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895156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吉林省长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吉林省长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吉林省长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吉林省长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吉林省长春市吉大附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300分 命题人:文综备课组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

2、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世界遗产委员会指出,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存留,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可见都江堰能够成功入选是因为 A修建时间最早,保存最完好 B现在仍然能发挥其防洪灌溉作用C它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 D无坝引水,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25十二铜表法规定了“同态复仇”:指氏族、部落成员遭到外来伤害时,受害者给对方以同样的方式,按受伤害的程度实施正当的复仇,即“以眼抵眼,以鼻抵鼻、以耳抵耳、以齿抵齿、以命抵命”。它的出现 A保护了奴隶的权益 B限制了复仇的范围 C保护了财产的私有 D限制了奴隶主权利26沃勒

3、斯坦尔指出:“热那亚从13世纪开始就有夺取印度贸易的欲望,最终,热那亚通过西班牙和葡萄牙打破了威尼斯人的垄断 ”可见作者认为新航路的开辟是 A西欧内部竞争的结果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结果 C世界市场形成的结果 D急需传播基督文明的结果27学者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是一种累积式的发展,即既不抛弃旧理论,并将其归化入更全面的理论当中。与此观点相符的是A地心说与日心说 B相对论与量子论C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D神创说与进化论28陈旭麓:“把西用放在中体的轨道上,使它有个晋身之阶,有个用武之地,这就是一个进步。而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之内,是很难完全如愿的。”这表明

4、作者强调A“西用”与“中体”本身就相互矛盾B“中体西用”思想推动了向西方学习进程C“中体西用”就是只强调经济改革D用西方的技术维护中国体制是难以做到的29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及其实施:“促进工业对于一般工业,由政府分别保护并奖励之。一面设立劳资调节机关。遇有劳资纠纷,经以公平调处。并须赋予机关以最后强制执行之权,借以保障企业之安全与劳动之工作。” 由此可见,该运动和罗斯福新政相似之处 A注意调节劳资双方关系 B政府实行企业破产保护 C由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 D采用了计划经济的模式301952年底,中共中央就认为:个体农民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只有允许这种竞争,才能调动广

5、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把农业经济发展起来。中共大规模实践之开始于 A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B大力的发展乡镇企业 C成立高级生产合作社 D推广家庭承包责任制31“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随着贸易自由和世界市场的确立,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孤立性和对立性日益消逝下去。联合的努力,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努力,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分析无产阶级斗争的角度是 A经济全球化角度B政治多极化角度C生产社会化角度D文明趋同化角度32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封面人物是一个从贫苦移民,一跃成为美国“钢铁大王”的卡内基。陈独秀曾撰文:中国国民“不能食力者,必食他人之食,不思创业者,自绝生得之途”,

6、造成“民德由之堕落,国力由之衰微”。这表明陈独秀A向美国示好,希望美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主持公正B希望要学习卡内基艰苦创业和白手起家的创业精神C努力促进正处于“黄金时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认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应该以资本主义经济为基础33“想当总统的人,可能对议员封官许愿,拉选票;议员以票相许争取当选总统给予一官半职。尤其是争取连任时,这种相互勾结更可能导致恶性循环。”美国为防止此现象 A由人民直接选举总统 B由议员直接选举总统C由人民间接选举总统 D由议员间接选举总统341971年8月,美国代表乔治布什向秘书长递交了一封书信:“我们不讨论谁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我们所做是以联合国这个政治为主

7、的组织对此一现实中华民国一直以来是联合国忠实会员,另一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则统治着更多人口做政治上的决定。”这表明他企图 A继续保留中华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B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通过双重代表,竭力的制造两个中国 D只有台湾才是中国政府的唯一合法代表35有人说:“布雷顿森林体系虽为美元霸权提供了国际制度的平台,但美元霸权地位的真正起步却缘于冷战开始之际的马歇尔计划”。材料表明A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元霸主地位起步的标志B马歇尔计划有利于西欧经济的复苏和一体化C布雷顿森林体系为马歇尔计划实施提供保障D马歇尔计划对于美元霸权地位的确立更关键第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

8、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0(25分)美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发明家、机械师和制造商伊莱惠特尼发明的轧棉机迅速改变了南方的经济模式,他推行的可替换部件极大促进了北方工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生的美国严重缺乏开发建设的劳动力。英国一方面继续向美国大量倾销工业品,一方面实行经济封锁,限制其对欧洲的贸易,致使历经战争创伤的美国雪上加霜。原本为欧洲国家生产的经济作物在国内没有销路,为欧洲市场提供原料和成品的制造业没有了进出口。美国工农业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打击与萧条。棉纺织业革命使英国对棉花的需求迅速增长,然而英国并不生产棉花大量吞食原棉

