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96272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福建省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福建省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福建省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福建省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漳州市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福建省漳州市八校201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五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 茕茕孑立,。 (李密陈情表)(2)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3)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4)香远益清, 。(周敦颐爱莲说)(5)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 望)(6)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关木匠传明袁中道关木匠,名廷福,少与诸匠伍,无所知名。予族有佣,病死。佣亦豪族也,啖

2、佣儿为证,以诉于官。廷福方持斧凿为人架屋回,闻之,夜入城。至旦,私呼佣儿饮,携出城可四五里,复与饮。佣儿醉,夜乃卧之破庙中。是日晡,县官讯两家狱,佣家仓促失其儿。县官曰:“若状言有子可证者,今安在?”佣家无以应。县官以为欺己,反得罪。明日佣儿还,事已定,无所用之。知为关廷福所为,予族大德之。里中乃始知有关廷福也。里中柞林潭边,有麦田数百亩,初为予家有,有周姓者云是己产,连年构讼。予家厌讼,乃贱其直以与一霍姓者。于是两家大争,麦熟时,周乃觅勇士数十人往刈,周人刀梃备至,颠踣满野。正困苦时,廷福为人伐木回,过见之不平。大怒,持手中斧向之。周人皆走,立杀其魁一人。霍氏惧,知周必诉于官,度廷福且走,己

3、当独罪,乃急呼与饮。既至,霍楔其门,廷福笑曰:“我为公抱不平,杀人至死,罪自我当之,若走,非男子也。”周果讼霍于官,不及廷福。县官讯两家狱,廷福从旁出曰:“杀人者关廷福也,周强霍弱,廷福一时见不平,提斧杀之。大丈夫自杀自当,岂以祸及平人,霍氏无罪。”县官壮而怜之,授以意,令以主谋归霍氏。廷福不易辞。县官不得已,定如律。每年讯,上官皆疑之,几经历十余讯,竟不易辞,卒死狱中。廷福不识一字,亦不知何者为义侠,然其抱不平,至死不挠,大有男子气。今世士大夫,遇小小利害,即推诿他人,以宽己责,况生死之际乎!彼所谓读天下之书者也!乡人曰:“囚耳,乌足道?”予曰:“士大夫慷慨就义,即呼之曰忠臣,曰义士。惟曰囚

4、耳,囚耳。此所谓真意气也!”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知为关廷福所为,予族大德之德:感激B乃贱其直以与一霍姓者 直:价值C度廷福且走,已当独罪 度:估计D竟不易辞,卒死狱中 竟:竟然3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关廷福侠义的一组是( )(3分) 至旦,私呼佣儿饮,携出城可四五里,复与饮。 大怒,持手中斧向之。 度廷福且走,己当独罪,乃急呼与饮。 周果诉霍于官,不及廷福。 我为公抱不平,杀人至死,罪自我当之,若走,非男子也。 每年讯,上官皆疑之,几经历十余讯,竟不易辞,卒死狱中。 A. B. C. D.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5、3分)A本文记叙一个普通木匠路见不平挺身相助,以及自作自担当、至死不挠的大丈夫行为。B关廷福持斧相救以解霍氏之困,而霍氏为求自保,欲借饮酒之名不让关廷福离开霍家。C关廷福锄强扶弱的义举感动了县官,他本想借关廷福报复私愤,但关廷福不改供词。D文末批评了当世士大夫见义不为和乡人不明大义,称赞了普通百姓真正的慷慨意气。答案:C5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若状言有子可证者,今安在?(3分)译文:_(2)县官壮而怜之,授以意,令以主谋归霍氏。(3分)译文:_(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溪 亭 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

6、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高老太爷应允了冯乐山侄孙女与觉民的亲事,觉民正与琴热恋,于是请觉新、继母帮忙拒婚,可是失败了。觉新劝觉民屈从,觉民在觉慧的鼓励下离家出走,最后在黄存仁的帮助下前往上海。(家)B、当爱斯梅拉达在广场上即将被施以绞刑时,伽西莫多站在门廊的尖形拱顶上,把一条粗绳栓在柱廊的一根柱子上。

