸦叫,祸来到”。其实乌鸦是鸟中诸葛,不过鲜为人知。鸟类学家研究发现,乌鸦的聪明机灵令人吃惊。在欧洲的一些公路两旁,常常可以看到乌鸦,因为每当载重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地面震动往往迫使地下的虫子爬出地面,这样,乌鸦一伸嘴便可把虫子吃掉。乌鸦还会把核桃扔在路上,让汽车替它们把壳压碎,
27、它们再吃壳里的果实。在英国,乌鸦吞食耗子很有趣。乌鸦站在猪背上“值班站岗”,因为它确信,在猪圈干草堆中爬来爬去的耗子,绝不会留意哼哼叫个不停的肥猪,于是乌鸦从猪背上猛然往下跳,便可以把耗子叨到嘴里。乌鸦看到狗在吃东西,往往会有几只飞去啄它的屁股,待狗反身攻击时,另外几只即迅速将它放下的食物抢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渔民常常把鱼竿搁在冰窟窿中钓鱼,乌鸦会利用渔民不在的机会,用嘴叨着钓鱼线,把线绳子拖着,直到鱼钩上出现活蹦乱跳的鱼,美餐一顿后叫几声便飞走了。如果有一只乌鸦在某个地点落入猎人的网中,那么,即使猎人改用其他完全不同的圈套,也不能诱骗第二只乌鸦中计。有许多小鸟都是由亲鸟哺育,长大后便各飞
28、东西。而乌鸦却不同,小乌鸦长大后不但不离娘而去,并且对自己的父母十分孝敬。老乌鸦飞不动了,小乌鸦便到处寻食,衔回来一口一口地喂。老乌鸦一旦病死,小乌鸦还召集亲友为其送葬。有时群集数以千计,众乌鸦哀鸣着盘旋数圈,向遗体告别后将死乌鸦放入深坑。荷兰一位动物学家“领养”了一只18个月的乌鸦,把它饲养到8岁,这只乌鸦视他为“父亲”,他一踏进门,乌鸦便会手舞足蹈向主人鞠躬致意,其亲昵之态令人动情。乌鸦的模仿能力也很强,它能重复各种各样的声音,甚至也能学人说话,有个别乌鸦可掌握百余个词呢!新喀多尼亚岛上的乌鸦还会用树叶和细枝制作捕捉昆虫的“工具”。它们折断一些钩形小枝以脚固定,除去树皮和叶片,用喙把钩部整
29、理成像鱼叉且带有倒钩的工具,然后用这种工具设下陷阱引诱并捉住猎物。草原上的乌鸦还会衔着充满膻气味的羊粪“空投”于狼爪下,给狼报信和“导航”,饥饿的狼跟踪乌鸦找到羊群,乘牧羊犬疏忽之时叼走小羊。狼饱餐之后,乌鸦再飞来吃“残羹剩饭”。但有一些人认为,碰见乌鸦是不祥之兆,说它是“报丧之鸟”。其实,乌鸦并非不祥之鸟,报丧之谜已被揭开。乌鸦喜欢吃动物尸体腐烂之物,其嗅觉特别灵敏,能在很远的距离嗅到尸体分解出来的微弱气味,从而竞相飞至。久病垂危的病人临终前会释放腐败气味,人尚未死,乌鸦早已闻息而来,这也许是人们厌恶乌鸦的原因。(选自智慧背囊第三辑,作者林昌铋,有改动)乌鸦是一种飞禽,却很有人情味,请你从选
30、文中找出相应的语段,说说它给你的启示。(1)语段(写出段落序号):_(2)启示:_答案(1)语段:(2)启示:鸟类尚且知道孝敬父母(知恩图报)、对他人的帮助心怀感激,人类更应如此。解析本题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它要求考生既领会文章的内容,又能适当联想引申,从而受到应有的教育。语段不难确定;确定了语段,关键就是要用简明而准确的语言对其内容进行概括,并由此而想到人类应有的做法。【快乐闯关】知识能力关一、(2004,浙江省绍兴市)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枯木的妙用张洪军20世纪末,美国西部的一个州,突然爆发了一场森林大火,上万亩森林遭受了灭顶之灾。事后,人们对火灾原因进行了调查,发现罪魁祸首是森林
31、中的那些枯枝朽叶,它们即使只遇到星星之火,也会很容易地燃烧起来,并迅速蔓延,酿成一场生态灾难。于是,人们痛定思痛,决心亡羊补牢。州政府责令全州的森林管理部门和人员,并发动全社会的环保主义者,对森林中衰萎干枯的树木、草叶进行及时清理,以消除火灾发生的隐患。命令执行后,果然大见成效,在随后的两年里,再没有大的火灾发生。正当人们暗自得意时,另一种始料未及的生态灾难,使他们目瞪口呆!一种由云杉卷叶蛾引起的虫害,大面积地爆发了。这种害虫在毛虫阶段危害树木,专门吞噬树木的嫩叶嫩芽。在很短的时间里,几万亩珍贵的树木被吞食掉,成片成片地枯萎,死亡。眼看着虫害在迅速蔓延,更多的森林将遭受侵害,束手无策的州政府赶
32、紧向联邦政府求援。美国农业部的专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令许多人大吃一惊:原来,造成云杉卷叶蛾大量繁殖和严重虫害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类无知地把森林中枯死的树木、草叶清理掉了!森林中的枯木为害虫的天敌鸟儿、蚂蚁提供了筑巢、栖居、休息、觅食和避难的重要场所,而它们的存在又有力地遏制了害虫的繁衍。当人们为了防止火灾而把这些枯木清除掉的同时,也就毁掉了鸟类和蚁类赖以安身立命的家园。它们失去了栖息、繁衍的场所之后,数量急剧地减少,于是害虫就会乘虚而入,有了作孽和繁殖的机会。以上这些发现,让人们明白了一条真理:自然界中哪怕是一草一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大自然总会用一只无形的手,去巧妙
