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八级上物理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893894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市八级上物理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济南市八级上物理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济南市八级上物理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济南市八级上物理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济南市八级上物理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济南市八级上物理期末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市八级上物理期末考试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1. 如图所示,是班上几个同学送小明乘火车回家时的情景示意图。当火车徐徐开动时,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站台上几个同学渐渐向后退去,那么,小明不可能选择的参照物是( ) A火车 B站台C小明 D火车内其他乘客2. 下列各物理量中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A. 短跑运动员的速度约为15m/s B. 市区内公交车的速度约为80km/hC. 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D. 人步行10 m所用的时间约为1s3. 小明外出旅游时,在某

2、一路段,看到一列火车与一辆汽车分别在各自的道路上行驶,火车的速度是50m/s,汽车的速度是110km/h,则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火车行驶的路程比汽车多 B. 火车行驶的时间比汽车少 C. 火车比汽车行驶的快 D. 汽车比火车行驶的快4. 下列实验活动,能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A. 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B. 把一台小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能听到播音C. 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些纸片在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D. 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5. 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

3、并作了下面的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 )A18.80cm B1.88dm C18.8cm D188mm6. 2012年春晚上刘谦表演了精彩的魔术,引起了全球的魔术热。魔术其实也是遵循了一定的科学原理,在一次班级的联欢活动中,小华表演了“摸牌猜点”的小魔术,他用两个手指夹住一枚金属图钉就能轻易说出扑克牌的花色和点数,如图所示,这里主要利用了( )A. 小孔成像 B. 光的反射 C. 光的直线传播 D. 影子的形成7. 海右中学为迎接2008北京奥运,特意在宣传栏里张贴了福娃宣传画。依次是蓝色的贝贝、黑色的晶晶、红色的欢欢、黄色的迎迎、绿色的妮妮。为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应该打开宣传栏内的( )A.

4、红光灯 B. 绿光灯 C. 蓝光灯 D. 白光灯8小明将一枚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前后移动,直到在距凸透镜约10cm的白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在较暗的室内小明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的地方,在凸透镜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 )A B C DA平面镜使房间感觉更宽敞B 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C用放大镜观察蚂蚁D铅笔好像“断”了9. 下列光现象中,与其他三个现象形成原因不同的一个是()10. 以下几种情形,物体的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 )A. 放入冰箱的矿泉水冻成冰 B. 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C. 一杯牛奶被小红喝掉一半 D. 被带入太空中的植物种子1

5、1. 在下列物体中,所受的重力大约是500N的物体是( )A一匹马 B一本物理课本 C一名中学生 D一支钢笔12. 被抛出去的篮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的力(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是( )A. 不受力的作用 B. 一个向上的投掷力C. 一个竖直向下的重力 D. 一个向上的投掷力和一个竖直向下的重力二、多项选择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至少有两个正确选项,全部选对得3分,选不全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3.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施力,同时车也对马施力B. 不接触的物体之间没有力的作用C.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D. 铁钉没有

6、磁性,所以不会吸引磁铁14.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和B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B实验时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C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B前应先将其点燃D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15.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 “潭清疑水浅” “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现象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响度”C. “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

7、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脸D.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可以以江岸为参照物16浴室中,为了防止浴室地面沾水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A浴室地面铺上带有凹凸花纹的地砖 B人沐浴时穿鞋底有凹凸花纹的拖鞋C将地面的水及时拖干净 D穿上平底光滑的塑料拖鞋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7. “神舟七号”在发射升空的过程中,宇航员相对固定座椅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飞船搭载的“五星红旗”展示在太空,它的质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8. 爷爷是远视眼,需要用 透镜来矫正。当爷爷戴上眼镜时,张丽通过镜片看到的爷爷的“眼睛”是通过镜片形成的正立、放大的

8、像。19. 质量是54g的铝块,体积是20cm3,则铝的密度是 g/cm3。将这个铝块削去一半,其密度是 kg/m3。20. 在跳板跳水这个运动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它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改变了跳板的 ,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 。21.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芳同学获得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实验序号接触面材料压力/N摩擦力/N1木块与木板40.82木块与木板61.23木块与毛巾62.5(1)分析第1、2两次实验,可得结论是 。(2)分析第2、3两次实验,可得结论是 。四、作图题(22题4分,23题3分,共7分)22. 如

9、左下图为光从空气射到水面时的一条反射光线,请你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完成光路图,并标出反射角。座号23. 弹簧测力计下挂一物体,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右上图所示。请画出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五、计算与简答题((24题7分,25题8分,共15分)24. 济南到青岛有24趟动车,D6021的运行情况如下:站名自济南起公里数到站及离站时刻济南019:32淄博10720:0920:29潍坊21020:4620:58青岛39022:02小明通过资料查到本次列车的设计速度高达350km/h, 他想知道本次动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否如此,请你帮他算出。若全程的平均速度与设计的速度不一致,请你分析其中

10、的原因。25. 为营造高雅的诗意校园,济南市某中学将在校园内修建一座孔子雕像。整座雕像总质量为3000 kg,由孔子像和水平基座两部分组成,如图所示,其中水平基座是由花岗岩制成,已知该花岗岩的密度为2.6l03kg/m3,水平基座体积为0.5m3。取g=l0N/kg,求:(1)水平基座的质量。(2)整座雕像受到的重力是多少?六、实验探究题(26题10分,27题6分,28题6分,共22分)26. 小军和小民班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甲 乙(1)他们按照图甲所示安装各种器材后,点燃蜡烛,应先调

11、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2)实验小组依次选取了不同的物距分别进行实验,同时记录下相关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成像情况,如下表。探究实验记录表(凸透镜焦距f=10cm)实验次数物体到凸透镜距离(物距u/cm)像的放大或缩小像的正立或倒立像的虚实130缩小倒立实像225缩小倒立实像320等大倒立实像416放大倒立实像512放大倒立实像68放大正立虚像74放大正立虚像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 的实像;如果将蜡烛移动到距离凸透镜15 cm处,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的 像;此像 (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3)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成像

12、情况: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二者成像特点的不同是 。(4)小明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后,用凸透镜看“照相机”三个字,并在笔记本上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其中 图和 图是画错的, 图反映了放大镜的成像原理。27.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物质的某种特性”的实验时,测得下列6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物体质量m/g体积V/cm3/(g/cm3)1铝块154202.72铝块281302.73铝块3108402.74松木11082160.55松木2501000.56松木310200.5(1)比较l、2、3(或4、5、6)三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它的体积的比值是 的;

13、(选填“相同”或“不同”)比较1、4(或1、5)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 的。(选填“相同”或“不同”)(2)由此可见, 能反映物质的一种特性,由此我们引入密度这个物理量。分析实验数据: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 (选填“无关”或“有关”)。(3)为了更全面地总结密度这一特性,他们还必须换用几种不同的_进行实验。(4)小明想测量盐水的密度,以下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将m、V值代入公式=m/V中算出在烧杯中盛盐水,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将烧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28.

14、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字母序号).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左”或“右”)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质量是 g,小矿石的体积是 cm3,小矿石的密度= g/cm3= kg/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