7、就在刽子手的助手即将动手时,他抓住绳子迅速地滑落下来,将助手打翻在地,抱起爱斯梅拉达一闪便跳进了圣母院,解救了她,嘴里高呼“圣地!圣地!” (巴黎圣母院)C、玛丝洛娃感到政治犯都是些“可爱的好人”,她认识了一个叫西蒙松的政治犯,西蒙松也爱上了玛丝洛娃。玛丝洛娃意识到必须在西蒙松和聂赫留朵夫之间做选择。她感到:聂赫留朵夫是因为爱她而爱她,可是西蒙松是真正同情自己的人。于是,她接受了西蒙松的爱。(复活)D、葛朗台在家庭生活中是个锱铢必较的人物。他亲自安排一天的伙食,连多用一块糖,多点一根蜡烛也不许可。每年11月1日那天才答应生火,到第二年3月31日就必须熄火。为了省钱,全家的衣服都由妻子、女儿缝制

8、。女儿已23岁了,葛朗台根本还没想到过要给她安排亲事。(欧也妮葛朗台)E、吴荪甫冷峻打量屠,屠镇定自若、应对自如。吴暗暗赞赏。后记起屠是老太爷介绍的因而厌恶他,又因屠透露减削工钱的事而想开除他。但屠的机警、镇定、胆量以及随后的据理力争分析形势,使吴荪甫非常赞许屠维岳,并决定冒险让他担任丝厂主要管理人员。(子夜)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1) “拔矢去眸枯一目,啖睛忿气唤双亲。”这首诗写的是三国演义魏国大将夏侯惇“拔矢啖睛”的故事,请简述相关情节。 (2) 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只见筵开玳瑁,褥设芙蓉。众人都笑:“寿星全了。”上面四座定要让他四个

9、人坐,四人皆不肯。这“四人”的生日为同一天,除了有宝琴、平儿、岫烟,另一人是谁?请简述此次生日宴后湘云醉酒的情形。答:_(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 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注】 畔:通“叛”,违背(君子之道)。 (1) 从上面两段话可以看出尽管所处的时代不同,孔子和孟子都认识到 _(2分) (2)结合文本,分析孔子主张的“约”和孟子主张的“约”有何不同。(4分) 答:_ _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

10、2题。郭德纲:今天相声的另一种说法作为起源于北方民间的一种曲艺形式,相声实际上也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它也有百余年的历史,而且形成了固定有效的表演系统和独到的语言体系,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它本来是从民间生活和低层民众中自然生长出的一种娱乐形式,但也逐渐融入了大量精英文化的内容。比较“国学”,它对近现代社会生活尤其是草根百姓的作用更为直接一些。它在新世纪焕发出巨大的生机,毫无疑问,相声的这次复兴和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和郭德纲的努力和成就有关。在继承方面,郭德纲不仅学习了大量传统相声段子,他还继承了许多传统民俗文化的其他技能。他学习过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剧种,擅

11、长文丑和铜锤的角色。掌握了大量的艺术材料,具备了深厚的表演能力。还有,在曲艺之外郭德纲对于我国民俗文化中的其他内容甚感兴趣并阅习不已。更为难得的是,他阅读了许多古书,在微博和相声中多次提到他读论语史记明史之类的话。平心而论,在相声演员中,他对传统文化所下功夫之深是少见的。在创新方面,郭德纲至少在两个方面取得了成就。一是将大量现实生活的时新内容融入了相声。他的相声语言中包含了许多时下最为流行的语言,比如“喜羊羊”、“熟女”、“元芳,你怎么看?”等,他的相声名字叫元芳江南style小萝莉屌丝青年之男儿当自强等。他的相声内容中也有许多新鲜的现实生活元素,比如,皮鞋很忙,又做胶囊又做果冻。这些近年来我

12、们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在他的相声中得到艺术的改造和再现,起到了很好的现场效果。二是创造力独到的郭氏相声特色。郭氏逗乐法似乎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基本上还是相声艺术的传统模式,关键在于量上的差异;较之于前辈演员,郭德纲将更为密集的包袱、更为迅捷的反应能力、更为快速的节奏、更为丰富夸张的语言及极尽其能的铺排推衍运用到其相声中去,因此对观众形成了更大的刺激力和逗笑力。在这个时代,物质的丰富和欲望的放纵已经远远超越以前的时代,人们的神经和感官需要获得更大更频繁的刺激,才能获得较好的满足。而郭氏相声正好符合这个时代相当一部分人这样的需求结构。与之相对比,其前辈甚至同辈演员绝大多数不具备这样强的刺激能