9、的新机器创造了美国人所寻求的商业机会,他们从英国对棉花的巨大需求中看到了希望。梗阻南方植棉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棉籽难以剥离。气候条件限制南方只能种植“高地棉”而不是“海岛棉”。“高地棉”纤维短,棉籽与棉绒连接紧密,欧洲轧棉机无法使之分离。1792年,南方产棉200万磅,但由于无法清除棉籽,绝大部分都未能出售。惠特尼设计的机器构造简单但构思精巧效率高。棉花是一种“最适宜于奴隶劳动的一项农产品”棉花种植的“西进”还使美国人口西移,对于西南部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为东北部地区的工业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王寅伊莱惠特尼与他的发明(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轧棉机诞生的背景和影响。(14分)

10、材料二 然而,更多的学者认为,伊莱惠特尼对美国社会“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大量生产替换零件的概念”,称这“比他发明轧棉机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因为发明轧棉机的技术只限于单项产品”。对于当时严重缺乏劳动力和技术工人的美国而言,“标准化”生产理念极大地刺激了制造业的发展。钟表、金属器具、缝纫机等多部件产品的制造业主竞相采用惠特尼的方法。他的生产理念满足了美国劳动力严重缺乏、工业急需大发展的严峻形势。新的思想闸门一旦打开,所产生的效果是难以估计的。在美国工业的初始阶段,伊莱惠特尼和他的同时代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后人在他们的基础上前进,进一步发明制造了大量实用的新机器。至1900年,美国人“到达了技术世

11、界的希望之乡”,美国经济走到了世界前列。 王寅伊莱惠特尼与他的发明(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美国人提出了什么生产理念?它对美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11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中包含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项信息。 甲 乙图15比较图甲和图乙,提取两项有关西周和古希腊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请从下面所给的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选定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不涂、多涂均按所答第一题评分;多答按所答第一题评分。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李悝曾相魏文侯及武

12、侯,使国富兵强。他倡导“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尽地利之教,废沟洫,行平籴之法”;(他)制定法经流传后世。 摘自凤凰播报李悝变法材料二 蔡泽曰:“今商君、吴起、大夫种(越国大臣)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僇辱而身全者,下也。”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悝改革的主要内容。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改革的历史背景。(8分)(2)概括材料二中蔡泽对吴起与商鞅变法的评价。你是否同意其观点,并说明理由。(7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人既然是

13、平等的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人民在出让自己的权利时并没有将自己所有的权利交给政府,而是保留了一些重要的权利。如果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力,就会给人们的弱点以极大的诱惑,使他们动辄要攫取权力,借以使他们自己免于服从他们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使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因而他们就与社会的其余成员有不同的利益,违反了社会和政府的目的。 摘自洛克政府论(1668年)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中华

14、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定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洛克的思想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思想的相似之处。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相似的原因。(9分)(2)对比材料一二,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超越洛克的思想之处。这种超越的原因有哪些?(6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经过巴黎和会长达6个月的谈判后,于1919年6月28日签署的凡尔赛条约中,协约国宣布,严裁德国军备目的是“推动所有国家普遍限制军备成为可能”;同时据国联

15、盟约第8条,国联成员国承诺“为了维持和平,要求把国家的军备减少到足以保卫国家安全的最低限度”;“有效地促进国联盟约第8条规定的裁军”成为国联成员国加入国联的重要条件,依此规定,德国坚持要求其他国家必须裁军。 国联裁军会议最终于1932年2月召开,德国代表团始终坚持其他国家必须裁减军备到凡尔赛条约的水平或承认德国重整军备的权利,否则德国将退出国际裁军大会。当时,正值经济危机的高峰和日本最激烈地进攻上海的时候,与会国都已明白,国联十多年的裁军努力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消失殆尽了。摘自EH卡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联裁军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

16、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国联十多年裁军努力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消失殆尽”的因素。(9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蒋百里(18821938),名方震,浙江海宁人。清末秀才、民国时期著名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蒋百里少年学习诗文,能熟背四书五经,被誉为“神童”。材料一 1898年,戊戌变法,16岁的蒋百里考中秀才,深受维新思想的影响。 1901年,蒋百里东渡日本留学。当选为中国留日学生大会干事,创办大型综合性、知识性杂志浙江潮,宣扬民主革命,提倡民族精神。 1905年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科第十三期毕业班以冠军身份毕业。 1912年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1913年,任袁世凯总统府一等参议。 新

17、文化运动期间蒋百里积极参与,著书立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战将。 1916年袁称帝,蒋百里入川辅佐老同学蔡锷讨袁。 1933年赴日考察,认为中日大战不可避免,百里将军是国民政府对日作战计划的主要设计者, 1937年出版了军事论著集国防论成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军队的战略指导依据。摘自曹聚仁蒋百里评传材料二 人们眼中有两个蒋百里,一个文人的蒋百里,爱结社、写文章、交名流;蒋百里曾醉心研究文学。1920年,他写了一本欧洲文艺复兴史。他在“导言”中指出:“文艺复兴,实为人类精神界之春雷。一震之下,万卉齐开。综合其繁变纷纭之结果,则有二事可以扼其纲;一曰人之发现;二曰世界之发现。”一个军人的蒋百里,终

