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理综适应性考试试卷.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92857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理综适应性考试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理综适应性考试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理综适应性考试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理综适应性考试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理综适应性考试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理综适应性考试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理综适应性考试试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2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理综适应性考试试卷(化学部分)收藏试卷试卷分析布置作业在线训练显示答案下载试卷一、化学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根据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主要含氮气和氧气B空气是纯净物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D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气体显示解析 2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图所示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取一定量的NaClB称取3gNaClC量取47mL水D 溶解显示解析 3对物质进行归类整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对物质的归类中有错误的一组是()A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水B碱氢氧化钠、熟石灰、纯碱C有机

2、合成材料涤纶、聚乙烯塑料、合成橡胶D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无机盐AABBCCDD显示解析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若不加入二氧化锰,则反应不能发生B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C测得某溶液的pH约为6,则该溶液呈碱性DNH4NO3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则NH4NO3溶于水的过程表现为吸热显示解析 5以下是某同学对课本中图表资料的使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A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可以判断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B根据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判断该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C根据元素周期表,可判断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判

3、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显示解析 6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在准备实验时,甲同学配制了Na2SO4、K2CO3、BaCl2、稀盐酸四种溶液,但没有及时贴标签乙同学在使用时为区分四种无色溶液,将溶液分别编号为、并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由此推断、依次是()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有白色沉淀生成+有气泡冒出A稀盐酸、Na2SO4溶液、K2CO3溶液、BaCl2溶液BK2CO3溶液、BaCl2溶液、稀盐酸、Na2SO4溶液CBaCl2溶液、K2CO3溶液、Na2SO4溶液、稀盐酸DNa2SO4溶液、BaCl2溶液、K2CO3溶液、稀盐酸显示解析二、化学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共48分)7化学用

4、语是化学特有的语言,有丰富的内涵和化学之美(1)用化学式表示:一个氧分子 2,两个铁离子 2Fe3+,三个硫原子 3S;(2)化学用语表示的意义(各写两条):CH4 一个甲烷分子、甲烷这种物质, 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或钠原子有3个电子层);(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一个分解反应 2KClO3 MnO2.2KCl+3O2,一个复分解反应 Ca(OH)2+Na2CO3CaCO3+2NaOH;(4)若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如 136C即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 126C和 136C的关系是 BDE(填序号)A两种不同的

5、元素B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C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相同的两种原子D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E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相同的两种原子显示解析 8经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能从化学的视角去看物质,感受化学的重要(1)水是生命之源,而无色透明的液态水从微观角度看是由 水分子构成的将液态水加热变成水蒸气发生的是 物理变化(填“物理”或“化学”),而将水通电生成氢气发生的是 化学变化(填“物理”或“化学”),这两个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有无新物质生成虽然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但是淡水资源却很少,请你设计一句公益广告词以增强众爱惜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你的设计是 不要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是我们的眼泪;(2)3月31日

6、晚,贵阳市积极参加今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以实际行动倡导节能减排短短60分钟的熄灯可以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做大贡献,因为每节约1度电,就减少约1000g二氧化碳的排放,若这1000g二氧化碳由单质碳燃烧产生,则可以节约碳 272.7g(3)我们用联胺(N2H4)作燃烧将发射卫星的火箭送入太空发射时联胺与N2O4燃烧生成氮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2H4+N2O4 点燃.3N2+4H2O显示解析 9在化学学习中,我们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物质与变化(1)透过 墙内开花墙外香现象,我们感受到了分子在不断运动着;(2)根据如图实验,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使蜡

7、烛与空气隔绝;(3)通过对O2、CO2气体制取的研究,我们发现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是有规律的如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4)NaOH、Ca(OH)2、HCl、CO2、MgCl2五种物质间能发生的反应共有 6个,根据这些反应可以归纳出碱的性质有 碱能和非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碱能和酸发生反应、碱能和盐发生反应显示解析 10硫酸铜晶体在实际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从废铜料(含铁)制取硫酸铜晶体的途径(1)试剂X的名称是 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稀硫酸;(2)已知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则从硫酸铜饱和溶液中析出硫酸铜晶体的方法有 蒸发溶剂、降

8、低温度;(3)写出、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u+O2 .2CuO, CuO+H2SO4=CuSO4+H2O;(4)上述各步转化中能证明金属铁的活泼性强于A的是 (填序号),理由是 铁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显示解析 11实验室用盐酸和碳酸钙固体反应,将得到的气体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没有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为此,同学们进行了探究提出猜想甲同学认为:澄清石灰水已变质;乙同学认为:气体X中不只含有CO2;实验方案(1)甲的探究:取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制取CO2;反应的方程式为 Na2CO3+H2SO4=Na2SO4+H2O+CO2,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为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

9、结论:澄清石灰水没有变质(2)乙的探究:用盐酸和碳酸钙固体反应,将得到的气体X通入硝酸银溶液实验现象 有白色沉淀生成;实验结论:气体X中还有 HCl气体根据实验结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 CaCO3+2HCl=CaCl2+CO2+H2O分析与讨论(3)在讨论中,丙同学提出:只用图25实验装置就可以同时完成上述两个假设的探究则A、B试管中的试剂依次是下列选项中的 浓硫酸、硝酸银溶液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硝酸银溶液硝酸银溶液、石蕊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4)B试管中试剂的作用是 检验HCl是否除尽显示解析 12利用化学方程式可以从量的方面研究物质的变化如可用稀硫酸和镁反应来测定镁

10、的相对原子质量(设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定镁的原子质量的装置(盛放镁条的塑料隔板上有小孔)(1)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H2SO4=MgSO4+H2;(2)连接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主要有以下几步:待仪器C中的物质恢复至室温时,测得量身E中水的体积为VmL,换成质量为m1g;天平上称取质量为m2g的镁条,并将其投入试管C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旋开A上分液漏斗的活塞,当镁条完全溶解时,再关闭活塞上述几步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在A中加入水的目的是 将B中的稀硫酸压入C中与镁条反应(3)由(2)中实验数据,镁的相对原子质量X的计算式为 2m2gm1;(4)若未将试管C冷却至室温就读取E中水的体积,这将会使测得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偏低显示解析 13化学实验室加热用的酒精灯里的燃烧是乙醇,化学式为CH3CH2OH,试计算:(1)一个乙醇分子里含有 9个原子;(2)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6;(3)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