13、力,所以无法更好地赢得市场和观众。而这正好彰显出郭氏相声的独到之处。可以说,继承和创新是郭德纲相声最为重要的动力因素,二者相反相成地在艺术方面推动郭德纲走向成功。(博览群书2013.4)10下列对“相声”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相声有固定有效的表演系统和独到的语言体系,并且具有丰富的思想和广泛的社会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B相声属于近代民俗文化,它和“国学”相比,对近现代生活尤其是草根百姓的作用更为直接一些。C相声演员在用传统逗乐模式来逗乐的同时,还需要注重现场效果。一般来说,逗乐的量越大,对观众的刺激力和逗笑力的力度也就越大,现场效果也就越好。D相声起源于北方民间,

14、是从民间生活和低层民众中自然生长出来的曲艺形式,后来在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入了很多的精英文化内容。 11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各项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相声演员,郭德纲对曲艺之外的中国民俗文化非常感兴趣,可见,他不仅是一个曲艺大师,更是一位民俗文化大师。 B郭德纲在相声中改造和再现了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创造了不同于其他相声演员的独到的郭氏逗乐手法。C郭德纲的前辈甚至同辈相声演员的相声,如果不能对观众的神经和感官造成强大的频繁的刺激,就不可能赢得市场和观众。D郭氏相声逗乐法基本沿用传统模式,它的成功不是因为逗乐手法新奇,而是因为刺激力正好符合了物质丰富和欲望放纵的时代相当一部

15、分人的需求。可见,推陈出新是相声艺术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12郭德纲在相声艺术方面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答:(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目 送(台湾)龙应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题记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

16、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1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他在长长的

17、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

18、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

19、一口皮箱旁。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

20、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13下列对这篇散文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龙应台这篇目送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份血浓于水的亲情的感慨和温暖,更有一份对生命本质,生命起点与终点的深刻思索。B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你的孩子并不属于你,他们是生命延续的代表,他们经你而来但非为你而生,你可以给他们爱却不能给予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心。你可以尽力去爱他们,却不能要求他们爱你。 C我们的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我们会目送着我们的孩子蹦跳着离开。但是我们都很难去回头张望,只因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D“车子开走

21、,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说明孩子离去,母亲分明地感到内心的失落和孩子的无情。E“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说明父亲不愿意让女儿的新同事们知道女儿有一个运饲料的穷酸父亲,他为自己没能风风光光送女儿上班而羞愧,可以看出父亲的虚荣心很重。14作者以“目送”为线索叙写了自己生命历程中哪两份难以割舍的目送?分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4分)15“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这是本文的题记,清你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意在告诉我们什么?(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与书籍交流 人的生命可以更丰盈曹文轩 1954年1月生,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

22、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根鸟,文学作品集忱郁的田园蔷薇谷。草房子等作品屡获国内各项大奖,有作品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记者:您一直很重视阅读,甚至曾说“读书也是一种宗教”,那么读书对人到底会产生哪些影响呢?曹文轩:读书可以丰富个人的经验。因为天地辽阔无际,个人只能体验广阔世界中很小范围内的东西。所以其实人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很狭隘、很苍白,甚至可以说是空洞。从情感上讲,人很多时候难免觉得孤寂。书籍能够有效改变这一切,它跨越时空,呈现了不同世界里的不同纽验,你坐在家中读书就能知闻天下事。这样来看,与书籍交流,人的生命可以更丰盈,不夸张地说,读书使得生命延

23、长。一个读书人和一个不读书的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书籍给读书人打开了另一扇门。有了书上获得的知识作为基础,创造就变得更容易。而且,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个人往往不由自主地跟着喧嚣、浮躁随波逐流。书,正是涡流中的“救生圈”。即使不说书的内容,单就读书速一形式本身,就能使你在喧泽与骚动中获得宁静。我说读书也是一种宗教,是指我们读书的时候,肯定在与书对话,可以敞开。扉,将m中的委屈、怨恨以及无法言表的一切,亳无保留地向它倾诉情愫,并可得到指引,与教徒向上帝祷告有一定的相似性。记者:这些影响有何外在表现?曹文轩:读书人与不读书的人,二者就是不一样,从气质上就看得出来。比如有些人天生长相不出色,甚至丑陋