33、地调节和平衡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面对大自然,人类最应该做的就是:_(选自百科知识2004年第五期,有删改)1.根据选文,说说枯木有何妙用。2.选文写了两场与枯木相关的生态灾难,请分别用一个词加以概括。_3.读了这篇文章,你对大自然有什么新的认识?4.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在文末填上一句话,说说人与自然如何相处。二、(2004,北京市朝阳区)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人们通常以为微波食品是安全的。在美国,90以上的家庭拥有微波炉。微波炉既快又方便,经济实惠,是现代快节奏生活的理想烹饪工具,但微波炉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微波是很短的电磁波,属于大自然能量光谱的一部分。太阳产生微波,但是,太阳
34、产生的微波与微波炉产生的微波有重大区别。这个区别在于,微波炉是用交流电来产生微波的。微波炉是怎样烹饪食物的?交流电可以产生频率很高的电磁波微波。水分子有正极和负极,因此当水接受正负交替的微波能量时,水分子会迅速转动。这有点儿类似用磁石把平面上的大头针吸得团团转的情形。微波炉用交流电产生的微波,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以每秒钟数亿次的速度旋转,造成分子之间巨大的摩擦,使食物迅速加热。事实上,质量检测机构只关心微波炉是否存在微波泄漏的情况。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质量检测机构从未质疑微波食品本身是否安全。1991年,由于一场公众瞩目的官司,人们开始意识到微波食品并非百分之百安全。一位名叫诺尔玛利沃特的妇女的家人
35、为她的误死起诉。诺尔玛去医院进行髋部更换手术。手术很成功,诺尔玛却死了。诺尔玛死于一次输血之后,血液是经过微波炉加温的。这是第一次有重大证据表明微波炉对被加热的物品的化学性质造成了破坏。如果仅用微波炉把血液加热到体温,就能使血液包含致人于死命的毒性,那么我们用更高的温度在更长的时间内加热食品,又会有什么情况呢?食物的分子吸收了大量能量。这些能量足以分解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导致了通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的分子异变,结果许多新的奇怪的分子出现了。问题就在这里,食物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了人体不能识别的分子。这些奇怪的新分子是人体不能接受的,有些有毒性,还可能致癌。因此,经常吃微波食品的人或动物,体内会
36、发生一定的生理变化。瑞士皇家科技协会的汉斯赫尔特博士和博尔纳德博士发现,微波加热破坏了食物的营养成分。他们测量了吃微波食品志愿者血液中的病理变化。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了,这意味着血液携带的氧减少,人体组织无法得到所需的氧。相反,白细胞和胆固醇增加了。白细胞增加会引起人体的压力和紧张,通常只有当人体感染急性疾病、细菌感染或细胞受损坏时,白细胞才会上升。此外,淋巴细胞和白细胞对产生抗体有重要作用。俄罗斯的研究表明,遭受微波辐射不仅有损健康,而且食用微波食品同样会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在美国,俄利根波特兰的科学家也曾发表过俄罗斯的研究发现。无论何种食物一旦经过微波加热都会产生已知的致
37、癌物。肉类、奶类、谷物、水果和蔬菜都会产生引起癌症的化学物。吃微波食品的人消化系统紊乱,淋巴系统发生障碍,血液中癌细胞增加。经常吃微波食品的人更容易患胃肠癌,消化系统也会逐渐出现问题。科学家还发现,每台微波炉都会泄漏辐射,微波烹饪的食物会产生有毒和致癌的附加物,微波食品的营养价值减少了60至90,包括矿物质和生化酶,维生素B、C和E等物质,甚至连蛋白质的营养成分也减少了。荷尔蒙也会发生异常情况,特别是男性和女性荷尔蒙的分泌和平衡出现异常。长期食用微波食品会导致永久性的脑损伤,造成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波动,智力下降。19.认真阅读全文,为本文拟写一个标题。20.文章从哪几方面说明了微
38、波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1.请你说说微波炉烹饪食物的原理是什么。22.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最后一段中加点词语“无论、一旦、都”的作用。三、(2004,广西)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蚂蚁的本领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曾经这样描述蚂蚁:“蚂蚁太像人了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作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用化学喷剂惊扰和迷惑敌人并捕捉奴隶;织巢蚁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他太夸张了吗?没有!其实蚂蚁的本领远不止于此。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它就会修筑“公路”。亚马逊雨林中的蚁类,为躲避狂风暴雨,在树上