18、身梦想是亲手击败整个日本军队。到最后,军人蒋百里战胜了文人蒋百里,虽然,他依靠的只是纸上谈兵。(1)根据材料一,概括蒋百里一生的主要贡献。(8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蒋百里在人们眼中“角色”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7分)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24252627282930DBACBCD3132333435ABCCD二、非选择题(共160分)40(25分)(1)背景:劳动力的严重缺乏;美国的经济作物失去了国内市场;进出口受到打击,美国工农业萧条;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需要大量棉花;欧洲轧

19、棉机性能差;人工分离棉籽成本高,影响了棉花的销售。(8分)影响:使高地棉在美国的大规模种植和出口成为可能;获得了市场的美国南方经济很快地复苏和发展;美国南方的奴隶制迅速发展;加速了美国西部的开发;促进了美国北方工业革命的开展。(6分)(2)理念:“标准化”生产。(3分)影响: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制造业和现代工业的发展;满足了美国劳动力严重缺乏,工业急需大发展的需求;推动了发明创新,促进了一系列新机器的出现;促进了美国经济发展,使美国经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跃升为世界首位和资本主义经济霸主。(每点2分,共8分)41(12分)评分标准:信息和说明10分,总结2分。信息一:都是邦国林立。(1分)说明:

20、生产力水平低,各地区间经济文化联系相对较少。(1分)信息二:分布相对集中于江海附近,西周的邦国主要建立在黄河流域,古希腊城邦基本分布在海洋(地中海、爱琴海);(2分)说明:江海附近交通发达,有利于经济发展;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西周农耕经济发达,农业受水资源影响较大;古希腊依托海洋,多山半岛,故以商业为主,靠近海洋分布,能够有效利用优良的交通条件。(2分)信息三:西周分封下,宗法血缘色彩浓厚,周王室“天下共主”,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加强了对地方统治;而古希腊各邦国均主权独立,看不到宗法和等级。(2分)说明:农耕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夏商时期已经建立起中央到地方的管理制度,实行内外服制度;古

21、希腊商品经济发达,独立自主趋向强。综上所述,可见地图是文明的直观体现,古希腊与西周的地图能够看出中西方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模式的不同;也可见文明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2分)44(10分)(1)达尔文是英国人,英国处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稳定,不易发生地震,所以达尔文考察以前没有经历过地震(2分) 。(2)及时抱住树木等,防止地震将他摇翻,滚下山坡,造成不测(2分);如果没有可抓之物,应该头朝山顶脚朝山谷垂直于等高线趴下(2分);仰望山顶,躲开滚石(2分);应该避开裂缝、陡崖和沟谷,以防滑坡和崩塌(2分) 。45(15分)(1)废止世袭贵族特权,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废除井田制;重视农业;平抑

22、物价;加强法制法经。(4分,任意四点)背景:政治上:周王室衰微,战争频繁,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经济上:铁器牛耕使用,生产力进步,封建生产关系形成; 思想上:学术自由、百家争鸣,思想解放;(4分)(2)评价:肯定两人的功绩,但认为成就功名而失去性命,其成功不圆满(次等的成功、中等的成功)。(4分)看法:(4分。本小问采用分层次评分;答案符合题意皆可得分;仅答同意或不同意没有说明理由的不得分;观点与理由不匹配也酌情扣分)答案示例:层次一(2分):同意。(1分)理由:通过改革变革了生产关系,推动了国力的提高。(1分)不同意。(1分)理由:判断改革成败不能仅仅看改革者个人的命运。(1分) 或是改革过

23、程中法律严酷,赋税沉重。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层次二(3分):不完全同意。(1分)(理由可综合第一层次中两种答案,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3分)如:蔡泽的看法符合历史事实,但判断改革成败主要看改革的客观历史效果。(看其是否推动历史前进;积极成果是否得到维持。)(2分)46(15分)(1)共同思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民主权(主权在民)、分权制衡(反对权力集中)、私有财产不可侵犯(6分,任意三点)相似的原因: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反封建斗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发展(3分)(2)超越之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超越了洛克的分权思想。(2分)原因:分权思想的发展,孟德斯

24、鸠提出来三权分立原则;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确立和成功;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2点3分,3点4分)47(15分)(1)背景:国际社会对一战残酷杀伤的反思,和平主义思潮的兴起;巴黎和会严厉制裁战败国,巩固战胜国的军事优势;一战后各国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3点6分)(2)因素:19291933年经济危机激化了各国争夺世界市场的矛盾;各国出于维护自身利益,难以达成裁军共识;国联对日本侵略中国的行为采取绥靖政策;德国对单独限制其军备强烈不满。(3点9分)48(15分)(1)参与反清革命;为中国培养近代军事人才,推动中国近代军事理论建设;维护共和制度,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参与护国运动;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制定抗战战略,指导中国抗战。(8分,每点2分,任意四点即可)(2)变化:从宣传文艺复兴思想“文人蒋百里”到抗日思想“军人蒋百里”的转变。(2分)原因: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1分)A.“文人蒋百里”时期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资产阶级追求民主、科学与北洋军阀专制、复古尊孔的矛盾;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2分)B.“军人蒋百里”的背景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分)蒋百里与时俱进,勇于探索,以民族大任为使命。(2分,主观方面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