24、,但读书能让他们获得新生。他们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自己的发现,他们在生活中率性地幽默风趣同样一个人,“书卷气”让读书人的神采、魅力从平凡的外表下透射出来。记者:但也有读书人气质猥琐,不能简单地把气质好归结在读书上吧?曹文轩:显而易见,书有好坏之分,人有会读书的也有不会读书的。我早就说过,开卷禾必有益。有些书歪曲、丑化生活,文字、思维水准低下,长期读这种书并以此为美,就像在吸食毒品,会把情感搞得迟钝,把思维搞得平庸,把谈吐搞得俗气。记者:可是很多人一直读专家推荐的书目,也并没有显著的成效。曹文轩:很多人都在读书,读的也是好书,但不是谁都能把好书读好,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书读得全然没了个性。读书的过程中

25、一定要有批驳精神,要敢于与书争论,书的价值一者是共鸣,=者是碰撞。除了一些大家都应该读的基本书目之外,一个人读书应该有选择,要挑食。人的雕琢忌讳用一个模子,因为一个人若无个性,必然索然无味;作文同样忌讳雷同,人云亦云的东西,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我前面说过,书在影响人,书就是一把刻刀,都读一样的书,那么这把刻刀就成了消灭个性的“屠刀”。所以,聪明人读书会独辟蹊径,读不同的书,看不同的景。选书要有个性,读法与理解更要有个性。读文章时,别管别人对那书的唠叨,甚至不在乎权威专家对书的剖析,只管按自己的心思去读,按自己的直觉去读,甚至按自己的奇思异想去读,这样才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独树一帜的个性。一句

26、话,读完一本书必须要沉淀出自己的东西。记者:看起来,读书的必备品质竟然是选择,而且选择要贯穿全程。曹文轩:的确是,读书的效果与性格有关,与警觉有关。书海浩森,航海者(读书人)必须具备充分的自主意识、驾驭意识。知识欺人比世上任何恶人欺人还甚,一个没有自主意识的人,知识早晚会将其沦为奴隶。如果没有驾驭意识,知识只是一堆一无用处的石头,它既不能助你前进,也不能使你增加财富。知识只有在那些有自主意识和驾驭意识的读书人那里,才可亲可爱,才具有美感,才具有使人升学的力量。也只有那样的读书人,才会品尝到畅游书海的莫大快感。,记者:但对中小学生来说,他们读书是受到外界干预的,并且在外界的干扰下,他们也会考虑到

27、让自已的阅读服务于学习。精确地说,是服务于升学考试。曹文轩:我曾经对清华、北大的高考“状元”们进行分析,首先发现的一个事实就是他们都是一些喜欢“自己阅读”的人,我认为这是他们成功的一个根本原因。因为他们在与书的对话中释放了学习压力、生活压力所带来的忧郁与苦闷,读书非但没有影响他们计划内的学习,反而促进了他们有计划地学习。书中那些看似与概念、公式无关的文字,给了他们小范围内的东西。所以其实人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很狭隘、很苍白,甚至可以说是空洞。从情感上讲,人很多时候难免觉得孤寂。书籍能够有效改变这一切,它跨越时空,呈现了不同世界里的不同经验,你坐在家中读书就能知闻天下事。这样来看,与书籍交流,人

28、的生命可以更丰盈,不夸张地说,读书使得生命延长。一个读书人和一个不读书的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书籍给读书人打开了另一扇门。有了书上获得的知识作为基础,创造就变得更容易。而且,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个人往往不由自主地跟着喧嚣、浮躁随波逐流。书,正是涡流中的“救生圈”。即使不说书的内容,单就读书速一形式本身,就能使你在喧哗与骚动中获得宁静。我说读书也是一种宗教,是指我们读书的时候,肯定在与书对话,可以敞开心扉,将心中的委屈、怨恨以及无法言表的一切,亳无保留地向它倾诉情愫,并可得到指引,与教徒向上帝祷告有一定的相似性。记者:这些影响有何外在表现?曹文轩:读书人与不读书的人,二者就是不一样,从气质上就