39、啃出一条条凹槽,或在平地用沙砾修筑成沟槽,作为它们的公路;蚂蚁是列队行进的,为解决相对而行或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它们竟“设计”出了类似立交桥的环形交叉路口。别看蚂蚁的神经系统并不发达,就那么几个小小的神经元在一起,根本谈不上有头脑和思想,然而它们一旦成为一个整体时居然能够_、_、_,成为一部活计算机。它们无需图纸,也没有指挥和监理,但竟能齐心合力地设计并建造成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蚁丘。蚁丘的内部布局合理,空气畅通,温度恒定,各种设施齐备,其工程之浩大令人惊叹:有上百个蚁丘相通,可长达数十米;有的如“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最高的可达6米,按其身高的比例,相当于人类300层的摩天大厦。蚂蚁王国的这般
40、工程往往需要十余年的艰辛劳作,而工蚁的寿命不过两年,也就是说,需要几代蚂蚁的努力方可大功告成。天知道,它们是怎样保持一致的?据考证,蚂蚁早在5000万年前就完成了类似人类的从“狩猎”到“农耕”的转变。现在地球上约有二百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类真菌的本领。它们不但懂得施肥、收割,还懂得利用树叶发酵产生的热量来保持真菌园的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甚至当它们种植无收时还会向邻居借贷!地球上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几乎都怕火,但蚂蚁不怕,甚至可以灭火!科学家曾作过这样的实验: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蚁穴顶上,开始它们似乎有点惊慌,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只见无数蚂蚁前赴后继扑向火焰,用分泌出的蚁酸来灭火,经过66秒,一些蚂蚁牺
41、牲了,但终于扑灭火焰。当再次重复这个实验时,它们只用了40秒钟就将火扑灭,而且无一伤亡。蚂蚁,这种有着8000万年历史的“资深”家伙,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1.第三自然段中空缺处应填写的三个词语顺序正确的一项是A.思考谋算筹划B.筹划思考谋算C.谋算思考筹划D.思考筹划谋算2.对文中加点词语的分析,不恰当的是A.“它们竟设计出了类似立交桥的环形叉路口”中的“竟”表示“出乎意料”。B.“现在地球上约有二百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真菌的本领”中的“约”表示“大概、估计。C.“地球上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几乎都怕火”中的“几乎”表示“所有的”。D.“它们只用了40秒钟就将火扑灭”中的“就”表示“所用的时间
42、短”。3.文章开头引用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的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4.本文在说明蚂蚁的惊人本领时,是通过四个方面来具体表现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写出(每项不超过8个字)。(1)_(2)_(3)_(4)_5.第三段文字中,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这种形象化的语言在说明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2.本文的结尾段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它起到了什么效果? 创新能力关一、(2004,宁德市)阅读森林的兴利除害一文,完成711题。在一个流域内,森林能起其它植被及工程措施代替不了的保护作用。它通过树冠、树干、树叶截留相当比例的天然降水,缓和降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击,减少砂土流失;又因森林植被的残落物以及
43、林内植物根系和动物的活动,使森林土壤的结构形成涵水能力很强的孔隙,落在林地的水分能迅速下渗沉贮起来。据观测,森林土壤的根系空间达到一公尺深时,每公顷森林可贮水5002000立方公尺。以500立方计算,则每2000公顷森林的贮水量,便相当一个百万立方的小型水库。人们就是从这个意义上称森林为“绿色水库”的。值得特别强调的是,森林在特大暴雨下还能起抑制洪峰、削弱洪峰从而消除险情的作用。1975年河南大水灾,驻马店地区的洪汝河、沙颖河、唐白河流域连降特大暴雨,三天内降水达8001000毫米,使板桥和石漫滩两座水库大坝决口,造成了极大的灾难;而同一条件下的薄山、东风两水库,却经受住了洪峰的冲击,安然度险。据河南有关单位事后调查,认为水库的失事与否,与上游的森林植被状况密切相关。原来那两座失事水库的周围及其上游的森林覆盖率仅为20;而安然无恙的两座水库的周围及其上游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0。经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