29、看得出来。比如有些人天生长相不出色,甚至丑陋,但读书能让他们获得新生。他们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自己的发现,他们在生活中率性地幽默风趣同样一个人,“书卷气”让读书人的神采、魅力从平凡的外表下透射出来。记者:但也有读书人气质猥琐,不能简单地把气质好归结在读书上吧?曹文轩:显而易见,书有好坏之分,人有会读书的也有不会读书的。我早就说过,开卷未必有益。有些书歪曲、丑化生活,文字、思维水准低下,长期读这种书并以此为美,就像在吸食毒品,会把情感搞得迟钝,把思维搞得平庸,把谈吐搞得俗气。记者:可是很多人一直读专家推荐的书目,也并没有显著的成效。曹文轩:很多人都在读书,读的也是好书,但不是谁都能把好书读好,原因

30、之一就是他们书读得全然没了个性。读书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批驳精神,要敢于与书争论,书的价值一者是共鸣,二者是碰撞。除了一些大家都应该读的基本书目之外,一个人读书应该有选择,要挑食。人的雕琢忌讳用一个模子,因为一个人若无个性,必然索然无味;作文同样忌讳雷同,人云亦云的东西,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我前面说过,书在影响人,书就是一把刻刀,都读一样的书,那么这把刻刀就成了消灭个性的“屠刀”。所以,聪明人读书会独辟蹊径,读不同的书,看不同的景。选书要有个性,读法与理解更要有个性。读文章时,别管别人对那书的唠叨,甚至不在乎权威专家对书的剖析,只管按自己的心思去读,按自己的直觉去读,甚至按自己的奇思异想去读,这

31、样才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独树一帜的个性。一句话,读完一本书必须要沉淀出自己的东西。记者:看起来,读书的必备品质竟然是选择,而且选择要贯穿全程。曹文轩:的确是,读书的效果与性格有关,与警觉有关。书海浩森,航海者(读书人)必须具备充分的自主意识、驾驭意识。知识欺人比世上任何恶人欺人还甚,一个没有自主意识的人,知识早晚会将其沦为奴隶。如果没有驾驭意识,知识只是一堆一无用处的石头,它既不能助你前进,也不能使你增加财富。知识只有在那些有自主意识和驾驭意识的读书人那里,才可亲可爱,才具有美感,才具有使人升华的力量。也只有那样的读书人,才会品尝到畅游书海的莫大快感。记者:但对中小学生来说,他们读书是受到外界

32、干预的,并且在外界的干扰下,他们也会考虑到让自已的阅读服务于学习。精确地说,是服务于升学考试。曹文轩:我曾经对清华、北大的高考“状元”们进行分析,首先发现的一个事实就是他们都是一些喜欢“自己阅读”的人,我认为这是他们成功的一个根本原因。因为他们在与书的对话中释放了学习压力、生活压力所带来的忧郁与苦闷,读书非但没有影响他们计划内的学习,反而促进了他们有计划地学习。书中那些看似与概念、公式无关的文字,给了他们行之有效的办法、豁达自由的思路和拼搏向上的勇气。试想,一个视野、思路开阔的人,学习起来是否事半功倍?高考“状元”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学习课本的功夫,可以在课本以外广阔的读书世界里获得。现代教育理

33、念不正是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自己去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吗?最终不正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吗?“自己阅读”其实就是在自学!并且我观察到,这些出类拔萃的“状元”们,往往显得比他们的同龄人成熟,这种人格的长进,阅读功不可没,而人格的长进肯定能带来学习的长进。一个人的人格最重要,这决定着他能够走多远。1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曹文轩认为,读书能够丰富一个人的经验,因此,与书籍交流,人的生命可以更丰盈;在一定程度上,读书可以使人延长生命。B书有好坏之分,好书能让读书人的神采、魅力从平凡的外表下投射出来。好书只要认真读,不管处于哪个阶层,有无基础,

34、都能读好。C“刻刀就成了消灭个性的屠刀”用形象的手法说明读书应该有所选择的道理。聪明人读书会选出适合自己个性的书来读,并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D在曹文轩看来,有些出类拔萃的“状元”,往往显得比他们的同龄人成熟,阅读起了很大作用,尤其是他们大多喜欢读课本以外的书。E本文中的“读书是一种宗教”是指我们读书时可以与书对话,可以向书敞开心扉,将心中所有毫无保留地向它倾诉并可得到指引。14曹文轩就“读书”这一话题,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请分别加以概括。(4分)15“书有好坏之分,人有会读书的也有不会读书的”,怎样成为一个会读书的人?请结合文本的内容作答。(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16阅读下

35、面语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一部舌尖上的中国,打破了纪录片的尴g( )和,创造了难得的深夜的收视纪录和观众异乎寻常的热捧。和片中令人垂涎( )的美食一样,该纪录片至今仍以罕见的热度跳跃在网友们的舌尖上。的网友迫不及待地制作出了明显带有娱乐噱头性质的“城市版”和“校园版”,这些持续出的不同版本,给茶余饭后的人们带来了轻松愉悦的谈资。 (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1分) (2)给加点字填写正确的拼音。(1分) (3)依次填入上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A、困境意犹未尽复制 B、困境饶有兴致发酵 C、窘境意犹未尽发酵 D、窘境饶有兴致复制 (4)上面文字有一句

36、有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2分)有语病句子的序号:修改:1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一名网友在青岛新闻网各大论坛多次发布一个名叫一个孕妇在公交车上的待遇的帖子,她张贴了4张照片,“讲述”她上车后无人让座的过程:她挺着肚子在车厢内站着,而身边坐着的3个男子都没有让座,还有人低头或把头转向窗外。该网友没有做更多评论,只是在照片最后写了一句:“真给青岛男人丢脸!”材料二:该帖子在新闻网的4个论坛发布后,引起了轩然大波。半数网友支持这名孕妇,认为不让座者素质太差。也有网友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随便张贴别人照片不妥”,“让座是自愿的事,不能强求别人让座”,“发

37、照片泄愤也是自私的表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两则材料体现出的问题的看法。 (要求: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答:五、写作(7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中华大字典对“敬畏”的解释:敬也,服也。敬,而生虔诚心;畏,而生戒惕心。诚恳待之,不敢有丝毫傲慢;谨慎待之,不敢有丝毫懈怠。 我们每个人对待自然、历史、人生、事业等等,都应怀有敬畏之心,这样才能不容易浮躁,不容易轻忽,内心自然生养宁静、正气、庄严、崇高,并在行为上有所戒惧、节制,从而与外界形成良性互动关系。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

38、作,不得抄袭。漳州四地七校2014届第三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形影相吊 (2)小楼昨夜又东风 (3)渺沧海之一粟(4亭亭净植(5)感时花溅泪(6)别有幽愁暗恨生(一处1分,错、漏、添字的该处不给分)(二)文言文阅读(15分)2答案D(竟:始终)3答案D4答案C(C项“借关廷福报复私愤”无据。)5答案(1)(3分)你的诉状中说有个可以作证的佣人的儿子,现在他在哪里?(“若”、“有子可证者”定语后置、“安在”宾语前置,各1分)(2)(3分)县官佩服他胆气豪壮并且同情他,暗中将自己的意图告诉他,让他将主谋推给霍氏。 (“壮”词类活用、“授以意”状语后置、“令”后兼语

39、省略、“归”,各1分)【参考译文】关木匠,名叫关廷福,年轻时与众工匠为伍,没有什么人知道他。我们袁氏家族有个佣工,生病死了。佣工家也是大族,(家族)唆使佣人的儿子作证,告到官府。关廷福正提着木匠工具给人家架屋回来,听说此事,连夜进城。天亮时分,私下喊佣工的儿子饮酒,(喝得差不多的时候)带他走出城大约四五里地,又喝起来。佣工的儿子醉了,晚上(廷福)就让他睡在破庙里。这天申时(下午三点钟至五点钟的时间),县官审理两家的官司,佣工家仓促间找不到那个儿子。县官说:“你们诉状上说有个可以作证的佣人的儿子,现在他在哪里?”他们无法回答。县官认为佣人家欺骗他,原告反而获罪。过了一天,佣工儿子才回来,可是事情

40、结局已定,他的作证用不上(没有地方可以用上它)。得知此事是关廷福所为,我们袁氏家族十分感激他。同乡的人这才知道关廷福。老家柞林潭附近,有几百亩麦田,当初是我们家的,有个姓周的硬说是他家的,(为此)长期打官司。我家厌烦(这无休止的)诉讼,就压低价钱将它卖给了一个姓霍的。于是(周霍)两家起了严重冲突,这年麦子成熟时,周家纠集了几十个壮汉前来割麦,周家的人还带齐了刀棍,在整个田间横冲直撞。正当霍家窘迫时,关廷福给人家砍树回来,路过这里看到了这一幕,心中不平。他勃然大怒,提着斧头走向地头。周家人都吓跑了,关廷福杀死了其中一个为首的人。霍家害怕了,知道周家肯定会向官府告状,估计关廷福要逃跑,(到时候)自

41、己独自承担全部罪责。于是,他急忙喊关廷福过来跟自己饮酒。关廷福到了以后,霍家用木头把门扛紧(以防他轻易跑掉),关廷福笑着说:“我替您打抱不平,杀死了人,罪责自然由我承担,假如独自跑了,不是男子汉。”周家果然将霍氏告到官府,(诉状中)没有提到关廷福。县官审理两家的官司,关廷福从人群中走出来说:“杀人的是我关廷福,周家人强横霍氏弱小,我一时路见不平,提起斧头杀了那个人。大丈夫自己杀了人自己承担,怎么会将罪责转嫁给无罪之人?霍氏没有罪。”县官佩服他胆气豪壮并且同情他,(暗中)将自己的意图告诉他,让他将主谋推给霍氏。关廷福不改变供词。县官没办法,依照法律判他死罪。每年审查案件,郡府都怀疑此案(有冤情)

42、,一共经历了十多次审理,(关廷福)始终不改变供词,最后死在监狱中。关廷福目不识丁,也不知道什么叫仗义任侠,然而他见他人受不公平待遇而愤慨,至死不渝,很有大丈夫气概。当今的士大夫,遇到一丁点儿损害,(就将损害)推卸给别人,以原谅自己的过错,更何况(处在)生死关头呢!他们是人们所说的读天下书的人啊!乡人们说:“(关廷福只是个)囚犯罢了,哪里值得称道?”我说:“士大夫慷慨就义,(人们)就称赞他为忠臣,为义士。(而关廷福仗义而死)只说他是一个囚犯罢了。关廷福这种行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气概啊!”6. (1)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作者的孤独寂

43、寞情感。( 2分)(2)“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句中“穿”字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行,而无人相伴的孤独。一人独坐而无聊,一个“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更表现出闲极无聊的寂寞情感。( 4分)7. Ac解析A项,高老太爷临死前允诺不提亲事,觉民回家。C项她感到:聂赫留朵夫是出于慷慨,又由于过去发生的事情,才向她求婚。可是西蒙松是因为爱她而爱她。)8.(5分)(1)夏侯惇出战吕布。( 1分)高顺大骂夏侯惇,惇大怒,两马相交战四五十合,高顺败走。( 1分)惇纵马赶去,曹阵中曹性拈弓搭箭,一箭正中惇左目。( 1分)惇拔箭,带出眼睛。( 1分)惇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弃之!”于口内啖之,不赶高顺,

44、只取曹性,一枪搠透面门,死于马下。( 1分) (2) ( l)示例:宝玉。( 1分)生日宴后,湘云便在园中山后一块石凳上睡着了。 ( 1 分)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手中扇子落在地下,半被花埋。( 1分)身边蜂围蝶绕。( l分)口中犹作睡语说着酒令。(1分)9.(1)孔子和孟子都认识到“博学”对于学习和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2分) (2) 答案孔子的“约”是“约束”,孟子的“约”是“简约”(把握重点,扼要说明);孔子主张用“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违背君子之道;孟子认为先要博学,进而详说,最后则须“说约”-把握重点,扼要说明(说的简约)。( 4分)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用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违背君子之道了吧。!” 孟子说:“广博地学习,详细地阐述,是要由此返回到能说出其要点的境地。”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10.C(答非所问,题干要求解读“相声”的内涵,此旁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